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32900000019

第19章 通讯的写作(6)

8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门楼村。村里新建的楼房很气派,仍有村民侍弄着田里的西瓜。不过,村民们对“西瓜兄弟”的故事却有不同的讲述。80岁的门清祥老人回忆说:“那时候村子很小,不到100口人。种西瓜的兄弟俩不姓李,姓赵。老大叫赵喜成,老二叫赵喜龙。”兄弟俩在二三十年前先后去世,都没有留下后代。

此前,人们对故事发生的时间也看法不一。一些人认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但也有人认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门清祥老人肯定了后一种说法:“当时过的是刘邓的军队,把共产党的军队称为‘八路’是当地老百姓的习惯。”

不论“西瓜兄弟”姓李还是姓赵,都印证了一个事实: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爱护百姓,国民党的军队纪律涣散到处扰民。

黄泛区成了“绿的海洋”

半个世纪过去了,昔日的黄泛区改变了模样。在豫东平原采访,碧绿的庄稼一眼望不到边,路边、村头、河渠旁到处是高高的树木。在“西瓜兄弟”的家乡,门清祥的孙子告诉记者,现在这里的村民种植最多的是芦笋和桃树,因为芦笋和桃树的经济效益要比西瓜好得多。

和搬口乡到处是芦笋不同,记者在淮阳县王店乡大李村见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庄稼地里除了长势良好的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黄花菜、蔬菜、果树、花木等经济作物也随处可见。在黄泛区农村采访,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绿”字。

当年刘邓大军从这儿经过的时候,包括淮阳在内的黄泛区交通非常不便。如今的淮阳,公路密如蛛网,全县大多数乡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仅穿越淮阳的高速公路就有4条第七章新闻专访的写作。

(第一节)新闻专访写作基本知识

一、新闻专访的含义及特点

1.新闻专访的含义

专访是对事先选好的新闻人物、单位、部门进行专题采访报道。常用的专访类型分人物专访、事件专访和问题专访。

人物专访是为报道新闻人物的活动、思想品质、理想追求而写的专访。

事件专访是为报道某一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而写的专访。

问题专访是就某一热点、焦点问题向有关单位及权威人士、代表人物进行采访后所写的报道。

2.新闻专访的特点

所谓专访,就是通讯员针对特定的人物、事件或问题,事先选定采访对象,经现场采访之后,根据谈话记录整理而成的一种新闻报道体式。专访与通讯有不少相似之处,人们称它为“特殊的通讯”。那么专访有哪些特点呢?

(1)访谈性。和谈话消息一样,专访也有着明显的访谈特色。

从形式上看,专访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双声对话,具有一定的“口述实录”性质。话题围绕着一个中心,在问答的过程中次第展开。这种谈话是双向互动的,不像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那样死板。

在交互的问答中,话题不仅始终在双方的兴趣范围之内,而且双方有着较多的相互讨论和情感交流。

(2)针对性。专访的访问对象,是事先确定的,不是在采访活动中临时抓到的,这也是访谈类新闻的共同特点。

(3)记言为主。通讯以写人、述事、写景、状物为主,而专访以纪言为主。纪言为主是专访的内容,主要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话,其中以采访对象的话语为中心。在专访中,记者除了提出问题、做些适当的插话之外,基本放弃了话语权利,即便是转述,也不得违背采访对象的原意。

(4)特定的访问对象。和访谈录消息一样,专访也有更强的针对性。谈问题,为给受众以某种启示;访人物,为昭示人物某种精神,点亮社会心灯。

(5)专一集中的访问内容。这是专访有别于其他体裁的通讯,又不同于访谈录消息的重要特征。“专”是通讯员根据目前形势和受众的期待,事先就一个比较热门的问题,针对一个专门的目的和意图进行采访和写作的一种特征体现。写人物,不像一般人物通讯,刻画人物全貌,而只写人物的某一种精神,某一方面的业绩,甚至只写某一件事。写问题,只写一个,且多取一个小的角度。和访谈录消息比较,专访所访谈的内容更为集中专一。

(6)文学的笔触。这是专访区别于访谈录的最重要特征,也是它和通讯的共同点。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由于体裁间的融合、借鉴、转化、移植,形成了一些既像访谈录又像专访的作品,是正常现象。因材设体,不拘一格,一切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处理。通讯的三个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专访都具备。所谓文学的笔触,就是说它运用描写、抒情等形象化、情感化的笔触,而不像访谈录那样,基本都是问答、叙述的方式。

二、新闻专访的组成部分

新闻专访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

一般由正题和副题组成。正题揭示主题思想,副题说明采访对象,前面冠以“访”或“记”字样,如《直如蛛丝绳,清如玉壶水——访刘绍棠》。

有的专访的标题只有正题而不设副题,如《××专访》。

2.正文

正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开头。一个漂亮而得体的开头,可以立刻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专访的开头样式很多。从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分,有叙述式、描写式、抒情式、说明式、议论式等;从内容的安排上分,有开宗明义式、介绍说明式、烘托渲染式、直接问答式等。如何开头,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去定。

(2)主体。本部分是专访的核心内容。这部分要立足于采访过程,以表现主题、突出主题为宗旨,展开内容。其写法主要有纵式和逻辑式两种形式:前者是按照采访过程去写;后者是根据逻辑关系,用主题的红线,把一次采访的几个场面,或几次采访的重要场面、重要谈话,巧妙地联结起来,融为一体。

通常专访主体的写作都是将叙述和一问一答式的对话交织在一起的。

(3)结尾。精彩的结尾,应该对主题起到升华、深化的使用,给读者留下无限的回味和深层次的思考。

三、新闻专访的写作要求

通讯员在写新闻专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记言准确传神

专访和谈话录消息一样,记言是最重要的特色,同样要求记言必须准确而传神。专访不仅要准确记录谈话的寓意,还要准确体现被访者的性格、身份。要抓住被访者个性化的语言与风格,再现于作品。对于被访者的话,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转述即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更具现场谈话氛围,间接引用便于概括集中。

2.再现场景

这里的场景,是指访问现场。再现场景于作品,一是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二是以景写人,用场景衬托人物身份、性格、情趣和精神风貌。

3.透出时代气息

专访,访的是当代人物,写的是当代人们关心的事情或问题,因此,时代感便成为专访的生命。时代感,主要是通过问题的针对性和人物的精神、观念体现出来的。

选题要切准时代脉搏,要写当代人们关注的问题,写当代人们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普遍感兴趣的问题。选择专访对象,要选择具有先进思想、先进事迹或者掌握先进知识、先进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只要问题切准了时代脉搏,人物具有时代的代表性,专访的时代精神、时代气息也就在其中了。

4.新鲜活泼

新鲜是指内容而言,活泼是就形式而论。内容新鲜,一是要及时捕捉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人新事;二是要选择好新闻的由头,这里就有一个时机问题。

5.专访要“专”

专访的“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专题性,写人、写事、写问题都要求集中、专一,不宜散。二是媒体专栏、专页、专版的“专”有特色。不同的媒体,面对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不同的媒体应形成自己专有的、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专访栏目,谈论自己的受众关心的问题,访问自己的受众关注的人物,采用贴近自己受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第二节)新闻专访写作问答

一、新闻专访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新闻专访的结构形式可分为问答交谈式、人物自述式和散文式三类。

1.问答交谈式

问答交谈式是以“问”和“答”为记言的主要方式。专访中的“问”

与“答”,常伴有对话,即采访者有时不是纯粹地“问”,也输出思想、观点,和被访者形成对话,这种对话可能是双方认知的共鸣、互补,也可能是观点的交锋,在共鸣或交锋中产生思想的火花。无论是共鸣还是交锋,都使专访的“问”与“答”显现出交流、交谈的色彩。

2.人物自述式

人物自述式专访,是指由人物以自述的方式谈自己的思想、情感、业绩。谈话录中的人物直接叙述,一般是针对采访者的提问,回答问题,陈述观点。这里的人物自述,主要是述人物自身。一般在人物自述之前,由采访者交代背景,介绍人物。

人物自述式专访比一般人物专访的取材面宽,具有人物通讯的取材幅度,但表达手法却没有人物通讯那么多样,这可以说是体裁演变发展的新尝试。

3.散文式

散文式写法和谈话录消息的记言叙述式写法看似相仿,实则不同。记言叙述式是用采访者的话语串联被访者的谈话,基本是记言。散文式则是将记言、叙事、写景、描绘人物音容笑貌融为一体,有时还可以融入采访者的议论和抒情,有较浓的文学色彩。

二、写作新闻专访应注意的问题

写作新闻专访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好专访对象,确定采访目的、方法,收集必要的资料,列好采访提纲等。

2.采访的主题要鲜明、深刻

专访看似一问一答,对主题没有严格的要求,其实专访的新闻价值就在于主题是否鲜明、深刻。

3.要处理好人称变换的关系

变换人称时,要注意衔接过渡,切勿因人称变换的原因,使读者分不清哪些是采访者说的,哪些是被采访者说的。

4.要带着浓厚的情感来写

只有作者有情,笔下带情,文章才能流露出真情,才能收到感人的效果。

(第三节)常见新闻专访类型的写作

一、人物专访

1.人物专访的含义

人物专访,就是抓住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人物或单位,用第一人称出场的形式写,常用问答式介绍访问内容。

这种报道以“访”为主,即以叙述被访人的看法、意见为主,围绕被访者对某特定问题的看法,写他在这方面的经历和见闻。

2.人物专访的写作要求

人物专访写作要求如下:

(1)要交代清楚访问对象和访问原因。

(2)对被访问者的描述要有重点。

(3)要抓住特点,刻画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4)要注重描写人物语言,给人以访问的实感。

(5)人物专访的结尾,可写一点作者的感受或对被访者的祝愿和希望。

3.怎样写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但通讯员写,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呢?

(1)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

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

例如,有一篇题为《漳州飞来的小鸟——记八次叩响获奖大门的胡晓梦》的专访,作者在采访之前,仔细了解了胡晓梦同学是如何攀登文学殿堂的(从十四岁到十六岁,八次叩响获奖大门),并且认真阅读了胡晓梦的作品,于是,作者满怀感情地写道:

“果然不负众望。晓梦用她的一双纯真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用她的全副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从江上那来去匆匆的帆船上,看到那腰间拴着绳子的孩子的寂寞孤独,以深切的同情写成了散文诗般的《白帆之歌》;从‘花市’的热闹景象中,发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优美的文笔写成了《买花》;从热闹的家宴中,发现冯科长的贪婪无耻,写了《客人》给以无情的鞭挞和揭露;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小翠的不幸的婚姻中,发现那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封建积习,至今还吞噬着可怜的农村少女的青春和生命,写出了感情深沉而有震撼力的《小河,小河》,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段文字,不仅使这篇专访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而且也使读者对晓梦的作品有了概貌的了解。

(2)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例如,山西省平陆县西街中学初一学生程若明发明了“多面黑板”和“果核刀”,荣获科技发明三等奖,被人们誉为“小小发明家”。《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在访问他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追踪他的发明之路,从程若明同学决心为山区的老师减轻负担(一位老师要在同一间教室里,给两三个年级上课。一块黑板常常不够用,老师擦了写,写了擦,又累又不卫生),到他从书上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建楼房是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增加居住面积。

(3)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中国青年报》“人物剪影”专栏里有一篇《文坛一怪》的文章,文中写道:“他四十多岁了,高兴了就一个人在屋里又唱又跳,从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来;和朋友聊天,没有正形儿,常说出比小学生还幼稚的话,问出莫名其妙的问题来;在老学者们座上,他又俨然是个‘小老夫子’,说话文诌诌;早饭吃什么,他记不住,常把帽子、车钥匙丢落,却能在诗歌讨论会上,不用讲稿侃侃而谈,大背《论语》、《人间词话》、佛经、苏珊·朗格和科林伍德的美学——甚至某页第几段都说得出来,令听者目瞪口呆。”

文字不多,却活脱脱地勾画出当代文坛“怪人”——深通中国古典文、史、哲,能书、能画、能篆刻、能谱曲,熟悉戏曲的中年作家钱世明的形象。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物专访,内容一定要真实,引述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必须是原意,作者不能随意改动或发挥,无根据的拔高和添枝加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专访时,要细心倾听,掌握尽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时间、地点、人物、作品和数字等要当场问清楚并记下来,以免张冠李戴。文章写完以后,最好送采访对象过目,听取本人意见,以免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4.人物专访写作范例

为使夕阳更壮美

——记江苏科技大学的老专家们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有一句传诵千古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后人根据此句归纳成“夕阳红”。江苏科技大学老专家协会成立的五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夕阳红老专家。

奉献余热辟新天

最近这五年,正值江苏科技大学发展的五年。这五年,是这所称为“造船工程师摇篮”的高等学校进入了全盛时期。除了原来的东校区外,又完善了南校区和西校区,而且新辟了张家港新校区,这里凝聚了许多老专家的心血与聪明才智。2005年,江苏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祝山、原副校长冷静和原纪委书记沈贻森等,带领部分老专家和一批年轻同志,奉命开辟张家港校区。他们竟然能在一片空白之地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新校区。目前已培养出了两届毕业生。他们从校区的内外管理到专业设置与建设,教师队伍的配备,实验室的规划等方面,精心策划,从无到有,克服困难,开拓进取,臻于功业。

与此同时,初具规模的江苏科技大学南校区,仍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

同类推荐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大山作证

    大山作证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全脑超能记忆力

    全脑超能记忆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社会发展的逻辑

    社会发展的逻辑

    本书包括了“原初社会:神灵支配型社会”、“古代社会:权力支配型社会”、“近现代社会:资本支配型社会”、“未来社会:超越资本支配型社会”这四个部分的内容。本书由章笑刀编著。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神来临:血羽炫出爱情彩

    女神来临:血羽炫出爱情彩

    在这神界,魔界,冥界,兽界,天使,以及人类共存的时代。传着那样一个传说,当血羽十二令聚齐之时,就是凶匙现世之时,只要用凶匙打开地狱之门,就会享有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还能得到世间三宝,一统天下!她,是被世人称之为死神的冰玫瑰她,是被世人称之为圣女的白玫瑰她,是被世人称之为夜猫的黑玫瑰仅仅一夜,这三位女神竟同时传出要到大陆的消息,大陆轰动了,几天过去,没有一个人有他们到来的消息,难道说,这仅仅是流言?就在所有人放松警惕的时候,他们有了动作。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来到大陆,究竟是什么让三个女神爱上同一个人。血门即将开启,十二令与女神之间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人界散仙

    人界散仙

    北国第一修士韩啸天,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叱咤整个北国修仙界,可有一天却突然消失。这其中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其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至于他最后是否能得道飞升,且听门主大人细细道来。
  • 穿越之我不叫丧鱼

    穿越之我不叫丧鱼

    ●桑瑜穿越过来的第一年,秉承着我要暴富的人生理念,奋发打劫…咳…图强、迎难而上,终于,在声名鹊起之时……受制于人…●桑瑜最最后悔的两件事,一是捡到陶六一,二是打劫了商富世家陆氏陆二公子。●衙门地牢里——县令:“陆公子,这是桑瑜。”桑瑜:“陆公子,你大人还有大量放小女子出去吧,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两个不懂事的弟弟妹妹等着养活…呜呜…”陆锦声:“聒噪。”桑瑜:“要不,我给你表演个摇花手!!”陆锦声:“……”桑瑜:“哎,别走啊,实在不行其他摇我也会一点啊。”[缺根筋女老板X面冷心不冷的富家公子]
  • 血色天疫

    血色天疫

    从一场噩梦中惊醒,凌哲彻底迷失在虚实交错的世界里。由生物科技引发的末日危局,令无数鲜活的生命变成行尸走肉。凌哲的下一个抉择,能否改变自己命运的走向呢?血色笼罩天际,残破的世界,该由谁来拯救?
  • 诸界穿者越游戏

    诸界穿者越游戏

    一次偶然,让身患残疾的唐塘加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游戏。穿梭于诸界之中的游戏虽然伴随着黑暗与杀戮,但同时也给了他一次重生的机会。于是,活下去变得更强成为了他今后前行的信条。
  • 至少那一刻我们忘记自己好不好

    至少那一刻我们忘记自己好不好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庆幸,遇见你不知道是我的幸福还是坎坷,但是我知道你是我心里永远抹不掉的印记。还记得那一眼其实早就注定了我们的结局,只怪我们没有太早相遇,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记忆早已不是你我能控制,只能等待我们。
  • 卡在自己的甜文里

    卡在自己的甜文里

    有谁可以告诉我该咋办?卡在自己的甜文里,不是女主是恶毒女配,我是还抱大腿呢还是抱大腿呢?(不黑原男女主)
  • 上辈子的回忆

    上辈子的回忆

    紫色的火焰引来开端,一场大雾穿越他界,世界的战争由此揭幕……风、火、水、电、冰五种元素的修者争锋,游历世界的各种武者霸气筑体、魔兵组织再起风云,无数年的不平静下的平静被打破,不属这个世界的人随波逐流,生死情缘间谁能力挽狂澜……
  • 芳华TA不离十吖

    芳华TA不离十吖

    十六岁,古人称之为“二八芳华”;而女子到了十八岁则被称之为“二九”。16岁遇上的那个人,你还记得吗?最美好的那三年,最不谙世事青春懵懂的年纪,却早已将对方挂在心上。我喜欢你,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我喜欢你,就是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