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88200000034

第34章 “外语”·“母语”

顾彬说当代中国文学是垃圾,理由之一是中国作家大多不懂外语,而不懂外语就不能真懂母语。

这倒是事实,无须辩解。但仅仅由此出发衡量中国当代文学,也很荒唐。文学是语言艺术,但语言并不能直接成为评价文学的尺度。

比如顾彬说中国现代作家外语好,所以成就高,但中国现代既有精通外语的半吊子作家胡适、陈衡哲、陈西滢、林语堂、梁实秋,也有不通外语或外语很差的优秀作家丁玲、赵树理、萧红和路翎,显然外语并非衡量一切的标准。将来或许有更多中国作家使用外语(比如“80后”、“90后”或更“后”的作家),但谁敢保证一定优秀?确实已经有不少人在国外用外语写作了,顾彬应该去看看那些用外语包装起来的垃圾究竟是怎么回事。

晚清译事大开,王国维说是继汉唐翻译佛经之后又一盛事。但翻译满足不了学习西方的热情,人们还是像严复那样主张越过译文直接读西书。从“五四”到1949年以前,外语学习蔚然成风,当时从教会学校和留学生中确实出了不少文学家。后来没那样的外语教学条件了,鲁迅所谓“运输精神的粮食的航路”几乎断绝,而且吃饱肚子都很困难,遑论其他。当代作家生于那个年代,指责他们不通外语是不公平的,忘记了基本的历史条件。

80年代以后,不少作家想学外语,可惜过了年龄。为欣赏文学而学外语,与为研究数理化而学外语,难易不可以道里计。一些学习外语的作家废然而止,也是迫不得已。尽管如此,他们谈起外国文学来还是眉飞色舞。格非、余华、马原、王安忆、孙甘露等甚至都有外国文学方面的专文和专著。当代中国作家对翻译的外国文学确有心理倚赖,但这是在外语差的先天条件下对世界文学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恐怕超过了许多中文不错的汉学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亲近。

“外语”·“母语”小批判集再看母语。无论汉语言文字是良性媒介还是瞿秋白所谓围困劳苦大众的万里长城,当代中国作家仍然有理由依靠顾彬认为也很糟的母语而非更糟的外语来写作。我们正向世界推广汉语,孔子学院建了不少,但一大批作家如贾平凹、李锐、张炜、莫言、阎连科、铁凝等还像赵树理那样死抱住方言土语不放手。天国的门打开之前,这类写作恐怕还得继续下去。那么对中国作家来说,怎样才算母语能力好?这得先弄清楚什么是中国作家的母语?他们拥有同一形态的母语因而必须接受同一标准来衡量吗?触及这个问题,就不能纠缠于母语的好与坏,而必须深入了解母语的复杂构成。

同是右派作家,王蒙、高晓声、张贤亮的语言就不一样;同是寻根作家,贾平凹和韩少功的语言也很不同;同是先锋作家,余华语言比较朴实,孙甘露则极端欧化,也无法比较优劣;痞子文学的代表王朔与曾被诬为“流氓作家”的代表朱文,味道也两样;王安忆、铁凝都是知青族女作家,语言却迥然不同。被顾彬斥为垃圾的卫慧、棉棉的“母语”也有很大差别。“现代汉语”凝定为“母语”的同时,也不断容纳越来越多的语言要素。“国语”、“普通话”、“现代汉语”或“母语”只是抽象概念,对于以驱遣语言为能事的作家来说,并不存在可以用某个抽象标准来衡量的铁板一块的母语。

当代作家在越来越复杂的语言环境中写作,适合于古代或现代的语言艺术标准越来越不适合他们。这并非说我们已无法评判当代作家的语言,而是说应该充分意识到他们的语言环境的复杂性,应该看他们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取得了怎样的语言艺术。王蒙也许置身于更复杂的语言背景,愿意处理和更复杂的汉语要素的关系,这就对他形成一种挑战,而这也是判断他的语言水平的标准。余华也许只愿意处理和相对有限的汉语要素的关系,他由此接受的语言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判断他的语言成就的另一种标准。操纵火车要用操纵火车的标准评判,驾驶轮船要用驾驶轮船的标准评判,不能用驾驶轮船或古人骑驴的标准评判火车操纵者的水平,同样也不能不顾语言环境,将杜甫或鲁迅的语言艺术标准强加给当代作家。

从语言上攻击中国文学,晚清以来一直是我们的强项。《新青年》集团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到那时为止的所有中国作家的语言能力。顾彬指出中国作家外语不行,跟着断定他们母语也糟,但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等人不仅认为中国作家母语能力不行,而且认为这母语本身也不行。不仅不行,还遗毒深广,罪恶滔天,所以“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先行者们因此主张学外语,甚至变外语为母语(吴稚晖、钱玄同、陈独秀)。这都比顾彬厉害多了。如果当时设想一举成功,中国作家直接用世界语、德语、法语、英语写作,外语这块中国作家头上明摆着的癞疮疤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洗净,但汉学家也就要立即从地球上消失,顾彬也就不可能用他的“垃圾说”来刺激我们这些被围困在汉语世界的可怜虫了。

用“外语不好”或“母语也差”判定中国当代文学,并未看到病根所在。如果不能体贴现代汉语的复杂身世以及它背后的复杂生存,还是慎谈语言为好。

2007年4月13日

同类推荐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那么编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体育知多少

    体育知多少

    古代体育非常发达,种类繁多,竞赛激烈,很多情况下,不逊色于现在。但体育最初的来源,又是怎样的呢?体育是与人类的出现而一同出现的,古人采摘果实,捕捞鱼虾,都需要跳高,跳远等活动,由此产生了体育。并逐渐杨枝散叶,丰富化。如现在的足球,它最早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欧洲产物,事实上,它在中国民间流传很久,名为蹴鞠;唐朝时也出现了马球。该书在展现各种体育项目和活动的同时,也展现出这种古老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
  • 德国人

    德国人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民族特性、经济、宗教、社会保障、政府、汽车交通、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德国。
  • 中国古代性文化

    中国古代性文化

    本书包括性文物的宣传与展示,能弘扬祖国文化;被破除性神秘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镜;进行健康的性教育;为与性有关的许多学科(如社会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民俗学、医学、文化艺术,等等,真是太广了)开辟新的发展教育。通过这个研究,目前的性教育既应该包括性的知识教育、性的人格教育,还应该包括性的历史文化教育,当然后者是较高层次的,主要是对成年人进行的,不知这种认识对不对。
热门推荐
  • 骨女浅羽

    骨女浅羽

    传闻沧海域有一妖仙,名曰浅羽,与天地同生,能窥天机,万事皆知。
  • 关千岱

    关千岱

    神之界、人之界与咒之界为宇宙三界,神之界由观星大帝掌管。关千岱是观星大帝所练就的一颗神珠,因灵气过剩坠入人间成为将军之女,八岁入咒之宙历练,历经无数劫难,终于练成千神诀击退咒之界霸主弑影王对神之界的进攻,最后回归并掌管神之界。
  • 狐魅难逃

    狐魅难逃

    原本只是衡山中一名狐族修炼者,却因一次天劫,被一俊俏小和尚搭救,引发出一出人狐之恋。在这一场生死大爱之中,究竟是我魅惑了你,还是你蛊惑了我。
  • 鲲鲲生存日记

    鲲鲲生存日记

    打架是不可能打架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架的,打架多不好啊!年轻人不要打打杀杀的嘛,像我一样咸鱼不好吗?唉,哥哥哥,我错了—林闲
  • 我和那四个女孩的故事

    我和那四个女孩的故事

    这里,含有我们的回忆,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这本书,赠于你们。
  • 头脑交易所

    头脑交易所

    22世纪虚拟时代,一个充满高精尖科技的时代。由全球五大国共同研发的全息虚拟平台——交易所,标志着人类的新纪元。当众人都在为时代的跨越而感到激动时,殊不知在这场打着造福于人类的计划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直到有一天……四个高中生闯入了交易所……
  • 拾光七色

    拾光七色

    宁戚是一名患有多重人格的导游,暗恋一人爱而不言。颜舒情是一名颇有天赋的插画家,追逐一人爱而不得。毕淑敏说,太多的人善于珍藏苦难。当苦难的力量大过于甜美的力量,幸福之路往往会被阻挡。幸福是七色的光。当存放幸福的地方被内心恶魔占据,幸福之光如何照耀...
  • 刺客信条:清

    刺客信条:清

    清政府从兴直衰的结局已被注定,但曾有不少人试图用双手改变历史,最终改变的终究是自己的命运。这里所写的是晚清时期几位来自中国刺客的传奇一生,文章角度以第一人称开写暂时停更
  • 宇宙幻梦

    宇宙幻梦

    一部梦幻与现实结合的科幻小说,给你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 逐梦篮球手

    逐梦篮球手

    少年得志的他在全国大赛被那个天才击溃,一同破碎的还有心中的篮球梦。本已放弃梦想,却在新学校遇到了才华横溢的他、坚毅前行的他......众人的梦想在汗水中发酵,少年们的青春在奋斗中闪光!书友群:1137746692欢迎朋友们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