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64100000024

第24章 易经六十四卦(14)

“初六”阴柔,而且在最下位,是猥琐的小人,在辛劳的旅途中,更加吝啬小器,所以抛来灾难。《象传》说:这是在失意时,人穷志短,所以会有灾难。这一爻说明在不安定中,不可斤斤计较于小节,应当大处着眼。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旅行中最安定的时刻,是投宿在旅舍中;最能心安的,是带有充足的旅费;最可靠的,是有忠实的僮仆。“六二”柔顺中正,因而具备这些最佳的旅行条件;所以《象传》说:最后不会有怨尤。这一爻,说明转危为安,必须有万全的准备。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旅途中,投宿的旅舍失火,随身的童仆又逃亡,即或坚守正道,也有危险。因为“九三”刚爻刚位,过于刚直;不在中位,难以安定;而且又在下卦的最高位,态度高傲,难怪就会遭遇这些不幸。

《象传》说:投宿的旅舍失火。不也够悲伤了。在旅途中,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下人,必然就会逃走。这一爻,说明必须以谦虚的态度,得到一切助力,才能转危为安。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九四”阳爻阴位,刚柔并济,又在上卦的最下位,态度谦虚;所以,在旅行时,能够得到安稳的住处,露宿时,也有利斧可以整理宿营的场地。然而,阳爻阴位。毕竟不是正当的场所,而且,上方“六五”是阴爻没有强力的援手,向下虽然与“初六”相应,但也是阴爻力量弱;因而,虽然在旅行中有足够的旅费与应用的器具,心中仍然不会愉快。这一爻,强调安定必须正当。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六五”是上卦“离”的主爻,离卦是明;所以,用羽毛光采鲜明的山鸡比似。“六五”阴爻得中,柔顺中庸,就像在射山鸡时,最初虽然不顺利,丧失一枝箭,但最后仍然得到荣誉与爵命。古时被任命为官吏时,有将山鸡当作礼物,献给君王的习俗,以象征立身处世光明磊落的态度。《象传》说:这是由于他的为人,可以上达的缘故,“逮”是及的意思。这一爻,说明求安定应有不计一时得失、光明磊落的态度。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口先。丧牛于易,凶。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鸟飞得高,最“上九”的高位。像鸟焚烧了巢,旅人先发笑后号啕大哭,在郊外又丢失了牛,凶险。

《象传》说:以旅客的身份居于上位。从义理上看必然会招致焚巢之灾。被外人抢夺牛群的事件终究不敢告诉别人。

【总结】

火在山上蔓延,驱逐着前面的动物和人群离开,像旅行赶路一般。在人生的道路旅途中,会遇到风险和挫折,此时,我们一定要发扬大无畏的精神,在困顿和动荡之中,开辟新的道路。另外,旅途的过程,也是不断求新的过程。换句话说,也就是对原有城市的割舍,对新城市追逐的过程。正所谓,唯有放手眼前,才能收获更美好的风景。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李泌字长源,唐陕西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由于他醉心山林,痴心向道,对官场权势,毫无半分热爱,因此,他又被称为布衣宰相。

安禄山叛乱之后,唐明皇仓皇出逃,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唐肃宗即位之后,就到处找李泌,请他帮忙。

李泌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人物。据说,他少年时,身轻如燕,能在屏风上行走,能在细竹笼上站立。稍长之后,就出现了辟谷现象。7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看到他写的诗文,十分器重他,称赞他是个“神童”。

肃宗当太子的时候,李泌已经长大了,他向玄宗上了奏章,对国家大事提了一些意见。唐玄宗看了很欣赏,召见他,想给他一个官职。他推说自己年轻,不愿做官。玄宗就要他和太子交个朋友。以后,他经常到东宫去,太子也特别喜欢接近李泌,把他当做老师看待。

后来,李泌看不惯杨国忠掌权,曾经写诗讽刺杨国忠。为此,他被杨国忠排挤出长安。他看到政局混乱,就躲到颍阳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此次,唐肃宗请他出山,他就料定朝廷正遭到困难,于是,就跟着来到了灵武。唐肃宗看见李泌,分外高兴。他不仅和李泌同出同进,而且,军事上的所有事情,他全都跟李泌商量。李泌有什么主意,唐肃宗也是言听计从。

当时,唐肃宗想封他当宰相,可是,却被李泌拒绝了。他说:“陛下待我像知心朋友一样,这就比当宰相的地位还贵了,何必非要我挂个名不可呢?”肃宗见不能勉强他,也就罢了。

有一次,李泌陪唐肃宗一起骑着马巡视军队,兵士们在后面,指指点点说:“那个穿黄袍的是皇上,穿白褂子的是山里来的隐士。”

唐肃宗听到兵士们的议论,觉得这样太显眼了,就给李泌一件紫色的官服,一定要他穿上。李泌无奈,只好穿上。肃宗笑着说:“你既然穿上了官服,还能没有个官衔?”说着,从袖里拿出一份诏书,任命李泌为元帅府行军长史。

李泌先是拒不接受,唐肃宗说道:“现在国家困难,只好暂时委屈你一下,等平定叛乱之后,还是任由你自由。”

不久之后,肃宗问李泌剿贼的战略,说:“如今敌人势力强大,我们怎样才能攻入长安呢?”

李泌回答说:“安禄山发动叛乱,真心帮他出力的是少数,其余都是被迫参加的。照我的估计,不出两年,就可以把他们消灭。”接着,他又给肃宗定了一个军事计划,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诩,入河东,隔断盗魁四将,不敢南移一步。又密令郭子仪开放华阴一角,让盗众能通关中,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粹劲骑,不逾年而蔽。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各路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帝子建宁王李谈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

果然,第二年,叛军内部发生了内讧,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自己称帝。要消灭叛军,这本来是个好机会。但是肃宗急于回长安,不听李泌的计划,把郭子仪的人马从河东调回,强攻长安,结果打了一个败仗。后来,郭子仪借了回纥的精兵,集中了十五万人马,才把长安攻了下来。接着,又收复了洛阳,叛乱头目安庆绪逃到河北,史思明也被迫投降。

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虽然,表面上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由于河北没有彻底肃清,仍然沦陷于盗贼之手,这便为晚唐与五代之际华夷战乱留下了后遗症。

两京收复之后,唐明皇还都做太上皇,肃宗重用奸臣李辅国。李泌一看政局不对,怕有祸害,忽然又变得庸庸碌碌,请求隐退,遁避到衡山去修道。

有一天晚上,唐肃宗请李泌喝酒,并且留他一起睡。李泌趁机会就对肃宗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请让我回家再做个闲人吧!”

唐肃宗说:“哎,我与先生共了几年患难,现在正想跟您一起享受安乐,怎么您倒要走了呢?”

李泌恳切地说:“我和陛下结交太早;陛下太重用我,信任我。就是因为这些缘故,我不能不走。”

唐肃宗说:“今天先睡吧,隔天再说。”

李泌说:“今天我跟陛下坐在一个榻上谈话,你不答应我。将来到了公堂上面,就没有我说话的余地了。如果你不让走,那就等于杀我了。”肃宗见留他不住,便准他退隐,并赏赐他隐士的服装和住宅,颁予三品禄位。

7.涣①卦

——唯涣不破,分权谋合

【原文】

涣:亨。王假②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初六:用拯马壮,吉。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九二:涣奔其机③,悔亡。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六三:涣其躬④,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⑤所思。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上九:涣其血,去逖⑥出,无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字词义】

①涣:是冰融解破裂,离散的意思。

②假:是至,到达的意思。

③机:即几,矮脚的桌子,古时席地而坐,所以用几。

④躬:自身,在此处是利己心的意思。

⑤夷:是平,平常人的意思。

⑥逖(tì):是远的意思;“逖出”,即是远远流出;“涣其血去逖出”,此处有《尚书.武成》中的“血流漂杵”的含义,是说君王为了发展壮大,在进行战争时,被杀戮的鲜血远远流出,借此形容战争的惨烈。

【释义】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序卦传》说:“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

这一卦,下卦“坎”是水,上卦“巽”是风,风吹水上,形成水波离散的现象,所以称作涣卦,象征喜悦使郁闷涣散。

“九二”刚爻得中,“六三”与“六四”,两个阴爻同心同德,所以亨通。当天下离散时,君王应以至诚,至宗庙祈祷,获得神的保佑,使人民看到君王的诚意,因而感化,再重新聚集,就能像涉过大河般,有利于冒险犯难,所以也有挽救涣散的含意。又,上卦“巽”是木,下卦“坎”是水,木舟在水上行,也象征有利于渡河,但必须坚守正道。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桑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涣卦亨通,因为这一卦,来自渐卦,渐卦的“九三”,刚爻下降,来到“二”得中,成为涣卦,就不会阻塞。相对的,渐卦的“六二”柔爻,上升到“三”的刚位,与上方的“六四”柔爻,就能同心同德。又“九五”在中位,刚毅中正。有利于涉过大河,是指上卦是木、下卦是水,在水上乘坐木船,才能发挥渡河的功效。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亨于帝立庙。

这一卦,上卦是风,下卦是水,风吹水上,使水波涣散。古代帝王,看到这种现象,就祭礼天帝,建立宗庙,以使民心聚集。

初六:用拯马壮,吉。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初六”正当涣散的开始,迹象还不严重,用健壮的马追赶,就可以拯救,转为吉祥。而且“初六”柔弱,没有拯救涣散的力量,必须得到壮马才行。壮马指阳刚的“九二”,所以《象传》说“初六”所以吉祥,是顺从“九二”的缘故。这一爻,说明拯救涣散,应在开始时就用积极的手段。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九二”阳爻阴位不正,应当有后悔;不过,“九二”是渐卦的“九三”由外奔来,到达内卦的中位,就像坐下来依靠在矮桌上,得以安定,使预料中的后悔消除。

《象传》说:在涣散的时刻,人人都期望得到安全的场所,能够安定,“九二”达成这一愿望。这一爻,说明挽救涣散,须先求安定。

六三:涣其躬,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六三”阴柔,不中不正,本来有自我有利的性格。可是,因为在刚位,能够克制私心,使私欲涣散,积极有所作为,因而使后悔消失。《象传》说:因为“六三”的志向,是在救济本身以外的人。由此以下的四爻,都是说要将什么涣散,以救济时弊。这一爻,说明拯救涣散,要先除去私心。

六四:涣其群,无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涣其群,无吉”;光大也。

“六四”阴爻阴位得正,上方与“九五”的君王接近,相当于担当拯救涣散的重任的人。“六四”在下卦回应,象征团结;亦即团结一致以奉公,当然大吉大利。群众团结得像山丘,这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壮举。《象传》说:这种灭私为公的行为,是非常光明正大的。

这一爻,说明挽救涣散,应当促成大团结。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九五,像挥发身上的汗水一样发布重大的命令,同时亦能疏散君王的积蓄用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象传》说:“王宫里没有什么灾祸”,是因为君王居于正确的地位。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上九,摆脱伤害,远远地避开它,不再接近它,不会有什么祸患。《象辞》说:摆脱伤害,这就是避祸之道。

【总结】

涣,是分散之意。但是,该卦所讲述的并非使人涣散离心之道,而是借涣之象,传达一种哲理。那就是,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求取制胜的方法策略。表现在政治体制上,就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孟德斯鸠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在军事中,就是把敌人从整体上撕裂开来,使其首尾不可相望,从而取得分而治之的效果。

唯涣不破,分权谋合

分而治之,目的不是分,而是为了更好的合。其实,分而治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欧洲思想启蒙运动中,伟大的哲学家孟德斯鸠就提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这样就打破了封建君主一言堂的统治局面,从而可以使政治管理更加民主化,透明化,并因此增强民众的社会凝聚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三权分立也是分而治之在政治上的重要表现形式。

据说,早在三国时期。蜀王刘备去世前,曾说过,要设立左、右两个丞相。不言而喻,刘备的意思就是要分而治之。由此,我们可见,分而治之,是一种平衡权利,防止过度集中的有效方法。

如果我们把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拼搏,称之为“勇”的话,那么,分而治之,则是一种兵不血刃的“大智”。

汉高祖开国初期,在统治方式上,实施分封同姓王,以确保刘家天下。结果王国势力大增,严重威胁中央。针对这种情况,身为太子家令的颖川人晁错提出用削夺诸侯封地的办法抑制其势力的发展。但是,汉文帝仔细斟酌之后,觉得时机尚不成熟,于是就没有采纳晁错的建议。

文帝去世之后,太子刘启即位,为是汉景帝。此时,刘邦所分封的同姓子弟,都已长大成人,权势也越来越大。由于他们有大块封地,还有征收赋税、铸造钱币等特权,一个个都成了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独立王国。汉兴以来,无论是对异姓诸侯王,还是同姓王,在朝廷内有一共识,强大的诸侯王必然要造反,最强的先造反,薄弱的后造反。事实确实如此。有鉴于此,晁错再次上疏,说道:“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终于在公元前154年下诏,削赵王遂常山郡,胶西王昂六县,楚王戊东海郡;景帝三年,又削吴王濞会稽等郡。削藩之举激起了诸王的强烈反对。吴王濞首先与齐王肥诸子中最强大的胶西王昂联络,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之。胶西王昂又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吴王濞还与楚、赵、淮南诸国通谋。削藩诏传到吴国,吴王濞立即谋杀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与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等分别起兵,史称七国之乱。

景帝见叛军来势凶猛,一时慌了手脚,晁错也顿时没了主张。由于当时叛军打出的是“清君侧”的旗号,于是,汉景帝在听信了袁盎的建议后,便顺水推舟地将晁错腰斩于市了。然而,叛军并没有像汉景帝期望的那样,斩了晁错之后,便自动退兵。当此之时,景帝才恍然大悟,下决心以武力镇压叛乱。叛乱在持续了3个月之后就被平息了。虽然,平定七国之乱,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的领导,分化了诸侯王的实力。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为此朝廷还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

同类推荐
  • 中国大儒·风华绝代

    中国大儒·风华绝代

    本书遴选了儒家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上迄先秦的孔子、孟子,下至民初的王国维、梁启超,从他们的学术成就、人生履历、赓续设笔等方面描述出每一位大师在学术史上的创树、所起的传承作用以及所居的高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于学有养的简易中国儒学史读本。
  • 百善孝为先(大学卷)

    百善孝为先(大学卷)

    本书由六十多万份青少年学生写给父母的家信和感言精选而成。这些发自学生肺腑之言的心声,抒发了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对父爱、母爱的情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读后令人震撼,很受教育。这是一部青少年学生用自己的感悟唤醒更多学子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怀,树立祖国未来建设者优良品质的励志教材,也是一部创意新颖、构思独特,由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出来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的出版,对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教师、家长以及青少年都值得读读这本书。本书是《大学卷》。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的智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除了儒家智慧,道家智慧又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系统带我去问道

    系统带我去问道

    携带系统,张小风穿越成一个小乞丐,锻神器,炼灵丹,养神宠,这个世界应该有个神话,那么,就让我创造一个吧!
  • 月下的玉色蔷薇花

    月下的玉色蔷薇花

    月下的玉色蔷薇花…玉色,是什么颜色啊…好奇特的颜色啊…真的太美了……真是无法形容的的玉色在别处、看不到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月亮的照耀下形成了玉色?是幻觉?是真的么……玉蔷薇?……【,】【这是。】【改编的文文。】。。。。。。。。。。。。
  • 黄泉碧落云云

    黄泉碧落云云

    天复十二年,摇摇欲坠的大齐国终于走向了灭亡。宏元二十三年,白珏再次遇见了那个孩子,一身蓝衣,一点朱红。何花渐渐明白何谓喜欢,君子皎如玉树临风前,郎艳独绝,世无其二。爱有时不是一件明朗的事,幸好你爱真实的我,而过去未来,你都是我心之所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记录了二战期间,德国籍犹太女孩儿安妮·弗兰克一家为躲避战争而藏身于密室的生活。1929年,安妮出生在法兰克福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二战爆发后,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全家人移居荷兰。在荷兰,他们躲藏在荷姆斯特丹的一间仓库里。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记录了他们两年多的密室生活。安妮日记真实反映了一个少女在恐怖战争中对生的强烈追求和热切期盼,引发了人们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是一部值得所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该书一经出版便震撼了世界。迄今,《安妮日记》已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展示了在纳粹的铁蹄下善良的民众所遭受的苦难与残害,以及对和平的期盼与渴望。
  • 仙生一世

    仙生一世

    他用了上千年,终于让自己住进了他的心。千年前。“师尊,这是徒儿新酿的酒,您尝尝。”他满心欢喜地将自己酿好的酒端给师尊。书桌后的人头也不抬,“又做些没有用的,快去修练。”千年后。“乖徒儿,最近怎的没有酿酒?”“师尊又不喝,徒儿酿着干什么?难道给氏大叔?”抱着他的人眸子一瞪,“你敢!”这是一个世子用千年时间在冰山师尊面前刷存在感的故事。
  • 乾十一传

    乾十一传

    将门子嗣乾十一,性格怪异;时而嚣张,时而内敛;时而腹黑狡黠,时而义薄云天。于江湖中厮杀,在庙堂中斗智,在沙场中扬名,在红尘中修心;轻剑快马,恣意江湖。
  • 异契

    异契

    民间流传,蛇修行可飞升成龙,怕受人类干扰,藏于深山谷底,或海底深渊,当蛇修出龙冠时,需要前往人间寻找石命人,助其渡劫。肖邦为救治女友,查找父亲死的真相,和浣碧蛇签定死契,进入异世,开始一段惊心动魄的奇幻之旅。“我们要一起去看红蜻蜓飞满湖面,吃最好吃的美食,……,我们还没老,还没有在一起疯狂够”
  • 红警大战安布雷拉

    红警大战安布雷拉

    重生到生化危机电影里的浣熊市,看见了那个该死的大桥,询问系统之后才知道自己回不去了,作为浣熊市保护伞的普通商人,我现在慌的一笔,而且在鹰酱的地盘,你给我红警系统又是几个意思,哪怕星河战队系统也行呀,只见系统说道,不坑死宿主的系统不是好系统。好吧,有系统总比没有系统强,
  • 我欲踏天歌

    我欲踏天歌

    穹顶之下,世人皆为生存而努力。佳人白发,英雄迟暮,凡人不足百岁而亡,是以天道不仁,世人修行,以求长生,欲超脱于九天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与日月同寿,称之为修仙者。修仙者,掌天地之灵力,窥天地之大道,是以搬山倒海,摘星逐月,遨游于天地之间。然长生无望,悠悠万古,终不见超脱者。天地桎梏,如同魔咒,让无数英雄化白骨,真的有仙吗?少年懵懂,心无鸿鹄之志,是为生存而求温饱,怎奈命运弄人,一落魄书生误入修仙一途,从此一路高歌。万古不见仙?我就是。打不破天地桎梏?我来。且看我如何踏天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