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30500000020

第20章 苇岸,大地的歌者

我第一次见到苇岸,是1994年6月在京东北怀柔县雁栖湖畔召开的“当代散文研讨会”上。那次盛会,名家云集,发言精彩。刘锡庆、楼肇明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散文文体的特征,林斤澜畅谈了鲁迅《野草》中的梦幻散文和周作人《乌篷船》等篇章中的聊天散文的区别,顾骧、张锲、张颐武、张同吾、赵玫等论述了孙犂、汪曾祺、贾平凹、周涛、余秋雨等人对当代散文的贡献。诗评家吴思敬教授的话—“散文是散步,诗歌是跳舞;散文的情,如小河流淌;诗歌的情,像瀑布飞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苇岸在会上沉默内敛,只是倾听。当晚,我和他出去散步,踱到湖边,夕阳正贴近远山顶部,红霞满天。被晚霞染红的湖波,有节奏地轻拍着堤岸。远处湖面上游弋着三五野鸭,岸边,停泊着一只小船,静静摇荡着。

我看一眼夕阳下湖山的景色,对苇岸说:“我写过一篇《黄昏速写》,记下我在西双版纳、兴安岭南麓、飞机上、海轮上、黄山上、水库边观察到的六个黄昏。我发现天南、地北、空中、海上看到的黄昏,是各不相同的。”

苇岸望着对岸,喃喃低语:“黄昏是白昼向黑夜的过渡。凡是过渡阶段的事物,由于它包容着前者和后者,因而显得丰富多彩。”

我听了这富有哲理的话,便把目光投注到他清癯的脸上,问他:“听说你是学哲学的,怎么爱上了文学,爱上了散文呢?”

他说:“70年代末我在人民大学哲学系读书时,校园里正流行朦胧诗,我便喜欢上了诗歌。到昌平执教以后,和诗人海子比邻而居,结识了顾城、黑大春、蓝蓝等,继续写诗。1986年冬,海子向我推荐《瓦尔登湖》。我一连看了两遍,还作了近万字笔记,从此由诗歌转向了散文。”

“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散文的呢?”

“大约是80年代后期吧。《去看白桦林》、《美丽的嘉荫》就是那时写的。1987年8月,我旅行到了黑龙江边上的小镇嘉荫。江对岸有一簇白房子,偶有狗吠和歌声传来。这是一个分界点,它被中国称为北方,俄罗斯却称它为南方。我望着越江而过的飞鸟,感到自卑。我想,总有一天人类会像鸟类那样自由,共同拥有不被边界阻隔的北方和南方、东方和西方。那时人们走在大地上,如同走在自己的院子里一样。”

我告诉苇岸,我也有过类似的体验。1986年8月,我到了新疆伊犁的霍尔果斯,抵达中苏边境的口岸。对面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山林、田野。我发现霍尔果斯两侧有着相同的地形,长着相同的向日葵,两边林子里鸣叫着相同的杜鹃。我看见天上的白云,在边界上空毫无阻挡地飘来飘去;界河里的鱼群,没有中心线概念,在河里悠闲自在地游到这边,游到那边。和它们相比,人类显然少了自由,多了樊篱。听说欧盟已经成立,以后可从这国开车到另一国,长驱直入,如进自己的家园。

苇岸说:“1991年欧盟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的进步。在遥远的将来,也许真的会出现大同世界吧。让我们为人类的未来祝福。”

暮霭垂落,群山如黛。晚鸟归林,湖水入眠。夏日雁栖湖畔的黄昏,凉风习习,舒爽宜人。

那次闲谈之后,我和苇岸成了文友。

1995年9月的一天,苇岸来我家中,请我推荐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我欣然允诺。

坐下之后,我问他想喝什么饮料:“茶?可乐?咖啡?”

他说:“只要一杯纯净水。”

他总是那么俭省。苇岸归属于“生活简朴、内心丰富”那类知识分子的行列。

我递给他一杯清水。他送给我一本由楼肇明先生主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游心者笔丛”之一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扉页上用工整的钢笔字写着请我指正的话,还郑重钤了一方阴刻的篆体红印章。我知道,他的作品就是他自己,因此特别珍惜。

交谈中我对他说:“自从雁栖湖畔见面之后,我一直关注着你发表的作品,我发现,你的作品不多。”

苇岸告诉我:“我有看不完的书,再加上写得很慢,对朋友们的委托又不会说‘不’,所以产量极少。”

我接过他拿出来的申请表,在介绍人一栏,写了几句推荐文字:“苇岸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家。他秉承着《瓦尔登湖》作者梭罗、《林中水滴》作者普里什文的传统,倾全力描绘生机蓬勃的大自然的一切。他在中国散文中首先表达了土地伦理学的思想。作品虽少却精,给人善意和温暖,因此我乐于介绍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拿过去,看了看,说:“过奖了。谢谢您对我的鼓励。我能否跟您一起照一张相?”

我说:“当然可以。”苇岸的谦卑和自律总使我感动。于是他拿出带来的相机,我俩站在我书房中的一排书架前,合影留念。

另一位介绍人是研究散文美学的楼肇明先生。苇岸于1997年5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8年深秋,著名的“蓝月亮酒吧”举办散文朗诵会,苇岸邀我参加。

那年10月11日下午2时许,我从城里寓所出发,在北京大学西门下车,过了马路,经蔚秀园往南不久,看见路边有一个“BLUE MOON BAR”的店面,便下了斜坡走过去。瘦高的苇岸,站在门前迎接我。他回身引领着,绕过吧台,把我带到靠边一张小桌旁。楼肇明和黎光耀已经先到,便与他们握手问好。

苇岸告诉我,他也邀请了北师大博导刘锡庆先生,刘教授感冒了,派了两个研究生代表他到会。

坐下之后,我听见室内有小提琴声像水一样轻柔地滋润着簇拥在那边的周晓枫、冯秋子、胡晓梦等年轻人的谈话。酒吧间后墙上,装饰着巨幅艺术摄影作为背景—静静的湖面,密密的树林,一棵高高的松杉,树冠顶着夜空里一轮皎洁的月。我在脑子里搜索:摄影师拍下的是世上哪个美湖的月夜呢?

苇岸用盘子端来三杯热茶,请我们品茗。楼肇明吹吹热气,抿了一口,说:“菊花茶。菊花是诗人的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话儿引发我的议论:“近十多年来写花写得最有灵气的,恐怕算唐敏的《女孩子的花》了。”肇明说:“唐敏擅长巫性思维,时有禅宗的顿悟,这是他人所不及的。”当过自然博物馆馆长、多识于鸟兽花木的黎光耀,认为“五四”以来,徐蔚南写的紫藤花、冰心笔下的樱花、宗璞赞赏的丁香花,应该算是群芳中的名篇了。肇明说:“托尔斯泰笔下的牛蒡花,坚韧不屈;德富芦花描绘的芦花,朴素平凡。德富还以芦花作笔名,可见对它很钟爱。”我补充说:“日本女作家壶井荣写的《蒲公英》,寓意挺深,蒲公英趴在地上,屡遭践踏、屡被蹂躏,仍能顽强地存活下去。”

那次散文朗诵会,依年龄大小的排序,最年轻的元元首先上台。

元元是北京电视台“都市阳光”节目的主持人。我看见她笑眯眯地站到台上,头发上别着一枚别致的发卡,穿着时尚,确是都市里一道亮丽的阳光。肇明对我说:“她当主持人之后不怎么写散文了,很是可惜。”

元元用目光扫视了大家一下,口齿清楚地、深情地朗诵她写自己失恋的那篇成名作《好大的雨》:“……你走后,我让眼泪悄悄流下来。说实话,我很希望你能回头看我一眼。从此以后,时间会在我们之间筑起高墙。记得吗,今天我着红色的衬衫,白色的裙子,再见面,我决不会有今天的青春和美丽……”

接着由周晓枫背诵她长篇散文《鸟群》中的《鹦鹉》。她思维敏捷,伶牙俐齿,语速极快,你很难跟上她说话的节奏。那天她为了让大家听清楚,故意放慢速度,改变说话习惯。对口腔和舌头的人为控制,给她带来了鹦鹉学舌般的不便。

冯秋子眉宇间总透出忧郁,脸上带着苦难经历的印痕。她写作,是因为她悲伤,因为她柔肠寸断。她带给大家的是《蒙古人》的片断。朗诵的语调低沉、苍凉,蕴含着心灵的忧伤,让人情不自禁肃然谛听。秋子长调般叙说着草原上无限延伸的小路,蒙古高原的冬寒夏旱,马背民族生存的艰难,牧童因为寂寞向放牧的羊群讲述故事;静静的午后,老额嬷晒着太阳,唱着苍凉的古歌,感动得发脾气的母羊平静下来,泪流满面,重新用乳汁喂养它才生下几天的幼羔……

祝勇、洪烛、胡晓梦在会上贡献了什么,记不起来了。

那次聚会,最难忘的是苇岸朗诵的《我的邻居胡蜂》。他用缓慢的语速,淳厚的声音,诚挚的文字,叙说着他对胡蜂的感恩。

那篇散文描述的是,胡蜂们筑巢在他窗下,他深为感激。为了不打扰它们的活动,他自觉封闭了一扇窗子。他坐在书房里,观察胡蜂们如何扩大巢穴,建设与繁殖和谐地同步推进。幼蜂破巢而出后,立刻投入工作,为新生命的诞生继续建设。到了10月,小精灵们依依不舍地告别蜂巢。“它们为我留下的巢,像一只籽粒脱尽的向日葵盘或一顶农民的褪色草帽,端庄地高悬在那里。在此,我想借用一位来访的诗人的话说:这是我的家徽,是神对我的奖励。”

屏息聆听的酒吧,变成了安静肃穆的教堂,悄然无声。静默里隐藏着感动。人们被他博爱、平等的精神所感染,慨叹于他对大地上弱小生命的关怀和眷顾。朗诵已完,感人的气氛仍弥漫扩散,像水波似的溢出室外。入定般的听众默然呆坐了好几分钟才逐渐站起来。

散场时重新凝视吧墙上的大照片,我忽然判定摄影师拍下来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瓦尔登湖畔林梢上美丽的蓝月亮。

苇岸从小心软、善良,悲悯万物。他不能看屠宰牲畜,不敢看杀鸡。他是个素食主义者。面对社会弊端,他因苦思而自伤,身体日渐羸弱。他预测自己活不到21世纪。

1999年春,他果然发现得了肝癌。进入5月,病情迅速恶化。他抓紧时间整理、修订自己的全部作品。正在写作中的《一九九八廿四节气》将成为未完篇的绝笔,这成为他最大的遗憾。

临终前,他让他妹妹马建秀记下他最后的忏悔:“我平生最大的愧悔是在我患病、重病期间没有把素食主义这个信念坚持到底。在医生、亲友的劝说及我个人的妥协下,我没能将素食主义贯彻到底,我觉得这是我个人在信念上的一种堕落。保命大于了信念本身。”他叮嘱亲人等他死后把骨灰撒在家乡昌平北小营村的麦田、河流里,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他请求他的文友们在撒骨灰时为他朗诵他所心爱的弗朗西斯·雅姆的诗《为他人的幸福而祈祷》:

天主啊……

把我未能拥有的幸福给予大家吧,愿喁喁倾谈的恋人们

在马车、牲口和叫卖的嘈杂声中

互相亲吻,腰贴着腰。

愿乡村的好狗,在小旅馆的角落里,

找到一盘好汤,睡在阴凉处;

愿慢吞吞的一长溜山羊群

吃着卷须透明的酸葡萄。

天主啊,忽略我吧……

1999年5月19日19时,苇岸平静离世,年仅39岁。

在中国,在当代,有哪一个年轻作家能用虔诚祝福他人的方式迎接死亡,告别人世?

苇岸把爱留在人间,因为他想过:“在我之前,这个世界生活过无数的人;在我之后,这个世界还将有无数的人生活;那么在人类的绵延中,我为什么就与我同时代的这些人相遇,并生活在一起了呢?我不用偶然来看这个问题,我把它视为一种亲缘。”因此,他把他遇到的人,都视作自己最宝贵的亲友。

林贤治说,苇岸是“20世纪最后一位圣徒”。

苇岸去世之后,诗人林莽精编了他的文集《太阳升起以后》,预定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出版。他和冯秋子、周晓枫一起,分别邀请了全国各地的文友参加2000年5月19日在京召开的“苇岸逝世一周年纪念会暨《太阳升起以后》首发式”。这个民间集会,来人空前踊跃。与会的有远自广东的林贤治、从山东赶来的刘烨园、从郑州来的张若愚、从西安来的陈长吟、自武汉专程赴京的袁毅,更有“蓝月亮酒吧”散文朗诵会的参加者。福建的楚楚因故未能来京,她托人送来了一个大花篮,端放在主席台中央。

会议主持者要我发言,推辞不了,即席说了如下的话:

苇岸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越发感到他空出的位置,目前没有哪个散文家能够去填补、去替代。但我坚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京北昌平不仅因为有了十三陵而著名,更因为它孕育了苇岸这样一位自然之子而感到自豪。北京文坛有了苇岸,就证明了它存在着崇高、圣洁的一面。当代散文界有了苇岸,就让人们看到其中个别卓越者所达到的那种如泥土般纯朴的境界。

苇岸敬畏大自然,钟爱农耕文明。他对于工业文明的负面带来的污染、喧嚣、放纵、奢侈,怀有天生的厌恶和抵拒。在不到40岁的短促生涯中,他热情歌颂田野上的蚂蚁、蜜蜂、喜鹊、野兔、麦子、桦林以及白雪、阳光、星星、月亮。大地上每一个角落的细微变动,都会给他带来不安、关注和牵挂。他是大地忠贞不渝的歌者。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质量和价值,不在于人寿的长短,而在于思想的贫富、精神的高卑。我们这位早逝的挚友,像一株善于思考的、岸边的芦苇:正直而虚心,平凡而朴素;身处郊野,谦恭自律;出污泥而不染,挺葱碧而不显。苇岸谨守着优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品德。

朋友们,我相信我们今后会在心中珍藏着他的形象和品行,常常想起他。常常想起他,会促使自己变得更好一些,更善一些,更诚实一些,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责任,多一点节制。让我们大家都像他那样,为他人的幸福而祈祷;像他那样,为我们这个星球的现在和未来而自觉俭朴,节省资源,造福后代……

笔者在2005年春天玉兰花开放的日子,又去北京大学西门外蔚秀园南侧200米外的地方,寻访那间苇岸朗诵《我的邻居胡蜂》给我留下难忘记忆的“蓝月亮酒吧”。令我感到遗憾的是,它已消逝得无影无踪,原址变成了一片凌乱的工地。我停止脚步,坐在路边一块石头上,怅然若失:为什么世上美好的人、物,总是存在得那么短暂!?

同类推荐
  • 安全教育六年级(上)

    安全教育六年级(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中学文学读本(六)

    中学文学读本(六)

    《中学文学读本6》内包含着语文知识的教育,两者并不矛盾。而且优秀文学作品是学习民族语文的最好教材。前不久,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先生来复旦大学演讲和开座谈会时,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向他提问:在教外国人汉语的教材里,是否应该放人优秀的汉语文学作品,马悦然先生迫不及待地高声回答:越早越好!越早越好!马悦然先生长期从事汉语教学,他这么回答实在是出于经验之谈。因此,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学来说,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整个人文教育,都应该是如马先生所说的:越早越好!越早越好!
  • 古籍数字化理论与实践

    古籍数字化理论与实践

    古典文献学以古籍为主要研究对象。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古籍组织和利用方式应运而生,这一新方式即古籍数字化。古籍数字化的出现意味着古典文献学有了新的研究对象,并为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模式,必将给古典文献学研究带来新的研究视野。本书以古典文献学为中心,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古籍数字化的开发与建设问题,以此为古籍数字化基本理论的构建提供可行策略。构建古籍数字化系统理论可以为古籍数字化出版提供基础理论,开拓古籍整理和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新视野,为文史研究者提供新思维和新工具。
  •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南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南

    本书是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编写的。教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由点到面、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阐述。
  • 骆驼祥子(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骆驼祥子(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有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本书还收录了另一部长篇小说《离婚》。
热门推荐
  • 秦玉儿

    秦玉儿

    本文讲述了一个女孩可怜的一生,没有复仇,没有虐恋
  • 鹿晗总裁男友

    鹿晗总裁男友

    “你去哪儿?”“美国”“为什么去那么远?”“对不起”“我跟你一起去”“恐高症不能坐飞机,你还不明白吗?”“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走?”“对不起”????……………你长得好像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警光

    警光

    故事和人心缺一不可。我希望把他们写成有血有肉的一帮人。中间夹杂着一些科普。虽然看的不会让你觉得爽。但是会让你们看到社会的另一面。
  • 神罚宙斯

    神罚宙斯

    吾乃宙斯,万神之王,今众反篡,吾当肃清神界,重立朗朗!
  • 时空安检员

    时空安检员

    破产小商人石慎被时空管理局捉去……做他们的时空安检员?啊喂,工资怎么算的?我能把秦始皇的夜壶偷到未来卖掉吗?
  • 星鑾言

    星鑾言

    当林尘第714次逃婚终于成功之后,这个世界都沸腾起来了。只因为一个能无视天道反噬可以帮人无限逆转天命的腹黑小正太从保护他的氪金笼子中逃了出来。上古的神魔,远古的万族,陨落的仙灵。绝世的妖孽,不朽的存在。一个个变态都从隐秘的角落跳了出来,只为了让那天命逆转。不过“转生的十万仙石,找人的五千仙灵念,复活的五块三生石,那个谁,你是要逆天吗,快给我一百块逆生神骨。”
  • 狩命场

    狩命场

    “玩家4475,欢迎进入游戏。”这是他醒来时的听到的第一句话。他是什么,他从哪来,要到哪去……他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砍爆一切。在这个巨兽横行,雷云封锁的人类驻地里,只有他熟悉各类异兽的切割方法,只有他无数次地面对过如山高如电速的怪种……大剑、锯刃、盾斧,冷兵器与巨兽交锋;火铳、大炮、手枪,钢铁在火药中重生;恶疾、异种、荒遗,迷雾笼罩着探索人……赌上性命,狩猎异端!
  • 天降萌宝腹黑妈

    天降萌宝腹黑妈

    “叔叔,我想尿尿。可我找不到厕所。”洛宸璇皱眉,低头,看见一个小包子拉着自己的裤子,双腿紧紧并拢着,扭来扭去。“我抱你去。”洛宸璇第一次没有排斥小孩子。“叔叔,对不起,我没憋住。”洛宸璇看着自己湿漉漉的衬衫和小屁孩的裤裆,咬牙切齿。“安小姐,根据DNA亲子鉴定,您的孩子和洛先生的基因相似99.9%”。律师递过一份资料。“哦。你们拿错我孩子的头发了,那根头发本身就是你们老板他妈的。”安橙淡定地接过资料,“看来,你们老板是亲生的”。“女人,你狠!”霖宸企业董事长办公室,一股莫名的寒气从周遭蔓延……一场以夺子为名的追爱之旅即将展开,当腹黑单身妈咪遇上万年单身傲娇总裁,谁将会为谁画地为牢?
  • 太古剑修

    太古剑修

    世俗界的剑神岳华,一个太古时期强者的转世之人,在圣人一步步的安排之下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剑修之旅,强大的诛仙四剑伴随着闯过重重难关,神秘的鸿蒙珠让他走上了不一样的成圣之旅,天命注定的他揭开了第二次封神的序幕,不一样的修真,不一样的仙界,神秘的神界将在这里一一揭晓,且看他如何超脱天道,成为天地间不死不灭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