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8700000025

第25章 道家的人格理想(1)

道家虽然看到了人世间的生死现象,并且承认生死的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是关注生死。其实,道家最重要的生存智慧在于他们超越了生死,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理想。

一般说来,“人格”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二是指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人格修养”就是通过身心圆融的省思与实践使自身的品德、气质、能力、性格逐步趋于完美境地一种努力,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要求。道家秉承推天道以尽人事的思维方式,为自我安身立命提供精神依托。“人事”在某种层面上与“人道”有契合之处,包括身心健康、社会义务、道德境界等内涵。从根本点来说,“尽人事”的核心理念即“人格修养”;而“人格修养”的前提是确立理想人格。道家的理想人格是以道德境界是否高远为依据,而不是以谋生的职业来划分人的高贵与低贱。这里我们以文献经常提到的真人、圣人、大人为例,剖析道家的人格理想及其流露出的人生哲学。

一、“与道合同”的真人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与道合同,惟真人也。”与道合同就是要以道之真来成就人之真。道法自然,人也应当法自然。人的本身有其自然性,而人外也是个自然,只有身心内外和谐了,人才是个真人。《庄子·盗跖》称黄帝尚且没能“全德”,故有流血百里的涿鹿之战。那么,不慈的尧,不孝的舜,偏枯的禹,流放君主的汤,伐纣的武王,拘羑里的文王,这些君王“皆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个人的真性情因为利益而迷失了本真,这种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还有为尽忠而饿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非议世事,不同流合污,抱木而死的鲍焦;因君主不听谏议而负石投河的申徒狄;割股以食文公后来被烧死的介子推;因女子违约,自己淹死的尾生。这些所谓贤士“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者也”。为虚名所累而轻生,不可取。

还有伍子胥、比干这类的忠臣终为天下讥笑,不值得尊重。相反,人之常情是“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不能说(悦)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那些不能与道合同的人,钻营名利,巧诈虚伪,都做不到“全真”(保全自己的本真)(《庄子·盗跖》)。从反面来说,他们“苦心劳形以危其真”,清静无为方保其真;从正面而言,“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庄子·渔父》)。谨慎地修身守真,使人与物各复归自然,精神就没有负累了。

《文子·道原》强调真人乃体道之人:“真人体之以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不与物杂,至德天地之道,故谓之真人。”他在境界上能视有若无;他的身心平衡,充满活力;他的内心清静;他处事柔弱不争,素朴自守,处污而不染,是以能履践天地之正道。

《淮南子·诠言训》亦言:“能反其所生,故未有形,谓之真人。真人者,未始分于太一者也。”

作者认为真人的境界当是混同于太一未分为阴阳之际,他在心境上是混沌、无知、无欲,没有人间的矫情与做作,活泼天真如婴儿。

(一)“道之真以治身”的力行精神

《老子》第二十一章指出:“其精甚真”,意思是说道蕴藏着的精气是极其真实不虚的。而富有生命力的婴儿便可谓是大道之“真”的形象代言人。《老子》

(第五十五章)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婴儿有得于道,即含蓄了道之厚德,才有“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的效果,显得精气神十分饱满充实,洋溢着无穷生机。

也因为无知无欲不争,故能与外在环境和谐共处,毒蛇猛兽也不伤害它。故而,老子提出人当效法婴儿,含蓄玄德的主张。这个过程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炼形,做到如婴儿之柔弱,生机勃勃,即“骨弱筋柔而握固”(《老子》第五十五章)。因此,人在日常生活中当努力抟聚精气,培本固元,返璞归真,返老还童。

所以,《老子》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庄子·刻意》所载的彭祖便是个典型代表:“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二是炼神。《老子》第二十章云:“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人应当效法婴儿那样不沾染世味,不知不识,无思无虑,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这样,德性自然就不断积累,是谓“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八章)。

道家强调道的真实性,其实也蕴藏“精华”之意,在人身上的体现表现为“精诚”的品格。《庄子·渔父》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过,道家进一步强调“精诚”是要体现在修身上。必须身体力行,方见其精诚。故而《老子》第五十四章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德的蓄积依靠修身之力。《庄子·让王》亦言:“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治国如治身,身治则国安。

《文子·精诚》一语中的地指出,真的修养功夫,无非是“夫人道者,全性保真,不亏其身……”而修养的具体范式当如《文子·九守》所云:“所谓真人者,性合乎道也。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治其内,不治其外。明白太素,无为而复朴。体本抱神,以游天地之根,芒然仿佯尘垢之外,逍遥无事之业。”也就是说,真人具有大智慧:“有无相生”的变化运动观,虚实相彰的处世哲学,内外兼修、而以内为主的修养观,超凡脱俗的人生情操。这样,方至逍遥之游。《淮南子·俶真训》曰:“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恬漠无事,无所凝滞,虚寂以待,势利不能诱也,辩者不能说也,声色不能淫也,美者不能滥也,智者不能动也,勇者不能恐也,此真人之道也。”可见,所谓逍遥游的内涵是真人精神超越,心境超然,生活超脱,不滞名利,安闲无畏,和谐快乐!

(二)“质真若渝”的人格修养范式

老子提出“质真若渝”(《老子》第四十一章)的人格修养范式,其精髓是大道若愚。道家要求人应当“法天贵真”(《庄子·渔父》),就是要求效法天道之真以成就人生之真。不过,人生之真并不是要人处处特立独行,标新立异,鹤立鸡群,而是要求:“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第四十一章)明白大道好像昏昧无知;不断行进于大道,不与人争先,而“外其身”、“后其身”,故好像退步一样;行走于平坦的大道,却好像走在坎坷的大道上一样谨慎。高尚的德性如空谷一般容纳万有;洁白无瑕却好像黯黑,因为他和光同尘,做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第五十八章)。处俗但不混俗,品高但不自高。

《文子·道原》对真人的品格修养刻画得最生动形象了:其一,“真人者,知大己而小天下,贵治身而贱治人,不以物滑和,不以欲乱情,隐其名姓,有道则隐,无道则见,为无为,事无事,知不知也”。真不欲展示自己的能耐,但却是功益天下,而不与人争功。他无取天下之念,而有修身正己之念,顺时而动,无欲则刚。其二,真人“怀天道,包天心,嘘吸阴阳,吐故纳新,与阴俱闭,与阳俱开,与刚柔卷舒,与阴阳俯仰,与天同心,与道同体;无所乐,无所苦,无所喜,无所怒,万物玄同,无非无是”。真人讲究动静适宜,玄同隐迹,无喜怒哀乐之情,泯是非之念,俯仰相得,无往不适。其三,“夫形伤乎寒暑燥湿之虐者,形究而神杜;神伤于喜怒思虑之患者,神尽而形有余。故真人用心复性,依神相扶,而得终始,是以其寝不梦,觉而无忧”。真人形神兼养,原心复性,睡觉无梦,生活无忧。因此,“真人者,通于灵府,与造化者为人,执玄德于心,而化驰如神”(《文子·道原》)。是谓真人为无为,严谨治心,随机应变,神妙莫名。

(三)“天与人不相胜”的真人气象

《庄子·渔父》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这里的“真”是指人秉承于天道而来的天性。这种天性是人的存在依据,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所在。因此智者当懂得贵此真而不拘泥于俗。可见,道家是以世俗为对待面而显示真的本质。人的后天行为不应当损害先天之真。

故而,《庄子·大宗师》说:“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因为天与人本是一体的,人如能自觉地维护天人合一,就是遵循天道的人;相反,如不能自觉地维护天人合一,就会陷于危殆境地。真人明白天与人在本质上的统一,而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战胜的关系,故而能逍遥自在地生存于天地间,这称作“采真之游”(《庄子·天运》)。所以《庄子·徐无鬼》有言:“古之真人,以天待之,不以人入天。”真人坚持以天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坚决不以个人的意念强加于天。

正因如此,《庄子·大宗师》才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真人的真知体现在法天贵真,明白天性可以在人的行为中,人的行为可以显现出天性。“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这种心契于道、行合于天的真人,不忘自身的来源,事情来了欣然接受,在死生两忘中复返自然。

他心里好像忘掉了一切,容貌静寂安闲,额头宽大恢宏,冷肃的时候像秋天一样,温暖的时候像春天一样,喜怒哀乐举手投足如同四时运行一样自然,对待任何事情都能做到适宜,他人难得窥测其内心的究竟。这正应验了《列子·仲尼》所说的:“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

(四)修身守神的真人情怀

真人优游于天地间,其内在心境是“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庄子·大宗师》)就是说,真人不看轻和违逆微小,不自恃成功,没有谋私之虑,如错过时机他也不后悔,事情顺当他也不自鸣得意。这样,他登高不惧,下水不湿,入火不热,究其根源是真人的智慧达到与道合同的境地罢了。可见,真人是无欲的人,“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同上),他无思虑故无梦,日常生活也没有忧愁,饮食不求鲜美,呼吸却很深沉。

《庄子·大宗师》接着还细致地刻画了真人的内心世界:他神态巍峨而不畏缩,好像不足却无所承受;介然不群却不固执,眼界开阔而无浮华之念;内心充实而面色可亲,德行宽厚而令人归依;精神辽阔犹如世界的广大;高远超迈而不拘礼法;沉默不语好像封闭了感觉,不用心机好像忘了要说的话。《庄子·应帝王》以泰氏为例,称赞他睡时安闲舒缓,醒时逍遥自适;任人把自己称为马,任人把自己称为牛;他的知见信实,他的德性真实,而从来没有受外物的牵累。

如上所言,真人是个精通修身养神以守真的人。《庄子·刻意》就认为真人是个心地纯洁,精神不亏的人。作者说:“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真人是做真实自我的人,他的精神不为外物所牵累,他的心意不轻易使用,而努力保持内心的宁静,正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那样的人。真人心不动念,顺天应人,葆有天性之真。

他不但自己天真,又能开悟他人,使他人的邪念自然消除掉。《庄子·田子方》曰:“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这种人即便拥有了天下,天下也不会成为他的负累。因为他明白物的真谛,不为利迁,精神不困。《庄子·天道》载曰:“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而不足以为之累;天下奋柄而不与之偕;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极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至人之心有所定矣!”真人的心中没有亲疏贵贱之别,而是唯道德是从,以和为度,心不为物迁。《庄子·盗跖》曾有言曰:“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道为天下贵,真人是与道合同之人,和合三才,无往不顺。

同类推荐
  •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当代博古通今的大德净空法师于世界各地弘经演教四十多年,提出“佛教”乃“佛教教育”的正名之说,即他所认为的佛教也是孔教(孔子教育)。本书为净空法师几十年来弘经演教、启迪人类智慧的基础性的妙语菁华要录,包括佛教常识、修行、养生、礼佛仪式等内容。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禅海蠡测

    禅海蠡测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亲笔撰作的一部禅宗研究著作。作者通过纵向的叙述和横向的比较,对禅宗的演变、宗旨、传授和修行实践,禅宗与净土宗、密宗、丹道、理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等,做了分门别类的论述,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识。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 道教

    道教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讲到宗教时,曾说:“大凡人类奉拜相同的神和信仰相同的祖宗,也可以结合成一个民族”,根据这个道理来看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国固有的宗教是道教,道教崇奉的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王)”,相当于一般人通常所称的上帝,这就是中国人所奉拜的相同的神。而我们信仰相同的祖宗就是黄帝,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因此道教是我们大部份中国人所信奉的宗教。
热门推荐
  • 怪我啊

    怪我啊

    怎么说呢?这就是一本自我的日记,一个普通人平常人没有能力的人的无病呻吟还有发泄吧。。。我不知道跟谁说也不想说,写出来也只是为了想写而已。如果能有人看到我也会很开心
  • 霸女硬上弓:多情宠妃

    霸女硬上弓:多情宠妃

    现代拜金女,不小心穿越了。月色下,她娇嗔哄骗,愣是霸女硬上弓;旖旎花楼,竟被强盗王爷吃个净;不守妇道的她,又接二连三地……不是她滥情,只怨古代的男人太健美、太俊美、太纯美……见到美男,她毫不犹豫地伸出色爪,勾魂摄魄的娇躯令男人为之倾倒。是要温柔帅哥,还是要霸道野蛮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非人类事务处

    非人类事务处

    事务处,全员非人类、天才强人,一群怪物也。巧得是,事务处迎来了新的成员,一只普通人类。那只倒霉的普通人叫白祈,不过他觉得自己应该改名“白给”,因为和非人类共处的世界难道不是,果断白给吗……白祈:“命运是不是被屁给崩抽儿了?为什么我就……”然后某非人类对他这样说:“我是一名医生,如果你不听我话,我不介意让你鼻孔的毛发逆生长,最后和头皮上的头发缠在一起。”凡人小白与天才们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交集,又以何种方式追赶他们,以及等等一连窜系列忍俊不禁的穿越故事,一切尽在——非人类事务处。欢迎您……。
  • 脚踏巅峰

    脚踏巅峰

    忐忑的路途总是遥远、平淡的日子依旧短暂;年少的青春被热血点燃、爆发出新的羁绊。曾几何时哥几个大喊: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用鲜血与热泪祭奠那段光辉岁月。
  • 君子动口也动手

    君子动口也动手

    一个温文尔雅、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突然打倒了凶神恶煞的彪形大汉;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却被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陆伟忠最近总是遭遇怪事,是什么逼他不得不出手?愿望越美好,现实就越无奈。无穿越重生,无后宫种马,无神仙鬼怪,不黄不暴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 勇者的我是勇者

    勇者的我是勇者

    明明只是洗个勺子却穿越到异世界,选择成为勇者当然得拥有名为‘爆种’的技能(主角光环),这是一个普通人穿越到异世界后成为勇者的普通的冒险故事
  • 谁点相思种桃花

    谁点相思种桃花

    你以为的女上神:端庄典雅,琴棋书画诗酒茶;夙胤拜师的女上神:酗酒逛窑,拆鸳鸯打架。办起事来简单粗暴,护起短来蛮不讲理,孑然一身逍逍遥遥,凡事从来不自扰and从来不按套路出牌。六界第一荒唐女上神VS魔道凡胎痞帅小徒弟相爱相杀,互虐互掐……蓠蓁知道,自从她那一剑斩荒无情入胸后,世上再无她的小徒弟了……此后千年万年,都只剩下她一人独立于昆仑之巅。“夙胤,为师这次才不是护不住你,而是换了种方式,护住你……”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只是再也回不去了只不过他日再见,你为魔,她为仙,遥遥相望,永不回眸。
  • 笑惹红尘

    笑惹红尘

    倾盆大雨中,谭笑被无数小学生追赶着,仓皇逃跑,却无意间邂逅了尹丹。他的阻碍、他的狂想、他的女神。明知不会有结果,也疯狂的追逐,抛弃遇到她之前所得到的一切……或许努力毫无意义,或许永远不会成功,或许换来的只是千万人的不解与怒骂。但又是谁规定了个人魅力不会提升?谁规定了命运?谭笑决定抛弃世俗,手写自己的命运!
  • 无名的名字

    无名的名字

    名为无名的人的不同故事,命运的共同与交织,他们在相遇的刹那会碰撞出怎样的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