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6200000043

第43章 专题篇(5)

5.实践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效。建成了由1个国家级、6个省级、5个校级构成的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构建了具有“一个目标,两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连贯,五个保障”特点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设立了5个创新实践班。同时,实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支持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搭建了公共、专业、学科三级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校内外实习基地达到160多个,校内品牌实践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兴趣和能力。

6.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建立起教务管理、教学运行、质量监控、实验教学、教学资源的网络信息平台,完善了教学信息员制度和网上评教系统。同时,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了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队伍,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初步形成校院两级管理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组织和人员保证。

四、结束语

在学校党政正确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十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深刻认识到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厚积薄发、不断积累是贯穿整个过程的主线,需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下大力气抓紧抓实。相信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学校一定会在已有成绩基础上,继续开拓思维,锐意进取,努力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沃土,为学校早日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执笔人:董发勤,彭煜,郑祥江)

龙头引领发展,学科成就未来

研究生部

学科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代表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在高校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十年来,学校一直把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立足实际,常抓不懈,目前已呈现出龙头引领发展、学科成就未来的良好态势,凝练了一批特色学科方向、汇聚了一批学术队伍、搭建了一批学科平台、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科成果、明显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誉。

一、学科及专业建设十年成就

(一)凝练了一批特色学科方向

十年来,学校密切关注国家科技、人才、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服务西部大开发和四川西部经济高地建设,紧密结合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的需求,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了一批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生物质材料加工、建筑及防护材料、碳纳米材料、材料电化学与表面技术和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等特色方向上,为西部经济发展和灾后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光电检测、智能控制应用、图像处理与应用和机电控制等特色方向,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中国(绵阳)科技城及西部经济建设,为灾后重建和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作出了新的贡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围绕解决西部地区重大环境问题和绵阳科技城建设发展战略重大需求,开展相关理论、关键技术及其综合集成研究,形成了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核废物处置与环境安全、水处理与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生物学学科立足于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对我国西部地区特种生物资源开展种质资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形成了发育生物学、植物遗传育种学、资源生物学、生理生态学和应用生物化学5个具有特色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学科在SHPB实验技术、非均质材料极端条件动态性能及其测试技术、典型结构在冲击、爆炸下的动态响应,工程结构致灾机理及其监测和防护,超服役工程结构、受损结构安全评估与修复技术,再生混凝土利用及建筑节能技术集成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机械工程学科在反求工程与快速制造、现代信号处理与传感测试、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建材装备数字化设计制造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核废物与环境安全等领域重点开展了核废物固化与处理、强辐射条件下物质特性、核技术及应用(辐射生物效应、加速器技术)、强辐射场下特种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特色研究。

围绕这些特色学科方向的凝练,学校在工学和农学等方面的优势突显,并在循环经济、犯罪防控等方面形成了优势明显的人文社科研究方向。

(二)汇聚了一批学术队伍

十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学科建设需求,不断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引进,汇聚了一批结构合理、影响力大的学术队伍。目前已有兼职博士生导师1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一批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和新世纪人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

(三)搭建了一批学科平台

十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平台建设,新增了一批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硕士学位授权点从8个(仅3个点招生)增加到3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从无到有,现增加到4个(工程硕士、法律硕士、MBA、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增加到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从2个增加到12个;重点实验室从无增加到1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0增加到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从0增加到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从0增加到3个(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四川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四川省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到2010年,学校已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具有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具有开展留学生教育及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并正式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目前,学校在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8大学科门类设有67个本科专业,2009年获得“双学位”办学资格,现有13个专业开展双学位教育工作,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防紧缺专业1个、国防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

(四)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

十年来,学校学科建设成果显著,承担国家“十五”攻关、国家“86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部、省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00多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等奖励340项。

(五)学校学术声誉明显提高

十年来,学校学术声誉得到了明显提高。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被SCI、EI等检索收录、转载1000余篇;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近300次;校内学术骨干作为特邀专家,赴美国、欧洲、日本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并作特邀报告50余人次。

正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学科龙头地位,使得学校在跨越式发展中不断实现新跨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从不足30人增加到2000多人,本专科学生从9000余人增加到2.5万余人。学校现有硕士生导师359人,其中外聘导师84名;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聘请的博士生导师12名;现有在校博士生7人,各类硕士研究生2016人,已授予硕士学位9届、授予硕士学位人数1561人。

二、学科及专业建设主要经验

回顾学校十年来学科及专业建设的经验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措施有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确保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

1.学校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与统一组织领导全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各学院(所、中心)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所在部门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工作。全校形成统一的学科建设指挥管理体系,对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大项目实施“立项先行、实效监督、滚动建设”的运作模式,并加强监督管理。

2.充分发挥“西南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西南科技大学教学委员会”、“西南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监督。

3.建立健全各项科研管理制度,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科研发展的管理运作模式,切实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实效性。

4.对于学校重点建设的博士点建设学科,其依托学院成立由院长、主管副院长和有关专家共同组成的“博士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学院承担的重点学科规划制定、方案实施、人员协调、实验室建设等学科建设与发展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学科建设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实效性,切实保障重点学科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经费投入有保障

学校设立了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其重大项目的实施实行“立项先行、实效监督、滚动建设”的运作模式,同时加强监督管理。

1.设立了博士点建设专项经费:学校设立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专项经费2.82亿元,在《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支撑学科建设任务》及其任务实施方案和《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软环境建设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及其经费使用方案下开支,同时加强监管、检查和验收。

早在2006年,学校为了提升办学层次,加强新增学位授权点建设,为成功申报博士授权单位打基础,学校投入了1700万元“首批重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对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植物学等5个学科的17个方向投入建设。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南科技大学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为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机械工程、生物学、土木工程3个学科为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支撑学科。

2.设立了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学校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按省学位办经费1∶2配套资助建设;对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加大投入,保障建设力度,并加强年度检查和验收工作。力争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争取更多的校级重点学科成长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同时设立了“重点建设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项目”,按每3年投入10万元进行建设,力争现有二级硕士点早日成长为一级硕士点。

除此之外,学校还设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专项经费,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专项经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等,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其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开放式办学模式为学科专业建设拓展了空间和资源

1.学校成立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副省长任董事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36家大型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校董事会。学校从董事单位聘任了一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教授、副教授,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7个,合办硕士点和本科专业10个,通过资源共享、联合办学,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和董事会成员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鲜明特色。

(1)在对口支援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全方位支持下,学校在短短4年间,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55人,这55名免试硕士研究生全部作为学校的委培师资。

(2)学校董事会成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及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单位与学校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在这些单位进行培养,有多位科技人员被聘为硕士生导师,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提供了可靠保证。

(3)自科技城建设以来,学校有10位教师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其他高校聘为博士生导师,近20位教师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为副博士生导师。

2.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20余所国外及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国际化开放办学渠道日益广泛。近年来,学校主持完成了加拿大政府资助的“中国西部远程教育项目”、欧盟资助的“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高等教育与培训模块的开发”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科技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三、学科专业建设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十年的努力,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要实现“到2020年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学科专业建设还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特色不够鲜明、优势不够突出;尚无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数量偏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尚未取得;硕士学位(包括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偏少,门类不多。

为此,学科专业建设当前应该在把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四川省西部经济高地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绵阳科技城建设需要,紧扣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定位,理清思路,做好“学科专业建设‘十二五’规划”;以博士单位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工学、农学优势,促进理工农经管文渗透、交叉,形成相得益彰的学科群、链;进一步凝练特色学科方向,在学术队伍、学科平台、学科成果和学术声誉方面有显著提升。

(执笔人:刘知贵,王德平,胡茂)

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创新能力

——学校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与实践

校团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必须以能力培养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同类推荐
  • 中外名人机智应变妙答趣事

    中外名人机智应变妙答趣事

    本书收编古今中外机智应变趣事趣话小故事280篇,多为名人大家、领袖人物、帝王将相口才艺术的真实记录,充分展示了智者的应变妙答技巧和语言艺术。
  • 我陪你

    我陪你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无论一帆风顺,还是艰难曲折,都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东西都值得纪念。身边总是充满了相遇、分离,身边的朋友也都各奔东西了。但故事仍在继续……作者把身边的故事整理成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在给你叙述他的经历和他看到的世界。所以,这注定会是一本凌乱的书。三十二个故事,三十二段人生。睡前故事,在睡前属于你一个人的时光里。长大后才知道,枕头上的污渍,不仅有汗水,更多的是泪水。
  • 艾涧诗草

    艾涧诗草

    70后诗人在改变当代诗歌的面貌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当代诗歌的新的问题。他们的写作会让我们重新反思当代诗歌的起点问题,也会促使我们考量不同的诗歌路径的问题。此外,对当代诗歌的代际关系,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新的不同以往的挑战。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
  •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古今中外,但凡事业有建树者,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人生的每一个细节,靠别人的施舍是永远不会成功的。20年以前,一位在企业界非常成功的先生将他的两个儿子送到外地上学,其中的一个就读维吉尼亚大学,另一个就读纽约的一所学院。
  • 神仙传奇故事

    神仙传奇故事

    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三清之首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尊神,居于清微天的玉清境。
热门推荐
  • 奇迹存在的地方

    奇迹存在的地方

    相遇分离,是否找得回那些?曾经现在,可否变得回以前?
  • 圣天懒神

    圣天懒神

    周天护来自中国广东在我们国家以修炼魔法为主再多的就一起来看看吧
  • 爱上仇人的儿子

    爱上仇人的儿子

    从当初机场道路的初遇到校园的重逢便注定了两人的纠缠。你是我夜少铭看上的女人,这辈子便只能属于我。当上官汐月知道他是“仇人”的儿子时又该何去何从?他们的感情能否坚持下去?
  • 洗心风流录

    洗心风流录

    一代大侠的成长史。绝世武功与倾城美人尽数收入囊中。
  • 本泽随笔

    本泽随笔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称随笔。下笔随缘。记录生活……全都是有感而发,不要催更哦!嘻嘻!不会弃文不会断更,这点可以保证,就是更的时间全凭有感而发。
  • 天废我才

    天废我才

    长似像女人的浩天宇,在下雨打雷走路玩游戏,不小心无意被闪电劈到。莫名其妙来到“天穹大陆,早已厌烦小说各种套路,那他将改些命不凡人生。
  • 快穿幸运巅峰

    快穿幸运巅峰

    [1V1双宠]南慕绑定了个据说是幸运巅峰的系统。不过,南慕每个位面都在怀疑,这是披着幸运号的皮,背地里却做着厄运号的事。幸运号表示:小仙女,关于幸运,我是专业的。小仙女:你是对幸运有什么误解?幸运号:小仙女,要上巅峰吗?小仙女摆手:不!我只是安安分分做只咸鱼。某男立在一旁:我要上巅峰。某仙女:行,上!病弱某仙女握拳,不就是上巅峰吗。我能行!某仙女日常一问:“你走上幸运巅峰了吗?”某小仙君:幸运至极。某幸运号:我的代码毫无波动,甚至还在嘲笑小仙君的心口不一。某小仙女:莫埃老子!南慕一步一句:“我自小学的便是人间滚烫,山河理想。一学责任,二学担当,三学明辨是非,四学忠信礼仁。”很可惜,她只学会了一半。另一半是无师自通的桀骜反骨冷血自私。于默一字一顿:"你便是我的人间滚烫,山河理想。”
  • 重生后她成了暴君的掌中珠

    重生后她成了暴君的掌中珠

    江念珠做了个梦,梦里她被庶妹算计了亲事,毁了名声,最后不得不选择嫁入东宫,可太子登基不到两年就被逆臣拉下了皇位,她随着废帝被幽禁宗人府,众叛亲离,郁郁而终。醒来后,江念珠誓不为后,权衡利弊后打算与恶鬼同流合污,可梦里的恶鬼跟眼前这位容貌出色,文采斐然的少年大有出路。后来少年高中状元,一路扶摇直上,被赐封大昱第一个外姓王。世人道:武烈王杀人如麻,陷害忠良,乃恶鬼投胎罗刹在世。江念珠看着在雨棚下施粥赠药的谪仙,摇了摇头,流言止于智者。谁知,司九骁磨牙嚯嚯,满身黑煞之气将她禁锢在床榻之上:“要么嫁我,要么死,选一个?”智者·江念珠:“……我想活。”冰肌玉骨的戏精美人X得不到就毁掉的偏执暴君
  • 百鬼夜行:神君爱上我

    百鬼夜行:神君爱上我

    前世恩怨,今生恋慕。九朝孽缘,一夕圆满。六道轮回,三恶三善。红尘易冷,缘分既定。
  • 吸血鬼之恋

    吸血鬼之恋

    吸血鬼妹妹为救被困的布鲁赫一族最后幸存下来的哥哥与人类好伙伴一起开始了漫长的冒险,只为能彻底打败那个神秘的组织,她与人类伙伴一起进入了一个他们完全不了解的世界---异世界。她能成功的救出他的哥哥吗?她能在危险中成功脱险吗?她能识破埋藏在她身上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