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88200000007

第7章 犹在“二周”之间

今年读书,主要还在“二周”之间。

年初为修订旧文《竹内好的鲁迅论》,重读了竹内好的《鲁迅》。这回是李冬木君完整的新译本,较诸当初读李心峰君的翻译,自然觉得分量更重。

当然也读了韩石山先生的《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并撰一文,与之捣乱。最近在网上看到他的回应,劝我和他一起“谦卑服善”。善哉!但有两件事情很有意思。我批评他非要在胡鲁之间妄分轩轾是无谓的,他却把我的意思歪曲为全盘否定胡适。又因我是胡的同乡,就罪加一等。其次,因为一些人只看见体制建设的重要而轻易抹杀思想文化建设的意义,说一切文化批评都是“在文化的脂肪上搔痒”,我忍不住讥笑这种一厢情愿的体制幻想为“在体制的脂肪上搔痒”,韩先生则把我的意思歪曲为反对一切体制改革,并追问:“如果有一天中国真要进行体制上的改革(中央领导同志的公开讲话中已露此端倪),你又何以自处?”我本来只是说他在胡鲁之间搞“文人比较学”是“一种破坏文化的逻辑”,现在看来,他的逻辑还不止这个。“你将何以自处?”这倒真要好好想想,才对得住劝人服善的韩先生。至于扬言“咱哥俩不定什么时候还会遇上的。到时候我们都不要手软”,这种从《水浒传》上学来的古老的恫吓,以及把我比作鲁研界某某,搂住不放,口口声声亲得不行,底下则磨什么霍霍的把戏,还在其次。

另一本与鲁迅有关的书,是早为学界所重的王宏志《重释信达雅》。王君研究20世纪中国翻译观,以鲁迅、周作人为据点,并不十分佩服翻译界的许多定论,识见超卓。今年5月他的《鲁迅与“左联”》出了大陆版,赶紧购得一本。又托友人从香港买到他的另外两本专著《历史的偶然》、《历史的沉重》。这四本书多采用习见而易得之材料,甄别分疏极用心,洵为史家正途。

犹在“二周”之间小批判集从《历史的偶然》得知徐到香港后写过《中国现代文学过眼录》,辗转借阅,颇感意外。徐是现代文学亲历者,又是40年代著名小说家,以此等身份写文学史,应充满感性和文坛独得之秘,但事实上该书全无这方面内容,只从理论上检讨几次重大论争,名为“文学过眼录”,实为文学批评史。但该书最无趣处也是最有趣处。40年代走红的自由主义作家徐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竟然念念不忘左翼理论,充分说明左翼理论对当时文坛左、右两翼影响之深。这种影响对徐是铭心刻骨的,以至于他了解左翼理论和左翼文坛内幕(如“左联”成立与解散的原委、鲁迅与毛的因缘以及由此造成的解放区和国统区左翼作家的分野)甚至超过许多吃左翼文学饭的教授学者。今天要了解左翼文学史,这位右翼作家的观点不可不看。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当年的左翼理论对这位自由主义作家的持久刺激。再看时下新左朋友的文论,与左联创作宣言如出一辙,也就不足为怪了。

新版《鲁迅全集》是近年出版界的盛事,但朱正先生多次直言指瑕,始终不见主事者的应对,不免令人狐疑,所以暂取少安毋躁政策,不去赶热闹。刘运峰先生所辑单行本《鲁迅佚文全集》是可以毫不犹豫买回来的。

今年读鲁,重点是《故事新编》。《理水》一篇,尤多会心。如今文化和文学似乎确实已经委以重任了,就像舜爷时代,民居竹排,“鸟头先生”之流还可以安居“文化山”上,从容进行“禹是一条虫”之类严肃的学术工程,且竞相以经费巨大来夸耀盛世学术的气魄。是鲁迅预见性特别强,还是历史仍然在某些地方顽固地打转?“油滑”的《故事新编》不知是否藏有答案。

研究鲁迅,自然要读周作人。但我天生鲁钝,至今吃不消“知堂体”(模仿知堂的张中行先生也在吃不消之列)。知堂学识渊博,趣味纯正,思想邃密,都不用说了,但若说他会写文章,写得比鲁迅还好,则无论如何不敢苟同。

“知堂体”的好处,莫过于胡适所谓“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直统统的写法,“白话皇帝”胡适运用起来固然顺手——他的思想本来就直统统——却并不适合知堂。他老先生肚肠要曲折得多。肚肠曲折,硬要说话直接,势必重叠,唠叨,而且费力。千字短文犹可,一旦长起来,就往往首尾不能照顾,甚至绕来绕去,不知所云了。

另外“絮语”也容易带来废话。现代散文谁的废话最多?我看当首推水兵出身而专治“杂学”的知堂翁。他的废话了无深意,亦缺少变化。变化多端固然还是废话,却比较能够让人吃得消。连废话也千篇一律,可就惨了。

比如写一篇序文,总要先摆足架子,说某某新著一书,因师生或别的什么关系请序,“不佞”因同样理由难以推辞,只好从命。时间飞快,到了交卷时仍旧一个大字未写。仔细一想也确实没有什么要讲,无奈已经答应,不能坏了人家好事,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但须预告一下,免得读者和求序者期望过高。这是知堂序文典型的废话式开头,窃以为完全可以整个删去的。跟着笔锋一转,说关于某个问题,若干年前就讲过了,如今并无新见,故不妨照抄一段旧文。旧文抄毕,笔锋又一转,说其实也不必看“不佞”并不高明的旧文,同样的意思,某某外国或古代作者早就讲过了,比“不佞”讲得更好。于是又来一段外文的译介或古文的抄袭。最后终于回到开头摆好的架子:你看看,叫你不要逼我写序,偏偏不听,如今序文写成这样子,责任可就不在“不佞”了!

这样唐突知堂,怕也冒犯了众知堂迷们,然而没办法,实在喜欢鲁迅的精壮省净,难以接受如此“絮语”。文章毕竟与讲话不同,况且知堂崇尚的机智俏皮的英国随笔也并不完全是絮语式的,更多还是发挥了文字所固有的技巧。

抛开文章样式而论思想,则对于知堂,实不可因文费思,也不必因人废言。“五四”时期披荆斩棘,奠定新文学理论,固然早为史家肯定。就是30年代中期以至附逆后通常所谓消极反动期,也有独到之见和甚深的忧患。

比如两次论述明代文学。30年代初推崇公安派的“性灵”,30年代中期以后却大讲东林党的末流。前者以性灵反“载道”,容易理解。后者就不太容易理解,因为所揭发的,乃是中国思想最缺乏自觉的一条惯例,即清流到了后来必然成为招牌,而为无数不肖者所趁,变得恶浊不堪。极端的例子,就是鲁迅也曾举过的“时敏”的闹剧。此君官至兵科给事中,江西督漕,而归降李闯时的见面礼,竟是遮道大呼“吾东林时敏也”,冀得大用。对文坛政界的“豪语”与“慷慨党”,鲁迅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知堂无此泼辣,明明有所讥刺,也不敢直唾其面。亦唯如此,他的懦弱的隐忧更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预见力。三四十年代,对即将到来的破坏最具预见力的有两人,一是知堂,另一个就是张爱玲。

躲在好看的招牌底下遂其私欲,恰恰好看的招牌又确实可以跨越时代而恒久吃香,所以巧滑之辈,历代皆有。比如现代的左翼何尝不是一块好招牌,但这以后,无论新左或老左就总能得到或自以为可以得到更多的便宜。喜欢利用好招牌的人必然不能容忍打破招牌,必欲一统而后快。知堂揭发明季东林末流丑态,又说读史者容易变成太乙真人,在许多今人身上看见过去的鬼影,实在沉痛愤激而近于绝望。

止庵校订的“周作人自编文集”三十五卷早就购得,却一直没有勇气通读,前一阵子抽空在每本书脊上标明创作年代,即使没有勇气顺流而下地通读,也可以按照著作年代,随时取读其中的某卷。

胡适在“五四”时期推重周氏兄弟,陈独秀直到晚年还高度肯定鲁迅思想独立与文采斐然,郁达夫对他们则始终表示景仰,这都是现代文坛的佳话。倘若不为浮华所蔽,稍稍看到社会思想背后的历史潜流,则读现代文学和思想史者,无论新书、新说、奇人、异事如何热闹,不忘出入于二周之间,记住他们投向历史与人心深处的目光,仍是相宜的。

2006年12月6日

同类推荐
  • 温古知今

    温古知今

    2010年,一个权威智囊机构评选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领导,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荣登第一。温家宝每次在重要谈话上都会引经据典,使人眼前一亮,那些诗句无不闪耀着总理的博学和智慧,让我们追随那些诗句,再次感受那些经典诗句所散发出的无尽的魅力。《温古知今》辑录了温家宝总理在历次谈话中所引用的古语和古诗句,并追根溯源,加以评析,更有对温家宝总理引用古语谈论当下问题的妙语点评,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个血肉丰满、饱含着大爱而又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总理。
  • 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2005年11月11曰-12月20日,应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邀请,经中国政府批准,法门寺佛指舍利被迎请到韩国供奉,我馆珍藏地宫文物随佛指舍利赴韩国展览。韩国方面努力推展我馆大唐宝藏。1997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主办“国宝一中国历史文物精华展”,特首董建华先生观赏我馆珍藏国宝。
  •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文化研究

    女娲神话与对于女娲的崇拜信念及行为,很难说其产生孰先孰后、孰因孰果。不过,此文化对我们现在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神话带着对女娲及其事迹的虔信和崇敬,成为当地民间女娲信仰的组成部分。不过如今大部分女娲神话已逐渐脱离了原初浓厚的信仰色彩,神圣性、虔敬化的程度已大为减弱,但从中依然反映出民间对于女娲的情感和观念,所以也是我们研究女娲信仰时的重要参考材料。
  • 老北京的休闲与娱乐

    老北京的休闲与娱乐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萌妃嫁到:乖乖逆宠来袭

    萌妃嫁到:乖乖逆宠来袭

    他本冷酷无情,却也俊美无比,被称为风泓国第一美男子,她是二十一世纪萌系美少女,自从遇见他,却变成一个任由他欺负的小白兔,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她惊呆了,哪里来的帅锅,某王道:看够了吗,语气冷得要死。她的下一句话差点让他一口老血喷出,某女:“你帅到我了,赔钱~”【本文纯属虚构】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入坑!
  • 龙凤天之龙凤传说

    龙凤天之龙凤传说

    没有人可以永远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没有人可以在山河破碎之日不全力以赴,既然如此,那就让我携苍天巨龙,脚踏洪荒猛兽,驰骋天下!
  • 风川

    风川

    阅尽众生九万载,再追忆,情深切,只为伊人,造化乾坤
  • 笑面邪妃

    笑面邪妃

    一朝穿越成为将军府庶出小姐,狗血被逼代姐嫁人,好吧!嫁人就嫁吧!可是这个婚礼会不会太“唯美”太“特别”了点吧!丧服当做喜服,十里飘白绫,棺材做花轿。好好好,既然你这么喜欢我,那我就好好“报答报答”我砍你的树,种点菜,我将你的王府大改造。
  • 乱世无极

    乱世无极

    这是一个庞大无疆的世界,这是一个纷争不断的世界。在这里,人类与其他族群共同生存,相生相灭,文明世界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诞生和陨灭,从辉煌到沧桑,时间变幻,永无止境。这里,人们称之为“无极”。
  • 我只会拔剑术

    我只会拔剑术

    王权穿越神话世界,这里有着千百种族与三古诸神。他无数次的告诫自己,不能浪,要狗着,得当和平大使。奈何事与愿违,他似乎很受麻烦女神的青睐。所以他决定,该狗之时照旧狗,该出手时必出手!这是一个以拔剑术与神明决生死的恶搞故事。
  • 武祭之道

    武祭之道

    圣武祭,万界争锋,千万天才的璀璨碰撞,谁才是真正的王者?一个名为虚的队伍,一路高歌绝天下,得最强圣武者,却在最终之地遭遇最大祸乱。少年无畏,重伤之躯战天下,极尽而落。是就此落幕,还是重整旗鼓?一念起,一念落,滴水中映衬世间繁华,尘埃下体悟世间冷暖。一步步的崛起,一步步的艰辛,曾经的战友能否再次聚首?圣武之路,与众不同的传奇。
  • 这个穿越者有点强

    这个穿越者有点强

    我叫罗兰,爱好不明,但平时会习惯性的翻看各种乱七八糟的书籍,脑子里储存着海量的奇怪思路,同时我也是一名因为熬夜批改数学试卷而猝死的体育老师。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中,我将带领着异世界的人民群众在这个魔法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界里......加强经济文明建设!强化生活水平!提升思想境界!一起达成吃好、穿好、睡好三大核心政策,最后领导全民奔向小康生活!
  • 女尊王朝腹黑三小姐

    女尊王朝腹黑三小姐

    她为复仇而活着,当仇人一个个的都死去,她却选择为师傅殉情,不料却穿越到古家废材的身上,为寻找师傅,她继续忍辱负重的活着,直到·········
  • 印神无敌

    印神无敌

    “纵横天下,唯我上官。”家族被灭,一代剑道天才穿越异界。一人一间纵横天下。“若世人要与我争锋,我亦可战世人。若天要与我作对,我亦可战天。”新书【三国之赵云天下】喜欢三国,喜欢赵云的朋友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