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79400000007

第7章 勤奋学习(1)

学习需要勤奋。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数与勤奋有关的事例历来为人们称道,车胤“萤人疏囊”是勤奋;孙康“雪映窗纱”是勤奋;匡衡“凿壁借光”是勤奋;苏秦“悬梁刺股”是勤奋;祖逖“闻鸡起舞”也是勤奋,勤奋使他们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伟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无不是勤奋的人;一个在学术、事业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无不是勤奋的人;一个称得上杰出的人,无不是勤奋的人。

让我们先学习一些先哲的勤奋故事吧。

中国古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动脑的少年。那时,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诸葛亮想,要是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更勤奋了。通过自身的努力,诸葛亮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代饱学之人。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了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很难读懂,学起来很吃力,但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这些书既笨又重。但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韦编三绝”这个成语说的就是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

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恰好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古人的学习条件没有我们现在的好,尚且能克服苦难,专心求学,成就一番事业,那我们该如何要求自己呢?

勤奋学习还不够,还要有主见。我们一定都有这样的发现,老师看到那些想法奇特、敢大胆驳斥课本上的观点、敢指出老师的说法有误的学生就很高兴。这是因为,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

科学家不迷信权威的故事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洛德·卢瑟福是英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对元素裂变的研究获得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断言:“由分裂原子而产生能量,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任何企图从原子蜕变中获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谈妄想。”但数年后,用于发电的原子能就问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经成为主要的发电新能源。在法国,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占各种能源的加%。

无独有偶,在科学大发现的19世纪,当牛顿发现宇宙定律,伦琴发现x射线后,有科学家曾断言:科学的路已走到头了。以后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尽量使实验做得更精确一些。但不久,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给科学界带来了一个新视野。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每看一本书,不是一上来就从头至尾地去读,而是对着书本闭目沉思,猜想书中写了些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再打开书。如果书的内容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如果与猜想的不同,他就认真地去读。华罗庚的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勤奋学习的人也大都是专注的人,他们一旦进入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就会有一种物我两忘的精神。而且,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求学方法和令人津津乐道的趣事。

陶醉于求知中的大师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终于成为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有一次,他想买一部明代的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城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时值冬日,他顶风冒雪,连续十八天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著名女作家茹志娟的家中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有“煮书”两个大字。她说:“书,光看是不行的,看个故事情节,等于囫囵吞枣,应该精读。然而还不够,进而要‘煮’。”要“煮”得烂熟,自然不是一遍两遍就能奏效的。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据说在他结婚那天,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当迎亲的花轿快到家门时,却找不到新郎了,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仍穿着旧袍,全神贯注地在读书。

童第周勤奋求学的故事

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只要勤奋就会有好成绩。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此后,童第周就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贯注到他的求学中去。他决心要考取当时很有名气的宁波效实中学。他一丝不苟地进行备考,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一天深夜,教数学的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陈老师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体,关切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

期末考试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关注的对象。他终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绩都达到了70分,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

后来童第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感慨地说:“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让自己加倍出色的赖斯

美国前任国务卿、黑人女性康多利扎·赖斯出生在种族隔离制盛行的伯明翰,小名康迪。很多人听说她在伯明翰长大,便推测她的童年没有受到过很好的教育。

母亲在康迪幼年时对她进行了孜孜不倦的音乐教育。康迪4岁时,掌握了一些曲子,开了第一个独奏会。赖斯家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只有当黑人孩子们做得比白人孩子高出两倍,他们才能平等;高出三倍,才能超过对方。父母告诉她,在伯明翰以外有更多的机会,如果她勤奋学习,力争上游,就会得到回报。

“你可能在餐馆里买不到一个汉堡包,但也有可能当上总统。”康迪相信父母的判断,她向着“加倍地好”这个目标继续努力。首先是在运动方面,除继续学习钢琴外,她还开始学习网球和花样滑冰,玩得都很出色。她每天早上4:30就起床,去溜冰场练习步法,从旋转、侧滑、前冲、穿越、踮脚到组合动作和双人滑冰。

就在春季学期的某一天,她发现了新的目标。那门课是“国际政治概况”,那节课主要讲的是斯大林,教授是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的父亲约瑟·考贝尔。“这一课程拨动了我的心弦,”她后来说,“这就像恋爱一样…一我无法解释,但它的确吸引着我。”考贝尔博士被她的聪明和激情所感染,鼓励她到该校国际关系学院读书。考贝尔成为康迪生活中的“智力父亲”。

康迪开始学习政治科学和俄语,但并没有关上学习音乐的大门。这种背景使她最终成了—个为数不多的学音乐出身的政府高官。

1977年夏,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康迪进行了一次国内旅行,她第一次有机会开始了解美国军事结构。她到华盛顿,在国防部担任实习生,在五角大楼工作了数周,此后又去兰德公司做实习生。兰德公司十分适合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的学习,其研究领域包括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趋势,潜在的地区冲突原因以及美国安全面临的潜在威胁等。康迪的勤奋为她进入白宫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中回来,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时代不同,但学习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学习的意义是一样的。任何成绩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我们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学习、勤奋学习和会学习的好习惯,那么我们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小学生要培养的八个学习习惯

1.明日学具,准备齐全

同类推荐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造就一流员工的职场培训读本。优秀的人找方法,平庸的人找借口。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解决问题的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路决定出路,方法总比问题多。阅读本书,让你成为方法高手,做问题的终结者。
  • 只要敢做你就行

    只要敢做你就行

    本书作者是闻名世界的著名牧师、演讲家和作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的色彩,他是他在世时几任美国总统的顾问,获得过里根总统颁发的美国自由勋章——美国公民最高荣誉。却对企业界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他说:只要敢想你就赢。真是了不起的企业家精神,令我不能不敬...
  • 幸福女人修炼术

    幸福女人修炼术

    女人追求的幸福,无非就是能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享受一份宁静的美丽,享受人生的另一番情趣,在人生的旅途中处处有美丽的风景,生活中时时有温馨的笑靥。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并不是一件难事。本书着重讲述女人30岁左右的故事,通过故事与启迪,引领即将30岁和已经30岁的女性在幸福的道路上前进。事实上,幸福从未离开过,它存在在爱情、婚姻、家庭和事业的每个角落,存在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了一种感觉,一种情怀。女人只有到了30岁,才真正褪去表面的粗糙和幼稚,成为一块价值不菲的美玉,举手投足间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心动,更多的是一种味道、一种风情、一种气质、一种修养。30岁的女人,经历了生活的洗礼,才更懂得幸福的含义。
  • 做人的心计

    做人的心计

    本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故事,全面总结了做人所应该具备的“心计”: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把握好自己的人脉、做人一定要学会低头、做人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等。
  •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是塞缪尔·斯迈尔斯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晶,作者如同一位失散多年的挚友,与我们畅谈人生、追逐快乐。书中,他从教育、家庭、气质修炼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阐述了良好心态培养的重要性,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将那些曾在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读者面前,力图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该书自问世以来,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畅销130多年而不衰,直到今天,仍然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热门推荐
  • 州县提纲

    州县提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纯涩

    纯涩

    苏旭在得到巨额赔偿金后,过起了声色犬马的日子。大量的美女犹如走马观灯一样,在他的生活里昙花一现,直到单纯的莎莎出现,可就在他们规划好婚后生活并打算领证时,苏旭却放弃了,因为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个挥之不去的人,那个人就像全身泛着光芒的天使一样点亮了苏旭那颗渐渐暗淡的心。在送莎莎回上海的路上,苏旭追忆并讲述了那段从踏入大学到走向社会的岁月,还有和那个人的故事。。。。。。这是一部唾弃21世纪初物欲横流的悲情之作,着重描写了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精神上的匮乏和刚刚接触社会的学生面对大量诱惑时的抉择。本作下流与纯真并存,老辣与青涩共生,颓废与激情兼顾,死亡与重生同路。
  • 少爷,您怎可忘我

    少爷,您怎可忘我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对现代夫妻因为种种原因穿越到古代的言情小说。
  • 校园的护身高手

    校园的护身高手

    特种兵回到校园,军训的第一天就被美女教官抓去当男朋友,一段美妙人生因此展开。武能揍人把校花,医能救人迷老师,秦天的愿望就是在校园里帅出一片天。“学姐学妹别这样,我只是个纯洁的孩纸——”
  • 恶魔校草:爱上萌宠小丫头

    恶魔校草:爱上萌宠小丫头

    刚刚认识的时候。“钱我也给了,你该让了!”在学校的时候,明明担心却装作不担心,明明救了她却装作为了自己。在医院里虽然总是一副居高临下可每句话都透露出了对她的关心。“蠢女人你该让了吧!”“醒了,蠢女人!”“饿了么?多吃点!”“来点儿实际行动啊!”“说你也想我。”................
  • 鬼谷的退休生活

    鬼谷的退休生活

    《秦时明月》衍生故事。转世的韩非成为了横剑传人卫庄的徒弟。
  • 让学生团结友爱的故事

    让学生团结友爱的故事

    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个人的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生产的社会性和科学研究的社会性也随之加强,任何活动,都不是单个人的力量所能胜任的。因此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共存共荣,才能达到共赢的局面,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 Youth探

    Youth探

    作品质量在内容,好不好你翻开看看,多读一会儿。
  • 无限借法乾坤

    无限借法乾坤

    一令可借法,筑盖世无敌。行侠仗义,从来不做好事的王胖子,总是被人误解。 出场就不是好人,且在坏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正义的王胖子只感觉,做坏人真爽,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借最强的法,习最配的招,做最难的事,收最美的妞。 那天,普普通通王胖子说:没什么生意是做不了的,只怕你出不起价... 恍惚间,已经逝去,再睁眼,这世界已经转换了古代风。死后,这身体怎么还变重了?这是?怎么胖了?隔壁道观?这名字好敷衍,随手取的吧,难道姓王?一代道法宗师?真的吗?可是法力呢?在哪?难道是穿没了?
  • 我的故事,一生的梦想

    我的故事,一生的梦想

    一个关于女孩成长的故事。从一个无知懵懂的女孩变成一个成熟懂事的女孩。接下来的就要到故事里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