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52000000010

第10章 经典研读(9)

4《伤寒论》之和法治疗作用均较缓和

《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曰:“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陈”。近代名医任应秋先生亦云:“所谓和法,实具调理之意,故亦又称为和解者。凡病邪并不盛,而正气却不强时,最宜用和解之法”[3]。纵观《伤寒论》原文113方,起和解作用的方药多具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疏利枢机,调理升降,宣通内外,畅达气血等配伍规律,所起的治疗作用均较为缓和。从药物配伍及煎煮方法来看,如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在外可调和营卫,在内能调和脾胃,且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再如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既可和解表里,又可调和阴阳,且能调节上下升降。原方柴胡用量半斤,并从6升再浓缩成3升,分3次服用,按古今药物剂量折算,每次柴胡用量尚不足10克,故无劫肝阴之弊。又如调和脾胃、消散痰饮和镇肝降逆的施复代赭石汤,其生姜用量是代赭石的5倍,以加强健胃祛痰消痞之效,并防止代赭石重镇下行。以上三方与和中降逆消痞的半夏泻心汤,和胃降逆、消水散饮的生姜泻心汤,和胃补中、消痞止利的甘草泻心汤等和解剂的煎药方法皆为“去滓重煎”,以使诸药性味匀和,作用协调,其缓和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从服用方法来看,调胃承气汤虽为和下之剂,但应“少少温服”,以调和胃气,通肠下便。小承气汤治大便成硬在肠,腑气不顺,证以腹部痞满为主,但未到燥屎内结,肠气闭阻的程度,故只用朴、实、黄而不用芒硝,方中诸药同煎,不分前后次第,则大黄泻下之力变缓,且“少少与”,以微和胃气,使烦躁小安,与大承气汤相比,亦为和下之法。此外,原文中“为自和也”、“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等更进一步说明了一切病证,若邪去而正衰,则不一定再用药物治疗,可以通过饮食调补、休息疗养,等待人体阴阳能以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则可自愈。亦正如《医醇賸义·自序》所言:“疾病虽多,不越内伤外感。不足者补之,以复其正;有余者去之,以归于平,是即和法也,缓治也。毒药治病去其五,良药治病去其七,亦即和法缓治也。”

5《伤寒论》治疗八法似可包括在和法之中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曰:“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然有当和不和误人者;有不当和而和以误人者;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辩也。”又曰:“世人漫曰和解,而不能尽其和之法,将有增气助邪,而益其争,坚其病者,和云乎哉!”可见,和之为法,源渊流长,用之得当,济世活人;用之不当,延误病情,贻害无穷。故应仔细掌握,灵活应用。近年来,有学者根据明代李中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结合清代高世栻《医学真传·心腹痛》中“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升,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等论述,撰著《中医通法与临证》[4]一书,详尽论述了四十一种“以通为主的治法”,并把大部分疾病的发病机理都归之于“不通”,把包括八法在内的大多数治疗方法都概括为“通法”;以“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同时,又有学者设想把八法中已很少应用的吐法删除,而代之以应用广泛的通法,提出“汗、通、下、和、温、清、消、补——新组成八法”[5]的新概念。以“使八法成为实实在在的八种基本治疗大法,可能更便于指导临床治疗”。以上说法尽管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却不敢苟同。所谓通法,确实是一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虽可与其它治法配合应用,但不能因此就把包括八法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法归统于通法之下,例如通法与补法联系在一起就显得过于勉强。中医八法的理论来源于《伤寒论》,疾病治疗的目的是“和则愈”。和法作为治则,当属广义;作为治法,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因此,若要以一种治法来概括八法,似乎以广义的和法来解释则更为确切一些,以“法归于一”。同时,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八法之外许多治法也相继提出,诸如祛痰法、祛湿法、润燥法、理气法、固涩法、驱虫法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医治法内容。但八法各有特点,“日本人丹波元坚竟否认和解法的存在,即由于未达和解之意云耳”[6]。即使目前不常用的吐法,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亦不能删除,更不能以病证多、方药杂的通法所替代。

参考文献

[1]中医研究院,等.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28-229.

[2]刘渡舟,等.伤寒论诠释.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任应秋,等.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2-233.

[4]何天有,中医通法与临床.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5]董明强,中医辨证新方法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6]任应秋,等.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2-233.

(刊登于《中医研究.》2005年第10期)

十二、经方管窥五则

东汉医学大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国我国临床医学的伟大奠基人,在祖国医学史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后人称之为医中之圣、方剂鼻祖。亦如《金匮要略心典·序》所言:“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其两书,真可谓经方之祖”。滋就对经方的学习略陈管窥,供同道参考。

1《伤寒论》载方112首,佚方2首

《伤寒杂病论》问世不久,由于兵火战乱的洗劫,原书已散失不全,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使此书才得以保存下来,但书中内容已有所调整与增减。北宋仁宗、英宗两朝,大规模整理医书,国家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高保衡等于治平2年(公元1065年)核定毕《伤寒论》十卷,并刊行于世。据林亿等序文说:“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订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至此我国才有一个官定的《伤寒论》标准本。至明代洪武癸酉年(公元1393年),芗溪黄仲理著《伤寒类证》(又名《伤寒类证辨惑》)十卷,原书已佚,原文选录始于太阳,终于差后劳复,其谓:“仲景之书,六经至劳复而已,其间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纤悉具备,有条不紊者也”。至1979年第1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伤寒论选读·概论》中亦曰:“全书分为十卷,共397条,除重复和佚方外,计112方”。可见,自宋代以后《伤寒论》397法,112方被历代医家所公认。但亦有人对此持不同见解,如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卷十二》言:“张仲景伤寒方一百一十三首”。1983年,当代著名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在其主编的《伤寒论诠解·凡例》中,提出该书“凡十篇,414条,113条(佚1方)”。2003年由梅国强教授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伤寒论讲义·绪论》中亦尊是说。2004年王付教授编著的《经方学用解读·导读》中有“实际是115方,缺禹余粮丸方药组成”之言。笔者仔细对照,刘氏与梅氏著述中均加入《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及《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二篇,除去其重复者后,与1版教材多出治疗阴阳易的烧裈散方,故两书方剂总数皆为114首。至于王氏所言,恐是将组成及用量完全相同的理中丸与理中汤按两方进行了统计。考114方中,有方无药者2首,其一为治疗汗家发汗后致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的禹余粮丸方;其二为外导法治疗阳明病,大便硬,有胃热结实的土瓜根方。而以上诸家皆言“佚1方”,误将方已佚的土瓜根方列入完整处方之中。因此,《伤寒论》载方应为112首,佚方2首。

2《金匮要略》佚方5首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为北宋瀚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后经林亿等删除繁复,校定成《金匮要略》一书,刊行于世。1980年第1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金匮要略选读·绪言》曰:“原书前二十二篇包括四十多种疾病,共载方剂205首(其中4首只载方名而药味未见)”。2003年由黄仰模教授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及2004年由范永升教授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金匮要略》也尊是说。实际上,《金匮要略》中佚方除以上所述的杏子汤、附子汤、黄连粉及藜芦甘草汤4首之外,还有治疗妇人陷经的胶姜汤。因此,《金匮要略》中佚方应为5首。

3《伤寒杂病论》共载方260首

林亿等《金匮要略方论·序》曰:“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邹澍《本草疏注》言:“《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此外,如前所述的两种教材中均言《金匮要略》“共载方205首”。事实上,《伤寒杂病论》方剂数目并非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的方剂数目相加而成,由于两书中有许多条文和方剂都重复出现,黄氏《金匮要略讲义·绪言》曰:“《金匮要略》内的398条条文中,引用《伤寒论》条文占40条,其中方剂有36首”。故欲准确了解《伤寒杂病论》方剂数目,首先应删除两书中同方同名的重复方剂,其次应排除两书中药物组成及剂量调配完全一致,仅仅是方名不同的同方异名方剂,这类方剂共有39首,如桂枝汤与阳旦汤、理中丸与人参汤、吴茱萸汤与茱萸汤、桂枝去桂加白术汤与白术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麻黄附子汤、肾气丸与崔氏八味丸及八味肾气丸等。同时,还应减去后人在研究和编次过程中所采集的《千金》、《外台》等医方书之有效常用方剂附于分篇中共计21首。按此统计,《伤寒杂病论》共载方260首。

4从候氏黑散看仲景“博采众方”

清代徐大椿《医学源流论·金匮论》曰:“其方皆上古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仲景间有随证加减之法,其乃医方之经也”。方剂学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五十二病方》,主要以单味药治疗疾病。但1972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武威汉简则反映了东汉初年已出现复方。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载有半夏汤、小金丹、鸡矢醴等有名有方的方剂。《伤寒杂病论》载方260首,无论方剂大小,皆有固定的方名,均系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成。如《金匮要略》中“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的候氏黑散;“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的崔氏八味丸;以及水气病既经误下,又复误吐而出现“面目手足浮肿”时,他医又误“与葶苈丸下水”等。此处所引用的候氏、崔氏及葶苈丸,皆是其“博采众方”的最好例证。

5经方药物剂量单位多式多样

由王永庆教授等人主编,1991年出版的《经方用药研究》中统计,经方用药共达174味。梅氏《伤寒论讲义》认为《伤寒论》中载药92味,范氏《金匮要略》认为《金匮要略》“用药约155味”。若以成书于东汉末期《神农本草经》的分类为基础,再加上水部、土部及造酿部,经方用药共涉及十三部。其药物多以重量及容量剂量,此外还有计数及比拟等方法。其中草部73种,木部27种,金石部15种,多采用重量单位如斤、两、分、株等剂量;米谷部6味,水部6味,造酿部6味,以及其它属于液态的药物,多以容量单位如斗、升、合等剂量;虫鱼部13味、果部40味,以及附子、栀子、百合、枳实、瓜蒂等,则多以枚、个等计数单位剂量。用比拟方法剂量者,如枳实栀子汤加大黄方中大黄“如博碁子五六枚”;滑石代赭汤方中代赭石“如弹丸大者一枚”;猪膏发煎方中“乱发如鸡子大三枚”;大青龙汤方中石膏“如鸡子大”;升麻鳖甲汤方中鳖甲“手指大一片”;甘遂半夏汤方中甘草“如指大一枚”等。此外,还有竹叶汤、柏叶汤方中竹叶、艾叶“一把”、“二把”、“三把”;麻子仁丸方中厚朴“一尺”;白通汤、旋复花汤、通脉四逆汤方中葱白“四茎”、“九茎”;旋复花汤方中新绛“少许”等多式多样的剂量方法。但在具体应用时,必须结合古今剂量单位折算方法,并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只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刊登于《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4期)

十三、浅谈吴鞠通对中医儿科的贡献

清代名医吴鞠通是温病四大家之一,著理法方药俱备的《温病条辨》六卷,创立三焦辨证理论,制定三焦的治疗大法,对温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进行归纳,组创不少温病方剂。他在儿科方面也卓有成就,有关儿科的论述集中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一卷中。该篇虽篇幅不长,却要言不繁,内容丰富,见解深刻,至今仍能有效指导中医儿科的临床实践。兹结合学习,就其对中医儿科的贡献浅淡如下。

1论生理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描述,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后世医家多有论述,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脉法》说:“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药证直诀·四库全书目录摘要》说:“小儿纯阳,无须益火”。南宋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养子十法》说:“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脑髓、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皆未坚固”。金代刘河间《宣明论方·小儿门》说:“大概小儿病者,纯阳多热,冷少”。明代万密斋《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四》说:“小儿纯阳之气,嫌于无阴”。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也说:“按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由此可见,“纯阳”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现象。吴氏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指出男子16~24岁、女子14~21岁,才能“阴气长而阳亦充”,在此之前,阴、阳都处于稚嫩不足状态,即小儿物质基础均未健全,功能活动均未成熟,是小儿最基本的生理特点。因而力辟“纯阳”之说,建立了“稚阴稚阳”学说。但“稚阴稚阳”和“纯阳”理论,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各个方面,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并经千百年来学术界的研讨,已经成为共识,对于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健康保育和疾病诊治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同类推荐
  • 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不孕不育中医外治法

    本书由人称“送子观音”的中医临床专家编著,共分9章,概要介绍了中医外治疗法的起源与发展简史、作用机制与治疗手段,收集中医古籍中有关不孕不育的外治方法,系统而详细地论述了不孕症和不育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施治及各种具体外治方法。
  •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因为中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最早系统记载中药知识的《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中国汉朝时期,收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收集中药达1829种。
  • 情怀中医精诚妇科

    情怀中医精诚妇科

    为纪念金华市名老中医张兆智诞辰100周年,张兆智医师的儿子——金华市名中医张丹山组织汇编了《情怀中医精诚妇科》一书,几易其稿,终于付梓。
  • 医说论语

    医说论语

    本书共分20个篇章,主要以人为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合理、恰当地应用先进的诊疗技术,使中国百姓既能够享受传统人文关怀的和谐与温馨,又能够享受医学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具体内容包括学而篇、公冶篇、乡党篇、子路篇、季氏篇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秘方、妙方大多从民间土、单、偏、验方中汲取营养,并经过数代人的反复实践、验证、修改,而成为普济之方,这些民间秘方、妙方也是中华医学的宝贵财富,在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学神太子,狠病娇!

    学神太子,狠病娇!

    【女扮男装3+病娇女强+秦寂白vs符沉】没遇上符沉的时候,秦寂白霸气病态又偏执,她说一句东,没人敢往西边去。而遇上符沉以后,秦寂白依旧霸气病态又偏执。除此之外,还外加了一个稀有属性——护夫!“太子殿下,符哥他被全网怼了……”“被全网怼了?看看谁带的节奏,把他给我全网封杀了!”“太子殿下,符哥他被XX集团给针对了!”“去!让秦扬把那什么集团给我收购了!”……没遇上秦寂白的时候,符沉就是一个暗夜里的孤狼。而在遇上秦寂白以后,他的人生,除了爱她,便再无其他。(女主名已改,官群:452274560)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诱君入瓮

    诱君入瓮

    青梅竹马,十年后再相见,她用尽办法靠近他,他以为她有多爱他。她游离在几个男人之间,只为实现自己的目的,当真相揭开,他们是否还能走到一起?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如果爱:如果我爱你

    如果爱:如果我爱你

    “我可以捧红你。”“代价?”“我要你。”“好。”“你选择我,是为了人,还是为了钱?”“为了钱。”“如果我给你钱,你会不会爱上我?”“不会。”“为什么?”“因为我只爱我自己。”
  • 穿梭在时间里的行者

    穿梭在时间里的行者

    我怀着一颗平凡的心,而上帝却给了我一个不平凡的石头,从此便踏上了一天不归路
  • 双作不休

    双作不休

    两位都是才华横溢的网络作家,因为一次排行榜而争执不下。一次约定,却缔结了以后的情缘。宋安真,何甲乐,开启一场新的恋情!
  • 恰好梦见你

    恰好梦见你

    大家好,我叫轩辕雪珺,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每天晚上会做不平凡的梦。想知道我之后的故事吗?敬请期待……
  • 星动神都

    星动神都

    传说,每个人都是天上的星星,每当有人死去的时候,便会有星辰从夜空中陨落,而如果有人找到这些陨落的星辰,便能够获得死者生前的某些力量。落魄皇子夏天,偶然得到一颗从天外陨落的寒冰星辰,还无意中获得星辰中可以典当一切的一号当铺。从此,一条至强的星辰大道徐徐展开。这是一个属于星辰的世界!在这里,你的星辰决定你的一切!(每天两章更新,中午12点,晚上7点,每周必爆,求推荐求收藏。)
  • 幕后神级玩家

    幕后神级玩家

    我是王小天,你让我拯救人族。嗯?人族?魔族肆虐宇宙,各种族奋起而战。精灵,龙族,天使,矮人,地精...这么多种族我怎么搞哇。哎,奈何只能祭出第四天灾,我很强我也很稳健,苟住,宇宙等着我去拯救!QQ交流群-1076826065。欢迎大家加入,多多提意见一起和王小天成长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