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42100000014

第14章 王勇:为健康护航

1998年的一天傍晚,王勇像平常一样在校园里散步。此刻的他还没有意识到,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正席卷着医疗卫生部门。他就读的宁波卫校——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校的前身也正面临着一场变动:两年前入学的这届学生,毕业后不再包分配。这就意味着,原本以为学了社区医学专业可以跳出农户的他,两年后又将回到原籍,回到生他养他的余姚临山镇。

两年后,王勇回来了。他从位于市中心的校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时的宁波卫校地处广济街,周遭高楼鳞次栉比。学校前面的宁波建设银行,进出的人士衣着光鲜;旁边市第一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代表市级医疗最高水准;离学校百步之遥的城隍庙,人头攒动,各种小吃香气扑鼻。然而,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他面对的,是临山镇的狭窄的街道,是村口长胡须的百年榕树,是充满蝉声的寂静午后,以及喧嚣而多变的田野。

七月,毒辣的太阳烧烤着大地,但王勇的心比大地更为焦灼。父母养育了他二十年,如今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着,他却一点也帮不上忙,在家吃闲饭。他的路在哪里?

一个电话解救了王勇的困境。

电话是他的同学也是女朋友打来的。女朋友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镇海区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学校招聘两名学生,是聘用制。“当然,干得好的话,通过考试,可以转成正式编制。”班主任如是说。

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离市中心的乡镇?王勇没有太多的选择,也没有太多的期待,他与女朋友一起来应聘。他不忍心看着忙碌的父母为他操心,也不愿意让青春在等待中失去光泽,他来到了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王勇被分配到服务中心下辖的贵驷社区卫生服务站,成了一名社区实习医生。从此,他踏踏实实地在基层工作,先后在贵驷社区卫生服务站、民联社区卫生服务站做责任医生。2004年,贵驷镇与骆驼镇合并为骆驼街道,他来到了团桥社区卫生服务站。

王勇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细心周到地为辖区的老百姓服务。同时,他发奋努力,通过考试,成了一名真正的社区医务工作者。

机遇总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2006年,根据他“有求必应、热情耐心”的工作态度,医院的领导做出一个决定:让王勇担任团桥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的职务。

团桥是骆驼街道的一个社区。和中国所有的乡镇一样,团桥社区也正经历着城市化进程中的剧痛。全社区有居民2743人,外来人口却有5313人。社区里的青壮年逐渐外迁,很多人到市区买房子,搬进了城。在留下来的居民中,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王勇管理的片区中有389位60岁以上的老人、152位慢性病患者。

这就意味着,王勇的服务对象,大多是这些老年人和外来人员。

王勇毫不在意。经过数年的磨炼,他已清楚地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明星站长”没有明星梦

王勇个头不高,瘦瘦的脸上架副眼镜,朴实的外表无论如何让人想不到,他竟然跟“明星”沾上边。

那是在两年前,镇海区为推进社区卫生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展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风采,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明星站长”评选。评选活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接收群众评议公选,经寄送选票和网上投票,王勇成了首届“社区卫生服务站明星站长”。

这位“明星站长”,亲切随和,不仅毫无明星架子,跟人们印象中冷若冰霜的医生也截然不同。他热情得像团火,感染着周围的人,也把周围的人照得暖暖的。与他朴实的外表一样,他的想法也很朴素:“我只想,干了这活,总要对得起这份工资。”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主要职责是“六位一体”的工作方针: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宣传。除了日常门诊,还承担着慢病随访、双向转诊、健康宣教等工作。王勇所在的卫生服务站,康复、保健是他们重要的工作内容,包括高血压前期介入、高危三查等等。面对八千多百姓,社区医生每年给居民上门体检一次;60岁以上的老人,一年四次面对面交流;80岁以上的老人,多加两次。如果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月一次上门服务。

这些常规的工作,既琐碎,又繁杂,像是千头万绪的乱麻一样。而王勇却从不厌烦,他从乱麻中一根根抽出头来,把乱麻理成了一匹匹光亮的织物。

不过,在2004年,王勇遇到过难题。那年全国医疗体制改革有了新的措施,所有药剂要转换,这项工作在社区先改。如头孢霉素,以前有多个品种,统一后只能用一种。

病人不习惯了。他们到医院配药,听说要换药,马上嚷嚷开来:“我吃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换?不换不换!”

王勇年纪轻轻的,却有着一副好脾气,他耐心地向病人做解释,解释了半天,病人还是气呼呼的,不理解。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改变习惯是很难的事。王勇理解这点,他说:“老伯,你先别着急。这样吧,现在你吃的药,库存还有,等库存没了,我帮你配相应的药。这里没有,我会到医院去配的。你放心,不会耽误你用药的。”老伯犹犹豫豫把手中的医疗卡递给他。王勇做好记录,老人回去了。

老伯拿到药后,吃了一段时间,感觉不错,也就放心了。

那段时间,王勇每天都拿着一大堆医保卡,骑着电动车,到医院配药。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他是药贩子。他一本一本登记好,配好药后,再一户一户送到病人手中,一点都没耽误病人用药,还帮病人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药剂转换工作顺顺利利开展起来。

到了团桥卫生服务站以后,王勇的工作内容没变,他的热情也没变。在他看来,为辖区里的老百姓服务,从来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那天,他到一户老人家里随访。入座后,他拿出血压机,帮老人量血压。一测,王勇吃惊了:“怎么啦?血压这么高?药没在吃吗?”老人叹口气:“唉,最近没在吃药。”他忙问:“怎么回事?”

老人说:“到医院配药太麻烦了。你看,我上下楼都不方便,哪里还能到医院去?”老人腿脚不便,已经很少下楼了。

王勇说:“让你孩子去一趟也行啊。”

老人说:“他们上班都忙。我这个老头子,总不能没完没了麻烦他们吧。反正就是有点头晕,其他没什么大关系,吃得下睡得着。”

“这可不行。”王勇说,“慢性病不好好调理,很容易引起并发症的。这个马虎不得。这样吧,我帮你配好,帮你送来。”

从此王勇留了心。他发现有很多这样的老人,患了慢性病不重视,对自己的病也没有太大的认识,药吃完了不方便配,就自己停药了。王勇完全清楚其间的利害关系,他想,这事决不能掉以轻心。每次上门服务时,他仔细留意那些慢病患者的医药箱,一一做好记录。

“李阿姨,最近该测血糖了吧?什么时候有空来一趟吧。”

“张老伯,你的降压药快吃完了吧?你不方便到医院去啊?那我明天送过来。”

谁的药差不多时间吃完了,他就打个电话提醒他们按时就诊配药。放下电话,他想到老人们行动不便,便帮他们把药配好,再带给他们。就这样,谁的药快吃完了、该调整了,他记得一清二楚。在这些年里,他不知打了多少电话,也不知跑了多少户人家。这份额外的工作,他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他像卫士一样守卫着辖区里老人的健康,更像老人的孩子一样,把关爱传递到老人的心里。

团桥卫生服务站响应“中药进社区”号召,开设了中医门诊,推出“强身健体、中医之家”的品牌服务。开始的时候,服务站里没有中药,医生坐诊开好药方后,病人还要到骆驼医院去配。有些病人年纪大了,奔来跑去不方便,于是找到王勇:“王医生,你帮忙去配一下好不好?”王勇满口答应:“好的,反正举手之劳。我顺手呢。”后来,站里也进了一些中药,但品种不多。能配的,王勇帮他们在服务站里配好,不能配的,他再帮着到医院配。王勇想,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总不能再让他们跑一趟来取药吧?好事做到底,干脆送到家。再接着,王勇看他们煎药不方便,于是帮他们把中药煎好,一包包送到病人手中。五年里,他为14000人次居民代配、代煎药。

14000,这个沉甸甸的数字,凝结着王勇对团桥居民的深情厚谊。药是苦的,但百姓心里却是甜的。

在团桥,王勇骑着电动车,带着配好或煎好的药挨家挨户地“送货上门”,成了这个社区医生每个休息日的“保留节目”。王勇穿梭在村路上的身影,成了团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1年7月,第二轮市区统筹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启动了。根据流程,需要预约、体检、拿报告单三个步骤。为了方便团桥社区老百姓的体检,王勇毫不犹豫揽下一个新任务:帮助预约。

他拿出通讯录,与体检的人一个个落实好体检日期,并帮他们到医院预约登记,再打电话提醒。

体检结束后,他把报告单逐一送到居民手上,为他们讲解体检中所检出的问题及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王勇管辖的片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受到过王勇的帮助。

2011年,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区率先启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为签约服务对象提供“一对一”的健康服务及“追踪式”健康管理,贴心而细致的服务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并迅速在全区推广。其实,这样的工作,王勇多年来一直在做。他的“签约式”服务,不是那张纸的凭证,而是一句话的承诺;他提供的“一对一”健康服务,是每逢遇到老百姓时琐碎的家常话;他的“追踪式”健康管理,是上门随访时的每一次送药、每一个电话。他把百姓的动态健康档案建在电脑里,也建立在自己的心里。

王勇所做的,都是细细碎碎、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他数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做,小而渐大,少而渐多,堆积成了令人仰止的一座大山。这位“80后”的“明星站长”,先后获得了镇海区“十大杰出青年”和区“十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称号;在2011年度爱心感动人物评选中,他的事迹感动了镇海老百姓,获得2011年度爱心感动人物入围奖;与此同时,他所在的团桥社区卫生服务站成功创建为宁波市“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他个人荣获了省卫生厅颁发的“浙江省优秀社区医生”称号,成为镇海区唯一获此殊荣的社区医生。

王勇从来没做过明星梦,他只是踏踏实实走着自己的路。他那么自然,那么亲切,如同春天温润的细雨,点点滴滴滋润着老百姓的心田。

像亲人一样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以现有的医疗条件,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它们没有大医院的医疗设备,没有大医院的治疗条件,也没有高精尖的医学人才。但是,对老人来说,他们饱受慢性病的折磨,就像一架运作多年的机器,很多零件都老化、生锈,每走一步都万分艰难。他们身上的小毛病,用不上高级的医疗设备诊断,也不必让医术高明的医生费心,更不必到大医院排上半天的队。那些小毛病,只需一些常规的手段和用药;他们更需要的是细心的呵护,耐心的解释。

市区统筹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免费健康体检时间到了,金老婆婆接到通知就犯难:她84岁,老伴86岁,她几年前中风偏瘫,成日里坐在轮椅上;老伴走路颤颤巍巍,哪有可能推着她?听说要体检,儿媳妇也孝顺,放下手头的工作陪老人去医院。可是,又是推轮椅,又是扶老人,体检项目还不少,那些体检项目又在不同楼层,儿媳妇有点忙不过来。

老人想到了王勇。平日里,王勇像他们的“家庭医生”,只要有事打电话给他,他总是笑眯眯一声“这好嘛”,说完就来了。这次果然也不例外。王勇爽快地答应:“好的好的,我们医院我比你们熟,陪你们去好了。”

第二天一早,王勇骑着电动车等在老人的楼下。他停好车后,上楼到老人家里。儿媳妇已经整理好出门的行装,正等着他呢。他们推着老婆婆的轮椅、扶着老公公出了门。

到了骆驼医院,王勇就像进了自己家。他熟悉体检流程,又了解各科室所在的位置,他陪着老人做好常规的检查,接下来的项目是心电图和B超。这两个项目在二楼,儿媳妇把老人推到楼梯口犯难了:轮椅怎么上楼呢?

王勇二话没说,突然躬下身子,一手搭着金老婆婆的后背,另一手挽着她的脚弯,双手一举,抱着老人就上楼了。他一口气抱着老人上心电图室,检查完又抱着老人去做B超。急得老人的儿媳妇在后面直叫:“你这样吃不消的呀!”急忙把轮椅推上去,去接应老人。

那天,王勇抱着老人在骆驼医院上上下下做检查,有相熟的医生看到王勇,问候说:“王勇,是你父母吧?”

王勇笑笑说:“是呢。”老人直喊“不好意思”,心里暖暖的。

把老人送回家,过后又把体检报告送到老人手中,并仔细讲解每项内容。王勇看到老人频频点头,知道他们都清楚明白了,也就把这件事放下了。

老人们却放不下。王勇抱着金老婆婆跑上跑下、气喘吁吁的样子,一直在他们脑海里盘旋。他们感叹,如果自己的儿子在场,还不一定能做到这样呢。两位老人商量了半天,定制了一面锦旗,送到卫生站。

王勇接到锦旗,不好意思地搓着手:“我真的没做什么啊!”

他一直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平常,就像在关爱自己的家人一样。如果父母有事,他会毫不犹豫伸出手帮忙的。

他伸手帮了多少人,已经是数不胜数了。孔阿苟老人,八十多岁了,气管炎发作,在家里拉风箱似的,“呼哧呼哧”,肺简直都要被他呼出来。老伴要他去医院看病,他说,老毛病了,能熬就熬过去吧。老伴到卫生服务站,叫王勇帮着看看。王勇得知他到大医院检查回来,配了一些针剂,到医院打针不方便,便说:“还是我每天来你们家帮老伯打针吧。”他每天两次,到家里给老伯打针。病情稳定下来后,王勇又建议他到卫生服务站配中药,慢慢调理,他回回把煎好的中药送到老人家中,老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河东街的葛阿毛老人得了脑出血,出院后在家休养。王勇知道后,隔两天就上门去看看,做一些日常护理工作,并开导他,让他安下心来。于是,农历大年三十,当别人全家团圆的时候,王勇还在葛老伯的病榻前……

许阿姨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家卧床,王勇每天上门打针,一打就是两个月,直到许阿姨能下床为止。说起王勇对自己的帮助,许阿姨激动万分:“我老伴得了糖尿病,经常要用胰岛素控制。现在这种药在社区医院里配不到,王医生一点都不怕麻烦,每次都帮我们到大医院里配,从来都没有耽搁过。王医生又细心又热心,真正比自家人还要好!”

还有方文珠老人,几年前她做了心脏手术,缓解了心病,高血压却还是如影随形。祸不单行,老人又不慎摔了一跤,不能下地走路。王勇知道后,背着老人从挂号到拍片,再到后期上门护理,贴心举动让老人和她家人备受感动。平时,王勇帮她配药,送到家里,还顺手帮着做一些搬搬扛扛的重活。“反正去了顺便。去也去了,都是举手之劳。”

老人也是把王勇当成了亲戚。有事路过卫生服务站的时候,就探头张望一下,看到王勇的电动车停着,她就进来,像是走亲戚一样,与王勇聊一会儿。王勇看到她,也是热情拉她坐下,“方阿婆,今天感觉身体怎么样啊?我帮你量量血压吧。”又把方阿婆带到全科医疗室。“王医师人好很和气。我的颈椎一直不太好,自己没当回事,后来王医生强烈建议我去照个CT,结果检查出来患了脑血管阻塞。要不是王医师坚持,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毛病。”说起王勇,方阿婆赞不绝口。

因为王勇的好态度,社区里的老人都特别愿意找他。生活中遇到什么麻烦事,也习惯性地要跟他唠唠。老人们的叙述总是芜杂而琐碎,而王勇却从来没有厌烦过。要知道,在大医院,那些名医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那么多耐心,往往排了半天队,医生只说了两句,“好的,没事。回去吧。”老人心里直犯嘀咕:到底我是有病没病?而王勇不是这样,他耐心地倾听老人的诉说,并耐心地为他们讲解,做细致的解释,贴心指导他们用经济又对症的药品。他们把心放下了,“王医生什么都帮我们想好,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在团桥社区的老人心中,王勇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的亲人。

健康守护人

2009年,王勇接到一份特别光荣的任务:为一位英雄提供居家健康随访服务,她就是感动宁波、感动全国的“捐肝英雄”林萍。

作为林萍所居住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班子得知林萍的事迹后,就被这位演绎人间大爱的英雄深深感动了。负责社区卫生工作的王军国副主任特别调出林萍的健康档案,并要求王勇为林萍专门建立一个健康随访制度,为林萍康复回家之后提供每周一次的上门健康随访。

林萍在区中医院经过康复治疗后终于出院回家了,王勇经过联系,第一次上门为林萍进行健康检查。

看到王勇进来,林萍笑着起身迎接。林萍略显消瘦,但精神不错。王勇询问了她的近况,她耐心做了解答。看到林萍亲切自然,王勇也轻松起来,他仔细检查林萍的身体,各项指标都属正常。王勇怕耽误林萍休息,查完之后,交代好注意事项,就告辞出来。

林萍无偿捐肝的义举深深感动了王勇,她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了王勇。王勇暗想:一定要当好林萍的健康守护者。每隔几天,王勇都会给林萍打个电话或上门检查。

林萍也感激王勇的耐心与细致,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王勇不仅对老人、对林萍这样的名人呵护备至,对辖区里的其他人也是这样,全心全意付出了真情实意。

有一天,一个卖鱼的村民蹙着眉心踏进门诊室,看到王勇就说:“王医生,我这脚怎么啦?跟长了鸡眼似的,鸡眼膏贴了,也没好。”说完,他甩掉拖鞋,把脚搁在凳子上。

那只脚,皴裂的脚后跟沟壑纵横,黑红的脚背上带着常年被阳光晒过的印迹。

王勇起身,探头边看他的脚,边问他:“生意没在做?哦,在做。”他用手掐住他的脚,就像是自己家人般亲切,仔细看了看,有了判断,“那明天来一趟,我帮你处理一下。不是什么大问题,今天你先回去涂点红霉素。先忙你的生意吧。”

他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耽误他做生意,也帮他解决了问题。卖鱼的老乡爽快地穿上鞋回家了。王勇这时才到水池边仔细清洗双手。从他的神情看,他毫不介意。他祖祖辈辈是农民,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当然,他也有足够的医学知识,评估所做的事有没有风险。

王勇大部分日常工作都是解决这些琐碎的问题,他忙完这些,看时间还早,就拿起电话:“董先生,你爸爸今天情况怎么样?好的,我待会儿过去看看。”通话结束,王勇迅速收拾好医疗器械,跨上电动车,穿梭在人流中。

“王医师你好啊。”“王医师你又上门看病去啊。”在路上,许多居民看见王勇,纷纷和他打招呼。王勇能清楚地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走着走着,王勇停了下来,喊住迎面而来的人:“你气喘这几天还好吧?”听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他特别叮嘱:“千万要小心,现在换季,要注意冷热。”看得出来,团桥社区那么多居民,哪些人患有疾病,病情和用药情况如何,家住哪里,王勇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一样熟悉情况。

在村里的小路上七弯八拐之后,王勇来到居民董崇国家中。这是一幢即将拆迁的老式木结构房屋,院子里堆满建筑废料。推开破旧的木门,在白炽灯昏黄的灯光下,董崇国的父亲躺在床上,左手打着点滴,下身裹着纸尿裤。据董崇国说,老人89岁高龄了,平常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子女照顾。王勇轻轻走到床边,取出仪器,小心地替老人检查身体,避免给他带来额外的痛楚。“你爸爸目前身体情况比较稳定,不过针要继续打,药也不能停,过两天抽血化验一下。”检查完毕,王勇仔细地关照着董崇国。正要离开时,他瞥见放在桌上的两个皮蛋,又赶紧补充了一句:“这个别再给你爸爸吃了。”原来,老人先前因痛风引起脚部感染,注射几天抗生素后情况改善不少,但是由于老人的儿女在他的饮食方面没有太多注意,结果又引发了肠胃炎,导致病情反复。王勇知道后,特地上门随访,嘱咐他们要给老人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王医师真是‘活雷锋’,每天都会过来探望我爸爸,给他打针、测血压,有时下班了也会特地过来。”董崇国的话语中充满感激之情。

“捐肝英雄”林萍帮助的小徐洁在接受完肝脏移植手术后,身体很虚弱,承受不起外界任何一点风吹雨打。她每周需要注射药物提高免疫力,王勇得知消息后,主动接下这个工作,坚持上门服务。整整半年时间,王勇每天都给小徐洁打针,不管刮风下雨,从未间断。一次,小徐洁的奶奶看着窗外帘幕般的雨势,心想:这大雨天,王医生无论如何来不了了。没想到这时响起敲门声,门口站着的王勇,浑身被雨淋得湿透。他骑着电动车,穿着雨披,根本挡不住瓢泼大雨。这一幕感动了小徐洁的奶奶,第二天,老人送来一面锦旗,上书“医德高尚、仁心治病”。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王勇除了日常门诊,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要奔走在居民家中,对王勇而言,固定上下班是件奢侈的事。为此,他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家人。往往一家人吃着饭,一个电话响起,王勇就要出门,不是帮忙打针配药,就是陪着就诊治疗。有好几次,儿子生了病,王勇忙着照顾病人都没能顾得上,面对爱人的偶尔埋怨,这个腼腆的年轻医生总是说:“人家既然开口了,我能帮就帮着点,别计较这么多。”

帮忙打针配药,陪着就诊治疗,做老人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位年轻的社区医生以朴实的工作方式感动了团桥社区的老百姓。镇海电视台先锋频道“党员风采和创先争优”专题以及《宁波日报》、人民网等媒体都对王勇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采访报道。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王勇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他说:“我做的都是琐碎的小事。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是老百姓对我太好了,我一定会做得更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做了12年社区医生,王勇已爱上这份职业。“带着感情去工作,得到社区每个老百姓的认可,把我当家人一样,这是工作带给我的最大的快乐。”

107个签名

那天,王勇正在村里回访,接到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的电话,让他赶紧去一趟。他放下电话,心里直犯嘀咕:什么事那么急?

骑着电动车赶到服务中心,看到团桥社区的刘阿姨正把一封信递交到主任手中:“阿拉代表全村居民来感谢社区医生王勇,介好的后生医生真是难得!”

刘阿姨是来送表扬信的。那封信的后面郑重地签着107个名字。这是107位邻舍隔壁,平日里对王勇的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次刘阿姨一提头,大家踊跃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王勇接过表扬信,不好意思地说:“我做的都是些琐碎的小事,做好这些小事是我的本分。”

这些在王勇看来是分内的小事,却解决了老百姓的大问题。

就拿刘阿姨家来说,就遇到过难题。这事要从几个月前说起。刘阿姨的丈夫得了肠道恶性疾病,先后在李惠利医院、上海的大医院治疗,最终还是不治。医生让他回家,并悄悄对家属说:“病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

刘阿姨知道,如果将尖端医疗技术施加在病人身上,只不过令他在病痛之余,再忍受无谓的苦难,不如让他安静地离开吧。

刘阿姨找到王勇,对他说:“王医生,其他地方我们也不必带他去看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希望能尽量延长他的生命,让他减轻一点痛苦,让他走得轻松一点。”

王勇答应了。当他看到病人的时候,心里暗暗吃惊:吞咽都已经很困难了。王勇给他用药、打针,维持生命。待稍有起色,王勇每天去给他挂针。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王勇每天早晚两趟到他家,去的时候,顺便导尿,翻身,插换引流管。在做这些事的时候,王勇还耐心地讲解,并给病人和家属一些安慰。每当刘阿姨看到病人的情况有波动,马上打电话给王勇。王勇也是毫不犹豫地赶到他们家里,站在家人的角度,将事情的风险清楚明白地解释一遍,并找到适当的方式,更好地减少病人痛苦,料理事情。

面对死亡,无论是谁,总会怀有恐惧。而王勇的耐心劝导,给他们以信任和信心,让刘阿姨的家人和病人在面对不可知的前路时,有勇气去面对更大的恐惧。

临终关怀的宗旨,不正是为病人提供舒适和有尊严的照顾,让他更好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吗?人需要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而不是活得久。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追求。如果在生命临终护理中存在着一种完美状态,那就是有尊严地死去。

王勇做到了这点。他以一种寻常的关怀,以一种悲悯,让病人和家属在黯淡下去的深不可测的黑暗里,看到平静中的伟大。

病人终于走到了生命终点,静静地步入生命的永夜。

刘阿姨和家人,没有悲痛欲绝、歇斯底里地哀恸,他们知道,自己的亲人能没有痛苦地离去,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刘家人被王勇无条件的付出深深感动,送来了厚重的礼品,王勇断然拒绝。王勇还是那句话:“我真的没做什么。这些都是我平常应该做的。”

刘家人想不出用什么方式回报他,他们制作了锦旗送给他,又找到宁波电视台《讲大道》节目,诉说自己的感激之情,他们希望所有人都知道,在他们团桥,有个叫王勇的好医生。

真正的关怀,不是费尽心机的给予,而是在平淡中呵护,这就像是最好的音乐一样,不是穷极变化的“妙音”,而是平静中正的“大和”之声。王勇凭借一颗心,一颗实实在在的心,一颗善意的心,一颗纯净的心,唱响了“大和”之音。

王勇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他不是贪恋一面面锦旗,那鲜红的色彩在时光的流逝中终将会褪色;他也不是贪恋一个个光环,那些荣誉只能记载一时的荣耀;他更不是贪恋老百姓送来的一筐杨梅、一箱桃子,那些甘甜的滋味只能让感官爽快一时。他更在意的是那些甜蜜中蕴藏着的情谊,在意老人们目光中的信任,在意他们把他当成家人的那种亲热,在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后,他们的感激。他坚信,人和人之间,不见得总是算计,也不总是虚情假意;人和人之间,总有一些温暖,总有一些关怀,总有一些真情实意,让他踏踏实实、心甘情愿地坚守足下的那块土地!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暴雨将至

    暴雨将至

    这是著名诗人周瑟瑟耗费几年时间重点梳理和打磨的一部诗歌集。诗歌集收录了多年来周瑟瑟的代表作品,所选作品都是作者的得意之作。诗集按时间倒叙进行编排,是诗人周瑟瑟近30年来诗歌作品的总结之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感恩父母 无私奉献(唯美阅读)

    感恩父母 无私奉献(唯美阅读)

    亲情深似海,父母的爱重如山,因此,感恩是我们不能落下的一课。我们要怀着感激的心,接受父母的教诲,感悟他们的恩情,体会他们的艰辛。学会感恩。我们的心智也会更成熟,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上帝,也会因为我们的感恩更加慷慨地赐予人间真爱。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胡也频读本

    胡也频读本

    《胡也频读本》共分为小说、诗歌、戏剧三个专辑。编者胡少璋为胡也频侄儿,掌握了较为专业的胡也频珍贵资料,对胡也频作品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该读本中,他帮助读者从胡也频众多作品中甄选出较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呈现出来,使胡也频的优秀作品为更多读者所熟知。
  • 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

    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

    作者曾是我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辞职远赴匈牙利,在异国摸爬滚打、艰苦创业十年,如今回首这段蹉跎岁月,令他感慨万千。《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将作者在匈牙利十年的心酸体验与奋斗故事逐一娓娓道来,全方位、多角度地真实呈现了作者别样的处世方式、人生经历与情感之路。是一部披肝沥胆、吐露心声的励志佳作。
热门推荐
  • 云霞浮沉埃

    云霞浮沉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书讲诉了神仙妖魔的爱恨情仇。一场阴谋算计,一盘未尽的棋局……将她生生的拽进了滚滚红尘。战神的一往而深。火神的万般柔情。而她生来便就不是自己的命,背负一族的血海深仇,她又该如何选择?
  • 恐怖尸香

    恐怖尸香

    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叫赵迪,三十多岁,前凸后翘,是个相当有韵味的美艳少妇。不过最近她这几天却是有点奇怪,上课的时候总是在讲台下面看自己的手机,而且还时不时的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我,令我有点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 未眠曼珠沙华

    未眠曼珠沙华

    一封带有血迹的神秘信件将他们引入罪恶深渊生与死皆在一念之间曼珠沙华究竟是谁我就是曼珠沙华梵紊,你在说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今天这里谁也走不了!答应我,放下心中的那份执念,司绪。
  • 21岁当总裁

    21岁当总裁

    本书以清新、生动、富有活力的语言,将新时代创业年青人的梦想、激情、敢爱敢恨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全方位展现思阳富有传奇色彩的创富经历的同时也多方位地展现了台湾、香港、美国的人文生活,展现了她健康向上,充满阳光,多姿多彩的生活全貌。本书对80后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渴望成功的青少年,提供了极为宝贵、具有可借鉴、可复制价值的成功经验。而董思阳的经历则更能贴近新时代青年人的内心。她不但是“平民创业”、“白手起家”的典范,也是少女企业家的代表,是新时代少男少女心目中的明星和偶像。因此能极大地满足渴望成功、渴望拥有多姿多彩生活的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并能提供给他们可以借鉴的切实可行的宝贵经验。
  • 穿越之夫君轻点爱

    穿越之夫君轻点爱

    两死党穿越到一不知名王朝的故事一个上一秒还在庆幸自己嫁了个断袖,但下一秒情况好像不对。“你......你别过来啊。”被逼到床角的白星雪努力挣扎着。“不要,我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你毁了清白,是不是?”夏熙晟挑眉继续逼近。“你清白了,我的清白不就毁了。”白星雪还在奋力挣扎。另一边,不就是个高冷男么,但这什么情况?说好的高冷呢?眼前这个死皮赖脸、恬不知耻的家伙是谁?混蛋,你手放哪呢?放哪呢?呜呜呜,就知道欺负我干不过你。
  • 开心每一秒

    开心每一秒

    慕容语嫣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她让我们明白了友谊。
  • 如果爱你那么痛

    如果爱你那么痛

    就算我慕云曦在这曾经错过的路口,等的再久也终究是等不到你……
  • 枫叶伊始

    枫叶伊始

    枫树不会枯萎,枫叶不会凋零。故事还在继续,冒险并未终止。书写下属于你的冒险之旅
  • 我不是无上之神

    我不是无上之神

    主角风太昊一心只想过安宁平静的生活,但是偏偏麻烦却总是一次次地找上他。
  • 关于你的矛盾

    关于你的矛盾

    步入大學的靖庭,在狂野和自由中,希冀能不忘初衷卻又深陷格格不入的掙扎,萬念俱灰下,一名叫Liz的女孩卻堂皇的進入了他的生命中,關於彼此的矛盾,互嘲是他們友誼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