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8000000004

第4章 郁达夫大事记(2)

建立出版部谈何容易,资金就是一个大问题。创造社的骨干们一个个都是拖家带口的,谁也拿不出余钱来投资。正当大家为此发愁时,郁达夫有了奇思妙想,建议以股份集资的办法找来资金,并通知郭沫若,将集资的圈子扩大到日本去,请周全平在上海也加强活动。

1925年11月,郁达夫辞掉武昌师范大学的教职工作,来上海与郭沫若会合,着手创造社的复建工作。他充满热情,活力四射,终日为筹办创造社出版部的事奔忙,终于累坏了身体导致旧病复发,只好将手上的工作交给郭沫若他们,于12月去杭州疗养院养病。两个月后,郁达夫病愈出院回到上海,而创造社出版部的重建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创造月刊》即将出版,眼看一派新气象,郁达夫内心愉悦,在为《创造月刊》创刊号写的《卷首语》中这样说:

现在我们所以敢卷土重来,再把创造重兴,再出月刊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人世太无聊,或者做一点无聊的工作也可以慰藉人生于万一。(二)我们的真情不死,或者将来也可以召集许多和我们一样的真率的人。(三)在这一个弱者处处被摧残的社会里,我们若能坚持到底保持我们弱者的人格,或者也可为天下的无能力者被压迫者吐一口气。

我们的志不在大,消极的就想以我们无力的同情,来安慰那些正直的惨白的人生的战士,积极的就想以我们的微弱的呼声,来促进改革这不合理的目下的社会的组成。

1926年3月16日,《创造月刊》创刊号出版,它标志着创造社已复出,从此开始进行各项活动。两天后,郁达夫和郭沫若、王独清等一行人前往广州,目的是向革命形势高涨的广州宣传推广创造社的刊物。

初到广州这座革命风气浓郁的城市,郁达夫等人充满希望,热情高涨。随着郑伯奇、穆木天等人的到来,创造社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十分顺利。基于当前的情况,大家决定在广州建立创造社分部,首先成立出版部广州分社,慢慢再扩大阵容。广州分部的负责人,当然非十分有筹建经验的郁达夫莫属了,他全票通过当选为广州分社的主要负责人,郁达夫也欣然接受委任。此后,他就一边在广东大学执教,一边筹建与经营广州分社。

他们离开上海后,创造社总部失去了主心骨,渐渐乱如散沙。社里的活动都由周全平等人自行安排,好不容易建成的出版部无人管理,里面的小伙计们就在上海私自翻印书籍,出版内部小刊物。而他们所出的书的成本全部都由创造社负担,赚到的钱却私自分赃,结果该印的不印,账目混乱,因无钱出版而造成期刊停刊。

成仿吾对此无能为力,只好去广州找郁达夫他们,商议整顿创造社出版部的事情。在讨论会上,张资平、王独清、成仿吾等骨干都同意选郁达夫为总务理事,回上海整顿出版部,并主编《创造月刊》和《洪水》半月刊。所有人都将希望寄托在郁达夫身上,但谁也没想到,这一次因郁达夫率真的性格,造成同人们思想上出现重大分歧,最终导致十多年的朋友拔剑相向。

脱离创造社

郁达夫辞掉广东大学的工作,于1926年12月17日启程,一路且玩且行,十天后抵达上海,当即着手出版部的事。对于小伙计们的行径,郁达夫十分气愤,他在1927年1月6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有人来访,谈创造社出版部内部整顿事宜,心里很不快乐,总之中国的现代青年,根底都太浅薄,终究是不能信任,不能用的。”

五天后,郁达夫又在日记里发怒,“在出版部里,又听到了一个恶消息,说又有三人合在一处弄了我们出版部的数千元去不计外,还有另外勾结一家书铺来和我们捣乱的计划。心里真不快活,人之无良,一至于此。”

为了尽快平衡收支,郁达夫把精力都倾注在提高《创造月刊》和《洪水》半月刊的质量上,以期提高当月的销售量。他干劲很大,同时主编两本杂志,还写了《过去》、《冷清的午后》等小说和数篇杂文,作为提高销量的重磅文章。1927年1月16日,《洪水》半月刊出版,一篇作者署名“日归”的《广州事情》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影响,那期《洪水》几日后脱销,销售商连连要求再版。可是,就因这篇出自郁达夫之手的《广州事情》,引来了创造社成员们的责备和谩骂。

在这篇文章中,郁达夫将在广州的所见所闻,包括他对革命的质疑、失望、厌恶,都写进去了。文章发表后,很快就收到郭沫若和成仿吾等人的来信,均指责《广州事情》倾向不好,影响太坏。而成仿吾又在3月1日的《洪水》半月刊上发表了《读了〈广州事情〉》,严厉批评郁达夫的《广州事情》观察不实,意识不清,对革命的过程没有明确的认识,也没有除尽小资产阶级的根性。成仿吾还扬言,宁愿《洪水》半月刊马上停刊,也不愿再看到有《广州事情》之类的文章再出现。

成仿吾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郁达夫并不理解,他认为是朋友不理解自己,为此很气愤。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郁达夫又在4月28日写的《诉诸日本无产阶级文艺界同志》中毫无保留地揭露蒋介石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于是首先有文章对他进行谩骂攻击,接着有人来创造社出版部对他们威胁、恐吓,5月29日,军警包围了创造社出版部进行强行搜查,还逮捕了几个职员。

郁达夫正巧前一天去了杭州,幸免一劫,但他却遭到创造社成员的强烈指责,怪他口无遮拦,行为不慎,导致创造社惨遭搜查,发表了《广州事情》还不算,还不停地写言辞激烈的文章,最终连累创造社。正由广州带了重大使命去日本的成仿吾对郁达夫说:“这都是你的不是,因为你作了那种文章,致使创造社受到了这样的惊慌与损失!那些纸上的空文,有什么用处呢?以后还是不做的好!”

郁达夫满含委屈,看到与十多年的老朋友在思想上竟然出现这么大的隔阂,在《对于社会的态度》中他失望地说:“因为这几句警告的结果,成氏的那位亲族,现在是在管理创造社的全部财产的那位亲族,本来就怨我管得太严的这位成氏,竟对我很明显地表示了反抗的态度。”他无法接受朋友们对他拔剑相向。尽管从创造社的成立、发展,到后来的复建,郁达夫都倾尽了热情和心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他,或许根本就没创造社,更没有当下的这片肥沃的文学天地,但是单纯真挚的郁达夫却不肯受委屈,他宁可放弃这块付出了诸多心血的阵地,也不想与这样一群人继续虚伪,互相残杀。

1927年8月15日,上海的《申报》和《民国日报》同时登出了《郁达夫启事》:

人心险恶,公道无存,此番创造社被人欺诈,全系达夫不负责,不先事预防之所致。今后达夫与创造社完全脱离关系,凡达夫在国内外新闻杂志上所发表之文字,当由郁达夫个人负责,与创造社无关,特此声明,免滋误会。

从此,郁达夫在自己同伴的误解声中,含着委屈的情绪,永远脱离了他倾注了七年多心血的创造社。郁达夫与王映霞的爱恨情仇

一见钟情的狂热

要论郁达夫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当属王映霞。

1927年的春天,郁达夫去留日同学兼老友的孙百刚家里做客时,见到了一名年轻貌美,聪慧活泼,又有文人教化的女子,他立刻被吸引住了,顿生一见钟情的美妙感受。在当天的日记里如此写道:

中午我请客,请她们痛饮了一场,我也醉了,醉了,啊啊,可爱的映霞,我在这里想她,不知她可能也在那里忆我?

此时的郁达夫并非毫无感情体验的人,他年已三十,与远在北京的孙荃育有子女,不管是在安庆还是北京,出入烟花柳巷是常事,并与海棠、银弟等妓女产生过感情。面对王映霞时,他却无法控制住内心的热情。郁达夫就下定决心要爱这名女子,在第二天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想这一回,若再把机会放过,即我此生就永远不再能尝到这一种滋味了,干下去,放出勇气干下去。”

此后一连几天,郁达夫都想方设法要见王映霞,丝毫没考虑到孙荃和孩子们。这时候的他,要的不再是一个婚姻形式上的妻子,也不是一个只能满足生理需求的异性伴侣,而是为圆一个梦想。早在日本留学时期他就在呐喊:“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热白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

王映霞无疑是能实现他这一梦想的合适人选,郁达夫在初次的接触中就察觉到了。他为此夜不能眠,神魂颠倒,因为他意识到,自己苦苦追寻了很多年的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很可能就在这名聪明美丽的女子身上实现。

几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郁达夫为王映霞疯狂起来。他的狂热多半是源于现实的阻力和不自信。尽管郁达夫身怀绝世才华,但因敏感脆弱且爱质疑的性格,他总是将成功看得很轻,把失败看得很重,对自我评价不高,最主要的是,他是个有妇之夫。

妻子和孩子是他追求王映霞初期时的最大阻力。孙百刚看在自己的父亲与王映霞的祖父素有交情的分上,不得不出面制止郁达夫,同样也是为多方的利益着想。但在这个时候,阻力只会激发郁达夫的斗志,越是得不到的,他就越认为一旦错过,将遗憾终生。因此,郁达夫激动地用日语对孙百刚说:

一到此处,只要看见她,我的灵魂似乎找到了归宿处,像迷途的孩子重复来到母亲的怀抱一般。即使她不和我说话,也觉得精神上很安慰。如果她偶尔和我谈上几句话,我全身的细胞神经,像经过熨斗烫过似的舒服服帖。……我明知道中年热恋的后果,常不佳妙,但教我如何办呢?

因为不自信,也因自知这场爱情难以顺利,郁达夫拿出了全力以赴的姿态来。相比之下,年仅十九岁的王映霞虽然缺乏经验,却显得冷静理智很多。相遇之初,她对郁达夫不无好感,毕竟她在浙江女子师范读书时曾是《沉沦》的读者,对郁达夫的声望早有耳闻,如今见到本人,她也是敬爱有加。

可是,王映霞是个出自大家族的名媛,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尽管她后来也读过新学堂,但是她的思想行为并不像郁达夫这样无视传统礼教,浪漫随性,无所顾忌。她是个十分注重声誉的人,对郁达夫已有家室耿耿于怀。交往初期,她就觉得与这样的男人关系密切有辱身份,生怕引来闲言碎语,特别是孙百刚夫妇过问她对郁达夫的想法之后,她甚至有种羞赧之感,生怕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面对郁达夫的猛烈追求,王映霞决定逃回杭州,以摆脱他的纠缠。而美人的逃避,更加激发了郁达夫的狂热,他不再隐藏自己的感情,写了一封开诚布公的信寄往杭州。王映霞回信了,郁达夫仿佛看到了曙光,他迫不及待地向她吐露爱意,同时也希望能通过直接晤谈,争取到她一个明朗的态度,以此摆脱情绪压力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和绝望。

信一封又一封寄出后,王映霞被郁达夫的真情打动了,终于来信约他面见,并悄悄回到了上海。她是出于母性中的同情而决定见他的,但对于郁达夫而言,却恰恰是他理想中的那种“从同情而来的爱情”!尽管在晤谈的过程中,王映霞一直沉默不语,多半在听他说,郁达夫却对这次见面激动得在日记里感慨:

无论如何,我总承认她是接受了我的爱了。我以后总想竭尽全力做成这一回的perfect love,不至辜负她,不至损害人……啊啊!人生本来是一场梦,而我这一次的事情,更是梦中之梦,这梦的结果,不晓得究竟是怎样,我怕我的命运,终要来诅咒我,嫉妒我,不能使我有圆满的结果。

这次见面,双方关系更进一步了,但不自信的郁达夫变得更加患得患失。在往后的追求里,他依旧执着狂热,触及妻子儿女的问题时,他又变得略微理智起来,毕竟对他们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郁达夫与孙荃的结合,虽是父母包办,可是他们不是完全没有感情。当年他在日本因与隆子的恋爱惨遭中断,而后靠妓女来排泄苦闷,孙荃的出现就像从远方吹来的春风,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寄托和抚慰,两人结婚时也曾有过新婚宴尔的甜蜜光景。不过,郁达夫从来都不承认这些就是爱情,并且在回应王映霞提出“赶快把我的身子弄得清清爽爽的,可以正式地和你举行婚礼”的要求的绝交信中,他一再说明与孙荃只有旧式婚姻的关系,没有感情,更没有爱,可见爱情在郁达夫的观念中,是有着独特的标准的。

郁达夫既不愿抛弃旧妻,又要与很在乎名分与颜面的王映霞在一起,这是极其矛盾的。到了这时,郁达夫内心的不自信已完全上升到了自我否定,连他都对这场恋爱不抱希望了。而结果却非常戏剧,绝交信不但没吓退王映霞,反而让她明白出于责任,孙荃是她不可逾越的一道坎,从而更让这个缺乏经验的女子懂得了什么是爱情,并勇于选择爱情。

这对一见钟情的情侣,终于冲破芥蒂走到了一起。对于郁达夫而言,他不但有了一种人生满足感,还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热情,他戒烟戒酒,努力工作,并在信中对恋人立下承诺:

总之,映霞,我以后要努力了,要好好儿的做人了,我想把我的事业,重新再来做过一番,庶几可以不使你希望,不使人家会笑话你爱错了人。

这时的郁达夫明显了解王映霞是什么样的女人,知道她最在乎什么,因此为报答与保护这份爱情,郁达夫试图改变自己,去达到她的标准,不愿让这份爱情再遭挫折。

1927年,上海发生大规模革命政变,郁达夫借避难为由去杭州见日思夜想的恋人。在王映霞家里,郁达夫得到了热情的接待,祖父王二南对他一见如故,谈话投机,整天对酒谈诗,一顿饭要吃上四五个钟头。因此,虽然当时的郁达夫看上去有些不尽人意,创造社出版部因社会局势而陷入停滞状态,祖产未分,妻子未离异,子女赡养问题又因没钱而无法兑现,还因受到当局政府的怀疑而弄得行动都失去了自由,但王家还是认可了他。

王家的肯定让郁达夫十分振奋。他在杭州住满了一个星期才离开。回到上海的郁达夫不再心烦意乱,并且干劲十足,他暗下决心:“以后我要奋斗,要为国家而奋斗,我也不甘再自暴自弃了。”并且他充满信心,努力变成王映霞喜欢的样子,并在给她的信中不断勉励自己,立下承诺:

我索性把烟酒都戒去了……映霞,人家都说我是为你戒的,我也觉得有点是为了你,我们以后见面的时候,大约你要骇一跳,惊叹我的各种习气的改掉。

与此同时,王映霞也做出了爱的回应,由杭州转到嘉兴,在嘉兴二中附小担任教师工作。在王映霞的祖父和母亲的默认之下,郁达夫决定将他们的关系公开,定于6月5日晚上在杭州聚丰园举行订婚仪式,一本名为《艺术界》的杂志还刊登出他们恋爱的消息。

幸福并不完美

同类推荐
  • 慈禧秘史:女人当国

    慈禧秘史:女人当国

    在近半个世纪里,慈禧太后以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和一个女人的身份管理着这个古老的帝国。从同治到光绪,从保守治国到主持新政,慈禧漫长的一生,对应了中国近代最富戏剧性的时代动荡。站在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慈禧别无选择,光绪皇帝的人生悲剧、戊戌变法的最终失败、袁世凯的狼子野心,折射出紫禁城内钩心斗角的皇室内幕,讲述了一个帝国的覆灭、一个时代的风云变换。
  • 华盛顿

    华盛顿

    华盛顿,美国国父、将军、政治家、第一任总统。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华盛顿的名字家喻户晓。他开创了一个至今美国人依然遵守的先例,那就是和平移交政权。美国“建国之父”乔治·华盛顿,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超人般的毅力,他一生的作为带给美国人民永无休止的启示,两百多年来,这已成为美国社会进步的无穷动力。华盛顿不是一个像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及其他一些当代美国领袖那样有创意的、敏锐的思想家。然而,他却比任何一位思想家都更为重要。对于华盛顿来说,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时期,他都起了至关重要的领袖作用,如果没有他,任何政治运动都不可能成功。
  • 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

    百岁老人杨绛的生命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她的生命历经了中国社会最动荡、最混乱的几十年。本书以清新细致的笔触描绘了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记述了这位世纪才女充满柔情、磨难的一生,展现其如何一步步获得“先生”的赞誉,让人深刻体味到穿越荆棘的朴实平静,理解何谓“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他出身官宦世家,却屡遭战火摧残和亲人离世之苦。入仕之后,他同情“永贞革新”,结交革新志士,抨击帆镇巨宦,勤政为民,造福一方百姓,深得爱戴。本书作者用唯美的文字,用全新的视角,对白居易的诗与人生进行解读,挖掘人生沉浮背后的内心情怀。
热门推荐
  • 木非菲是人是鬼还是神

    木非菲是人是鬼还是神

    初一那年经历了一场变故,从此我的生活变的与常人完全不同。捉鬼灭鬼威胁鬼,跟黑白无常打哈哈,跟十大鬼帅谈条件……直到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 性医学小百科

    性医学小百科

    本书旨在普及性医学的有关科学知识,指导和帮助人们提高精神生活、性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水平。全书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和谐、性保健、性教育、性变态、各种性功能障碍疾病和性病的防治、药物与性等11章。
  • 青梅竹马我想你

    青梅竹马我想你

    从小青梅竹马的他们分开了五年,再次相遇。“若儿,是你吗”他拥她入怀“我好想你啊”璃轻笑“我也是”
  • 紫藤锁心

    紫藤锁心

    飒漫画中的穿越西元3000后想必有不少人知道,这次我要在天平的原版编剧下全新改版!
  • 崩坏女主总想搞事情

    崩坏女主总想搞事情

    【文案无能】黎书死后,被一个神秘的系统带着穿越了异世。在异世,她又会有怎么样的奇遇呢。
  • 海军之活久见

    海军之活久见

    穿越海贼世界,彼尔德·贝尔才发现自己穿越早了。凯多:“这老怪物怎么一百多岁还没死?!”钢骨空:“这老混蛋最好明天就嗝屁!”鹰眼:“他只是活的久一些而已,等我练到一百岁,一定能打败他。”彼尔德·贝尔:“既然抱不上大腿,那我就要成为所有人的爷爷。”
  • 天使情殇

    天使情殇

    他亦正亦邪是天使是一个天使之中唯一一个拥有黑色翅膀的天使是所有天使之中灵力法力最高的天使在天界他被称之为魔鬼天使。她,纯纯清澈好奇的眸子里,看到他后,便恋上了他。她,热情奔放,游戏众男人之间,遇到他后,她甘愿为他沉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者荣耀之队长你又被绿了

    王者荣耀之队长你又被绿了

    蓝陌雨作为一个游戏技术好,外表高冷的女神,在王者荣耀撩妹撩得飞起。在与TLX战队签合同时,第一次与队长林浩宸见面。队长:你最好不要对我起心思。蓝陌雨:哦。内心(这个人好自恋)……到他们获得冠军和上台发言时,主持人:林浩宸你作为队长觉得最开心的是什么?林浩宸溺爱一笑:她成了我女朋友。女粉丝:啊……主持人:作为人气超高人美声甜的中单蓝陌雨小姐姐你呢?蓝陌雨:绿了队长。网友:我好像闻出了什么奸情。林浩宸:???
  • 王婧的幸福人生

    王婧的幸福人生

    当一切回到最初,生活是否还会有遗憾存在。当一切回到最初,王婧最大的理想就是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