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88000000013

第13章 劝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1.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

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a.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

b.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名词用作动词: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d.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2.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a.青,取之于蓝。

b.冰,水为之。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e.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正反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同类推荐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探究物理历程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探究物理历程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希腊神话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希腊神话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以北平洋车夫祥子的经历反映下层社会的生存状态。《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
  • 哈佛小天才LQ学商课:和美国孩子一起妙用学商

    哈佛小天才LQ学商课:和美国孩子一起妙用学商

    “哈佛小天才”系列丛书包括《哈佛小天才EQ情商课》、《哈佛小天才IQ智商课》、《哈佛小天才LQ学商课》和《哈佛小天才MQ德商课》等四个分册,分别从情商、智商、学商和德商等四个方面多个角度,精选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精彩经典的哲理故事,每个哲理故事均有精要的哲语阐释和英汉双语名言印证,力求言简意赅地剖析成功的教育智慧,寓教于乐地揭示出哈佛大学最精华的教育精髓,为优秀家长和成长中的孩子打开成功的秘密。
  •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

    作为当今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的电视剧,因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在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别的文艺样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本书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对中国电视剧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及其标志性作品作出独到的分析,注重探索电视剧艺术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其他文艺发展的关系,注重阐明电视剧艺术发展自身的独特规律,观点鲜明,材料翔实,史识兼备,是研究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和高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的合适读本。
热门推荐
  • 驱神

    驱神

    萨拉,给我兑换先天功。萨拉,给我兑换北冥神功。萨拉,给我兑换干将莫邪。萨拉,给我兑换写轮眼,黑暗果实……意外击杀位面试炼者,重新绑定七号位面戒指的左奇峰,穿梭于各个位面,通过位面戒指终端倒卖不同位面物品强化自身,从最初的新手,逐渐成长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而故事,就从那一天查水表开始……
  • 觉有情三部曲

    觉有情三部曲

    一个从红楼梦版本学研究开始,越扯越远的狗血爱情故事。
  • 快穿人设总是在崩

    快穿人设总是在崩

    新书《历练从明星拖油瓶开始》,求收藏求评论求阅读哦
  • 那些年那些年

    那些年那些年

    徐凛冬和乔觅知是形影不离的好玩伴,他为她挡过酒,打过小混混,也为她努力读书,亦为她痛哭流涕,本以为她是他的命中注定,可…富家少爷哥×矮个子学霸会以怎样的方式告别青春呢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传奇做霸主

    我在传奇做霸主

    “只需体验三分钟,让你享受不一般的至尊特权,装备一键回收,装备元宝全靠打,上线就送Vip。”一次偶然的意外获得系统赠送的至尊系统,从此以后走上人生巅峰……
  • 无声呐喊

    无声呐喊

    刚退休的老警察在公寓被人枪杀身亡,现场留下一张人皮面具,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神秘数字。这难道是传说中的死亡讯息?正在筹备婚礼的刑警队长林峤被紧急召回,不得不将婚期延迟,女友宋佳因其多次为了工作不管自己愤然离开。林峤无奈之际,唯有快速破案,抓住这个敢挑衅警方的邪恶之人,然而多方查询,他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人皮面具案、童工案、夫妇被杀案……看似没有关联的几桩案件,竟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是变态复仇,还是受害者的无声呐喊?真相只有一个。
  • 离开后爱上你

    离开后爱上你

    一个神秘的电话,让一对相恋十一年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恋人分道扬镳。她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绝情离开,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她疯狂地找他,他躲着不见她。记忆中皆是花明月皎,现实却是一片断壁残垣……相思相遇……转身回首……爱忧情愁、离合悲欢,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炁非气

    炁非气

    炁同气,炁非气,元炁≠元气“炁”乃先天元炁,太初一炁,“气”乃后天元气,天地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