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55700000028

第28章 沈阳故宫——成长中的特型帝都(3)

从乾隆年间起,凤凰楼还被用做存放一些重要的宫廷文物,主要有以下三项:一是《实录》。乾隆八年(1743年),皇帝为尊崇盛京开国宫殿的地位,命将太祖至世宗(雍正)五朝满汉文国史《实录》,各缮写一部送往盛京收藏,即放于凤凰楼上、中层的三十顶大柜之中,直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移至崇谟阁。二是“圣容”和“行乐图”,即皇帝画像。其中身着朝服于宝座上端坐的“标准像”称为“圣容”,而读书听琴、骑马射猎等带有生活场景的称“行乐图”,也是乾隆皇帝特旨命送至盛京“供奉”。至光绪年间楼内共有太祖努尔哈赤至穆宗(同治)历朝皇帝圣容各一份,乾隆、嘉庆、道光行乐图共十三份,都精心收贮在特制的大画箱中。三是清初皇帝玉玺。原藏于北京交泰殿,乾隆十一年(1746年)奉旨移往盛京凤凰楼,共有“大清受命之宝”等十颗,乾隆曾亲撰《御制宝谱记》述其事原委。这些皇帝画像和玉玺,都属于清宫中最重要的文物,其政治意义远胜于飞龙、翔凤阁中的古董珍玩,由此也可见凤凰楼在清代沈阳故宫中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宫廷中,一般称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国家典礼的建筑为“殿”,而称帝后居住的建筑为“宫”。满族人建立政权之初,其语言中还没有与汉字“宫”相对应的词汇,只是用与汉字“家”相同的词“boo”来代替,反而显得更加形象,因此,沈阳故宫崇政殿后高台上的内廷,实际上也就是清太宗时期皇帝的“家”。在这个区域里,共有七座宫,两侧是六座配宫,正面居中而建、坐北向南的是中宫清宁宫,即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居住之处,这里是整个宫殿的核心。

●清宁宫的“万字炕”

满族住宅的典范清宁宫是五间硬山顶前后廊式建筑,除了殿顶的琉璃瓦和檐下的彩画,没有过多的外部装饰,作为“内廷正寝”可以说相当朴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满族传统建筑的典型风格,人们通常将其概括为“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

所谓“口袋房”,也称“筒子房”,即清宁宫五间房的屋门,不是开在正中一间,而是开在东侧第二间,加上室内西侧四间不设间壁墙,就像从一端开口的口袋,与汉族地区比较多见的中间开门式“一明两暗”或称“钱搭子房”、“挑担房”,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种格局来源于满族早期只设一个出入口的“地窨子”式住宅,也与过去满族以一家几代同住一室为家庭和睦象征的观念相吻合,增大室内空间,也便于举行祭祀、宴会等活动。

“万字炕”也称“蔓枝炕”、“弯子炕”、“转圈炕”,即正房内搭设南、西、北三面转角相连的火炕,其中南北两面炕较宽,供人起居坐卧,俗称“对面炕”。其长度根据所在房间的面宽又有“连二炕”和“连三炕”,清宁宫内的炕设于西侧三间,即为“连三炕”。西炕较窄,一般不住人,供摆放祭器等物品使用。因其上方的西墙是安设祭神祭祖的供位之处,西炕既不可随意坐卧,也不能乱放杂物,所以满族民间有正房内“以南为大”(南炕供长辈居住)、“以西为尊”的说法。

“万字炕”是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适应当地冬季严寒气候的创造。早在满族先世金代女真人时期就已普遍采用,至今在东北地区农村仍十分常见。

清宁宫连接火炕烟道的烟囱建在房后西侧,是从地面起建,而不像汉族住宅那样建在屋顶。这种形状类似小塔的烟囱满浯称做“呼兰”,早年在山区是用中间被虫子蛀空的大树树干做成,日久开裂再用藤条捆缚,外涂黄泥,既简便实用,又利于防风防火。进入汉族居住区后,满族住房仍沿用这种烟囱,只不过改用土坯和砖砌筑。清宁宫的烟囱截面为方形,由下至顶逐级上收,共十层,有人传说这是象征清朝共有十个皇帝。此外,由于现在沈阳故宫内只保留下这一座烟囱,又有人说这是当年皇帝特意安排的,其用意是“一统(筒)天下”。

除上述几个主要特征外,清宁宫还有一些具有满族早期特点的地方。如室内地面下留有烟道,成为冬季可以烧火取暖的“火地”;前后的窗棂都只用横直相交的“码三箭”式,显得朴素大方;室内的间壁墙结实厚重,上部用木板草泥的“拉合墙”等等,都是适合满族人的传统生活习俗而形成的特色。

清宁宫室内间隔成两个部分:东侧的一间是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居之处,室内靠窗设炕,史书记载,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就是在这间屋子里“端坐无疾而终”的。东侧第二间室内搭设烧炕和祭祀时煮肉用的锅灶。北面窗下设两口大锅,南面宫门旁设一口锅(其在祭祀时的用途详见后述)。西侧三间通连,搭设“万字炕”,是室内的主要使用空间,除供帝后日常饮食起居之外,其与皇帝处理国家政务有关的用途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召见王公大臣议事。这主要是在非朝会日期,或有重要事情需要召集一个或几个王公官员的场合。皇帝传旨让他们进内廷奏事并面授机宜,被召见者大都是深受信任的亲贵重臣,所商议的也往往是紧急或机密的事务。

二是宴请重要宾客。当时一般的宴会都是在大政殿或崇政殿举行,但逢有特别身份的客人或重要的节日,皇帝就要在自己的“家”——清宁宫中摆酒席款待,以示重视和亲近。如皇太极的皇后和几个地位显赫的皇妃都是出身于蒙古贵族之家。每当她们的父母兄弟来盛京时,皇帝除在殿里举行“国宴”外,一般都要将其请入清宁宫再举行一次家宴。逢皇室其他成员与蒙古贵族结亲,皇帝也常把接亲或送亲的“亲家”请入清宁宫特别招待一番。也有的时候是皇帝和王公大臣陪同男性的蒙古客人在崇政殿进宴,皇后和妃子们则在清宁宫设宴款待其女眷。另一类在清宁宫里举行的宴会就是春节时的家宴,参加者是皇帝的近支伯父、叔父和兄弟子侄。这时的皇帝既是一国之主也是一家之主,席间众人要向皇帝行君臣之礼,皇帝和皇后也要亲自给长辈和兄长们敬酒拜年,行家族之礼,尽管与其中的一些人平时可能有很深的矛盾,但在这家族欢聚的场合也会显现出浓浓的亲情。此外,皇太极时期还曾在清宁宫宴请过一些归降的明朝高级官员,能被皇帝在家中设宴相请,对这些人来说当然是永生铭记的莫大荣耀,他们自然也就会感激涕零,尽忠效力。由此也可以想到,清宁宫里的任何一次宴会,都不是单纯地被皇帝请到家中做客,而是具有特定政治意义的“国事活动”。

●清宁宫家祭

除召见官员和筵客之外,清宁宫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就是其西侧四间也作为宫内举行萨满祭祀的场所,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神堂”。萨满教是一种以信奉“万物有灵”为特点的原始宗教现象,也是满族自氏族社会就有的信仰习俗。萨满教的祭祀分为在山林田野中进行的“野祭”和在住宅内进行“家祭”两类。过去的满族人家住房中,都在西墙正中安设祭祀神位,民间称之为“祖宗板子”,即祭神祭祖的供位,清宁宫内也是如此。在室内西炕中间的墙壁上,设有前挂黄幔的“扬手架”,即是供神之处。

皇太极时期清宁宫内的祭祀,可分为“常祭”和“大祭”两类:其中大祭是比较隆重的。在民间多是在春秋两季各举行—次,也有只在秋冬季节举行的。在宫廷中,由于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则要更频繁一些,除每月的祭祀外,逢元旦(正月初一)或在大军即将出征作战之前等时候,也都要祭祀,以求得神灵的保佑。

这种祭祀民间称作祭祖祭神,具体礼仪比较复杂,大致分为朝祭和夕祭两个步骤。其供祭的对象,朝祭是释迦牟尼、观音和关羽等神佛;夕祭则是本氏族的部落神和祖先神等传统神灵。清宁宫祭仪的主持者是爱新觉罗皇族的“家萨满”,他们被视为能在神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使者,熟悉祭神的仪式,会演唱神歌和表演请神、酬神的舞蹈。祭祀时,他们戴神帽、扎神裙、系腰铃,手持神刀神鼓,颇具原始时代的遗风。其祭祀的过程是先在西炕前的供桌上摆好祭器和糕、酒等供品,由皇帝和其他参加祭祀的家族成员上香行礼,随后是“领牲”仪式,即杀猪献祭。所用的必须是由自家饲养、黑色无杂毛而且无疾病的公猪,将猪绑四腿放在供案上,由萨满用酒或凉水灌进猪耳,如猪摇头,便认为是被受祭之神接受,众人欢喜叩头,这个仪式便称为“领牲”。如一次不成,则要继续灌酒水或者换猪,直到成功才能进行下面的程序。领牲之后,便可以杀猪煮肉灌血肠。清宁宫内南侧的锅灶即是供褪猪毛时使用的,而北侧两口更大的锅则是用来煮祭肉的。第一次煮肉是把猪按部位卸成几大块,煮好后再按猪的原型摆到供案上,俗称“摆件”;再从每个部位割下少量的肉放在碗内,俗称为“拿件”,由萨满边唱边跳边献祭,皇帝等诸人随之行礼叩拜,随后再把肉切成三四寸的“方子”,用木盘端上。参加祭祀的人坐在炕上,用自己携带的解食刀切片食用,而且既不放桌也不许蘸作料,很显然是沿袭狩猎民族野外就餐的习惯。由于这些肉在观念上已是神赐给众人的,所以称之为吃“福肉”。

这种祭礼,在满族人看来特别重要,所以清朝入关后,皇帝也将其带到北京宫中。为了适应祭典的需要,顺治年间还特意按照清宁宫的格局,将北京宫殿的中宫坤宁宫进行了改造。直至1925年逊帝溥仪离开故宫之前,坤宁宫的萨满祭祀始终没有间断过,足见其影响之深。

●“索罗竿”和祭天大典

在清宁宫院庭内西南正对宫门的地方,有一根安放在石头底座上的红漆木竿,高近三米,下粗上细,顶端套一只锡碗,这就是过去满族院落中常见的“索罗竿”,俗称“神竿”。关于其来历,民间有许多传说,我们留待后面再讲,这里先说说它的实际用途。

满族的萨满家祭分为祭神和祭天两个部分,其中的祭天也称作“还愿”,即在平时遇到的很多事情都要祈求天神(满语称“阿布凯恩都里”)保佑,在祭祀时用行礼和上供来酬谢,“索罗竿”就是祭天时的崇拜物,所以民间称为“祭竿子”或”立竿大祭”。皇太极时期祭天的场所主要有两处,一是盛京城东门外的“堂于”,另一处就是清宁宫前。这项典礼通常是在室内祭神大典的第二天,供桌就摆放在神竿前。按照风俗,每次祭天典礼时,都要换一根新的索罗竿,而且必须是由男主人(在宫内即为皇帝)亲自从山林中砍来,一般用松木为多,并且要求长短粗细合适,笔直无弯,这样才能表现出对神的虔诚。

祭天仍是由萨满来主持,还要念满语的祭文。包括皇帝在内的参加者都到神竿前的庭院中,所用的供品除了猪之外还有装在碗里的米和米饭等。杀猪时仍需领牲,但吃肉的程序略有不同。比较明显的区别是要在院内支一口锅,“拿件”的碎肉煮熟放在碗里摆供祭祀后,倒入锅内,连米饭加作料一起煮成“小肉饭”,民间也称为“鞑子粥”,按风俗不仅参加祭祀的人食用,外姓人只要在索罗竿前磕头也可同吃,而且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吃完后还不必道谢,体现出狩猎民族的原始遗风。当然,宫内祭典很难有普通的外姓人在场,都是经皇帝特许的一些大臣、侍卫参加。祭天仪式中,后妃等女眷在清宁宫内面向神竿行礼,她们的“小肉饭”也是在室内食用。至于其后的吃“大肉”,则与室内祭神时基本相同。

对于新更换的索罗竿,也要有一些仪式。要用祭猪血涂在竿尖上,并把猪喉骨套在顶端,再将猪内脏等切碎放入锡碗中,以备饲喂乌鸦,然后才将新竿在石座立好。至于为什么满族人祭天要立这种神竿,按照比较通俗合理的解释也并不复杂,因为这根高竿与“天神”的距离自然要比在地面上的人近一些,放在锡碗里的祭肉由在天上飞的乌鸦等鸟类叼去,人们也宁愿相信它们能够把自己的心意带给凡人无法见到的天神,由此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同类推荐
  • 妙啐军师

    妙啐军师

    穿越到古代,本想做普通的大侠,可一场灾变,他意识到,一个大侠,远远不够……
  • 马谡别传

    马谡别传

    这是一个另类穿越的故事,虽然意外穿越到了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而且是“名传千古”的马谡,理应有所建树!但他凭着那并不十分肯定的超前知识,还有那偏差颇大的历史印象,并没有成就一番事业,真是一言难尽……
  • 康熙年间

    康熙年间

    他是一个孤儿,出身于捕快,嫉恶如仇,却一心想要发迹。他混迹于官场,变得圆滑,周旋与各个权贵之间。有人骂他是墙头草,而他看着身边的一个个权贵倒了下去,心中想着自己只不过是想活下去而已,这难道也有错?尚地群:53382499
  • 中国满族

    中国满族

    满族,是一个谜一般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中,从肃慎到满洲,满族一直是与汉族如影相随的东北邻居。在从原始部落渐渐演变成民族共同体的沧桑历程之中,满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传奇,不断给中国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直到深深地把自己融合进中华文明之中。
  • 追踪上古印度文明--沉沙中的失乐园

    追踪上古印度文明--沉沙中的失乐园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印度河的前夜;“死亡之丘”的复活;沉沙下的失乐园;散落天边的余晖;传颂诸神与英雄的时代。
热门推荐
  • 镜湖自撰年谱

    镜湖自撰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成了一座城

    我成了一座城

    我叫方鸿,我成了一座小破城,现在很慌。妖兽要攻城。土匪要抢城。城民们嫌城里灵气贫瘠要迁居。于是,被迫营业的方鸿开始招募人才、大搞建设、发展经济、培养强者……结果小城变大城,大城变主城,主城变圣城,最终主宰世界。
  • 重生复仇:腹黑小姐太刁蛮

    重生复仇:腹黑小姐太刁蛮

    前世,她兢兢业业辅助夫君三皇子登上帝位,最终却被奸险的妹妹和伪善的丈夫虐杀致死。带着满腔恨意重生归来,孟元蓓誓要亲手将那些害过她的人一个一个送进地狱!“如果善良,是纵容恶人戕害自己,那我宁愿一辈子恶毒下去。”乱世之中,她利用西陵世子复仇,却发现自己也成了别人的棋子。命运展开,越想逃离却越是泥足深陷,她说,“乾康,我们合作就好,别玩感情,伤不起。”“如果我不是玩呢?”她轻蔑一笑,她说过再不让感情误事,她的命运由自己主宰,谁都别想掌控她的人生。后来,她发现,她掌控不了感情这个东西,更掌控不了她的心。
  • 老婆,算你狠

    老婆,算你狠

    天邦被灭,她从大小姐跌落谷底,他疯狂寻找,而她却成为黑市的拳王。他想要帮她,却被她丢下一句“我凭什么要做你的女人!送你十个字——有他妈多远,滚他妈多远!”终于,他决定不再忍,他要她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但是他却意外的救了生命危在旦夕的她。让她明白谁最好!
  • 没有系统的穿越生活

    没有系统的穿越生活

    额……刚到手的系统一不小心把它卖了,怎么办?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 皇手

    皇手

    在某次挊之后,陷入空虚的余暮昇,对着左手许下了一个卑微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此手,能化作真正的姑娘,拯救自己那悲惨无望的人生。谁知恰逢天地异变,万物觉醒,余暮昇幸得天眷,得以如愿,抽得皇手。至此,便踏上了一段传奇的寻妻之旅……
  • 文娱大帝国

    文娱大帝国

    为了改变娱乐圈的风气而努力!为了改变华夏影视圈在国际上的地位而奋斗!为了让华夏的电影,变成世界的电影而拼搏!更是为了要让其它国家的观众,为看懂华夏的电影,而拼命学好普通话!为了这些,所以唐宇来了!(书友QQ群:649702695,欢迎来水群!)
  • 神兵祭

    神兵祭

    魔力作为普遍力量的七衡世界里,有着七件上古神兵分布在世界的七个地方,使整个世界处于平衡中。他,一个体内不能储存着魔力的人,却被早已预谋着成为开启七神兵之一的钥匙。深爱着他的女生占卜预知这件事,却是无能为力,仍奋尽其力,意想挽救他……父母二人均为木偶,父亲是幕后指人?利用他做为钥匙?故事这才正式开始。
  • 先婚后爱,总裁盛宠小萌妻

    先婚后爱,总裁盛宠小萌妻

    为救狱中的母亲和频临破产的林氏,她不得不嫁入南城第一豪门宫家,传言,她老公结过一次婚,有个儿子?之所以离婚,这么多年来未再娶,是因为肾不好?酒醉怂人胆,她终于将自己的老公成功收编。“你?你不是肾不好吗?”宫先生笑得无比优雅,“那得看和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