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64100000027

第27章 易经六十四卦(17)

《象传》说:“不速之客来访,恭敬相待,终获吉祥”,说明上六虽然不居于尊贵之九五位,但也没有很大的损失。

【总结】

需卦,是阐述待机而动的道理。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预期莽撞行事,不如蛰伏蓄势,待一切条件都成熟的条件下,自然能够鹤鸣九天。但是,在等待的过程中,也许将会面临很多无谓的责难合非议,然而,对此大可不必理会,更不宜采取任何行动。因为,等待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成功的谋略。

等待时机,一飞冲天

《史记》载:“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春秋战国时期,像齐威王这样,等待时机,一鸣惊人的帝王,还有楚国的楚庄王。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

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大饥荒。巴国东部的山戎族趁机袭扰楚国西南边境,一直打到阜山(今天的湖北房县一带)。东方的夷、越之族也趁机作乱,派兵入侵楚国的东南边境,攻占了阳丘,直接威胁訾枝(今天湖北钟祥一带)。一直臣服于楚国的庸国也发动各蛮族部落造反。天灾人祸逼得楚国几陷崩溃。而更让楚国雪上加霜的是,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但是,楚庄王却对此心不在焉,好像没事人似的,躲在深宫之中,整日打猎喝酒,不理政务,朝中之事交由成嘉、斗般、斗椒等若敖氏一族代理,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

听到这一命令,大夫们无不摇头叹息。在楚文王年代,鬻拳为了劝谏楚文王,敢拿着刀子威胁他,楚文王也不曾将鬻拳治罪,反而给了他极高的待遇和荣誉。敢于直谏,已经成为楚国大夫的优良传统,也为及时纠正国君的错误、确保政令的正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楚庄王,却以死来威胁众大夫,封住他们的口,不让他们自由地发表意见,实在令人感到心寒。但是,眼下的楚国已是内忧外患,当务之急,就是赶快让楚庄王清醒过来。

当时,大夫伍举,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

有一天,他去晋见楚庄王。正好楚庄王在饮酒作乐,左抱郑姬,右抱越女,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衣裳,歪戴着帽子,坐在钟鼓之间,已经喝得七歪八倒了。“伍举,你难道没有听到我的命令吗?敢劝谏我的人,都得死!”楚庄王用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狠狠地瞪着他。

乐师们停止了演奏,低着头,不敢说话。

伍举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爽朗地笑道:“老臣年迈,还想颐养天年呢,怎么敢违抗大王您的命令呢?我今天来,一是为了陪大王喝杯酒,助助兴,二来是为了告诉大王楚国发生的一件怪事。”

“哦!什么怪事?”楚庄王来了兴趣。

“三年之前,有一只大鸟从南方飞来,身披五色羽毛,眼睛大于铜铃。这鸟一来就栖息在郢都西南的高山之上,整整三年了,既不飞走,也不鸣叫,百姓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鸟,大王您知道么?”

“这鸟啊……我当然知道。”楚庄王轻描淡抹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退下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说这话的时候,楚庄王看都没看伍举一下,眼睛出神地望着门外的天空。一行大雁正从天边飞过,时值深秋,它们一路南下,很快就要抵达过冬的栖息之地了。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宫中依然是歌舞升平。大夫苏从忍不住直闯进王宫,对楚庄王说:“楚国就要灭亡了,主公难道就这样得过且过吗?”

“大夫难道没有听过我的命令吗?”楚庄王反问道。

“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随即,他命令乐师和舞女退下,嫔妃们回到后宫,又命令内侍将众大臣召集起来开会。

这时,楚庄王才和盘道出自己的心声,他说,这三年来,我之所以沉溺声色犬马之中,不问政令,目的就是等待时机,并暗中观察朝野的动态,如今你们敢冒死劝谏,足可见你们都是忠心耿耿的大臣。

从这以后,楚庄王就决心改革政治,整顿朝纲。半个月以后,楚庄王上朝,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并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后来,楚庄王又发兵讨伐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又出兵讨伐晋国,在河雍地区,同晋军交战,楚军取得胜利。

最后,在宋国召集诸侯国开会,于是楚国便代替了齐、晋两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3.比①卦

——兴也比师,败也比师

【原文】

比:吉。原筮②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③比之,无咎。有孚盈缶④,终来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於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⑤人不诫,上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字词义】

①比:是相亲相辅,择善依附的意思。

②原筮:是古代的占卜方法,有初筮或再筮等不同的解释;元:是始与善的意思。

③孚:是信实的意思。

④缶:是盛酒的瓦器。

⑤邑:是市镇的意思。

【释义】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这一卦,与师卦上下完全相反,彼此是“综卦”,战与和,相互为用。《序卦传》说:“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群众在一起共同生活,必须相亲相爱,互助合作,服从领袖,才能和谐圆满。所以,在师卦之后,接着是比卦。

以卦形来说,这一卦的主体是“九五”。“九五”阳刚,在上卦至尊的中位,阳爻阳位,至中至正。上下又有五个阴爻追随,象征在一个团体中,群众依附领袖的形象。任何团体,人人相亲相爱,互相合作,追随领袖,和平共处,当然吉祥。

此爻的意思是说,用卜筮来验证,也是具备元始,永远坚贞的德行,不会有灾难。看到其他的人都前去依附,心里不安宁。这才前去,像这些迟来的人,就会有凶险。所以,择善依附,不可迟疑。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彖传》说:相亲相爱,是吉祥的,相亲相爱,是相互辅助,是属下服从领袖。相亲相爱,是吉祥的;用卜筮验证,也是元始,永远坚贞的德行。不会有灾难,因为“九五”阳爻阳位,又在上卦至尊的中位,刚毅中正,具备领袖的条件。心中不安宁才来,是由于上下五个阴爻,都与惟一的阳爻“九五”呼应。后来的人凶险是因为已经走投无路。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这一卦,下卦“坤”是地,上卦“坎”是水,所以说地上有水。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这是相亲相辅的象征。古代的圣王,就是以这一卦的精神,建立了万国,与诸侯相亲相辅。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未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初六”是比卦开始的第一爻,说明人人相亲相辅,应由诚信开始,才不会有过失。如果诚信像装满瓮中的酒,必然就会有人前来依附,得到意外的吉祥。这一爻,说明相亲相辅,应由诚信开始。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二”阴爻阴位,在下卦中位,又与上卦的“九五”阴阳相应;因而,柔顺、中正、上下呼应。“内”指在下卦内,是说相亲相辅,应发自内心,不可失去主动性,坚持纯正的动机,必然吉祥这一爻,说明相亲相辅,动机应当纯正。应发自内心,要求主动。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三”阴柔,不中不正,上下爻以及应当相应的“上六”,又都是阴爻,以致阴阴相斥,所要亲近的人,都不是应当亲近的人,怎能不令人伤心!这一爻,说明相亲相辅的对象,应当有选择。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六四”应当与下卦的“初六”相应,但同性相斥,以致不能呼应,于是,转向外面寻求,与“九五”相亲。“之”指“九五”。何况“六四”阴爻阴位“得正”,与阳刚、中正、又在尊位的“九五”相亲,是执着于正道。所以,动机纯正坚定,当然吉祥。《象传》说:向外与贤明的人亲近,是要追随比自己高尚的人。这一爻,强调应依附贤明高尚的人。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九五”是这一卦的主体,惟一的阳爻,刚健中正,又在尊位,因而,其他的阴爻,都来亲近依附,这是最显著的相亲相辅。所以,用王者狩猎来象征,只由三面包围,来者不拒,去者不迫,态度宽宏无私。本着这种合乎中庸的原则,仁至义尽的态度,地方上的人们,就不会恐惧戒慎,当然吉祥。这一爻,说明亲比不可强求,应感化使其自动自发。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象传》说:“虽相亲相辅了,但没有首领,”就不能善始善终。

【总结】

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都是遵循着“物以类聚”的原则。然而,这里所说的类聚,可以分作两种类型:其一是君子类型的,朋而不党;另一类则是小人型的,党而不朋。其实,无论是哪种形态的交往,都属于“比卦”所阐述的范畴之列。然而,众多史实告诉我们,心存不良的朋党,就是祸国殃民的根源,反之则是一个王朝兴盛的巨大推动力。所以,我们在实际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有选择的交往,而且一定要本着诚信,宽容的原则,只有彼此间坦诚以待,才能事半功倍,早日成功。

兴也比师,败也比师

朋党之争,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社会现象。他们为了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约而同的走在一起,并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小集团。朋党间彼此相互倾轧打压,从而把一个好端端的庙堂,搞的乌烟瘴气,更有甚着,会直接影响着一个王朝的覆灭。朋党之争的始作俑者,就是唐朝末年的牛、李之争。

牛、李之争起于唐宪宗时代。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朝廷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选拔人材,举子牛僧儒、皇甫湜、李宗闵三人在对策中痛斥政治腐败、贪官污吏的种种罪行,确实触及到当时的社会弊端。他们的策文被主考官杨於陵、韦贯之评为上等,要求朝廷优先录用。这件事让宰相李吉甫知道了。李吉甫是个士族出身的官员,他本来就瞧不起科举出身的官员,现在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敢批评朝政,揭了他的短处,更加生气。宰相李吉甫对此大为不满,认为三人策文是危言惑众,诋毁朝政,向宪宗皇帝弹劾主考杨於陵、韦贯之和复试官裴垍、王涯等四人评卷不公之罪。宪宗皇帝依宰相李吉甫之言,将杨、韦、裴、王四人贬出朝廷,举子牛僧儒等三人不予录用。此事闹得朝野哗然,民情鼎沸,世人纷纷为牛憎儒等鸣冤叫屈,谴责宰相李吉甫妒贤忌能,对朝廷构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压力。唐宪宗为了平息风波,于同年把宰相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把先前贬出的翰林学士裴垍召回担任宰相职务。经过这番黜升进退之后,朝臣之中自然形成了以“直言极谏”考试为起因的对立派别,在此后的一切政治活动中均染上了对立两派的政治色彩。

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依靠他父亲的地位,做了翰林学士。那时候,李宗闵也在朝做官。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这件事,仍旧记恨在心。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进士考试。有两个大臣因为熟人应考,私下里托过考官,考官钱徽没卖他们的面子。正好李宗闵有个亲戚应考,被选中了。这些大臣就向唐穆宗告发钱徽徇私舞弊。唐穆宗问翰林学士,李德裕说真有这样的事。唐穆宗就把钱徽降了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

李宗闵认为李德裕成心排挤他,就对李德裕恨之入骨。牛僧孺自然是对李宗闵同情不已。从此之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跟士族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逐渐演变成了朋党之争。

唐文宗即位以后,李宗闵当上了宰相,就向文宗推荐牛僧孺,也把他提为宰相。这两人一掌权,就合力打击李德裕,把李德裕调出京城,当西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节度使。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文宗驾崩。第二年武宗继位,建元会昌。牛党失势,李德裕则被提升为宰相,于是,他掌权之后,就开始大力碾轧牛党之人。由于他在行使职权的时候,独断专行,排斥异己,所以得罪了很多朝中达官显贵,不仅为牛党所痛恨,其他在职官员也对他满腹牢骚,但是,碍于他位高权重,所以他们都只得忍气吞声。直到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武宗死,宣宗即位,才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宣宗一向讨厌李德裕飞扬跋扈的作风,即位之后即贬他为东都留守,并将李党从朝廷各级岗位上纷纷逐出,又将牛党令狐绹、崔铉等人召入为相,牛党首领牛僧儒也返朝为官。不久,李德裕由东都留守贬为潮州(今属广东)司马,再贬为崖州(今海南岛琼山东南)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十日卒于贬所。长达40余年的牛李党争,至此才告结束。

后来史学家研究表明,牛、李两党,长达40年的争斗,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促使唐朝迅速走向衰落,直至灭亡。

朋党之争,一直以来,都备受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然而,这种现象却仿佛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屡治不绝。

宋仁宗执政期间。除了西夏有阶段性边患之外,其余都是太平盛世,同时也是北宋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时期。然而,繁华胜景的背后,却在悄无声息地上演着可怕的新、旧两党的争斗。

以旧党为代表的是宰相吕夷简,出自名门,是太宗时期著名宰相吕蒙正的侄子。他官僚资深,久掌中书,任宰相近20年,深得皇帝信任。新党则是以范仲淹以及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名家为代表的改革派。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一卷)

    菜根谭(第一卷)

    《菜根谭》一书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学者洪应明所撰。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理解,并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出世和自身生活的体验,形成了这样一套处世为人方式,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作者从历代文献典籍中摘录了大量的古籍名句,又从民间搜集了口头流传的处世警句、格言、谚语,并在字句上加以整理,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全书贯穿着这样的中心思想: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修养成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韧、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
  •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本书以历朝历代成就大业者的故事为蓝本,一一讲述贤者用人的智慧: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秦始皇重用韩非、李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刘邦掌控张良、韩信而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备以隆中对识得诸葛亮,而成就“三分天下”之势;唐太宗采用“慎择”的用人方式,终有“贞观之治”的盛景;朱元璋凭借自己的真诚感动了心如死灰的前朝落魄士子刘伯温,使他终归自己帐下……举不胜举的领导者展示着他们高超的用人艺术。用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讲方法、讲艺术才会有更佳的效果。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首次使用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哲学史,它的出版甚至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和特色也为后世哲学史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开出了全新的境界。
热门推荐
  • 猪圆玉润

    猪圆玉润

    你是否曾祈求过上天“让我过上吃了睡睡了吃的幸福生活吧!”,如果老天听到了你的祈祷,却很不靠谱地让你心愿得偿,代价却是——变成了一头人见人爱的小猪呢?不愿意?如果这小猪可以修炼成仙重返天庭呢?如果这小猪还有白素珍撑腰,猪八戒当后盾呢?或者说,如果这小猪还有一个人见人爱的夫君呢?
  • 剑室

    剑室

    有点类似于上一时代的传统武侠的故事,是围绕一柄剑鞘(书名剑室的俗称,这个书名仅仅是为了不重名)的不同主人们展开的故事。新冠期间无聊写的,作为发布的第一作,虽然动机普普通通,但确实还是用了心的,缺点估计有不少,还请读者们指点指点。当然,我也还是希望各位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对作品的人物或情节产生一些代入感与情绪上的波动。感谢阅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翘课翘课去恋爱

    翘课翘课去恋爱

    没有人会知道一个女神级的校花为什么会对一个年轻的小保安穷追不舍。直到后来。人们发现。那个小保安有七次那样的能力。
  • 安下心来

    安下心来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安不下心来去认真做一件事情,有的人在做这件事情,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件事情;在做这份工作,却想着另外一份工作。往往在追求更多未来生活和缅怀过去生活中,失去了当下的自己。由此带来了迷茫、恐惧、不安心理等,活成了机器人、狭隘的人、不安的人、庸俗的人、迷失的人。介于此,作者分析我们安不下心的原因,告诉我们怎样做,才能安下心来,实现期望的事情。
  • 佛说十八臂陀罗尼经

    佛说十八臂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妖娆之至尊公主

    异世妖娆之至尊公主

    一场突如其来的穿越,是偶然还是命中注定,一直在梦中的场景为什么感觉那么熟悉。当真相一点点的浮出水面,她又该如何?是坚持还是放弃?“我爱你,不只是说说而已”“你是女我就直,你是男我就弯”面对他的深情她该如何抉择?当年受过的情伤,这么多年每当想起都隐隐作痛。“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上古大战,远古神迹,不一样的种族,不一样的位面,跨越千年的爱恋,穿越时空的爱情,幻情,仙侠,不一样的世界体系,迷一样的身世经历,命运之轮开始转动,谁是谁的谁?异世妖娆系列第一部《至尊公主》火热上映。【女强】+【玄幻】+【学院】+【门派】+【六界】+【种族】+【宠文】+……精彩不停
  • 末世黎明之路

    末世黎明之路

    天国历3020年,天龙国——S市。本是欣欣向荣,安宁与祥和的城市。唐伟满怀期待的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正打算努力向上,可谁知……异常未知的可怕病毒席卷全球。怪物?丧尸?还是别的什么……
  • 让灵魂飞起来

    让灵魂飞起来

    一个生命从呱呱坠地伊始,就开始拥有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眼睛所能看到的外部世界,另一个则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当我们的内心世界得到外部世界满足时,就会心花怒放,有一种依山面海,桃花盛开般的舒怀;当我们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冲突时,就会黯然神伤,有一种山崩海啸,乌云密布般的压抑。我们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试图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然和满足。当我们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完美契合时,我们就会激情四射,把自己的全部精神都投入到创造外部世界的行动中,从而奏响时代的凯歌;当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相抵触时,我们就会让自己扎挣在无法摆脱的病苦之中,让自己的灵魂遭到社会生活的鞭挞。我们都希望能够平静地生活,想让灵魂波澜不惊,但这只能是一种幻想。外部世界的无常变化始终在搅动着我们的灵魂,让它无法苟且偷安。或许我们能选择肉体的逃避,但缺失了社会生活的历练,我们的灵魂就无法升华。所以,接受现实是我们不二的选择。本书从剖析人的灵魂入手,来向读者揭示主人公在红尘滚滚的社会中,内心的复杂活动和真实感受,为大家解读来自他内心的独白。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终极神锻师

    终极神锻师

    他是天仙转世,却没有了前世的记忆,但一步步重拾当年的辉煌。依旧是经典的玄幻背景,却讲述着不一样的故事。但在这个世界里,主角奇遇不断,踩人不断,有阴谋、有情杀、有背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