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29200000024

第24章 桃园之义——类血缘(2)

终其一生,刘备与关羽、张飞之间的类血缘,始终不渝,类血,而浓于血。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徐州,击败刘备,掳其妻小及关羽。曹操封爵位,拜官位,赐金钱,给美女,使尽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关羽就是不动心,不动摇。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封金挂印,带着嫂嫂、侄女,绝尘而去,在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演绎出一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主”的千古绝唱。

曹操为什么放下身段,不惜血本,极力笼络关羽?

世人都以为曹操爱惜人才,因为关羽实在是太有能耐。固然,曹操爱才的因素存在。我倒认为,曹操笼络关羽,分化瓦解刘备的成分要多些。

关羽的确是不错的一员战将,连曹操的主要谋士程昱也认为“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但此时曹操身边,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张辽、徐晃、于禁、李典、乐进等等,都是不世出的名将,多一个、少一个关羽,无关大局。何况,关羽并不像世人印象中的那样能征善战,不过是借助赤兔马的爆发力和速度,在战斗中搞一些突然袭击而已。

倒是刘备这边,此时,“曹公尽收其众”,左将军已成光杆司令。其核心成员关羽已降曹,张飞已走散,身边只有糜竺、孙乾、简雍等几个文人,落荒而逃,走青州,奔冀州,投了袁绍。如果关羽铁心跟了曹操,张飞随刘随关,还是落草为寇,尚在三可之间。张飞跟关哥走或当山大王的可能性恐怕要大些。

曹操是铁定不会放过刘备的,刘备也铁了心要与曹操决裂。因为,在公元200年的“董承谋反”一案中,即使刘备没有参与其中,也受到曹操的高度怀疑,曹、刘之间是注定不共戴天的。曹操要杀刘备,没有理由,没有证据。何况,刘备早已溜之大吉。曹操“除掉”刘备的最好办法,就是挖刘备的台柱子,让关羽死心塌地地跟随自己,而不回到刘备身边。

上文说过,关羽、张飞肯定是结拜过的,张飞还曾被曹操封为中郎将。如果关羽不回到刘备阵营,张飞又跟关羽走,说不定,人到中年的刘备就此玩完。刘备脱离袁绍到汝南(河南省东南部)时,只带了赵云和赵云手下的几百军兵。没有了关羽、张飞,刘备到了荆州,刘表也不会厚待他,诸葛亮也不可能追随他。关、张的离落是刘备一生真正的生死关头。

刘备是否参与公元200年的“董承谋反”案,史无定论,但刘备已成曹操的嫌疑犯,刘备彻底地跟曹操分道扬镳,则是肯定的。刘备是个不甘人下的英雄,是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曹操欲除之而后快。曹操的分化瓦解策略,够辣够狠,意欲不露声色、手不沾血而扼杀一英雄,除去一对手。可惜,高明的曹操未能如愿。

如果关羽降曹而不回归,还有会有此后的刘备么?还会有蜀汉帝国么?这个“如果”是很有些悬念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提出个有点意思的问题:从人事角度看,三国的局面,是刘备造成的,还是关羽造成的?蜀汉的缔造者是刘备,还是关羽?

可以说,没有关羽降曹后的回归,就没有刘备后半生的事业,也就没有此后的蜀汉帝国和所谓的三国。有意思的是,十八年后(公元219年),襄樊一战,就是这位关老弟,弄丢了刘备的“荆州”,使刘备和诸葛亮两路北伐的理想成了泡影,最终注定了蜀汉灭亡的命运。对刘备和蜀汉帝国来说,真的是成也关羽,败也关羽。

说到刘、关、张,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说。那就是,他们三个是否参加了关东联军讨董卓。

这还是个问题么?全国人民都知道,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不是轰轰烈烈,言之凿凿么?

董卓的都督华雄,是被孙坚干掉的,罗贯中把功劳记载关羽头上,史有定论,且不去说他。

至于三英战吕布,我怀疑是罗贯中酒醉后的挥毫泼墨,而不是虎牢关前的真刀真枪。《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正史没有刘、关、张参加关东联军讨董卓战役的任何记载。《三国志》中刘备、关羽、张飞本传中,也没有他们兄弟仨参加此役的蛛丝马迹。

陈寿是个很公道的历史学家。参加关东联军讨董卓,那是何等光荣的事。如果刘备兄弟确实参加了的话,即使没有什么战功,陈寿在他们的传记里也会隆重地描绘一番,至少是轻描淡写地带上一笔。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刘备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是公元194年,以平原相的身份率军救陶谦,陶谦死后刘备任徐州牧。上述这段《三国志·先主传》里的文字是刘备公元184—公元194这年十年间的简历,陈寿写得相当简练,对刘备任安喜尉、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的经历都没有标明年份。

袁绍抢夺韩馥的冀州牧一职是在公元191年,即关东联军讨董卓的次年;公孙瓒任命他的三个部将严纲、田楷、单经分别为冀、青、兖三州刺史,也是在关东联军解散之后。也就是说,刘备在高唐令任上被黄巾余部驱逐的时间,是在关东联军解散之后。

反过来说,关东联军讨董卓时(公元190年),刘备在高唐令的任上。高唐县属青州的平原国(今山东省西北部),作为地方官,一个县令离岗,带几个兄弟千里迢迢去参加什么讨董卓,是不可思议的。

何况,县令的手下是没有军队的,只在刘备投奔公孙后,才当了个别部司马,带了个独立团,手下才有了一个地方团队。就是这个地方团练,也属于公孙瓒,因为刘备是公孙瓒的别部司马,而公孙瓒是没有参加关东联军的。

刘备真正拥有军队,是做了平原相(相当于郡太守)后,这时是关羽和张飞给他当别部司马了。所以,公元194年的时候,援陶谦后就留在了徐州,可以不听田楷的调遣,不再回公孙瓒的身边。

关于刘备参加关东联军讨董卓,我的意见是.

一、刘、关、张没有参加此战役,罗贯中为刘、关、张伪造履历的嫌疑很大。

二、即使参加了此战役,也没有什么三英战吕布,那是罗贯中为刘、关、张虚报战功。

三、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刘备跻身并端坐于各路诸侯之间,关羽、张飞屹立于刘备身后,关羽直接向袁绍请战等情节,统统都是胡扯。即使刘备参加了讨董战役,即使袁绍他们看在刘备皇族身份的分上,让刘备参加联军最高军事会议,会让关、张两个上等兵与会么?这明显是违反组织原则和保密规定的嘛。

作为小说,罗贯中哪怕弄出一个猪八戒大战霍元甲的情节来,也无可厚非,而且会相当得好看。但作为历史,读史者多个心眼的好,不要把文学和历史混为一谈。

⒊表兄弟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个人见人爱的角色,英武伟岸,功夫了得,忠心耿耿,大义凛然。

赵云可能是《三国演义》塑造的诸多著名的艺术形象中,最接近历史原型的一个。当然,这个历史原型到底怎样,本身也难以确定,只能以史料的记载为准。

《三国志·赵云传》全文只有四百字左右,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合做一传。《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对赵云的生平事迹记载较为详细。

赵云出生于公元158年(刘备生于161年),卒于229年,享年72岁。赵云起先跟随中郎将公孙瓒在幽州抗击乌桓(今华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叫乌丸),刘备投奔公孙瓒后,公孙瓒派刘备(其固有部队约一千人及小队乌桓骑兵)随田楷助徐州牧陶谦拒曹操,赵云为刘备的骑兵分队队长。刘、赵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陶谦死后,刘备领徐州牧,赵云回幽州公孙瓒处复命,两人就此分手。

公孙瓒此人,出身世家,又读过书,“为人美姿貌,大音声,言事辩慧”。率领的是乌桓铁骑,敢冲敢杀,号称“白马将军”。赵云有些朴讷少言;武功在北方胡骑中可能也不算突出,公孙瓒可能有些瞧不起赵云,至少没有重用他。赵云也看出公孙瓒非成事之主,便借奔兄丧离他而去,后投奔袁绍。

真是无巧不成书,不是兄弟不聚头。在袁绍处,赵云碰到了落难的老朋友刘备(公元200年,刘备失徐州后,官渡之战前)。刘备受袁绍派遣,带着赵云,到汝南(河南省东南部)一带联络黄巾余部,以骚扰曹操后方,两人借机脱离袁绍。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后,一路追随而来。在汝南,刘、关、张、赵终于散而复聚。

什么叫缘分?这就是缘分。

在汝南,刘备顶不住曹仁的压力,于公元201年投了荆州牧刘表。从此,兄弟们不离不弃,不死不散。

赵云的成名之战,在于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市)长坂救后主。“及先主为曹公追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这是发生在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赤壁之战前夕)时的事情。

《三国志·赵云传》的这段记述,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在《三国演义》中却描写得起伏跌宕、轰轰烈烈,连在高坡上指挥战斗的曹操,看见身抱幼儿、挥舞银枪、所向披靡的敌军虎将,竟下令不得伤害,欲生擒之,以为己用。

孙夫人不辞而别回江东时,欲劫持刘禅同往,赵云又截江夺阿斗。所以,陈寿在赵云的传记后评注道“……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陈寿将赵云比作刘邦的卫士、车夫灌婴之类的忠勇之士。

因为赵云的忠勇,因为赵云的可爱,历朝历代的许多作者和读者都为赵云在刘备集团中的待遇抱不平。

刘备平定荆州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刘备的任命,自然没有曹操的中央政府的任命文件)。这个“翊”字,是护卫的意思。刘禅接位后,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这里的永昌亭侯是爵位,征南将军、镇东将军是名号或官号而不是官职;中护军才是实职,大致相当于现代的中央保卫局局长。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与邓芝率军驻箕谷,为疑军,失利,贬为镇军将军,次年卒,多年以后追谥顺平侯(县侯)。

从赵云的履历来看,跟随刘备之后,其主要工作是保护刘备的大本营及其家眷,属于内臣,与那些攻城野战的将军们,如关、张、马、黄等,工作性质是不一样的,工作业绩的评定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终其一生,赵云没有关羽、张飞甚至没有马超、黄忠之辈荣耀、风光,其实是很正常的。

既然赵云的职责是保护大本营,那么,《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救后主、救主母,只不过是赵云的本职工作。如果在战斗中丢了他的保护对象,是要承担责任的。曹操追刘备的,是日行三百里的五千铁骑,如果《三国演义》的记述真实的话,值得佩服的反倒是曹操,没有曹操的爱才惜才,恐怕十个赵云也死于乱箭之下、刀枪丛中,刘禅也成不了日后的阿斗皇帝。

刘备称王之后,以关羽为前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左将军,黄忠后将军。赵云位在关、张之下,世人觉得合情合理;而位次于马超、黄忠两位半途参加革命的降将,世人就觉得刘备不公,为赵云不平了。

其实,刘备的人事安排,除了政治考量(各派系、各大实力派都要照顾到)以外,单从赏功的角度,也是合情合理的。这就是上文说的,赵云是内臣,不能与野战之将相比。一台戏中,总有人在台上显风光,有人在台下跑龙套。战争中,总有人在前方拼杀,有人在后方奉献。

无疑,刘备是信任、感激赵云的。实际上,赵云从来也没有计较这些政治待遇问题。刘备挑选赵云做这份工作,除了赵云的能力以外,与赵云这种秉性忠厚、老成持重、不贪财好色的品性德行有关。

刘备称帝(公元221年)的次年,举国伐吴,赵云切谏,刘备不从。赵云年过七旬,参加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之战(公元228年),失利被贬。这是赵云一生中最不爽的两件事,但赵云还是默默忍受。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赵云意见的不受重视,除了刘备的大头症发作,听不进臣下的忠言直谏以外,是不是与赵云的内臣身份有关呢?这也难说。

对于刘备而言,如果关、张是兄弟,赵云像什么?我看,赵云像是忠厚老实、勤恳听话的表哥。

⒋舅子

就性格、智谋、能力,或者对刘备集团的贡献类型而言,庞统和法正都很相像。

庞统(179—214),字士元,别号凤雏,荆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年轻时,庞统被荆州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司马徽誉为“南州士之冠冕”,意思是南方青年学子之中的顶尖人物。水镜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没有如此具体明确。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说明青年时代的庞统的名气比诸葛亮大。

庞统最初投奔孙权,因其貌不扬,又有些傲气,不待见于孙权,便到周瑜帐下任职。周瑜死后,庞统亲自扶柩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说明周瑜待庞统不薄,也说明庞统知恩图报。

赤壁之战前夕,庞统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投奔刘备。公元211年,庞统随刘备入川,与刘璋会于涪城(今四川省绵阳市),庞统建议刘备搞个鸿门宴,于席间袭杀刘璋,趁机吞并刘璋的军队和土地。刘备不从。庞统的急功近利与刘备的辛辣老到形成鲜明的对比。公元213年,刘备自葭萌关(今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进攻成都,受阻于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刘璋之子刘循率兵坚守,相持一年之久。庞统急于成功,强攻雒城,死于落凤坡。

法正(176—220)年轻时,与同乡孟达一起,从关中迁入蜀地,依附刘璋。后为新都县令,代理州军议校尉(军区参谋长),但不受信任,不受重用。法正与益州别驾(州牧的行政助手)张松相友善。此二人对刘璋心怀不满,是引刘备入川、反噬刘璋的谋主。法正迎刘备入川后,一直跟随在刘备身边,张松则留在成都做内应。

刘备包围成都后,又是法正出面劝降刘璋,连哄带骗,连恐带吓,兵不血刃占有成都。张松的哥哥张肃,举报弟弟“里通外国”,张松被刘璋诛杀。留在家里的张松脑袋搬家,随刘备在外的法正却功成名就。这可能是种瓜得豆、种豆得瓜了。

与诸葛亮的老成谋国、长于理民不同,庞统和法正都善于奇谋策划。所以,刘备每打下一个地方,随着地盘的扩大,都让诸葛亮留守,巩固后方,输送兵员粮饷,却带着足智多谋的庞统或法正,继续攻城略地。

庞统长诸葛亮二岁,法正长诸葛亮五岁。他们三人在年龄上都应该是刘备(161—223)的晚辈。但由于三个人的品行秉性各异,他们各自与刘备的相处方式也就不同。其中,庞统、法正与刘备相处方式基本相同,诸葛亮与刘备的相处,跟庞统、法正比较,明显不同。

庞统的个性,有点特立独行,同时又任性使气。庞统初见刘备时,怀里揣着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信,他却偏偏不出示,也不说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凤雏。看来,除了狂傲以外,也提示庞统自视不低于诸葛亮、鲁肃,不屑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

结果,刘备跟孙权一样,以貌取人,委任庞统为一个偏僻小县——耒阳县的县令。庞统呢,当然不屑一顾。到任以后,不理政事,整日盘桓于醉里乾坤,蹉跎于壶中岁月,被刘备免职。还是鲁肃得知情况后去信,诸葛亮力劝,及时地纠正了刘备的做法。

同类推荐
  • 大明财阀

    大明财阀

    用岛国大片贿赂了崔判官,一个满身肥膘还飘着一股骚的闷骚肥男奸笑的重生了。本以为自己还能混在科技发达的现代都市,没想到被鬼差一脚送回到了明朝初期,重生在了一个被本家下毒谋杀的胖子身上。此时正值明太祖朱元璋病逝,建文帝登基,燕王朱棣隐而不发。天下一片大好的形势。但熟知历史的骚胖子却知道内乱即将要爆发了,他这个一无事处,成天想着泡妞玩乐的废柴又会做些什么呢?“什么?宣战?你有钱没地花,有力没处使啊?找个凉快的地方,该干嘛干嘛去。”“我叻个擦,又借粮?娘的,地主家也没余粮啊。算了,我这人菩萨心肠,乐善好施,利息三成,清楚了就画个押吧。”“想撼动老子的地位?除非你已经做好了啃树皮的准备……”讲述一个混在明朝有钱有势有靠山,大明第一大财阀的暧昧生活。
  • 我是汉成帝

    我是汉成帝

    穿越成汉成帝他能阻止西汉的衰亡吗?他会怎么对待疑是穿越者的王莽?他会怎么处理赵飞燕?他能改变王昭君的命运吗?欢迎加入我是汉成帝交流群,群号码:720052748
  • 大宋求生记

    大宋求生记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厨师,作为一个航母炊事班长,蔡老炒一直有一个将军梦,可是却无法实现了。当他很快穿越到了古代,本来以为可以实现了将军梦,可是……“你妹,居然是崖山海战现场,难道我要跟着跳海吗?忽必烈,你不让我活,我蔡大厨跟你拼了!”蔡老炒拿着两把菜刀喊道。蔡大厨为了求生,不得不逆袭了蒙古水军。接着,蔡大厨不得不承担起了为大宋所有百姓求生的重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那个疆域横跨全球的日不落大宋,凡是晋升将军之前,都要在他的铜像下面大喊:“不想当厨师的将军不是好士兵!”(冷兵为主,热兵为辅,不迷信火器!)
  • 抢尽天下

    抢尽天下

    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负我。没有钱财,我抢,没有人才,我抢,没有美女,我照样抢,本文主人公陈锋说,不做伪善的好人,只做敢作敢当的山贼,老子的目标是抢天下。如果你看正派猪脚看累了,如果你喜欢休闲搞笑,那不妨看看反派的猪脚,给你带来不一般的享受。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离愁,一切尽在三国之中。休闲娱乐,反派角色的搞笑三国奋斗史
  •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重生为奸臣高太尉的儿子。原以为向往的生活要开始,但是一问,得,水浒林冲都被害下狱了。立志洗心革面的败家子还有更多超级崩坏的事需要处理。(新书无敌文《我真的是宰相儿子》已经上传,请大家支持一下新书)
热门推荐
  • 陆少宠妻100式

    陆少宠妻100式

    美男出浴,这是荣笑见到陆泽其第一幕所概括的四个字。自家老爹集团面临破产,荣笑提着裙摆寻找神秘救主,不料被吼了一顿。“这婚你还结不结了!”荣笑怒摔枕头愤然质问。“结结结!”男人死皮赖脸赔笑道。“哼,你不是有个什么初恋还在等你吗?”陆泽其原本笑意满满的脸立马黑了下来,“荣笑!纵容你不代表你可以怀疑我的感情!明明就是那王八蛋设的陷阱!”“你敢说你没爱过她!”陆泽其忍无可忍:“我爱过你妈!”“……我知道了还不行吗,没爱过就没呗,凶什么啊……”
  • 带着位面做生意

    带着位面做生意

    前世,她差点失去清白却意外得到位面交易器今生,看她如何利用位面交易器带领全家奔小康帮过她的她双倍偿还;欠她的她也会讨回;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雨。再活一世,她要强大自己率性而活
  • 轻纱羽诺:学院女神恋爱史

    轻纱羽诺:学院女神恋爱史

    学院三大男神说要追她,卧槽,忆浅昕蕊暗骂一声,这又是玩哪出!玩她!这是多么惊吓多么惊吓啊!这到底是惊吓还是惊吓还是惊吓啊?一个霸道的野蛮男,一个温柔的暖男,一个冰冷的冷面男。俗话说,她一直都是喜欢暖男的,为什么不心动!两个死党一个说:“当然是暖男啦,你不是一直都梦寐以求嫁个暖男嘛!”另一个说:“当然是冰棍啦!你没看小说里男猪脚都是冰棍嘛!”忆浅昕蕊一巴掌拍过去:“你妹的!这是现实生活,你清醒点会死啊!”说是不心动,可是她偏偏对那个霸道有幼稚的大巨星心动,可是她们,怎么可能,她苦笑一声,他们的身份是多么的明显……
  • 碎碎念的盛夏光年

    碎碎念的盛夏光年

    总有某个人是你青春记忆中永恒的少年明亮张扬站在校门口刺眼的阳光下满身是光
  • 迷失蔷薇:霜华暗泽

    迷失蔷薇:霜华暗泽

    现代正义化身的女警察穿越古代竟成为超级神偷!神偷也是有原则的:偷财偷心不偷人。横行江湖谁与争锋?不过,就算她不拈花惹草也无法摆脱被逼相亲的命运。家里剩男太多?没关系,神偷也可做红娘。沈雨泽:既然你偷了我的心,那为什么不再去偷我人?墨夷闻霜:你见过那个贼,偷人的?逃都不方便。沈雨泽:采花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命狐

    九命狐

    鸿蒙初开、仙魔乱舞,且看一只小狐狸如何开启它传奇而令人难忘的一生……
  • 男神向我表白了

    男神向我表白了

    贺猷将手悄悄的移向艾觅那边,握住,喉结上下动了动,说:“你愿意……跟我……在一起吗?”贺猷紧张到连一句简简单单的话都要分三次说完。艾觅回握住贺猷的手,低着头不敢看着贺猷的眼睛,边点头边说:“我……愿意……”
  • 温酒夭夭

    温酒夭夭

    我,温无医,擅长解毒我哥,温无药,擅长制毒我们两个一体两魂,通常就是制毒他出来解毒我出来,所以被称为毒医,温药石。但是,我哥脑袋一抽抽,自己吃下毒药忘了放我出来了,完蛋了,华丽丽的被亲哥害穿越了。阴差阳错的浮华背后,最后谁与我共煮温酒?“兄妹又如何,我只是爱上了一个人,是自己的妹妹罢了。”“你我同为女子又如何,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是你了。”“已有人许你十里红妆又如何,我不介意做小。”“多谢公主救命之恩,但是我这里,是没有心的。”爱我的,我没有办法改变他们,可是我爱的,把心丢到哪里了?
  • 纸上寻仙记

    纸上寻仙记

    这是介绍怪力乱神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系列图书,《纸上寻仙记》是推出的第一本。在本书中,作者锦翼从各类中国传统笔记体小说汲取灵感和素材,经过大量考据,以吃喝、拉撒、穿戴、出行的四个角度来讨论人、鬼、仙、妖的各类民间八卦,以此介绍了我国民间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和不同民俗。除了十六篇正文之外,本书还特别收录了寒衣与纸马两篇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