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3600000011

第11章 (3)

第三章 (3)

旨准后,左宗棠便聘日意格出任大权无限的船政局正监督,总揽一切事务。日意格在船政局里,真是要风有风,要雨有雨,风光得不行。

日意格是法国军官,曾参与波罗的海、克里米亚之海战。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参加英法联军侵占广州,后出任宁波海关税务司。其间,曾帮助上海组建洋枪队并为之购买军火,颇捞取了一些实惠。担任常捷军帮统后,更是大发横财。

李鸿章心里清楚,福建船政局险被朝廷裁撤,主要的原因,还是该局的创办者左宗棠用人失误造成的。李鸿章坚信,只要用人得当,福建船政局肯定能办好。李鸿章把振兴船政局的希望,寄托在丁日昌与郭嵩焘的身上。但郭嵩焘却不肯去做丁日昌的属官。

朝廷着令郭嵩焘暂行署理福建按察使的圣谕,由湖南巡抚衙门转递进湘阴郭府。在打发走传旨差官后,郭嵩焘便破口大骂起来:“这个丁小鬼,亏他想得出!让我这个两榜出身的堂堂翰林,去伺候他贡生出身的人,他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我就算饿死在山林,也轮不上到他的眼皮子底下去讨饭吃!”

家人见他骂得凶狠,都屏声息气,不敢进房去劝他。

郭嵩焘一个人骂了半晌,骂得嗓子眼直冒青烟才住口,传人摆茶进来消渴。丁日昌好心好意给了他个缺分,郭嵩焘非但不领情,反倒认为是丁日昌在作践于他,忘了他郭嵩焘是个什么出身,他丁日昌又是个什么出身。这正是郭嵩焘一生的悲哀。

李鸿章一天饭后同幕僚们围坐在一处说闲话,无意中说到郭嵩焘,李鸿章便道:“郭筠仙想来该到福建臬司任上视事了。福建有丁雨生和郭筠仙在,那日意格把持我船政局的日子,恐怕就不会太久了!丁雨生和郭筠仙,可都是我大清眼下搞洋务的奇才呀!”

盛宣怀道:“大人说这话,下官倒有些不同的看法。依下官大胆猜测,郭筠仙不仅不会到福建去,还要对丁抚台有怨气。”

李鸿章忙问一句:“杏荪,你这话怎么说?你莫非在外面听到了一些什么?”

盛宣怀道:“大人容禀,下官在上海做伙计的时候,就听官场的人传说,郭大人从不肯替比他出身低的人做事。大人不知是否还记得,左季高制军初领陕甘的时候,曾三次请他去幕中帮办军务,他理也不理,搞得左制军在幕僚面前很是没有面子。

“后来才知道,左制军是一榜出身,而郭大人却是翰林,虽左制军位列封疆,声震中外,他仍不肯去帮他。大人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丁雨生中丞是个什么出身?他郭大人肯让一个贡生出身的人摆布吗?所以下官推测,郭大人非但不肯到任,还要大骂丁中丞一顿!”

李鸿章赞同地点头说道:“老夫怎么忘了这茬儿?老夫这事做得可是欠思考了!”

薛福成这时道:“中堂大人,下官最近听说,好像总理衙门有了个缺分,大人不妨密保一下。郭大人深谙洋务之道,又曾随僧王爷帮办过交涉,到总理衙门去当差,不是正可发挥一下他老的特长吗?”

黎庶昌说道:“庸盦所言极是,让郭大人入值总署,无异于大人在总署安了一个眼线。以后办起交涉来,总不至于两头不落底。”

李鸿章抚须沉吟了半晌,终于缓缓说道:“老夫也并非执意要筠仙出山,只是不想浪费了他这个大才!”

当天夜里,李鸿章果然给朝廷上了一个密保,奏请郭嵩焘入值总理衙门。朝廷果然允准。圣旨下到湘阴,郭嵩焘很快打点行装赴任。

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递进宫里后,慈禧太后看了看,不着一词,便把恭亲王传进来,吩咐道:“李鸿章的这个折子你可能也看了。你是个什么主意呀?皇上病成那样,不能指望他了,还是咱们定吧。”

恭亲王答:“禀太后,李鸿章的这个折子臣看了,也让文祥、沈桂芬、李鸿藻看了。他们赞成李鸿章的观点,臣也认为他说得在理。我大清的海防是太空虚了,如不趁此时加强,不定什么时候要出大乱子。”

慈禧太后道:“李鸿章说造船不如购船,这得需要多少银子啊?”

恭亲王答:“禀太后,李鸿章算过一笔账,折子上都写了。如果新疆暂时不动,这笔饷源,可以移过来用于海防,各省再解济一下,余下的缺口再借些洋款,大概就可以了。”

慈禧太后沉吟了一下,说道:“恭亲王啊,依我看哪,李鸿章的这个折子,让军机处发给各督抚看一看,让他们也议一议,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你呀,再让他们留意一下,有没有好郎中给荐几个过来。皇上这病越来越重,我都快让他闹死了。我打算把奕譞的儿子载湉抱进宫来,过继给文皇帝,你以为怎么样啊?”

恭亲王全身一抖,忙道:“太后说什么便是什么,臣不敢有异议。”慈禧太后起身走了两步,说道:“我这也是给你透个口风,究竟能不能办呢,咱们还得商量。我适才同你讲的话,你先不要说出去,以免惹出什么麻烦。你下去吧,先让军机处把李鸿章的这个折子,给督抚发下去。”

恭亲王低头怏怏地退出去。他心里清楚,慈禧太后要把载湉抱进宫来,过继给死皇上而不是现在活着的皇上,意思已很明显,无非是等同治宾天后,她仍能名正言顺地操纵朝政。如果从世族里面挑出一个人来,过继给同治,这个过继给同治的孩子如果继登大统,那慈禧太后就已不是太后,而是太皇太后。大清祖制,太皇太后是不能过问朝政的。

恭亲王一想到这些,他的那颗心就不由一阵阵发凉。恭亲王活到现在,还从没有见过对朝权这么痴迷的女人。

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很快由军机处抄出多份,分递各省督抚,没想到竟引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论战,史称“海防与塞防之争”。

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李鸿章折子中的那句“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外敌入侵,新疆失控。新疆不复真的于大清元气无伤吗?

两江总督李宗义、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福建巡抚丁日昌、江苏巡抚吴元炳等人,纷纷上折支持李鸿章的观点,认为海防的确关乎国家的安危,千真万确大于塞防;塞防之饷,可以移给海防用来买铁甲船。

山东巡抚丁宝桢、云南巡抚岑毓英、陕西巡抚邵亭豫、广西巡抚刘长祐等人则认为,塞防大于海防,塞防不防,才是大清真正之大患;塞防之饷,不能移给海防。

陕甘总督左宗棠则认为,海防与塞防同等重要,不可只重海防而忽视塞防,塞防之款亦不可转移于海防。

左宗棠的折子这样写道:

“窃维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今之论海防者,以目前不遑专顾西域,且宜严守边界,不必急图进取,请以停撤之饷匀济海防;论塞防者,以俄人狡焉思逞,宜以全力注重西征,西北无虞,东南自固。此皆人臣谋国之忠,不以一己之私见自封也……窃维泰西诸国之协以谋我者,其志专在通商取利,非必别有奸谋……论者乃欲撤出塞之兵,以益海防之饷。臣且就海防应筹之饷言之。始事所需,如购造轮船、购造枪炮、购造守具、修建炮台是也;经常之费,如水陆标营练兵、增饷及养船之费是也。闽局造船渐有头绪,由此推广精进,成船渐多,购船之费可省,雇船之费可改为养船之费……论者乃议停撤出关之饷匀作海防。夫使海防之急倍于今日之塞防,陇军之饷裕于之海防,犹可言也……是停兵节饷,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则大有所妨,利害攸关,亟宜熟思审处者也……若此时先将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概议停撤,则实无此办法也。”

左宗棠随后又讲述了加强塞防及如何收复新疆的具体办法。

私底下,左宗棠对李鸿章的主张很是不满,道:“新疆如手足,怎么能因外敌入侵,就弃而不管?或许他李鸿章可以不要自己的手足!”

同治皇帝驾崩,慈禧太后揽权

这场争论整整持续了半年之久,才使朝廷渐渐倾向了左宗棠的论断:“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

朝廷给左宗棠下旨态度鲜明地指出:“左宗棠奏海防、塞防实在情形,并遵旨密陈各折片,览奏均悉,所称关外应先规复乌鲁木齐,而南之巴、哈两城,北之塔城,均应增置重兵,以张犄角。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大有所妨。所见甚是。至海防之饷,据称始事所需与经常所需无待别筹。综计各省设防,事属经始,需款较巨。若仅将购船、雇船之费备用,短缺尚多。此则宵旰焦思,而尚待与各省疆臣共相经画者也。”

军机处同日又下给李鸿章廷寄一道,让他会同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李宗义、福建巡抚丁日昌、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等人,筹划加强海防之事。

李鸿章接到军机处的廷寄,未置一言,许久叹息了一句:“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如此一来,只怕一样也办不好,只能大举外借洋债了!”李鸿章说这话时,时令正交十一月,天气正一天天地变冷,总督衙门的各办事房已经摆上了炭火。

借洋债付重息,是李鸿章倡办洋务以来最感头痛的事。尽管在大借洋债创办洋务的过程中,他捞到的好处让许多王公大臣为之眼红,但他仍想把洋债的数额压到最低点。他提出的将塞防之饷移于海防,主要也是出于节饷的目的,其他倒在其次。

如今,朝廷既然定下了塞海两防兼顾的方针,他自然没话说,只能把直隶的一些地方性事务交给布、按二司及分守巡道去打理,自己则全身心地赶到天津,会同盛宣怀等一起,一边和各国商量借款,至于对大量商借洋款朝廷能否同意,李鸿章尽管早已奏请,但仍无十分的把握,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一边同沈葆桢函商购买丹麦国铁甲船的事。

关于沈葆桢所提之丹麦国要出售的这艘铁甲船,是日意格在丹麦与沈葆桢之间牵的线,说穿了是日意格拉的生意。日意格向沈葆桢报出的价格是一百二十万两白银,缺一文都休想成交。

沈葆桢自己不敢做主,便函商于李鸿章,让李鸿章拿主意。李鸿章去函告诉沈葆桢,日意格其人不甚可靠,让沈葆桢不妨拖些日子。

恰巧这时,丹麦国公使拉斯勒福要到烟台去办公事,正好路过天津,李鸿章得到消息后,便忙带上陈钦与盛宣怀二人赶来与他相见。

闲谈中,李鸿章从该公使的口中探出,该国要出售的这艘铁甲船,是小号船,原购自美国,当时花费约值大清白银八十万两。该船现已服役四年,折旧以后,约值大清白银五十万两至六十万两之间。

拉斯勒福又言称,法国有购此船意向,正委托日意格与该国外务部洽谈。李鸿章一听这话很是吓了一跳。与拉斯勒福辞别后,他马上派人紧急给沈葆桢去函一封,坚决阻止此事,并告诉沈葆桢:“日意格果真不可靠,以后但凡购船购物等事情,均不能委他去办。”

李鸿章最后又密嘱沈葆桢,寻机辞退日意格。

沈葆桢也是曾国藩幕府造就的人才。沈葆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人,道光进士。授编修,迁御史。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任江西九江知府,随曾国藩管营务,后经曾国藩保举累官广饶九南道、署江西巡抚。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转补陕甘总督,怕福建船政局中途停办,行前,特密保沈葆桢继任福建船政大臣。按清朝规避制度,官员不可在籍隶省任职,但考虑到沈葆桢素有清名,又肯任事,朝廷于是破格允准。

沈葆桢官声颇好,比较受人尊重。这一则是他自己争气,为官比较廉洁,一则也多少借了他岳父林则徐的光。

见过拉斯勒福的第二日,李鸿章又接到留美学习监督容闳从美国发来的快函。

容闳在函中先向李鸿章汇报了一下留美学生入学及学习的情况,然后又通报了同赴美国的陈兰彬,遵旨作为大清的全权大臣,赶往秘鲁去交涉秘鲁国虐待华工的事。

容闳最后才向李鸿章讲了一下美国造船厂的情况:“该船厂所造未成之大号铁甲船一艘,预售价约合大清白银一百七十万两。容闳赶到船厂时,船厂却申明,大清国若想购买此船,需另派员与之签约或由大使签约亦可,留学监督官员却不能代劳此事云云。”

李鸿章读过容闳的信,不由对陈钦、盛宣怀二人发感慨道:“老夫已两次上奏朝廷,请求向与我通商和好之国派遣常驻公使,朝廷一直不议此事。同治十年,岛国日本与我大清初议条约,老夫就曾与恩师曾爵相,联衔上书总理衙门,中国应派员驻扎日本,管束我国商民,借探彼族动静,冀可联络牵制,消弭后患。

“如今想来,当初总理衙门重视此议,当真在该岛国设立公使馆,日本发兵侵台,我公使当能预为辩阻,设若辩阻不成,也可于该国发兵之后,与该国天皇及有关大臣面折廷争,不是比在我京师议办更好吗?何至于要花五十万两白银!”

同类推荐
  • 1912-1928:文武北洋·枭雄篇

    1912-1928:文武北洋·枭雄篇

    本书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每股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默克尔从一名不知名的平民少女成长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在冷漠、枯燥、内敛,甚至没有女人味的外表下究竟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才能让她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迈向权力之巅?本书用细致朴实的笔法展示了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的的成长轨迹。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处理危机的冷静,从联邦部长到党派领袖,最终,她以“我愿为德国人民服务”叩响人们的心扉,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成为德国总理。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将这位遥远的领导人带到读者面前,展现了默克尔沉稳、镇定的形象,以及她勇敢、坚强、不服输的特性。
  • 瓦特

    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热门推荐
  • 少女侦探夏瑶暄

    少女侦探夏瑶暄

    19岁的夏瑶暄是学校的推理社社长。11岁时伯父的意外离世让她心痛万分。警方最终以自杀草草结案,可她十分确定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她励志揭开伯父离世的真相。她和勇敢正直的少年洛晨(司空通),美丽善良的御姐系美女萧瑟,与瑶暄有着相似经历的孤僻少年宇文寒等人,在隐退多年的警界泰斗司空明先生的帮助下屡破奇案,一步步抽丝剥茧,探寻真相。
  • 爱上复仇姐妹花

    爱上复仇姐妹花

    他们原本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里,但是一件事情打破了他们美满的生活,十三年后她们回来了,在馨语学院遇到了三大校草,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她们的复仇会成功吗。。。。。
  • 无尽天灯之神战

    无尽天灯之神战

    小说作家海雷创作的首部东方古装魔幻小说《无尽天灯》集合了仙幻、修仙、萌宠、宫斗、歌舞诗赋等新鲜元素,打造“东方古装魔幻小说第一美”。《无尽天灯》系列小说分为:第一部《无尽天灯之神战》、第二部《无尽天灯之灵途》、第三部《无尽天灯之飞升》、第四部《无尽天灯之神心》,用四部独立故事篇章刻画出“无尽天灯”新魔幻世界。
  • 黄埔子的小路

    黄埔子的小路

    一个人的生命就是从尘土出发,又返回尘土。他的故事就是从郊野进入都市,最后又回归到郊野的一路。
  • 贵族猎权

    贵族猎权

    被赋予的荣光越多,需要承担的沉重背负也就越多..来到异世,艾维斯很悲剧地发现,如果上面那句话是真的,他可能将要在踏着祖先遗留的许多荣耀去背负起一个让他几乎不能喘过来的负担...不信吗?艾维斯幽怨地开始数手指头:有个祖先灭过几个公国--这意味着什么,你们知道的。有个祖先屠过龙,龙骨放家里,插死龙的枪也放家里--听说龙有很多亲戚,这意味什么,你们知道的。有个祖先脑残了一下对帝国举起了反旗--据说这是大陆疆域最大的帝国,这意味什么,你们都知道的。很多祖先手贱,抢了许多盔铠、武器放家里做摆设--貌似都是为大陆最大帝国服务的贵族、将军、骑士的私人物品,不少铠甲的背后就差没写上产自大陆信仰垄断者教廷所属了,这意味着什么,你们也知道的。整个家族上下,除了那个没事就喜欢吐槽教皇个人生活作风习惯的祖父,就他一个直系继承人...这意味着什么,你们同样也知道的。
  • 囚凰:稗官千岁录

    囚凰:稗官千岁录

    【造作书生妤X京中食人花(男主)】 太师府清贵世家官修正史,偏生寄予厚望养出来的姑娘病娇反骨,自封稗官独爱野史。爱就爱吧私下看点无伤大雅,然而她还写!光写不够,她还造!堪称“煽风点火、作壁上观”第一人。虐恋情深、质子之乱、刺客列传、将士亡殇、宫闱秘事、科举猫腻……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造不出的,引领一代文骚,硬生生搅乱了盛京一池春水。直到造作太过某日撞上了硬茬——九千岁大人回眸一笑百媚生:“听说你为吾列了传,还是佞臣贼子篇。”太叔妤职业假笑,敷衍:“过奖过奖,不敢当不敢当。”“吾觉得有失偏颇。”“嗯?”“吾尚未正位。”“嗯?!”后来……太叔妤看着吃饱餍足后笑得花枝招展的某千岁,明目张胆地将名字添到了太叔家族谱,欲哭无泪:“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小虐怡情,不知道大虐还伤身!”1v1,he,独宠。 简单的小情文~
  • 七日烬

    七日烬

    一场措不及防的奇遇,没有武功秘籍,神力附体。一个普通宅男只剩下7天时间,这七天他该何去何从,一辈子都完不成的心愿怎么在七天里实现,是每天混吃等死还是阳光面对呢......
  • 秀丽江山·白虎卷

    秀丽江山·白虎卷

    刘縯遇害,在阴丽华情绪极为低落的时候,刘秀出乎意料地向她求婚。阴丽华冲破一切阻力,与刘秀结为连理,后女扮男装,执著地跟随刘秀去河北任职。刘林等人起兵谋反以后,四处捉拿刘秀,刘秀一行开始逃亡,历经艰辛磨难……迫于时局,刘秀与真定王刘扬联姻,娶其外甥女郭氏为妻。丽华心灰意冷之际却遭绑架,原来更始帝刘玄一直对丽华怀有复杂的情愫……赤眉军起兵之后,刘玄被杀,而阴丽华与郭氏的谋面无可避免……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寻常农夫如何登上帝位?巍巍汉宫内有着怎样的权力与爱情角逐?而千年一见的帝后深情结局又将如何?阴谋、政治、爱情、亲情交织成一部气势磅礴的华丽穿越经典——青龙卷、白虎卷、玄武卷、朱雀卷。
  • 精灵世界之王的宝座

    精灵世界之王的宝座

    精灵世界谁能坐上到王的宝座,谁能成为精灵大师。
  • 如果时间轮回

    如果时间轮回

    “师父,你这算重生吗?”安夏桐双手托着下巴问道,只见尹修宸轻拍了她的后脑勺,宠溺一笑,“马克思主义学到哪儿去了,唯物一点。”他下巴轻抵着她毛茸茸的头,可能,时光就该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悖论吗?”她抬起头看向他。“管它呢。”无论是不是悖论,我们终将相爱,时光会不会轮回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原来,爱的作用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