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55700000027

第27章 沈阳故宫——成长中的特型帝都(2)

清入关后大政殿最重要的使用功能是在皇帝东巡盛京祭祀祖陵期间。按照乾隆时期的定制,东巡期间有两项仪式要在这里举行。一是在崇政殿庆贺典礼之后,要在大政殿前颁布宣告东巡谒陵大礼告成的诏书。第二项则是隆重的筵宴大典,一般在皇帝祭祀三陵已毕入住故宫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举行。

相关官员事先已将典礼所用的编钟、编磬等宫廷乐器和宴桌等摆放在殿前,通常的情况是在殿内宝座之前摆设大宴桌一张,供皇帝专用,满、蒙王公贵族的宴桌摆在殿内两边,其他人的宴桌则放在殿旁台基上和殿庭之中,皇帝宴桌以外都称为“跟桌”,数量是整整一百张。吉时一到,皇帝由驻跸的西所行宫乘轿至大政殿升坐宝座,王公官员等在殿前跪迎行礼后各自入座。筵宴开始后,众王公大臣的代表要向皇帝敬酒,而皇帝赐给众人的酒果点心等则由御前侍卫逐桌送上。席间,王公大臣要在由乾隆皇帝亲自填词的“世德舞”乐章伴奏下,每两人一组依次到殿前起舞助兴,还要像入关前大政殿筵宴时那样,由侍卫表演摔跤、翻跟斗等助兴节目,场面十分热闹。这种大宴的参加者,除随驾东巡的王公大臣外,还有盛京地方官员和皇亲国戚、乡贤耆老的代表,每次都不下数百人,而且从乾隆至道光历次东巡都按制举行,成为皇帝在祖先宫殿前款待臣僚和家乡父老的欢庆盛典。

●八旗制与十王亭

在大政殿前左右两侧,各排列着五座方亭。东侧由北向南依次是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则相应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俗称“十王亭”或“八旗亭”。

这些亭子的来历,应从满族独特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说起。

满族人原有一种狩猎组织“牛录”(汉语意为“大箭”),由十人组成,其中一人为首领,称为“牛录额真”,外出狩猎时,同牛录的人都要听从其指挥统一行动。努尔哈赤在征服各部的过程中部众不断增加,便于1625年对牛录组织加以改造创立了“八旗制度”,规定每三百男丁编成一牛录,五牛录编成一甲喇,五甲喇编成一“旗”(固山)。当时编成的八个旗以所用旗帜的不同区分。用黄、白、红、蓝整色旗的分别称为整黄旗、整白旗、整红旗、整蓝旗;另四旗用加镶边的旗帜。即黄、白、蓝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分别称为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后来汉字中多把“整”写作“正”,所以就有了八旗“四正四镶”的说法。皇太极时期又在原有的满洲八旗之外新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但旗帜并未改变,所以习惯上仍称为八旗。

“八旗”并非只是简单的部队编制,而是军事、生产、行政合一的组织。编入八旗的成年男子“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既出征作战又从事生产,他们的家属、奴仆也都同在所属的牛录之内。全国的人口、土地和其他财产都置于八旗管辖之下。可以说,入关前的清(后金)国家就是由八旗构成的,国家的重要决策,都是经过八旗贝勒(旗主)大臣参与讨论制定的,皇帝对全国的统治是通过八旗实现的。

沈阳故宫大政殿和十王亭所构成的建筑组合,正是八旗组织在当时国家中重要地位的生动体现。这里举行大型典礼时,呈帝升坐大殿,八旗各级官员都各自排列在所属旗分亭子前,直到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官员在此“坐班”、“朝贺”时仍是如此。在平时,十王亭则是八旗官员处理本旗行政、民事、诉讼等事务的办公场所,通俗地说,如果大政殿是国家的“大衙门”,那么十王亭就是八旗的“旗衙门”。

大政殿和十王亭不仅体现了当时满族国家的政治特色,在建筑布局和风格上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史书中记载,努尔哈赤、皇太极率领八旗军队外出驻扎时搭设的蒙古包式帷幄,有时就是皇帝用大一些的“黄幄”,而八旗贝勒大臣们则分别用排列在其前两侧的八座“青幄”,大政殿和十王亭的排布、瓦色、造型都与之十分接近。因此,人们也把这“一殿十亭”叫做“帐殿式”布局,视为带有游牧狩猎民族特点的宫殿建筑的典范。

●临朝听政的金銮殿

进入大清门沿御路北行,正面就是清太宗时期的“金銮殿”——崇政殿。中国古代宫殿一般都是由“外朝”和“内廷”(或称“前朝后寝”)两部分组成。其中外朝区域是皇帝临朝理政和举行国家典礼的地方,崇政殿即是沈阳故宫外朝的中心。其正门前至大清门北侧石阶间的殿庭御路两侧,即是典礼时王公官员排班站位之处。殿左右连接翊门各三间,分别称为“左翊门”和“右翊门”,是平时进出殿北宫廷区的通道,而皇帝上殿退朝则是由殿内北门进出。

崇政殿在使用功能上与大政殿有显著不同。首先,作为皇宫的正殿,它是皇帝日常临朝理政之处,也就是通常所说“上朝”的地方。在后金早期的宫殿制度中,俗称为“汗宫里的殿”或“内殿”,而大政殿则是举行较大规模的重要集会时的“大殿”,在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崇政殿相当于皇帝的“办公室”,而大政殿则更像是一座“会堂”。其次,清太宗时期国家的重要典礼,如元旦和万寿节庆典、太祖实录告成、皇子娶妻公主下嫁、明朝重要官员的归降等仪式,都是在崇政殿举行,而大政殿则是在元旦、万寿节等典礼的主要礼仪结束后大宴群臣的地方。第三,崇政殿也是皇帝接见宴请外邦宾客之处,在皇太极时期,主要用以款待前来盛京进贡、朝觐、通婚的蒙古诸部贵族,国内庆典时的一些小规模宴会也常在这里举行。

清朝入关后,从乾隆初次东巡开始,即规定皇帝亲祭盛京三陵的告成典礼于崇政殿举行,并由礼部编写出详细的程序仪节,正式载入《大清会典》、《大清通礼》等官修国家典籍之中,称为“崇政殿朝贺仪”,通俗地说就是群臣祝贺皇帝祭祀祖陵圆满成功。其仪式一般是在皇帝入驻盛京宫殿的次日或第三日,场面和礼节都要比入关前在此举行典礼时隆重正规。

清晨,礼部和鸿胪寺官员就要把所用的卤簿乐器、桌案彩亭、贺表诏书等一切物品陈设停当,时辰将至,随驾王公大臣、盛京地方官员等按品级高低从殿前一直排列到大清门外。届时,中和韶乐奏《元平之章》:“维天眷我清,一统车书四海宁。法驾莅陪京,祠谒珠丘展孝诚,陟降旧宫廷,思祖德、答天明,佳气绕龙旌”,皇帝入崇政殿升坐金龙宝座,百官进表称贺,三跪九叩。仪式的最后,还要宣读皇帝关于东巡大礼告成的诏书,等于正式向全国公布本次祭陵圆满成功,并以此告慰在盛京开创基业的先皇在天之灵,可见入关后清帝把这项典礼安排在崇政殿也是颇具深意的。

艳丽多彩的外观装饰从使用功能上说,崇政殿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但是如果将二者的建筑规模作比较,平地起建的五间崇政殿,与坐落在高高的汉白玉台基上的十一间太和殿简直无法相比,何况按照明清宫殿建筑屋顶样式的级别划分,崇政殿的“硬山顶”是最低的,而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则是最高的。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并不难理解,一个是刚刚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另一个则是统治全中国几百年的中原大帝国,“金銮殿”的规模当然会有区别。但是,大有大的风格,小有小的特色,崇政殿在建筑装饰方面的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宫殿都不能取代的。

从建筑样式上说,崇政殿是在东北地区极为普遍的硬山式房屋的基础上,根据皇宫正殿的使用需要加以美化。其殿体高12米,下有一米多高的砖石台基,前后各有加饰石雕栏板望柱的殿阶和檐廊,这样,在造型上已与民间的同式房屋产生了本质区别,成为只有宫殿寺庙中才有的高等级模样。

最能体现崇政殿尊贵地位的,还是其与众不同的建筑装饰。

殿前后红色檐柱都是方形,下面是灰黑色覆莲式的柱础石,上部则用蓝、白、金等颜色绘“披肩”、莲花等图案,外侧是与大政殿相同的兽面。柱顶部分更是精彩,各有一形象生动的木雕龙头探出,而且两两相对,探爪戏珠。龙身和后爪则在廊内,既起支撑作用,又是别出心裁的美化,仿佛神龙自殿内飞出,高贵而富有生气。檐下的木雕莲瓣、蜂窝、如意等与大政殿一式,和方形的殿柱一样属于藏传佛教(喇嘛教)建筑艺术风格,枋上的二龙戏珠浮雕,金光闪烁,横贯外檐,增添了华丽精美的效果。

崇政殿的琉璃构件艺术风格与大清门如出一辙,但整体效果更为突出。墀头部位仍然是上下相叠的几组飞龙、麒麟和瑞草奇花,不过主体图案与大清门墀头色调相反,鲜艳中不失凝重之气。在殿顶和房山上端的正脊、垂脊、博风、山花等部位,也都有五彩缤纷的琉璃构件,以黄、绿、蓝为主要色调,行龙火焰珠为基本题材内容,殿顶四角的羊、狮、龙、海马等“脊兽”,也分别用白、蓝、绿、黄、红等不同颜色。这些多彩的琉璃构件,再加上黄心绿边的琉璃瓦屋顶和檐下的木装修,使崇政殿殿体前后、正侧、上下每一个连接处都色彩斑斓、装饰富丽,与金红相间的木隔扇门、白石青砖的殿基月台,共同组合成崇政殿庄严华美的外观。相比之下,北京故宫“黄顶、红身、白座”的太和殿在视觉色彩上要单调呆板许多。

建造这座宫殿时,满族人的政权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历史。他们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房屋式样,吸取其他民族建筑艺术和技术,按照本民族喜爱色彩鲜艳、火爆热烈的审美习俗,造就了大清国的第一座“金銮殿”,这就是崇政殿的价值所在。

清新华美的殿堂崇政殿室内,是不加天花板的“彻上露明造”,而且五间贯通,不设隔断,上上下下横直相交的殿柱梁架都可一览无余,因此,几乎所有外露的木构架表面,都装饰着彩绘或雕刻,形成了一处龙飞凤舞的空间。

室内的殿柱,下部为红、蓝、白三色相间的“立水”,再往上是翻卷的浪涛和腾飞的金龙,周围点缀火焰流云。七架大梁上的彩画也同样精彩。中段近似半圆形的“包袱”内为红地金龙和如意云朵,两端是各色奇花瑞草,既高贵深沉又祥和自然。五架梁以上及檐枋、角背等处是比较规范的“龙草和玺”类彩画,红蓝相间的主调衬托金色行龙,犹如在殿内搭起一道道腾空飞舞的彩带,再配以椽间望板上所绘蓝天白云,更增添了清新的意境。两侧山墙间外露的屋架,柱头部位仍然是奇异的兽面,连同隔扇门上方蜂窝、莲瓣等装修都是与外檐一致的藏式风格。

崇政殿室内的宝座、屏风等陈设,并非清太宗时期的原貌,而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根据皇帝的旨意重新设计制作的,在殿内正中北侧,是二尺多高的红漆木制地坪,前三侧二共五组台阶,周围是仿石雕式样的栏板和望柱,这种地坪古代称为“陛”,因为官员们见皇帝时都要跪在下面,所以才口称“陛下”。在陛上后部,又有一类似“殿中之殿”的“堂”,全部木制,外罩金漆彩绘,加饰行龙、兽面等精美雕刻,并特意保持与殿内外原有装饰风格基本一致。其上方的“正大光明”黑漆金字匾,则是乾隆仿照北京乾清宫顺治所书匾题写的。堂陛之内的屏风宝座,是乾隆特命仿北京故宫乾清宫所用加以缩小精心制作的,宝座、屏风各以九条龙作为主要装饰,全部罩以金漆,体现其唯一的使用者——皇帝的无上尊严。屏风上的四言十二句铭文,与乾清宫屏风上的完全相同,是康熙皇帝从古代经书中摘出,作为自己和后世皇帝治理国家的座右铭镌刻在御座之旁的。陈设在龙椅前后的鹤式烛台、熏炉、塔式香亭、甪端、“太平有象”等。都是乾隆年间宫中精制的珐琅礼器,专用于皇帝御座周围,既为熏香之用,也有驱邪诹古的寓意,使得“真龙天子”临朝理政之处更具有庄严神圣的气氛。乾隆、嘉庆、道光几位皇帝东巡盛京期间,都曾坐在这里接受群臣的朝贺叩拜,庆祝自己祭陵大典的成功。

此外,为了表示对这座开国金銮殿的敬仰,从乾隆时起,皇帝还把一些相关的题咏诗章手迹制成匾联悬挂殿内。宝座前的“念兹戎功用肇造我区夏,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蓝地金字对联,其上方的“御崇政殿受贺”诗匾,都出自乾隆皇帝手迹,殿北门内上方还挂有嘉庆、道光御题崇政殿诗金字木匾,也是他们留给这里永久的纪念。

淳风不减的后宫

沈阳故宫的内廷部分——即清太宗时期皇帝后妃居住之处。位于中路崇政殿北的高台之上。按照满族人过去在山区居住的风俗,部落里酋长的住宅,都是建在寨子里最高的地方,既便于守卫,又利于观察瞭望。迁居平原城市之初,他们仍然受这种习俗的影响,所以沈阳故宫帝后寝宫建在特意筑起的近四米的高台之上,但大政、崇政两座殿却建在平地。这种“宫高殿低”的情形,与北京故宫的“殿高宫低”正好相反,人们也将其视为沈阳故宫因满族风格而形成的特色之一。

●独具特色的凤凰楼

修建寝宫的这处高台,很像是一座城堡。下面是从平地起建的近四米的高墙,在台上面又有两米多高的围墙,两墙之间有宽二尺左右的间隔,成为环围墙而设的夜间巡逻“更道”,站在更道内时外墙正好到齐胸的高度,与城上防守的掩体“女墙”十分相似。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只要退至台上防御,敌人短时间内是攻不破的。

进出这座皇宫城堡的通道,就是其南侧正中的凤凰楼。这是一座进深、面宽均为三间的三层歇山琉璃瓦顶的楼阁,屹立在高台之上,其下层明间是进出寝宫区的通道,前有二十几级台阶通往台下地面,只要关上大门,帝后寝宫区就成为一座居高临下的森严城堡,因此,凤凰楼的功能也很像是一座居高而建的城门楼。

在皇太极时期,凤凰楼是皇帝后妃们夏日观景纳凉之处,史书中还记载当时清太宗也曾在这里召集诸王贝勒读书讲史。由于凤凰楼是清代盛京城内最高而且最漂亮的建筑物,从城里的各方位都能望得见,所以成为沈阳城著名的景观,“陪都十景”、“盛京八景”中,把“凤楼晓日”、“凤楼观塔”也列入其中。又因为站在凤凰楼上可以看到全城,所以清入关后历代皇帝东巡来沈阳时,都要登楼观景,赋诗咏怀,至今楼内仍然保留着按乾隆题御笔手迹制作的黑漆金字诗匾。

同类推荐
  • 大唐醒梦

    大唐醒梦

    什么?虞丰年竟然一觉睡回了古代!唐、宋、明,秦、元、晋、魏在不同时代里的王朝居然出现在同一个时空里,七国纷争?!什么,虞丰年回到大唐之后,原本出现在语文教科书上的李白、杜甫们都是不存在的,作品都是他的?什么?剑术和天下第五的叶轻舟打了个平手,竟然在三百招之后还小占上风?!什么?他变成了兵家亚圣李靖的义子?什么?和大唐相国魏征、右仆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的第一次的斗智斗勇里就让几个眼比天高老头认了输?!顺手还拿下了长安城的花魁陈圆圆?!魏征说:“虞丰年是储相之才!”长孙无忌说:“当是小如晦”房玄龄说:“生子当生虞丰年。”杜如晦说:“狗屁的小如晦,是老子不如他。”且看虞丰年在七国之间周旋,与各路英雄豪杰斗志斗勇!
  • 月球迷踪之文明旋风

    月球迷踪之文明旋风

    月球偶纳苏共和国留学生东方一鸣受困异国,在一次旅行中,飞机失事,穿越到大闻国,由此展开了他精彩绚丽的人生经历。
  • 旧事无声

    旧事无声

    旧年陈事,循环无声唯有至公不党争收人心纵侠情身在江湖执耳朝政多情自笑我我不怨多情千载寂寞万世留名请君携酒听一听
  • 江山圣手

    江山圣手

    莺歌燕舞,煮酒温香,道不尽的鼎盛辉煌。题名金榜,指点江山,说不尽的天下兴亡。点烽烟为墨,执铁骨作笔,为盛世续写华章!
  • 剑霸春秋

    剑霸春秋

    这是一个真正属于剑的时代。纯钧湛卢,折冲伐敌;干将莫邪,惊天动地;巨阙鱼肠,勇士无惧;龙渊太阿,水击鹄雁。君主佩剑,以彰其威严。士子佩剑,以明其意志。将军佩剑,以展其宏愿。刺客佩剑,以成其道义。美人佩剑,以为郎君舞。宝剑争相出世,虽不是江湖,胜似江湖,名将更以万军作剑,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养一国以为势。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则九州定矣!!
热门推荐
  • 向往北极的企鹅

    向往北极的企鹅

    你的人生,我有幸参与!若有不幸,我想:大概是未能参与你的全部。虽然有些零零碎碎,但我想也算是让我想清楚了现有的疑惑。不过,我与那些随意给你贴上标签的人并不同,我觉得他们甚至掩盖了事实的真相!他们只是自以为是的了解你,因为真正了解你的人是不会说出来的。如果人生真要用幸福指数来恒量,我想还是取决于不幸与有幸的多少!可对于你,我偏生是希望不幸能少一些。你的人生,有幸只有两样————被爱过、还活着!一个回不去的曾经,还有一个未知的未来。然而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只能活在回忆的过往中时,那“活着”对你来说无疑也成了一种不幸!而你又要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战胜这种不幸呢?
  • 国色天香之朱雀卷

    国色天香之朱雀卷

    本是公主的她,却被卖入青楼。为了报仇,她靠着智慧,步步为营接近皇宫。原来,这世上最终极的力量就是坚持。***********************************************定期每晚荷兰时间CET23:30更新(中国时间早上5:30)热烈庆祝本书拿到起点的A级签约!感谢各位编辑和书友们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从跑路开始无敌

    修仙从跑路开始无敌

    修仙不息,跑路不止。他很强,你最好祈祷不要见到他,不然他就让你知道什么叫气贯长虹,来无影,去无踪…叮咚。宿主,危险等级上升,跑路值增加上限+1点、+100点、+1000点……跑路系统主菜单启动,临时辅助技能已更新,请使用。(本书主题,是被动游历红尘为主。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啊呸。)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万年修仙路

    万年修仙路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看凡人小子王道玄。如何在茫茫修仙路中摸爬滚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修仙梦。让我们一起来,见证王道玄的修仙之旅。
  • 重生之肥猪王子心

    重生之肥猪王子心

    灰蒙蒙的灰雾将整个大地笼罩,寒霜冻结在玻璃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 青春学园的天真公主

    青春学园的天真公主

    《吸血鬼检察官》的续,人物性格可能与电视有差别。
  • 捣蛋小狐仙

    捣蛋小狐仙

    她是一个修炼千年的狐仙,她最爱打抱不平,最爱管人世间的闲事,她在人间行侠仗义,惩恶扬善,无意间,再拐带几个人间仙界的帅哥玩玩……
  • 瞬息万变,寥寥回忆

    瞬息万变,寥寥回忆

    当夜幕降临时,当你孤身一人,在你沉睡的梦境中,你梦到了什么?那来自以前的回忆,仿佛熟悉的某个人,熟悉的场景,你可知道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