登陆注册
48083100000020

第20章 卷四快乐前行(4)

追求成功时,并不是非得踩在别人头上,不让别人有任何机会,我们才能爬得上去;很多时候靠别人把我们推上去,会比踩在别人头上爬得更快。当正负面的力量同时存在时,一定要谨慎选择正面的力量;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一起努力,别人帮你往上推,你也努力往上爬,会爬得更高更快。如果你一定要踩在别人头上,别人还不一定愿意。

佛教并不排斥财富。真正的佛教徒做起善事来,一定会无私奉献,因为他们心中充满对所有众生的爱。就像佛陀时代的给孤独长老,是印度当时最有名的富豪,除了用黄金铺地的方式购买土地,与祇陀太子共同建成“祇树给孤独园”精舍,捐给佛陀以外,还将毕生的财富都捐给穷人,穷人到他那里,都可以免费吃穿。到了晚年即将离开人世时,财产几乎已经全部捐完,这是佛教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

讲了给孤独长老以黄金铺地供佛的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佛教鼓励每个人在福报范围内去争取,并且在过程中运用正面的力量,尽量不要伤害别人。这里说的伤害别人,与我们通常认为的不同。一般说的伤害别人,是说两个人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互相竞争,结果只有一个人争取到了,而没有争取到的一方,肯定会难受。但在这里,这不叫伤害,因为整个过程都是用正面的竞争方式,并没有刻意伤害对方。以合理合法且没有伤人的动机,争取想拥有的东西,是被准许的,一点也不冲突。

佛教徒努力工作,为社会做无私的奉献,争取这些是对的而且非常好,这叫做精进,而不是贪欲,一定要分清楚两者的差别。有许多弟子位居高官,看多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生起了辞官求去的念头。我就告诉他们:“你把好位置让给别人,如果继位的是比你更善良的好人,当然是好事,但如果换个贪官来,岂不是给别人造业的机会吗?你有虔诚的信仰,这个位子有了你,至少在你职责所在的范围内,还是个干净之处,只有好人做好官,平民百姓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好生活。”

精进,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托着我们的脚,把我们顶上去。虽然他会有很大的压力,我们站在上面也很辛苦,但我们明白上去之后,就可以拉他一把,就像佛陀自己先成佛,然后就有能力开始救度众生。所有人都应该努力精进,但是不能有贪念。所以,佛教徒要更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工作,再把属于自己的财富,回馈给社会,这是多美好的事情。

积极而不强求结果

佛教里所说的“缘分”,是指很多因素聚合在一起后所呈现的结果。但是现在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概念上有点混淆。当做事遇到困难和挫折,自己又不想努力时,很多人就会说“随缘吧”,基本上把“随缘”当成一种消极的借口了。

其实,随便和随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随缘”,是将各种不同的力量组合到一起,这个和合的力量所产生的结果,也许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也许落差很大,但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坦然接受。而不是说,遇到事情不需要努力,只要把种子撒到土里就不再管它,要不要生根发芽也随便它,这不叫随缘,而是随便。随缘,是找到最好的土壤,把优良的种子种下去,努力呵护它,给它足够的阳光、肥料和水分。一直到它果实累累时,也许就达到你预想的目标,但也可能开花后,还没来得及结果,突然发生霜冻,把花都冻死了,但你也一样坦然接受。也就是说,把该做的都做好了,享受一路努力的过程,不去强求结果,才叫随缘。

了解两者的差别后就知道,把“随缘”误解为“凡事不用努力”,因而把佛教看成比较消极的宗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造成这个误解,有的是因为不了解,但也有佛教自身的问题,不能说所有人对佛教都不了解。特别是在内地,因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帝过度宠信佛教,使得有人把寺庙当成避难所,遇到婚姻或事业不顺,立刻想去出家当和尚、当尼姑。在藏地,如果因为家庭不顺或婚姻不和而想出家,寺庙不一定会准许,因为寺庙选择的僧人是未来的人天师,是以培养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来培养他们,而藏民也会把家里最聪明、品德最好的孩子,送到寺庙当修行者。

福慧双修

福德与智慧两种资粮,就像人走路时需要依靠的两只脚,世间与出世间的成就都必须靠它们,但收获之前,自己要先播种。今生我们最渴求的健康、长寿、财富、名利,以及来世想拥有的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好等等,都是靠自己辛勤付出而得来。如果没有健康长寿的身体,即使累积很多财富,也不一定有享受的能力和权力,这就是福德不足。而上师或高僧大德把佛的思想和积善的方式,传授给我们,大家努力闻思,之后修持戒定慧,让智慧从内在自然生起,从而累积了智慧资粮。这两种资粮,是通过上供十方诸佛菩萨,下施六道一切众生而得到。上供下施不一定要用财富,我们可以用言语、知识、体力、血液等等,所有自己拥有的,都可以拿来布施。

佛陀的顶髻就是上供下施而得到的善果。当时有画师为佛陀画像,画到佛陀头顶时,不知该如何画,因为没人看得到佛陀的头顶。于是,佛陀在平地走路时,大家跑到高处去看,但无论爬到多高的地方,总看不到佛陀的头顶。后来,众人就请求帝释天从天界往下看,没想到,帝释天还是看不到,他不断往上飞,佛陀的顶髻也不停往上长。大家用了各种方法,还是看不到,最后只好请问佛陀是什么缘故。

佛陀说,在他还是凡夫俗子时,就虔诚顶礼所有上师三宝,对每一位众生也很恭敬,从来没有轻视任何人,没有一丝贡高我慢的自大心态。由于这种谦虚的善业,而得到顶髻相,没人可以看到他的头顶。所以,后来的画师们只能用一些圈圈,表示佛陀的头顶是往上无限延伸的。

学佛的人,如果连世间的福报都没有,怎么修行?我们在塔公跟着师父学习时,有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师兄,经常因为没饭吃要去托钵,浪费了很多时间,课程也跟不上。后来师父就让我们把食物彼此分享,大家都不饿肚子就可以了,虽然也是吃不饱的,但至少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用来修行,不必再到处托钵。

修行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成功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我们在塔公学习时,冬天的草原零下三十多度,因为没钱买油点灯,凌晨三四点爬起来追着月光背经书,棉衣上的呼气都冻成冰块,不到两个小时,鼻子、耳朵都冻到没有知觉,天亮时,身上羊皮袄的毛和冰雪都冻在一起了。从九岁当小喇嘛开始,一直到二十五岁佛学院毕业,都是如此。当时只有师父手中有一本书,所以大家上课都非常用心听、认真背,下课后借师父的书来抄,否则没有书本可以用。我们学《入菩萨行论》,也是师兄弟一起凑了钱,向一位闭关的老喇嘛买来的,大家拼命轮流抄写,笔记一本本堆得很高。那时的苦行熬过来以后,我们这些师兄弟都是现在藏区有名的僧人了。

对诸佛菩萨,我们要用心灵去相应和感受,不要只停留在眼睛和耳朵上,也不要期待今天供了佛,明天就能得到财富、权力、名声。现在可能暂时没得到你期望那么多,但是这些福报就像已经存进银行一样,始终都跟着你,哪天因缘聚合,都会派上用场。

要多修一点忍辱,不要刚开始修行,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退失信心了。当我们最无助的时候,佛菩萨会让这些福报成熟在我们的身上,拥有多少都要懂得知足。我经常说,我没有弱的弟子,大家有足够的世间资粮可修行,更加不缺乏心灵的力量,就看是不是有足够的虔诚心,如果没有,很快就会变成弱者。

现在我们身体还健康,就要抓紧时间,为自己累积今生与来世的福报,快乐度过人生的每个阶段。快乐,有短暂的快乐和永恒的快乐。短暂的快乐,是我们面对生命中的苦难时,能明白苦难的根源,在理解来龙去脉之后,坦然面对。能从各种烦恼中解脱,暂时得到人世间最圆满的福报。永恒的快乐,就是能脱离轮回,究竟成就佛果并利益所有众生。

明天的喜怒哀乐,是今天播下的种子,所以今天要为明天做好准备。如果今天给别人的都是灿烂的微笑,明天得到的肯定就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笑容,要是今天到处得罪人,不用等到明天,马上就有人给你脸色看。你的一张笑脸面对多少人,就可以收获多少笑脸,想要见到笑脸还是臭脸,完全看我们是如何选择和行动的。因为我们付出的因和得到的果,永远不可能出错。

福报亦是如此,要如何积德行善,如何累积福报,完全看自己的决定。福报无法由任何人交给你,只能靠自己累积。佛陀教导的智慧,就如同教给农民大丰收的耕种方法,但知道方法还不够,还需要实际行动,耕耘自己的田地。

滴水入大海

我们做了一天的功德,要记得累积下来,存到福报银行里去。这个银行就是众生,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只要大海一天不干涸,这滴水也会一直存在。同样的,把自己做功德的这滴水,存在众生的大海里,无论发多大的脾气,也不会把大海里的那滴水烧干。嗔恨之火,燃烧功德是非常迅速的,很多时候我们辛辛苦苦持完咒,突然看到不顺心的事,一下就忘记了,立刻开始破口大骂,骂完回来还继续念后面的经,其实,之前念的功德都已经全部烧光了。所以,把好不容易累积来的功德,马上回向给众生这个大海以后,因为自己不能代表所有众生,发脾气起嗔恨心以后,存在众生之海的功德,还会很好地保存着,不会有任何损失。

身、口、意要达到协调一致,和别人相处才能和谐。言语的修行,依靠诵经持咒、出家法师讲经说法、学校老师给学生传播知识,只要是让对方感觉温暖的语言,能传达给听者正面的观念、思维和感受,这些都是言语方面的修行。

身体的修持,可以靠做大礼拜,或是佛陀讲的《增壹阿含经》里,提到可以得到财富的七功德——盖庙、建精舍、盖佛塔,为出家人供养住处、吃的、喝的、药材等,基本上都可以靠身体来累积。佛教徒照顾年迈的父母病人,给别人最需要的帮助,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包括大家经常在做的义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些都是可以得到财富的功德,只有身体可以做到的。

尊贵的阿底峡尊者非常喜欢自己做功德,累积福报。因为身边的人不让尊者劳动参与建庙,他就用泥土印小佛像、小佛塔,一天下来,衣服经常弄得特别脏。弟子觉得如此伟大的大师,每天有很多人来拜见,还把手和衣服弄得都是泥巴,太不庄严了。有一天,尊者自己还没来得及做,弟子们已经帮忙全部做好,一排排整整齐齐地放着,他看了以后,什么也没说,笑了一下就回去了。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弟子请尊者用餐,他不肯吃,弟子觉得很奇怪。尊者说:“功德,你们可以帮我做;饭,你们也可以帮我吃,你们就都吃了吧。”大师其实是在告诉弟子们,各自造的业力只能各自承担,各自播种的福田也只能各自去享受,功德可以回向,但是不可能让人代替做功德。从此以后,弟子们再也不敢替大师做功德了。

像我回到寺庙,就有很多机会可以用身体做功德。除了讲经说法以外,如果还有空余的时间,还可以去参与盖庙,可以教木工怎么做工程、教石匠怎么切石头,盖弟子参加法会时修法的大殿和住的房子,这些都是身体能做到的,也是给我自己累积点福报,而不是坐在那里,等着别人给我福报享受,我自己也得主动创造机会。这种功德只有身体能做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就尽量去做。

所以,无论建寺庙,还是在各地参与社会义工活动,都是很大的功德,应该积极参与,坚持努力去做。不要小看每个人的力量,很多人参加义工,可以感动也带动很多人参与其中。也许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在别人获得帮助的瞬间,感受到的力量就是巨大的。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尽的,无数个体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时,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妙。虽然不可能达到像极乐世界那样的境界,但是我们身边小范围的极乐世界,还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无论是师兄弟姐妹,还是周围的家人、同事,大家和和乐乐在一起相互扶持,困难不再是每个人独自面对,而是大家共同承担,再没有人是孤单无助的。

一个和乐的大家庭,可以影响到周围的邻居和社区,最后整个社会和国家都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这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愿望。

享受自信

要用心感恩、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不要吝啬。我们供养了,佛菩萨也拿不走,最后还是我们在享用供品,但是上供诸佛菩萨的无量福德,当下就全部得到了。为什么我特别注重在吃饭时,要大家一起做供养?我记得20年刚从国外回来时,在深圳带着几个弟子去吃饭,刚好没包间,只能在外面。吃饭之前,我双手合掌开始念《餐前供养文》,所有的弟子都低着头,怕其他人看到。我说:“低头做什么?要昂首挺胸,作佛教徒是很荣耀的事情,头抬起来,双手合掌。”餐厅所有人都看着我们,好几个弟子脸都红了,不好意思合掌。

我告诉他们:“我有一个好朋友,是美国维基利亚大学哲学系的系主任,在美国是非常有名的专家,会长、主席的头衔一大堆,但名片上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只写了自己的信仰——佛教徒,跟人家递名片的时候,都感到很光荣。你们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所皈依的信仰,是需要低着头、躲躲藏藏的呢?”从那以后,他们也开始觉得这是非常自豪的事情,哪怕只有两三个人,都会一起念。经常会有人问:“你们刚刚在念什么?”大家就很自豪地说:“我们是一群虔诚的佛教徒,把食物供养诸佛菩萨。”这么方便就可以累积功德的机会,又不需要花钱,为什么不做呢?从此以后,弟子们转变想法,慢慢习惯不管到哪儿吃饭,都是昂首挺胸念供养文。所以,想要对自己的信仰有荣耀感,需要时间和过程来培养。

同样,对于自己祖国也要有荣耀感。我是1993年出国的,人家一看我的打扮,就问:“你是西藏人?”我马上很自豪地说:“是!中国来的西藏人。”他们一听,就觉得和其他国内来的同胞有区别。那时候很多人出国,根本不敢说是中国人,就怕别人瞧不起,怕被欺负。只要一对话,还要夹杂几句英文,甚至是日语,假装自己不是从国内去的,就是不敢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从中国来的。好多人还会支支吾吾地说:“是大陆来的……但出来很久了。”

其实,这些言行充分显现内心缺乏荣耀感。现在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再出国时,很多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有钱了,腰杆也挺直了,再也不会像前几年那样,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了。现在走到哪里,嗓门比谁都大,人还没到,声音就先到了,根本不用问就知道是从国内出来的。国力强了,大家这种雄心霸气就出来了。佛教徒也应该这样,就像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都会勇敢说自己是中国人一样。为什么不敢说自己是佛教徒呢?

同类推荐
  •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本书分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江西龙虎山和四川青城山等四部分,内容包括:佛教的传入和灵鹫寺、清凉山佛教的极盛时期、藏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画中姑娘幻化的峨眉山、大上清宫中的百神传说等。
  • 星云日记24:收支平衡的人生

    星云日记24:收支平衡的人生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圆满

    圆满

    人生难以圆满,然而,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是另一种圆满。本书从十个方面,从人生观出发,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做事、学会放下,珍惜光阴,接受缺憾获得圆满。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集中心力,在事业中修行”、“成他人欢喜,成就自己”、“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青”、“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集本焕长老一声法语精华!《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珍藏版)》(作者净因)是“佛学大师禅来禅去系列”之一。
热门推荐
  • 这也许意味着新的开始

    这也许意味着新的开始

    地球毁灭,我选择放弃了肉身,将我的精神驰骋在新的世界。我和灾难下的幸存者,一起做了一个永远不会醒的梦……
  • 逆失尘洛

    逆失尘洛

    道失寞,逆且行,三千维度化作尘,空灵一界生!
  • 江先生的白月光

    江先生的白月光

    江先生是一位充满着传奇色彩的男人。他年纪轻轻接管家族企业,用了短短五年变成了全国首富,做事进退有度,成熟老练。但做人没有缺点是不完美的,江先生的缺点就是不近女色,不近女色,不近女色。咳咳,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 我是陆少的白月光

    我是陆少的白月光

    前世他爱她成魔,霸道偏执,而她受他的好姐姐挑唆伤他至深,到死才知道他对她的爱有多深。一朝重生归来虐渣男,吊打白莲,好好哄着自己祖宗,走向人生巅峰!巅峰路上迎面走来了个祖宗扛起唐诗就走甜宠文1V1
  • 时间冰零一雷重启

    时间冰零一雷重启

    18岁之后,人类的年龄就被定格在这一天,时间作为货币在这个空间有着延长生命的作用。穷人为了生存,必须每天争分夺秒地拼命工作赚取留在这个世界的时间,富人可以毫无顾忌地消耗着权利和财富。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储备,一天不赚钱,穷人就得在这个世界消失。讲述的是零歧,雷廷,鸿源冰,一泷这四个性格各异的小伙伴是如何相识相知,如何一步步组团挑战阶级和游戏规则的故事,打破束缚建立新的世界…重重阻碍被智慧化解…斗智斗勇的益智型小说,有笑有泪,引人深思。
  • 时时宠妻:老婆你别跑

    时时宠妻:老婆你别跑

    明暖眼泪汪汪看着苏时,“老公,婆婆带回来一个漂亮女人,说是你的新老婆。”苏时:“乖,老公只有你一个老婆,那是我妈给老头子准备的!”明暖:“………!!!”明暖:“老公,你的青梅让我离你远点!”苏时淡定抱着娇妻,“没关系,我离你近点就好了!”明暖一跃成为众人羡慕的苏太太,却是婆婆眼中的破落户,老公小青梅的眼中钉肉中刺。面对一次次的刁难找茬,最后忍无可忍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啪啪啪封住她们的嘴脸。婚后一日,明暖搂着自家老公,“老公,哥哥说明天要来看我们呢!!”
  • 百变凉菜

    百变凉菜

    "各种家常凉菜做法,包括健康爽口做素菜、香辣拌黄瓜皮、蓑衣黄瓜、果汁白菜心、蒜香菠菜、凉拌胡萝卜丝、凉拌苦瓜、糯米藕、彩霞蔬菜冻、腌西兰花、绿芹红提、红翠大拌菜、西红柿洋葱沙拉、西红柿拌豆腐、皮蛋豆腐……"
  • 北方的领主

    北方的领主

    是胜利者书写了历史颂扬了自己的伟大,将一切丑恶掩盖在阴影之后,还是失败者刻意制造了虚假迷惑世人使其作为自己的棋子掀翻这个世界带来末世之灾?
  • 墨上人如玉

    墨上人如玉

    古清墨与几个好友在山林里玩时,看到一片红艳艳的曼珠沙华,可没想到在那逗留了一下,突然一股眩晕在脑中袭来……当古清墨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穿到了秦时明月中。本文女主一脸风轻云淡的样子,可谁也不知道她正在算计着谁,想着阴谁。场景一:男子微微的一笑,脸色苍白的说道:"你说痛了便会放手,所以我不会让你痛,这样你便永远也不会放开我的手。“场景二:男子温柔的说道:”三月花盛,桃花灼灼,芬芳美艳,虽有千万朵,但一朵放心上,足矣。“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即是缘分。
  • 神魂变

    神魂变

    一个世人眼中的废物,家族抛弃的子弟,入墓救生,却偶得神魂,机缘巧合的相逢,让他踏上了一条自己也没有方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