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56000000006

第6章 言行智慧

言语表达思想,思想指导行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诚坦荡,品行高洁,是君子;言行不一,表里相悖,虚伪狭隘,行为龌龊,是小人。但是,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小人极善伪饰,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的正确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另一方面,言多必失,因此,即便是品行高尚的君子,保持必要的小心,谨言慎行,也是一种智慧。

原文: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易经?系辞上》)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立身处世的原则是有时出仕,有时闲居,有时沉默寡言,有时侃侃而谈。

原文: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经?家人?象》)

句解:君子说话言之有物,做事持之以恒。

原文: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易经?颐?象》)

句解:君子以说话谨慎,节制饮食为养生之道。

原文: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易经?坤?文言》)

句解:捆紧口袋,免遭灾祸,不求赞誉,大概是说言行谨慎的处世道理吧。

原文: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诗经?卫风?淇奥》)

句解:善于言谈妙趣横生,即使开玩笑也不会伤人。

原文: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大雅?抑》)

句解:说话要谨慎,举止要端庄,时时处处态度柔和、行为稳妥。白圭上面的斑点,还可以磨去;一旦说话不妥当,就无法把它收回。

原文: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诗经?小雅?巧言》)

句解:巧言如簧的人,脸皮太厚。

原文: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诗经?大雅?抑》)

句解:独自处于室内,做事无愧于神明。

原文: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乎人乎哉!(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僖公二十年》)

句解:根据自己的实力采取行动,过错就会少。成败在于自身,怎么会在于别人呢!

原文: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僖公二十四年》)

句解:言语是修饰行为的,身体将要归隐,还用得着修饰吗?

原文: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襄公二十四年》)

句解:第一等的是树立品德,其次一等的是建功立业,再次一等的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长时期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原文: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襄公二十五年》)

句解:言语和文辞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文采是用来更好的修饰言语的。如果不发表言语,谁能知道他的思想?如果言语和文辞没有文采,那么就传播不远。

原文:君子之行,思其终也,思其复也。(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襄公二十五年》)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采取行动,要想到最后的结果,还要想到以后怎样继续做。

原文:服美不称,必以恶终。(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襄公二十七年》)

句解:服饰与人的身份不匹配,必定得到恶果。

原文: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昭公八年》)

句解:君子所说的话,信实而有凭据,因此怨恨离他很远;小人所说的话,夸张而无依据,所以怨恨灾祸降临到他身上。

原文:可言而不信,宁无言也,君子终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终身为罪。(《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句解:可以言说却不真实,宁可不说,君子整天说话,也不会出现过失。小人一张嘴,一生都是错。

原文:言之善者,在所日闻;行之善者,在所能为。(《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句解:好的言论在于每天都能听到,好的行为在于能够亲自去做。

原文: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礼记?表记》)

句解:君子不在人前做有失检点的事,不在人前丧失矜庄之色,不在人前说奉承的话,因此君子的容貌使人敬畏、神色使人畏惧、言语使人坚信。

原文: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礼记?中庸》)

句解:君子用人道治理百姓,一旦有了过错改正就行。

原文: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坊记》)

句解:君子说话言简意赅,小人说话夸夸其谈。

原文:驱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槛,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春秋?邓析《邓析子?无厚》)

句解:驱使骏马在庭院中飞奔,要求猿猴在笼子里乱跳,这是违背常理的,就如同倒提着衣服找领子。

原文:老子曰:“言有宗,事有本,失其宗本,技能虽多,不如寡言。”(春秋?辛妍《文子?精诚》)

句解:老子说:“说话要有根据,做事要有原则,失去根据和原则,尽管拥有多种技能也不如沉默寡言。”

原文:矜者不立,奢者不长,强梁者死,满足者亡,狂风暴雨不终日,小谷不能须臾盈。(春秋?辛妍《文子?九守》)

句解:自以为是的人不能自立,欲望旺盛的人不能长久,强横凶残的人必定死亡,自我满足的人必定消亡,疾风骤雨不可能持续终日,山谷小溪不可能片刻灌满。

原文:夫好事者未尝不中,争利者未尝不穷,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所好反自为祸。(春秋?辛妍《文子?符言》)

句解:好事的人没有不受伤的,争利的人没有不穷困的,善于游泳的人往往容易溺水而亡,善于骑马的人往往容易坠地而死,每种人都发挥特长,特长反而变成了他们的祸根。

原文:老子曰:“其施厚者其报美,其怨大者其祸深,薄施而厚望,蓄怨而无患者,未之有也。察其所以往者,即知其所以来矣。”(春秋?辛妍《文子?符言》)

句解:老子说:“施予厚重的人回报必然美好,仇怨广大的人灾难必然深重,施予极少却期望获得厚报,积蓄仇怨却没有引来灾祸,这种事从来没有过。观察他从前的所作所为,就能知道他的未来会如何。”

原文:临河欲鱼,不如归而织网。(春秋?辛妍《文子?上德》)

句解:站在河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去编织渔网。

原文:事者难成易败,名者难立易废,凡人皆轻小害,易微事,以至于患。(春秋?辛妍《文子?微明》)

句解:事情难以成功,却容易失败,名誉难以建立,却容易毁废。凡夫俗子都轻视微小的损害,都认为小事容易成功,最终导致祸患。

原文:不惑祸福即动静顺,理不妄喜怒即赏罚不阿,不贪无用即不以欲害性,欲不过节即养生知足。(春秋?辛妍《文子?符言》)

句解:不被福祸所迷惑,行为就会顺应自然,不喜怒无常,赏罚就会公正无私,不贪婪于无用之货就不会被欲望伤害本性,欲望不超过限度,就能保体养生,知足常乐。

原文:言出于口,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近,不可禁于远。(春秋?辛妍《文子?微明》)

句解:话说出口,不能禁止别人评论,行为在身边发生,不能禁止影响远播。

原文: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毋加诸人。恶诸人,则去诸己;欲诸人,则求诸己,此恕也。(战国?尸佼《尸子?恕》)

句解:所谓恕,就是以自身为标准进行衡量,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于人,厌恶别人的缺点,首先要去除自身的缺点,要求他人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先做到,这就叫“恕”。

原文:射不善而欲教人,人不学也;行不修而欲谈人,人不听也。(战国?尸佼《尸子?恕》)

句解:自己射术不精,却想教别人学习射箭,别人是不会跟你学的,自身行为不端正,却想谈论别人的行为,别人是不会听的。

原文:仲尼曰:“得之身者得之民,失之身者失之民。”不出于户而知天下,不下其堂而治四方,知反之于己者也。以是观之,治己则人治矣。(战国?尸佼《尸子?处道》)

句解:孔子说:“自身行为端正,民众行为也就端正了。自身有过失,民众也就会有过失。”不出家门,而能了解天下之事,不下堂屋,却能治理邦国四方,那是由于反身关照,推己及人,以此看来,治理好自己,别人也就治理好了。

原文:身不正则人不从。(战国?尸佼《尸子?神明》)

句解:自身言行不端正,别人就不会服从。

原文:鹿驰走无顾,六马不能望其尘,所以及者,顾也。(战国?尸佼《尸子?劝学》)

句解:鹿,假如一心一意向前奔跑,而不向后看,那么即使六匹壮马驾车,也不能望见它扬起的灰尘,鹿之所以能够被追上,是因为它回首反顾。

原文: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而光身者也。(战国?尸佼《尸子?劝学》)

句解:没有不依靠学习而明白道理,不凭借学习,而使自己获得名声的。

原文:祸之始也,易除,其除之;不可者,避之。及其成也,欲除之不可,欲避之不可。治于神者,其事少而功多。(战国?尸佼《尸子?贵言》)

句解:祸患刚刚发生时,容易被消除掉,即使不能消除掉,也可以躲避,但是等到祸患已经形成,再想消除它,就不可能了,即使想回避它,也是不可能的。在祸患将发未发之时,予以清除和治理,那么就会事半功倍。

原文: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名功之从之也,犹形之有影,声之有响也。(战国?尸佼《尸子?四仪》)

句解:行为有四项基本准则,一是立志有为而不忘仁;二是运用智慧而不忘义;三是尽力成事而不忘忠;四是开口谈话,而不忘信。谨慎持守这四项准则,并终身力行,保持名节,那么成功将伴随他,就像影随行,声随音一样。

原文: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鬼谷子?捭阖》)

句解:口是心的门户,心是人们精神的主宰。人们的意志、欲望、思想、智谋等,都要通过口这座门户说出来。因此,要通过开启和封闭来把守嘴这道关口,控制各种思想和情绪的表达。

原文: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鬼谷子?权》)

句解:游说是为了说服对方,而说服对方,是为了借助对方的力量成就一番事业。

原文:辞言有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鬼谷子?权》)

句解:辩论的言辞,一般有五种类型,一种是病言、一种是怨言、一种是忧言、一种是怒言、一种是喜言。病言就是辩论时,气力衰弱,无精打采;怨言,就是伤心欲绝、毫无主见;忧言,就是感情忧郁,不能畅谈;怒言,就是草率、妄动,毫无条理;喜言,就是不加节制,不得要领。这五种言辞,只有精通后,才能使用,只有在有利情况下,才能实施。

原文: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蓄。(《论语?宪问》)

句解:国家安定就要说话直率、行为正直;国家昏乱可以行为正直、说话却要含蓄。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句解: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访,不也是一件使人高兴的事吗?

原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涌》)

句解:四海之内所有人都是兄弟。

原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句解: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毫无价值。

原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句解: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讲出有道理的话;能讲出有道理的话的人,却不一定有道德。仁义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义。

原文: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

句解:一个人讲话大言不惭,要让他付诸行动是困难的。

原文:仁者,其言也讱。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句解:仁德之人,讲话时很为难。做起来很难,讲话时能不为难吗!

原文: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战国?荀况《荀子?不苟》)

句解:凡是有利可图的事,必须全面考虑其不利的方面,全面分析,深思熟虑,然后根据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再决定取舍。

原文: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战国?荀况《荀子?不苟》)

句解:自身具有缺点,尽管上级不了解,自己也不应该隐瞒以便得到赏识。

原文: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句解: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就没有显著的成就,没有兢兢业业的付出,就没有卓越的功劳。

原文: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句解:声音无论多么微弱,没有听不到的,行为无论多么隐晦,没有看不到的。

原文: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战国?荀况《荀子?非十二子》)

句解:地位尊贵,不以此而傲视别人;聪明睿智,不以此而让人难堪;言语敏捷,不以此而与人争强好胜;刚毅勇敢,不以此而伤害别人。不知道就请教,不能做就学习。虽然有才能也要谦虚退让,之后就能成为有品德的人。

原文:知者之举事也,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是以百举而不陷也。(战国?荀况《荀子?仲尼》)

句解:智慧的人采取行动,盈满时就考虑谦虚,顺利时就考虑艰难,平安时就考虑危险,严密慎重地采取预防措施,还唯恐发生祸患,因此有智慧的人做一百件事也不会犯错误。

原文:无赦之谓严。(战国?韩非《韩非子?难四》)

句解:施行刑罚而不进行赦免,这就叫做严酷。

原文:知而不言,不忠;不知而言,不智。(战国?韩非《韩非子?初见秦》)

句解:知道情况却不说出,这是不忠诚;不知道情况而乱说,这是不明智。

原文:不法常可。(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

句解:不效法以往的可行措施。

原文:不期修古。(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

句解:不期望遵循古代的法度。

原文:不能为吏者,树怨。(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句解:不善于当官的人,到处结怨。

原文: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句解:用肉驱逐蚂蚁,蚂蚁越来越多;用鱼驱逐苍蝇,苍蝇越来越多。

原文:德则无德,不德则有德。(战国?韩非《韩非子?解老》)

句解:自以为有德就是无德,不自以为有德就是真正有德。

原文: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孟春纪?本生》)

句解:世上万物繁多茂盛,如果用来伤害某个生命,那么这个生命没有不被毁灭的。

原文: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季冬纪?士节》)

句解:对于利益不贪取,对于祸害不苟且求免。

原文:一家皆乱,无有安身。(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

句解:全家混乱,就没有安身的处所。

原文: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

句解:夏商周三代最宝贵的治国经验就是顺应时势,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了,因为顺应时势就能无往不胜。

原文:情系于中,行形于外。(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句解:情感存于内心之中,行动就会表现于外。

原文:登高使人欲望,临深使人欲窥,处使然也。(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句解:登高望远使人胸怀开阔,面临深渊使人思虑深邃,这是所处的环境导致的。

原文:患生于多欲,害生于不备。(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句解:祸患的根源在于私欲旺盛,灾害发生于没有戒备之心。

原文: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句解:积累运用集体的力量,任何事情都会取胜,集中大家的智慧,任何事情都会成功。

原文:口惠之人鲜信。(汉?韩婴《韩诗外传》)

句解:嘴上说得好听的人,是很少有诚信的。

原文:人材有两为,不能成一。(汉?王充《论衡?书解》)

句解:即使是人才,如果同时做两件事,那么就一件都做不成。

原文: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作。(汉?王充《论衡?对作》)

句解:引用事实而不胡编,言必有据而不乱造。

原文:修己之备,无恃于人。(汉?王符《潜夫论?边议》)

句解:准备好自己的武器,就不惧怕任何敌人。

原文: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汉?桓宽《盐铁论?周秦》)

句解:慈爱的母亲之所以有品行败坏的儿子,是由于不忍心管教儿子的小错误所导致的。

原文:谤毁之言,不吐乎口,中伤之心,不存乎胸也。(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明本》)

句解:诽谤、诋毁之言不从口中说出,重伤害人之心,不在胸中存留。

原文:靖君亮问辱。子曰:“言不中,行不谨,辱也。”(隋?王通《文中子中说?王道篇》)

句解:靖君亮问辱是什么意思,文中子回答说:“言语不恰当,行为不谨慎,这就是辱。”

原文:子曰:“富观其所与,贫观其所取,达观其所好,穷观其所为,可也。”(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天地篇》)

句解:文中子说:“对于富人要看他所交往的是什么人,对于穷人要看他所获取的是道义还是利益,对于显达的人要看他的性情喜好什么,对于卑贱的人要看他的行为是行善还是作恶,这样就可以分辨出他们的优劣。”

原文:子曰:“识寡于亮,德轻于才,斯过也已。”(隋?王通《文中子中说?立命篇》)

句解:文中子说:“见识少于聪明,品德轻于才能,这些都是错误的。”

原文:子曰:“以性制情者鲜矣。我未见处歧路而不迟回者。”(隋?王通《文中子中说?立命篇》)

句解:文中子说:“用本性抑制感情的人很少,我没见过面对歧路而不犹豫徘徊的人。”

原文:子曰:“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关朗篇》)

句解:文中子说:“犯错没有比争强好胜更严重的,招祸没有比多言多语更严重的,痛悔没有比不虚心接受批评更严重的,耻辱没有比不知羞耻更严重的。”

原文:士之立身成名,在乎仁义。(唐?魏征等撰《隋书?诚节传》)

句解:士大夫安身立命、获取名声,在于用仁义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原文: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唐?魏征等撰《隋书?经籍志一》)

句解:存在于内心中的意念就是志,从自心之中发出的言辞就是诗。

原文:一言拔俗,一事出群。(北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第五》)

句解:有一言超拔于世俗之外,有一事超出于众人之中。

原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唐?房乔等撰《晋书?段灼传》)

句解:作为人而没有信义,不知怎么可以呢?

原文:凡关言人主,人臣所至难。(唐?房乔等撰《晋书?武帝纪》)

句解:凡是关涉到君主的言论,都是臣子最为难的事。

原文:取人受言,贵在显用。(唐?令狐德棻《周书?乐逊传》)

句解:接纳贤良和接受贤良的谏言,贵在使贤良得到任用。

原文:当言则言,不视时而退缩。(元?脱脱《宋史?王遂传》)

句解:应该讲的就讲,不根据情况而退缩。

原文:知而形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元?脱脱《宋史?吴育传》)

句解:知道事情的情况而表现在言论上,不如仔细分析后采取行动。

原文: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宋?杨时《二程集?论学篇》)

句解:说话算数却不被信任,这样的事情是有的,但从来没有言行不一却被人们信任的。

原文: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佚名《增广贤文》)

句解:通过路途遥远的跋涉,才能知道马的力气,经过许多事情之后,才能认识到人心的善恶。

原文: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佚名《增广贤文》)

句解:有谁不被他人在背后议论呢?又有谁不跟他人背后议论别人呢?

原文: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佚名《增广贤文》)

句解:黄鹂和鲜花都担心春天迅速离去,那么怎么可以让人们不虚度青春呢?

原文:人情惮拘检而乐放纵。初肆其情之所安,若未害也,操修不勤,威仪不摄,流入小人之域而不自觉,可不惧乎?所贵乎学问者,所以制其情之安肆也。(宋?何坦《西畴常言?律己》)

句解:人的本性一般都是不愿拘束而乐于放纵。最初放纵情绪让自己安逸快乐,似乎还没有什么害处,如果不勤于自省,也不注意修饰庄重的仪容,渐渐与小人同流合污而没有丝毫觉察,这难道不是很可怕的事吗?要重视学问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学问可以制约人们安于享受的心理。

原文:露才扬己,器卑识乏。盆括有才,终以见杀。(元?许名奎《劝忍百箴?才技忍》)

句解:到处显露才能,张扬自己,是气量狭小,缺乏见识的表现。盆成括这个人有小小的才能,自以为是,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原文:谈锋焕发,虎皮靴可以冲座;倘支离无物,不如枯坐藏拙。(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句解:谈吐潇洒、言之有物,可以傲慢地伸足于座上;如果谈话支离破碎、空洞无物,不如独坐一旁以掩饰不学无术。

原文:文人才子之口,实多微词;听言参论之问,当解大意。(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句解:文人才子们的辩论,其实包含许多隐晦的批评;在别人辩论时如果自己也想参加讨论,那么就应当先弄清对方的基本主张。

原文:毋以人誉而遂谓无过。(明?吕坤《呻吟语?补遗》)

句解:不要因为得到了别人的赞扬,就认为自己没有过失。

原文:凡听言,先要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明?吕坤《呻吟语?补遗》)

句解:听取别人的建议,首先要了解说话人的人品,然后要弄清说话人的目的,同时要了解说话人的思想水平,最后要了解说话人的性格。只有这样,听取意见才不会偏听偏信。

原文:凡议论要透,皆是好,尽言也,不独言人之过。(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句解:议论品评一个人就要透彻,如果都是优点,就要全部说出来,不能只是批评别人的缺点。

原文:《颐》卦慎言语,节饮食,然口之所入者,其祸小,口之所出者其罪多。故鬼谷子云:“口可以饮,不可以言。”(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句解:《易经?颐卦》说,说话要谨慎,饮食要节制。从嘴中吃进的食物,产生的祸害少,从嘴中说出的话,产生的祸害多。因此鬼谷子说:“嘴可以吃饭,但不宜多言。”

原文: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检点。(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句解:有时由于一言不当就伤害了很深的交情,有时由于一事做错就断绝了一生的福气,因此说话做事必须小心谨慎。

原文: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明?陈继儒《小窗幽记?豪卷》)

句解:交朋友应该有几分豪爽的气概,为人要保留一点淳朴的良心。

原文:言贵切而不贵讦,议贵尽而不贵争,迹贵明而不贵暴,名贵与而不贵取。(明?薛应旗《薛方山纪述》)

句解:言语贵在切实有效,而不必刻意批评别人;议论贵在周密详细,而不必刻意争出胜负;行为贵在光明坦荡,而不必刻意张扬炫耀;名声贵在世所公认,而不必刻意沽名钓誉。

原文:谋生各有恒业,那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正经工夫。(清?王永斌《围炉夜话?卷三》)

句解:人生在世,谋生艰难,各有各的行业,哪里有时间去过问他人的闲事,说他人的闲话,而为此去荒废正当的工作。

原文:守官最宜简外事,少接人,谨言语。(明?薛瑄《从政录》)

句解:为官一方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外事,少接触人,谨慎说话。

原文: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类》)

句解:恶行莫过于放纵欲望,祸患莫过于接人短处。

原文: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言。(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类》)

句解:特别高兴时,不要轻易许下诺言,特别愤怒时,不要随便与人说话。

原文: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类》)

句解:思想稍有不慎,就是错误的开始。思想执拗固执,便会一错到底。

原文: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类》)

句解:身处逆境时,要磨炼意志,勇于开拓心胸,身处顺境时,要注意节制,收敛言行。

原文: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类》)

句解:谦恭退让,是保护自身的最好方法。安静平和,是人生处事的最好方法。有涵养而包容,是对待他人的最好方法。潇洒脱俗,是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

原文: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句解:不在古人面前低头,是有志气,不向同代人谦让,是有气度。

原文: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句解:能改正错误,即使天地也不会怪罪,能安分守己,即使鬼神也无权过问。

原文: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句解:心志要艰苦,意趣要乐观,气度要恢宏,言行要谨慎。

原文:不思而立言,不知而定交,吾其惮也。(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

句解:不思考就随意发表言论,不了解就随意结交朋友,这是我最畏惧的事。

原文:君子欲讷,吉人寡辞。(唐?姚崇《口箴》)

句解:君子仿佛木讷,吉人寡言少语。

原文:谠言则听,谄言不听。(唐?元结《至正》)

句解:正直的言论就接受,奉承言论就不听。

原文:轻誉者失实,轻许者失言。(宋?崔敦礼《刍言?卷中》)

句解:轻易赞美别人,往往失实,轻易许诺别人,往往失信。

原文:道非文不着,文非道不生。(元?郝经《陵川集?原古录序》)

句解:道义没有文章的宣传就不能发扬光大,文章背离道义就不能成为文章。

原文:不患不巧,独患不诚。(明?朱之瑜《诚斋》)

句解:不担心不灵巧,只担心不诚实。

原文:君子有微言,无谬言,有辩言,无赘言。(明?王廷相《慎言?君子篇》)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能说出深刻的言论,却不会说出荒谬的话,能说出精审的言论,却不会说出无用的话。

原文:劝人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句解:奉劝人们不要发出虚假的誓言,因为湛蓝湛蓝的天空就在头顶之上。

同类推荐
  • 上班孔子下班庄子

    上班孔子下班庄子

    《上班孔子·下班庄子》浓缩了孔子和庄子的智慧,运用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态度,指导人们更好地立足于职场;用庄子“超然物外,随风逍遥”的出世心境,引导人们浮躁的心灵归于宁静,使人们享受生活中的大自在。两部分内容合璧,既提供了职场的经营之道,也解决了职场外的诸多难题,为人们从容地驾驭工作和生活指明了方向。
  •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选择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选择

    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战争、疾病、车祸、事故、伤害,每天都有那么多向往阳光和空气的人在无辜地接受死亡,那是一种不得已,而我们能够平安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享受着家人带来的温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生命呢?
  •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习惯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习惯

    本书有别于同类书籍的最大特色在于,为那些渴望成功的读者提供具体而实用的方法与技巧,并用可读性很强的案例和小故事来说明问题,指导你怎样培养好习惯,摒弃坏习惯,能使读者对习惯的认识从自发上升到自觉,获得一条重塑自己、改变人生命运的途径。从而改变你的一生。
  • 我怎么没想到:职场中人的必知细节

    我怎么没想到:职场中人的必知细节

    发生在面试中的“没想到”、发生在会议桌上的“没想到”、发生在谈判桌上的“没想到”、发生在秘书室的“没想到”、发生在财务部的“没想到”、发生在市场部的“没想到发生在企划部的“没想到”、发生在人力资源部的“没想到”。那关键的、注定你失败的一处并非是一眼看不到底的深渊,甚至也不是当时便让你感觉踩了一空的陷阱。也许它只是一颗小石子,你根本没有察觉。但当结果铸成,并且赫然兀立在眼前时,你会大悟:原来很多的“没想到”都能从一个人的思想、性情的深处找到根源,而且很多还是可以有效避免的。本书将帮助你认清“命运的拐角”
  • 竞聘上岗

    竞聘上岗

    《竞聘上岗》,由田效勋等著,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本书介绍企业招聘的基本流程及要点。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的世界你不懂

    恶魔校草的世界你不懂

    第一次遇见,你划破了我的车要向我歉。如果本少爷不呢。第二次遇见,真是阴魂不散啊!落铭宇挑衅的说道。你说谁呢?童夏冉气呼呼的说道。落铭宇耸耸肩说道,谁承认就是说谁呗!第三次遇见,你不是喜欢上本少爷了吧!落铭宇看到这样脸红的童夏冉,噗嗤,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满脸黑线的童夏冉,顿时怒了。大声说道,我就是喜欢你怎吗了。显然落铭宇也被她的话给吓到了。其实落铭宇听见这话心里很高兴级了。便说,那我们交往吧!
  • 腹黑王妃爆笑爱

    腹黑王妃爆笑爱

    冷沦心可爱呆萌却又有着十足的野心,她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世界,爱上一个不该爱的男人言忆,这是一场野心,利益,皇室的争斗,更是一场算计谋权夹杂在一起的一段感情...可是言忆还在傻傻的用真心来打动她换取她最后一丝爱情
  • 英雄无敌传奇

    英雄无敌传奇

    一代亡灵山德鲁的翻天传奇,剑与魔法的毁灭缔造
  • 一品女仙:彪悍天师逗比生活

    一品女仙:彪悍天师逗比生活

    嗜赌如命的天才抓鬼师运尸途中被天雷劈中,穿越到修真世界可是她的修为掉落是闹哪样她的百鬼召唤不出来是闹哪样她的天级驱鬼枪变成黄级破枪又是闹哪样不过,爱美男的心是不变的,爱美男鬼的心是不变的一穿越就是遇到了妖孽和尚,收了!妖孽鬼灵,收了!天之骄子?打得过我的鬼灵,也勉强收了……
  • 宇宙当铺

    宇宙当铺

    当一切顾客所有,售一切顾客所需。本以为是普通人的忍冬没想到自己竟然是天选之子,凭借掌握宇宙当铺,狂揽世间一切美好。只要你有所求,你便是我的顾客;只要你出得起价钱,我满足你的所求。
  • 十二凰

    十二凰

    世上有这么一个地方,它不为六界知晓,那就是凤凰国。凤凰国分两支,凤族与凰族。虽是凤凰,却是彼此不相来往。某日,凤族四凤子向凰族四凰女求娶,遭拒,凤长怒,战争四起。凰族十二女与凤族十二子皆加入战争。双方在长垣作战,误打开虫洞,纷纷掉入,送到不同的时空。十二凰历尽世间沧桑,却也找到各自的归宿。可是没人记得对方是谁,更忆不起自己是谁。当繁华落尽,十二凰回到凤凰国,她们又遇见了什么?
  • 魔女从良心路历程

    魔女从良心路历程

    一句话文案:从祸乱江湖人人畏惧的一代魔女,到甘愿为人洗手作羹汤的良家妇女,她努力了很久。加长版文案:一朝不慎中蛊,她从叱咤江湖的一代魔女,被逼堕落成某个男人的跟屁虫。男人跳崖,她便先跳下去给他当肉垫;男人跳江,她一只旱鸭子也义无反顾跟着跳。在外人眼里,她一番痴情可表日月,情深似海可鉴天地。可当这个男人也信了她的邪,抛弃了女神回过头来向她求亲,问她可愿嫁他作良家妇。悦己笑眯眯吐出四个字——“就你也配?”她堂堂辛魔女,自然不会向一只小小蛊虫屈服。从良?偏不!若武林正派皆是如她所见这般嘴脸,那她独身入魔,有何不可?“不可。”少年弯唇,语气却强硬。“你也学那些卫道士装模作样?”“师姐误会了。”“——入魔可以,独身不行。”“......”悦己垂下眼睫,隔了好久,笑起来:“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 隋唐异闻书

    隋唐异闻书

    你有上古最强幻种“白天禽”?我有八翅凤凰神鸟“嘲天雀”!你有天下三神兵“青犀伏魔棍”?我有“南柯”“黄粱”双刀踏梦行!什么!你说你是前朝太子身处五大门派身边还有高手如云....?没关系,我把大明宫中惊神大阵搬到身体里,易筋换脉,吞尽天地灵气!来,看弟子陆渐如何在这混沌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 我在斗罗卖宝箱

    我在斗罗卖宝箱

    一少年重生到斗罗大陆,绑定宝箱系统,宝箱内的物品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宝箱开不到。魂环?魂骨?那种东西,只是最低级的,只要你运气好,武魂都能开出来。撒,来吧,这是一个赚钱开宝箱的时代。既然花钱就能变强,还苦苦修炼干嘛呢?书友群号码:1092594255
  • 下凡为何遇见我

    下凡为何遇见我

    仙子被迫下凡世界已经来到21世纪卑微护法,在线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