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95400000026

第26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百个人的心中有一百种佛,一千个人的修行有一千种福报。近代史上,佛教及其学说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渐式微。出于种种原因,很少有人能够把佛教的知识、思想精华、修习方法完整地向大众做一番介绍。佛教的养生观之所以受到当代人们的重视,一是其中合理深刻的思想观念,二是其中有益有效的养生方法。学习与运用佛教养生的方法,应当首先对其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以使自己的养生健体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天竺有得道者,号日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当遣使迎清以求大法。

——《四十二章经序》

1.佛教在印度的产生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创立者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人物,他创立佛教是古代印度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在古印度没留下这方面的专史记载,现在学术界主要依靠佛教有关经典对此进行考察。通过现存的早期佛教经典《阿含经》和其他佛典,并参考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可以对释迦牟尼的生平和创教事迹做出比较可信的介绍。

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在今尼泊尔国南部的提罗拉科特附近)的释迦族。“释迦牟尼”(Sākyamuni),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姓乔达摩(Gautama),原名悉达多(Siddhattha)。佛教一般称之为“佛”或“佛陀”(Buddha),意为觉悟者,达到觉悟的人。现在学术界对释迦牟尼在世80岁的见解是一致的,但对释迦牟尼的生死年月有却几种说法。我国学术界一般是根据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十一所载《善见毗婆娑律》译记记载的所谓“众圣点记”的说法,推算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5年。

迦毗罗卫是释迦族建立的城国,是公元前6、5世纪古印度存在的许多小国之一。释迦牟尼出生于军事贵族种姓(称“刹帝利种姓”),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称“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释迦牟尼的母亲在生下他七天后去世,他由姨母带大。他从小按照当时流行的婆罗门教的传统习俗,学习字书、吠陀(婆罗门教的经典),并且练习武艺。17岁时娶妻,后生有一个儿子。此后他经常思考人生问题,感觉到人有生死苦恼,生命无常,逐渐产生离家出走,到山间林下修行的念头。当时在婆罗门教之外,有一些出家修行者,称为“沙门”。释迦牟尼在29岁(有的佛经说是19岁)偷偷离家出走,走入深林剃去头发,从此开始修“苦行”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坐禅。当时印度的修苦行者,或是每日吃饭极少,或是用种种方法折磨自己的肉体,目的是为了摆脱现实的烦恼,祈求升到天上,永远安乐。释迦牟尼修过6年苦行,据说每天只吃“一麻一米”,变得饥瘦如柴。后来逐渐认识到苦行也不能使人达到彻底解脱,便放弃苦行,先到尼连禅河洗浴,上岸接受一位牧女献的乳粥,然后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下坐禅思维,经过七天七夜,达到觉悟。佛教称之为“成道”或“成佛”。

在释迦牟尼出家之后,其父净饭王特地派五个人(五比丘)前去守护和伺候他。当这五人看见释迦牟尼放弃苦行的时候,认为他已经经不起受苦不再修行,便离开他到别的地方去了。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便起身赶到鹿野苑(在今印度瓦腊那西城西北)找到那五位比丘,将自己觉悟的人生解脱的道理——“四谛”、“八正道”等向他们宣说,并收他们为最初的弟子。佛经称这是“初转法轮”,即第一次宣说佛法。

按释迦牟尼29岁出家,苦行6年计算,他成道时是35岁,直到80岁去世,在45年的时间内到处传教说法,在婆罗门教和各种沙门学派之外创立了佛教教团。后来佛教传播的范围逐渐扩大,在释迦牟尼死后又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原始佛教发展为分成许多部派的部派佛教,又从小乘当中产生大乘佛教。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佛教从印度国内传播到国外,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2.古丝绸之路和佛教传入中国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佛教沿着通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现在的新疆地区,然后经过玉门关、河西走廊传到内地,逐渐传播到中国全国名地,深入到民间。

所谓丝绸之路也称丝路,主要路线是:东端起自陕西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廊,或经今新疆境内的塔里木河北面的通道,在疏勒(今喀什市)以西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经过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沿着锡尔河北岸和咸海、里海的北侧,通往西方各地;或经今新疆境内塔里木河南面的通道,在莎车以西越过葱岭,经过大月氏(今阿姆河的中上游)西行,通过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等国,一直可达到地中海的东岸,再转至欧洲的罗马等地。大约从公元前2世纪以后,中国的丝、丝织品和其他商品沿着此路运往中亚中东和欧洲。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也以丝绸之路为主要通道。

佛教是伴随来自印度、中亚一带的商人、使者和移民,先传到今新疆地区,然后传到中国内地。

3.公元前2年佛教传入中国内地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在历史文献中最有影响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西汉末期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一是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现在学术界一般采取第一种说法。据《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记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浮屠,即佛陀;从《魏略》的介绍来看,《浮屠经》不是一般的佛经,当是讲释迦牟尼佛生平传说的经,如后来汉译的《本起经》、《本行经》之类的经。

大月氏(或作大月支)原居中国敦煌、祁连山一带,公元前2世纪因被匈奴战败,被迫西迁,征服大夏,占领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大约在公元1世纪建立贵霜王国,并将所占地域扩展到整个印度西北地区。此地及周围地区早在公元前3世纪已经信奉佛教,大月氏在迁徙到原大夏所居地方之后,很快就受当地风俗影响也信奉佛教。从公元前后中国与印度、西域的交通来看,《魏略》所记汉哀帝时大月氏使者向博士弟子口授佛经的说法是可信的。

在此后的《世说新语·文学篇》刘孝标之注、《魏书·释老志》、《隋书·经籍志》等书中也有这种记载,但受经的博士弟子之名或作“秦景宪”,或作“秦景”。然而在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二则谓:“哀帝世元寿年中景宪使于大月支国,受得《浮屠经》”;唐法琳《辩正论》卷六谓引《魏略》及《西域传》曰:“前汉哀帝时秦景使月氏,国王令太子口授于景,所以浮屠经教,前汉早行。”是说博士弟子景宪或秦景出使大月氏受经而归。这些记载晚出,是在佛、道二教辩论佛道先后与优劣的背景下篡改前引《魏略》的文字而成,情节是不可信的。

当然,从实际情况考虑,也许在公元前2年之前佛教已经随着来自印度、西域的商人、移民传到中国,但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是不足为凭的。

4.东汉楚王刘英祭祀佛陀与黄老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最早接受佛教信仰的是社会的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据现存资料,东汉楚王刘英是最早信奉佛教者。刘英是汉明帝(58~75年在位)的异母弟,在光武帝建武十七年(41)被封为楚王,第二年到达封国楚(今江苏、安徽、河南、山东交界处),在明帝即位后多次回洛阳朝见皇帝。当时社会上盛行“黄老”(黄帝、老子)、神仙方术,人们把刚传入的佛教也看做是一种方术,将佛当作神仙,依附于黄老进行祭祠。刘英就是这样做的。

《后汉书·楚王英传》记载,楚王刘英晚年“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天下有死罪者可以用缣赎罪,刘英派人到国相(中央派驻封国主持政务者)献黄缣白纨赎罪。明帝得知,立即下诏:“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按,男居士)、桑门(按,沙门)之盛馔。”是说刘英既信奉黄老,读诵黄老之言,又祭祠佛陀,并且按照佛教的规定定期持戒吃素,对于他派人上缴黄缣白纨赎罪的做法表示谅解,示意他无罪,勿须心怀不安,并退回缣纨让他作供养居士、僧人之用。

刘英奉佛的例子表明,在东汉初期佛教已经被作为黄老方术的一种在社会上层部分人中流传。

5.东汉明帝派使者到印度求法的传说

过去一般以东汉明帝于永平年间向大月支派遣使者求法,迎请印度僧人来华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汉明帝有没有遣使求法呢?从现存一些史料分析,这是可能的,但却不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

关于此事的最早的记载是汉译《四十二章经序》。大意是说明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早晨问群臣所梦为何神,傅毅回答说:“天竺有得道者,号日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谓明帝自述夜里梦见一位具有金色身体,后颈带有日光,能够飞翔的神,问群臣此是何神,有人告诉他这就是在印度的佛。明帝于是派使者到大月支抄写佛经《四十二章经》而归。东汉末年的《牟子理惑论》也有类似记载,但情节有所发展。此后受佛、道二教斗争的影响,一些人根据需要将明帝遣使求法进行新的编造,在此基础上增添了不少情节。一是确定求法的时间,西晋王浮伪造《老子化胡经》说明帝在永平七年(64)遣使求法,永平十八年(75)归(《广弘明集》卷九载《笑道论》引);还有其他的说法。然而最有影响的是《历代三宝记》卷二所说永平七年遣使,永平十年(67)归国的说法。二是增加迎请印度僧人迦叶摩腾(或作摄摩腾)来华的情节,说使者用白马驮经及佛像而归。以南齐王琰《冥祥记》(《法苑珠林》卷十三引)、梁慧皎《高僧传》卷一、《历代三宝记》卷二等的记载最有影响。

永平求法说在后赵王度上呈石虎的奏议中,在北魏太武帝取缔佛教的诏书、唐太宗的《三藏圣教序》以及在唐代韩愈上宪宗的《谏迎佛骨表》等重要文献中也被作为历史事实反复引用,以此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这种说法之所以具有巨大影响,可能与所传说的佛教三宝(佛像、佛经、僧人)同时传入有关。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考察,汉明帝求法说的基本情节还是不容轻易否定的,至于汉明帝何年派遣使者,使者是谁以及何年归国等细节,因为史书无证,可以阙疑。但这只是佛教向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而不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

现在洛阳东十二公里处有一座古老寺院名为白马寺,据传说最初就是明帝时为安置来华的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而建的,他们在此翻译《四十二章经》等。寺院取名“白马”,一种说法是因明帝遣使迎归印度僧人,是用白马驮经而来。现在寺院主要为明清建筑,寺门两旁有传为摄摩腾、竺法兰二僧的墓。白马寺在晋代也是重要的译经场所。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
热门推荐
  • 倾恋

    倾恋

    刁娅娅知道,她和他的相遇,或许已是太迟了,但只有她自己了解,不真正占有才是爱情最美的地方,她在寻觅一条不妨碍他人又不伤害自己的路,可是能吗?
  • 泪湿轻衣

    泪湿轻衣

    如果能再来一回,她会选择离开,再也不认识他,从来都不要认识他。【男强女强,身心干净,1v1】
  • 星河相送与你

    星河相送与你

    “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对不起,我累了.”“不准走,我爱你。”
  • 军官冷少的娇艳甜妻

    军官冷少的娇艳甜妻

    “我找了你两年……”冷潇冰将苏浅沫摁在墙上。“你骗我?”冷潇冰狠狠握住苏浅沫的手腕,狼一般的目光像要吞并九州。“不!他不会死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苏浅沫歇斯底里的喊着,她满身血迹,却经过事后更加坚韧。清爽干净的城市之下,危机四伏,两个隐藏身份的人,离别后再见,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大佬她穿成了团宠

    大佬她穿成了团宠

    1vs1甜宠双洁女主是天道亲闺女文案一:天道无情亦有情。作为天道亲闺女,凌锦自小被天道捧在手心娇宠着。奈何凌锦生来缺了一魄,没有七情六欲。某天,凌锦去凡间历劫,找回缺失的感情。本以为会受苦受难,却不料凌锦拿出扫帚想要扫地。柯雯:宝贝闺女,这种粗活让你哥干,来,把扫帚放下。凌晓:闺女乖,放下让你哥来,衣柜里的衣服过时了,你去买点衣服回来。说完将手中的黑卡递给凌锦。凌南不说话,直接拿了个扫帚递给凌北,意思很明显。凌北:嘤,全家就我地位最低!文案二:天道家的小闺女来凡间了。惊,白莲她变成了绿茶。阮妃妃:锦锦,不要怕,快过来,妃妃保护你。自家殿下居然看别人,不能忍,坚决不能忍。惊,失踪的小可爱,她又回来了。温茹:锦锦,我喜欢你,抱抱我好不好?凌锦站在一旁,一脸沧桑:曾经我是个大佬,现在我还是个大佬,奈何没有人相信。哎,人生太难了。
  • 转身我会遇见谁

    转身我会遇见谁

    白静以为找男朋友就和皇帝选妃差不多,挑个自己喜欢的就行。实在不行还有曾壮能和自己凑合一下。直到白静和乔昊在一起,她不明白乔昊为什么会喜欢自己,所以一直爱的小心翼翼。而乔昊一直以为白静是被迫接受自己,因此不断的试探。最后他答应乔妈妈去相亲,终于试探出了白静的底线!莫然再一次看到白静的时候,是在公司实习生培训会上。那时的白静,总是心事重重。在去Y市成立分公司时,他对部门成员提出了邀请,可他没想到,最后和自己离开的会是白静。乔昊收到分手的信息时,白静已经上了去往Y市的飞机。在他相信白静是爱自己时,他已经失去了白静的消息。司倩玉为了成全曾壮的爱情,选择了离开。她给自己安排了一场旅行!她想,如果回来时,曾壮未婚,那么她就把自己嫁给他!
  • 绝对执行

    绝对执行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介绍了战略执行中的目标、文化、制度、流程、资源、控制等内容,以实战案例为辅,将提炼出的方法、步骤、技巧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能够运用所学,迅速提升执行力。
  • 娱乐圈结婚日记

    娱乐圈结婚日记

    肖白露,28岁。一身好文采,工作5年仍是寂寂无名的编剧助理。俞元,30岁。拥有一张绝世皮囊和好演技,出道七年却仍在18线飘摇的大龄流量。两个娱乐圈的卑微打工仔各怀心思,在一场相亲局上相遇了:“俞先生,和你结婚我有什么好处呢?”“你不用交房租。”“好,我们结婚吧。”......一次相亲重启了两人的另一段人生,事业和爱情同时开始逆转:“肖小姐,祝贺你成为一名独立编剧。”“俞元!这次你是真的爆红了!”......虚假的婚姻里不知道是谁先动了真心,此起彼伏的波澜又是否能安稳度过:“俞元,在你事业最关键的时刻公布结婚,你疯了吗?”“公布你我结婚的事实,有千万媒体和粉丝帮我监督,你就没办法再从我的身边离开。”......【温柔腹黑流量演员X单纯独立小编剧】【先婚后爱甜宠向,副线事业打怪升级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指人

    指人

    一群生活在南极冰川极地的奇特指人,由于对世界的认知和掌管看法不一,分成两个村落。还有一神秘的组织,在对村落的信息传递上起到桥梁的作用。最终谁能掌控这片冰地的未来?是五指人还是六指人?自认为弱小的番还有他的小伙伴能为五指村未来带来怎样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