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8700000037

第37章 道家的治国方略(2)

道家治国方法最鲜明的就是“无为而治”。无为是最为高明的“主术”。深谙黄老之道的韩非子说:“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韩非子·主道》)他还说:“权不欲见,素无为也。”其理论依据是君主当法道以无为处理君臣关系,因为“虚静无为,道之情也”(同上)。然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式主要有两条路径:一种是由圣人的无为修身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力求通过圣人的榜样来倡导人人都修养道德,自我管理以实现社会治理;另一种是注重社会制度的规范,引礼法入道,主要讲究“君无为,臣有为”。

(一)“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国之术

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乃在于“我”(圣人,统治者)不扰民,顺民意,安民心,从而社会安定。全面说来,在这种社会下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应当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无为,庄子学派也称“在宥”,意思是说:“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故君主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庄子·在宥》)道家期望通过上行下效的方式来实现社会风气的纯朴,相信君主通过道德的感召力来实现社会的安定与统一。首先,在国内治理方面,“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下扰则政乱,民怨则德薄;政乱则贤者不为谋,德薄则勇者不为死”(《淮南子·主术训》)。要求国君不好鸷鸟猛兽、珍怪奇物、驰骋田猎、高台深池、雕琢刻镂等,否则,百官的事务会受干扰,民力会受剥夺,国家堪忧。其次,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时,道家也期望通过和平共处的方式,实现联盟。正如老子所倡导的那样:“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老子》第六十一章)是说,大国、强国应当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以谦下取信于小国,从而小国归下大国,这样大国也兴盛,小国也得到长存壮大。《管子·形势》亦言:“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作者认为“无为”可以使远方之国受其感化而归顺,使身边的人亲近,端赖“无事”(无为),达到这种效果,并非有心为之,乃在于自为而使他者自化,这也只有“夜行”者才能做到。所谓“夜行”乃是喻指圣人治国不见形迹,有类于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第三十九章)之意,这样才能制人而不制于人。君王统治国家以无为,方可制有为。《鹖冠子》一书专列《夜行》一节说明此意。作者说:“致信究情,复反无貌,鬼见,不能为人业。故圣人贵夜行。”

其意思同于老子“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老子》第六十六章)之意。

圣人治世的玄德如春雨润物无声。在治国的多种境界上,无为是最高的。《管子·乘马》曰:“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为而不贵者霸,不自以为所贵,则君道也。贵而不过度,则臣道也。”帝之无为,表现在“天因人,圣人因天,天时不作,勿为客,人事不起,勿为始”(《管子·势》)。

为了实现社会和平安宁,道家提出了“无为”理论。该理论主要针对统治者,因为社会治乱的关键在于统治者。总的要求是“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老子》第十章)无为,主要是言传身教。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很明显,无为是一种处事方式。圣人要做到百姓无知、无欲,从而消除纷争,就需要从物质方面充分保证百姓的生活,做到百姓能够“安其居、美其服、甘其食”(《老子》第八十章);再者,从精神方面做到“愚人之心”(《老子》第二十章)。老子提出震古烁今的“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第六十五章)的治国方法。愚民并不是使百姓愚蠢,而是使民心纯朴。并且,统治者本身也是“无私”的,与百姓一样愚朴,即“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只有心怀百姓,才能“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第十三章),得到百姓的真心爱戴,从而为建设“太上,不知有之”的理想社会创造条件。

“无为自化”的主术在汉初得到了实践,并结出“文景之治”的善果。此时的“无为而治”本质上是与民休息,不扰民。当时从皇帝到各级官吏,大都尊“黄老之术”。文帝节俭,他“上常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无烦民”(《史记·孝文本纪》)。景帝“因修静默,勉人于农,率下以德”(《史记》索隐术赞)。作为丞相,“(曹)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官吏汲黯在任东海太守时,“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史记·汲黯列传》)。

当时的贾谊是位儒道兼修的思想家,他在治国方术上,继承了道家的“无为而治”。他在《新语》中专列《无为》一篇,指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

何以言之?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周公制作礼乐,郊天地,望山川,师旅不设,刑格法悬,而四海之内,奉供来臻,越裳之君,重译来朝。故无为者乃有为也。”在他看来,无为的治道本是有为,于是,设计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与黄老道家一样,将仁义礼法有机地融入“无为而治”的社会治理模式。他说:“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无夜行之卒,乡无夜召之征,犬不夜吠,鸡不夜鸣,耆老甘味于堂,丁男耕耘于野,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于是赏善罚恶而润色之,兴辟雍庠序而教诲之,然后贤愚异议,廉鄙异科,长幼异节,上下有差,强弱相扶,大小相怀,尊卑相承,雁行相随,不言而信,不怒而威。”

可见,“无为”不只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更是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换句话说,无为本身是“为”的一种方式,是君主施政的最高原则。《淮南子·本经训》有言曰:“至人之治也,心与神处,形与性调,静而体德,动而理通。随自然之性而缘不得已之化,洞然无为而天下自和,憺然无为而民自朴,无禨祥而民不夭,不忿争而养足,兼包海内,泽及后世,不知为之谁何。”可见,道家并没有简单地抛弃“为”,相反认为应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第六十三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第六十四章)。这样的“为”是无为的应有之义,可以说,合道的“为”即是无为。故而根据行为与道的距离大概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其实就是为“无为”,其他都是有为之为,故而有“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第六十四章)之说,认为“为”不可执,应当“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同上)。老子赞叹“无为而治”的治国之术道:“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第四十三章)说到底,“无为”是含有“有所不为”的意思,因为按照原则,有些事不能办,为了反会害事,不为反而更好。在这一点上不为,在那一点上就可以更好地有为,两者是一种辩证关系。也可以说,无为首先是明君圣主的自我规范,主要表现在执政为公。《庄子·则阳》:“大人合并而为公。君不私,故国治。”君王要无私,就要做到无亲,凡事对事不对人,一视同仁,没有亲疏贵贱之分,而这种做法正体现了君主之“慈”,诚如老子所言圣人应“恒善救人而无弃人”(《老子》第二十七章),“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老子》第四十九章)。其次,要做到节欲。《吕氏春秋·情欲》承认人都有情欲,但“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君主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身体力行,施政才能适当。再次,要做到谦卑。老子曰:“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欤?夫唯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君主不能与百姓争利,也不与臣工争能,以谦下来赢得臣民的拥戴。

(二)“君无为,臣有为”的君臣之道

“无为”不仅可用于维护君民关系,而且可用于加强君臣关系。在道家看来,国家只要以健全的机构设置,完善的法制来保证上令下传,下情上达,就能凭借臣的有为来实现君的无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无为”。换句话说,君所以无为,是因为臣能有效地作为;民所以能无为,是因为臣(各级官吏)能秉公执法,爱民如子。

道家强调“无为”应是帝王治天下的行为方式。“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

上必无为而用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庄子·天道》)庄子学派注意到君臣行为方式应当不一样,要保持“君无为,臣有为”的合理状态。此两者不可相混,相混则国乱。道家所以选择“无为”为君王的行为方式,乃是因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生、自成、自化。故而君王要法天象地以安民。正所谓:“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同上)因此,《庄子·天地》指出:“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作者认为“无为”是天德的表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庄子·在宥》)其实,有为与无为是君臣的行政分工。君之无为在于安排合适的人到合适的位置上去,臣子有为在于各司其职。这样的分工是君主精力的有限性决定的。《尹文子·大道上》说:“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独行其贤,不足以成化;独能之事,不足以周务;出群之辩,不可以户说;绝众之勇,不可与征阵。”说到底,君主之能应体现在善于用众人之力,因为仅凭一己之贤、一己之能、一己之辩、一己之勇,是不足以教化百姓,也没办法全面周到地办好所有的事情的,也不能亲自去说服每一个人,更不可能一个人去征战。

君只有无为才能利用臣之有为。《吕氏春秋·任数》指出:“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为则扰矣,因则静矣。故曰君道无知无为,而贤于有知有为,则得之矣。”“因”之术体现了君臣的分职:“夫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人主之所惑者则不然。以其智强智,以其能强能,以其为强为。此处人臣之职也。”(《吕氏春秋·分职》)否则,“主劳臣佚。为人君任臣之[劳,臣]因主[而为]知,倚事于君,逆道也。凶归于主不君,臣主[共道]侵道也,未免于[危乱]。过在主”(《伊尹·九主》)。僭越臣下的职责做事的君主,是劳君,反而会受制于臣下。君臣如果同道共术,就会亡国,而过错则在君主。因此,治国应当坚持“法君明分,法臣分定”。英明的君王应善于选择能臣,确定臣子的名分,并维护它,国家就能治理。还是慎子说得好:“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慎子·民杂》)

三、德法并举:道治天下的行政方法

“道”是道家的核心理念。无论是自然之道、社会之道、思维之道都必须贯彻本体之道。道家治国方略是道家“道”理念的社会实践,包括社会治理方法、手段及其过程和目标。它是以道治为核心,摄养儒法阴阳、兵等诸家治术,形成了以道统德、仁、义、礼、智、兵于一体的治术系统。具体说来,它是以“道法自然”为基本行为范式,以“清静守柔”、“无欲大公”、“自正自治”为内在机理,以“相忘和合”为理想目标。

同类推荐
  •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有关《圆觉经》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圆觉经》的原文进行了逐句、逐段的讲解,变艰涩为流畅,化深奥为通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尘缘悟:星云说喻

    尘缘悟:星云说喻

    本书是《爱语的力量》、《修剪生命的荒芜》二书的合集。本书用简明易懂的小故事诉说人世间的缘分与因缘结果,教育大家要珍惜人与人的相遇相知相守,并警醒世人一切行事皆有因果,要多种善因方有善果。化佛法的大智慧于生活的小事中,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本书以道教体系为逻辑,以道教神仙、人物、宗派、典籍、名山、道观为点,以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叙述道教的故事,详解道教文化。
  •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教之所以对当今世界近12亿穆斯林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感召力量,不仅仅因为它蕴涵着源远流长、能顺应时代和外部环境变迁而不断增添自身活力的一种宗教文化,还因为它拥有一套以认主独一的宗教教义为基础,被全体穆斯林奉为待人接物、持身律己行为准则的伊斯兰教法。
热门推荐
  • EXO巧克力之恋

    EXO巧克力之恋

    中国的四个女生来到韩国上学,竟然遇到了史上最坑的花美男!
  • 我的星系小公主

    我的星系小公主

    星际元3028年,蓝星经过丧尸,虫族等一系列危难后,人口数量迅速减少,生存下来的人类经过进化拥有了各种能力,同时,科技迅速发展,人类具备了在任何一个星系生存的能力。整个星系根据星象划分为五位,金耀,木岚,水淼,火燚,土垚。其外的中位主星系为学院星系……以司星学院为首————木玥,木岚星系小公主,天赋异禀,天生便有着与植物沟通的能力,作为木岚星主的幺女,万千宠爱也不为过。司承,迪斯帝国继承人,神秘莫测,他的传闻有很多,但是在星网密布的时代,没有人知道他的样子,性格只知——迪斯,下一任继承人能力比之现任家主更为强大。当幼时失联的他们再次相遇……简介无能,大家看文吧,比心心(1v1,小甜饼文)
  • 传奇纪元

    传奇纪元

    法师、战士、机甲、人族、兽族……一个神一样的天才少年,一日之间遭逢巨变,失去了妖孽般的天赋,连意识也变得残缺不全,性格也随之发生改变,变得荒唐无度,为所欲为冰冷高贵的老婆对他极度厌恶,周围所有人的眼神都被充满了讥笑和嘲讽一次意外的重伤让他意识终于恢复,于是他离开了众人的视野,以另一种方式,强势崛起……
  • 女神穿越之皇上的逗比妃

    女神穿越之皇上的逗比妃

    她是现代最火的女星——朱雅宁,是微女神级的人物,话说是女神级的人物,但现实中的她却是逗比的战斗机,还有点二,因此,她有一个非常优雅的别名:小猪在去一次演唱会的路上,她像经典穿越法出了车祸穿越到一个架空的国家——幻灵国,啊勒?什么我是相爷家的嫡女?可是我是连带着身体穿来的呀?什么?相爷家的嫡女是和我一个样?啊勒!!要我嫁给皇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画奇缘

    仙画奇缘

    一个平凡的姑娘在无意中捡到了一幅古画而这幅古画却改变了她的命运七仙女中的青儿附身在古画中随着青儿进入了芊芊的身体里。古画阴差阳错的又落在了小混混凌天手上。当凌天知道自己朝思暮想的画中仙却是自己曾经最讨厌的女子手上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当了凌天知道其实自己喜欢的是芊芊而不是青儿的是时候他们之间会发生怎么的故事呢?
  • 穿越上古情:河神的宠妻

    穿越上古情:河神的宠妻

    她本是一场民俗活动中扮演供奉河神的少女,没想到却真正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她,一朝穿越两度溺水,被龙族后裔青栾所救,从此踏上了异世之旅,也踏入了一个阴谋圈套。他是魔河中让人畏惧的河神,为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下决心覆灭六界,却在野心中迷失了自己。
  • 订单何来:打造顶级销售精英

    订单何来:打造顶级销售精英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销售高手,任何一个销售的高手一定都是透过训练之后才成长起来的,因为销售本来就是一门专业的学问。只要你愿意学习就极有可能会变成未来的订单高手,只是你有没有迎接挑战和开始付出的心理准备。如果有,你就有机会成为下一个他人羡慕的对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光荏苒不负相遇

    时光荏苒不负相遇

    听说某人狠起来连女人都打某天有人看见他跟在一个小姑娘后面“卿卿,我想你了~”“卿卿,我要抱抱~”“卿卿,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