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8700000020

第20章 求异存同

五位生先、女士和他们的学生、助手在经历了大约两年的时间,探讨了关于仁、义、礼、智、信以及真、善、美、宽、爱、和一系列伦理道德方面的议题后,深深感到各派学说,各个教义,各种理念,虽然都自立门户,却是有异有同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异其趣,共放异彩。有一句名言叫做“求同存异,”就是说首先要讨论大家相同的一面,以求得认识上的一致,推动事物的发展前进,而把异的方面暂时搁置,不要因为异而阻碍了大家的讨论,这当然是完全正确的。近年来,这个提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叫做“求同化异”,就是要求得相同的地方,化解不同的地方。这个提法的着重点还是在“求同”上,要把相异的地方化解成相同,这当然也很好。

但是,同和异,实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有同必有异,有异必有同,人们在大力提倡“求同存异”和“求同化异”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考量,也需要“求异存同”,因为有些相异的事情是没法使他们相同的,那就让他们相异好了,何必都要求相同呢!这就是说既要有同,也要有异,使同和异各放异彩,相得益彰。

九月的一天,他们几位来到北京植物园,借曹雪芹故居的一角,开展起“求异存同”的讨论来。时值深秋,天清气爽,植物园中游人如织,男女老少,中国人,外国人,穿着各种色彩的服装,踩着各种轻盈的步伐,欣赏着各式各样的花卉树木,这本身就体现了一个“异”字,正好配合五位先生、女士讨论的主题。

这次会议由戴先生主持。他在开场白中说:“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不同的。为什么你是美国人,我是中国人,他是非洲人?为什么你是白色人种,我是黄色人种,他是黑色人种?为什么你喜食面包,我喜食米饭,他喜食苞谷?为什么有的人信仰上帝,有的人信仰真主,有的人信仰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为什么你喜欢唱歌,我喜欢跳舞,他喜欢吟咏?为什么有男的,有女的,男女要结婚?等等、等等,还可以举出一千种,一万种,十万种,几十万种,几百万种的不同,你是无法计算的,数不清的。不同,在这个世界上是绝对的,而相同则是相对的。这是我们今天讨论‘求异’的基础。”

计先生说:“好!说的好!这个世界不同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谁能使这个不同变成相同?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正是这些不同,构成这个光怪陆离、丰富多彩的花花世界。”

戴先生说:“这就是说,该同的同,不该同的不同,不要都同,也不要都不同,强求一律。既要求同存异,又要求异存同,有同有异,这个世界就美妙了。”

学生小明跳起来说:“对呀!对呀!太对了!谁有这样的能力和权力能使得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宗教,一种肤色,一种长相,一种爱好,过同一种生活?不可能,决不可能!”

学生小丁说:“没有人提出要使这个世界变成同一呀!上帝没有,真主也没有,佛陀没有,孔子也没有,老子也没有。”

“‘求同存异’或‘求同化异’只是从认识上说的,不是从生活、习俗上说的。而‘求异存同’的内涵则要广泛得多。”尹先生说。

计先生说:“是这样。”

茹先生说:“开无辟地,有了人类,有了大自然,各式各样,花团锦簇,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又有各种不同的文化、文明,把这个世界装点得繁花似锦,目不暇接,令人心花怒放,多么快乐呀!而如果只有一种,会是多么地单调乏味!”

戴先生说:“文化大革命期间,舞台上演同一出戏——沙家滨;唱同一支歌——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就是好,社会主义真正好。社会主义不是唱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你成天唱那一句社会主义好,而成天搞打、砸、抢,社会主义能好吗?那是好不了的。人每天要吃饭,所以要生产;花每天要浇水,不浇水是要死的。春去夏至,秋去冬来,冬天过了,春天又来了,去年过了是今年,今年过了是明年,每年都有不同,难道能年复一年,年年如此吗?”

计先生说:“假如世界上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或者只有女人,没有男人,人类就要绝种,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符女士说:“假如世界上只有红花,没有绿叶,红花会好看吗?红花需要绿叶扶持呀!”

尹先生说:“所以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就是求异存同。”戴先生说:“世界舆论讲‘求同’的多,而讲‘求异’的少。人们有一种思想顾虑,觉得大家都相同,那敢情好,而如果大家都不同,各执己见,则就要发生冲突。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完全的。应该是,可同的同,不可同的不同,所以有一句古话叫‘和而不同’。我跟你是好朋友,但我俩的意见不一定完全相同,各人可以保持不同的意见。”

符女士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尹先生说:“假如都要求相同,那么世界上就只能有一种宗教,不能有另一种宗教,那非打起来不可。只有让各种学说,各种宗教,自由发展,互不干扰,才能保持和谐,共同繁荣。”

计先生说:“人类既有共同的经验,也有特殊的经验,各个宗教的产生都是出自当时的特殊的经验。他们用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述自己的信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符女士说:“白人不能变成黑人,黑人也不能变成白人,那是根本不同的种族呀!在白人脸上涂一层黑炭就能变成黑人了吗?不可能。在黑人脸上涂上一层白粉,就能变成白人了吗?也不可能。黑人歌唱家杰克逊经过化妆脸色变白,但他还是黑色人种,并不就成为白种人了。你能改变一个人的面貌,但不能改变他的种族。”

茹先生说:“世界上一种东西的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否则早就被消灭了。就拿政治制度来说,你实行这种制度,他实行那种制度,既有其历史的原因,也有其现实的需要,不能说哪一种制度就好,哪一种制度就不好,要求大家都实行某一种制度。制度不能输出,各取所需么!即使是同一种制度,也不一定大家所见略同,也是矛盾重重呢!其实,不同制度之间倒可以和合,相同制度之间倒不一定能够和合。相反相成,推陈出新,就是这个意思吧!”

戴先生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么!男女相配是正常的,同性恋毕竟是少数。不要认为求异就要打起来,世界上的许多战争并不因为其异,而是因为其同。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不必害怕异了,求异存同的道理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茹先生说:“在中国,有了儒家,就允许有道家,有了佛教,就允许有道教,儒、释、道三家并存,共同发展,早在晋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延续了一千多年,大家相处得很好,各自发展,有谁能够摧毁谁呢!”

尹先生说:“世界上有了佛教,又有了基督教,又有了伊斯兰教,也已有一千多年了,各个宗教独立发展,互不妨碍。十字军东征并不能消灭伊斯兰教,反而使他们更强、更自信、更发展。”

尹先生接着说:“《古兰经》宣示人们在真主面前应当是顺从和平的,有一些极端分子的所作所为,是不符合伊斯兰教的教义的;至于那些恐怖分子的破坏活动,则更是极少数人所为。各宗教和平共处才是硬道理,谁想消灭谁都不可能。”

计先生说:“梵蒂冈的天主教堂雄伟壮丽,土耳其的伊斯兰教堂也雄伟壮丽,中国的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也雄伟壮丽,这些历史遗留的伟大建筑本身就充分显示了‘不同’是客观的存在,任何外力是无法消灭的。人们在欣赏各种古代的伟大建筑时,实际就是在欣赏各种的‘异’。”

“人们在纽约的大都会看歌剧,在维也纳歌剧院听音乐,在埃及的剧场里看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戏剧,在北京的梅兰芳剧场看京剧《霸王别姬》,等等,等等,各个剧种不同,都给了人们充分的享受。有的人喜欢听原声唱法,有的人喜欢听美声唱法,有的人喜欢听民族音乐,有的人喜欢听流行音乐,凡此等等,也是各人各爱,各取所需,各种唱法是无法湮没的!只有容许人家存在,你才能存在;容许人家发展,你才能发展!战争能消灭人们的肉体,能消灭人们之间的这种差异吗?不可能。”计先生说。

“所以说求异才能发展。时代进到21世纪,就是求异存同的结果,一部人类进化史、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求异存同史。哪里还有太古的东西?有,在故宫博物院里,或者到各国的博物馆里去找。”符女士说。

各位先生、女士接着谈了自己所遇到的各种情事的感受。

茹先生说:“每当我们看到一些国家的科学家、文学家们聚集一堂,探讨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看到一些学术大师在百家讲堂上阐释自己的学识观点时,内心都会肃然起敬,这是他们多年努力付出的心血的结晶!”

计先生说:“每当看到各种不同肤色、人种的舞蹈家歌唱家们轻歌曼舞同台演出时,心里就有一种由衷的赞美,万方乐奏有于闻,诗人兴会更无前,是他们和她们把这个世界装扮得五光十色,分外妖娆,令人倾羡。”

尹先生说:“每当看到各国派出学生、青年代表团在异国他乡交流访问,饱览名胜古迹时,内心总感到一种极大的欣慰和鼓舞,世界是你们的,未来的美好世界将由你们来绘制和构建。”

戴先生说:“当我们踏进公园,看见成群的家长带着孩子们在花红柳绿丛中任意的嬉戏,尽情欢乐时,深深感到这是大自然赏赐给人们的欢乐,没有人有权力破坏这种欢乐。让我们在孩童时欢乐,成年后也欢乐,老年时也欢乐,永远欢乐吧!”

符女士说:“当我们走进图书馆和博物馆时,像是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我们在欣赏着千百年来传世的国宝时,就会深深地感激那些劳动人民,是他们和她们创建了文化和文明,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瑰宝。”

茹先生说:“世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就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呀!”

“把我们的聪明才智都用在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人类作贡献,让人类得到欢乐和幸福上,这该有多好!”符女士说这话时,好像觉得世界已经是这样了。

计先生说:“赵本山说:象牙山应该是一个生产快乐的工厂,说得多么好呀!全世界应该是一个铸造快乐的工厂!”

“聪明的人呀!为什么要互相争夺,强求同一,去做那些明知做不到的蠢事呢!”尹先生说这话时嘴唇有点哆嗦,好像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总是这么难解决!

学生小陈说:“有一句成语叫‘标新立异’,本来带有一点贬的意思,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标新立异也没有什么错,大家都墨守陈规、因循守旧就好吗?标新实际就是创新,立异就是开拓。能够真正做到标新立异的人,他必然是一个思想开阔的人,能够创造出新事物的人。”

计先生说:“你说的有道理,现在世界上能标新立异的不是多,而是少了,大家都放不开,千年一贯制,所以我们倡导求异存同。”

尹先生说:“异、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有些人看不到这一点,总想消除异己,结果不要说你消除不了别人,即使消除了,你自己随之也被消除了。大家都消除了,不要说求异,连求同也达不到。”

学生小史说:“不要总想把不同的都变成同,这不可能。有些事情,有差异比无差异好,不同比相同好。不要强调相同,要尽量让它不同。”

学生小沈说:“不是说要搞竞争吗?好!我们来开展比赛,谁能够用最有效的方法使得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和声音共同存在,共同发展,谁就可以获得最高奖赏,而对那些只想用武力来压制别人,自充领导,要别人都服从自己的人受到惩罚。”

符女士说:“多极多元,这就是求异存同。”

学生小路说:“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总是看不起年轻人,说年轻人‘嘴上无毛,说话不牢’,这对年轻人是一种侮辱,难道你不是从年轻人过来的吗?年轻人思维活跃,能发现新事物,敢于面对现实,艰苦奋斗,不像老年人那样四平八稳,缺少生气,你说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要靠青年人,还是靠老年人?”小路说话时明显流露出一种不服气的情绪。

尹先生说:“你说的对,这个世界要靠所有的人来改变,特别是要靠青年人,青年人有朝气,有锐气,将来这个世界就交给你们了!”

学生小丁问:“是不是可以问一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

计先生说:“当然可以。”

小丁说:“当今科学发展,许多实验证明了大自然发展的规律,和上帝创造人、真主创造人的说法是不一样的,老师觉得是不是这样呢?”

计先生说:“不,不能这样比较,科学是科学,宗教是宗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科学讲的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而宗教则是讲人类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两者怎么能够互相比较呢?”

学生小朱说:“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对天文学、宇宙学、生物学、人类学、物理学等等诸多方面提出了科学的见解,和宗教的神创论迴然不同。”

尹先生说:“正像刚才计先生讲的,科学是探索自然规律,而宗教则是探索道德教义,两者不是同一个范畴,所以不能作比较。”

符女士说:“科学与宗教都是求真理,科学是寻求自然真理,而宗教则是寻求道德真理,两者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所以西方有些国家的总统、大科学家,同时又是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中也有许多科学家,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信佛教的也不少。还有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或大学问家不论他信不信教或是信什么教的,却又非常欣赏儒家和道家的学识。”

计先生说:“爱因斯坦就曾说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就很好地阐释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茹先生说:“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也是在不断修正的,宗教也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发展。真理愈辩愈明,人们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前进中提高认识的。”

学生小朱说:“中国几千年的各家学说,浩如烟海,各说各的,莫衷一是,要铸造一家之言,不容易呀!”

菇先生说:“你说对了,一种学说不是闷着头,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从博览群书中得来的,你想要有所创见、创新,你必须对各家学说有一个深刻的研究,经过实践论证,然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加上你的心得体会,才能自成一家。这就是从博中求异,从异中求博,博才能精,精出自博,博古通今,推陈出新呀!”

学生小史说:“我们读书,确实不能读死了,要活读书,死书活读,既要从书中找出真理来,又要从书中找出叉子来,既不能认为书中说的一切都对,也不能认为书上说的都不对,要带着一种怀疑的心情来读书,才不至被书牵着鼻子走,而是让书为自己用,也就是所谓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否则世界上只有一本书就够了,所有的人读一本书就够了,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出版社,出版那么多种书,让人读呢!”

戴先生说:是呀!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读了书要有你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书云亦云,如果是这样,人类就永远解放不了。各位先生、女士在经年的探讨中,深深地感觉到:

基督教讲泛爱,永铸和平!

伊斯兰教讲忠义,警钟长鸣!

佛教高尚,发人猛省!

道家深邃,给人智慧!

儒家博大,恢宏宽阔!

把这些教义和学说融汇贯通起来,就足以使这个世界长治久安。

同类推荐
  • 星空沉睡者

    星空沉睡者

    《星空沉睡者》是第四届“光年奖”一等奖获得者游者的代表作。三个月前,飞船闯入了人类的视线,人类陷入发现外星人的狂喜中;在排查了近三年的全球天文观测记录后,人们发现这艘飞船的到来至少早在半年前,飞船漂浮在太阳的第三颗行星(地球)和第四颗行星(火星)之间,人们开始忧虑外星人到来的目的、高等技术的潜在威胁,联合国迅速集结而成一个应对小组,筛选出世界上最优秀的宇宙飞船驾驶员,让他代表人类与外星人对话。这场人类所重视的文明之间的对话却一波三折,这个在星空中沉睡的外星人,只是一直说着“不要打扰我的美梦”,拒绝与人类对话。直到第三次人类与星空沉睡者的对话,外星人存在本身的秘密终于被解开。
  • 金甲虫

    金甲虫

    一位酷爱收集昆虫标本的爱好者,为捕捉到一只金色的甲虫而兴奋不已。为了向朋友描述甲虫的模样,他在纸上画了出来,可他画的甲虫却犹如一颗恐怖的骷髅头!昆虫爱好者从此之后就变得神秘兮兮,他的仆人认为他被那只甲虫咬伤了,从而遭受到邪恶的诅咒!可他本人却坚称自己十分理智。并将甲虫看成是上天赐予的财富。几近癫狂的昆虫爱好者,究竟是染上了不知名的疾病导致精神失常,还是其中另有玄机?
  • 一世长安:纤弱女子江湖情

    一世长安:纤弱女子江湖情

    一场大火,将叶家小姐叶倾晨的记忆全部抹去。家族落败后,她只想在这个世上求得一方立锥之地,奈何命运的齿轮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上。只有六岁的叶倾晨被“江湖骗子”樊鹤翁收留,从此跟着这个骗子师父游戏江湖。幼年时皇帝亲定的姻缘,命叶倾晨嫁给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千羽家族。从此,叶倾晨成为了千羽氏掌门人千羽寒的未婚妻,她和千羽寒的相遇是命中注定。两人在一番波折中相知、相恋。然而,叶倾晨没想到,在平静无波之下,却步步暗藏算计与杀机。太子妃、皇后,乃至最后的女皇,满眼的繁华又如何能人叶倾晨的眼?她不过是想守着自己的爱人,一直到白头,一世长安。看一个小小弱女子,在血雨膛风的江湖中,如何走上权力和爱情的巅峰!
  • 死于青春

    死于青春

    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警察的悲壮故事。小说以“我”的回忆,讲述她在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后,被派往清水河劳改农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在那里她结训了陆小祥,两小萌发了炽热的初恋。由于社会不幸的不正常,陆小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情感,他的一切作为,都成了他破坏抗震救灾、同情反革命的罪证,他被关押,最终顽强于他的至亲好友的枪弹下。
  • 藏地密码1

    藏地密码1

    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从西藏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全球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热门推荐
  • 夺天邪少

    夺天邪少

    这是一个以武为事尊的世界,这是一个现代强者穿越异世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豪门虐恋:总裁骗婚

    豪门虐恋:总裁骗婚

    爷爷病危,他却发现爷爷将遗产留给了一个陌生人。结婚那天,她却发现新郎换了一个人,父母下跪,她只好重新披上新衣慢慢的,她沉沦在他爱情攻势,可到头来,却发现是一场阴谋。
  • 吻变

    吻变

    别人的变身都是特别精彩,许多男生都会想变成那样,那我这个书里的变身你是否也想呢?别人的男女主角总归会有些暧昧,许多女生也都会想变成那样,那我这个书里的暧昧是否是你想要的呢?尽请期待。
  • 荒岛求生十个月

    荒岛求生十个月

    轮船意外失事、大哥哥救下我和芳儿却被困荒岛……我们能否绝处逢生?
  • 我害怕错过这个世界

    我害怕错过这个世界

    受原生家庭影响而患抑郁症的少女沈一在新的家庭遇见了少年徐承禹,一直无交集的二人在沈一的一次怪异行为中开始有了摩擦。沈一以为本来是两个世界的人却意外做到了感同身受。徐承禹是拯救她的那个人吗?沈一又能否解脱?这个故事献给受伤的人们。
  • 缘劫:倾城小公子

    缘劫:倾城小公子

    “小公子,你在想什么?”她落下一枚棋子,望着不远处的大宅,“小事而已,如何搞垮云家。”青苏默,这云家绝对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小锦落,你在想什么?”她抬起眸,抿了一口桃花酿,“小事而已,最近桃花酿的酒香愈加浓郁了。”锦泽默,这小酒鬼的鼻子绝对是属狗的。“小东西,你在想什么?”她脸色绯红,偏头倚靠在他的怀里,“在想一件大事。”他剑眉轻挑,“何事?”她莞尔一笑,“想你。”
  • 我的伯贤很爱我

    我的伯贤很爱我

    其实,也没啥好说的,我也说不好,你们就仔细的看吧。
  • 王源:我们的距离

    王源:我们的距离

    你和我是......你和她是......我和她是......我的命运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和你我没有压力,和你我没有担心,和你我没有负担我属于谁,我来自于哪里,我该去何方,我......我到底是谁1
  •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这本书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网瘾戒除专家、2012年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贾容韬老师成为一个好爸爸的心理历程及他这么多年教育方法的汇集。贾容韬老师原来是做企业的,由于孩子教育出了问题,成为年级倒数第一名,还差点被学校开除,痛心之余,贾老师决定做陪读爸爸。在这个过程中,贾老师也进行了反思,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家长教育方法的问题,他开始从书本上学习,看了上千本书,做了80多万字的教育笔记,同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方法改变了,孩子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渐好学上进,最后还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贾老师把自己摸索出的经验用于指导其他咨询他的家长,指导了几千个家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