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63200000022

第22章 弘治中兴,父亲是我的前车之鉴(1)

弘治一朝,既无权臣、宦官或后宫的专权,也少有弊政。朱祐樘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一改朝纲,任用贤能之士,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大改观。在他的精心治理下,明朝出现了“弘治中兴”,为这一朝带来了美誉。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所以,弘治朝在明代历史上被称为政治最贤明的时期,明孝宗也被人们称赞为一代贤君。

“纸糊三阁老”和“泥塑六尚书”

成化时期,朱见深曾经无节制地宠信那些佛道之徒,一些佞幸小人趁机混入朝中,致使一大批贤能之士或贬逐,或罢官,或去世,朝中难有直臣容身。到了朱祐樘掌管天下时,他彻底摒弃了父亲朱见深的既定政策,开始大胆地拨乱反正,用开放的、不拘泥守旧的治国思路,命令朝中不可以再有崇佛信道的事情发生,并将前朝的法王、国师、真人、国子等封号一律革除,下令处死了曾经的妖僧继晓,使文武百官弹冠相庆。

在任职安排上,朱祐樘把阵容来了一次大换血,他对前朝的“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以及奸佞小人,比如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万贵妃的弟弟万喜等人,毫不手软地统统做了处理。不仅将内阁首辅万安罢官,将梁芳下狱,将李孜省流放。朱祐樘觉得这还不够过瘾,紧接着,他又罢免了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千余人。但他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斩杀,只是给了他们一次血的教训而已。他的这些举止,称得上是一个贤明的君主,让后来人称颂至今。

何为“纸糊三阁老”?“三阁老”指的是明宪宗时期内阁的三位首辅,他们分别是万安、刘珝、刘吉。由于当时的朝中大权都由太监汪直掌握,因此这三位首辅都要看他脸色行事,不敢有自己的主张,对汪直的命令总是随声附和,以至于被人们戏称为“纸糊三阁老”。

第一位阁老万安,字循吉,是明代眉州人,即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万冲村人。明朝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万安年轻的时候在眉山读书,据说他少时天资聪明,可遗憾的是他长大后,却把所有的聪明都用在了钻营上。

正统十三年(1449年),万安考中进士,授庶吉士。后来,他依靠巴结朱见深的宠妃万贵妃,当上了内阁首辅。那时候,他虽然进了内阁,却总是不学无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不断找人拉关系,最后竟然把巴结的对象放在了宦官身上,让宦官做他的内援。后来,他为了稳定自己的官位,又开始巴结万贵妃。对万贵妃大献殷勤,投其所好,自认为聪明的他还自称是万贵妃的子侄辈,而万贵妃竟然真的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娘家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万安还认识了万贵妃的弟弟——锦衣卫指挥万通。万通也把万安当做自己的亲戚,和他交情甚密。后来在聊天中才发现,万通的妻子王氏竟然和万安的妻子是亲姐妹,亲上加亲,他们两家更加亲近。由于万贵妃的关系,万通的妻子可以随意出入后宫。这样一来,万安就能够随时探听到宫中的情况,采取行动,使自己的官位更加巩固。

万安虽然身居大明王朝内阁首辅的时间长达10年,但他却一直无所作为,人们因此称他为“万岁阁老”、“纸糊阁老”。不过,万安虽然是一个油滑小人,但也算不上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他做内阁首辅时,曾经顺应当时的情势,请求朱见深废除了西厂,这也是他唯一做的好事。后来,明孝宗朱祐樘即位之后,他就被罢官了。

第二位阁老刘吉,是河北省博野县大程委村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考中进士,成化十一年(1475年),成为内阁成员。他的品行和万安差不多,但有一点要强于万安,那就是脸皮更厚。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担任内阁首辅一职。

在古代社会,官员相互弹劾好像已成为一种风气。这就让那些言官有了事情做,像刘吉这类人,自然会成为他们的攻击对象。可是,这位刘吉兄弟不但心理承受力好,脸皮也着实厚。无论言官跟他说什么,他都当做没有听见。所以,人们又送他另外一个名字“刘棉花”。俗话说,“棉花者,不怕弹也”。这位官至大学士、内阁首辅(宰相)的仁兄,他的拿手好戏便是颠倒是非、精于营私,也因此屡屡遭到谏官们的弹劾。但是,他都能够坦然面对,依靠逢迎皇帝、勾结宦官,想尽办法排挤和打击曾经弹劾过他的人。就这样,他一直在内阁的官位上混了18年,也真是不容易。

第三位阁老刘珝,字叔温,是明代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考中进士,授编修。天顺年间,朱见深即位后,他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成化十年(1474年),他升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第二年,他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当时的明宪宗称他为“东刘先生”,并赐他一枚印章,也因此惹来不少同僚的妒忌。不久后,他又升任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并受命编《文华大训》,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于是,他被堪称“三朝元老”,又称“刘阁老”。朱见深时期,他每天无所事事,基本上都是混日子,曾经是尸位素餐的大臣群体的头领,也是“纸糊三阁”的老成员之一。

何为“泥塑六尚书”?明成化年间,当时的朱见深把大权都交给了汪直一个人,自己跟没事人一样,经常不理朝政,以至于朝廷的六部尚书都成了吃闲饭的官儿。每日除了坐在衙门里喝喝茶、聊聊天,其他啥事也不干,因此被人们称为“泥塑六尚书”。“泥塑六尚书”分别是吏部尹旻、户部殷谦、礼部周洪谟、兵部张鹏、刑部张蓥以及工部刘昭。

尹旻,字同仁,是山东历城县(今属济南市)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景泰年间,正值国事繁多之际,他屡次向朝廷陈述自己的正面意见,都被采纳了。天顺初年,尹旻被升迁左给事中,当时的朱祁镇很是器重他,想要重用他,于是擢通政司右参议,没过多久又被升左参议。后来,他又擢吏部右侍郎,转左侍郎。不久又进尚书,累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光禄大夫、柱国。可以说,当年的尹旻神采英发,不仅大有才略,还善断大事。但是在当时官场,他的雄才大略得不到发挥,也纯属无可奈何。

殷谦,正统四年(1439年)考中进士。明成化年间,担任户部尚书一职。他在历史上的记载不是很多,那时候的他,每天也是无所事事,身居官位,却不谋官职。

周洪谟,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授编修职。他不仅见识多广,记忆力也超强,而且文笔也很是漂亮,被当时的不少文人所羡慕。不仅如此,他还精通本朝的典制和掌故,喜欢和一些学子们在一起谈论经国济民的方略,算得上是明朝的一个大才子。

张鹏,景泰二年(1451年)考中进士,授监察御史。天顺元年(1457年),同官杨瑄劾石亨、曹吉祥,后连坐下狱,后戍辽东,再改南丹。朱见深即位时,他被召复原官,超擢福建按察使。成化四年(1468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剿寇有功。后改漕运总督,兼抚淮、扬四府。没过多久,他又被进为南京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召还后,升任兵部侍郎。成化十八年(1482年),升任兵部尚书,后加太子少保。

张蓥,正统十三年进士。景泰初期,他被擢御史。历江西副使按察使、陕西左布政使。成化三年(1467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十八年擢本部尚书,后加太子少保。

刘昭,景泰二年(1451年),登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天顺元年,他被升通政司右参议。天顺五年(1461年),父丧丁忧,后夺情继续担任。天顺七年(1463年),他升任通政司左通政。成化九年,他再升工部右侍郎。成化十五年(1479年),升工部尚书。成化二十年(1484年),加太子少保。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改户部尚书,后被夺太子少保。

其实,“纸糊三阁老”也好,“泥塑六尚书”也罢,他们都是被当时的局面所逼迫,以至于虽为高官大官,却又无所作为。而当时的朱见深,经常不理朝政,太监汪直大权在握。所以,这些官员每天都得看太监汪直的脸色行事,敢怒不敢言。虽然“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都是对他们个人的讥讽,但不难看出,这也是当时明朝混乱的一种鲜明表现。

为官务实的刘大夏

刘大夏,自号东山居士,是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他的父亲刘仁宅曾经担任瑞昌知县、广西副使,为自己的儿子们做了榜样。他的哥哥叫刘大中,弟弟叫刘大奇,他排行老二。他历经明英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四个朝代,历官皆著政声,朝廷嘉奖,百姓为之颂扬。朱祐樘观察他不仅为官清廉,办事也干练,远远超过其他朝中大臣,于是对他倍加倚重,也十分器重他。刘大夏也不负众望,竭诚辅佐,贡献颇多,成为朝堂公认的“弘治中兴”第一名臣,深得朝野上下青睐。

弘治二年(1489年),刘大夏被任命为广东右布政使,当地官府有一种“羡余”钱。之所以叫“羡余”,是因为它从来不记在账上,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小金库。以前的布政使可以随意花销这笔钱,甚至可以直接塞进自己的腰包,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可是刘大夏刚上任第一天,就打开库房清点。没想到,眼里不揉沙子的他,第一眼就发现有一笔前任布政使没有用完而剩下的“羡余”钱。于是,他立即命令掌管仓库的吏员将其记入官库账簿。

库吏翻出旧例,提醒刘大夏说:“如今您已经是这里的新布政使了,这笔钱理应归您,而不应该记入官簿。”刘大夏在官场奔波干了这么多年,自然明了“羡余”钱的惯常用途。他知道即使把这笔钱塞进自己的腰包,既不违法,也不会遭非议。对于库吏的再三提示,他迟迟未作回应。刘大夏沉默了许久,突然自责道:“我刘大夏平时读了不少圣贤书,一直希望做一个好人。今天遇上这件事,我怎么会考虑这么久?此举实在是愧对古代贤人,不是一个大丈夫所做的事。”想到这里,他立刻命令库吏将那摞“羡余”统统列入官账,并作为正式支销,自己一分钱也不要。

弘治十一年(1498年),刘大夏考虑到身体状况,从户部侍郎任上退休,回到湖北华容老家。他一边养病,一边读书,并在闲暇时间亲自率领子弟耕田种地。因为家中的田地不多,耕种所得只够他们一大家人吃饭穿衣。俗话说“人善被人欺”,刘家人世代忠厚仁义,可是在那些恶霸邻居眼中,觉得他们一家人软弱可欺,就凑成一伙儿,肆意侵夺刘家的田地。在当时,凡是曾在朝廷担任过高官,即使退休后在地方上也仍然属于霸主,百姓们都会惧让三分。可是,刘大夏身为朝廷财政大臣,官居三品,他居然主动拿土地让给恶霸,不与其争论一番。他这样做,固然深受古贤“食禄之家,不与民争利”的思想影响。

弘治十三年(1500年),也就是刘大夏在老家歇息了两年后,他又被朱祐樘征召为官,回朝任职。治水有功的刘大夏,成为朱祐樘身边最受倚重的大臣。

弘治十八年(1505年)春,有一天,明孝宗朱祐樘下早朝之后,单独召见了刘大夏和另一廉臣戴珊。商议完事情后,朱祐樘就命令宦官拿来两锭白金,给他们每人赐锭,然后动情地说:“两位爱卿,拿着这枚锭去买些茶果饮用吧,最近是官员述职的时候,各地官员都来到了京城。我听闻朝廷中有一些公卿,为了避受行贿之嫌,故意闭户不与别人接触。可是唯有你们两位,开门延客。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敢向你们行贿。我了解你们,所以想单独赏赐你们。这是命令,不必朝谢我的。”因为刘大夏每次立功回朝,都会以各种借口推掉朱祐樘的赏赐,可是这一次他居然没有拒绝。

刘大夏在从政的40多年里,一直担任要职。特别是在弘治后期,深得明孝宗朱祐樘的信任和赏识。从皇帝到朝野,都把他视作“当今第一人”。但是,功绩辉煌的他却从没有产生过私心,替自己的子孙谋取一官半职,而是一直教育并亲自为他们做示范,要他的子孙靠自己的辛劳和实业谋生。

在辅佐朱祐樘的时候,他力革宦官弄权之弊。此举遭到宦官和谄附宦官的阉党们的忌恨。朱祐樘病逝,朱厚照刚一即位,就立即以反朱祐樘弘治之政,开始重用宦官和阉党。此时的刘大夏知道,如今朝廷大局已变,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力回天。于是,他在正德元年(1506年)的时候提出第二次退休,当时的刘大夏已经71岁了,也真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正德三年(1508年),刘大夏跟宦官刘瑾的仇怨也到了结的时候了。刘瑾开始想尽办法陷害他,想要刘大夏彻底消失。当他被刘瑾矫旨逮捕时,同行们都觉得他会被迫害致死,于是劝告他说:“你可以向他行贿,先保住一命要紧。”刘大夏听后坚决不同意,他说:“我这样死了,祸害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如果我为了免一死,向宦官行贿,就会连累我的子子孙孙,毁了我一生高洁的操守,也会坏了家风国风。”刘大夏心里清楚,受贿可耻,行贿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他宁肯选择一死,也不肯让神圣的廉洁受到一丝玷污。

同类推荐
  • 唐蛮

    唐蛮

    我叫林蛮,从陨石中诞生,是唐国的一名“天外来客”,是“唐十三”的创建者,是这片大陆的“魔鬼”……即使与全世界为敌,吾亦心怀天下,不忘初心。…………林蛮:我的野蛮你不懂!ps:全架空,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一段“野蛮生长的历史。
  • 天火焚城

    天火焚城

    大华王朝正德元年五月十七夜,天降流火,各路相师皆言有高人降世,与此同时,王都方老元帅府上嫡孙降生,得名“天火”。十几年后,在这个既陌生又有些熟悉的世界,烽火连城,英雄辈出。北域蛮族,五大部落相互征讨,蛮族各位少主踩着白骨杀出一条通往大君之位的血路;西部异族,神秘的势力再次集结,誓要重新杀入中原;中原大地,少年英雄层出不穷,方天火,这个来自地球的过江猛龙将会掀起多大的风浪?轻松搞笑,热血争霸,一切尽在——《天火焚城》!!!
  • 悠悠长青

    悠悠长青

    晃悠千古歌,青茫尘埃骨。悠悠长青路,淡淡乐无忧。古今多少事,只付笑谈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歪读三国

    歪读三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与所有学者进行争论
  • 民国之砥砺前行

    民国之砥砺前行

    一场意外让林阳来到了1924年的民国。在近代中国最动荡的年代,独自一人行走在历史的浪潮中,亲身的经历使得他不断成长,最终无愧于祖国和人民,无愧于每一个相信他的人
热门推荐
  • 秦时明月之化蝶双双

    秦时明月之化蝶双双

    她本是21世纪的普通人,他一代谋臣本认是没有交际的二人却因为一场却穿越相遇了
  • 萌宠娇妻:腹黑邪帝绝宠妃

    萌宠娇妻:腹黑邪帝绝宠妃

    “禀告邪帝,帝后一把火把大半个宫殿都烧了”。某邪帝平淡的说“多盖点宫殿让帝后慢点烧,顺便告诉帝后,别累坏了”“禀告邪帝,帝后又到清欢阁去调戏头牌了”某邪帝暗暗一笑,“看来小绫儿又不乖了”殿内一下便没了人影。“禀告邪帝,帝后正在招纳各地美男,说要建后宫供帝后自己享用”。某邪帝脸色大变,立马飞去爱妃身边,说道“小浅儿,你这可是当着本帝的面红杏出墙,是否昨晚本帝没有满足小浅儿吗,那今夜本帝可要加倍努力了呀”。某女俏脸一红,立马跑开......【本文可是很宠的,不虐的哦,欢迎大家入坑啦!还有就是本文不是宅斗的,不知道标签怎么就成宅斗了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 反派是我徒弟

    反派是我徒弟

    上神姜姮听了先知神兽的哭诉,收了未来的魔族大反派子书瑾为徒,开启了呵护反派的新生活。
  • 神星之人类崛起

    神星之人类崛起

    在诸神领导的星球上人类永远做着最底层的工作。有些人类选择反抗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经历漫长岁月终于有一个人找到了对抗神族的力量!
  • 沫冉桀晨

    沫冉桀晨

    20岁的肖沫在家中不受关爱,自己的好友又莫名其妙地成为了自己的姐姐,在一次巧合中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世。因车后短暂失忆被一个男人带走。后继续寻找身世之谜
  • 炎黄乾坤

    炎黄乾坤

    神界大佬冷无极,被神界的几位神尊联手做掉。曾为绝世高手的他,因为是孤儿的原因,把心封闭,没什么朋友。很幸运,冷无极在清龙大陆重生,还是一名王爷的孩子,有着父母亲人,重生的第一天起,他就默默发誓保护此生的亲人。由此开始了他在各世界为兄长作打手的争霸路!
  • 快穿之大佬皆忠犬

    快穿之大佬皆忠犬

    【钓的鱼中皇,方为海上王】这句话可以说是无忧人生最好的诠释。 无忧是由一本撩汉大全幻化而成的神仙。最大的爱好就是谈恋爱。拿下天上天下无数的战神鲜肉,情场中无往不利。各种角色她得心应手,各种套路她应有尽有。量身定制,蹲点狙击。这,就是无忧。但就在她300岁时,她突然厌倦了生活。主要原因是她的修为20年了没有一点长进。这时,一位系统找到她说:“只要你通过了这个游戏,你就可以继续修炼。”而游戏通关的规则是,完成目标人物的故事线。不过无忧没想到的是,这些目标人物也太帅了吧,先和他谈个恋爱玩玩吧。于是无忧决定渣完这次就从善。
  • 我是仙人掌

    我是仙人掌

    人生就像做卷子,多选,单选,填空,问答,简答……都在迷茫中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