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31300000053

第53章 大音希声

吴越海与我素未平生,当他把厚厚5大本文稿交到我的手中时,我才第一次见到这个很质朴的中年男人。

他真诚地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长篇小说《叶落无声》作序。

以我个人的意愿,我既不求人为自己的文学作品作序,也没有为别人作序的冲动,唯一一次主动请缨,是看了广东作家郭小东的长篇小说《第三代人》(后改为《中国知青部落》)后,压抑不住激情,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为他写了一篇3000字的序。

终究知青岁月打下的烙印太深,情结太重,要表达的心绪太多,感慨太浓。

自我徒有点小虚名以后,已经婉言谢绝了几十个找我作序的作者。

不过,我还有一个原则,假如作者是海南籍的,假如作品的内容是描写海南生活的、知青生活的及农垦生活的,假如作者还觉得我是块写序的料而找上门来,那我一定义不容辞。为此,也接受了十几桩写序的差事。

这是生活经历给我的理由,人生50多载,在唐山、在天津、在北京、在云南都留下了生活的印记,但无非是几年或十几年而已,唯有在海南,从1988至今,已经不算浑浑噩噩地度过了21个春秋。

毫无疑义,我的后半生都将抛洒在海南!

于是,海南作者创作出刻画海南人和事的文学作品,我当然先睹为快,也理所应当为之讴歌和赞颂,这其实是在为自己的人生涂抹亮色,以使当代移民能够更好地浸润在海南文化的怀抱中,并将外来文化与之在碰撞中融合。

而农垦于我就是知青!

或者说知青于我也是农垦!

上个世纪60年代,我离开北京,插队落户的地方是云南农垦,具体称呼是:云南农垦总局红河分局河口农场槟榔寨分场八队。整整6年,青春和汗水流淌在红土地上,亚热带雨林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悲哀地消失。因而,对农垦爱恨交加的感情是无法割舍的,印记是耿耿于怀的。

吴越海先生刚好吻合我为他人写序的原则:海南作家、海南农垦、海南的人和事。

还有一个我不能拒绝的缘由,他是东太农场的!

那是一片让我记忆很深的亚热带雨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我作为总撰稿,陪同中央电视台记者为农垦拍摄专题片《海南不会忘记》,来到了位于万泉河上游的这个海南农垦人的家园,植物的繁茂多样,河水的清澈平缓,人们的热情质朴,环境的宁静安谧,历历在目,与都市形成强烈反差。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农垦干部,写出来的长篇小说一定很有味道。

30多万字的稿件,阅读起来有些辛苦,但并不枯燥。

这是一部正面勾勒海南农垦改革轮廓的文学作品,按作者自己的概括:是以写实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海南农垦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转型期,农垦橡胶人从恐惧迷茫、困惑无奈到坦然应对这一变化历程;再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海南农垦陷入困难时期农场橡胶人的生存状态和为生存而拼搏的悲壮故事;全面展示并深刻剖析了这一时期海南农垦国有企业改革的全过程。

对中国农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海南农垦战线的改革起步晚于云南、黑龙江等其他农垦大省,甚至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步子还要落后。中央有领导视察调研之后对此大惑不解,不明白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海南经济大特区里为什么还会存在着海南农垦这样对计划经济体制抱残守、不思进取的大型国企?并给予了严厉批评。

作者在作品中没有回避这个尖锐矛盾,一针见血地触及发生此种现象的利益根源,毫不留情地揭示出改革难以推动的政治环境,撕心裂肺地呼唤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勇士,饱含真诚地告诉读者这其中的酸甜苦辣。

不知道作品里面的风风雨雨是否侵袭过作者,也不知道作者的影子是否在作品里面时隐时现,更不知道作者是否亲历了作品里面一桩桩惊心动魄的事件,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的感情色彩极浓,他把对时代的、社会的、人生的、农垦的认知一股脑地表达出来,近乎杜鹃啼血,有些肝脑涂地。

也许,因着哲学基础打下的不够扎实,因着整体环境把握的不够全面,因着未来诉求提出的不够科学,因着文学技巧运用的不够熟练,所以小说纵观下来还远谈不上深刻,但绝对真实,绝对是海南农垦基层的现实写照。

比如故事的开篇,就冲突激烈,从原任场长赵为民在三叶农场第十四届职工代表大会做工作报告,引发出一场涉及全场的轩然大波,各色人物纷纷粉墨登场,为了各自的利益,大显神通,都试图在又一轮变革中有所获取。

而新领导韩天柱上任伊始,大刀阔斧,壮士断臂,彻底颠覆前任的做法,颇有当年小说《乔厂长上任》里乔厂长的壮怀激烈,于是既有的利益格局被打乱,权力和权利被重新分配,自然导致更大的风波,其覆盖和影响不亚于一场强热带气旋登陆。

轰轰烈烈掀开新的篇章,壮志未酬誓不休,然而,八方反对,四面楚歌,支持与抵制同在,坚信和怀疑共存,这就是农垦改革和改革者面对的境况,既是小说中的个案,也是带有共性的中国式难题。

因而,我愿意把此篇作品看成是写实主义风格的,这刚好吻合了目前写实主义在中国文学界回归的浪潮,也许作者并没有意识自己与文学大环境的这种巧合,但经历了所谓先锋派、现代派、后现代派、网络形式的风靡之后,众多的中国作家终于本能地感觉到,“写实”的力量无可比拟!

无论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和文化市场化的规律,写实主义文学作品都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曾经以及当下走红的《活着》《许三多卖血记》《驻京办主任》《羊的门》《国画》《红袖》《亮剑》《历史的天空》等,都可以列入写实文学的范畴。

而写实文学,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属于传统写法。

《叶落无声》的作者执著地使用传统写法,当然是一种个人艺术风格的追求,但也说明中国文人传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驱使着他的创作。

不改革,毋宁死!

这一定是作者写作的原动力和出发点,他关注的是整个农垦人的生死命运,在刻划的芸芸众生中发现的是大历史。尽管他没有体现出宏大叙事的能力,也没有完成农垦人真正的预期,但无疑,他已经说出了大部分海南农垦人心底的声音。

这就是这部长篇小说的可贵之处,价值所在!

至于对人物的分析,情结的诠释,细节的论述,对话的褒贬,非我所长,还是留给读者见仁见智吧。

熟悉海南的人都知道,海南三分天下农垦有其一,但认真探寻,描写农垦题材的文学作品并不多,尤其是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或报告文学几乎罕见,这与其庞大的群体不符,与其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更不符。从解放军转业官兵扎根琼岛到号称百万的广东知青落户天涯,有多少催人泪下、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值得以文学的形式传诵啊。

但是,一些农垦的文学爱好者,只是把目光投向椰子树、沙滩、茅草屋、水牛、蓝天、白云乃至小草、鲜花……写出一些千篇一律的小散文,抒发一点虚假的小资情调。而那些化剑为犁、放火烧荒、橡胶北移、阶级斗争、人定胜天、上山下乡、十年浩劫、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直至资源重组、改造上市……却被忽视,甚至忘记,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鸿篇巨制问世。

这应该是海南农垦人的悲哀。

我希望,《叶落无声》的出版,能够像里面描写的要彻底改变农垦现状一样,振聋发聩地改变农垦文学作者的写作初衷,体现宽大胸怀,探索社会问题,关注曲折人生,剖析农垦具像,提升文学境界,把握历史命脉,瞄准大作家、大作品的方向努力。

客观地评价,《叶落无声》的文字颇为质朴,描写也很平实,人物不矫揉造作,情结不胡编乱造,最重要的是,作者在这其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叶落虽无声,灵魂在震撼,因而,大音希声。

同类推荐
  • 我在中国的岁月

    我在中国的岁月

    这本回忆录写于作者的垂暮之年。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有相当的研究。他献身于研究中国的事业,在中国长期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配以当时拍摄的照片,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兼具珍贵的史料价值。
  • 去来集

    去来集

    这是“史铁生散文新编”的第一本,收录了《我与地坛》、《想念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等史铁生在读者中影响最大的散文19篇:关于童年,关于青春,关于回忆,关于地坛,关于生命中的喜悦与伤痛。“生者必定死去,死者必定再生。”生命就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生生不息。这是史铁生带给世人的哲学思考。
  • 历史的经验

    历史的经验

    谋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又称之为纵横之术、长短之术、勾距之术。为总结历史的经验,南怀瑾先生就中国古代谋略做了系统讲析。上编撷取赵蕤《长短经》、刘向《战国策》、桓范《世要论》精华,参以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实例,论述了治世、用人、防邪、辨奸之道。下编是对《素书》《太公兵法》《阴符经》的逐句串讲。
  • 李健吾译文集·第十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十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
  •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我们渴望成长,父母却在我们的叛逆中渐渐老去,或许你早已在忙碌中忘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但在品读一路开花文字的同时,总能让你忆起那些尘封心底已然模糊的画面。《目送您老去的背影》为当红青春作家一路开花最新力作,以爱之名,体悟人生。作者以平凡却感人的故事,质朴又温暖的笔触,向我们展开了生活中那绚烂深情的亲情画卷。你有多久没有回家?有多久没有看望父母?本书带你重回心灵最柔软的角落,找回那份久违的感动,学会如何爱,如何表达爱。
热门推荐
  • 红色圣途

    红色圣途

    黄金盛世,才俊纵横,诸雄争锋,上古圣子复苏,远古大能重生,太古圣体现世。少年为了青梅竹马,甘愿受辱成为宗门杂役弟子。然后在这充满了修者的世界上,儿女情长,海誓山盟如尘土。身具本源灵珠,一载落魄,一朝觉醒,神佛亦难挡。夺天掠地,铸造无上圣体,一手撕苍穹,一念星辰碎,一舞乱乾坤。顶尖的碰撞,热血的对决,一段充满腥风血雨,尸山血河的红色圣途即将开启。
  • 御泽星耀

    御泽星耀

    本为上界至强,却因一场意外迫入下界。他本应与世隔绝,却因此将世界天翻地覆!
  • 非正常主角见闻录

    非正常主角见闻录

    作为一个资深的网络老白,突然有一天,季明发现,那些自己异常熟悉,甚至是自己常常吐槽的剧情,就发生在了他的身上,他居然变成了一个,经典的网文小说里的主角!只是,他这个主角,还是往日里让人熟悉的那个一吗?
  • 冥界往事

    冥界往事

    自古便流传孟婆的传说。可你知孟婆的样子吗?不。你只知孟婆汤让人忘掉前世所有的回忆。可事实并非如此...你可知泉路上处处孤魂野鬼,奈何桥上熙熙攘攘,奈何桥下忘川河化风化雨,轮回井中脱人皮,枉死城中思乡鬼等等等以及作者对冥界规则的另类认识,以及不一样的冥界传说人物的性格刻画,比如伤心的黑白无常,贪吃的牛头马面,心口不一的阎王?你不知。你又可知何为轮回?只是往生那般简单吗?你又如何得知冥界的规则是何人所定?本书将告诉你关于孟婆,关于轮回,关于冥界的一切真相...本书文字过于细腻,一目十行者恐有不喜,但若喜欢本书,便一定是真爱粉。
  • 复来归

    复来归

    曾经有人告诉过我,红尘绮梦,韶华白首,说到底亦不外乎七字蕴言。打怪,升级,死情缘。九万年的痴念,她放下了作为神女所有的骄傲,只为换得他闲暇时的那一回顾。她原本以为,即便流渊现下不爱她,好在她还有那余下万万年的时光陪在他的身旁,无论爱与不爱,她花璟都会是他名正言顺的妻子。只是,任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婚礼上的那一场变故。
  • 恰似昨日灯明处

    恰似昨日灯明处

    如果有一个机会,用你的故事换一次回到过去的机会,但是最终会魂飞魄散,你愿意吗?
  • 当不成魔法使的我只好成为剑士咯

    当不成魔法使的我只好成为剑士咯

    “哥哥,听说三十岁之前还是单身就会变成魔法使哦。”在陈尘三十岁生日的前一天俏皮的妹妹这样笑嘻嘻地对他说道。“你游戏玩儿多了吧,那些都是骗小孩的玩意儿。”陈尘顶着一张死鱼脸面无表情地回道。于是,在三十岁那天奇迹真的发生了。陈尘穿越到了被魔法领导的世界。而且身体年龄回到了十六七岁的模样。但是,但是,“穿越就算了,穿越到魔法世界却不会使用魔法是什么鬼啊?!!说好的魔法使呢?!!”就这样,陈尘为了生存走上了成为最强剑士的道路,在这个人人都会使用魔法的世界。
  • 沃特人的遗产

    沃特人的遗产

    沃特星上,AI生命的大军已经攻破了人类最后的防线,历时300年的战争就要结束了。就在AI生命准备庆祝胜利的时候,沃特人引爆了整个星球···无数年以后,两道流光来到了地球,正是承载着沃特人希望的皇室密宝、还有追踪而来的AI生命。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切勿对号入座
  • 李温陵集

    李温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程序之死

    程序之死

    在数月的996工作中,又有一只程序猿结束了自己漫长的秃头生涯。你以为故事就这样就结束了吗?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他林楚歌不仅活着被bug折磨,死了也摆脱不了bug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