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46800000013

第13章

让我们看看能否从释迦牟尼对人的认识中借鉴些什么?

释迦牟尼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来分析的,应该说是比较科学的。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生理);六尘:色、声、香、味、触、受(物理);六识:眼识、耳识、鼻舌、舌识、身识、意识(心理)。

六根所接触的对象是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种物质。六识是六根的指挥,行善作恶,皆是六识主张,人世的一切罪业,也便由六根开始。先是眼贪美色,耳贪妙声,鼻贪香味,舌贪美食,身贪温柔,意贪乐境。有些人为了达到目的,便施展手段,巧取豪夺,如遇阻挠,就恼怒嫉恨,生杀争抢,于是罪恶开始产生。你真切了解一个人的构成且洞明堕落的原因,就不能不触目惊心,悚然深思,不能不想从中总结出改造规律和教育的良方。最好的方法,不外是增加学识,改善人性,提高素质。若要如此结果,除大力加强荣辱观的教育外,是不是在初中三年里,应该让学生增读和读懂《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这四部儒家经典?读大学时(至少是文科学生),应阅读《楞严经》、《法华经》

、《金刚经》等几部佛家的主要经典。

三十

人为万物之灵,如能不遭尘世恶浊的污染,不受各种欲望的驱使,本都可以为尧舜,为圣贤,为真佛的。只因为:

迷人恋世,贪酒恋色,从六根,贪六尘,取性快乐,邪伪多端,颠倒无数,但念目前受用,不顾身后招殃,迷真逐妄,背觉合尘,纵遇圣贤,不以救度,长沉苦海……(见《金刚经论》)人,只要还有一点人性,还有一点怕心,谁也不愿意长沉苦海,更不愿意万劫不复。有的尽管堕落已久,恶业不少,也希望改恶从善,得到救度,也愿意学习,闻道,以便重新做人。好在佛大慈大悲,说:“根性虽钝,但有坚固,真实信心,不退斋戒,时时发愿,忏悔夙殃,障消愿满,慧性现前,便得开悟,见性成佛也”(见《金刚经论》)。

可见,只要学懂佛法,又虔诚修持,消业也容易,悟道并不难。

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悟道。悟道还不能很快成佛。悟道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释迦牟尼最清楚:“悟道容易修道难,修道容易成道难,成道容易弘法难。”凡是多年学佛,多年修道,已有成就,或已成正果的罗汉、菩萨,也都深深明白修炼的艰难过程和正果来之不易的道理。

从何修起?

“戒定慧”三字,是修道的基础,前面提及的八正道摄于此三字(八正道: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戒)、正念、正定(定)、正见、正思维(慧))。大乘六度并摄于此三字中。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戒)、禅定(定)、智慧(慧)。

戒定慧三学,人称三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资定;定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

修此三学可以断除烦惑,超凡入圣。

你想升华至一个较高的境界,或许说你想入圣成佛,就必须在这三学上下工夫。

戒学:戒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轨迹。人起心动念,日常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此三业,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所以佛家制定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恶修善(五戒,十不,出家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等都是戒学)。

定学:定又名禅定,在于治心,修之可免去情感上的散放,可除去精神上的纷乱。

慧学:慧又名智慧,但这种智慧远高于世俗的智慧,而是由定力所证得的大智慧,无漏智慧。我们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扫除妄惑,归于一个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脱落,真心显露,就证得“般若”了。

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是修持。

关于修持的方法,佛家认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修道的人,可根据自己的根性兴趣,选择相近的法门,认真实践,坚持不懈,等到日久功深,自会有所收获。常见常闻的修持方法,有这样几种:

一是坐禅。盘腿而坐,眼睛微闭,想空想虚,万念不生。不知今夕何夕,不问此身何处,调动真气,融于自然。方法虽然简单,效果显而易见。修此法门者,可读一读金满慈的《坐禅日记》(南怀瑾先生评点),或许不无裨益。

二是观心。这也是一种定学。我人心识之间,妄念相续,刹那不停。直下观察自己的心念,是堵塞源头,伐木断根的根本办法。妄心被自心所照,就会逐渐湛寂不动,以至慢慢化于无形,那时你便清净安定了。

三是修密。修密,是口持真言,手结印契,意作妙观的三密相应法门。虽然不是太复杂,还需老师指教和传授。

四是参禅。凡读过佛经的人都知道这个着名的故事: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功夫不到或反应迟钝者莫名其妙,只有聪慧的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默契于心。释迦牟尼说:“我有正眼法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传瞩摩诃迦叶。”从此,禅宗开始建立。传到我国后,至六祖慧能,禅风鼎盛。后来又发展至所谓“参话头”,佛门子弟有时为一句并无什么意义的狂话,也极力参究,往往招致魔境。

我们今日若参禅,当有明师指导,否则,最好不要盲目禅修。

还可以举出其他一些修法,但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天台宗所采用的修法,是止观法。其实,任何佛法宗派的修法,也都不外乎止观。”

止者,止也。一个凡夫,生命、心理、思想,像流水样,每秒流动不停。“修到思想能止,则妄心顿止。”修止成功,可以化除自己的情欲,身心的感受都空了,这是小乘最高的境界。能够空虽好,但只是沉湎在空中,却不是道。能“止”之后,必定要能够起“观”,即般若慧观,才能产生三个慧学,即真、俗、中,才能起“妙有”。

“‘空’与‘有’,是相对的。‘空’是体,‘有’是用,在功夫到达时,就是止观成功,即所谓中观。‘中观’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龙树菩萨所着《中论》也是这个内容。”(见《金刚经别讲》)。

过程非常复杂,非常艰难,非大智大慧大勇大觉者,不要说修炼到‘中观’的境界了,从内容上真正理解也不易。

三十一

释迦牟尼悟道后的第一句话是:“人皆有佛性,皆可以成佛。”

可二千五百年过去了,又有几人得道、几人成佛?留下了这么多卷又这么艰深的佛经,又有多少人真正读懂并身体力行了?是的,佛家的宗旨就这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确是“三岁小孩都知得”,也确实是“八十老翁行不得”。尽管有西方极乐世界和天堂的诱惑,还有地狱和沦为畜生的恐吓,芸芸众生,还是执迷不悟。

就是那些有学问、有智慧的人,奔走在名利场中,追求功名富贵,贪恋酒肉,耽于玩乐,或守着心爱之妻,拥着绝色美人,谁还愿意去过那样艰苦的戒修生活?当然也有不少高尚明智之士,想一辈子行善,一辈子积德,可身在滚滚红尘中,各种爱欲杂念深植心灵,往往是学一阵子佛,修一阵子道,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只好老实承认,“除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甘愿为凡夫俗子了。

还有的人读了佛经后,干脆反对学佛:“释迦牟尼苦学苦修,多少次差一点送了性命,成了佛又怎么样?”请看——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仍去讨饭,仍过这么平凡的日子,成佛有什么意义?佛到七八十岁时,不也离开了人间?就算是“涅盘”吧,对人们来说还是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如果能永远不死、长留人间,或“涅盘”以后很快又回来了,何用这么多佛经,何须这么多说教,娑婆世界所有的众生都会自觉地一心向佛、刻苦修持。

——不能用市侩唯利是图的目光看待修炼,看待佛教文化,甚至不能用这种目光看待尘世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的仁人志士。为了防止一些一心想荣华富贵(或想吃特等饭,坐特等车,住特等华屋甚或想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政客和骗子谋自己的特权,-百年前的孟德斯鸠就提出了:对那些为祖国立过汗马功劳的功臣,为人民作出过巨大奉献的伟人,只能给报酬,给荣誉,绝“不能给特权”。功臣和伟人自己,也应像邓小平那样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儿子,由衷地、深情地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

有人也懂得学习修持的好处,也想成仙成佛,但成佛的标准太高,修持实在太难。成佛的路程比去离地球最远的星球还遥远,恐怕一千辈子也难达到,便只好自我安慰,自我陶醉:一切皆由心造,只要自己觉得生活快乐,不就像神仙了吗?

释迦牟尼佛眼洞察一切,知道人类的忆万劫因果,颠倒迷妄,罪业种种,加之尘世的恶浊,一个个又格外生出种种贪心、心、恨心、慢心、痴心,新造出一些罪过,没完没了,因果循环,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有些人嘴上说“看破了红尘,参透了生死”,也只是讲讲而已。看来只能慢慢教育,慢慢做思想工作,慢慢引入修炼之途,然后待机缘成熟,再慢慢点化,使之成正果。

释迦牟尼在涅盘之前,还特意留下了遗教:我过去曾给你们所说的法,应常闻、常思、常修而不可舍弃,若能如法修行,你们一定能得到幸福快乐。

我说的法,最重要的就是修心。所以应努力克服自己的欲望。应正身、正心、正语,远离贪、、痴,而常念无常。

若我们的心被邪恶引诱,被欲望俘虏时,我们应当予以抑止。不要随心,应做心的主人,心能使人成佛,亦能使人变成畜生。迷则成鬼,悟则成佛,皆此心所为。所以,你们要正心,致力于修正道,而不可离开正法。

若不依法修行,虽和我相会而等于没见面,和我在一起而远离我。又,依法修行者,纵使远离我亦与我同在……还有什么可动摇的呢?

三十二

泰国着名法师阿姜查说得好:

果园早已存在

果实早已成熟

每件事物都已完备而且圆满

所缺的只是那些分享果实的人

那些有足够信心来实践的人

实践,就是修持,或称修道。

佛学要求修道者应该避免两种偏激的生活:其一为被欲所伏而贪着欲乐的卑劣生活,其二为徒然苛责自己的身心的苦行生活。修道的关键是增进智慧,导向开悟中道的生活。

何谓中道的生活?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正确的思维)、正语(正当的言语)、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正当的生活)、正精进(正当的努力)、正念(正确的记忆)、正定(正心的统一)等八正道(八种正确的道)。

尽管我们不相信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不相信十年寒窗或九年面壁的修持就可以成仙成佛,但提倡按八正道为人做事,绝不会误人子弟。

既然你明白了修道的好处,且下决心要认真修炼了,那就该少一点功名利禄之心。

当然不要求你有“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的修养,你也不必说什么“三十功名尘与土”之类的豪言,只需心里高尚一些、清净一些就行了。不要将权位看得太重,梦寐以求,狗苟蝇营;要认识到,做官只是一时一地的事情,为人才是一生一世甚或是永生永世的大事。若三生有幸,一旦为高官重臣,就应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竭智尽忠为国家作奉献。正如前面所说,佛的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有不少共同之处。

共产党人提倡“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了做好事不做坏事”,佛家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共产党人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佛家提倡“利益他人,普度众生”;共产党人说“只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菩萨是“不度尽最后一个人自己绝不成佛”,等等,等等。我们虽不能说共产主义继承了儒家、道家、佛家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也无须否定佛家的精华。

第二就是要将男女之欢看得淡一些。我们赞美“不爱江山爱美人”是否太轻率了?

见美色如飞蛾见灯火般地扑上去,置亡身亡国于不顾的人是不是太愚痴了?有些人,恨不能“天下美女都供其一娱”,总觉得男女之间卿卿我我如胶似漆才是快乐和幸福,总认为苦学苦练实在是太辛苦。殊不知甜中有苦,乐极生悲;反之,苦中有甜,苦尽甘来。

第三是因为太忙。为事业、为工作、为父母、为子女、为生计、为利益,奔走劳作,忙忙碌碌,直到两鬓成霜之日,行动不便之时,方知生年不多,垂垂老矣。回首往事,不妨问一问自己:一辈子忙了些什么?得道明理了没有?做了多少有益于他人有益于国家的事情?有没有问心有愧的地方?在追求真理参悟人生上有多少收获?直指心灵,无情地解剖,无疑会有许多痛楚、许多苦涩、许多悔恨。若是很早就注意学习、注意修持、注意改造自己,或许会少一些遗憾。就算你非常忙吧,能不能来个“一闲对百忙”,每天早上利用起床后的一小时和晚上睡觉前的一小时修炼一下如何?

想修炼而最终仍不能坚持修炼的原因,主要是一个“懒”字。说他好逸恶劳、怕苦怕累、只愿动嘴不愿出力、多有投机取巧之心,也许过重了些,但“早上宁可多睡一会儿,晚上总想多玩一会儿,就是挤不出修炼时间”是不是事实?不能懒惰啊!对动物来说,若是懒惰,必死无疑;对人来说,懒惰也是一种很可怕的毛病,失去了耕耘的时机,错过了有利的选择,延误了成功的机会,放弃了悟道的可能,实是为人之大不幸!毛泽东曾说过:“一切坏事都从不劳动开始。”他号召领导干部经常参加体力劳动,以锻练身心,增加与劳动人民的感情,扫除身上的娇骄懒惰之气。这个说法和观念,现在看来仍然是正确的。

天道酬勤。勤思考,勤劳作,勤修持,总有一天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悟得真理,有所作为。

三十三

佛教文化,与世界上的其他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相对照,相比较,不愧为历史最为久长、最为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一。

佛教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利益他人,普度众生”的崇高宗旨,仍然让许许多多高洁之士怦然心动,感佩信奉。

佛家“五戒十不”的戒律与六度万行、开悟证果的修炼过程,仍为不少信众所坚持。

即使如此,也有必要劝说善男信女,不要痴迷,更不要盲目学佛修道。

尤其是年轻人不要学佛修道。南怀瑾先生说得好:年纪轻轻,学佛修道干什么?还不如抓紧时间,先学点尘世做人的道理和安身立命的本事。虽然说所有传下来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劝人走正道的,但多有“出世”的味道,佛教尤甚。年轻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社会的希望,国家需要他们去建设,去保卫,优秀文化需要他们继承,科技知识需要他们掌握,他们理应“入世”奋斗,争做栋梁。

再说年轻人毕竟缺乏生活和政治经验,不管他多么聪明,还是有其单纯、幼稚的一面。尤其是年轻人喜神奇,好狂热,容易相信装神弄鬼的把戏。

不要说释迦牟尼这样的伟人、这样的真佛了,就是一个修炼过一二年懂得一点小“魔术”的所谓气功师,搞一个什么把戏,就能使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对这样的年轻人,绝不要说释迦牟尼和其他众佛的修炼过程,更不要说什么脱离三界、永生不死的神话,这样说,只能使他们迷信,叫他们入魔。应该大喝一声:世上没有神仙,没有上帝,千万丢掉迷信和神奇的想法,唯有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奋斗才是正途。

修炼成功又如何?释迦牟尼修炼成佛后,仍然出外乞食,回来后洗脚盘坐,非常平淡,非常平凡。没有装模作样,没有故作高明,没有装神弄鬼,确实是真人不露相,道在平常日用间。可以说,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一定是平常的,最高明、最伟大的东西也是最平凡的。年轻人能耐得这样的清苦,这样的平凡,这样的寂寞吗?

同类推荐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本书为读者精心搜集了最经典的禅宗小故事,每一则佛禅意蕴的故事都充盈着佛教智慧,蕴含着人生真谛。书中从禅宗故事和生活感悟出发,运用禅理,回答了人们在工作及生活中的各种困惑,通俗易懂,发人深思,有助于人们身心的成长和升华。
  • 叶曼拈花

    叶曼拈花

    本书为一本书信集,收录了《变相的打秋风》、《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母亲的发泄》、《老年人的财产》等多篇书信作品。
热门推荐
  • 一骑卷千尘

    一骑卷千尘

    小时欢喜冤家,他是无忧无虑的纨绔王爷,她是古灵精怪的将门之女。一朝惊变,先皇托孤,他该如何撑起这个国
  • EXO请记得我还爱你

    EXO请记得我还爱你

    世勋,顾漓两个不同的名字,在时光里相遇,摩擦出属于他们的真情即使在不同的时空,即使变为不同的身份,即使你我可能没有交集,但。请记得我还爱你?
  • 神秘帝王将军妃

    神秘帝王将军妃

    她,风华少女,男装入世。天下第一将,神话少年。他,曾经韬光养晦,为皇位步步为营,隐敛风华之间,城府高深似海。他,执着守护的军师明楼,腹黑帝王,身份神秘莫测。紫衣紫眸,姿容冠绝天下,魅惑铁血无双,却只为她倾尽天下,至爱至宠于一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芸芸众生吾踽踽独行

    芸芸众生吾踽踽独行

    一个软软萌萌的小姑娘因为贪吃渐渐走上了一条神医之路。突有一日回首,只见芸芸众生,吾踽踽独行。
  • 重生之八零攻略

    重生之八零攻略

    重生后,褚西有了个不着家的工程师父亲,还有个管得贼宽,长相极为英俊的天才丈夫……思前想后,她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妥协一会会儿?
  • 七神月之玄棺

    七神月之玄棺

    天地万物沌开,世间妖魔作乱,相传,只有找到失传已久的镇妖宝塔,才能拯救苍生。一群少年,为救苍生,走上寻盒之路。(第一次写作,请各位读者多多提建议啊)
  • 成功人士的性格优化课(珍藏版)

    成功人士的性格优化课(珍藏版)

    让你受益一生的成功必读指导。历史的年轮碾过20世纪20年代时,人类在认识自己、了解别人的长征路上出现了一次飞跃。《成功人士的性格优化课(珍藏版)》摒弃了有关心理学的专门术语,使用易懂的语言,结合贴切的事例,深入浅出,让每一个读者迅速掌握一些要点,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谁为你披上梦的衣裳

    谁为你披上梦的衣裳

    过去的梦里,种种美好。你要不要陪我做完这场梦?梦醒时分,我们不说再见。
  • 冷王绝世独宠

    冷王绝世独宠

    她是21世纪最受欢迎金牌杀手,却穿越成丞相府的花痴大小姐。他,是东秦宸王,冷漠嗜血杀人如麻。整个东秦皆知她是最痴迷宸王的花痴。可是当有一天这个花痴成功的俘获了宸王的心。宸王对她就一个字。宠,宠,还是宠。……《冷王独宠云大小姐》又名《冷王绝世独宠》
  • 我真没想有钱啊

    我真没想有钱啊

    身为年薪三亿、“打工皇帝”的林云一觉醒来,回到20年前。那年,百度刚成立;那年,阿里已成立一年;那年,腾讯已成立两年;那年,BAT均已踏上各自的路程;而林云,他早已厌倦事业,只想过一段优哉游哉的小康生活。万万没想到的是,各方大佬居然亲自上门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