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91600000004

第4章 卷十(十七则)(1)

过所

【原文】

《刑统·卫禁律》云:“不应度关而给过所,若冒名请过所而度者。”又云:“以过所与人。”又《关津疏议》:“关谓判过所之处,津直度人,不判过所。”《释名》曰:“过所,至关津以示之。”或曰:“传,传转也,转移所在,识以为信。”汉文帝十二年,“除关无用传。”张晏曰:“传,信也,若今过所也。”“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谓之传也。”《魏志》,仓慈为敦煌太守,西域杂胡欲诣洛者,为封过所。《廷尉决事》曰:“广平赵礼诣雒治病,门人赍过所诣洛阳,责礼冒名渡津,受一岁半刑。”徐铉《稽神录》:“道士张谨好符法,客游华阴,得二奴,曰德儿、归宝,谨愿可凭信。张东行,凡书囊、符法、过所、衣服,皆付归宝负之,将及关,二奴忽不见,所赍之物,皆失之矣。时秦陇用兵,关禁严急,客行无验,皆见刑戮,既不敢东度,复还,主人乃见二儿,因掷过所还之。”然过所二字,读者多不晓,盖若今时公凭引据之类,故裒其事于此。

【译文】

《刑统·卫禁律》中规定:“不应过关而发放通行凭证,与冒名顶替而求取通行凭证过关者同罪。”又说:“不能轻易把通行凭证发放给人。”《关津疏议》中记载:“关就是验证通行凭证的地方,津只管过往行人,不验证通行凭证。”《释名》中说:“过所(通行凭证),到了关口、渡口时要出示。”有的人说:“传就是转的意思,由一地迁移到另一地,要以传作为凭据。”汉文帝十二年,曾下令通过关口不须用传。张晏说:“传,是一种信物,如同今天的通行凭证。”“在一块丝帛上写两行字,然后撕开,各持一半,出入关卡时进行查验,两半相合无误,才能放行。这就是所说的传。”《魏志》里记载:仓慈任敦煌太守时,西域一些胡人要去洛阳,仓慈给了他们通行凭证。《廷尉决事》里也记载说:“广平人赵礼到雒阳治病,他门人带着过所到了洛阳,官府查验出来后,斥责赵礼冒名渡河,判了他一年半的徒刑。”徐铉在所著的《稽神录》中说:“一个名叫张谨的道士喜爱符咒法术,游历于华阴,收得两个仆人,一个叫德儿,一个叫归宝,张谨认为他们忠实可靠,继续东行时,把携带的书籍、符法、通行凭证、衣服等,都交给归宝挑着,快到关口时,德儿、归儿忽然不见踪影,所带行李物品,全部被他们带走了。这时秦陇地区正在打仗,关口盘查很严,过往行客如无通行凭证,都被当作奸细处死。张谨已无过关凭据,不敢东行,只好返归。后来,这个仆人的主人知道这事后,让他们把过所还给了张谨。”然而,过所两字的含义,很多人都不明白,大概相似于今天的公凭、引据之类,所以我将有关的材料辑录于此。

露布

【原文】

用兵获胜,则上其功状于朝,谓之露布。今博学宏词科以为一题,虽自魏、晋以来有之,然竟不知所出,唯刘勰《文心雕龙》云:“露布者,盖露板不封,布诸观听也。”唐庄宗为晋王时,擒灭刘守光,命掌书记王缄草露布,缄不知故事,书之于布,遣人曳之,为议者所笑。然亦有所从来,魏高祖南伐,长史韩显宗与齐戍将力战,斩其裨将。高祖曰:“卿何为不作露布?”对曰:“顷闻将军王肃获贼二三人,驴马数匹,皆为露布,私每哂之。近虽得摧丑虏,擒斩不多,脱复高曳长缣,虚张功捷,尤而效之,其罪弥甚,臣所以敛毫卷帛,解上而已。”以是而言,则用绢高悬久矣。

【译文】

出兵打仗获得胜利,将战功上奏朝廷,称之为露布。现在博学宏词科把它作为一个考试题目,虽然自魏晋以来就有“露布”的说法,但不知道它的由来,只有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所谓露布,大概就是露板不封闭,让人观看、宣扬。”后唐庄宗为晋王时,领兵擒获了刘守光,命掌书记官王缄草拟露布,王缄不知露布的出处,就将事情的经过写在布上,派人执着布的两端,向人展示,被许多人所讥笑。然而,像王缄这样做不是没有先例,北魏高祖率兵南征,讨伐南齐,长史韩显宗与南齐守将展开激战,斩杀了南齐的几员裨将。北魏高祖问韩显宗说:“你为什么不作露布以述战功呢?”韩显宗回答说:“近来听说将军王肃出征时,擒获贼寇二、三名,驴马几匹,也作露布以表其功,我私下嘲笑他,我今天虽然挫败了敌人,但俘虏和斩杀的敌人并不多,如果也派人高拉绢布,虚夸战绩,仿效王肃,那么我就有很大的罪过了,我之所以搁笔卷帛,就是这个原因。”根据上面这些情况看来,用绢高悬作露布之举,很早就有了。

东坡题潭帖

【原文】

《潭州石刻法帖》十卷,盖钱希白所镌,最为善本。吾乡程钦之待制,以元符三年帅桂林,东坡自儋耳移合浦,得观其藏帖,每册各题其末。第二卷云:“唐太宗作诗至多,亦有徐、庾风气,而世不传,独于《初学记》时时见之。”第四卷云:“吴道子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庾征西初不服逸少,有家鸡野鹜之论,后乃以为伯英再生。今观其书,乃不逮子敬远甚,正可比羊欣耳。”第六卷云:“‘宰相安和,殷生无恙。’宰相当是简文帝,殷生则渊源也邪?”第八卷云:“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法帖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下本,误矣。此逸少一卷,尤妙。庚辰七夕,合浦官舍借观。”第九卷云:“谢安问献之:‘君书何如尊公?’答曰:‘故自不同。’安曰:‘外人不尔。’曰:‘人那得知!’”已上所书,今麻沙所刊《大全集志林》中或有之。案庾亮及弟翼俱为征西将军,坡所引者翼也。坡又有诗曰:“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盖指翼前所历官云。此帖今藏予家。

【译文】

《潭州石刻法帖》十卷,是钱希白所镌刻,是石刻法帖中最好的版本。我的同乡程钦之在朝任待制,于哲宗元符三年奉命到桂林任经略使,苏轼此时也从儋耳(今海南儋县)来到合浦(今属广东),得以见到程钦之收藏的石刻法帖,他在每册的末尾写有说明。苏轼在该书卷二的说明文中说:“唐太宗作诗很多,也颇有徐陵、庾信的风格和气势,但未能流传于世,只在《初学记》一书中时有所见。”卷四末尾的说明是这样:“吴道子首次见到张僧繇的画时,认为‘徒有虚名罢了’。不久就为其所迷,坐卧于画下凝神观赏,三天不忍离去。庾翼最初对王羲之的书法不服气,认为不过是家鸡野鹜,细心品味后,觉得是伯英(汉代大书法家张芝)再生。今天仔细观察庾翼的书法,与王羲之相比相差甚远,与羊欣相比则难分上下。”卷六中说明:“‘宰相平安无事,殷生无病无灾。’这里所说的宰相,应当是简文帝,殷生难道不是殷浩吗?”卷八末尾作了这样的评价:“钱希白的书法,具有江左的风味。所以长沙法帖胜过了宋太宗淳化年间待诏所摹仿的法帖,人们没有认真审察,争先寻访待诏摹仿的阁下本,这是一种错误的作法。长沙法帖所辑录的王羲之书法一卷,尤其为精妙之作。哲宗元符三年七月七日,于合浦官舍中借览。”卷九末尾的说明有:“谢安问王献之:‘你的书法与你父亲相比怎么样?’王献之回答说:‘各有特点。’谢安说:‘外人并不这样认为。’王献之又回答说:‘别人怎么能分辨呢?’”以上所写的这些,在今麻沙所刻印的《大全集·志林》一书中或许有辑录。据查考,庾亮和他的弟弟庾翼都曾为征西大将军,苏轼在这里所说的庾征西是指庾翼。苏轼在另外的一首诗里说:“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这里是指庾翼以前所任官名而言。此帖今藏在我家里。

山公启事

【原文】

《晋书·山涛传》:“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此语今多引用,然不得其式,法帖中乃有之,云:“侍中、尚书仆射、奉车都尉、新沓伯臣涛言,臣近启崔谅、史曜、陈准可补吏部郎,诏书可尔。此三人皆众所称,谅尤质正少华,可以崇教,虽大化未可仓卒,风尚所劝,为益者多,臣以为宜先用谅。谨随事以闻。”观此一帖,可以概见。然所启三人,后亦无闻,既云皆众所称,当不碌碌也。旧《潭帖》为识者称许,以为贤于他本,然于此奏“未可仓卒”之下,乃云“风笔恻然”,全无意义。今所录者,临江本也。

【译文】

《晋书·山涛传》记载:山涛第二次位居选职,负责官吏选拔任免,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每次遇到一个空缺官职要填补时,就准备数人的材料,一旦得知皇上的选人意向,就立即启奏,并随皇帝自己的意向去录用某人。所以朝廷选用的人,有的并不是他启奏时排在第一位的人。人们不察详情,以为是山涛自己任意确定补缺官员的人选名次。有的人因此在皇上面前说山涛的不是,然而山涛却坦然自若。一年之后,众人的这些议论也就停止了。山涛在启奏备录官员时,分类进呈,当时人们把这种启奏称之为“山公启事”。现在仍有不少人引用“山公启事”的说法。然而却未知启事的格式,今在法帖中有所辑录,即:“侍中、尚书仆射、奉车都尉、新沓伯臣涛言,臣近日启奏崔谅、史曜、陈准三人,可补吏部郎,请皇上诏示。这三人俱为众人所称道。崔谅其人,品质优良,年轻有为,可以倡导教化,虽然大的教化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然而劝导良好的风尚,益处是很多的。臣以为应首先录用崔谅。谨随事具奏,请皇上明鉴。”从这一则法帖,可以知道山公启事格式的一个大概。山涛所启奏推荐的崔谅等三人,后来情况如何,没有材料记载,既然山涛说是为众人所称道,应当不是碌碌无为之辈。旧《潭帖》为有见识者所称赞,认为其优于其他本子。然而此奏在“未可仓卒”之下,又说“风笔恻然”,这是毫无意义的。今在此载录的,依据的是临江本。

亲王回庶官书

【原文】

《随笔》中载亲王与侍从往还礼数,又得钱丕《行年杂纪》云:“升王受恩命,丕是时为将作少监,亦投贺状,王降回书签子启头。继为皇太子,三司判官并通榜子,诣内东门参贺。通入后,中贵出传令旨传语。及受册宝讫,百官班贺,又赴东宫贺,宰相亲王阶下班定,太子降阶,宰相前拜,致词讫,又拜。太子皆答拜,亦致词叙谢。”一时之仪如此。

【译文】

我在《容斋随笔》中记载有宋代亲王与侍从之间交往的有关礼仪。今又见钱丕在《行年杂纪》中这样记述:“太宗第六子赵益受封为升王,丕当时为将作少监,也进呈贺词表示祝贺,升王回书答谢时,在装有回书的封带外面贴上一个长纸签。后来升王又受封为皇太子,三司判官一起先用札子通报,同去内东门参拜祝贺。通报传入以后,宫中近侍出来传达宣读令旨。受封大典结束以后,百官列班恭贺,接着又去东宫祝贺,宰相以及其他亲王按照品位排列宫阶之下,太子下台阶迎接,由宰相上前参拜太子,致完祝驾词后,再次拜贺。太子一一回拜,也致词答谢。”在一个时期内宋代亲王与其他官员往来的礼仪就是这样。

责降考试官

【原文】

天禧二年九月,敕差屯田员外郎判度支计院任布、著作郎直史馆徐奭、太子中允直集贤院麻温其,并充开封府发解官。十月,差兵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杨侃、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丁度,并国子监发解官。十一月,解一百四人,解元郭稹。十六日,宣翰林学士钱惟演、盛度,枢密直学士王晦叔,龙图阁待制李虚己、李行简,覆考开封举人,为落解举人有讼不平者。及奏名,郭稹依旧,其余覆落,并却考上人数甚多。十二月,发解官并降差遣,任布邓州,徐奭洪州,杨侃江州,丁度齐州,并监税。此事见于钱丕《杂纪》。用五侍从覆考解试,前后未之有也。

【译文】

真宗天禧二年九月,朝廷下达诏令,委派屯田员外郎判度支计院任布、著作郎直史馆徐、太子中允直集贤院麻温其,担任开封府乡试发解官。同年十月,又派兵部员外郎集贤院杨侃、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丁度,担任国子监的发解官。十一月,发解一百零四人参加开封府的乡试,第一名是郭稹。当月十六日,朝廷下令翰林学士钱惟演、盛度,枢密学士王晦叔,龙图阁待制李虚己、李行简五人,重新考试开封举人。因为落选举人中有人上诉考试选取不公。复考完毕后,进呈录取名单,郭稹的名次未变,其他落选的人再次落选,原来录取的人有不少在复试中除名。因此,同年十二月,朝廷下令责降考试发解官的官职,任布贬往邓州(今属河南),徐贬往洪州(今江西南昌),杨侃贬往江州(今江西九江),丁度贬往齐州,都降任监税官。此事在钱丕的《杂纪》里有记述。委任五侍从官复考解试,这是从前和以后都没有过的事情。

青莲居士

【原文】

李太白《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云:“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往往有乳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余游金陵,见高僧中孚,示予茶数十片,其状如手,名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以见遗,兼赠诗,要予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太白之称,但有“谪仙人”尔,“青莲居士”,独于此见之,文人未尝引用,而仙人掌茶,今池州九华山中亦颇有之,其状略如蕨拳也。

【译文】

唐代诗人李白在《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中说:“荆州玉泉寺靠近清溪诸山,山涧有钟乳石丛生的洞窟。溪水两边布满了茗草,枝叶如同碧玉,只有玉泉寺的真公经常采摘作茶叶饮用。我游历来到金陵(今江苏南京),与高僧中孚相见,他拿出数十片茶叶给我鉴赏,叶片很像人的手掌,因而取名为仙人掌茶,这是最近从荆州玉泉山采集来的,自古以来,从未有人见过这种茶,因此,特意馈赠给我,同时还赠诗一首,要我作诗以答。于是我作了这首诗。后来的高僧和有名的隐士,都知道仙人掌茶源于中孚禅僧和青莲居士李白。”李白的名号有“太白”、“谪仙人”之称,而青莲居士的名号,仅仅在这里见到,文人学子还没有引用这一称号。至于仙人掌茶,现在池州(今安徽贵池)九华山中也有出产,其形状类似于小孩子的手掌。

闽俗诡秘杀人

【原文】

奸凶之民,恃富逞力,处心积虑,果于杀人。然揆之以法,盖有敕律所不曾登载,善治恶者,当原情定罪,必致其诛可也。闽中习俗尤甚,每执缚其仇,穷肆残虐。或以酒调锯屑逼之使饮,欲其黏著肺腑,不能传化,驯致痰渴之疾。或炒沙镕蜡灌注耳中,令其聋聩。或以湿荐束体,布裹卵石痛加殴棰,而外无痕伤。或按擦肩背,使皮肤宽皱,乃施针刺入肩井,不可复出。或以小钓钩藏于鳅鱼之腹,强使吞之,攻钻五脏,久而必死。凡此术者,类非一端,既痕肿不露于外,检验不得而见情犯,巨蠹功意两恶而法所不言。颜度鲁子为转运使,尝揭榜禁约。予守建宁,亦穷治一两事,吴、楚间士大夫宦游于彼者,不可不察也。

【译文】

同类推荐
  • 大周内卫

    大周内卫

    唐高宗晚年,武后已经成为大唐的实际权力掌控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武后大肆镇压政敌,以及打压李家皇族,故而在朝廷中乃至江湖上结下了众多的仇怨。尤其以李氏一族和被残害致死的上官仪后人两股巨大的势力为代表,一心想寻找机会另立新君,除掉武后。一时间武后身边危机四伏,但是武后岂是平庸无能之辈,她虎视天下,洞若观火,建立了一个忠于自己的内卫组织,与敌对势力展开一场生死角逐,本书的故事由此展开。
  • 中国回教史

    中国回教史

    本书完全以客观之态度根据正史及可靠之材料按代编制。就事论事而不加以批评。惟其间尚有数点须特别声明者:(一)关于中国回教徒人数向无确实之统计,有谓七千万者,有谓五千万者,有谓一千余万者,然均无确实之根据。本书所采用者,系本年度《中国年鉴》所载明者,因其有较为详细之字数,将来得有正确之调查后当予修正也;(二)全国清真寺之调查,北平《月华》旬刊已有详细之统计,惜尚未完备,本书所根据者,亦系采自《中国年鉴》者,然较之《月华》调查结果颇多出入,仍使人难知其确数;(三)现代回教中有名军事家马福祥、白崇禧、马麟等,学者如哈麐、金世和、马邻翼等均系知名之士,本拟为之立传。
  • 夫差

    夫差

    “寒风冽冽束锦裘,吴钩冷月映春秋。”“骚人客至姑苏墓,笑谈伐齐勇无谋。”……“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左传》公园前五百一十八年,于周王庭的叛乱才刚刚结束,道家始祖老子守孝期满归周,儒家至圣先师孔子前来问礼,其后,老子西入秦,孔子东归齐。而在遥远的吴国梅里城中,一名男婴于日食后降生,其父为其名曰:夫差。……夫差:“在春秋末年搞工业可行吗?算了,还是沉迷酒色吧……”
  • 我变成了图腾

    我变成了图腾

    扑街的五梦开了一个新坑名为《我为空白》如果喜欢五梦的书友请支持一下五梦的新书吧,祈求新书不要在扑街了。
  • 大资本家

    大资本家

    梦里,沈浩回到了1894年,目睹了依然发生的历史,死心的他开始一步步打造那属于自己的庞大帝国。用香皂、牙膏、洗发水打造洗化帝国。用安定、阿司匹林、青霉素打造医药帝国。用新型汽油、煤油、柴油打造能源帝国。他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建立在这些帝国群上的帝国,回到动乱前夜的大清,用大炮、坦克、飞机打造一个大大的军事帝国!这,就是大资本家—沈浩的帝国群!PS:本书已签约,请书友们放心收藏!
热门推荐
  • 亲子共读温馨童话读本系列:奇奇的大脚丫

    亲子共读温馨童话读本系列:奇奇的大脚丫

    童话故事可以渲泄负面的情感,而且还可以让儿童在无意识层面上深刻地习得人类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好的童话能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它伴随着人类从孩童步入少年,从成年走向老年。本书精心为小朋友准备一些小故事,通过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希望小朋友们学到一些东西。
  • 让青少年学会生活自立的故事

    让青少年学会生活自立的故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及《中小学生日常规范》相关内容编写的一部用来增强学生生活自立观念,适合在校青少年阅读的故事选集。
  • 孤荒

    孤荒

    荒,古老而强大,神异而稀少,天生地养,生来孤独,背对众生,举世为敌……孤独的荒悲惨的人沉默的少年无奈的世界怎样征服我不愿屈服的命运怎样破碎遮盖我威严的苍穹黑暗里我的手里燃起黑色的火焰只有目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
  • 突袭之狙神

    突袭之狙神

    他是21世纪全世界最神秘的东方特种部队“冰凰”的副队长兼第一狙击手,因为特殊的原因提前退伍,过起了平常人的生活,然而即使回归常人依然磨灭不了那颗军人的自尊,在朋友的介绍下机缘巧合的拿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狙击枪,被迫卷入一场争夺战中,却意外的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从此,他拿着这把死神的镰刀,无情的收割侵虐者的生命,同时,一支抗战时期的“冰凰”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 佛说鹹水喻经

    佛说鹹水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守护甜心之落凝悠夏

    守护甜心之落凝悠夏

    此文不为几梦和唯梦,不是悲文,还望大家支持
  • 光照进了我们的青春里

    光照进了我们的青春里

    叶思华从来不知道陈怀弦是怎么喜欢上她的,就像陈怀弦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她的。他想可能是夕阳下最后一抹余光点散在她周围时,也可能是……
  • 幻兽神

    幻兽神

    冷风过屏,血雨浠零,浅问天道无情!千朝过,万载行,执以荏苒论浮萍!苍日斜暝,残月萌生,悠望繁点辰星!千杯尽,万盏擎,举与苍茫败与赢!
  • 他是我的无上荣光

    他是我的无上荣光

    高二那年的章荔喜欢上了新来的转学生,听班里那些男生们说他叫尚靳垣。在这个兵荒马乱的青春里,章荔也曾以为她会像大多数女孩一样,平平凡凡,安安稳稳的度过。可她却因为偷偷喜欢上了他,而觉得自己成为了与太阳交错的少女,美好而又炽热。片段一尚靳垣手里拿着女孩写的贺卡饶有兴致的问她“这个绝色是说我很有特色吗?”“不是”女孩摇摇头,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是说你特别特别特别好看。”尚靳垣:“……”他怎么觉得这眼神是要把他吃下去了。片段二“所以这本书是你写给我的?”“是”“用意何在?”冬日寒风凛冽,女孩大半张脸埋在围巾里,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说“因为你很好很好,你是我的太阳,亦是我的无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