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54600000025

第25章 IT巨头互掐

一山难容二虎,谷歌以坐火箭的速度成长起来让很多IT公司嫉妒得咬牙切齿,更何况论资历,谷歌还是个黄毛丫头,但是却处处比微软、雅虎等老资格的公司来得阔气。怎么办?凉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比如微软,是以操作系统为核心业务的公司,跟做搜索引擎的谷歌本来应该是井水不犯河水,大家有空坐下来,喝喝咖啡,谈谈战略联盟,才算和谐,但是好像在一夜之间,微软和谷歌就成了一个山头上的两只老虎,而且还都是公的。

我们看看这两只公老虎之间有多么势不两立——

操作系统:微软的Windows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现在谷歌开发Chrome OS操作系统来抢地盘了。

搜索引擎:谷歌是老大,但是现在微软的Bing上线了。

电子邮件:Gmail和Hotmail谁也不示弱。

文件处理系统:微软的Office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现在谷歌的在线Docs风头正旺。

浏览器:微软的IE是传统的老大,现在谷歌的Chrome也来头不小。

即时通讯工具:微软有MSN,谷歌有Google Talk。

社交网站:谷歌的Youtube无须二话,而且还有新推出的Buzz;微软有Windows Live,而且还花了2.4亿美元入股Facebook。

手机操作系统:谷歌有Android,微软有Windows Mobile,虽然都是后起之秀,但是谁也不甘落后。

网络广告平台:谷歌有AdWords和AdSense,微软也有Microsoft Media Network。

……

我们不知道这个列表还有多长,但是微软和谷歌之间俨然有当年美苏争霸搞军备竞赛的遗风。而问题的关键,就是谷歌一夜之间强大了,实实在在地威胁到微软的核心利益。

我们每个人的电脑中几乎都有微软的两个产品:一个是Windows操作系统,另一个是Office系列办公文件。长期以来,微软就是靠这两个能够垄断市场的产品,在IT业界做了好多年的大哥。

美国政府和欧盟都因为微软的垄断问题而与之对簿公堂,但是都没有在根本上改变这个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前文说过的“网络效应”。因为太多人在用这两个产品,如果你特立独行,改用其他产品,那也就脱离了这个用户网。如果你的新产品无法与Windows和Office兼容,再好的替代产品也是毫无价值的。所以美国的司法部是不可能把微软拆分成若干家平行的公司的,让每个公司去开发一套操作系统或者办公软件,即便开发出了新的操作系统或者办公软件,已有的用户用Windows和Office都用习惯了,也未必愿意使用新产品,因此,再好用的新的替代产品也未必能卖出去。正是仰仗着用户对自己的产品产生了依赖感,微软才会有底气面对这些官司,与美国政府和欧盟对抗。

到最后,美国司法部做到的也只是让微软公布Windows的部分源代码,使竞争者也能在Windows上编写应用程序,也就是开放。尽管微软因为这场官司在美国耗费了18亿美元,但是他心里还是偷着乐。因为技术还操控在自己手里,虽说答应和第三方共享代码,但是公布多少、如何公布、何时公布都具有可操作性。微软的垄断地位还是未能动摇。

但是微软还没乐上三天,就发现谷歌跟幽灵一样,已经开始在自己的身边徘徊了。2006年,谷歌正式推出谷歌文档(Docs),这个Docs说白了就是Office软件的网络版。和微软Office的唯一区别在于微软Office的用户需要购买软件,安装之后才能使用;而谷歌的Docs直接在互联网上就能使用。

明眼人会发现,谷歌Docs直接绕过了微软Office的技术壁垒,在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上供用户使用,完全免费,而且多个用户又可以同时在互联网上对同一个文档进行协同操作,功能还比微软Office多。要知道正版的微软Office软件在美国要卖好几百美元,而且老美们又无法免费下载,更不敢买盗版,所以当免费的谷歌Docs一出来,用户就跟鸭子一样成群结队地跑过去了。有个成语怎么说来着?对,趋之若鹜!短短几年时间,谷歌Docs的用户就达到了2500万。

微软这时才恍然大悟,谷歌成天在喊的互联网开放,原来竟是这个意思!不光如此,2009年7月,谷歌高调推出Chrome OS操作系统。这个ChromeOS操作系统通俗地讲就是要做成微软Windows的在线版,也要跟Docs一样完全消除微软Windows的技术壁垒,做到完全开放、共享。有媒体评论说谷歌的Chrome OS相当于在微软的后院扔下一颗原子弹。谷歌的Chrome OS操作系统推出时间较短,市场反馈有限,操作系统市场会怎样变化,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

但是微软已经有点害怕了,因为谷歌直接瞄准了这条巨蟒的七寸,所以微软要奋起进行反击。从2009年开始,微软开始密集地向谷歌反击了。

微软首先发动强大的舆论攻势,指出Chorme OS操作系统的一些技术漏洞——当然这只是低层次的,微软也知道,这种低层次的互相掐架没有意思,要对付谷歌这样的不听话分子,一定要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于是微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雇用了一些政治说客,试图去影响美国的决策层,其中包括像法律媒体集团(LawMedia Group)这样知名的公共事务公司。

这里顺便提一下“说客”(lobbyist)这个工种在美国的作用。政府或者立法机构要制定法律法规,需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因为作为国家的决策者或者立法者,不可能什么都懂,不可能样样都精通,因此利益相关方都希望自己能够去影响决策者和立法者,于是就有了说客的出现。这些说客可能在某一领域有着十分丰富的政治资源,因而能够比常人更容易地接近决策者和立法者,让他们听听你的声音,这在美国是完全合法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说客类似于广告公司。广告公司比一般的企业更知道如何做广告,也比一般的企业认识更多的媒体。所以企业如果自己做广告,未必专业,未必能够在媒体拿到自己想要的广告时段。但是出钱让广告公司去做,这些问题就解决了。同样,微软如果直接想找奥巴马可能没这个关系,但是或许可以通过某个说客,给奥巴马捎个口信什么的,这就容易多了。

微软雇用这些说客集团的目的就是去影响华盛顿的立法机构,因为像微软、谷歌这样的大企业,立法机构也在天天盯着你。垄断问题也好,版权问题也好,企业并购也好,甚至股价波动不正常了,这些立法机构都有说话的份。最典型的就是微软一直在试图收购雅虎,希望以此与谷歌抗衡,但是和雅虎之间的合作问题一直受到政府方面的阻力。所以当微软感觉到谷歌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时候,一样也是要千方百计地去影响立法机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我每天都在你身边说,看你是不是被我影响,被我说服?

除了这些,微软还亲自上马,加入到反谷歌的战斗中去。光说不练假把式。前面提到过,2010年年初,在欧洲有三家公司联合把谷歌告到欧盟,指控谷歌垄断搜索引擎市场和网络广告市场,其中一家叫做Ciao的原告公司,就是微软旗下的。不难想象,微软私底下也在遥控着这场战斗,决定跟谷歌分个高低。

在美国本土,微软也以谷歌垄断为理由,在2009年10月把谷歌告上法庭。而对于谷歌备受指责的版权问题,微软也没有放过。前面提到过,谷歌图书涉嫌侵犯人家版权,最后谷歌赔给美国作家协会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共1.25亿美元,算是把这件事情给摆平了,谷歌图书也能够继续经营下去。但是谷歌的版权问题其实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所以微软就抓住这个事情不放,他纠集亚马逊和雅虎站出来说谷歌这种“花钱消灾”的做法是在践踏法律,你谷歌图书就是侵犯了别人版权,应该关闭才对,要是大家都这样的话,杀人的只要给点钱也能合法了吗?但是有意思的一点是,微软在早年也推出过类似于谷歌图书的产品,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后来就放弃了,没想到反而让谷歌做大了。

总之,自2009年以来,微软对谷歌发动进攻的炮火越来越猛烈。

而说到微软跟谷歌的恩怨,不得不说说苹果。

微软跟苹果本来是亲密战友,结果因为版权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打了一场官司,从此反目成仇,直到今天微软还强行规定自己的员工不能使用苹果的产品iPhone,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禁止他的子女用苹果的音乐播放器iPod,总之不要在微软面前出现苹果的任何东西,看着心烦,可见仇有多大、恨有多深。照理说,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谷歌跟苹果应该站在一条船上才对。但是实际情况呢?

在早些年,谷歌和苹果确实关系不错,原因很简单,就是要联合起来抵制微软在PC领域的霸权,并且时刻提防着微软的举动,一旦微软进入移动和互联网行业,谷歌和苹果马上联合起来进行对抗。谷歌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在2006年的时候还加入苹果的董事会,谷歌和苹果进入了蜜月期。

2007年,苹果发行手机iPhone,顿时风靡整个美国。多少人彻夜排队去买iPhone,要知道美国自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就几乎没有出现过排队买东西的情况。当时谷歌还主动为iPhone献上谷歌地图,算是贺礼了。作为回礼,苹果也让iPhone用户在手机上看Youtube。

但是不久,谷歌居然也推出自己的手机Android。这让苹果很受伤,想不到谷歌会干出这么一招,这家伙太狠了。而且谷歌2010年年初推出的旗舰手机Nexus One,跟iPhone比起来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看着日益强大的谷歌开始背叛自己,苹果立马把谷歌手机在台湾的代工制造商宏达国际告上了法庭。一二三四五……苹果指出宏达国际总共侵犯苹果手机的20项专利。谷歌虽然没有跟苹果正面交锋,但还是很高调地替宏达国际打气:别怕,有哥在这儿呢!有舆论分析指出,苹果之后很有可能把谷歌也告上法庭。

除了在手机业务上跟苹果结下梁子,谷歌还处处挖苹果的墙角。2009年,苹果打算花6亿美元买下移动广告公司AdMob,大家谈得正欢,准备签字画押的时候,突然杀进来一个谷歌。谷歌对AdMob说,我们谷歌在广告业务上比苹果资深得多,跟我们混肯定比跟苹果混吃得更香喝得更辣,而且我出价比苹果高,我出7.5亿。认钱不认人的AdMob立马投入了谷歌的怀抱。这足以让苹果在一边口吐白沫。但是苹果还是挺过去了,痛定思痛,买下了AdMob的竞争对手Quattro Wireless,干脆撕破脸跟谷歌干一架。

到了这个地步,谷歌跟苹果也渐行渐远。

最后要说的是雅虎。雅虎这个倒霉孩子算是互联网中出道比较早的一个,但是长期以来,都只能算个二线明星。虽说谷歌、微软之类都是他的竞争对手,但是实力不在一个档次上,因此也没有发生太大的直接冲突。相反,微软、谷歌等公司都想方设法同雅虎套近乎,希望能够拉拢雅虎,壮大自己的实力。这样一来,雅虎在夹缝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为了与谷歌竞争,微软从2005年起就想兼并雅虎,但是条件一直未谈拢。微软看雅虎不吃软的,便要霸王硬上弓。2008年2月,微软向雅虎董事会发出要约,说我微软要以每股33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所有股票,总计耗资将高达446亿美元。这就是传说中的“恶意收购”,通俗地讲,要强买。

雅虎的华人总裁杨致远临危不惧,誓言要与雅虎共存亡。但是面对微软这个大财主,雅虎这个最多只能算富农的拿什么来捍卫自己的地盘呢?天无绝人之路,雅虎想到了自己村里除了微软,还有其他好几个大财主,于是跑去跟谷歌、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等谈合并了。把自己的利益跟这几位捆绑在一起,微软也不敢乱来。

对于谷歌而言,他有没有雅虎都无所谓,但是他极力反对微软跟雅虎合并。因为在搜索引擎和网络广告市场,谷歌虽然遥遥领先,不过微软和雅虎紧随其后,始终盯着谷歌,现在如果老二跟老三联合起来的话,谷歌的老大地位也会受到威胁。于是谷歌处处发动舆论,说如果微软跟雅虎合并,那将造成互联网的垄断,将伤害互联网的公开性。

接着这个事情就陷入了僵局。很多对雅虎早就不抱希望的人觉得雅虎已经错失了最好的合并机会,接下去只有死路一条。这种情绪在市场上弥漫开来,结果几个月之内雅虎的股价就从33美元掉到10美元以下。再后来,杨致远也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由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取而代之。

雅虎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跟微软的关系也搞僵了。这个时候,谷歌看到机会来了,乘虚而入,开始跟雅虎谈合作。2008年6月,谷歌和雅虎达成协议,将谷歌的广告植入到雅虎的一些搜索结果中,这将带来每年2.5亿~4.5亿美元的收入。

在这个回合中,谷歌又占了微软的便宜。

综上所述,面对如此多的利益纠纷,谷歌再有柳下惠的素质,也不可能情绪稳定。他知道,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想方设法跟美国政府心连心,让打酱油就打酱油,让回家吃饭就回家吃饭。学乖总要找个突破口才行啊,从哪儿开始呢?

同类推荐
  • 西部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

    西部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

    本书从基本理论体系上分析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重点分析了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难点,针对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等内容。
  • 新企业所得税法解析

    新企业所得税法解析

    本书由绪论、新税法讲解、附录三大部分构成。新税法讲解部分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内容结构分九章。为便于学习和查阅使用,本书专门设置附录部分,收录新《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和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对照有关内容。随着国家关于新税法政策性文件的进一步出台和旧政策的调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以最新正式文件为准。
  •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实物分红,既要缴增值税及附加税,又要缴企业所得税;收取违约金,也有征税成本;代扣个税返手续费也要缴税;股权转让、卖资产,一不小心多缴税……很多企业在做战略决策、设计架构、研发产品时很少会把税务的因素考虑进去,并购重组、投资融资结束以后一算账,发现原来预计的收益中需要挖掉一大块去缴税,就快到嘴里的肉,眼睁睁地被分掉。做好税务管理刻不容缓,而且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给企业的红包,不要,没人会表扬,当然也没人会耻笑,但不懂税,一定多缴税。这是一个懂税就能创造生产力的时代,把每一份利润都放进口袋里吧!
  •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经济科学。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和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物资经济学一样,是研究国民经济中某一部门的经济学科。旅游经济学区别于旅游饭店管理学、旅游市场学、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是以旅游业中某一具体业务做为研究对象,而旅游经济学是从整个旅游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有诸多该学科教材及论著。
  • 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问题,高洪民著的《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提出了人民币跨境实体经济循环和跨境金融循环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沪港金融中心处于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的枢纽地位。为此,本书深入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两大金融中心互促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当前存在的跨境经济循环与跨境金融循环发展的非对称性观点,并根据“两个循环”的特点,提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功能上将会按照国际“计价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三位一体的方式演进。为促进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建设,本书还系统研究了当代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上海构建全球人民币清算中心的目标和对策、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策略以及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构建跨境金融循环之间的关系等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
热门推荐
  • 规则之战

    规则之战

    重生?穿越?不不不,我胡羽是靠自己的力量穿越至地球,一切都由自己掌控!天才堕落成废材?不不不,我胡羽虽失去一切修为,但却拥有了能够演化万道的无义规则,足以秒杀任何天才!浩劫?不不不,那只是我巅峰人生中的又一个起点。背叛?哼哼,那你就没有好果子吃了!因为,披着废材外皮的威武雄狮,正在逐渐……醒来!
  • 神明中的守护神

    神明中的守护神

    时代在变迁,岁月在流逝,宇宙之初,罗亚德便来到这个世间。与众神万年的圣战,熬过了神魔之战,笑看法师的崛起。但是这一切都是起始的开端。想知道开端之后情节,请各位大大光临此书。
  • 你是我黎明前的那一缕阳光

    你是我黎明前的那一缕阳光

    关于他的(为什么一定要20个字啊啊啊啊啊)
  • 天下一号

    天下一号

    《天下一号》是石钟山历时五年,在搜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最新推出的红色经典长篇小说。小说背景是在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在重庆多处部署了千吨烈性炸药,试图炸毁重庆,将此命名为“天下一号”计划,并为此设计了子母版爆破图纸,只有子母版联合,才能解开谜底。潜伏在国民党保密局的中共地下党员秦天亮代号“蜂王”,接到组织命令后,与敌人展开了多方周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上演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谍中谍战,最终获得图纸秘密,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挽救了整个重庆。
  • 天穹年代

    天穹年代

    “你说我除了一个有钱的爹娘,一个厉害的姐姐,未来可能还会有座岛,我还有啥,我还是个啥?这种平平无奇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吴辰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
  • 姐姐的经历

    姐姐的经历

    在1992年的那一天,遇见了你也爱上了你是坚持也是和你在一起的时间
  • JOJO的奇妙联盟

    JOJO的奇妙联盟

    震惊!垃圾系统剥夺主角五感,给主角世界最强战力却只能活几十年?赵文:作者把我战力设太高,我怀疑他为了剧情平衡要强行把我写死。dio:要是让你瞬移过来一拳把我秒了这书还怎么水?这是一个有着英雄联盟系统的中国人和他的后代在JOJO世界的故事。赵望华:为什么我们家全是穿越者?赵宏:我就不是啊。作者:马上你就是了,穿越到别的世界也叫穿越,对吧?
  • 爆宠娇妃

    爆宠娇妃

    世人都知道瑾王不爱美色,府上没有一个丫鬟,却不知他视妻如命
  • 网游之无双战魂秋枫

    网游之无双战魂秋枫

    歧途?要写《网游之逆界魔盗》了,不会忘了老哥我吧?简介血修罗再战神话,影杀者再起风云。一切你能想到的,都不是浮云。敌人闻风丧胆,我们有王者风范。傲视群雄,我们称霸战魂。新一代的颠峰,我们来创造。新一轮的神话,我们来谱写。《战魂》,我们的世界!!!为兄弟而写为挚爱而战[浩、唯爱你]秋枫?著
  • 中国古代饮茶艺术

    中国古代饮茶艺术

    生活也是艺术。我国古代经过精细加工的茶和以茶为对象的出神入化的品饮活动,既能给人以特上的享受,又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是二者的高度统一。所以,它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一种颇有典型意义而又独具特征和魅力的生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