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0400000008

第8章

要让臣子始终在雾里看“花”

臣子毕竟是自己人,不可能像对待敌人那样残酷,否则他们都会成为你的敌人。因此,需要一种平和且扑朔迷离的控制艺术,这种艺术运用到实践当中会让所有人有着如雾里看花的感觉。给你一杯酒,请你把权力主动交给我,想在我身边酣睡,我就让你在睡梦中烟消云散,你们争取夺利,最后得利的人让你们永远害怕。

1.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揽权的招数

先秦法家认为:“下侵上之权,臣用君之术,为乱政之本。”历代有许多“势盛俘上,功高震主”之大臣,篡权夺位,擅杀大臣,谋废君主。帝王吸取过去的教训,对于这些权臣、重臣,总不免要有所忌惮,一旦局势许可,即着手削夺他们的权势。

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部下黄袍加身的方式登上皇帝宝座的,他不宜采取极端的措施来削夺势力强大的部将的兵权,因为如果他这样做了,很有可能出现“两败俱伤”的结果。因此,他采取一种以往任何朝代都没有人用过的全新方法来驾驭权臣。

赵匡胤行伍出身,长期掌握禁军,依靠兵变夺取政权,自然要防止别人故技重演。如何确保全国统一、集中军事权力、抑制地方军阀抬头?摆在面前的难题使他坐卧不宁。

一天,他在召见赵普时,诚恳地问:“天下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时间内,帝王换了八个姓氏,战事从未停息过,生灵涂炭,这是什么原因呢?”赵普静静地听着没有做出回答。赵匡胤迫不及待地接着问:“我想平息天下的战事,作为国家的长久计策,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忠心的赵普对这一攸关国家社稷的大事也思考良久,然后才胸有成竹地回答:“陛下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天地人神的福气啊。其实这里也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只不过是藩镇势力太强,而君王的力量太弱小罢了。要想从根本上治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有慢慢来削夺这些藩镇的权力,给他们一些金钱、田产,收回他们手中掌握的精兵,那么天下自然会安定下来的。”赵匡胤还没有等赵普讲完就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要对禁军将领动真格的,赵匡胤却陷入了权力和友谊的矛盾之中。禁军的高级将领慕容延钊、韩令坤、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有的是过去的好友,有的是义社弟兄,有的直接参加了拥立活动,个个都是圈子里面的人物,自己有今日,全靠大家的拥戴,现在怎么好对他们下手?倘若不采取行动,他们中却有一些人自恃有功,已经出现了不听皇帝号令的迹象,不由让人内心感到害怕。赵匡胤有些犯难,犹豫不决。对此,赵普相劝道:“不怕他们反叛,不过就怕他们不能制服部下。万一军队里有人作孽,他们到时也由不得自己了。”一席话让赵匡胤想起自己当年“黄袍加身”的往事,便再也不犹豫了,就这样“杯酒释兵权”便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了。

公元961年春天,赵匡胤乘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入朝、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返京之机,召集义社兄弟进宫。这些把兄弟与赵匡胤是生死之交,建宋朝后,各得其所,有的掌握节镇大权,有的典掌禁军,个个权势显赫。人都到齐后,赵匡胤发给众兄弟每人一弓、一剑、一匹御马,撇开侍从,独自率领众将帅驰出固子门(今开封城西门),来到城郊森林里开怀畅饮。大家都是结义兄弟,不分君臣,行令猜拳。酒饮方酣,赵匡胤突然起身严肃地问道:“此处别无外人,你辈之中谁想当皇帝的,方便得很,动手将我干掉便成了。”诸将帅一听,收住欢笑,纷纷跪在赵匡胤面前,伏地求饶。赵匡胤看了看众兄弟,语气缓和地追问:“你们真的是要我当皇帝?”众兄弟一听赶忙拜呼:“万岁!万岁!”赵匡胤说:“汝辈既然真的拥护我为天下主,从今以后,必须尽臣子忠君之节,不得无礼犯上。”

经过这次预演后,赵匡胤于闰三月,迈出了改革禁军的第一步,罢去慕容延钊殿前都点检职务,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罢去韩令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职务,改任成德节度使。从此,宋廷去掉了禁军中最高统帅职位殿前都点检,禁军即由皇帝直接掌握。

撤换几个禁军将领,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禁军的从属问题,为了巩固皇权,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保证禁军不产生新的实力人物,集禁军最高指挥权于君主一人之手,赵匡胤必须从军事制度上铲除滋生新的实力人物的土壤,消除对皇权的潜在威胁,所以他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禁军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改革,从而使禁军完全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

赵匡胤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重组禁军最高领导机构,将原禁军殿前、侍卫两司之一的侍卫司一分为二,改作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同殿前司合称“三衙”。同时,撤销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和侍卫马步军指挥使,从而使禁军中原来职位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和步军都指挥使,变成禁军的最高将领。“三衙”首领互不相隶,直接由皇帝统领。为了使“三衙”首领相互牵制,他又在宋廷中设立最高军事行政机构——枢密院,设枢密使和枢密副使,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戍之政令,悉归枢密院”,把过去集于“三衙”一身的统兵权和调兵权一分为二。宰相不再过问枢密院的事情,枢密院直归皇帝管辖,以形成“三衙”虽有握兵之权,却无发兵之权,枢密院虽有发兵之权,却无握兵之权的局面。同时,又明确规定禁军的后勤供应归宋廷最高财政机构“三司”(盐铁、度文、户部)管辖。这样,“三衙”、枢密院、“三司”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共同管理。皇帝自上而驭,利用三者之间相互制约,来统率、指挥禁军,禁军从此一扫五代以来飞扬跋扈的风气,乖乖听命于皇帝。

万事开头难。赵匡胤在禁军中“丢块石头问水深”,没有引起多大波澜,便决定加快改革禁军步伐,正式上演“杯酒释兵权”。

七月的一天,赵匡胤在宫里举行宴会,他传旨召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入宫赴宴。酒过三巡,赵匡胤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对出席宴会的功臣宿将、义社兄弟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何故。赵匡胤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赵匡胤刚说完,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顿时宴会气氛紧张,大家着了慌,赶忙离开席位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赵匡胤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到时,即使你们想不干,能行吗?”

赵匡胤说得言真意切,石守信等人被吓得哭了起来,一个个乞求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

赵匡胤见时机已经到了,便不紧不慢地说:“人生只有短短的一瞬间,大家所说的大富大贵,不过就是积攒很多的钱财,以供自己和子孙们享受荣华富贵罢了。我现在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不是更好吗?”石守信等将帅听罢此言恍然大悟,连连称谢说:“陛下替我们想得太周到啦!”

第二天上朝,石守信等禁军将帅一个个称病告假,请求解去兵权。赵匡胤十分高兴,很快批准。赵匡胤不费吹灰之力收回这些大将们手中的兵权,于是,很慷慨地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赵匡胤第一步计划圆满成功。

随后赵匡胤又对耆宿旧将也采取了同样手段。公元969年冬天,赵匡胤约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等人入朝,到后苑宴会。王彦超等人都是赵匡胤的老前辈,多在晋汉两朝时就已“建功立业”,显赫一时,根基很深。宴会上,酒喝得差不多时,赵匡胤便开口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现在藩镇的事务那么繁忙,还要你们干这种苦差,我真过意不去。”

前凤翔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彦超是个明白人,赵匡胤落魄时投奔他,他没有收留。赵匡胤建宋当皇帝后不思旧怨,依旧留用他,而今在稳定朝政上自己已失去作用,他便知趣地顺着赵匡胤的意思说:“我本来也没什么功劳,留在这个位子上也不合适,希望陛下让我告老回乡。”其余等人不赞成王彦超的说法,争着陈述自己的功劳。赵匡胤听了直皱眉头,然后不耐烦地说:“这都是陈年老账了,提它干什么?”武行德等人讨了个没趣,怏怏散去。第二天,宋廷降旨罢免王彦超等人的节度使职务,任命以闲散官职,留在京城居住。至此,压在赵匡胤心头的石头,又放下一块。

禁军是最让皇帝头疼的事情,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发政局动荡。因此赵匡胤没少花工夫,当时禁军是赵匡胤直接掌管的正规军,大约二十二万人,负责守卫京城和重要战略据点。因此,赵匡胤为了防止禁军犯上作乱,在具体部署上,京城驻十多万,外地军事重地驻十多万。他还规定京师禁军和外地驻军内外相制,如驻外地禁军谋反,京师之军足可控制外地驻军。反之,如京师之军叛乱,外地驻军也能抵挡住京师禁军。为了优抚禁军,赵匡胤不惜倾全国之财力来供养这么一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军队,禁军俸禄从优,特别对出外戍边的禁军,还加发各种钱物,有的增加“月俸”,有的按季加发艮鞋(一种比较坚固的鞋),天寒或给棉袄,或给“装钱”。戍守部队,一般一二年换一次,至多不超过三年。每当戍卫回京,赵匡胤都亲自接见,并备食物慰劳。他防止禁军将领哗变的主要措施就是:禁军出外作战前临时指派将帅,以便割断统帅与士兵的密切关系。所有这些防范措施,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禁军权限过大、易于发生政变的问题。

整顿完禁军后,赵匡胤开始把触角伸向地方武装,他对付地方武装全然不像对禁军,他的目的就是要弱化地方武装,即他所奉行的“强干弱枝”之策,他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呢?原来,他将全国的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除了禁军直属中央管辖外,厢军、乡兵和蕃兵都归属地方管理。厢军是宋地方长官掌握的军队,总领于侍卫司,其精锐选入禁军,留下来的大多为老弱。厢军可以说是不务正业,有名无实,他们主要工作只是一些地方性的杂活。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只招募来的地方兵,经过训练,加强地方上的统治。蕃兵是边区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数量很少,必要时可以配合禁军作战。

从厢军、乡兵、蕃兵的兵源上看,我们不难想象他们与禁军在待遇上的差距会有多大了,由于这些地方武装待遇低,训练差,士气不高,故无法与中央禁军相抗衡。这也正是赵匡胤所希望看到的,通过这样的安排,他根本不用担心地方实力超过中央,即便是偶尔有一二个地方集团想要脱离中央,就军事上而言,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战胜高出他们若干层次的禁军。可见赵匡胤在解决唐末以来地方割据问题上是超越了他的先辈们,同时也给后来的帝王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2 . 别想在我身边酣睡

——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的绝招

与刘邦一起打下西汉江山的大将们,如韩信、陈豨、彭越等人,没有一个实力比他弱。因此,刘邦不能以硬碰硬,只能主动示弱,以麻痹这些强敌,等时机成熟了,再突然袭击,慢慢削弱他们的实力。刘邦遵循的原则是一次不要打死,以免狗急跳墙。要利用一支强敌的力量去攻击另一支强敌,形成彼此攻击的态势,然后自己再将最终剩下的那一支伤痕累累的强敌收拾掉,从而在不损耗自己一兵一卒的前提下,消灭了自己面前所有强劲的对手,这就是刘邦“示弱蓄力,借力打力”的策略。

刘邦成为西汉皇帝后,深知刚刚摆脱了大规模战争蹂躏的百姓,不愿意看到因为统治集团的矛盾而重燃战火,所以刘邦不能同时对所有的诸侯王动武。但如果只对一个诸侯王动武而不惊动其余的诸侯王,这个难度又显然很大,那怎么办呢?刘邦索性来个示弱,诸侯王不是希望刘邦表现得很弱吗,既然这样,索性将计就计。刘邦最担心的诸侯王莫过于韩信了,如果韩信造反,那自己的皇位定然不保,因此,刘邦必须先稳住韩信,那么怎样才能稳住韩信?刘邦自有他的绝招。

西汉建立不久的一天,刘邦在京城洛阳南宫设宴贺功。大家开怀畅饮,刘邦也喝了不少。高兴之余,他向众人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能夺取天下,而项羽为什么会失掉天下呢?”群臣一致认为:“陛下能与天下同利,谁能攻夺城池,就封他为王;而项羽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有功的人遭陷害,贤良的人被怀疑,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攻占城池不给人封地,所以会失控天下。”

刘邦笑着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负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百姓,安抚百姓,筹备粮饷,支援前方,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乃当世豪杰,我能任用他们,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而项羽,身边只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失败的关键。”这些话只提他手下大臣的能力,唯独没有说他自己的能力,可见,刘邦是在故意示弱同时也放出了信号:韩信,你放心吧,我不敢拿你怎么样。但背后却隐藏着刘邦一个惊天的大阴谋,他需要积蓄足够的力量,才能从根上拔掉韩信这棵大树。

不久,刘邦为了进一步安抚韩信,将韩信从齐王改封为楚王,让他富贵还乡,满足了他多年的梦想。韩信果然没有疑心,兴冲冲地当他的楚王去了。但韩信当楚王后,却越来越让刘邦坐卧不安了,不断有密报到刘邦那里,说韩信经常擅自调动军队,这让刘邦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韩信就带兵攻入长安。更令刘邦不快的是,项羽部下有个将领叫做钟离昧,与韩信一向很好。项羽在乌江自杀后,他就投奔了韩信。刘邦对此人十分痛恨,听说他逃到了楚国,又在韩信的手下,立即诏令韩信逮捕钟离昧。韩信则置若罔闻,不加理睬,这更增加了刘邦心中的不安。

于是,刘邦又一次向群臣示弱,他公开征集大家的意见。有些胸无城府的将领,听到这件事都大为愤怒,怒吼:“我们赶快发兵,把韩信捉来,活活坑杀。”这不是刘邦想要的回答。就在此时,西汉名臣陈平上场了,他问刘邦:“有人告发韩信谋反,旁人知道吗?”刘邦答道:“还没有声张出去。”陈平又问:“韩信本人知道吗?”刘邦回答说:“不知道。”陈平又接着问:“陛下的军队与韩信军队相比较,哪一个更精锐呢?”刘邦如实答道:“我比不过韩信。”陈平想了想,接着发问:“陛下能找出在用兵打仗方面比韩信强的将领吗?”刘邦承认说:“难以找出。”刘邦这是做出一个姿态来迷惑韩信的,很快就有人把陈平和刘邦的这段对话传到韩信的耳朵里,于是韩信因自己藏匿钟离昧而紧张的心情,逐渐放松了。

此时刘邦表面上装做无所事事,不闻不问韩信的事情,实际上他已经在暗中布置抓捕韩信的计策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吕布称霸

    三国之吕布称霸

    特种兵易风在一次的歼灭战中,糊里糊涂成了三国战神吕布。一代英雄吕布就得死于“白门楼”吗?易风是现代人,具有知晓历史的前景。既然老天让自己来了,那么我就逆天改命,我就不信自己知道历史后,还是斗不过命运?
  • 诸神演绎

    诸神演绎

    落魄书生意外获得造化玄气蝶碎片,穿越数万异次元空间,终到大商帝国末年,见证并演绎诸神的黎明与黄昏……这个位面不只大商帝国,还有化外强大的帝国……让你见证华夏诸神与埃及法老、奥林匹斯十二众神、恶魔族、天使族、北欧众神……的碰撞…!
  • 天朝萌国

    天朝萌国

    “什么?我大萌还没亡!还真的有海外大萌!?”穿越成朱兴邦的向子睿道。
  • 反清兴汉

    反清兴汉

    重生之后,王元兴竟然成了公爵的嫡子,来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这时,遥远的东方,跪着一个民族!且看他如何巧施妙手,复汉家衣冠,建大汉民国!
  • 帝贼

    帝贼

    帝,王者之名。贼,杀人不忌。帝贼,王者之贼。时逢乱世,风云际会,将遇雄主而闪耀,臣逢明主则通达。梁山一百单八将,有良将、有贤臣、有能吏、有干员,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可以于纷扰之间,识得千里之才,万里之干。且看柴遇穿越到水浒世界后,有多少好汉能够在宋金乱世脱颖而出?又有多少好汉最终在权力的道路上分道扬镳?大宋能否延续东京的繁华?柴遇能否阻止贪得无厌的南下金人,还中华大地一个朗朗乾坤。行之,则难者亦易矣;不行,则易者亦难矣!
热门推荐
  • 抢个美男当夫人

    抢个美男当夫人

    陶小言表示这辈子死也要当个饱死鬼。为了跟猫抢食,出车祸死翘翘了。当牛头马面为她想要怎样的家世的时候,她表示要吃不完的食物。于是乎,成了......额,土匪。而且,这土匪也当的得心应手的嘛。某天,某女打劫了个美男。毫不在意脸面地抱住人家的大腿,喊道,小鲜肉,乖乖做我的压寨夫人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头条女王(上)

    头条女王(上)

    她是传媒大亨的掌上明珠,她是娱乐圈的小小新人,她是奔跑在头条女王之路的低调小主播。她可以不惜受伤也要抢到头条新闻,也可以轻而易举放弃最劲爆的内幕,她坚信“娱乐”的含义,和“美好”有关。为之奋斗的娱乐圈,那里埋藏着她的理想;而爱,是她此生不变的信仰。谣言诽谤、恶意中伤……娱乐圈明枪暗箭,爱情之路艰难漫长,但那又怎样?穿越重重阻挠,挡下狂风骤雨,她依旧活得漂亮。她是当之无愧的头条女王!
  • 君可否记得

    君可否记得

    我和你面对面,不再说什么,你就那样的经过我的身边
  • 网游之江湖神话

    网游之江湖神话

    他只想平平淡淡,却踏上了争霸的旅程,他只想混吃等死,没想到各种绝世武学却纷纷找上他,他想感情专一,可是各种绝色美女却纷纷扮入他的怀抱。哥早已不江湖,可江湖到处流传着哥的传说
  • 无法翻页的日志

    无法翻页的日志

    (原名:无法翻页的日志)一场误会,一场车祸,导致了一场牵连三个家庭的悲剧,这是一个爱情亲情友情之间的虐恋。不哭,你找我!
  • 一剑通玄

    一剑通玄

    萧羽,带着剑神之魂浴火重生的强者,历经万古岁月,千般淬炼,一剑逆乾坤,只手碎星河,风华耀长空,霸气破苍穹!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 夏日冰淇淋

    夏日冰淇淋

    你听说了吗?什么啊!什么啊!听说现在有人拿小学生做“科学的陪葬品'',如果你走在小巷子里,就会有人把你带走,进行科学实验!我一直觉得这是假的,只到那天,我......变成了猫咪!
  • 武界极境之绝世武神

    武界极境之绝世武神

    六道轮回,突遭袭击。剑子吕元,转世凡胎。天剑降世,惊动四方。风起云涌,剑神傲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