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36900000033

第33章 盛大事业(1)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代,各方面都趋于成熟,古典文化也进入了总结阶段。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朝廷组织、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图书的整理、编纂工作。明成祖时编纂的巨型类书《永乐大典》揭开了这个整理中国古典文化、汇辑群籍伟大工程的序幕,到了清代则奏响了这一伟大工程的最辉煌的乐章,先后完成了《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类书、丛书的纂修工作,将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给予了新的组合荟萃。这些类书、丛书以其宏大的规模、精密的编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清朝到康熙年间时,社会逐渐安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国泰民安的局面,使统治者想在文化上也有所作为,还可以趁这个机会笼络大批汉族知识分子。

康熙开始广泛地招罗知识分子,组织编辑《古今图书集成》。他任命三儿子诚亲王胤祉的侍读陈梦雷为主编,起初起名叫《汇编》,后来赐名为《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对这部书的期望很高,希望它能超过明代的《永乐大典》,但这本书还没有编完,康熙就去世了。雍正继位后,继续这个工作,雍正三年,终于将这部书完成,用铜活字排印。康有为曾经称赞这本书为“清代第一大书”,可以和《永乐大典》“并竞弘富”。实际上《古今图书集成》才编辑了1万卷书,分6编,有《历象汇编》、《方舆汇编》、《明伦汇编》、《博物汇编》、《理学汇编》和《经济汇编》,32典,书总计6109部,差不多只赶上《永乐大典》的一半,内容也不如《永乐大典》准确真实。

乾隆是一个好古尚文、自命风雅的帝王,他即位之后,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文化方面的整理工作。他不仅下令让儒臣校勘十三经、二十一史,开馆纂修《纲目三编》、《通鉴辑览》和《三通》等各种书,还下诏访求各种散落在民间的遗书,他认为虽然内府的藏书不能说是不丰富,但古往今来的著作还有大量的流失在民间,所以应该及时地收集起来,一起汇送到京师,以此显示千古同文的盛大。于是下令给各地方官员,广泛搜求寻访。就在这个时候,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搜集遗书,还提出:“《永乐大典》里头,古书很多,请开馆校、辑。”乾隆皇帝一见朱筠的奏疏,立即表示同意,派军机大臣为总裁官,校办《永乐大典》,并下令用《图书集成》和《永乐大典》互相校核。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乾隆正式下谕,“将来办理成书时,著名为《四库全书》”。至此,纂修《四库全书》的工作全面展开了。

这时候,因获罪被发配到乌鲁木齐的学者纪昀回到了北京,他对《永乐大典》非常熟悉,乾隆皇帝就让他做了四库馆的实际总纂。纪昀性格开朗、大方,而且重才,因此能团结人,威望很高。在他的实际负责下,一共组织了359个学者,开始了编纂的工作。

从1772(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下诏征书到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正月,是《四库全书》纂修工作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从《永乐大典》中校辑出将近400种宋元古佚书,在全国范围内采访到大量遗书,仅1772年至1774年两年间,便集书1万多种。学者们把这些过去的敕撰本、内府本、永乐大典本、各省采购采访本、私人进献本以及国内一些通行流传本统统集中起来重新校勘,按经、史、子、集四部,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汇编,该刻印的就刻印,该抄存的就抄存,该存目的就存目。明、清两朝政府编辑的实录、正史、政书、会典、方略、方志、目录、诗文总集等各种图书,大部分也被他们收入《四库全书》之内。此外,在编纂过程中,纪昀、陆锡熊等学者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初稿,共200卷,对著录的3457种书籍以及未著录而存目的6766种书籍都作了介绍和评论,简要地叙述每部书籍的内容,评论其优劣得失,探讨其学术源流和版本同异。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正月,第一份《四库全书》编成,纂修《四库全书》的工作转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纂修工作主要是完成《四库全书》北四阁的缮写和南三阁的抄写工作;赶办大批官书,如《大清一统志》、《开国方略》、《满洲源流考》、《宗室王公表传》和清《三通》等,及时编入《四库全书》,借此来宣扬大清皇家的“盛治”。到1788年。(亁隆五十三年),《四库全书》的纂修工作大体结束。而纪昀等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和《存目》,在初稿完成后,又经过长期的修改、补充,直到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才由武英殿刊版印行。

《四库全书》一共收书3457种,79070卷,装订成36275册;存目6766种,93556卷;参加编纂工作的360名官吏和知识分子,集中了当时的大批名流学者,如纪昀、陆锡熊、于敏中、金简、任大椿、戴震、朱筠、姚鼐、翁方纲、王念孙等,若加上担任缮写、装订的人数在内,最多时达到3800人。

《四库全书》一共抄录了七份。第一份于乾隆四十七年抄成,放在新建的文渊阁中。第二年,又抄出一份,放在沈阳的文溯阁中。第三年,又抄出一份,放在圆明园里。第四年抄出的第四份,放在承德的文津阁里。这4份算是正本,抄得十分精工,一色用的宣纸朱栏,装订得也非常精巧。副本书型略小,一共三份,都是乾隆五十二年抄成,分别存放在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中。耗时20余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的《四库全书》编纂工程,若不是在安定、强盛的朝代,则是无法想象的。

《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的体例是不相同的。《古今图书集成》属于类书。所谓类书,就是分类汇编各种材料以供检查之用的工具书。如唐欧阳洵所编《艺文类聚》第58卷“杂文部”内“纸”的条目下,列举了蔡伦造纸的传说,韦诞、陈寿、葛洪、杨修等人有关纸的故事,以及晋付咸的《纸赋》、梁刘孝威的《谢赉宫纸启》。把有关纸的多种材料辑录在一起,以供选择,正表明了类书的作用。类书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诗文、辞藻、人物、典故、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飞禽、走兽、草木、鱼虫以及其他许多事物,几乎无所不包。与近代的《百科全书》非常类似。《四库全书》则是丛书。所谓丛书,就是将若干种著作汇编在一起,并冠以一个总名。由于各种天灾人祸,图书非常容易散失,学者使用不便,但丛书却集中了大量重要和稀见难得的图书文献,对于古籍的保存、流通、校勘以及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张之洞曾说过:“丛书最便学者,为其一部之中,可赅群籍,授残存逸,为功尤巨。”

尽管《古今图书集成》与《四库全书》体例不一样,但它们的文化价值和某些编纂特点却是极其相近的。首先是这两部书的编纂、整理都是建立在对各种著作的广泛搜求博征基础上的,由此汇集成书籍的海洋,对保存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意义。《古今图书集成》最初编辑时,是想超过明《永乐大典》,所以清政府投入了大批的人力,不厌浩繁,广搜博采。这部书共分6篇,每篇又分门别类,条理十分清楚,搜集宏富。里面的内容可以说是贯通古今,汇通经史。涉及到天文地理方面的,除文字叙述外,还都有图形讲解;其中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典籍,还收进了许多已被人们轻视而失传的工技、农艺方面的书,“山川草木,百木制造,海西秘法,无不毕具……”尤其可贵的是《古今图书集成》在辑录各类材料时,有许多是完全根据原书整部、整篇、整段地收入,一字不改,完整保存了许多古籍。特别是后来明《永乐大典》遭到破坏,在现存类书中,《古今图书集成》就是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一部了。

《四库全书》的编纂更是博采众书,搜罗宏富。

大规模的采集书籍,使《四库全书》集中国古代典籍的大成,成为一部空前规模的巨型丛书,为保存古代宝贵的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收藏、保留文化典籍的功绩与中世纪欧洲《百科全书》的历史作用交相辉映,是世界文明宝库的瑰宝。

其次这两部书都是以精密的分类将纷杂的典籍重新组合,把繁乱无序的书籍归纳成为一个有秩序的知识整体。

《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共有800册,分为6汇编,32典,6109部,分类是极为详细的。书前都有目录索引、书后附有“考证”24卷,6汇编,32典。而每一典中又分很多部。每部先列“汇考”,然后列“总论”,有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篇等项目,没有的暂时存缺。所谓“汇考”,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因革损益的源流,古代的、现在的称谓,和它的种类性情以及制造的方法,概括性地写下来,使人能梗概地了解这件事情或这个物体;所谓“总论”,就是把经书以及注疏和子书中关于该事该物的论述,给予收录;所谓“列传”,就是记载历史上各个著名人物的传记;所谓“艺文”,就是把涉及这个事物的词藻,包括诗、文、词、赋等都给予收录;所谓“选句”,就是多摘选一些涉及该事该物的对偶诗句;所谓“纪事”,就是除“汇考”记其大事外,将该事该物琐碎、细小但又可传的方面,按照正史、稗史、子集的次序给予收录;所谓“杂录”,就是将该事该物除经书以外的论述,如旁引、曲喻或真假难辨等材料给予编录;所谓“外编”,这是收录这个事物各种荒唐无稽的记述。其中的引证都详细地注明了出处,标明书名、篇目和作者,便于查对原书。《古今图书集成》以较为明确、精密的分类体例,纠正了以前类书部类重复、分合不当的缺陷,又以每部逐项排列事文,取舍谨严、富有条理的特点,构成了一种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中国类书的形式,由此变得面目一新。

《四库全书》采取的是不同于《古今图书集成》的分类方法,它采用的是我国古籍传统的四部,即经、史、子、集分类法。四部的名字起源于晋朝初年,苟勖和张华整理府库藏书时,撰述目次,分为四部:甲部,纪六艺小学;乙部,纪诸子、兵书、术数;丙部,纪史记及其他记载;丁部,纪诗赋等。东晋的李充在整理藏书时,将荀勖等创立的分类法又进一步给予规范化,并确定了经、史、子、集的顺序:甲部,五经之属;乙部,史记之属;丙部,诸子之属;丁部,诗赋之属。唐玄宗时,于两都各聚书四部,仍然以甲、乙、丙、丁为次序,分为经、史、子、集四库。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就由此确定。但《四库全书》编纂时并不是简单的沿袭这种分类法,而是在此基础上有所调整和增补。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在《四库全书》的编纂中达到了相当精密和完善的程度,代表了封建时代的中国知识分类法的最高水平。

在这项大型图书纂辑工作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撰写尤其值得一提。

同类推荐
  • 当年晋日

    当年晋日

    本书从司马懿的身世写起,用幽默的语言叙述了《晋书》中的内容,以纪传的方式叙述晋朝这个凄美的时代。喜欢历史的同学进群:374199060
  • 镇远

    镇远

    大乾王朝一个在乾天大陆上统治了千年之久的王朝,风雨飘摇的王朝,面对西方蛮族的虎视眈眈,叛乱四起,混战不断,它又能如何?群雄并起,血染虎闸,无数的大乾俊杰,为它前赴后继,为它而生?为它而死?只为让自己的民族脊梁不倒!不愿子孙沦为异族奴仆,为大乾再次屹立绝巅,写下一曲壮丽悲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军为国,挡蛮族。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蛮族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遮娇苑

    遮娇苑

    一代人终将死去,但总有人在穿越。看那宋时明月携妻载酒仗剑同游
  • 夜的眼睛之微臣

    夜的眼睛之微臣

    万间宫阙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有人誓做那时间长河中的弄潮儿,誓为黎民百姓博一番出路,于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异界召唤之千古猛将

    异界召唤之千古猛将

    张飞打岳飞,我看行!穿越成被放逐的皇子,成为了没地盘没兵马没人才的三无人员,又有什么关系,我有千古猛将召唤系统,历史猛将任我差遣!别给我提杀神白起多么牛逼,我给你召唤个岳飞+李靖+李牧的超级组合,能否一战?你要派战国四大名将、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一块来,寡人就放个大招,召唤个猪八戒抡起一耙打到九天银河!让你清醒清醒……历史上各个王朝会聚一堂,争锋沙场,论千古豪杰谁是英雄,论千古王朝谁主沉浮?成王败寇,裂土封王,江山一统,王中封皇,尽在异界召唤之千古猛将!
热门推荐
  • 傅良瞳庸异闻录

    傅良瞳庸异闻录

    良庸,一个刚从警校毕业工作不到一年的警察,在苜洲一个小县城里每天无所事事,因与当地社会青年打架意外犯下错误,卷入到一起人口拐卖事件当中,接受到一项特殊任务。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涯......
  • 星河物语:启缘

    星河物语:启缘

    真实与虚幻、秩序与自由、生死与职责、权力与财富,红颜与伴侣....假如能够无数次穿越时空,该怎样做才能不负初心?
  • 三界之尊

    三界之尊

    一个废材的身体,却转生了一个天帝的儿子灵魂,从此改变了命运
  • 狐狸攀大象

    狐狸攀大象

    狐狸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大象还没有上过他的当,如果巴结上大象,今后自己才有人撑腰,才有好日子过。狐狸决定去偷一袋红薯来贿赂大象。因为红薯又甜又脆,特别好吃,他估摸着大象一定会特别喜欢吃红薯……
  • 快穿之拆官配计划

    快穿之拆官配计划

    凭什么男主一定是女主的?凭什么女配注定是炮灰?为了重生,苏墨和一个系统签订契约,只要她去一个个位面完成女配们留下的心愿,苏墨就能够重新活一回。嗯,男主是武林盟主的儿子?那又如何?老娘武功比他还高!然后苏墨就被男主拉去这样那样了。某男:“我武功的确不如娘子,既然如此,为夫吃软饭也是不错的!”啥?你让我一个丫鬟攻略傀儡太子?行吧!只不过……为啥得我者就能得天下?摄政王也想娶我?抱歉大叔!我们不约!抱起我的太子殿下就跑……什么,我成了冷宫弃妃?怕什么,那个太监才是真男主啊!桥豆麻袋!不是说好了是太监吗?让我帮他坐上皇位是什么鬼?男人魅惑一笑:“娘子,我有说过我是真太监?”哦,男主是丧尸啊,正好啊,老娘还没见过丧尸呢!怕毛线!不是,丧尸不应该是死人吗?有没有搞错,你让我复活他?死人怎么复活?男人笑了笑:“老婆亲亲抱抱就能复活!”等一下,我怎么觉得,这些男主都特么的是同一个人?系统酒酒:“嘿嘿嘿,宿主发现了啊!”男人迈步向苏墨走来,低声说道:“墨儿,每一个世界做的事为师都记得哦!”
  • 落魄千金之总裁你要乖

    落魄千金之总裁你要乖

    她是一个落魄千金,在扔垃圾时捡到一个俊美的男子,没想到却是Eternity公司的总裁
  • 春雷滚滚桃花开

    春雷滚滚桃花开

    一个初涉社会的小青年,很不幸地遭受了一次雷劈,却很幸运地大难不死,而且人生从此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桃花运旺得令人不敢置信。美女医生、邻家小萝莉、冷艳上司、辣女研究生……哈哈,真是“天高地极随心走,万般品位任我尝。”
  • 弑天血皇

    弑天血皇

    叶流觞梦想着能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果然出去了。却是不得不背井离乡。叶流觞厌倦自己身为人族的弱小,果然不是人了,因为他没有了心脏。叶流觞只想要平静的生活,果然平静了,不过是站在了世界之巅。叶流觞,他的双眼,将带着你的心,一起去领略天地沧桑我为皇!
  • 那年杏花微雨时

    那年杏花微雨时

    那一年,我们毕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迷茫、怀疑和选择。爱情、事业和家庭,想要的所谓理想与社会格格不入。陈安和有自己的选择,然后有了自己的遭遇。想要的和被迫接受的,最后的最后能长久留下来的到底会是什么。一个人内心的追逐与成长,会不会换来一场绚烂的绽放?
  • 潇洒戏唐朝

    潇洒戏唐朝

    一直引以为傲的娇瘦身材却处处被人嘲笑,因为身无三两肉就被认为的克夫的相,这唐朝还让不让瘦子存活?......李白也好烦人的,杨贵妃的酒量确实不赖,做皇帝的妃子我更没有兴趣!那个乖乖的宋将军,快跟我一起闯荡唐朝江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