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8400000033

第33章 历史的角落——外篇(3)

首先我们就韩信的背景可以排除他受过特殊的训练。而天赋过人这一点,在他的举动中,我个人没有看出半点迹象。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屠户当众要求韩信或是杀了他或是钻裤裆,抽象出来看,这是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谈及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人的思路都被此局限住了,而没有人愿意考虑,为什么没有第三条出路,比如说既不钻裤裆也不杀人,而是暴揍屠户一顿之后扬长而去。

如果不是韩信胆怯,怕了屠户,凭什么要按屠户说的去做,凭什么任由他画道道定规矩,而不是自己来定规矩?这么简单,以至于一眼就可以看穿的问题,难道韩信不懂?显然不是。说到底,还是一个“怕”字当头。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来说,在面临这样的场合时有恐惧感,并不是件丢人的事情。即便他是个天大的英雄,只要是人,就避免不了会出错,甚至出一些让自己觉得颜面无光的错,尤其是在他年轻的时候。

但是司马迁可能不这么想。作为《史记》中的正面形象,韩信是作者主观上就想塑造出的盖世英雄,不说是高大全也差不了多少。英雄,怎么能有胆怯的污点呢?所以司马迁在《史记》的叙述中致力于抹去韩信胆怯的事实,给了我们一个干净漂亮的英雄形象。

作为文学家的艺术加工,我们可以理解,并且无可厚非。然而若是就此便一厢情愿地相信,英雄是无所不能的完人,而且没有任何人性的缺陷和瑕疵,那么我们应该感觉到丢人——为古人羞辱了我们的智商而感觉丢人。

我们不能因韩信日后的功勋卓著,就认定他在20岁之前就一定会迥异于常人,更不能以他经历过戎马倥偬功成名就后的心智状态,来作为衡量他尚未成熟时心智的标准。至于“小不忍则乱大谋”则更是个牵强的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在人生未曾动笔写就之前,谁能知道盖棺定论事?即便是当年的韩信自己,怕是也未曾想过日后能拥有如此一番宏图霸业,在他年轻之时,很可能也是像如今的年轻人一样,对未来的前途一片迷茫。既然无法预见未来,更没有明确的规划,又何谈“小不忍则乱大谋”呢。

培养天才的土壤

把人或事神化、神秘化,乃至宗教化,显然不是一个科学而严谨的态度。依照科学而非玄学的观点来观察或分析人或事,首先要破除的就是这种不可言明的神秘感。以客观条件作为依据,本着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原则,才能得出吻合事情实质的结论。

我们喜欢总结、借鉴历史中的经验,乐于探讨、品评青史留名的人物,却罕有人顾及到信息传递中的失真,多是任由这份失真继续以讹传讹下去。比如说,人所共知,韩信精于领兵打仗,然而却没有人考究过,韩信的战争指挥技能从何处得来。在以往的史评里,一直回避这个客观存在,却又少有人问津的现实细节。似乎指挥军队就是他韩信与生俱来的本能一样。这显然不合乎客观世界的规律。

就人类自身掌握知识技能的规律而言,绝不可能脱离模仿、记忆、理解等必要的学习手段而无端掌握,更不能在知识隔绝的信息真空带中凭空领悟。我们从不否认天才这一概念,也不否认这一类特殊人群的存在,但是天才要有诞生的土壤,这土壤就是相关知识技能的信息所存在的环境。所谓天才,只是对某种技能有着超出常人的天赋,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耗时较短,或者是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得更为出色而已。脱离了必要的信息环境,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展示出他应有的才华。

项羽是韩信的启蒙老师

前文介绍过韩信从军前的背景,通过对此的分析,完全可以不加怀疑地确认,他出身于一个贫困破落的家庭。家庭环境的客观差异,会造就人生起点的差异。这差异具体表现后一代人所拥有并可以支配的先天资源上,包括但不仅限于经济资源。实践证明,诸多先天资源中,最可能对未来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当首推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可继承的非物质财富。作为这种财富的继承者,将大幅度降低在社会中的生存成本,并拥有在社会竞争中的战略优势。为了保证后一代人的优势持续存在而不至于被社会淘汰,许多人对教育资源的保护会上升到家族利益的高度。因此,绝大多数教育资源的传递与延续形式都很保守,多是以家庭或家族继承来完成。尤其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这种保护意识更甚。原因在于信息存储技术的落后,使得它的稀缺性更为严重。

一些普及性的历史材料中,常说当过齐王楚王淮阴侯的韩信出身于没落贵族。这里郑重地说明,此系误读。上纲上线地说,这纯属不学无术的论调。因为司马迁明确记载过,活跃在秦末历史舞台上有两个韩信,一个是本文中着力讨论的淮阴侯韩信,而另一个则是旧关东六国中韩国王族的后裔韩信。两者间除了重名之外,再无半点联系。特此说明,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从史料中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们意图深入了解的韩信,在早年从未接触过系统的军事教育,这受限于他根红苗正的市井平民之家,与军事科学技术的知识彻底绝缘。沿着他一生的履历搜索,能被找到的,与军事信息近距离接触的时间段,是以追随项梁后的军旅生涯为起始点的。换句话说,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才有了正式地对军事技能进行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奢望那个时候的韩信,能在军事知识领域中有着多么深刻的理解,尽管他很可能早已对军事知识有所向往。

韩信关于军事知识的主要学习历程有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处于项梁麾下的时候,第二阶段则是在项羽帐前做郎中(相当于随军秘书、作战参谋之类的职务)的时候。两者虽然均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但是实际意义却大不相同。韩信在项梁手下之时,只是个普通士兵,并不能接触到指挥作战的决策层面,基本上学不到太多的真本事。就史而言,在那个时候,他也没有什么出众的表现,并没得到指挥官项梁的赏识。而到了项羽手下的时候,韩信得到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是个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战略、战术决策的位置,因为临近指挥官。根据这个细节,我们可以断定,正是做郎中那段日子里的工作经验,才让韩信初步窥到指挥作战的门径。那么究竟谁是韩信军事指挥的启蒙老师也就昭然若揭了。

既不诚实又不正直的韩信

韩信投靠刘邦,个中还有几分曲折,甚至在历史上留下了几个令后世广作谈资的小故事,如滕公信荐,萧何月下追韩信,等等。这虽被人喜闻乐见,但是却无关大局,不能成为总结客观规律的原始材料,因此不做详谈。这里着重讨论一下韩信在与刘邦面对面沟通时的核心内容。

《史记》中关于这一段的记载比较详细,全部复述比较麻烦,我们只归纳韩信谈话的重点来说明问题。韩信说项羽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又说他任人唯亲,连封功行赏也是可着关系近密的先来,还说他背信弃义、放逐义帝、坑杀秦卒??总之,言语之间充满诋毁之意,而缺乏客观的实事求是精神,更谈不到对恩师的半点尊重。

我在汉篇中曾简单描述过项羽分封时的背景,那完全是迫于政治形势而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得到分封的,无不是具有相当军政势力的军阀。这些军阀非但与项羽关系不够近密,相反还是他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天然政敌。所以,说项羽任人唯亲是歪曲事实的污蔑。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仅从这一点,就足可以推翻韩信揭批项羽的诸多不实之言,或是颠倒是非,或是夸大事实。

韩信之所以当众说出毁谤项羽的言论,固然有讨好刘邦,投其所好的意味,但更为关键的原因可能是源于他在项羽手下时所发生过的龃龉。关于此,《史记》中曾淡淡带了一笔,说韩信在项羽手下时,曾屡次三番地向项羽提出作战建议,但是均未被采纳。我们不能就此说司马迁笔下的《史记》有失公正,但是又不能不承认这本书中带有强烈的倾向性,因此我们在了解这段历史时,不能完全按照司马迁所引导的思路来考虑问题,否则将会走进误区。

如果以经济眼光看待战争这种大型的群体行为,抽象出来也不过就是资源的搭配。指挥作战,就相当于这个资源的搭配过程。究竟如何搭配更为合理,没有固定的规则。惟一界定资源搭配是否合理的标准是看最终的战术目的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质量。因此说,指挥作战是件个人色彩非常浓厚的事情。

以项羽当时无往不胜的战例来看,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甚至在那个时候可以称得上卓越的战场指挥官。平心而论,一个在战场上真刀真枪锤炼过的指挥官,很难听信一个军事菜鸟的意见,即便这个菜鸟的意见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个典故叫“纸上谈兵”,显然,给项羽提意见时的韩信就处于这个阶段。从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看,韩信对项羽是带着非常大的怨怼情绪的,以至于不遗余力地在背后诽谤他。从这个角度来看,韩信并不是个心胸开阔之人,而且从他不知感恩的态度来进一步看,他不但气量狭小,甚至还欠缺点正直。也就是说,备受史书中好评的韩信其实在人品上很有问题。这对于一贯推崇“道德”的国学来说是种莫大的讽刺,也可以就此领悟到些成王败寇的双重道德标准的味道。

韩信是个聪明人

严格地讲,在韩信的成长历程中,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算不上是他最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他的“大将军”是个空头职务,没有实权,至多起到一个作战参谋的作用。原因在于,在那个时候,有兵便是草头王,交出兵权等于交出自己的地位和优势经济给养渠道。所以不难理解,作为领兵者的刘邦为什么会牢牢地控制住手上的兵权,而不肯交给外人打理。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刘邦和项羽一样,认为韩信是纸上谈兵,信不过他。

韩信真正地跃上历史舞台,是在公元前205年四月。其时,刘邦彭城兵败,才给了韩信崭露头角的机会。而韩信则不负众望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之后经过几年的浴血疆场,终在历史上为自己开辟出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千古名将的美名。

尽管韩信在历史上功成名就,可这并不能说明他在所有经历的事情中都做得无懈可击,哪怕是在他成熟后最为擅长也是赖以成名的军事指挥上,更不能就此说明他是个完美无缺的神人。

纵观韩信戎马一生,最为传奇的战役不外乎这三场: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和垓下之战。然而以冷静的眼光看待,却发现除去垓下战役外,其余两战的胜利均是乏善可陈,少有可圈可点之处。与其说是韩信的机智,用兵如神才令他取得了胜利,莫不如说是他对手的愚蠢,在自掘坟墓。井陉战役成就了韩信的背水一战,殊不知窥透战争真谛的李左车却被隔绝在决策层之外,而任由不懂半点军事的陈余胡搞才导致了赵国军团的一败涂地。至于潍水战役,则是龙且忽视了战场的侦察,才葬送了西楚军团的优势局面。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短短九个字囊括了战争的核心哲学。对于战争这种大型的群体行为来说,所涉及的要素非常广泛:人力的多寡,武器攻击输出能力的强弱,组织得是否合理,士兵的战斗意志是否坚定,后勤补给是否充足,加上地理、气候等外围因素的影响,其决定胜负的因素是非常难以精确估算的。所谓的“以正合”,就是尽量在可精确估算的元素中占有优势,至少要有足够的实力与对方相抗衡;而“以奇胜”则是在抗衡的基础上,运用些特殊的办法,使对方的战争元素受损,导致其不足以在战场上进行全面抗衡而失败。简单些说,趋于精密化的战争科学技术使作战双方不得不关注一切细节,谁犯的低级错误少,谁就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由井陉与潍水两战的战况进程做依据,也可以这样评价,之所以韩信取得了胜利,是因为他的对手犯下了低级错误。

以往的史评中,一直致力于渲染胜利者的英明伟大,从没有过将事件放置在宏观的背景下思考,更没有过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行不带感情色彩,不带倾向性的客观分析。对胜利者的特殊宽容,使我们常常走进领悟历史的误区。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尽管韩信未必有传闻中的那么神奇,可他过人的才智仍然不能令人小觑。将井陉与潍水两场战役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前后两者中的技术含量有着明显的出入,可以说高下立判。若说井陉战役中赌博的味道居多,那么潍水之战中就多了几分稳重和精心谋划的味道。至于垓下战役的时候,韩信已经百炼成钢,不仅运筹帷幄,操纵大军如心运臂一般,还将心理战术巧妙地运用到实战中去。正是在垓下这片战场上,韩信将其生平所学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毫无保留地回馈给了他的启蒙老师项羽,精彩的战术合围,巧妙的心理攻坚,无不体现一代军事名家的风范。顺着这三场战役依次发生的时间脉络,以及战役的进程,我们大约可以看到一个热血青年在战火中成长的历程。我们无可否认韩信的天资聪颖,因为他仅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普通年轻人成长为军事名家。

一饭千金是小肚鸡肠之人自导自演的闹剧

通过对韩信的生平、背景以及性格的了解,我们似乎就此可以将他推下神坛,还原成一个鲜活的人。此时再去看一些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我们回到本文开始的话题,看韩信如何沽名钓誉。

同类推荐
  • 明君成长日记

    明君成长日记

    兄长调戏少女纨绔皇子却只能接锅娶妻,娶妻就罢了还要去北疆受罚三年?看主角如何从京城纨绔少年到皇位争夺者,再成为一代明君!
  • 穿越之隋唐错

    穿越之隋唐错

    一个历史盲的主动穿越,却穿越错了年代。这种错误会让他一错到底,还是因错得福呢?错,这是他穿越前的写照,他总是错过。错,一百个人中,只有他穿越错了年代。错,穿越后,他还会错到什么时候?……这是关于隋末唐初的故事……
  • 青云曲

    青云曲

    三流小职员叶展因意外溺水,成了未知世界的大汉帝国山村小屁孩。为了活得滋润,为了实现迈入地主阶级行列的光荣理想,咱得努力啊!
  • 太平乱

    太平乱

    有一个无良的父亲,一个神通广大的师傅,还有一群实力超群的朋友,还有很多打手级的手下,在乱世中到底要干什么,是做皇帝,还只是简简单单的谐美游天下,选择不好做呀!大声呼喊求推荐
  • 叁进酒

    叁进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三十而立,光棍一枚。仍是惨淡的人生。身居市井,卖牛杂汤为生!整日喝酒度日,与宾客高谈阔论当进天下而无用武之地!终有一日,机缘巧合之下,山中遇神仙,喝了壹杯琼浆玉液,从此的人生开始改变。身怀将才,结交志士,巧遇良妻,并被当朝太子识为生死之交,从此仕途一路坦荡,高居帅为,红尘作伴,风花雪月……可惜好景不长,人傲傲过天,轻浮浮如云,乌江有自刎,只为败红颜。最后妻离将散,重回市井小巷。好在,英雄气短,落魄山河之时,再遇神仙,进下第贰杯琼浆玉液,穿越时空,来到了一切都是陌生的现在,入赘豪门,遭遇极品丈母娘,面对高冷妻子的折磨,一个时代的英雄,终成洗衣做饭,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最后郁郁寡欢,难以自拔,最后离婚与失去抚养权,落得一无所有而甚至想去轻身,告别世界!第叁杯酒,让他回到了属于他的时代,经历让他醒悟了自己过去混沌的人生,重新化虫为龙,成为了乱世英雄,觅回娇妻,广结志士,三顾茅庐,熟修兵法,起事为王,成为了雄霸一方的君王!叁杯酒,三起三落,梦洗人生,人生如梦!
热门推荐
  • 荒镇岁月

    荒镇岁月

    我于1998年离开小镇。那年我中考。复习功课的间歇,常把视线投向窗外,看到对面楼里的她和他,站在相邻的阳台上聊天。她非常的白,他很爱笑。那时候,我尚对别人有观察、研究的兴趣。三年前,我和她在一所辅导学校里邂逅,成为了朋友,话题常围绕着现已埋在高速公路之下的小镇。出于某些感念,我问她介不介意以她的故事为主线写一篇小说。她不介意,“二十年前的事对我来说已跟前世一样了。”
  • 冉仙香苍

    冉仙香苍

    一届土鳖下山历练竟发现惊天秘密,该何去何从,反抗还是顺从。只是顺从是否就可以保全自己吗?
  • 末日的脚步

    末日的脚步

    事情要从她失业开始说起,玩游戏,交朋友,谈恋爱,厮杀,合作,恐惧,未知……她与他的事。他与他们的事。三分世界,十分现实……在各种复杂的情绪纠葛之下,他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人类,非人类,神……谁会赢了这场赌局!听!末日的脚步正在向你,靠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狂暴战纪

    狂暴战纪

    这是一个狂暴的世界,整个世界由一个名为“神经连接共同体”的智能生命掌控。在神同的时代,尚武崇强,强者拥有一切,而弱者只能够被践踏,蹂躏。不幸的是,瞳人是一个身材走样的大胖子,且高度近视,文不成武不就,仅仅会玩游戏而已。他如蝼蚁一般,在底层艰难的苟生,却不曾想终被上层世界无意间掉落的一块巨石砸得粉身碎骨……绝望之际,一道来自域外的神光,让他重新回到一切刚开始的地方。
  •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位面黑科技

    快穿之位面黑科技

    被道侣坑进九幽之渊的秋杳老祖,死生不明。偶然得到一位面穿梭器灵。器灵可以帮她重新修补魂魄,再回人间。但是,却需要她通过位面完成心愿任务。秋杳:你猜我想不想回去?位面器灵:???————(快穿,无CP,有系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的宝贝女友

    tfboys的宝贝女友

    第一次写文章,写的不好请勿喷,有可能会有一点虐,请四叶草们不要介意。
  • 御史夫人有点懵

    御史夫人有点懵

    奉天承运,皇帝赐婚; 千里迎亲,一朝入得御史府; 本以为往后岁月便是与虎谋皮,日日干着勾结外人坑害自家夫君的勾当; 却终是朝朝幕幕生的情。 最是那初见时的温柔,再相逢,便胜却青梅竹马。 她是凤汐城天命的城主,众星捧月的天之娇女,受万千宠爱,不可一世。他十五岁官拜御史大夫,手眼通天,权谋于他信手捏来,却唯独不识人间冷暖。她说:我心眼儿小,装不下天下苍生,倾一城,只为护一人。他说:并非天命救苍生,只因万千苍生中遇见了你,从此,便想送你一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