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54100000020

第20章 流年

彭学明

屋檐

湘西的屋檐都是瓦做的。瓦做的屋檐都一溜溜地横在吊脚楼上,坐在一座座大山里,随山势起伏错落。瓦的前生是泥。泥在窑里一烧,就成了瓦。当瓦一块一块地爬上房梁盖在屋顶时,就成了屋脊和屋檐。屋脊像一根厚厚的梭子,瓦槽像百根长长的丝线,瓦,就被梭子和丝线俯一块、仰一块地串起来,织成一条条小沟和一个个屋檐,变成一行行诗歌和一句句民谣,整齐而好看。

一栋栋黑色的瓦房,像一架架黑色的钢琴,那一溜溜沿着屋脊走下来的瓦线,就是一排排黑色的琴键。阳光上了一层金色的釉。风雨镀了一道银色的漆。鸟和蝴蝶,还有蜻蜓,在上面一按,琴键就会跳跃起来,有音乐在舞。

整齐的屋檐下,是木板的墙壁,雕花的门窗,是铺着石板的阶沿和坪场。

湘西的屋檐和屋顶,是从来不长草的。长草的屋檐和屋顶,虽然有地老天荒的意味,却也常常是生命残败的象征。湘西的屋檐和屋顶,不仅会飘出袅袅炊烟,还会长出新鲜的生命。像梯子一样拾级而上的一群群房子,往往是我家的屋顶平着你家的坪场,她家的屋檐贴着他家的屋勘。不爱种花却爱种菜的人家,就会在自家的屋勘上或坪场边撒一些南瓜、豆角或西红柿的种子。春天的风一吹,那瓜果就疯一样地长了起来。一根根春天的藤,一片片春天的叶,一蓬蓬春天的气息,就顺着地势爬上屋檐屋顶,开满了迎春的菜花。西红柿和豆角的花像一枚枚细嫩而翠薄的胭脂扣。南瓜花则大朵大朵的,像一个个安在屋顶的喇叭。而整齐地吊在屋檐上的一朵朵南瓜花,更像一排排吊在屋檐下的风铃。风过之处,我们能够听到春天问候我们的铃声。

秋天来时,南瓜就会一个挨着一个睡在屋顶上,睡相很美,睡姿很乱,就像幼儿园里一群东倒西歪、横七竖八的孩子。不管太阳暖暖地照着,还是微风轻轻地吹着,不管大雨滂沱地下着,还是小雨轻轻地敲着,南瓜都在梦里,睡得很香。一根根长长的豆角,像一颗颗珠子串成的门帘,在屋檐下晃着,只等我们揭帘而进。火红的西红柿,早已为我们点亮了回家的路,一盏一盏,比灯还红,比灯还亮。

小时候,由于父亲早逝,我们姐弟几个,跟着娘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我们常常走进一个个屋檐,在屋檐下遮风躲雨。都说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那时年幼的我,是不懂得这些的。因为我们靠在一个个屋檐下歇气时,主人往往会搬来几张凳子请我们坐,如果我们饿了,好心的主人还会给我们弄点吃的,让我们吃饱了有劲了,继续上路。雨天,当我们一身湿透躲在屋檐下避雨时,主人会急忙打开大门,生起灶火。让我们把衣服烤干。入夜,只要我们敲开人家的门,主人都会出来,给我们打一个地铺,留我们住上一宿。若是冬天,主人还会给我们烧一堆旺火,让我们驱寒。儿时的屋檐,是我人生迂徙的一个个驿站。生命漂泊,屋檐无言,暂且的依靠,沉默的温暖。

油坊

油坊和碾坊,有时候是一对兄弟,挨得很近,住在一屋或者住在隔壁。有时候是远方的亲戚,隔得很远,翻几座大山,都看不见各自的身影。

母亲带着我们几姐弟颠沛流离时,我们总会在一条条小河边看到一个碾坊和油坊。碾坊的碾子,寂寞无声地转动乡村的一轮轮日月。油坊的打油声,却响亮地敲醒整个乡村的梦境。在我们一家住进油坊前,我对碾坊的熟悉,远比油坊明晰。碾坊每村都有,油坊却很少见。湘西的每一个村庄,碾坊是孩子们常去的地方。在靠水的河边或溪边,看大人碾米是件快乐的事。闸门一开,白花花的水流就急切地跑进水槽冲进水车。水车一转,与水车连为一体的碾子也被带动起来,在碾槽里,咕噜噜地转。金黄的稻谷,就被碾子碾掉谷壳,露出白生生的乳牙来,拖出一条白色的弧线。大人们跟在碾子后面,用一把扫帚扫着谷米,以便碾得均匀。更多的时候,是在碾子上系一把扫帚,让扫帚自己翻动谷米。大人不劳而获。孩子常常趁大人们不备,冲上碾盘,骑在连在碾子上的那根木梁,跟碾子一起转动和飞旋。当孩子与碾子一起转动和飞旋时,整个世界都为孩子飞起来了,笑声和欢呼声,回荡在一个碾坊。

而油坊,对湘西的孩子们是相对陌生的。它不像碾坊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和乐园里。它深居简出,所以不常见。它沉默寡言,所以很低调。它笨重高大,所以难跟孩子相处。要是我的一生没有过住油坊的经历,我也不会对油坊有什么特别的注意。

在湘西古丈县断龙乡的一个小山村里,我们一家与油坊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我们没地方住,善良的村民们就把村里的油坊让给了我们。那油坊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油坊!足有二十来栋木房子那么大!乡下人是不会说什么乖面话的,看到我们可怜的母子时,他们只是说:要是愿意,就住油坊,反正油坊空着也是空着,想好宽就好宽,只要不影响村里开会打油。

流浪了半辈子的母亲喜出望外,泪水涟涟地道谢。

油坊立在一个台地上。台地平平展展的。全是泥地。偌大的油坊,虽然空空荡荡,却也是瓦房。那是上世纪50年代留下的房子,立柱、房梁都很大。立柱一排有好几十根,几排过去,就差不多上百根。每根立柱又高又直,要两人合抱。上百根柱子一字排开,搭上横梁,盖上瓦,就成了油坊。虽然很大,却没装板壁,是空架子。我们砍来一些土墙树条子,做成围墙,隔开三间,一间做堂屋,两间做卧室,算是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家了。

我不知道土墙树条子学名叫什么,一根根,很细,小的只有拇指粗,大的也不过两根拇指粗。微黄,泥土的颜色。夏天时,会开出细碎的、白色的花。花不香,秆和叶却很香。这么小的树木,只能做柴烧和围围墙。因如泥土的颜色,所以叫土墙树。在这土墙树围成的小屋里,奇异的树香,盈满了小屋。我常常一边嗅着树香,一边看一些小人书和小说,一看就入迷,一迷就把饭烧煳了。为此,我还挨过母亲打。家里这么穷,我还常常把白白的米饭烧成一鼎罐黑炭,母亲不打我才怪。母亲还抢过我的书,扔进火坑烧了几次。

因为我们一家住进了油坊。空荡的油坊就有了生气。每天都会有乡亲干完活后上我家坐坐、歇歇。聊一会儿天,抽一根烟,走了。孩子们一放学就往这里跑,白天就爬房梁和跳房子。晚上就捉迷藏。我们叫躲咕哩咕。为什么叫躲咕哩咕?是因为躲好后,要叫几声“咕哩咕”,告诉寻找的人,已经躲好了,可以找了。

我们住的西头,靠着一坝水田。油坊的全部行头都在那边。油榨、油楔和油锤。油榨是一根巨大的古树干做成的,很大,要五六人合抱。长有二十来米。横在地上,有如睡狮。油榨正中间凿空了,叫油槽。油楔有三四个,用铁皮包着,不长,楔头用铁皮包着。油锤也用铁皮包着,几十米长,用手臂粗的竹绳吊在屋梁上。锤头在地,锤尾在天。

秋天,洁白的山茶花开过以后,油茶就丰收了。满山的油茶摘进仓,挑出籽,放进一个很大的炕里,用火烤上十天半月,烤熟后,碾成粉末,用稻草包成圆圆的枯饼,压平,箍紧,塞进油槽。塞几个枯饼加一个楔子,再塞几个枯饼,再加一个楔子,叫下尖。

打油时,油匠们都光着上身,穿着短裤,打着赤脚,野性的肌腱如铁打的砧板,刀枪难入。随着号子,油匠们先是扶住油锤边跑边退,把油锤高高举起。又边跑边进,把油锤低低放下。油锤和油楔子猛然一撞,沉闷、响亮而又旷远的声音,就从油坊里飘出来,飞得很高,跑得很远。楔子被油锤越撞越进到油槽里面,油枯被楔子越插越紧缩一团。油,就亮闪闪地被挤压出来,丝丝,线线,漉漉滴淌。浓浓的油香,立时弥漫,飘入肺腑。

打完油,油匠们炒菜时,把油当水一样地放,油当汤一样泡饭吃。缺米少油的年代,那是神仙一样让人羡慕的美味!

怕我们嘴馋,母亲会在油匠们吃饭时,带我们出去做点什么。而每次回来时,总会看到油匠师傅给我们母子留有一大罐子油,一大海碗菜。那时候不像这样遍地强盗,哪家出门都不用锁门,哪家睡觉都不用插闩,哪个在外都不用担心被偷。

油榨干后,枯饼变成了一个紫中带黑的茶枯。茶枯长相难看,却面色红润。茶枯极不起眼,却战斗力强。用茶枯洗衣,什么样的脏衣都洗得干干净净,且没有化学污染和工业毒素,还充满了茶香和油香。现代的衣服洗涤液,是没办法比的。

仓库

仓库,总跟田园、庄稼连在一起。仓库和田园、庄稼就像动物的肚子与五脏六腑。肚子是仓库,田园和庄稼是五脏六腑。一个粮仓的肚子,装尽天下的五脏六腑。那时候,每一个小生产队都有这样一个仓库,每一个仓库,就是这样的一个肚子。

在乡村,仓库永远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安详、孤寂,却沉稳、乐观。它一辈子都那么蹲着,听风吹来,看雨打来,望云飘来,当然,也任凭阳光泼来。风染一道,它老了点。雨染一道,它老了点。云染一道,它老了点。阳光染一道,它又老了点。这样,它就上了些年纪,有了些历史。它皮肤的颜色就黑了,身上的骨头就硬了,历经沧桑的老年斑也满仓奔走了。可仓库,就是神清气爽,硬硬朗朗的,顶天立地,从不服老。其实,仓库就是最大的一个农家院落:木板的墙壁,木质的立柱,石头的桑登,青瓦的屋顶。在每一个寨子的最显眼处,占每一个寨子最好的风水,成每一个寨子最好的风景。

秋天,一山山的庄稼背下山后,一垄垄的谷粮背进筐后,村里的仓库就是一个丰收的拼盘和风景了。五谷杂粮的五颜六色,都集合在一个巨大的仓库里,比你好看,比我好看,比花姑娘好看,比小帅哥好看,比任何风景和相好都好看。不信,你看那些从田里刚刚上岸的人,看那些从地里刚刚收工的人,他们发自内心的笑,他们脸上像水从杯里扑出来一样的喜悦和满足,就知道那仓库的成色有多么好看。那是他们一年的心血、一年的回报啊!怎么不喜?晒谷场上,一大片金黄的稻谷晒着。稻谷金黄,阳光金黄,稻谷和阳光的金黄在晒谷场上耳鬓厮磨着,散发着迷魂的清香。四周一排排的房梁上,挂满了一提提的苞谷、一提提的高粱、一提提的小米、一提提的黄豆。白色的苞谷挂满一排,成一条直线;红色的高粱挂满一排,成一条直线;黄色的小米挂满一排,成一条直线;黄中带灰的黄豆挂满一排,成一条直线。若不同颜色的彩带,像土家多彩的织锦,把本很普通的仓库,围成一个灿烂锦绣的画廊。

粮食进仓后,晒谷坪就剩下空旷而干净的青石板了。一块块一两米大小的青石板,早被岁月磨得光溜溜、亮晃晃的了。孩子们就会有事无事跑去,打闹,玩耍,游戏。那么大一个晒谷坪,有的是地方安放孩子们的童年。他们在晒谷坪上摔跤、踢毽,跳房子,刷陀螺,拣码子,躲咕哩咕,甚至沿着柱头,爬上仓库的楼阁里,一顿乱喊乱跳。我也跟所有的湘西孩子一样,就是在仓库的晒谷坪前疯大的、野大的。因为,除了大山,仓库是我们湘西孩子唯一的乐园。

没想到,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田土到户,家家都有小仓库了,集体的大仓库竟废弃了。也没想到,我年少的青春,会在仓库里度过好几个年月。

1978年的一个日子,因为农村分田到户,一直牵挂我们的舅舅找到母亲,要母亲迁居到舅舅家去,分田分土,以便不再颠沛流离。舅舅家,一个寨子都是一个家族一个姓。一个寨子年长的男人,都是舅舅。年长的女人,都是舅娘。年轻的,就是表哥表妹。他们所有的人都不愿看到他们的亲人一直在外漂泊。因此,我们很顺利地迁居到了舅舅家,也很顺利地分到了田土。舅舅是生产队多年的队长,跟所有隔房的舅舅商量后,生产队废弃的仓库成了我们母子的家。

舅舅家住湘西保靖县水银乡马湖村梁家寨。寨子只十多户人家。集中在一面山坡上。房前屋后的山坡上都是油茶树。山与山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山容沟,上高下低,一山容沟的田。

仓库变成我家后,就常常有人到我家屋后的山坡上来。因为我家屋后的山坡上,有一片园圃和油茶林。园圃就是菜地,莴笋、辣子、韭菜、大蒜、白菜、青菜,什么都有。寨上人来扯白菜萝卜、或摘酱果辣子时,都会边扯摘边跟我娘讲话,如果我娘有什么要做而做不了的,他们会出了园圃帮我娘做做,没什么做的,他们就会丢一把菜就走。娘就会拉着他们不让他们走,留他们吃饭,菜不好,心却诚实。亲热的样子,就像很多年没见面的亲戚。

那片油茶树不怎么茂密,但却一年四季都郁葱葱的,绿。油茶树开花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因为花一开,孩子们就有糖吃了。油茶花的花期,是所有树木里最长的,每年冬月开花,来年春天才落。因为花期长,又经过了冬天的霜打、春天的雨沐,油茶花的花蜜特别的甜。一山山白色的油茶花,像一山山栖息的白鹭或蝴蝶,于绿色中白茫茫一片。花心里,有一朵朵黄色的花蕊,一包包汪汪甘露淤积着,亮亮闪闪,甜得人晕!一放学,孩子们都会跑到我家屋后的这片油茶林来,攀下一枝枝花,收圆嘴唇,吸花蕊里的糖水。一路吸过去,个个嘴唇周围都是厚厚的一层花粉和结晶的花蜜,那花粉和结晶的花蜜都黄黄的,把孩子们糊成了一个个花野猫。

油茶花虽然很甜,母亲心里依然很苦。能够住进仓库,母亲当然高兴,她漂泊了大半辈子,终于可以让孩子安身立命,不再在风雨中流浪、飘摇,心里稍感安慰。但这毕竟是舅舅们施舍的。母亲想的是有一栋用自己双手竖起来的房子,那样才心安理得。仓库虽好,却非常小,只有一个大间。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生产队的仓库,大也大不到哪里。母亲和妹妹睡在仓库里面,我就睡在仓库楼上。仓库的门,也不好关。仓库门不像我们平时的门,就一扇。仓库门全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关时,从最底下一块,一块一块地关上去。开时,从最上面一块,一块一块地开下来。很麻烦。来了客人,也没地方坐,只得在旁边搭起的一个小偏房里坐。于是,母亲就做梦都想着有一栋自己的大房子。

(选自《十月》2011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对自己说还好

    对自己说还好

    访美的一位中国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着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穿着相当破旧,身体看上去也很虚弱,但脸上却是祥和高兴的神情。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你看起来很乐观。”“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对烦恼,你倒真能看得开。”女作家随口说了一句。老太太的回答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耶酥在星期五被钉上十字架时,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 中国牌知识分子

    中国牌知识分子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中国牌知识分子》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若将飞而未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若将飞而未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若将飞而未翔是曹植《洛神赋》中的一句话,阿城说“这个转换的临界状态最动人。”对于文学评论而言,依托于具体的作品而又不粘附于此,最有韵致。
  • 台阶

    台阶

    《台阶》为李森祥作品集,收录《台阶》《小学老师》《烟村四五家》《筑巢之歌》等十余篇小说、散文。其中,《台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这些作品主要着眼农村生活,作者以精炼而生动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普通人形象,再现了中国农民的生存智慧与最本真的情感。
  • 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

    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

    常说人生如戏,也道岁月无情,生命易逝,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生命戏剧里的主角,身边其他的人都是配角。所以谁都想尽力把自己的角色塑造好。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有彩排,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生命是一场悲剧,还是喜剧,抑或是闹剧,决定权却都在自己手里。生命是一场聚散。那初涉人世的第一声啼哭就拉开了聚的序幕,于是以后的岁月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就有了数不清的相遇,相识,相处,相爱,相恨,到最后的相离。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相聚,哪一种形式的别离,到最后终究是曲终人散,众鸟归林。感悟生命,宁静美好!
热门推荐
  • 暮与慕

    暮与慕

    那一次我和暮先生隔着一个离太平洋,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这句话。他拍下了一张晚霞的照片,我不知为何想起了那句,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 叶落韶华

    叶落韶华

    人生是五彩斑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而自己的人生,是怎样的,就要看自己了……
  • 冷酷军长的搞笑宝贝

    冷酷军长的搞笑宝贝

    主要讲述一个冷酷的军长被一个可爱而又搞笑的小女人扑倒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就像一个抹布一样每天为女主角收拾一切残局可是他从来都没有觉得很烦却觉很幸福
  •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作为全国10家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工作单位之一,本书系统总结浙江大学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认识、做法、成效和经验,集中整理各院系在思想引领工作中形成的经典案例,全面反映浙江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时间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
  • 渐行渐远渐思量

    渐行渐远渐思量

    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爱情这种东西很奇妙的,我们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也不知道它会待多久。人生是一场奇妙的旅程,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下一秒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如果遇不到对的那个人,是不是要选择将就?是因为,门当户对?三观合得来?不是的,只是在那么一瞬间爱上了你,然后就注定了这一世的奋不顾身……
  • 首富之妻不可欺

    首富之妻不可欺

    为了嫁进钟家为了拿回被丧尽天良的舅舅夺走的家产,她被迫停下正风声水起的事业,离开演艺圈,退居幕后,过起了千万人羡慕的豪门少奶奶生活,她是唐倾颜。他是钟氏财团的总裁,行事雷电风行,商场上狠辣果断,全亚洲首富之家的掌门人,权势滔天,与生俱来的金贵那是万万人都无法比拟—他名为钟炎封。然,他有洁癖,十步之内不准有女人接近,周围百里不准有人喷香水,却生的衣服好皮囊,天生祸水容颜,让爱慕他的女人也只能在十步之内仰慕着他。天有不测风云,钟家老太不知从哪给他找来一个女人,认定了是钟家唯一的孙媳妇,他是钟家唯一的孙子,孙媳妇,自然就是要做他老婆的人选。三年的婚姻生活,她过的风轻云淡,不骄不躁,不吵不闹,即使老公常年见不到面,她也无所畏惧,只因,他们都不是对方的良人,各有各的目的,他需要她来做门面,她需要他帮她拿回唐氏,互不干涉。直到某天,有个女人找上门挑衅,她一怒之下上了繁荣似锦找男人,准备也给他带顶绿帽子
  •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马云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马云

    本书主要从马云在创业之路上的坚忍和踏实两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又分为梦想、激情、竞争、自信、理性、果敢等13个方面,通过阅读,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激励和感悟,从而坚定自己的梦想。
  •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拯救善良的少女

    拯救善良的少女

    唐七七在一次偶遇中遇见了同父异母的哥哥,通过哥哥知道爸爸是黑道老大,而现在是哥哥接手老大的位置,妈妈因为有心结不愿意回到爸爸的身边,于是哥哥瞒着爸爸跟他们母女相认。唐七七在学校是个沉默寡言没什么朋友的人,学习成绩也一般般,偶尔放学路过操场的时候会多看校草欧宇恒一眼,但是她却从不主动去搭讪。因为欧宇恒身上的光芒太耀眼了。看似无交集的两人却因为身处黑道的哥哥而有了交集,而七七的跆拳道教练也因为欠债被地下赛事的人抓去玩一个生死决斗的游戏,赢的人会获得一笔奖金来抵押债务,出这笔钱的人即将成为他们的主人,这等同于卖身。明明可以靠美貌,她却偏偏靠气质,明明可以靠身家,她却偏偏靠实力,看唐七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本文慢热,亲们要耐心哦!
  • 念念所安

    念念所安

    我们都曾迷惘在青春的路上或前行或驻足在轰轰烈烈的爱情过后我们都已成长为自己所期待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