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64800000010

第10章 序二(9)

秦王府是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朱樉的王邸,洪武三年(1370)由长兴侯耿炳文监督建造。洪武九年建成。它是与西安城墙同时的文物古迹,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秦王府周长四里半,呈南北向长方形,开四门,分别以“仁、义、礼、智”命名:东为体仁门,西为尊义门,南为端礼门。北为广智门。府城内建有集翠轩等亭台楼阁几十处,十分豪华奢丽。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西安,曾以秦王府为皇宫,在这里建立了大顺农民政权。秦王府在清代被作为八旗教场,称“皇城”。皇城得名的由来,一说系“王城”讹传;一说由于其地处唐代皇城旧址之上。据传集翠轩前近一丈高的太湖石就是唐宫内的遗物。民国初年,冯玉祥出任北洋政府陕西督军,以皇城为演武场。北伐战争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来陕,将皇城改名为“红掰,表达了他联共亲苏的政治倾向。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省政府主席石敬亭改红城为“新城”,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西安事变爆发时,新城是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的指挥中枢。明秦王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据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陕西新城记》碑主要讲述了秦王府的历史沿革情况,并说明了改名新城的原因,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碑文遒劲沉雄,气势开张,亦属书林上品。

5月20日

庄敏回北京

省政府向国务院发电报汇报新城北门情况,内容大致与省政府(1983)第3号文件同。

5月27日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尹敏等4人来陕查处新城北门拆毁问题。住大厦后楼277、279号。他们是根据书记处指示,中纪委常委研究后派来的。

先后找马文瑞、张振西、陕报张光等谈了情况。

5月30下午

找杨达谈情况。

5月31日

上午,找陈孟东谈情况。

下午找张学斌、畅耀、何敬荣谈情况。

6月1日

庄敏来陕西

上午找新华社王兆麟、陕报黄静谈情况。

下午找王翰章谈情况

6月7日

文化部文物局陈百川、王军来陕参加处理新城北门问题。

6月14日

周雅光在八号院召开会议,杨达、王汉章、张学斌参加。周雅光提出搞几个问题的材料。(1)新城是秦王府的根据;(2)秦王府后来改建的事实;(3)拆除不是保护单位的文物,算不算违法;(4)提出处理意见。

确定由市文物局牵头,省文管会协助,整理出材料。

6月16日上午

在西安市文物局开座谈会。中纪委黄振行,文化部陈百川、王军,省文史馆刘依仁,省文管会贺梓城、王翰章、刘最长,市文物局张学斌、杨(某)、韩保全、畅耀、刘炎,市文管会郑自毅参加。谈了是秦王府的根据,秦王府中现存的文物等,提出三条处理意见:(1)恢复原建筑;(2)依《文物法》和《刑法》追究责任;(3)省政府作出公开检查。

7月13日

省纪委召开法律顾问座谈。

顾问一致看法是:省政府违犯文物法;拆北门基建没有经基建部门批准,违犯基建法;挪款搞基建又违犯了财政法。违法是肯定的,是否犯罪另行研究。

7月19日

中纪委、文化部同志离陕回京。

关于黄帝陵古柏砍伐情况的调查报告

(征求意见稿)

省纪委并省委:

黄帝陵古柏被砍伐一事,省委和省纪委决定组成省、地工作组进行查处,6月6日工作组到达黄陵。7日,黄陵县委召集县委、政府、人大常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对砍伐黄帝陵古柏问题及调查情况向省、地工作组作了详细汇报。8日晚,县委召开县级机关全体干部大会进行动员,号召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协助省地工作组尽快查清砍伐黄帝陵古柏一案,地委领导同志对县委作了正确对待查处此案的三条指示。

黄陵县委从今年3月份开始组织调查组对此案进行了全面调查,做了大量工作。在县上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组织人力并邀请地、县林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对黄帝陵的林相及历年来(包括建国前)砍伐情况重新进行一次彻底普查,另一方面,对原有材料进行认真核对,进一步作了查证,并对伐木的账项进行了清算,同时,还召开林业、财贸、人大常委等有关方面主要负责干部座谈会,并和县上主要领导干部个别交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问题已基本搞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黄帝陵园及管护情况

黄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坐落在黄陵县城北500米的桥山之上,相传建于汉代,这里过去人工种植了一些柏树,但绝大多数是自然繁衍生长,树不成形,株不成行。据文献记载,在清朝末年陵区约5000余亩,柏树60000多株,柏树生长区边沿和群众耕地、住宅紧紧相连。截至现在,陵区界限没有严格划定。现在陵区约1800亩左右,柏树数目没有详细统计。

建国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1961年,黄帝陵被列为古墓葬第一号,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省文化局拨款重修了黄帝庙大殿,1964年,重修了碑亭和大门。1976年以来,对黄帝陵祭亭、庙内大殿、碑亭和围墙再次作了整修。为了加强对黄帝陵的保护和管理工作,1978年正式成立了“黄陵县文物管理所”,管理人员由1975年以前的1人,逐渐增加到现在的12人。县上还针对“文化大革命”中对陵区的破坏,1980年向全县人民发出了保护陵区文物和柏树的通知,1981年,县政府颁布了“关于黄帝陵(庙)保护管理的十一条规定”。今年7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全县广大职工和社员群众进行一次“文物法”教育,并将每年4月作为“文物法”宣传月,今后每年进行一次。近几年来,县上组织机关干部和城镇居民在陵区进行植树活动,约种松柏3700多株,育苗50余亩。陵、庙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国内外游客也逐年增多。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在思想上重视不够,管理措施不力,职工群众在陵区周围建房挖窑、埋坟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

二、柏树砍伐的起因和经过

黄帝陵区的柏树有的历经千年以上,这部分古柏已成为过熟林,加之暴风雨的袭击和病虫害,有的枯死,有的风折、倒伏。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黄帝陵山上及黄帝庙院曾是武斗据点,一度山无人看,林无人护,庙无人管,以致孩童、樵夫乱砍柏树为柴,社队牛羊随处放牧,对山上的树木和庙内设施破坏的比较严重。不少大柏树被刀砍斧伤,一些枯死、倒伏柏树被群众偷伐。陵、庙内墙倒、房歪,满院杂草丛生。1975年8月份,省文管会田醒农同志到黄陵县检查文物工作时,查看了陵区,看到这种情况,考虑到防止枯树易引起火灾和便于观瞻,曾给当时陪同的管理人员讲:“今后山上枯死和倒伏的树木必须由文化部门处理(以往由财政部门处理),处理所得财产,由黄陵文管所支付,以山养山,增加新树……”田回省后就此问题向省文化局写了专题报告。报告称:“关于山上枯树及倒伏树木,按文物保护政策规定,应归文化部门处理,可组织人力全面清山一次,其经费即由所清理出之木材项内开支……”1976年2月,黄陵县革委会也以黄革(76)27号文件向省文化局写了请示报告,文称“去年秋季大雨,山洪暴发,陵园山坡上先后有20余棵柏树倒地,庙院内一棵也歪倒,急需清理”。同年5月18日,省文化局以陕革文批(76)77号文件在批复黄陵修缮项目的同时,对清伐树木问题批复了,“同意省文管会和县上的意见。”黄陵县文化馆(当时黄帝陵归文化馆)接省文化局批复后,即安排清理工作,主要由当时陵庙的3名管护人员高增安(1979年10月任命为黄陵文管所所长)、陈宏谋、郭民福同志负责。他们从1976年10月开始到1982年3月(每年冬季进行清理),共清理伐掉了枯死、倒伏之柏树170棵左右,一般直径在30-50厘米,最大的直径有120厘米,也有3-19厘米的枝干。此外,1975年6月份中央气象局为索取气象资料,通过有关部门在陵区伐掉了一棵直径73厘米的活柏,1982年8月北京林业学院为考察古柏生长情况,在陵区伐了一棵直径12厘米的活柏。在这次省、地工作组普查中,共发现历年(包括建国前)所伐树茬779棵(枝),其中柏树茬737棵(枝),杂木树茬(多系洋槐)42棵。从所伐树茬的新旧程度,经初步目测判断,在737棵(枝)柏树茬中,可能是近几年来伐的有138棵(枝)。普查工作组还召开省、地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上山普查的同志参加的会议进行座谈,多数同志认为从树茬分清砍伐时是死树还是活树比较困难。其一,伐树时隔多年,整个树木已不存在,即是用科学仪器,也难得出确切结论;其二,柏树生命力强,木质坚硬耐腐,有的上边死了,下边还活着,有的一半死了,一半还活着。不好认定伐的哪些是死树,哪些是活树。经反复和伐木工人核对,他们一再表明经他们手伐的柏树除窝根倒伏柏树是活的外,其余全是枯树、死树。

黄帝庙里建国后有20棵古柏,除一棵倒伏在地1976年经批准清理,另一棵两根枝干1982年因风雪压折被锯掉外,其余树木均在。黄帝陵园(东西宽50米,南北长140米)内的古柏也生长良好,近几年来没有被砍伐的。经文管所砍伐的170棵(枝)柏树,分散在1800多亩山林的四面八方,对山林林相影响不大。

近几年来砍伐柏树的准确数字,因文管所账上没有原始记载,虽经县调查组的反复查对,省地工作组又多次进行复查,但县上的查对数(141棵(枝))省、地工作组的查对数(138棵(枝)),以及从账上开支的伐木(伐柏树76棵,杂木87棵),解板工资推算数,还是不一致,按账上卖出棺板43.54副、档头798副的材积计算,共需66.87立方木材。如按县上核对的74棵树茬、树枝以最大标准材积计算,仅产38.7立方米木材,尚差30多立方米。这个问题,经我们多次和文管所会计陈洪谋、所长高增安同志交谈,陈说以省、地工作组查的数字为准;高讲,他曾给《新观察》记者艾端午汇报,所里自伐170棵左右,这个数字比较准,因为汇报前他亲自上山数了141个新树茬,还有些沟沟洼洼没有跑到,肯定有漏掉的,加上大一点的枝干,170棵比较可靠,这也符合所做棺板和档头的材积。我们认为高增安同志谈的情况是比较符合实际的,省地工作组查山时,因杂草长得很高,也可能漏掉的不少。

另外,在查账过程中发现会计陈洪谋是个外行,账记得混乱,有些无原始凭证,付工资和伐木、解板数碰不到一起,特别有两笔账,把钱开支了,但找不出是谁领的。这个问题我们已移交县工作组继续查清。

三、清伐柏树的财产及其处理情况

清伐的树木,凡成材的均解成棺板和档板。从文管所财务和有关方面查出共解棺板43.54副,最后实际成材40副,档板798副。剩余的枝干和下脚料,一部分现存文管所内,大部分作柴火烧掉。1977年1月8日,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解成的棺板“交民政局给死亡干部用”(当时他们规定给县团级干部)。1977年2月,经县计委批准,对棺板定价为:8块的每副300元,10块的每副250元,12块的每副200元,档板每副12元。当时县民政局用民政事业费买去棺板35副(包括档板)。其余档板在文管所内公开出售,多为当地群众买去。历年来,民政局已为死去的老干部用去7副棺板(地委顾问王廷俊、专署民政局长薛绛、何仪死后各用一副,是县委徐金山、薛志勇同意的)。现存已做成的棺材7副,棺板140块,另外5副,高增安给其亲戚谢绍生(谢子长的侄子、老红军)买去一副。文管所工作人员郭民福退休时用等量松木换去一副,给文管所翻修庙内过庭时因工伤死亡的民工用去一副。经当时县委书记薛志勇(现任延安行署副专员)同志批准给地区文化局老干部买去两副。

以上处理棺板、档板共收入18240元。其支付情况是:支付伐树、解板工人工资7482.30元,购买花木、花盆计4482.98元。修理温室、地窖、保管室计3660.50元,平整庙院、修建花园等计1978.73元。

经反复查证,县级领导干部(包括原任、现任)未发现私人买过清伐的木料。文管所所长高增安同志和其他所内干部,除一人用等量松木换去一副棺板外,再无发现有人动用过,经济上尚未发现什么问题。

四、几个有关问题的说明

1.《人民日报》报道中称:“1982年3月,他们居然在全国植树节期间伐掉10株活柏树,其中包括黄帝庙院内的两株。这些活柏树胸径都在40厘米以上。”这个问题经调查,其实际情况是:1982年9月份,在黄帝庙西边的崖畔上,有一棵因暴雨冲袭而窝根倒伏的柏树,文管所将上面的5根枝干锯掉,这五根枝的平均直径为12厘米。同时期,黄帝陵东面山林湾有三棵小柏树被山洪冲掉和被山石砸断,文管所将这3棵树上的7个枝干清理回去,这些枝干的直径为6-8厘米。庙内的两棵,则是1982年3月文管所锯掉的被大雪压断的一棵柏树上的两个小枝干。一个直径19厘米,一个直径22厘米。

2.《新观察》1983年第十期刊登一张砍伐的柏树树茬照片,说一棵“胸径130公分的古柏被活活腰折”。实际是一棵柏树上有3个枝干,文管所将其中直径为39公分的枯死主干锯掉。

3.《人民日报》6月2日刊登一张砍伐柏树树茬的照片,说,一棵“胸径120厘米的活活被腰斩”,实际这个树茬的直径为28.5厘米,距离地面只有41公分。

4.《人民日报》报道“黄帝陵上这几年发生的事情……黄陵县委视而不见,闻而不纠。群众的揭发信多次被转到县领导机关……县委也曾派工作组调查,但敷衍了事”的问题。1982年5月份,黄陵县纪委接到省文物局转来一封揭发文管所所长高增安同志以下5个问题:(1)乱伐黄帝陵古柏,并为其父做棺材;(2)大量栽花种草花费国家资金10余万元;(3)以出差为名,带上爱人旅游江南;(4)倒卖文物;(5)让所内临时工为自己家里做活。纪委转县委宣传部查处,经宣传部组织人力查证,反映问题基本否定。反映高给他和他父亲做了两副柏木棺材,经到家里查看,只有一副还是松木的,说高把文管所的珍贵鸟蛋化石拿去走私,经检查,鸟蛋化石至今仍在所里。除此以外,县上再无接到群众揭发信件。

五、我们的看法和意见

同类推荐
  •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青春是一首诗,雅丽奇秀;青春是一个谜,让人永远猜不透,青春是蕴藏于心中的一种信念,她充满着无限的创造力,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她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片绿叶。青春,就意味着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意味着有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和勇气。《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讲述青春的自信、美好、青涩、纯真、执著……让行走于青春路上的我们手拥此卷且歌且行吧!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词说文学史

    词说文学史

    以词体纵论历代作家,上自先秦,下至晚清,名家巨擘,俱予评说,用力之勤,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评鉴之精,堪称前无古人。
  • 竹取物语图典

    竹取物语图典

    创作于10世纪初的《竹取物语》(又名《赫映姬物语》)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语文学。故事写一位伐竹翁在竹心中取到一个美貌的小女孩,经3个月就长大成人,取名“细竹赫映姬”。5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应嫁给能寻得她喜爱的宝物的人,可是这些求婚者都遭到失败。这时皇帝想凭借权势来强娶她,也遭到拒绝。赫映姬在这些凡夫俗子茫然失措之中突然升天。
  • 唐僧有话说

    唐僧有话说

    在这本书里,唐僧说东道西,说三道四,说得听众茅塞顿开、哑然失笑。受此鼓励,他除却羁绊,褪尽袈裟,低头作势,一路猛攻。男人听了嘿嘿嘿,女人听了嘻嘻嘻。你还等什么?
热门推荐
  • 楚楚随风

    楚楚随风

    老套穿越故事:别人穿越都那么帅,为什么轮到我就是没天赋的菜鸡,你们就是这么对待女主角的吗?
  • 反派饲养计划

    反派饲养计划

    【快穿,1v1,甜宠】小梧桐追夫记。为了找到因魔化身死的师尊,林青梧又被坑了一把,绑定了一个坑货系统,她以己之身借着位面法则的帮助化身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可是系统太坑,总是拖后腿,回回都是重伤才进入下一个位面。小草包为了高冷师尊真的付出太多了,走开,你们这些该死的美男!走开,你们这些过于可爱的反派!叛逆不羁少年,神色冰冷:众人皆黑,那我要站在黑暗的顶峰......媳妇儿,撒手,我错了,你厉害,你上.....枭雄之子,睥睨天下:不登帝位,誓不为人!......啊,娘子,我说着玩儿的,这皇帝累得跟狗一样,就便宜那个狗东西吧!娘子之命大过天!历经几世,终于回来的师尊道:小梧桐,别怕,我回来了。另有连载免费文《穿书之黑莲花觉醒记》哦,连载在qq阅读,欢迎来看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行寰宇

    霸行寰宇

    不学无术的富二代,天天练武的富二代,喜欢打抱不平的富二代,打人打鬼,打诸天神佛,其实他最想把天打个窟窿···!
  •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本书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并结合大量实践例证归纳、总结而成。不仅内容翔实,而且结构严谨,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妖言之术,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观人、识人宝典。《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切入角度好,以人的相貌、言行、衣着、习惯、血型与星座、交际、职场等为主线,由表及里解读人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使你在把握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人与事有一种先知感,同时对自己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左脑心计右脑算计

    左脑心计右脑算计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汇集而来许多行之有效的运用心计和算计的方法。内容包括:交友讲的是心计,“玩”的是算计;开口说话少不了心计,缺不了算计;做事要一手心计,一手算计等。
  • 神话天启

    神话天启

    第五文明纪元在覆灭之际,为后人留下了一张芯片。天启的时代再度降临,谁又能问鼎巅峰?跨越维度的游戏,跨越时空的赌局,揭开天启的大幕!
  • 万古飞扬

    万古飞扬

    有魔族觊觎这个世界……有势力谋划无数岁月……有族群想重返这片大地……而这一切从一座小城开始。一人一剑,抵御世间一切敌。
  • 万道衍

    万道衍

    大道无形,天道无情。衍化乾坤,无始无终。
  • 夺心契约,恶魔老公太磨人

    夺心契约,恶魔老公太磨人

    她上辈子一定是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所以这辈子碰到了这个恶魔。不仅被他从家里欺负到公司,还要忍受他的恶劣、倨傲、不可一世。自恋、傲娇、经常犯病。她又不是医生,不仅要照顾他的胃,还要照顾他的失眠症,没事在夜晚还要做他的导盲犬!所以她想逃!但恶魔总是会出现,恶狠狠地说道:“女人,你好大的胆子,没有我的命令,你竟然敢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