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8700000024

第24章 道家的生死关怀(3)

道家生死智慧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点是“道”。在道家看来,道即是生的原动力,也是死的归趋处。“道的内核即生命。道即原初的生命,亦即生永恒的生命,同样也是本然的生命。故而,道的本体论即生命的本体论,道的宇宙生成论即生命的总体生成论。”因此,老子提出“出生入死”的观点,表明人乃是出于道而生,入于道而死。道生万物,人亦在其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唯道是从者能够长生久视,尽其天年,而强梁者自然是不得其死。生死在大道面前其实没有什么差别,是谓“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这样,道家以自然主义的“道”论为其逻辑起点,形成了与“道”合一的生死智慧。

道的存在特性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第二十五章),生与死其实也是道“周行”的一种体现。故而应以“无待”的思想来面对生死,此谓“遗物离人而立于独”(《庄子·田子方》),即不为生而役于物,也不为生而役于人,特立独行而不离道。可见,道家生死智慧其实是一种境界哲学。其最高目标便是与道合同,具体说来是:“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死得其所,虽死犹生。形体在现实世界消亡了,但其精神却永垂不朽。道家提出超越生死的办法就是忘生死,外生死。因为只有将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在心理上无所牵挂,从而内心宁静,与道合一。现实生存着的人往往是为生死所困,不得开心颜。所以老子说:“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第十三章)人生的忧愁祸患大多是由于自己过多想念着自我的生命(身),如果能够将自己的生命放下,精神上就获得超脱。庄子说:“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天地》)所谓“入于天”就是将自我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提升为天地境界,付有限的自我于无限的大道之中。

自我一旦能度外于生死,心境就能清明洞彻,而后能体悟大道。这样,也就没有古今的时间观念,进入了不生不死的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与道合同了,人的精神生命就获得了永恒。

生命活力的源泉在于道,生命价值的最高境界在于合道。生生之谓德,德乃有得于道之谓。生命只有在道的光芒照耀下才能茁壮成长。因此,人应自觉地以道来关照自我生命,充分意识到生命不过是道体无穷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道始终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生命随“道”而涨落,体现为生死。生死的最大价值,就是能自觉地将有限的生命过程归属于道的永恒变化。对此,如果有任何的不良情绪,那就是不通于命,不明于道,自然是不能尽其天年。

道家凭借整体之道的生成流转来消解人对生死的执着。只有领悟到“道”是人们栖息的场所,才能在一定意义上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合理的安顿,抚慰其不安的灵魂。这样,就能将人的有限生命纳入生生不息的、无限整全的道的生成之中。生命也许是短暂的,但通过融入生生不息的整全之道却可以获得永恒的意义。在道家的语境中,人活着就是为了悟道、证道、得道,用自己的生死实践和证明道的伟大。

对人而言,生是出于道,死是入于道,这叫做“死而反也”(《庄子·庚桑楚》)。而对道而言,“未尝死,未尝生”(《庄子·至乐》),物有生死,道无生死。

以道观之,生死与物如同水之成冰、冰释为水一样自然。当然,这是一种精神观照,一种自我解脱。目的在于有效地消解人对生命的执着,从而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在道家看来,道的尊贵在于“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老子》第五十六章)。在道的视界中,万物齐一,各是其所是,生其所生,死其所死。《庄子·齐物论》曰:“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梦境为喻,认为生死其实不过是“物化”。而物化正是道的运动表征。死没有什么可悲,只不过是从大地上来,又回到泥土里去而已。人的初始,本来就是没有形体的,而形体的造就,以至于复归消解,这个变化过程实在是不足悲的。死后可能化为蝴蝶,像物化后的庄子那样,栩栩然而飞,多么快乐!快乐得忘了形时,还不知道自己是庄子呢!此时,生死差别消除了,留下的便是如蝴蝶翩翩起舞的无乐之乐。

道家认为人生之逍遥莫过于兹:“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庄子·天下》)人能否外死生,这是能否进入大道境界的试金石。“外死生”者是藏己于天,外物无所伤他。例如,醉者坠车,虽伤不死,正是因为他“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庄子·达生》);“胥靡登高而不惧,遗死生也”(《庄子·庚桑楚》)。道家倡导“外死生”其实是为了当下更好地活着,洋溢着对人生的关怀。他们力图摆脱世俗的羁绊,而立足“道”的高度,以“通乎命”(《庄子·至乐》)。如此,形而下的生命就有了形而上的超越。正是外生死的观念决定了道家先哲们在实践中能够真正做到直面死亡,笑傲死亡,在对死亡意义的领悟中消除死亡的恐惧,进而获得人生逍遥。

以道家的生死观来反思现实的生活,我们会获得一份安宁、恬静、豁达。

有人正是这样感悟的:说到今天,应该说在物理寿命的延长上,今天这个时代远远胜于远古,但是在心理上,对于死亡的畏惧,对于生的留恋,也远远超乎从前。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建筑物越来越高,但人们的思想境界却越来越低;高速路修得越来越宽,但人们的思路却越来越窄;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可道德水平却越来越低;我们人类征服了宇宙外层空间,但却遗失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对待生存与死亡的态度,我们需要重新制造我们最贴近自然的人生状态。也许我们做不到像老子和庄子那样超脱,但是生命的本质不在来世而在现世,我们应该将生活的重心放在现在,生命的价值也应该就在其中吧。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强求,让自己可以坦然面对死亡的最好办法应该是活好当下,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我们缅怀死者,我们说着一些希望逝者要保佑我们的话语,其实都是我们爱心的一种体现,是我们自我安慰的一种体现。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活人与死人,相安无事,彼此为对方在各自的世界里点亮了一盏互相安慰的灯!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张广保:《原始道家道论的展开——道家形而上的梦论与生死论》,《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3期。

3.刁生虎:《道家生死观的理论内涵及现代价值》,《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杨国荣:《作为哲学问题的生与死——(庄子)的视域》,《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5.郑晓江:《老庄生死观探微》,《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6.郑晓江:《道家“生死一体”观及其现代价值》,《中国道教》2000年第3期。

7.赵有声、刘明华、张立伟:《生死·享乐·自由——道家和道教的关系及人生理想》,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8.郑晓江:《善死与善终——中国人的死亡观》,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加〕许志伟:《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观》,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43:随喜功德

    星云日记43:随喜功德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四十三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好因好缘”、“勇于承担”、“心的味道”、“随喜功德”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教之所以对当今世界近12亿穆斯林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感召力量,不仅仅因为它蕴涵着源远流长、能顺应时代和外部环境变迁而不断增添自身活力的一种宗教文化,还因为它拥有一套以认主独一的宗教教义为基础,被全体穆斯林奉为待人接物、持身律己行为准则的伊斯兰教法。
  • 无声息的歌唱

    无声息的歌唱

    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在诵经时敲打呢?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是指哪一种法器?大钟、木鱼、蒲团、纸箔等,有何利众的功用?星云大师借物抒怀,以拟人化的手法,深情为佛教里二十种常见的法物器具代言,并搭配百余幅彩色人文照,并辅以法器简介,是一本富含文学之美的佛教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弈凌

    弈凌

    道家剑者,天道浩气,四方云,不灭永长存,挥剑绝起,暮色现青虹,斩天地之一片静幕。日月其辉,执剑谈笑破苍穹——隐剑踪,出青锋,碎星,残雪,焚寂星瀚如流风。
  • 异界无双之吕布

    异界无双之吕布

    不甘心在白门楼殒命的吕布,在异世界穿越重生。这是一个光怪陆离,武技和法术并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各大门派百家争鸣,培育出各种逆天的精锐部队:圣武门的攻杀剑士,古剑院的辅助道士,幽明天的血影弓手,逍遥门的逍遥死士,风云会的风云骑,重玄派的云州铁骑,五玄门的玄术师。而吕布,便从重玄派开始,来一步步成就他在异世界的霸者之路。
  • 吾心安处是海洋

    吾心安处是海洋

    谁都知道,夏桑是一个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小透明。内向自卑,敏感脆弱,社交废物一个。她本该平凡如尘埃,但没想到那个耀眼如星辰的人竟一步一步向她走近……夏桑日记:我是一座暗无天日的孤岛,从遇见你的那天起,我灰暗的世界便迎来了一道光。你是藏着银河的海洋,如从天而降的神明,常驻在名为桑的孤岛。众人皆知,海和岛是永生的存在,所以我和你的相遇,是天赐的礼物。双向暗恋,真实故事改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着萌宝游仙界

    带着萌宝游仙界

    萌宝没爹,有儿没男人。怎么可能,腹黑boss永远是最后出场的。女主简单潇洒,小孩腹黑可爱,男主boss大人
  • 诡异重生之林黛玉的都市生活

    诡异重生之林黛玉的都市生活

    为爱传递,为爽点赞。2017年度最佳爽文《诡异重生之林黛玉的都市生活》提前来袭。神瑛侍者为女娲补天时,偷偷掀开一条缝隙。黛玉从贾府那条棺材里化作一首曲子,一溜烟坐上时空穿梭机。一场时空穿梭旅途即将上演。时而成绩优越的乖巧学生,时而又是的泼辣大姐头。时而美若天仙的校花,时而又是暗里藏刺的玫瑰花。谁惹上她定然摊上祸事,不是头脚发麻,就是牙痛鼻塞……惩治是她的专利,整蛊是她的座右铭。完美复活,从一个端庄文雅,斯文柔弱的泪洒美人。变成一个刁钻古怪,蛮横霸道的调皮女神。黛玉交流群:532047628。土鱼期待您的加入,黛玉期待您的推荐票与打赏。
  • 剑燃江湖

    剑燃江湖

    恩怨情仇万骨枯,奇剑在手燃江湖。龙蛇混杂难分辨,山间小路雨伴雾。
  • 故丧

    故丧

    故事不够动人,可说故事的人总是掉眼泪每个丧句都有一个故事
  • 邪恶杀手

    邪恶杀手

    一个亦正亦邪的泡妞高手!一个会特异功能的专门猎杀邪恶的杀手!----超级搞笑的泡妞行为,惊险恐怖的险境-----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