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52000000002

第2章 经典研读(1)

一、《黄帝内经》血液学学术思想初探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中医学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一部经典文献。在这部医学巨著中,对于血液的论述极为详细生动,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血液病学的基础,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现结合学习初探如下。

1基本概念

在《黄帝内经》中,没有把“血液”两字连贯在一起成为一个名词,并认为“血”与“液”是两种东西,如《灵枢·决气》说:“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可见当时已认识到血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有形的红色液体,并有“血病”的记载,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素问·宣明五气》亦有“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之说。

2生理功能

2.1血液又称营气

《黄帝内经》将血称做营气,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说明人身由食物中去掉糟粕,取其精华,化为血液,以供全身的营养,这种血液在经隧(血管)中行走,叫做营气。

2.2营气藏在脉中

何谓脉?《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素问·痹论》又说:“营者,水谷之精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环上下,贯五藏六腑也”。皆说明营气是脉(血管)中的血液,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2.3血液的流行是循环的

《灵枢·经脉》说:“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可知血是赖脉以运行的,而且是流行不止的,亦如《灵枢·脉度》所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内溉五藏,外濡腠理”。《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就是说,经脉的作用是流行血液、润泽筋骨、便利关节。《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灵枢·营气》说:“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己,终而复始”。《灵枢·营卫生会》又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以上皆说明血液的流行是循环的。

2.4搏动的血管称动脉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两耳之动脉”。

2.5人体内有两种不同的血液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将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区别出来,但已认识到人体内有两种不同的血液,并认识到血清的存在。如《灵枢·血络论》说:“血出而射者,何也?”这很明显是说动脉的血液;“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这很明显是说静脉的血液;“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这很明显是说血清。

2.6血液与五脏的关系密切

血液生化赖于脾胃。《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本神》又说:“脾藏营”。可见脾有藏营化血的功能。心与血脉关系密切。《素问·痿论篇》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五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说明血液运行归之于心脉。《灵枢·本神》说:“肝藏血”。《素问·五藏生成》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皆说明肝的功能是主全身血液的贮藏与调节。《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血气乃行”。可知血气之成始于精。《灵枢·本神》说:“肾藏精”。《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反映精髓化生血液的造血作用与肾关系密切。《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表明肺气有调节血脉运行的作用。

3病因病机

《灵枢·决气》说:“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安卧,脉盛,谓之脱血”。《素问·腹中论》又说:“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以上对血脱(脱血)、血枯的描述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失血性贫血。,

《灵枢·百病始生》说:“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同时对络脉伤的内伤病因指出:“卒然多饮食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素问·气厥论》说:“脾热移于肝,则为惊衄”。此外,《黄帝内经》的多篇大论中尚有“血出”、“血流”、“夺血”、“见血”、“上下出血”、“衄”、“血蔑”、“下血”、“前后血”、“赤沃”、“血泄”、“血溢”、“衃”、“鼽衄”、“咳唾血”、“呕血”、“咳血”、“便血”、“溲血”、“溺血”、“血崩”、“孙络外溢”等论述,《素问·风论》更有“肠风”的记载,都与现代医学中的出血性疾病相似。

,《灵枢·痈疽》说:“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缨,急治之”。又说:“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以上记载与现代医学中原发于皮肤的恶性淋巴瘤相似。

,《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中人也……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又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内伤骨为骨蚀”。可见,“骨痹”与“骨浊”与现代医学中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点十分相似。

,此外,《素问·调经论》中的“血泣”、“留血”,《素问·五藏生成》中的“衃血”,还与现代医学中的真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相似。《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的“肥气”相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巨脾症;《素问·五藏生成》中的“肝痹”相似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邪理论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也有相似之处。

4治则治法

,与其它各种疾病一样,调和阴阳也是各种血液病的治疗大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在具体治法上,“坚者削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损者温之”。《素问·三部九候论》说:“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并提出“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必须“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并“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五常政大论》说:“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又说:“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同时强调食疗的重要性。血证治疗禁忌,《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同时《素问·腹中论》还记载了治疗“血枯”用“四乌鲗骨(乌贼骨)、一蘆茹(茜草),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饮似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以达到止血治崩、补益精气的效果,这是中医文献中最早治疗血证的方剂。此外,《黄帝内经》中有关“冬取井荥,春不鼽衄”;“衄而不止,衃血流,取足太阳;衃血,取手太阳;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腘中出血”等载述,则属治失血证最早的针灸配方。

5预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不妄劳作”。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体气血的盛衰,还可测知人寿命的长短,指导人们摄生养身,延年益寿。《灵枢·寿夭刚柔》说:“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气血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皆说明只要调养气血,则可健康长寿。

(2001年西峰召开的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学术会暨岐伯学术思想研讨会议上大会交流)

二、从“病机十九条”谈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和诊疗方法来检查诊断疾病,观察分析疾病,治疗处理疾病的原则和方法。它是中医学的特点,也是中医学的精髓。早期进行正确的辨证和诊断,是防治疾病的主要步骤,可为及时而正确地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对避免误诊和失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医学术基本特点的辨证论治精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所体现,特别是我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因其具辩证法的思想,引进医学领域之后,开扩了医家辨证疾病的眼界,并从此奠定了辨证的思想基础。中医辨证的具体步骤,一般分为诊察、议病、辨性、定位、求因及明本六个方面,笔者认为还应加入鉴别这一重要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是将临床常见的一些病症,根据五脏和六气归类,进行病理分析,虽言病机,实乃辨证,反映出了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兹结合该文的学习,对中医辨证的认识和体会浅谈如下,以期以点代面,抛砖引玉。

1诊察

诊察,就是四诊合参,审察内外,用望、闻、问、切四诊对病人作周密的观察和全面的了解。“病机十九条”原文176字,共列三十种左右的病症,都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后,撷其精髓,执简驭繁,简而不陋的列出。如从望诊中得到的“掉”、“收引”、“瘛”、“痿”、“鼓慄”、“疮”、“躁”、“狂”、“惊骇”等病症;从闻诊中得到的“喘”、“呕”、“病有声”等;从问诊中得到的“眩”、“瞀”、“痛”、“痒”、“固”、“泄”、“逆冲上”、“反戾”、“疼酸”、“下迫”等;从切诊中得到的“鼓之如鼓”等。而“厥”、“噤”、“痉”、“项强”等是通过望诊及切诊获得;“暴注”、“水液混浊”、“水液清冷”等是通过望诊及问诊获得;“肿”、“满”等是通过望、问、切诊获得;“吐酸”则是通过望、闻、问诊获得。可见,四诊资料为辨证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四诊合参是辨证的第一步,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

2议病

议病,即辨明病性。包括辨清疾病类别在内。“病机十九条”列举的内容中,属五脏的各一条,属火的五条,属热的四条,属风、寒、湿以及属上、下的各一条。在六气病机中,尚缺少燥气一条,所以金元时代的刘完素又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其通篇都是一个议病的过程,所列举的病症都是一般现象,不能看作一个病。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多数因风而致的震摇眩晕的症状,大都与肝有关。风、火、湿、寒表示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以后所引起的某种病理生理变化,不能单纯理解为外界自然气候。可见,议病是在四诊的基础上,从复杂的症状或证候群中提出的纲领,作为辨证求因的初步认识,也是一种疾病分类法。

3辨性

辨性,指辨别病证的性质。疾病的发生,根本在于邪正斗争引起的阴阳失调,病性无非阴阳的偏胜偏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故病性具体表现在寒热属性上。而虚实是邪正消长盛衰的反映,也是构成病变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寒热虚实是一切病变中最基本的性质,各种疾病都离不开这四个方面。“病机十九条”中属火的五条,属热的四条,属风、寒、湿的各一条,明确了病症的寒热属性。如“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二条,同为水液病变,其混浊者大都与热邪有关;稀薄清冷者大都与寒邪有关。每条中均包含着虚、实两方面的内容,如“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其中厥逆、二便不通或失禁的病症,既可由邪气盛引起,亦可因正气虚所致,更有虚实夹杂之表现,关键在于辨别正气之强弱和邪气之盛衰,且应“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进一步明确了病症的虚实属性。可见,通过辨性,对病证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辨识病证性质是辨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鉴别

鉴别,就是鉴别病证。它建立在议病及辨性基础上,是辨性的进一步深化。“病机十九条”体现了同中求异及异中求同的鉴别病证原则,如“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四条,同是筋脉拘急之症,病机却有属风、属火、属湿、属热的不同,以从相同症候中求不同。“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五条,同是火热为患,症状却有不同,以从不同证候中求相同。可见,鉴别以利于病证的鉴别诊断,也是辨证的一项重要内容。

5定位

定位,指判定病变部位。病位不同,病证性质随之不同。“病机十九条”首先根据病人发病有关的各种表现进行脏腑定位,亦即首先确定病人病变所在的部位。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其次进行上下定位,如“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其中肝、肾、肺、脾、心五脏,可以理解为多与该五脏有关,或多见于该五脏所属经脉的病变。上、下分别指上焦和下焦。同时,还体现了审证定位的原则,如“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其中“肿”为水湿外溢肌肤所致;“满”系水湿内聚脘腹引起。同为湿邪引发的病症,水湿侵犯的部位也不尽相同,但由于“脾主身之肌肉”,“四肢为脾之外候”,且“脾主大腹”,故多种因湿而出现的浮肿、腹满的病症,大都与脾有关,其病位主要在脾或脾经。可见,定位可以确定是哪一个脏腑,哪一条经脉,哪一个部位,哪一种病理生理变化在疾病中起主导作用,故也至关重要。

6求因

求因,就是审证求因。是根据病人一系列具体症候,加以综合分析,求得疾病的症结所在。“病机十九条”突出审证求因,如“诸风”、“诸寒”、“诸湿”、“诸热”及“属于火”、“属于风”、“属于湿”、“属于热”、“属于寒”等,均体现了源于六气的病因,再如“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其中火热盛于外则“躁”;火热盛于内则“狂越”,故其病因大多数与火邪有关。可见,审证求因是辨证的进一步深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

7明本

明本,即治病求本。是指在分析疾病的病理机转中,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全过程,来探求哪一个脏腑或一种病理变化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为治病求本提供先决条件。“病机十九条”根据五脏和六气归类进行病理分析,其本质就在于明本。如“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其“热”包括发热和内热。热扰神明之“瞀”,可因热陷心营、湿热痰蒙、腑实燥结、痰热交阻、痰火上攻等所致,其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脑,热势较高,多属实证。热甚动风之“瘛”,多因邪热内陷,灼伤营阴,引动肝风,风火相煽而引起,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肝,热势亦较高,多属实证,且多兼神识昏乱等“瞀”的表现。而阴虚风动之“瘛”,多因气阴亏耗,筋脉失养而成,病变部位仍以肝为主,可不发热或热势不甚,多属虚证。故“属于火”,仅指“瞀”,“瘛”之属实者,且热势较高,而“火”与“瘛”之属虚者,则不相宜。以上内容证各有别,治法各异,仔细体会,寓意深刻,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可见明本是针对病机审证求因的具体化,它使病机的主次、以及因果关系得到明确,是确定治则的直接依据。

同类推荐
  • 中医就有这么牛:全国名老中医蓝青强验案集

    中医就有这么牛:全国名老中医蓝青强验案集

    蓝青强先生系广西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桂派中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精勤诊治病人而不敢有丝毫懈怠。数十年来所积临证经验,对个人虽为安身立命之根本,于国家乃为茂盛杏林之一木耳。他刻苦钻研中医理论,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以蓝教授“注重脾胃,调气活血”、“辨证论治,辨病用药”、“专病论治,临床择药”的学术思想为主线,体现基础方的临床使用价值,使读者掌握、领悟方剂的组成原理、配伍规律、临床应用等知识,培养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全书主要收集了蓝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内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妇科疾病及男科等多个系统疾病进行了系统的讲解。简述各系统疾病独特的用药思想、组方理论、代表方药等。
  • 郭谦亨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郭谦亨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四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姚树锦等五位当代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

    本书以“识病真谛、特色技能、痹症论治”三方面为主题,汇集了作者的科研成果、国家专利、师承秘诀等特色技能,以“巧而妙,妙而精,精而准”的口诀编撰方式全面而细致的解读难点、疑点及要领,使习者易懂、易记、易用、易传承。
  • 专家诊治血脂异常

    专家诊治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专家诊治血脂异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分别从血脂异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仪器检查、并发症、诊断、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和预防等相关方面作了较为全面、详细的介绍。《专家诊治血脂异常》是医学专家写就的医学科普书,内容新颖,通俗易懂,科学性强。通过阅读《专家诊治血脂异常》能使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增强信心,及早战胜病魔,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金匮要略》用方遣药法圆机活,出神入化。其一方中药物或增或减,只在一味两味,而方义主治则别于天壤。尤其用一方治多病,或治一病选数方,更是该书运用方剂之显著特点。如八味肾气丸一方,既治虚劳腰痛,又治痰饮之“短气有微饮”;既治消渴,又治妇人转胞不得溺,此一方之治多病也。再如,胸痹心痛,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痰饮病痛“短气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病溢饮者,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等,此一病之用数方也。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热门推荐
  • 风色猎人

    风色猎人

    有人说。他说:你!天神和恶鬼的子嗣!人们说你是断罪的掌,说你是神罚的箭!可他又哭了:瞧瞧你做了什么!瞧瞧你做了什么!他还开始唱诗了:云从南端来,割开了火山;鲸不说话啦!掉落了尾巴;红晶被青鸟衔走;绿翼却喂了白狼。他唱着唱着跪在了地上:“可是地狱不喜打更人啊!”他抬起脸的时候,都是血。我恐怕看不清他的样子。可他诗唱的真难听。奇怪,我甚至都不曾睁开眼睛。可我在地狱干嘛?哦——当枝断罪的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始未至

    末始未至

    凡事拥有对立,人心更是如此。平时的法律约束着人们,一旦法律失去了效用,则会天下大乱,人心惶惶。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怪物,人心的黑暗逐渐显露出来。那么究竟是怪物毁灭了世界还是人类自己毁灭了世界?
  • 走向深渊的秘书

    走向深渊的秘书

    这是一个基层政坛精英的孤星血泪,一个领导秘书成长的灰色轨迹,一个青年才俊的灵魂拷问。小说主人公袁行舟自小孤苦伶仃,才华横溢、清高孤傲,饱尝炎凉、敏感自尊,他发奋工作,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却屡屡受挫;他时来运转,当上领导秘书平步青云,却在权欲膨胀中迷失本性,争锋相斗;他长袖善舞,深谙秘书之道,却在金钱、美色诱惑下滑入堕落的深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简少每天都在被撩

    简少每天都在被撩

    女主版:苏皎皎的十七岁是惊心动魄的十七岁,从贫民窟里没爹没妈的小可怜摇身一变成了苏家众星拱月的小公主。招惹了四九城里最不能惹的简家小少爷,且未成年就对人家……苏皎皎表示:如果我说这一切都是意外,你信吗?男主版:对于简少来说,苏皎皎的名字后面得跟着两个字——金贵。磕着碰着不行,得捧着宠着,养的娇滴滴的除了他没人受得了。当苏皎皎一个接一个隐藏身份被挖出来的时候,简少咬牙切齿:今晚你别想睡了!肝疼!!!!!
  • 甜妻,你好萌

    甜妻,你好萌

    她,失忆女,为寻找记忆回到这座城,三次阴差阳错毁了他的合作,被抓住成为地下情人,从此万劫不复,陷入了他的圈套。他,霸道男,为隐藏情感被迫结了婚,屡次碰见破坏他事情的女人,索性将她抓住并惩罚,以为会是游戏,却不曾想有了情。她要逃?怎么可以……一把将女人紧紧的抵在门上,一手握住她的蛮腰,往前一送,勾起嘴角魅惑问道:“婉婉,要去哪里?”某女见他如此,索性送上自己的双臂,圈住他的脖颈,挑眉戏谑:“带你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突然有了个女鹅

    我突然有了个女鹅

    某点混饭级奶爸文作者鱼刺不吃鱼每天的日常就是吹水、码字、咸鱼,顺便刷刷某音,日常舔屏可爱baby,高呼:啊啊啊啊啊我要如何跳过女人拥有这么可爱的女鹅!!!之后——“喂,是余次先生吗?”“请您尽快赶往云安市,认领您的女儿。”等等!我只是想想当爹,没想真的当爹,还有我这就要当爹了吗?我没经验怎么办啊啊啊啊!——延续以往风格,流水日常养女儿文。谢谢大家!
  • 勿视

    勿视

    黑暗比光明更让我感到宽慰,因她包罗万象却安静得一无所有。这部作品不精彩、不搞笑,节奏缓慢,披着一层神秘悬疑的薄纱,实则平平无奇,因他实在随处可见。(并没有你所期待的感情线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