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29400000034

第34章 清(18)

字仁山,湖北宜城县人。倜傥有智略。光绪二年(1876)以副将移陕安镇帅。光绪三年岁大饥,既筹款重建新城,以工代赈;复派员四出侦查各乡之倡乱者,如安、汉之交界越梅铺邓南奇、杨吉华等,聚集一千数百人;又安、紫交界之流水店易武龙,集二百馀人;安、旬交界之二郎沟、神滩河。张胜泰、胡学友,各集百余人,或数十人不等,侵掠民间,百姓惶惶。体道密派委员,擒其首恶,解散协从,匪风顿息。复商同兴安府知府喻兆圭,安康县知县孔广晋,乡绅吴希贤等,设法筹办杂粮,接济民食。地方安辑,民庆更生。并选各营精壮,编成“镇威营”,省兵并饷,军需既足,日事巡练,旌旗变色。盖自同治城陷后,镇兵之不振者十余年矣。倘军容如昔,则丁丑(1877)大祲,恐未必能安静如是也。其最著者,尤以慨剖河润,嘉惠士林,堪以永垂不朽。安康距省窵远,每逢乡试岁,寒士志切观光,恒以资斧维艰不克与试。体道情殷培植,捐俸千金交李太守,檄设法生息,永作宾兴费。嗣后赞成是举者,捐输接踵,实由体道为之倡云。(纂《城工实录》、《重续兴安府志》)

周自西

白河县人,乐善好施,筹办学校、团练、仓赈。先后捐钞千余缗,凡有益地方事,必解囊资助。光绪三年(1877),饥民蚁聚,自西与同志者设粥厂,虑人多拥挤,因筹施散良法,各捐钱百串,照册每一饥民日给钱十文。又各捐米十石,散粥时,每碗收钱二文,计数杜弊,不惟无遗无滥,且无践踏患,其用心曲尽周详如此。虽营货殖,未尝废学,晚年退居林壑。河东道黄照临赠以联云:“每过濂溪受尽植,欲从公瑾乞醇醪”,可以想见其为人矣。(录《白河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周景利

白河县人。原籍湖北麻城。光绪三年旱灾,捐钱千缗助赈。因白河士子赴省乡试无所栖止,与侄文炳创修白河会馆于省会枣茨巷,有屋二十余间,什物悉备。作士子赴省试栖止处,士林便之。(录《白河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李楹

字觉堂。山东高密人。道光进士,授礼部仪制司郎中。光绪四年(1878)六月,由榆林府知府调署兴安知府。时大旱不雨。斗米钱二缗,四乡饥民蜂起,以吃大户为名,肆扰乡里。李楹与总兵彭体道,乡贤吴希贤等设法筹办杂粮,接济民食,地方安辑,民庆新生。暇时喜吟咏,有《彭仁山总戍陕安纪实诗》传世。以卓异调任西安府知府。七年四月署任凤邠盐法道,随于是年九月实任盐道。卒于任所。(纂《关中同官录》)

杨调元

字孝羹,一字和甫,贵州贵筑县人(今贵阳)。父垲,四川绵竹县知县,调元从官受书,六岁日诵《左氏传》三千言。稍长益博究群学,文词深美。光绪三年(1877)成进士,授户部主事。遭父母丧。去官。居蜀久之。谒选改陕西紫阳县知县。调元开毓卓荦,内持介节,断狱、治盗及兴学校、辟水利、咸为民所讴诵。在紫阳用团练出奇击邻匪,晓以大义,所全甚众,尤为人所称道。历署凤县、长安、华阴、宝鸡、沔县、富平等县知县,华州知州,一举卓异,保至道员在任候补。生平嗜书史,勤纂述,好吟咏,工篆书,颇与恒流异趣,以故浮沉牧令二十余年未尝显用。著有《训纂堂丛书》行世,其所为诗文、公牍暨手写《新编说文解字》、《韵谱》,遭乱俱佚。其嗣仅采零片剩字,辑为《训纂堂遗集》二卷。(纂《中国古籍辞典》、《耆献类征》及陈三立《杨使君墓志铭》)

汪能璋

字宝珊,汉阴厅人。生平见义勇为,尝独力建桥梁、修道路,多至数处,从不因人称富而侠者自居。其见义勇为殆不胜书,如谭家坝河为东西孔道,能璋捐田租18石为置桥渡。自道光丁酉(1837)至同治丙寅(1866),历次修建兆麟、麟趾、玉成、利济等桥。光绪三年(1877)又捐田租10石,为龙王沟作义渡费,并修响洞子险路数十里。岁饥捐谷数十石,钱数百缗助赈。附近贫民,另加周恤,不使流离。子秉约,有父风,不吝施与。光绪十三年(1887)造多福桥,明年捐资襄修文庙。中河两次水灾,捐谷赈救,全活甚多。旋即重修中河福星桥及鸡公梁栈路。十九年(1893)改修安康县金鸡梁路数十里,皆工巨资费,他人莫能任者,可谓能继志者。(录《重续兴安府志》)

张成勋

字麟阁,汉阴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授刑部主事,精研法律,援引确当,屡主秋审,无稍宽纵,尚书薛允升尤倚重之。后简放四川川北兵备道,阅兵察吏,无所瞻徇,风气为之一振。丁艰归,服阕。值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至西安。成勋赴行在陛见,授安徽凤、颖、六、泗道兼督凤阳关。成勋抵任,值安徽涡阳捻军未靖,派兵抚绥安辑,以其地素称“薪桂”,燃料稀缺,每遇霖雨,阖城艰于炊食,乃设官柴局,并捐廉广置滩地为民储薪,凤阳人号曰“张公滩”,立生祠祀焉。告归后,诏起为京师总检察厅厅丞,复擢法律馆咨议官,俱不就。林下数年,颇多善举,寻卒。著有《秋审实缓比较汇集》、《奏折抄存》等行世。(纂《汉阴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罗钟衡

字少枚,安康县人,邑翰林罗贤升之子,光绪五年(1879)己卯科举人。博涉经史,贯穿百家,算术尤擅绝学。所为诗文,苦心锻炼,字字珠玑,每一篇出,稿经屡易。诗则浑厚沉挚。宫尔铎太守谓其“典雅铿锵,盛唐高调”,洵不诬也。著有《批点(史记)评林》、《梦庐诗草》、《梦庐琐记》、《青囊舆语》、《衍无度针》等书行世。(纂《梦庐诗草》、《重续兴安府志》)

景兴

四川成都人,文童,光绪五年(1879)以军功授紫阳县毛坝关主簿,勤谨干事,光绪十八年(1892)升迁镇坪县丞,清廉自守,操行人莫能及。二十四年调省验复,二十九年复任镇坪县丞,奉饬改三山书院为学堂,经费拮据,景遂以种黄莲之莲户捐、垦荒者之棚捐以及屠宰捐,用以学堂建设及教师束修、生童膏火。不到二年,学校之田产、经费较书院时倍之,学校得以振兴,士民德之。(纂《重续兴安府志》、《镇坪乡土志》)

傅树棠

号荫亭,汉阴厅人。光绪五年(1879)举于乡,第二年成进士。以目疾改就教职,铨榆林府教授。涵养深纯,恬静寡欲,故教人崇实黜华,不事浮嚣。在任六年,从游日众。贫无膏火者,分清俸与之。告归。家屡空,淡如也。年八十有三,无疾而终。(纂《重续兴安府志》)

张世英

甘肃泰州人,光绪六年(1880)庚辰科进士,朝考二等,引见,奉旨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又以知县用,署陕西甘泉县知县。二十年(1894)十月八日,调署石泉县事。世英目睹“石邑贫苦,地当要冲”,每年有大批官吏差役,因公从石泉过境,大小官吏差役均得供应食宿、车船、人伕为其驱使。石泉无马匹代步,故以人代马劳役,百姓苦不堪言。世英爱民心切,自捐廉银五百金为倡,劝邑中绅士“立里仁局,以供差费”。境内有钱人户,纷纷出钱出物,筹建“里仁局”,支应差务,概由“里仁局”办理。减轻穷民负担。旋又发现石民好讼,于是设立讲所,每逢县内庙会,亲自到场劝民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扶老爱幼。同时,还编写《劝民俗歌》小册子,发给各乡里,进行教育宣传。农闲时,便以县署名义,将“乡绅耆老”请到城里,举行“乡饮大宾”古礼。向石泉人民“晓以敬长尊亲之义”。张在石泉六年,“治绩颇优,无不出入至诚”。后奉谕调渭南,念石泉贫苦,每年还“拨五百金津贴石泉”。石邑“民感德政,为之树碑,以志不忘。”(纂《石泉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吕耀炜

字盂武,江苏阳湖人。由议叙知府经改知县发陕西补用。时四氛尚炽,凤翔被围,上府檄耀炜赴凤翔襄办防务,因守御有方,城得保全,光绪六年(1880)补知石泉县事。石泉讼繁俗弊,号难治邑。耀炜曾游历其地,习知利弊,驱除奸究,与民休息,政以大和。复调安康县事,未几,调补凤翔,以催征不力免职。叹曰:“茫茫宦海,苦无津涯,幸弛负担,夫复何憾。且吾待罪秦疆,以凤翔始,以凤翔终,是天使我为凤翔人也。”光绪十八年(1892)卒于凤翔郡舍,年五十四岁。(纂《吕孟武行述》、《关中同官录》)

陈文锐

字养锋,汉阴厅人。性敏好学、长于古文词。光绪六年(1880)进士,以刑部主事洊升郎中,拣发湖北知府。光绪十年实授襄州,勤慎廉明,谨厚朴雅,惠政洋溢。喜吟咏,凡风景名胜之区辄有题词,惜未逾年而卒,士论惜之,而著述亦多散佚。(纂《湖北通志》、《重续兴安府志》)

沈祖颐

字贻仲,浙江归安县人。进士。光绪六年(1880)以别驾署安康县事。下车后,凡保甲、仓储诸政,次第修举,尤拳拳以兴学育才为急务。先是安康学额岁科两试取进生员三十人,光绪三年,前学宪陈翼破格减额一名拨增汉阴。祖颐具禀请复,并援《学政全书》以争,卒复旧额。又邑秦郊铺陈姓旱地水田二十六亩伪契隐粮,例追入官,祖颐念安康学田菲,拨充兴贤学舍膏火。其培植人材之心,可云有加无已。未几调汉阴抚民通判任,未逾一年,复调砖坪厅抚民通判。其在砖坪,凡所施设,吏役不能欺,更加着意作用人材培养,于地税内,酌加五厘,提为士子宾兴费,士林赖之。光绪十七年(1891)升定远厅同知去。(纂《砖坪厅志》、罗钟衡《邑侯沈公贻仲复学额增学田碑记》)

李聪

号作谋,四川新都县人。光绪七年(1881)以监生署砖坪厅通判,甫到任,为备荒计劝捐义谷六千馀石,建九仓储之,创设养济院一所,置稞二十馀石,以养孤贫,俾无告之民咸得其所。在任一年,即瓜代去,民思之不忘。三十四年(1908)复任,旧地重临,驾轻就熟,时天主、福音教堂侵入厅治,平利洛河教案发生不久,两地相距不远,教中司铎屡次请聪保护,聪对外有方,民教相安。厅自道光二年(1822)设立以来,既无图经可稽,又无志乘可征,因以裹粮人山,考其山川之险夷,建置之兴废,循踪溯源,详为考据,阅三月纂修《砖坪厅境全图》二卷。凡山川人物以及草木鸟兽,一寓目而境内之象已在书案间焉。从而成为可信可征之砖坪实录。(纂《砖坪厅志》)

张溶

直隶人,光绪七年(1881)白河县典吏,勤俭自持,兴安知府李楹爱其才。办公勤奋,不染一尘,赠以鼲皮衣二袭,嘱县令善视之。卒潦倒以病归。论者曰:彼搏厅一未人流耳,操守自爱,不取非分,其才量加人一等。(纂《白河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韩文礼

安康县大同韩家楼人,光绪年问曾任钦天监监正,掌管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历法,尝编乙巳(光绪三十一年)历法“颁行天下”。地方志失载。(纂《陕西安汉韩氏家谱》)

铁鲑

字似亭,正白旗汉军四甲喇双栋左领下人,由监生捐知县,光绪七年(1881)署白河令,政尚清静,甫一年,调陕安镇营操练新兵,光绪十年任砖坪厅抚民通判。时川北流匪扰境,大肆劫掠,铁鲑带乡勇逐之,民得以安,复捐俸金于四乡建义学五所,未几调署镇安、光绪二十六年回任。(纂光绪《白河县志》、《砖坪厅志》)

童兆蓉

字邵甫,一字芙初,湖南宁乡人。由附生中同治丁卯(1867)科举人。人陕西督抚刘典军营办理文案,累保至候补知府,以道员用,加盐运使衔。寻补兴安府知府,调署榆林府事,光绪八年(1882)调汉中知府任。二十二年(1896)回兴安府任,旋又调西安府知府,擢浙江温处道,加秩品顶戴,未几卒于任所。兆蓉学道爱人,深知体要,服官陕西三十余年,历任各缺,所至有声。在兴安最久。兴安本偏瘠之区,川楚毗连,五方杂处。民俗健讼,奸宄潜滋,物力维艰,民生重困。兆蓉先后在任十余载,精勤求治,实心为民,绝讼源,除匪孽,锄役蠹,裕荒储。南山两遇大饥,兴安一郡特甚。兆蓉请赈筹抚,力任其难,周恤无遗,民有更生之庆,皆曰:“童公话我”。其他敷文教以培元气;舒财力以便交通;厚风俗以劝农桑;正习尚以祛淫祠,皆足纲维人纪,酝酿天和。生平以理学自持,从无疾言遽色。属僚旧友来见者,必治具款接,孜孜论治,语不及私。宣统己酉(1909)以循良入请《循吏传》。著有《童温处公集》、《兴安留别联吟集》、《蚕桑简要章程》等书行世。(纂《续修陕西通志稿》)

沙世芳

回族,紫阳县城人。因家贫,赋闲于里中。性喜音乐,尤擅长笙、箫。某次,陕西行省大员童某至紫阳巡察,闻沙世芳乐声,深夜造访,成为知音。据说,童荐沙去西安参加科举考试,翌年中进士,入翰林院(旧志未载)。(录《紫阳县志》三秦出版社1989)

张远翼

更名元义,号云初,一号仁叔。紫阳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二十四年(1898)戊戌大挑一等,署江西义宁州知州,历任上饶、兴国知县,所至有惠声。加同知衔。(录杨家驹《紫阳县志》)

张廷功

长安县人,光绪八年(1882)以举人任平利县训导。工诗古文词,学极渊博。而秉性刚直,见义勇为。尤长于教诱,门下多知名士。秩满归,诸生为立德教碑。著有《五经杂记》、《尔雅随笔》、《群书异字商榷》、《困学纪闻随笔》等书行世。(纂《中国古籍简明辞典》、光绪《平利县志》)

高伟曾

字隽生,浙江仁和县人,光绪九年(1883)由举人署旬阳县知县。严明有惠政,洞知胥役持票吓索之弊,常于票硃印“不锁”二大字。改建奎星楼,设两峰学舍,立聚奎文会,选高材生,岁时课督不倦。(录光绪《旬阳县志》)

李延实

安康县人。贡生。倜偿好义,教授里门,多所成就。光绪九年(1883)以书吏征粮浮敛,具禀胪陈其弊,触当道忌讳。晋谒时,交哄公庭,几获重谴。复削牍迭控大府,始得盐课地丁一票征收宿弊始除。而延实则以揭官斥革贡生。民念之,为立义士碑郡城,触官怒,欲系狱,民怨沸腾,始罢议。而延实亦以抑郁告终。(纂《重续兴安府志》)

荆凤翔

字仞谦,又名荆德宽。安康县人,清末秀才,其书法擅长欧体、柳体,求字者甚多,常以“汉滨遗叟”落款,曾在安康县志局任编纂,襄助张紫樵编修《续安康县志》,并亲撰安康县《乡土志》。(纂《安康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汪显兴

字佐长,汉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兵部武选司主事。截取直隶州知州,分四川,补资州,调眉州。所至问民疾苦,兴利除弊,百废俱举,有慈父神君之称。先是眉州有通济堰,灌田二万余亩,分为小堰十四,每岁各举堰长二人理其事。修堰费由堰长垫给,无从取偿,动至破产,人皆畏而避之。有孀妇某,因子充堰长,鬻田垫款,不能自存,母子相继自缢。景兴夙闻其弊,下车后,召集父老,躬自履勘,于堰之过水及易塌处,甃石修固,按水摊工,并设局收费,凡买卖受溉之田,先报局缴费,然后诣县印契,永革堰长,积弊遂除。于是眉人大悦,为之歌曰:“汪公莅任,政美且都;弊端永杜,民困以苏。”因立生祠尸祝以报之。(纂《重续兴安府志》)

赵嘉肇

字孚民,号秋崖,山东兰山县人。光绪十一年(1885)以举人署任旬阳县知县。其政以激扬风教,表彰名节为先务。欲续修县志未成。邑人杨孝子鸿春,割肝愈母,则详请旌表,因格于例未允。乃表其门。祝朱氏以死殉夫,则纪事于县志之末(白河进士谢馨有诗颂之)。其勤于表彰如此。著有《忠孝闻见纪略》传世。(纂《重续兴安府志》、《耆旧类征》、《海月楼诗文杂抄》)

陈润灿

字昆石,山东宁海人。光绪十一年(1885)以进士补安康知县。敬教助学,而于节孝尤拳拳焉。听断严明无冤抑。能文章,善吟咏,邑中凡节行义事,皆入题咏。著有《关南鼓吹集》、《兴安节妇引》等。惜以忧去官,复升乾州知州,未赴任,卒于家,论者惜之。(纂《耆献类征》《重续兴安府志》)

胡书竹

同类推荐
  • 萧红的虹:萧红传

    萧红的虹:萧红传

    本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个人传记。作者用文字一行行重新拼凑和梳理着萧红31年短暂的心路历程和坎坷遭遇,用细致哀婉的笔致,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萧红命运多舛的一生,让热爱萧红及其作品的读者,穿越近百年的历史,慢慢步入萧红的内心世界,重新回到那个岁月动荡的年代,与这位柔弱而又坚强、终身都在用全部的善良与悲悯追逐着爱的奇女子,共同走完她短暂而又奇绝的一生。
  • 楚材秦用:李斯

    楚材秦用:李斯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李斯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李斯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李鸿章全传之李鸿章传(第一部)

    李鸿章全传之李鸿章传(第一部)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大明名相杨士奇

    大明名相杨士奇

    在明朝历史上曾有“朝士半江西”之说。据《明英宗实录》卷二六八载,明代状元、内阁首辅泰和人陈循不无自豪地对英宗说过:“江西及浙江、褔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诸府,而臣吉安府又犹盛。”作为吉安府重要组成部分的泰和县,也是人才济济,文风鼎盛,历史上孕育出了众多人物,杨士奇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是的,那些为国为民、勇当抗敌大任的爱国将士们常常是经年累月拼搏在刀光剑影之中,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他们的戎马生涯,想来不禁令人为之感奋,为之慷慨激昂。怒发冲寇,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的这首词表现了爱国将士勇当国难、卫国戍边的精神,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勇冠三军的凛凛雄风。
热门推荐
  • 丧尸入侵隋唐

    丧尸入侵隋唐

    你与丧尸前后脚穿越到了大业五年。它的传播堪比灰指甲,一个传染两;你没有亮甲,只能逐步拉拢能人,收服民心,然后功绩+1它走在路边,看到一个饿死的人,遂传播之;你没有办法,只能用3D打印机打印甘青5号杂交青稞种子,租用百姓农田,大力发展农牧业,结民于倒悬它笑看天下战乱,群雄并起,逐鹿隋末,坐收渔人之利;你没有办法,只能投身历史乱流,与天下英雄试比高终于,它入场了,它有贪食,迅捷,巨力,巨型,剧毒等各种变异丧尸,乖张跋扈叫嚣阵前。你对身边一人说道:“叔宝,去将敌将首级取回。”“属下遵命!”它是智慧型丧尸,是丧尸避免灭绝的最后希望。你是穿越者,是避免人类灭绝的最后希望。在隋末的舞台上,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 花样校园:千金小姐的奴隶男

    花样校园:千金小姐的奴隶男

    有钱,背景又不一般的蓝馨妍鬼使神差的遇上了家境不好的韩浩宇这个死对头,两人每天都在不停歇的吵,看,又来……“哎呦喂,您谁呢嘛,谁敢惹您嘛,你是大小姐呢哈~!您是小公主呢哈~!”韩浩宇学着小沈阳的腔调翘着兰花指一脸不屑。蓝馨妍的怒火已经烧到房顶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夜语生花

    夜语生花

    醒如梦一场醉眠笑生花莫把恩情负仗剑走天涯
  • 17岁的暗恋时光

    17岁的暗恋时光

    乖乖女VS坏男孩吴冬冬成绩不错,热情活泼爱笑,内心些许小叛逆从不做出格的事;张皓轩逃课,捣乱,慢热,桀骜不驯本来毫无交集的两个人机缘巧合坐到了前后桌,从此开启了彼此不一样的人生,有过数次恋爱经验的张皓轩却总在吴冬冬面前节节败退,甚至经常“被抛弃,被放弃”,相似的家庭背景,却造就两人完全不同的性格和人生方向的选择,最终两人能否走到一起呢?结局我也还没有想好。。。不管结局怎样,我相信对于吴冬冬来说都会感激那段时光,那时的她可以遇见那时的他,那一定是她最开心的时光,一段喜欢的人随时在她周围的甜甜的暗恋时光。双箭头的暗恋,双箭头的喜欢无撕逼,不狗血,无霸道总裁,无傻白甜,有的是正常的高中生之间的友情,和懵懵懂懂的爱恋,大家都是普通的却又最可爱的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美好的友情和爱情,来找找有没有自己的影子吧。
  • 运气轮回录

    运气轮回录

    你的运气怎么样?知道运气怎么来的吗?你想提升你的运气吗?跟随主角的视角,和主角一起踏上充满奇幻、刺激、快乐的征程吧。一起去揭示这天地万物、神秘玄妙的气运之谜吧。
  • 破碎灵域

    破碎灵域

    主角灵岚在幼年时偶遇一个叫做雪的灵,从学院毕业后,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而被雪带走的他,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神秘的谜团,一步步地揭开上古战争背后的阴谋……
  • 我的世界因你而斑斓

    我的世界因你而斑斓

    人生本就是一个故事,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篇章,我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了你,也在相识中慢慢读懂了真实的你,其实幸福就发生在一次次的不期而遇中,就如同当初的我和当初的你!
  • 莽明

    莽明

    (群号:964439395)一个不懂发明不知历史的普通人,来到刀头舔血的明末乱世,能否小有成就。古人并不傻,像我们一样的后世普通人,身处地狱模式能否有机会踏上巅峰,爽一次?答案好像是,有!。常规简介……。璀璨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在明末被打断脊梁。做为一个普通人,方景楠不熟知历史,只记得几个人名。他不会炼铁造枪玻璃水泥,也不擅长杀人。古人并不傻,各有性格与立场,朝臣也不笨,你明白的他们也知晓。可还是被异族夺了天下。是天灾?兵祸?腐败?鼠疫?方景楠不清楚……既然来了,尽管他什么都不会,但做为炎黄子孙心是热的,血也是热的,独善其身绝对不行,没有退路,也要一波,莽上去,干!
  • 鸿元道录

    鸿元道录

    不变不态何魔头,不妖不孽非天才。我,鸿元,元爷,先有洪荒大传承,后有系统大造化。看来,这是属于我元爷的盛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