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56000000011

第11章 励志智慧

人生最高贵的品质就是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在逆境中积蓄力量,以待一搏;在失败后擦干泪水,继续前行!只要不沮丧、不气馁、不认输,只要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地与命运进行坚决的抗争,这本身就是成功!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英雄豪杰!志向确立之后,立即采取行动。

原文:君子以致命遂志。(《易经?困?象》)

句解:君子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实现远大的志向。

原文: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易经?大畜?象》)

人生指南:《说文》:“行,人之不趋也。从彳,从亍。”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多多牢记前人的嘉言善行,用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品行。

原文: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易经?系辞上》)

句解:勤劳而不自夸,有功德而不自以为有德,这是极其敦厚的品质啊!

原文: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易经?系辞上》)

句解:所谓谦逊,就是致力于恭谨而保全自身地位的准则。

原文:君子以反身修德。(《易经?蹇?象》)

句解:君子反于自身,自我观照,修养品德。

原文:君子以正位凝命。(《易经?鼎?象》)

句解:君子遵守正道,严守使命。

原文:君子以恐惧修省。(《易经?震?象》)

句解:君子以惊惶恐惧的心情自我反省。

原文: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易经?艮?象》)

句解:君子的所思所虑,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身份。

原文:君子以立不易方。(《易经?恒?象》)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立身于正道,坚守品行而不改变。

原文:君子以非礼弗履。(《易经?大壮?象》)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不做违背礼义的事。

原文:君子以自昭明德。(《易经?晋?象》)

句解:君子自我昭著美好的品德。

原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大过?象》)

句解:君子特立独行,无所畏惧,隐居避世而毫无苦闷。

原文:君子以虚受人。(《易经?咸?象》)

句解:君子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广泛接受别人的教诲。

原文: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经?蛊?上九》)。

句解:不服侍王侯,把持守节操道义看成至高无上的事。

原文: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易经?大畜?彖》)

句解:刚劲强健,真诚充实,光辉焕发,每日都增进品德。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干?象》)

句解:天道的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应该效法天道,终生不息地奋发图强。

原文: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易经?干?文言》)

句解:不被污浊的社会风气改变节操,不贪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毫无苦闷;愿意的事就去做,不愿意的事绝不做,意志坚定且不可动摇。

原文: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经?干?文言》)

句解:日常的言论讲求诚信,日常的行为讲求谨慎。避免邪念,保持诚信,做了有益于人的事而不炫耀,以广博深厚的品德感化人心。

原文: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诗经?邶风?柏舟》)

句解:

我的心不是石头,不能任人随意转移;我的心不是草席,不能任人随意卷起;雍容娴雅威风凛凛,不能退让受人欺辱。

原文: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诗经?邶风?雄雉》)

句解:天下众多君子,不知道德和修养。如果不伤害人又不贪婪,走到哪里不顺利呢?

原文: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尚书?皋陶谟》)

句解:宽宏而庄重,温柔而卓立,谨慎而谦恭,多才而敬业,和顺而刚毅,耿直而温和,简易而廉洁,刚正而充实,坚强而正直。

原文:无起秽以自臭。(《尚书?盘庚中》)

句解:不要扬起污秽之物用来搞臭自己。

原文: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尚书?洪范》)

句解:对普通民众而言,要有智谋、有作为、有节操。

原文:夫敬,德之恪也。恪于德以临事,其何不济?(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

句解:恭敬是谨慎品德的表现,保持谨慎的德行来处理事务,有什么事不能成功?

原文:刚而主能,不本而犯,怨之所聚也。(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

句解:性格刚烈又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才能,不根据道义行事而去触犯他人,就会积聚怨恨。

原文: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岂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

句解:君子进取就能通达,退让就能心平气和。哪里是看重能通达呢?是看有功绩。哪里是看重能心平气和?是看重能够保持志向。

原文: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礼记?乐记》)

句解:创作的人叫做圣人,讲述的人叫做明贤。明贤与圣人,是讲述与创作的意思。

原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庸》)

句解: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做一百次;别人十次能做到的,我做一千次。如果真能实行这个方法,即使愚蠢的人也一定会聪明起来,即使软弱的人也一定会刚强起来。

原文:小谨者,不大立。(春秋?管仲《管子?形势》)

句解:小心谨慎的人不能成就大事业。

原文: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春秋?管仲《管子?形势》)

句解:自夸而骄傲,刚愎自用,是行事的祸患。

原文: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春秋?管仲《管子?乘马》)

句解:所有事情都是产生于思虑,成功于努力,失败于骄傲。不思虑就不会产生,不努力就不会成功,不骄傲就不会失败。

原文: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春秋?晏婴《晏子春秋?杂下》)

句解:只要肯做就会取得成功,只要肯走就能到达目的地。

原文:几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鬼谷子?摩》)

句解:能够发现和掌握细微征兆和发展趋势,并采取果断行动的人,不会坐失良机,成功之后,也不会居功自傲,持之以恒的实行这种办法,就可以逐渐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原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句解:富有和高贵,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贫困和卑贱,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手段避开它,君子不抛弃。君子抛弃了仁义,怎能成就名声呢!君子没有在吃一顿饭的时间里违背过仁德,急迫慌忙时一定和仁义在一起,颠沛流离时也一定和仁义在一起。

原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句解:士君子有志于真理,却以粗衣淡饭为耻辱,不值得和他一起议论。

原文: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

句解:别人不了解我,我就不怀恨在心。

原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句解:不培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道德的事不能做,有不好的行为不能改,这就是我的忧虑。

原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句解:贫穷却没有怨恨很困难,富有却不骄傲很容易。

原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句解:君子的错误,就像日食月食。有了错误,人们都看到了;当他改正时,人们都敬仰他。

原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句解:志向在道义之内,根基在德行之中,依从于仁义,游憩于六艺。

原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句解:如果财富可以求得,即使是卑贱的人,我也愿意当;如果财富不可求得,就做我喜欢的事。

原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句解: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非得怎样做的,也没有非得不怎么做的,怎样做符合道义就怎样做。

原文: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句解:君子不忧虑、不恐惧,自我反省毫无愧疚,有什么可忧虑恐惧的呢?

原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

句解: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能知道他们将来不如现在的人呢?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未获得名声,这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原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句解:三军可以失去主帅,一个普通人却不能丧失自己的志气。

原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句解:隆冬之时,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原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句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仁义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原文: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

句解:人要有些事不做,然后才能去做一些事。

原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

句解:居住在天下广阔的住宅里,站立在天下正确的位置中,行走在天下宽广的道路上。心得意满时,和民众一起走正道;郁郁寡欢时,一人独自正道。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变节,威武不能使我屈服,这样才能叫英雄豪杰。

原文: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

句解:有所成就的人好比挖井,挖井挖到九仞之深,还没有见到井水就停止了,等于是一口废井。

原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句解:生命也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假如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去生命而选择道义。

原文: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句解:先确立起重要的部分,那么次要的部分就不能妨碍重要的部分了。

原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下》)

句解:苍天将要降下重大责任到某个人身上,必定先折磨他的意志,劳累他的筋骨,使他的体腹忍饥挨饿,使他贫穷不堪,做事时总要受

到严重干扰,以此来震撼他的心灵,磨炼他的意志,增加他的才能。人们经常有过错,之后才能改正;心意困顿,思绪不畅,然后才能有所行动;表现于脸色上,流露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他人所了解。国家之中没有执法的大臣和敢于进谏之士。国家之外没有受强敌侵扰的忧患,这个国家必定会灭亡。了解这些,才能知道生存取决于忧愁患难;灭亡决定于安逸享乐。

原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句解:如果雕刻中途停止,即使朽木也不能折断;如果雕刻持续进行,即使金属石头也能够雕出花纹。

原文: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战国?荀况《荀子?不苟》)

句解:认识自己的人不埋怨别人,知晓命运的人不埋怨上天;埋怨别人的人困窘无能,埋怨上天的人毫无志气。自己犯了错误,却推给他人,岂不是太迂腐了吗?

原文: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战国?荀况《荀子?儒效》)

句解:积累细土而成为高山,积累细水而成为大海,日夜不停的积累就叫做岁,至高的就叫做天,至下的就叫做地,宇宙中的东、南、西、北、上、下的边界就叫做极。

原文: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战国?荀况《荀子?儒效》)

句解:普通百姓,积累善行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他是先不懈追求之后才得到,努力实行之后才成功,逐渐积累而后才高大,尽善尽美之后才成为圣人。

原文: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战国?荀况《荀子?儒效》)

句解:所谓圣人,就是人长期积累的结果。

原文: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战国?荀况《荀子?儒效》)

句解:意志克制了私欲,然后才能公正;行动克制了感情,然后才有品德;聪明而又好学,然后才有能力。

原文: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战国?荀况《荀子?修身》)

句解:君子虽然贫穷却志向远大,虽然富贵却体貌恭敬;虽然安逸却血气不怠,虽然疲倦却精神矍铄;愤怒时不过分惩罚,高兴时不过度奖赏。

原文: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殊于世也。(战国?荀况《荀子?不苟》)

句解:君子容易亲近却难以亲昵,容易恐惧却难以要挟,畏惧祸患却不逃避为正义赴死,想获得利益却不违背道德,与人相交关系密切却不勾结,能言善辩却不追求辞藻,心胸之广阔,与世人远远不同。

原文:涂之人可以为禹。(战国?荀况《荀子?性恶》)

句解:普通百姓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伟人。

原文: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战国?荀况《荀子?大略》)

句解:天气不寒冷,不能了解松柏的坚韧;事情不艰难,无法认识君子的品德。

原文:人莫贵乎生,莫乐乎安。所以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愚莫大焉。(战国?荀况《荀子?强国》)

句解:人最可珍贵的是生命,最值得欣慰的是安定。用以保养生命和安守欢乐的方法,没有比遵循礼义更重要的了。人们知道珍视生命、乐于安定却抛弃礼义,就如同是希望长寿又自割颈项,愚蠢至极。

原文: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战国?荀况《荀子?强国》)

句解:积累微小的事物,每月不如每天,每季不如每月,每年不如每季。普通人容易轻视小事,等到大事来临再去做。如此,就常常不能超过努力做小事的人。

原文: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凶凶也辍行。(战国?荀况《荀子?天论》)

句解:上天不因人们厌恶严寒就停止冬天,大地不因人们厌恶遥远就停止广阔,君子不因小人吵嚷就停止行动。

原文:心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战国?荀况《荀子?天论》)

句解:心意端正,品行深厚,思虑精明,生于当今而志向同于古代圣贤,所有这些都在于自身的努力。

原文: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季冬纪?诚廉》)

句解:石头可以破碎,但不能改变它内在的坚硬;殊砂可以磨细,但不能改变它固有的红色。

原文:命也者,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错者,不得与焉。故命也者,就之未得,去之未失。国士知其若此也,故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

句解:命运,不知道为什么如此而已经如此,人以智慧和技巧做事,而不能影响它。因此对于命运来说靠近它不一定能得到,离开它不一定会失去。才能出众的人知道命运如此,所以以道义决定行动,而平安地生存于世上。

原文:夫事有易成者,名小;难成者,功大。君子修美,虽未有利,福将在后至。(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句解:事业有容易取得成功的,名声小;而难于成功的,则功绩大。君子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虽然眼前没有利益,幸福也将会在以后到来。

原文:天下通道五,所以行之一,曰勉。(汉?扬雄《法言?孝至》)

句解:天下通行的原则有仁、义、礼、智、信五种,实行这五种原则的方法是相同的,就是勤勉努力。

原文: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为高,不高矣。(汉?扬雄《法言?修身》)

句解:喜好大而不向大努力追求,就不能成为大了;喜好高而不向高努力追求,就不能成为高了。

原文: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汉?刘向《说苑?说丛》)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言辞少而真实,品德低劣的人话语多而虚假。

原文: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汉?刘向《说苑》)

句解:看见别人遭殃,自己能从中吸取教训,行善积德,那么祸患就不会到来了。

原文:交不信,非吾友也。(汉?刘向《说苑?说丛》)

句解:交友而不讲信用,那就不是我的朋友。

原文: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汉?刘向《说苑?臣术》)

句解:现在这个人侍奉我已有三年了,从来没有说过我的过错,因此就把他辞退了。

原文: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汉?刘向《说苑?建本》)

句解:亲近贤德的人并向他请教,就会使自己的道德有所提高。

原文: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汉?刘向《说苑?说丛》)

句解:不断尝试的人往往获得成功,不断前行的人最终会到达目的地。

原文: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东汉?班固《汉书?李寻传》)

句解:士人不时时提高自身的素养,任职后就不能为国立功。

原文:居累卵之危而图泰山之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

句解: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之中,而期望如泰山一般安稳。

原文:不求苟得,常有凌云之志。(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下》)

句解:不希求小小的利益,心中怀有远大的志向。

原文:铁中铮铮,庸中佼佼。(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

句解:在面临事物时,有铮铮铁骨,在人群中出类拔萃。比喻在同辈之中比较优异的人。

原文:有志者事竟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

句解:有坚定志向的人事业一定会成功。

原文: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句解:英雄豪杰确立志向,身处逆境时要更加坚强,年纪老迈时要更加豪迈。

原文: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赵典列传》)

句解:英雄豪杰要像雄鸟一样展翅飞翔,怎么能像雌鸟一样伏在那里?

原文: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悦列传》)

句解:得与失只是暂时的,而荣和辱则长久不灭。

原文: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吴普传》)

句解:人经常活动,能舒筋活血,使疾病不能发生。

原文: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句解:如果有人诋毁自己,就应当检讨反省自身的行为。

原文:不可自暴自弃自屈。(南宋?陆九渊《陆九渊集?语录》)

句解:人不能自暴自弃、自甘堕落。

原文:君子遇穷困,则德益进,道益通。(南宋?陆九渊《陆九渊集?语录》)

句解:品德高尚的人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就会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前程就会更加远大。

原文:士之有志,犹农之有力也。农以力为贤,力即不勤,而非无其力;士以志为尚,志即不果,而非无其志。(清?王夫之《宋论?卷一?太祖》)

句解:士大夫心有志向,犹如农夫身有力气。农夫以力气为最重要的,如果有力气却不勤劳,还不如没有力气;士大夫以志向为最重要的,如果有志向却不行动,还不如没有志向。

原文:志于有为者,败固其所不讳也。(清?王夫之《宋论?卷二?太宗》)

句解:对于有志向的人来说,失败本来就不是他所忌讳的。

原文:人之可信者,不贪不可居之名;言之可信者,不传不可为之事。(清?王夫之《宋论?卷二?太宗》)

句解:那些拥有诚信的人,不贪求不可承担的名誉;那些说话谨慎的人,不传播自己不能履行的事情。

原文:淡然无欲者,非无欲也;欲止于其所欲,而不以流俗之欲为欲也。(清?王夫之《宋论?卷二?太宗》)

句解:淡泊寡欲的人,并不是没有欲望;他们的欲望限制于其所需要的,而不以世俗的欲望为自己的欲望。

原文:数无终穷,运不长厄。士君子能旋转乾坤,则否泰为我转轴。何必青牛道士,延将尽之命;白鹿真人,生已枯之骨耶!(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句解:人的命运不会永远困顿,人的运气也不会长期不济。士君子只要发奋努力就能扭转乾坤,顺逆福祸都由自己主宰。何必拜佛拜道,延续即将逝去的生命;何必祈求白鹿真人,复活已经枯槁的尸骨。

原文: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则命与数为无权。(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句解:人力一定能够战胜自然,人的意志一旦焕发出伟大的力量,那么天命就不能左右人类。

原文:怀永图者缓急效,负远略者遏浮言。(明?薛应旗《薛方山纪述》)

句解:胸怀大志的人,决不追求眼前的利益;深谋远虑的人,决不听信别人的谣言。

原文:天行健,斯悬日月而不坠;地行顺,斯振河海而不泄;人行诚,斯备万物而不遗。(明?薛应旗《薛方山纪述》)

句解:天道生生不息、昼夜更迭,所以日月高悬而不坠于地;大地繁衍生息、卑下顺畅,所以江海奔流而不泛溢;人心诚实淳朴,所以万物皆在人心中体现而没有遗漏。

原文: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虚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清?王永斌《围炉夜话?卷二》)

句解:要想追求成功,有所作为,任何时候都不晚,就像羊跑掉了,只要及时修补羊圈也不算迟。羡慕别人不可能有所成就,好比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原文: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清?王永斌《围炉夜话?卷一》)

句解:贫穷无法摆脱时,只需力求节俭,便可以摆脱。笨拙不算什么,只要付出勤奋和努力,就能进步。

原文: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类》)

句解:志向坚定,就没有不能到达之地,即使高山大海,也不能阻拦。志向不移,就没有攻不破的壁垒,即使强大的军队,也无法阻挡。

原文:昏久则昭明。(东汉?魏伯阳《易经参同契》)

句解:黑暗时间长久光明便会到来。

原文: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唐?魏征《群书治要?申鉴》)

句解:该赏赐的不赏赐,就叫作阻拦善行;该惩罚的不惩罚,就叫作纵容恶行。

原文: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句解:将要兴建大型工程之前,必须思考适可而止,以安定百姓。

原文:去敌气与矜色兮,噤危言以端诚。(唐?刘禹锡《问大锡赋并序》)

句解:对人不要怒气冲冲,不要骄傲自满,也不要说出让人害怕的话,好好地培养自己正直、真诚的品格。

原文:外视者蔽,内视者明。(宋?崔敦礼《刍言?卷下》)

句解:只看别人的缺点,就看不清自己的短处,常常反省自己,才能对自己了如指掌。

原文: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南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句解:如果一天苟且偷安,那就是几百年的大祸患。

原文: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不犯人易,犯而不校难。(宋?林逋《省心录》)

句解:做善事容易,做了善事却不自我炫耀却很难;不侵犯别人容易,被别人侵犯而不计较却很难。

原文:仁者之勇,雷霆不移。(宋?苏轼《祭堂兄子正文》)

句解:仁者的英勇气概,即使雷霆万钧也不能改变。

原文: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宋?苏轼《留侯论》)

句解:灾祸突然降临而不惊慌,羞辱无故加身却不恼怒。

原文: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句解:异常勇猛的人看起来仿佛胆怯,有大智慧的人看起来似乎愚蠢。

原文:蹉跎莫遣韶光老。(宋?朱熹《四时读书乐》)

句解:不要虚度光阴,让美好的时光白白浪费过去。

原文:大丈夫以断为先。宋?林逋(《省心录》)

句解:英雄豪杰以果断为最上等的品质。

原文: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宋?王安石《祭沈文通文》)

句解:有不必去做的事,一旦去做就一定要有结果;有不必去学的知识,只要去学就一定要有成效。

原文:地有远行,无有不至,不至焉者,不行也,非远罪也。(宋?文天祥《题戴行可进学斋》)

句解:尽管路途遥远,但只要不断前进,没会不能到达的地方,之所以有人不能到达目的地,是因为不能坚持走下去,并不是路途遥远的原因。

原文:少不勤苦,老必艰辛。(宋?林逋《省心录》)

句解:年轻时不勤奋学习和劳作,年老时必然要备受艰辛。

原文: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

句解:不经过一番彻骨的严寒,怎能得到梅花的扑鼻香气。

原文:为之须恒,不恒则不成。(清?冯班《钝吟杂录?将死之鸣》)

句解:做事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持之以恒就不会取得成功。

原文: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曰浮夸,老来窘隘而已。(清?郑板桥《题画》)

句解:不艰苦奋斗而急于求成,只落得少年时代轻浮虚夸,年老之时穷困窘迫罢了。

同类推荐
  • 好好活着:震撼心灵的87次生命感悟

    好好活着:震撼心灵的87次生命感悟

    本书内容包括:别无选择的使命、绘制命运的风景、超越时空的挚爱、穿越千年的神话、谱写人生的乐章等。
  • 让细节成全你

    让细节成全你

    围绕着如何做到让细节成全你,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从细节处入手,争取做最好的自己。要想以正面的形象示人,始终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就要在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是时下颇受年轻人青睐的口号,但要达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而细节上的进步显然是可以给你加分的途径。从细节处着手,你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二是从细节处把关,为拓展人际交往铺平道路。
  • 破译孙子兵法

    破译孙子兵法

    本书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单元,分析现代意义上的《孙子兵法》到底有哪些实用性的内容,广涉领导文艺、处世之道和经商之技。
  • 18岁以后学点心计学

    18岁以后学点心计学

    本书从做人要韬光养晦、藏巧守拙,做人要积极经营人脉,做人要随机应变、灵活处事,做人要施恩于人、储蓄人情等方面阐述了18岁以后的年轻人,步入社会后所应掌握的为人处世的技巧和方法。
  • 协商力

    协商力

    翻开本书,你能体会协商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技巧,在长久的磨练中,协商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快乐,幸福慢慢延展。
热门推荐
  • 渡星河

    渡星河

    新奇的冒险是主旋律,这里不是冷血杀手的世界,也不是无耻小辈的世界;这里有着义气,也有悲欢的情感;这里有秩序,也有满满的自由。来吧,一起看看这个充满着活力,有着无尽的可能与幻想,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世界。一起走过这多彩的道路,看生命的绚烂,感真情的美丽,探未知的迷人。
  • 梦来梦散

    梦来梦散

    爱恋,伤害。一个念头带来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恋,一次失忆带来一段后悔痛的伤害。一个个疑惑,一个个解释。到底是什么东西在牵引着我们,到底是什么把我们耍得团团转,到底是哪里开始错乱的。我们没有命运何来的注定?与你相识梦中,相知梦中,相离梦中。牺牲是我为你做的最后第一件事了。我不怨你,只怨这段错乱的缘分。
  • 剑煮沧海

    剑煮沧海

    传说,有一个传说中的人,有一把传说中的剑。会一身传说中的神通!
  • 字符的游戏

    字符的游戏

    据说,相对于人类刚刚开始直立行走的那个远古时代,结绳记事其实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记录方式.从颜色上,至少可以用七种色彩以及黑白两色,共九种颜色赋予其涵义。从材质上,绳子可以用动物毛线绳,树皮绳,草绳,麻绳等等,各种材质的绳子,有几十种类别。从粗细上,最少能够分成粗,中,细,三种不同规格的绳子。从经纬上,有横向绳子,也有纵向绳子,有主绳,也有支绳。而后,人类创造出了字符,以简单的视觉图案再现口语的声音,因而更加清晰,可以反复阅读,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是,当人类终于在忐忑不安之中离开母星进入到星际大航海时代之后,却惊讶的发现关于字符的说法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误会而已。
  • 犬夜叉之开局九尾人柱力

    犬夜叉之开局九尾人柱力

    穿越犬夜叉世界所处的战国时期,江伟获得火影抽奖系统,面对穿越而来的少女和这个世界强大的妖怪,成为九尾人柱力的他将会怎么做?
  • 寂灭神主

    寂灭神主

    神可以决定人的层次,是圣级宗师、先天大师,还是后天学徒。至高神可以决定神的层次,是无敌霸主、顶级神主,还是普通神道。地球诞生第一个至高神,这是荣幸?还是灾难?正义的世界会如何迎来黑暗的至高神?地球一脉最后的结局是辉煌?还是历史遗迹?宇宙是如何的形成?至高神是何等的存在?华夏的历史何其辉煌?为何现实没有神的存在?一切,都会在《寂灭神主》中为您解答。
  • 广义法门经

    广义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健康智慧枕边书:老公从这里读起

    健康智慧枕边书:老公从这里读起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影响。本书以《黄帝内经》古本为基础,集合了多位专家和学者的建议,对原著进行了全新图解式的解读。力求把这部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中艰涩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将书中抽象晦涩的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让你零基础也能轻松读懂“医之始祖”。
  • 我与神共命

    我与神共命

    莫名其妙与一位神灵共享生命,就在张烨惊喜不已的时候,却发现这个神灵竟然马上就要油尽灯枯了……没办法,不得已张烨只得在这位神灵的教导下踏上一条行走万千世界的道路。
  • 死亡演绎法

    死亡演绎法

    每一次的意外总是夹杂着许多巧合,巧合周而复始就不再是巧合,是预谋,是阴谋。地处偏僻的危房中住着一个神秘的男子,他看上去永远都是是所有意外的始作俑者,但是却从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频繁的意外一件接一件的发生,所有人都素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