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富于诗人气质的哲学家,庄子在我国思想史上、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影响巨大而深远。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庄子被神化而奉为神灵,唐玄宗天宝元年封其为“南华真人”,宋徽宗时封为“微妙元通真君”。
3.道家代表著作
(1)《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传说是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是第一部用诗化语言阐述中国哲学的巨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而且文字简洁、辙韵强劲,因此,还被称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为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八十一章。《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德经》说的是处世方略。《道德经》之学旨在于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因而,人们应自然无为听天由命,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如此,则无为而治。《庄子·天下篇》总结《道德经》思想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也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兴起了“老子热”。
(2)《庄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集中体现了庄子思想;“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及其弟子合作写成的;“杂篇”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盗跖》、《说剑》等不是庄子之思想。
《庄子》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文章生动细腻,挥洒自如,意象雄浑飞越,想象汪洋恣肆,情致滋润旷达,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中国的古代小说和传奇的文本表达有重大的影响。《庄子》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庄子》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
(三)墨家
1.墨家概述
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很重要的学派之一,在当时和儒家一起并称先秦时代的两大“显学”,当时有“非儒即墨”之说。墨家因创始人是墨翟,世称墨子,故而这一学派被称为墨家学派。墨家代表著作是《墨子》,由墨子的弟子根据授课笔记编撰而成。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此说墨家出自清庙之守,意思是管理庙中事物,演习郊祀或其他祭祀礼仪,也有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其实,墨家应主要来源于社会中下层手工业者。
《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可见墨家是从儒家分出来的。但墨家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墨家主张“兼爱”,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认为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组织严密,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墨家讲究“任侠”,相传皆能赴汤蹈刃,并以自苦励志。墨家尤重艰苦实践,“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以裘褐为衣,以跂(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有相里氏之墨,邓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活动于战国中后期。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主张多有继承,是谓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学由显学逐渐变为绝学。
2.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名翟,鲁小邾国人(今山东省滕州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也是先秦诸子中唯一的自然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墨子平民出身,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曾做过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为“扶危济困”的正义事业而奔波,班固在《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又说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可以说,墨子为下层劳动人民争取切身的利益,为解决或减轻他们的贫困和饱受压迫之苦而付出极大的心血。
墨子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除了政治上的建树和理论上的学说之外,墨子在物理学、光学等领域也有所研究。墨子几乎谙熟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在《墨子》一书中的“备城门”、“备水”、“备穴”、“备蛾”、“迎敌祠”、“杂守”等篇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
墨子的为人,在当时有很高的评价。《孟子·尽心上》中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对他的“士志于道”十分赞扬。《庄子·天下》中说墨子:“好学而博”,并且认为他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大好人,由衷地称赞“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3.道家代表著作:《墨子》
《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西汉时刘向把《墨子》整理成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在所传的《道藏》本共五十三篇。《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如天文学、几何光学和静力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他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兼爱”即人与人之间实行普遍的、无差别的互相友爱,就是“视人之国,若其国;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使彼此的利益兼而为一。如果“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兼爱中》)墨子的“兼爱”其实是对儒家“仁”的改造,提倡“无差别的爱社会上一切人”。
从“兼爱”出发,《墨子》还提出“非攻”,反对侵略和掠夺的不义战争;“尚贤”,尊重、重用贤人,所谓“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同”,“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节用”,反对贵族的铺张浪费;“节葬”,反对儒家倡导的厚葬;“非乐”,反对音乐,认为音乐的盛行妨碍男耕女织。此外,《墨子》还提到“天志”“明鬼”的思想,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并且“天志”是衡量人世间一切言行的尺度,而“天志”就是要求人们“兼爱”,“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而“明鬼”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但是,墨子认为寿夭、贫富、安危、治乱不是天命决定的,而是由人力决定的。由于人的努力,可以达到“富”、“贵”、“安”、“治”;如果相信命定,不去努力从事,就必然得到相反的结果。
(四)法家
1.法家概述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儒、墨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显学”,法家则在政治上独步天下。
法家起源于古代掌管诉讼的官员,《汉书·艺文志》中说:“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理官”严格按法律、规定进行奖赏和惩罚,以此来辅助礼制。管仲、子产是法家的先驱,而在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法”即法律、法令,是要求臣民必须遵守的;“势”即君主独掌军政大权的权势;“术”即权术,是君王控制驾驭臣民的手段和策略。
法家学派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认为发展农业生产,国家才能有足够的粮食布帛,人民才能富裕起来;重视战争,军队才能强大,才能争霸于天下。政治上,法家认为“时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而主张锐意改革。商鞅提出“不法古、不循今”,韩非子更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法家重视“法治”,强调“法”是治国的根本,正如《史记》所说:“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同时,反对分封和世袭制,主张君主专制和独裁,主张建立由中央委派官吏的郡县制。思想和教育方面,法家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法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李斯、韩非等人。《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派就政治层面而言,远较其他各家的影响大。在战国各诸侯国的变法革新中法家占据了统治地位,在学术界也成为战国时的显学。秦始皇君臣崇尚法家,正是用法家学说为指导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使法家思想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西汉武帝尊儒以后,法家的影响逐渐势微,作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家就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但法家学说仍然或隐或显地发挥着作用。历代统治者多数采用“霸王道杂之”即外儒内法、儒法并用的统治方法。
2.法家代表人物
(1)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商鞅早年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孙痤病死后,魏王并没有重用商鞅。后来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者,商鞅便携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商鞅得到了施展他变法理想的舞台。周显王十三年(公元前356年)和十九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主要内容为:建立新型的军功爵制,激励士兵奋勇杀敌;奖励耕织,保证了秦国后方粮草充足;制定新法,使得百姓各司其职,安分守己。变法期间,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国自商鞅变法后,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为后世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孝公死后,商鞅被贵族诬害,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后商鞅被杀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并以灭族。
(2)韩非
韩非子(约公元前275年—公元前233年),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称“韩非子”。韩非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荀卿。韩非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口吃,但他善于写作,且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韩非创立的法家学说,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韩非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希望韩王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论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韩非的思想被秦始皇所重用。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韩非被毒死于狱中。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
3.法家代表著作
(1)《商君书》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二十四篇,《商君书》不是一人或一时的著作,而是商鞅学派著作的汇编,成书时间在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以后。到战国末年在社会上已很流行,韩非曾说:“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