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98600000033

第33章 征引文献

一、历史文献

[1][后唐]刘晌.《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

[2][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6月.

[4][宋]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月.

[5][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2月.

[6][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

[7][清]曹寅.《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4月.

[8][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6月.

[9][宋]王溥.《五代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1月.

[10][宋]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9月.

[11][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6月.

[12][唐]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月.

[13][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

[14][清]吴任臣《十国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2月.

[15][宋]程大昌.《雍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16][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

[17][唐]李泰.《括地志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

[18][宋]欧阳忞.《舆地广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19][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

[20][宋]王禹偁.《五代史阙文》[M].丛书集成续编本.

[21][宋]吴缜.《五代史纂误》[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6月.

[22][宋]陶岳.《五代史补》[M].丛书集成续编本.

[23][宋]路振.《九国志》[M].丛书集成初编本.

[24][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25][五代]何光远.《鉴诫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本,2000年1月.

[25][宋]陆游.《南唐书》[M].四部丛刊续编本.

[26][宋]唐庚.《三国杂事》[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宋]江休复.《嘉佑杂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宋]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6年6月.

[29][宋]龙,《江南野史》,豫章丛书本.

[30][宋]周羽翀.《三楚新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宋]苏颂.《苏魏公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

[32][宋]张舜民《画墁绿》[M].郑州:大象出版社全宋笔记本,2006年1月.

[33][宋]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月.

[34][元]陶宗仪.《说郛》[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5][元]陶宗仪.《书史会要》[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4年11月.

[36][清]达灵阿.《重修凤翔府志》[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年10月.

[37][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

[38][清]赵翼.《廿二史劄记》[M].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4月.

[39][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7月.

[40][清]王昶.《金石萃编》[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5年3月.

二、今人论着

[1]史念海.《河山集》第四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2]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12月.

[3][台]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M].台北:大化书局,1978年.

[4]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

[5][台]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M].上海:上海新世纪出版公司、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2月.

[6]胡戟.《二十世纪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

[7]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8]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9]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10]史念海.《河山集》第二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5月.

[11]陈尚君.《旧五代史辑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12]杜文玉.《南唐史略》[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13]程志,韩宾娜.《唐代的州和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5月.

[14]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月.

[15]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8月.

[16]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17]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18]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2月.

[19]吴松弟.《两唐书地理志汇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0]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1月.

[21]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10月.

[22]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

[23]吴钢.《全唐文补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998年.

[24]费省,《唐代人口地理》[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

[25]陶懋炳.《五代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26]翁俊雄.《唐后期的政区与人口》[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27]傅璇琮.《五代史书汇编》[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年8月.

[28]李孝聪.《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

[29][台]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4.年11月.

[30]李鸿宾.《唐代朔方军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31]周伟洲.《早期党项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32]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4月.

[33]程存洁.《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篇》[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1月.

[35]马俊民,王世平.《唐代马政》[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36]杨伟立.《前蜀后蜀史》[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10月.

[37]吴丽娱.《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11月.

[38]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5月.

[39]诸葛计,银玉珍.《闽国史事编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

[40]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41]郭锋.《唐史与敦煌文献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42]何灿浩.《唐末政治变化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7月.

[43]罗庆康.《马楚史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44]樊文礼.《李克用评传》[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45]陈志坚.《唐代州郡制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46]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

[47]刘军社.《李茂贞与秦王陵》[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2月。

[48]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贞夫妇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

三、学术论文

[1]李锋敏.略论唐末宰相与藩镇的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1998(6):55-56.

[2]沙宪如.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J].史学集刊,1994(2):1-5.

[3]韩国磐.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J].隋唐五代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79(10):308-320.

[4]齐涛.巡院与唐宋地方政体的转化[J].文史哲,1991(5):28-30.

[5]王兆刚.藩镇与节度使制度[J].历史教学,1997(8):36-38.

[6]杜文玉.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J].学术界,1995(1):32-38.

[7]杨西云.唐中后期中央对藩镇的斗争政策——从元和用兵到长庆销兵[J].历史教学,1996(7):9-12.

[8]张兴武.秦岐政权的兴衰与关陇诸州历史命运的变迁[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1):41-47.

[9]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3):117-123.

[10]景遐东.使职设置与唐代地方行政级制的演变[J].社会科学,2002(6):76-80.

[11][台]黄清连,忠武军.唐代藩镇个案研究[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3(3):89-134.

[12]彭文峰.唐代河朔藩镇进奉浅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52-54.

[13]樊文礼.安史之乱以后的藩镇形势和唐代宗朝的藩镇政策[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5(4):40-45.

[14][港]伍伯常.唐德宗的建藩政策——论中唐以来御制藩镇战略格局的形成[J].东吴历史学报,2000,6.

[15]暨远志.敦煌写本《偈法门寺真身五十韵》考论[J].敦煌研究,1992(2):71-80.

[16]陈长征.论唐代中后期藩镇内部的军事集权[J].临沂师院学报,2002(2):99-102.

[17][日]森部丰.略论唐代灵州和河北藩镇[J].《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1998,260-262.

[18]王玉群,谷立新.试论节度使为晚唐中枢的一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1):108-111.

[19]戴显群.唐五代假子制度的类型及其相关的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2):105-110.

[20]程遂营.五代幕府文职僚佐考[J].南都论坛,2001(5):19-22.

[21]张剑光.唐代藩镇割据与商业[J].文史哲,1997(4):74-80.

[22]毛阳光.唐代藩镇养子述沦[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5):52-55.

[23][日]山根直生.唐朝军政统治的终局与五代十国割据的开端[J].浙江大学学报,2004(3):72-79.

[24]白文固.唐宋时期戒牒和六念牒管理制度[J].青海社会科学,2005(2):98一102.

[25]郝黎.唐代淄青镇的特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3(4):75-79.

[26]王凤翔.五代十国时期的中门使[J].史学月刊,2003(12):120-121.

[27]江晓敏.唐宋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J].南开学报,2003(5):95-100.

[28]黄利平.唐京西北藩镇述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1):89-93.

[29]黄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2):72-84.

[30]张景平.试论中晚唐时期的銮舆播迁[J].兰州大学学报,2005(1):13-21.

[31]潘良炽.唐代后期财政崩溃原因述论[J].达县师专学报,1994(1):29-34.

[32][日]崛敏一.藩镇亲卫军的权力结构[J].《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第4卷,1992(7):585-648.

[33]马文彬.五代前蜀李氏墓志铭考释[J].四川文物,2003(3):87-90.

[34]王凤翔.新见唐秦王李茂贞墓志浅释[J].文物春秋,2006(6):61-65.

[35]王凤翔.唐秦王李茂贞之妻刘氏墓志考释[J].《唐史论丛》第九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1月,259-269.

[36]周阿根,五代前蜀李氏墓夫铭再考[J]、《碑林集刊》第十三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37]王凤翔.跋五代李从曮妻朱氏墓志[J].文博,2008(5):57-62.

四、学位论文

[1]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2][台]张正田.唐代昭义军研究[D].嘉义民雄: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2002.

[3]牟永良.试论唐昭京朝的南衙北司之争[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1.

[4]周加胜,南汉国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五、外文论着

[1][日]东洋文库唐代史研究委员会.唐代诏敕目录[M].东洋文库,1981年3月.

[2][日]气贺泽保规.新版唐代墓志所在综合目录[M].汲古书院,2004年3月.

[3][日]日野开三郎.五代史の基调[J].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文集第一卷,三一书房,1980,296-304.

[4][韩]任大熙.唐代关内道州县变迁考察[J].国立成功大学第4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5][日]森部丰.藩镇昭义军の成立过程につぃて[J].中国史にぉけゐ教と国家,雄山阁,1994,207-229.

[6][日]伊藤宏明.淮南藩镇の成立过程[J].名古屋大学东洋史研究报告4,1976,99-123.

[7][日]森部丰.唐泽潞昭义军节度使考——中晚唐期にぉけゐ唐朝と河北藩镇の关系[J].中华世界の历史的展开,汲古书院,2002,97-131.

同类推荐
  • 新生帝皇

    新生帝皇

    穿越为皇,却受不了当皇帝的限制,于是逃出宫外,沾花惹草,阅女无数,一代泡妞高手,新的一代传奇
  • 宿命系列

    宿命系列

    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死,传位其弟馀祭;馀祭死,传其弟夷眛。
  • 江南女

    江南女

    以江西丰城女熊时雨开创江南蚕丝业为线索,穿连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有北伐战争、抗日救亡、除恶反特、反对封建礼教、家族纠葛的斗争,也有男女青年生死相恋、夫妻恩怨情仇以及妇女自强不息的细致刻画。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江西人民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和斗争。是一部具有浓烈江西地方特色的江南风情的电视剧。
  • 小小公子混异世

    小小公子混异世

    前世小人物,二世登绝顶。且看他一步一步逍遥人间
  • 梦回大明春

    梦回大明春

    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等几年,那就先抢一个老师回家凑合着学吧。
热门推荐
  • 我是歌神急需C位

    我是歌神急需C位

    天!其他选手歌喉都这么强?颜值还比他高?是他魂降降临错了宿主吧?快想办法,江川的脑筋疯狂开动,翻找宿主的记忆,看他有什么隐性的优势没?于是,他的人物面板上线……(开启【羁绊1】,消耗:1W喜爱值)……获得临时羁绊:【初级高音掌控】,演唱高音音节时获得歌喉+0.5的效果。*************************直抒胸臆版:穿不同位面不同歌曲综艺,综艺原创。综艺流程推陈出新,参赛选手原创。无系统,有人物面板。
  • 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本书主要以孔子及其《论语》为基本出发点,多方位地阐释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与当代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 灾难世纪

    灾难世纪

    从青海伸出手的瞬间开始,一个崭新的世界便出现在他的眼前。
  • 许久,你未走

    许久,你未走

    言小朵从是言宇的妹妹变成言宇的‘恋人’,言宇从平凡的中学生变成亿万总裁。原本可能回当一辈子平凡的兄妹,变成豪门舆论的‘恋情’......总裁的专情,能否成就他人眼中的‘乱伦’?
  • 溺宠高冷王妃腹黑王爷惹不起

    溺宠高冷王妃腹黑王爷惹不起

    ”唔一一”某女控诉道,说好的一次的!某男笑笑说,娘子,你相公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除了在床上的时候。禽兽!某女大喊道。看来娘子还有气力呀?那我们再来一次吧。不要一一某女喊道。可是却没有办法阻止某男的动作。
  • 全球匪帅

    全球匪帅

    摊上无节操的系统,游走于嬉笑怒骂间。亲情爱情友情恩情,不遵常理全球匪帅。本书名的〖匪〗字,取自匪夷所思的〖匪〗字。匪夷所思――【考虑问题的方法、言语、行动违反常规,使人难以想象和理解】
  • 深陷深海的她

    深陷深海的她

    当灰姑娘的眼泪坠落进深海,她的快乐流淌进了心里。每一滴眼泪都是一刻回忆,坠入大海埋葬进心底。
  • 笔赋

    笔赋

    我有一支笔,修身,修心,修神,证地,证海,证天,证道,一个拿着兼毫毛笔的穷酸秀才从山间学堂走出,拜朝堂,浴沙场,证己道,寻常凡人身,踏足证道路……
  • 咖啡的味道只有我们知道

    咖啡的味道只有我们知道

    深爱太伤人,要把自己的心毫不保留地放出去,受苦了也只能自己承受,可要是不放,能知道他是对的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