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29200000012

第12章 北伐挫败——隆中对的错(5)

从人口来看,三国各自立国之际,全中国的人口从东汉的5000万降到约1000万。其中,曹操集团拥有人口约500万,孙权集团约260万,刘备集团100多万。必须注意,一般状态下,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曹操集团人口的增长潜力远远不止于刘备集团的五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诸葛亮考虑了发展动力的问题,但只考虑自身,而没有考虑对手,没有对比的概念。政治上,刘备有个皇室远支的身份,曹操却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哪个更有号召力,哪个更有权威?物质资源方面,只考虑物力资源,而没有考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考量,也没有对比的概念。

这就像两兄弟想开一家民营石油公司,关起门来一合计,市场前景看好,自身也拥有不少的资源和优势,于是,一拍桌子,不经工商局批准,立马就鸣炮挂牌。营业之后,才突然发现,还有中石化、中石油等几个庞然大物,原来石油是国家垄断的,世界五百强中的好些外国公司还虎视眈眈。

发展战略不能闭门造车,要进行深入、细致、广泛、全面的市场调查,还要横向比较、动态考察;也不能只捡自身的优越条件以资鼓励,对自身的不足和对手的优势视而不见。否则,一单买卖做下来,可能会亏光血本。

当然,战争与做生意也不完全一样。大多数生意现金回流快,只要公司的现金流不断,生意就能做下去,公司就有转机的可能。战争从长远看,当然是有收益的,否则,没有人会发动战争。但在战时,在国家和政府的层面,主要是甚至纯粹是消耗——消耗政治资源和物质资源(将军们则肯定发横财)。谁消耗得起、消耗得最持久,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战争的胜利者。

战争的胜败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与刘备相比,曹操不仅拥有巨大的政治资源,还拥有巨大的物质资源。蜀汉的政治资源和物质资源怎么样?诸葛亮忘记了或不愿意进行比较。

从《隆中对》来看,诸葛亮的战争理论素养存在明显的缺陷。也有可能,诸葛亮将他的《隆中对》献给刘备,作为晋身之阶,这本身就是一笔交易;既然是做买卖,当然只把自己产品最优的一面展现给买家。如果是诸葛亮战争理论素养导致《隆中对》的错,一代代的中国人把他捧为一流战略家就有些奇怪了。连一个战略规划都做得不及格的人,称为一流战略家,即使不奇怪,至少有些勉强吧?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很发达,而管理学则停留在经验阶段,即使存在一些管理理论,也是经验总结,并与哲学混为一谈,也谈不上理论升华,更没有实验依据。我们不能以现代管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要求古人,这里也只是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来分析诸葛亮《隆中对》这一战略规划的得失。

可以说,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发展战略从一开始就是不正确的,表现为其中规划的战略目标太高,不切实际;与统一全国的目标相对照,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当客观环境尤其是发展动力明显地不足于实现发展目标的时候,就应对发展目标进行修正,否则,发展目标只能胎死腹中。

比如你开车走高速公路回家,家在一千公里之外,车上只有半箱油,而高速公路上又没有加油站,你最好往前开了三百公里就离开高速公路,加满油后再往前开,或者找个地方住下来。如果你一味蛮干,不顾一切在高速公路上往前开,最后,汽车肯定抛锚在高速公路上,等待排障车拖走。

诸葛亮年轻时,对自己制定的《隆中对》应该是充满信心的。因为他制定这个战略规划时,发展动力似乎是充足的。这就涉及“荆州”这一概念。

从《隆中对》全文中的语境来看,诸葛亮所说的“荆州”,应该是东汉后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荆州,包括今湖南、湖北省以及河南省南部、重庆市东北部。

黄巾起义以及此后的北方战乱,使中国北方民生凋敝,而荆州则在温和派地方军阀刘表的治理下相对安定,大批富裕的、高素质的北方人逃离家园,安家落户于此(主要在南阳郡)。南阳郡在当时属于发达地区。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孙、刘三家瓜分。

公元210年,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实际上是把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夺取的江陵(南郡的小部分,南郡大部分仍被曹操占领)让给刘备驻防。

公元215年,孙权向刘备索还“荆州”,几乎大打出手。只是曹操于此时占领汉中,刘备不得不妥协,以湘水为界,两家重分荆州的江南四郡,湘江以西归刘备,湘江以东归孙权。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曹、孙、刘三家都有自己的“荆州”。荆州的北部(南阳和南郡大部)属曹操,东南部(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孙权,西南部(南郡小部、武陵、零陵)属刘备。曹操的势力未突破长江,吴、蜀的势力也仅局限于长江中上游,未突破汉水中游。公元219年襄樊之战后,蜀国彻底失去了“荆州”。

从荆州腹地进入中原,西有武当山脉,东有桐柏山脉。所以,《隆中对》规划的两路北伐,其东路必经襄阳、樊城这汉水中游南北两岸的两座军事重镇。襄阳、樊城的确是北伐很好的根据地和策源地,地理上在魏国本土——中原——的边缘,接近北方政治中心洛阳,形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赤壁之战后,公元219年之前,刘备和诸葛亮的“荆州”只是荆州的西南部,是荆州最落后、最不利于向北进攻的一小部分,包括襄、樊两座军事重镇的整个南阳郡,牢牢地掌握在曹操的手中。要从刘备的“荆州”出发,北伐中原,只有等到二十世纪才能办到:飞机轰炸,大炮开路。

到公元219年,关老爷干脆把巴掌大的“荆州”也弄丢了。诸葛亮想从东路,即经襄、樊北伐,飞机加大炮也没用,只能动用导弹了。也就是说,《隆中对》的不切实际,还要加上一条:前提错误,这是一个假设条件下而不是现实条件下的战略规划。

更现实、更严峻的问题是,凭蜀汉的力量,不可能占领荆州全境。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东吴也绝不会让蜀汉单独占有荆州全境。因为刘备一旦占有荆州全境,三国均衡的形势立刻向东南倾斜,最先被吃掉的,肯定是孙权。关羽襄樊之战时,吕蒙背信弃义,偷袭江陵、公安,就是明证。

也就是说,赤壁之战结束,三家瓜分荆州后,根据刘备所占荆州的方位和份额,诸葛亮就应该认识到,《隆中对》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他和刘备拥有的荆州不是《隆中对》中的“荆州”;关羽失“荆州”之后,在天时、地利、人和尽失的形势下,实现《隆中对》的战略目标,更是无异于痴人说梦。

连我都认识到这一点,聪明的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那诸葛亮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打?这就回到本集前面的话题:不能不打呀,不打曹魏,蜀汉没理由活,也活不了呀。

话又说回来,凡事不能绝对化。战争中(这里说的是战争,不是战役,战役中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历史上比比皆是),弱小的集团战胜强大的集团,不是没有可能,也不是没有先例。

秦末汉初,刘备的老祖宗、汉中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的楚汉战争,是弱小胜强大的光辉典范。虽然刘邦身上有些流氓习气,但此人有坚强的信念、坚忍的意志(这点刘备有些类似于他的老祖宗),屡败屡战,同时使用了三个天才:张良、韩信、萧何。

刘邦在荥阳之战中,自己与项羽苦苦纠缠,却派韩信转战赵、燕、齐诸国,开辟河北战场;又指示彭越袭击项羽的补给线,黥布骚扰西楚的大后方。渐渐地,死缠烂打的小流氓刘邦,由弱转强,最后垓下一战,使骄傲的没落贵族、强大的西楚霸王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从上面几个范例可以看出,战争层面(不是战役层面)的以弱胜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弱小的一方必须有坚强的信念或有灭种的危险。

第二,必须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或有开辟第二战场的余地。

第三,政治、军事天才的存在。

第四,对方有机可乘,如重大自然灾害、大规模动乱或统治集团内部火并、外族入侵等。

用以上四个条件对照当时的蜀国,似乎一个条件也不具备。

首先,蜀国与魏国的战争,就像两兄弟打架,不会往死里打(上文已述),信念不足;有亡国的可能,却没有灭种的危险。

其次,蜀国可以借助的第三方力量——东吴,其实是心怀鬼胎的墙头草,孙权像一个短视的商人一样急功近利;又像一个庄园主,只顾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旱涝收成。

同时,关羽失“荆州”后(哪怕“荆州”不失),蜀国没有在魏国后方开辟第二战场的余地。

再次,蜀国人才凋零,没有出奇制胜的天才。诸葛丞相是行政人才,魏大将军是军事人才,但都不是天才,其他人物更是泛泛之辈,与司马懿父子、徐晃、张郃、郭淮等能征善战之将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最后,诸葛亮北伐期间,曹魏帝国也没有可乘之机,诸葛亮并没有可乘之机。

所以说,诸葛亮的北伐成功,蜀汉帝国战胜曹魏帝国,没有“例外”,没有“如果”。

如果诸葛亮把北伐当成蜀汉帝国统治合法性的一种手段,当成他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他继续执行这一早已注定无果而终的战略规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诸葛亮心知肚明,所谓的北伐,只不过是汉帝国统治合法性的需要,只不过是蜀汉帝国君臣之间的一种相处之道。如果诸葛亮北伐,真的是为了实现他的伟大理想,这就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认识问题,也可以说是水平问题,累死了,还是水平问题。

世间的许多事,历史上的许多事,说不清是态度问题,还是认识问题,抑或是水平问题。如果搞不清是什么问题,最好,就不要搞出那么多问题,安生过日子的好,安稳睡大觉的好,一切顺其自然的好

同类推荐
  • 大宋龙骑

    大宋龙骑

    相传上古时期,龙行于大陆,作而腾天布雨成江,息则盘踞砺石成川。故,山川河流皆为龙脉。叶风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平行位面的大宋朝,这里生活着上古的生物:神龙。见过晕车、晕船的,你见过晕龙的吗?叶风骑在龙身上,只觉得心里有种想要吐的感觉,看来,装x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呀!
  • 世界通史

    世界通史

    本书分为上古史、中世纪史、近代、现代、当代五个部分,记录人类自诞生至21世纪初的进化与文明发展历程,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民族、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
  • 乱时空大作战

    乱时空大作战

    本书猪脚——硕与一行同行的5人旅游团在玛雅占卜师的预言下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意外获得了无限的生命,却发现自己要从现在一直活到将来,直到二十一世纪他们才能恢复正常,在这几千年内,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来看看吧。
  • 偷汉神贼

    偷汉神贼

    我们仰望星空,自称华夏子民,却忘记了我们脚下的土地,曾唤作神州。这是一本最符合历史文献记载,考古遗迹,以及地方传说的神话版三国,在这里你会看到很多我们遗忘掉的熟悉。(已有二百多万字《孺子春秋》完本,新书请大家放心入坑收藏观看)
  • 南唐骗骗爱

    南唐骗骗爱

    话说一现代人穿越到了最最最最最具文学艺术气息的悲惨皇帝南唐李后主的儿子身上……结果会如何呢?敬请关注……
热门推荐
  • 假如你等我

    假如你等我

    人生就是在不停的抓紧,不停的错过。每当想紧紧盯着眼前的一件事物时,就会错过身边的很多风景。而上天总会在你错过之后让你幡然醒悟,原来曾经错过的风景,是那么美好。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你放下吧,既然错过了那就珍惜眼前吧。有意思的是越是没得到,我们心里就会觉得越珍贵,越难割舍。
  • 我的神话时代之吾为造物主

    我的神话时代之吾为造物主

    诸天万界,人族势弱?强者稀少?被万族欺凌?唐天唐大造物主大手一挥,接连创造出无数玄幻小说之中的强者出现,狠人大帝,无始大帝,叶天帝,炎帝,荒天帝,韩天尊,王踏天,孟道源,苏无涯!诸天万界震动,诸天强者震惊!
  • 多想能够把你照亮

    多想能够把你照亮

    我多想能够把你照亮,在你的世界留下阳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缠七世你始终属于我

    情缠七世你始终属于我

    一段相思,七世爱恋,苦尽甘来,你始终从未离开。
  • 三国之吕布大传

    三国之吕布大传

    我的新书,龙啸九尊,一个关于三国的全新故事,有点暴力,有点黄,全新的玄幻篇章,喜欢的朋友去看看吧
  • 池鱼念渊

    池鱼念渊

    那年,满身戾气的男孩遇见了她,一切都给了她,包括他的心……
  • 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为你而来

    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为你而来

    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医学)专家,欧、亚、非等地区和国家许多重要政府官员的健康顾问,畅销书《癌症不是病》作者安德烈·莫瑞兹的又一心灵力作。本书告诉读者:你可以创造你自己想要的现实因为你怎样看待自己,你就向外投射什么。不要用脑做评判,有时候心灵比我们更早知道答案。一本书帮你疗愈心灵伤痕,改变你的现实世界,习得幸福的能力。
  • 小山水

    小山水

    赵小云,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一无所成,一无所长的穿越者。有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三观。自由,平等是渗入骨髓,无法抹杀的灵魂上的印记。二三十年的落寞使得他有些消极的道家思想,不尚贤。但在花花世界眼见了各种不可及的奢侈淫逸,对此积攒了无尽的向往。他所追求的是力量,享受,爱情,尽力的摆脱限制和对世界最透彻的了解。故事的主线行进也就是先随着他力量的增强,再随着他在尘世的翻腾,始终贯穿着爱情或类似爱情的纠葛。主角对仙术的追求并不是浅尝辄止的原因,便是无所不在的限制和人类的无知,因此在一个修仙的世界,他要修到最高以求勘破神秘的天机。
  • 良门淑女

    良门淑女

    “你不记得当初是谁打遍了陪都,让大家都不敢对我们说半个不字吗?我们才是真正的青梅竹马!”“我都记得,我都晓得,可我更懂得叔嫂有别!”她未嫁新寡,却去撑起了夫家残破的家业。他幼丧父兄,却去为她而战,为命运而战!郎有心,妾含情,命运却误将两人的情缘错位。一份不会有名分的婚姻,一个空壳的大家族,情如游丝,貌似触手可及,却又遥遥无期。说什么封建礼教,怕什么无理命运,来世?今生!只望相随吾爱,吾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