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55500000041

第41章 曾巩家族及其亲友门生(14)

《宋史·陈师道传》云:“官颍时(指陈任颍州教授时),苏轼知州事,待之绝席,欲参诸门弟子间,而师道赋诗有“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之语,其自守如是。”所引诗句为陈师道《观兖国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卷一)诗。兖国文忠公指欧阳修。诗的开头写欧阳修“二子”欧阳棐、欧阳辨邀他到家中观书:“出世何用早,我已后此翁。颇识门下士,略已闻其风。中年见二子,已复岁一终。呼我过其庐,所得非所蒙。”欧阳修死于熙宁五年(1072),时陈不足二十岁,没有见过欧阳修。首二句谓既“后此翁”,生得再早也没用了,极言未见修为憾事。“颇识”二句谓同曾巩、苏轼很熟悉,通过他们已略知修。诗的中间部分写观书,诗末特别申明自己的师承关系:“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世虽嫡孙行,名在恶子中。斯人日已远,千载幸一逢。

吾老不可待,草露湿寒蛩。”曾巩为欧阳修的门生,自己是曾巩的门生,故自称行辈属“嫡孙”;“名在恶子中”是自谦之词。任渊《后山诗注》卷三云:“后山以东坡荐得官,作此诗时,东坡为郡守,终无少贬阿附之意,可谓特立之士也;然亦知东坡之大,必能受之也。”

陈师道谓“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不承认同苏轼是“师弟子”关系,除不忍背师外,还因为陈确实是“文师曾巩”,他的文风类似曾巩,而与苏轼文风颇不同。今人不甚看重陈文,宋人却很看重。黄庭坚《答王子飞书》(卷一九)云,陈“作文深知古人之关键,其论事救首救尾,如常山之蛇,时辈未见其比”。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云:“先生之文,简重典雅,法度谨严。”朱熹尤喜陈文,谓“陈后山之文有法度,如《黄楼铭》,当时诸公都敛衽”;“馆职策,陈无己底好”;“某旧最爱看陈无己文,他文字也多曲折”;“若散文,则山谷大不及后山。”南宋楼昉编《崇古文诀》,收载其序、记、书、启多篇,给予很高的评介。如评《上林秀州书》云“非特议论好,读其文,气正词严,凛然有自重难进,不可回挠之势”;《与秦少游书》“委曲而不失正,严厉而不伤和,深得不恶而严之道”;《送参寥序》“首尾仅二百余字,而抑扬开阖,变态不一,最可贵也”;《思亭记》“节奏相生,血脉相续,无穷之意,见于言外”。元人王义山《陈国录庚辰以后诗集序》云:“世但知后山工于诗,不知后山尤工于文。”明人王文禄认为,“古文之妙者”宋有六人,其一即为陈无己。清人纪昀《后山集抄题记》云:“其古文之在当时,殊不擅名。然简严密栗,可参置于昌黎、半山之间,虽师子固,友子瞻,而面目精神迥不相袭,似较其诗为过之。顾此不甚传,则为诸钜公盛名所掩耳。余雅爱其文,谓不在李翱、孙樵下。”以上所说的知关键、有法度、多曲折、简重典雅、法度谨严、简严密栗,都与曾巩文风相类,既可说是得之于曾巩,也可说是他愿以曾巩为师的原因。苏轼为文直抒胸臆,自由驰骋,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与陈师道的文风是大异其趣的。

其《上林秀州书》(一○)先总论周代“士见于大夫卿公”之制:“介以厚其别,词以正其名,贽以效其情,仪以致其敬。”接着分论以上四点:“士之相见如女之从人,有愿见之心而无自行之义,必有绍介为之前焉,所以别嫌而慎微也,故曰介以厚其别”;“名以举事,词以导名。名者,先王所以定名分也。名正则词不悖,分定则民不犯。故曰词以正其名”;“言不足以尽意,名不可以过情,又为之贽以成其终,……礼莫重于自尽,故祭主于盥,婚主于迎,宾主于贽,故曰贽以效其情”;“诚发于心而谕于身,达于容色,故又有仪焉。词以三请,贽以三献,三揖而升,三拜而出,礼烦则泰,简则野。三者,礼之中也,故曰仪以致其敬。”然后总括说:“是以贵不陵贱,下不援上,谨其分守,顺于时命,志不屈而身不辱,以成其善。当是之世,岂特士之自贤,盖亦有礼为之节也。”后一部分感叹周礼之衰:

“夫周之制礼,其所为防至矣。及其晚世,礼存而俗变,犹自市而失身,况于礼之亡乎?自周之礼亡,士知免者寡矣。”末以求见之意结。《崇古文诀》卷三一评此文文云:“必是读《仪礼》熟,故其区别精。非特议论好,读其文,气正词严,凛然有自重难进,不可回挠之势。”《康熙御制文第三集》卷四二云:“以礼自重,嶷然有品。”陈师道能言而又能行,他正是这样一位“以礼自重”、“自重难进”的人物。

苏轼《与李方叔书》(卷四九):“陈履常居都下逾年,未尝一至贵人之门。章子厚欲一见,终不可得。”此指章惇通过秦观,表示愿见陈师道。陈却在《与少游书》(卷一○)中婉拒,先表示不敢相信:“辱书,喻以章公降屈年德,以礼见招。不佞何以得此,岂侯尝欺之邪?”次言以“见招”为幸:“公卿不下士,尚矣,乃特见于今而亲于其身,幸孰大焉!”表示愿随秦后以成章惇礼贤下士名:“愚虽不足以齿士,犹当从侯之后,顺下风以成公之名。”但主旨却在“然”后,以不合先王之制为拒:

然先王之制,士不传贽为臣,则不见于王公。夫相见所以成礼,而其弊必至于自鬻,故先王谨其始以为之防,而为士者世守焉。某于公,前有贵贱之嫌,后无平生之旧,公虽可见,礼可去乎?且公之见招,岂以能守区区之礼乎?若昧冒法义,闻命走门,则失其所以见招,公又何取焉?虽然,有一于此,幸公之他日成功谢事,幅巾东归,某当驭款段、乘下泽,候公于上东门外,尚未晚也。拳拳之怀,愿因侯以闻焉。

他表示不肯“自鬻”,要“谨其始以为之防”;他与章“有贵贱之嫌,后无平生之旧”,不愿“闻命走门”,只愿在章“成功谢事”之后,将“候公于上东门外”。正如《崇古文诀》卷三一所说,此信的特点是“委曲而不失正,严厉而不伤和,深得不恶而严之道”。

元佑六年,苏轼知颍州,陈师道为颍州教授,相得甚欢。七年,轼改知扬州,陈师道作《上苏公书》(卷一○),首道离别之意:

“惟方托芘赖,复尔违阔,不能不动念耳。盖士方相从时莫知其乐,及相别亦不为难,至其离居穷独,默默自守,然后知相从之乐,相别之难也。士方少时,未来之日长,视天下事,意颇轻之,亦易为别。至其迟暮,数更离合,又以为难。此盖志与年衰,顾影惜日,畏死而然耳。谢太傅尝谓中年以来,一与亲友别,数日作恶。谢公,江海之士,违世绝俗乃其常耳,顾以别为难者,岂酣于富贵而习于违顺也耶!由是观之,以别为难,皆非士之正也,士亦安能免此,当以老为戒,以富贵为畏耳。”次论知人之难:

知人固未易,未易之中又有甚难。范文正谓王荆公长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由今观之,岂特所短,正以反置之耳。古之所谓腹心之臣者,以其同德也。故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而荆公以巧智之士为腹心,故王氏之得祸大也。闻狙诈咸作使矣,未闻托之心腹也。夫君子无弃人,巧智之士亦非可弃,以为手足可也;耳目且不可,况腹心乎?盖势在则欺之以为功,势同则夺之以自利,势去则背之以违害。使之且难,况同之乎?无德而智,以智营身,而不及事,智之所后,不得不欺以卫身也。天下之事,又岂巧者之所能乎?士终始不相负,非由义则畏义耳。势在而不负,岂真不负耶?

这里强调士要“终始不相负”,认为王安石所用多小人,“势在则欺之以为功,势同则夺之以自利,势去则背之以违害”,“用士当以王公为戒”,都是为诫苏轼而言,故末云:“窃谓阁下必不出此,而愚虑所及,亦不能忍也。君子之于事,以位为限,居位而不言则不可,去位而言则又不可。其言之者,义也;其不言者,亦义也。阁下前为颍州,言之可也。今为扬守,而与颍事,其亦可乎?……天下之事,行之不中理,使人不平者,岂此一事,阁下岂能尽争之耶?争之岂能尽如人意耶?”《崇古文诀》卷三一评此书云:“读此书则知前辈师友间相切磋正救如此,自是一等忠厚气象。”此信正是陈师道对苏轼“终始不相负”的表现,是他为人“忠厚”的表现。

元佑四年,陈无己本已除太学博士,言者劾其擅去官守会苏轼,复除为徐州教授。他在《谢再授徐州教授启》(卷一二)中说:“昨缘知旧,出守东南。念一代之数人,而百年之几见。间以重江之阻,莫期再岁之逢。使一有于先颠,为两途之后悔。又谓中山之相,仁于放麑;乱世之雄,疑于食子。惟其信之既笃,所以行之不疑。岂意喧传,遂烦公议。方众言之成市,虽百虎而可疑。

赖日月之并明,而仁人之在上,深知曲折,公赐保全。怜其母子之穷,还以斗升之禄。原恩有自,揽涕无从。愿为执鞭,喜有逢于晏子;期之异日,报不后于奇章。”张侃《跋陈后山再任校官谢启》对陈之为人很推崇:“骈四俪六,特应用文耳,前辈直曰世间一种苛礼,过为谨细。陈无己任徐州校官日,出境送东坡知杭州诗云:“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好事者造谤,无己处之如平时,略无诎色,而声名行乎天下,此岂视得失而为变动耶?至其再任,又曰(所引即上文)。此尤见无己之终不渝其守也。噫,今岂有是事耶?”

其《送参寥序》(卷一六)是一篇赠序文。释道潜字参寥,俗姓何,杭州于潜(今浙江杭州)人。幼试《法华经》得度为僧,与苏轼、秦观为方外友。能文章,喜为诗,尤长于绝句,着有《参寥集》十二卷。此序首论其人:“妙总师参寥,大觉老之嗣,眉山公之客,而少游氏之友也。释门之表,士林之秀,而诗苑之英也。游卿大夫之门,名于四海三十年余矣。”次论其诗文:“其议古今张弛,人之情貌肖否,言之从违,诗之精粗,若水赴壑,阪走丸,倒囊出物,鸷鸟举而风迫之也;若升高视下,爬痒而鉴貌也。”末论“余之所贵,乃其弃余”:“元符之冬,去鲁还吴,道徐而来见。余与之别,余二十年,复见于此,爱其诗,读不舍手,属其谈,挽不听去。

夜相语,及唐诗僧,参寥子曰:“贯休、齐己,世薄其语,然以旷荡逸群之气,高世之志,天下之誉,王侯将相之奉,而为石霜老师之役,终其身不去,此岂用意于诗者?工拙不足病也。”由是而知余之所贵,乃其弃余,所谓浅为丈夫者乎!于其行,叙以谢之。”全序语言简洁,行文多变,就是此序特点。《崇古文诀》卷三一云:

“首尾仅二百余字,而抑扬开阖,变态不一,最可贵也。”《王平甫(安国)文集后序》(卷一六)是一篇题跋,首从梅尧臣说起:“欧阳永叔谓梅圣俞曰:“世谓诗能穷人,非诗之穷,穷则工也。”圣俞以诗名家,仕不前人,年不后人,可谓穷矣。”再论王安国诗亦穷而工:“其同时有王平甫,临川人也,年过四十始名,荐书群下士。

历年未几,复解章绶归田里。其穷甚矣,而文义蔚然,又能于诗。

惟其穷愈甚,故其得愈多,信所谓人穷而后工也。”再论富贵与诗文不可兼美乃物理之自然:“虽然,天之命物,用而不全,实者不华,渊者不陆。物之不全,物之理也。尽天下之美,则于贵富不得兼而有也。诗之穷人,又可信矣。”再进一步翻案,不是诗穷人,而是达人:“方平甫之时,其志抑而不伸,其才积而不发,其号位势力不足动人,而人闻其声,家有其书,旁行于一时而下达于千世,虽其怨敌不敢议也,则诗能达人矣,未见其穷也。”再进一步论不当论穷达而当论所传:“夫士之行世,穷达不足论,论其所传而已。平甫孝悌于家,信于友,勇于义而好仁,不特文之可传也。”末以假设之论结:“向使平甫用力于世,荐声诗于郊庙,施典策于朝廷,而事负其言,后戾其前,则并其可传而弃之。平生之学可谓勤矣,天下之誉可谓盛矣,一朝而失之,岂不哀哉!”全文层层推论,步步深入,实借论王安国以抒发自己的处世态度。正如《崇古文诀》卷三一所评:“此篇岂特文字之妙,其发明平甫生平所以自守与其所以可传者可以励后之人,后山亦因以自见也。”

同类推荐
  • 我有一个朋友

    我有一个朋友

    本书是以文笔犀利著称的著名作家庄雅婷最新概念随笔,文风理性睿智,泼辣豪言,以多元思维的角度为读者诠释情感在个体体验中的诸多现象和问题。本书文体性强,每篇都以“我有一个朋友”作为开始,是故事,是小说,是寓言,更是人生经验,可视为全新的“爱的教育”。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经常用“乡下人”(Hillbilly)等词汇来形容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白人蓝领阶层。“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失去希望”,正是这个群体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在《乡下人的悲歌》中,J.D.万斯真实讲述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会给一生下来就深陷其中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万斯的外祖父母从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北迁居到俄亥俄州,希望逃离那可怕的贫穷。他们通过努力跻身中产阶层,最终他们的外孙从耶鲁法学院毕业,这是传统意义上成功实现一代人向上流动的标志。随着家族故事慢慢发展,我们发现万斯的外祖父母、阿姨,叔叔、姐姐、以及最重要的他的母亲,都在极力适应中产阶级生活的要求,却从没完全逃离过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万斯便是在这样混乱又令人心碎的环境中成长,但也是这群“乡下人”的爱与忠诚,使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综合来看,像作者一样成功脱离贫困的案例,屈指可数。大多数的美国白人蓝领仍旧摆脱不了世袭的贫穷与困顿,仿佛是一副与生俱来的枷锁,牢牢套在他们的脖子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无法在美国这个以自由为豪的国度中,找到合适的出路?《乡下人的悲歌》是一部极其动人的回忆录,包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诸多幽默元素,记述了一代人向上流动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也对一大批人丧失美国梦的现象作了思考。这本书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社会评论,通过作者的成长故事与经历,从“局内人”的角度,带领我们以更宏观的视野,深入探视美国蓝领阶层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 一隅芬芳

    一隅芬芳

    为引导全民阅读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房展,大庆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整理了三位读者的作品:张业隆的小说以自身三轮车夫的亲身经历为原型,以独特的视角,描写并挖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群体的生活百态,从底层人民的生活变迁反映时代及社会的变化。基于实际有感而发,苦涩而又乐观,辛劳而又执着,简单却不肤浅,普通却又非凡;杜天明的古体诗词曲赋以家乡的一草一木和厚朴情怀为创作源泉和动力,题材广泛,反映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自身的心路历程;管庆林的自由体诗歌结合自身生存状态,记录经历中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身被生计所缚,心在自由飞翔,充满对美好生活憧憬的浪漫主义情怀。
  •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

    本书被誉为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分为十八章,内部结构与荷马的《奥德赛》有密切联系。每一章节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并对应一个《奥德赛》的故事主题,角色和情节也和《奥德赛》有不同层次的对应。2000年英美一些重要媒体,一致将《尤利西斯》列为20世纪世界最富影响的名著之一。
热门推荐
  • 无限剑圣

    无限剑圣

    在遍布血统,超能力,异能,魔法,神术,道法的无限世界中。秦川是个异类,因为他自始自终都只有一柄剑。在灵异,漫威,中土,哈利波特这些超自然力量遍地的世界中,秦川手持长剑,征战四方。这是一个剑客的无限之路。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
  • 深渊里的修骑士

    深渊里的修骑士

    一名奇幻世界里的骑士,偶然获得了修仙者的传承,在恶魔的老巢深渊中,他会经历什么样的故事呢?-------------------------------------(本文并不严格遵照DND或是pathfinder的相关设定)
  • 启灵星

    启灵星

    这不是启云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人类的战斗。文明和文明的碰撞,在整个文明危险来临之际,且看芸芸众生如何选择。
  • 梨花未眠时

    梨花未眠时

    “又是这种俗套的宅斗文,不看不看!”杜旻晖一脸鄙夷,像是吔屎一样难受。就在她瞥见“男主清秀俊美帅气傲娇”等字眼时,真香发生了。本以为这是个先虐后爽的无敌玛丽苏女主文,谁料竟在一千零二百三十三章半路杀出个多病柔弱“绿茶婊”,斗不过女主就开始对他儿子下手。于是杜旻晖除了一日三餐外,每天还不忘诅咒小绿茶赶紧死翘翘……然而,惨绝人寰的事突然降临在这个整天只知道卧在床上刷网文的肥宅女大学生身上——她穿越了!“让我死一死好吗,好吗!!!“望着镜子里那张”绿茶婊“标配脸,杜旻晖是绝望的。然而,在那张绝美面孔的诱惑下,她再次真香了……做个绿茶婊,勾引小帅哥,变成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这种设定也不错嘛!
  • 东辰西美

    东辰西美

    有一种男孩,无比赤诚执着的心就像那冰山下的火种阳光一照,便热情灿烂有一种女孩,无比冷艳矜持的心就像捅不破的水晶但微风一吹,也便柔情荡漾
  • 谷龙沐

    谷龙沐

    加醍大陆,人族帝国历经数百年的辉煌后,已变得风雨飘摇。朝中官员结党乱政,边疆怪兽屠戮掠地,一场灭族的灾难轰然而至。乱世中,一个普通的村庄里,一位天赋异禀的年轻人被卷入风口浪尖,数十年,他斩异兽、铲邪魔、夺灵石、拓土封疆,书写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人生史诗......
  • 黑白博弈:中日韩围棋大战演义

    黑白博弈:中日韩围棋大战演义

    本书作者孙耀东先生勤奋读书,收集了大量围棋资料,用心写成了这本《黑白博弈:中日韩围棋大战演义》。书中围绕中、日、韩三个围棋强国围棋的发展和兴盛,从民国时代一直书写到近现代。把中日韩三国问的围棋渊源书写得淋漓尽致。三国围棋高手之间的博弈,目不暇接、精彩绝伦;名人名家的对决,斗智斗勇、险象环生。
  • 末日之绝境求生

    末日之绝境求生

    末日突临,李夜觉醒异力,结交好友,建立聚集地。击败异人异兽,最后重建人类家园。
  • 领主之战

    领主之战

    一款名为《领主之战》的游戏又会带来怎样的领主传奇。。。
  • 系统陪我逛天下

    系统陪我逛天下

    我想写一部吸引眼球的小说,却不想执笔空想,我想写一部贯通古今的小说,却不想哗众取宠,我想写一篇大红大紫的小说,却不想欺世盗名,最后,我写了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不奇不怪、不急不缓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