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3300000033

第33章 第五龙基龙李隆基

坎坎坷坷接帝位,历史一任唐明皇。

父得子妻杨贵妃,不晓伦理乱纲常。

话说女娲娘娘自派九尾狐二次返人间以后,娘娘对九尾狐的转世很不放心。娘娘在娲皇宫打开天眼对九尾狐严加了观察,结果是女娲娘娘对九尾狐在人间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在大唐朝中自九尾狐转世武则天以后,又有一个野狐狸精也来人间附身韦后进了大唐的朝廷。

娲皇女娲娘娘给大唐的朝奉是近三百年,可大唐的朝奉刚到八十年,大唐就要亡在野狐狸精韦后的手上。所以女娲娘娘旨令两位执法派出第五龙基龙转世为李隆基,接管大唐的乱摊子,两位执法接到仙旨后忙派出第五龙,基龙转世。

话说相王睿宗李旦,虽说被母后武则天贬下皇位,但他心中并无怨意。他心中想的是:与其做傀儡皇帝,倒不如不做皇帝更自在。所以他乐于当个自在王,他的大兄长李丰被母后追杀的惨状,不时的在他脑海中出现。

这日初夜,他在王宫院中观看星辰,看见满天的星斗都在闪烁,不时出现明来暗去的状况。李旦心想:“人间天天何常不是一样,整天里你你我我,斗个没完没了,侦观盛世还能复返吗?”他想起了皇爷爷太宗的年景,他一颗彷徨的心在跳动着。

突然从空中飞来一股亮光惊动了他,那亮光直飞落在他的脚下,落地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使他不由低下头看。一见是一个金盒,他忙拾起来打开一看:是传国之宝玉玺。他一时惊讶,喜出望外,心中念道:“这是老祖宗保佑我大唐不倒,这是上天又给了我大唐的吉时。”相王李旦忙回到内宫,将玉玺之事与有十个月身孕的王爱妃说之。王爱妃又惊又喜地说道:“母后在前时不知怎的丢失了玉玺,今日落在王爷手中,不知是福是祸,王爷可要好生定夺。”相王说:“爱妃不说本王不说,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也。”说罢他将玉玺藏入宫中,二人守口如瓶,不对外言。

十几年前武则天宣称大周皇帝,篡唐兴起了大周后,时不多久,传国玉玺不翼而飞。当时武则天不敢声张,是怕失去人心。而今相王李旦得到国宝玉玺,更怕母后武则天说他盗取国宝有意篡周,而被母后杀死。因此他不敢声张,与王爱妃二人守口如瓶,就是为了保住他们的性命。

虽说相王李旦意外地得玉玺,进宫来对妃子说是个喜事,可王爱妃这一惊动,也引起腹中胎儿欢动起来。她忙对王爷说:“奴俾腹中疼痛,怕是胎儿就要临盆。”王爷李旦急忙唤宫女叫来接生御婆。这时的李旦不由得把事情连起来想:“玉玺一到,儿子就要出生!难道它是为他而来?”

半个时辰后,一阵仙乐从宫外传入宫中,宫中人人惊奇,这时王爱妃的孩儿降生了,是个王子,这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李旦心中明白:“这第三子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是有兆头的。”李旦给三子取名叫李隆基,上报母后武则天御知,武则天赐李隆基为临淄王。从此相王李旦也振作了起来,一反萎靡的心态。

却说这小王子临淄王李隆基,从小就与众不同。他一岁在奶娘怀里就能哼出歌来,人人听得高兴,在父亲李旦与母亲王爱妃怀里更是如此。李隆基三岁能作出诗词来,五岁能作出歌谱来,能给父王讲故事听,能模仿古人做出各种演艺动作。他很喜欢戏剧,八岁后他不但能编出剧本儿,而且又能按剧本做出表演动作,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神童。

临淄王李隆基年到十八岁后,曾封为潞州别驾。从那时起他心中装上了政治,他开始交结了一些政治人物,如钟绍京、葛福顺、刘幽求、李仙凫等…李隆基对大唐的社稷开始了关心,他一步步涉入到大唐的事业中来。

话说韦后是一个白色野狐狸精附身。当年九尾狐附身转为妲已时,这个白色狐狸精就住在轩辕坟之中,经常与妲已互称姐妹,混进纣王宫庭,迷惑纣王。今朝九尾狐转世为武则天,她也跟来附身于韦后。这韦后本身就是野心勃勃心如毒蝎的****之妇,加上臭味相投野狐附身,看官可想而知吧?常言道:“千年黑,万年白。”要说这白色野狐的道行,不在九尾狐之下,只是九尾狐有女娲娘娘的受命而以,白狐狸只是个存有野心的野狐狸。

临淄王李隆基对当时韦皇后的作为有所观察,就在韦后毒死中宗李显后,要篡夺大唐江山时,李隆基开始了维护社稷的行动,他安排亲信,布置行动计划,他快速加强和扩大了自己的队伍。一向依附韦后的兵部侍郎崔日用,看到临淄王李隆基的英明,怕自己跟随韦后大事不成落得个灭门之罪。他判离了韦后的阵营,向临淄王李隆基告密了,有宝昌寺僧人普润等在内的谋杀中宗皇帝一伙。李隆基得知后,赶忙报予太平公主知道,经与姑姑太平公主商议,他联合与利用了太平公主的力量,先发制人,开始剿灭韦后一伙。

李隆基利用崔日用与内苑总监钟绍京、果毅校尉葛福顺、御史刘幽求、李仙凫等人,太平公主派其子薜崇行、薛崇敏、薛崇简等,一起组成一个敢死队,向韦后一伙进行了剿伐。众人各个奋然而起,个个发誓:“如不成功,情愿以身殉职。”薛家军很快控制了长安城。

李隆基亲自率队伍潜入在皇宫内苑。天近子时,忽然天降流星如雨,大有天助之势。刘幽求说道:“既然天意如此,我们机不可失,动手吧!”李隆基一声令下,葛福顺拔剑争先闯入御林军大营,韦温、韦璿、韦璠、高嵩等还没醒过神儿来,措手不及被葛福顺等出其不意地斩杀在营中。这时一只白色狐狸精冲出宫来,向着李隆基大开杀机,在这千均一发之际,天降一位仙人罗公远喝道:“大胆妖孽,胆敢伤人,必死无疑,念尔万年修炼,今不要尔性命,回到轩辕坟中去吧!”白狐狸精见罗公远仙人不杀她,趁机一股白烟逃走,李隆基得救。

这时,刘幽求大呼道:“韦后鸩杀先帝,谋危宗社,今夕当共诛奸逆,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不从者、助逆党者,革杀无论,灭门九族。”经他这样一喊,御林军士兵全部顺从听令,加入反韦阵营,形势急速好转。临淄王李隆基引众兵出南苑门,钟绍京率苑中兵丁二百余人执斧锯跟从,诸卫兵俱来接应,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没有任何阻挡。

这时中宗的梓棺停在太平极殿,韦后亦在殿中,假意守灵。临淄王李隆基带兵到玄武门,斩关而入,那些宿卫梓棺的军士见势鼓噪应之。韦后大惊,一时无措,她逃出殿门,正巧遇到杨均、马秦客,韦后急呼救驾,二人赶忙搀扶韦后进入飞骑营,指望得救生。却被本营的将卒们先把杨均、马秦客斩首,并剁成肉泥。韦后哀求饶命,众人都喊道:“弑君淫贼,人人共愤,杀死她!杀死她!”一阵乱砍,将韦后剁成肉泥。

临淄王李隆基下令扫清宫掖,有武延秀与武云从等被李仙凫搜出,双双被斩杀。刘幽求将上官婉儿捉到临淄王跟前说道:“上官婉儿曾与太平公主共草遗诏立相王,可否免其一死。”临淄王说:“此俾妖淫,读乱宫围,不可饶恕。”刘幽求挥刀将上官婉儿斩杀,接着大军进行剿查。

刘幽求剿收安乐公主时,天已大亮。安乐公主深居别院,外面的事情一概不知。她起床后,正对镜描眉,刘幽求率众突入,即挥刀从身后砍之,安乐公主头破脑裂而死。接着将其全家大小一一诛死。宗慧客逃奔至通化门,被门吏擒拿,腰斩于市。

一切停当后,李隆基叩请父王李旦,说明事前未请示父王得知,不孝儿请罪,请父王发落。相王李旦说:“社稷宗庙不坠于地,皆汝之功也,吾儿何罪之有。”这时众臣一至请求相王早登大位,太平公主也要兄长相王做帝。李旦一见妹妹太平公主要求他做皇帝,他答应了二次接位。

是日早朝,少帝重茂将升座时,太平公主扶他说道:“此位非儿所宜居,你当让于叔父相王。”重茂听了姑姑的话,情愿让位于叔王。于是李旦二次当了皇帝,仍为睿宗,改号为景云元年。重茂仍被封为温王;李隆基封为平王太子;王爱妃封为皇后;睿宗李旦又对有功者封官加赏;并祭典已故太子重俊;重俊被其母韦后夺权所杀。

却说太子李隆基因及时用兵剿灭了韦后一伙,为父王李旦夺回了皇位。进一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与掌握用兵权的重要性,所以他从此掌握了军权。这日,他率领内侍及护卫东营的军士们,到郊外去打围射猎,借打猎以达到练兵的目的。到了射场,太子李隆基发下命令:让众人尽情放马射箭,有雁射雁,有獐射獐,多猎者有赏。

李隆基正在策马奔驰,忽然有一只黄獐向他跑来。李隆基怎肯放过这一猎物,他搭箭便射,可是这一箭不但没有射到黄獐,反而让那只黄獐用嘴叨住箭杆便跑。李隆基大感意外,为了得知黄獐的下落,他纵马追赶向前,一直赶到一个村落庄头,那只黄獐不见了,但见一个女人在地里采茶。

太子李隆基勒马问道:“请问这一女子,你可曾见有一只黄獐跑了过去?”那女人并不答话,只顾低头采茶,此时太子李隆基只有两个内侍跟随,有一内侍说道:“这位村妇,我家殿下问你话,为何不作回答?”那女人不慌不忙地说道:“我心中只有茶,哪有黄獐,哪知什么殿下?”说罢她便提着茶篮走进一户农院。

太子李隆基望到那所农宅建筑有些幽致,一时不肯收眼。这时有一个书生骑着一头毛驴而来,他见太子李隆基带紫金冠,身披锦衣袍,他心知是个贵人临门。他忙下驴施礼,并问其来由说:“不知贵人到此何为?”一内侍说道:“此既是东宫太子千岁爷。”书生急忙叩拜道:“村野愚人,不知殿下驾临,有失礼度,请太子爷海谅。”太子李隆基说道:“本宫因打猎偶尔到此,不必多礼。”太子又指农宅问道:“此宅是卿家所居否?”书生道:“正是小民暂居于此,虽然草庐简陋,但殿下鞍马劳倦,略一驻足实为荣幸。”

太子闻言欣然下马,随书生进了宅院。太子见院中花石参差,庭阶幽雅,进得屋中庭堂之上图书满案,襄琴匣剑,排设楚楚。太子李隆基高兴的坐下,便问书生:“何姓何名?”书生道:“草民姓王名琚,原籍河南人氏。今有缘与太子相见,此乃是民之福也。”太子说:“观卿气宇轩昂,门庭雅设,定然是个佳士,何不出山求得功名?”王琚说:“民有一友姚崇,在朝为官,他也曾劝小民去扶作朝廷,只是小民不敢轻于求仕,非故为高隐以傲世也。”太子心思:“古人刘备当年三顾茅庐,为了请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今日何不学刘备求得王琚入朝?”想到这里太子李隆基对王琚躬身揖手地说道:“先生不必多虑,我正式请先生入朝作官,还请先生从之。”王琚听了太子的话,并没有立刻表态。太子认为自己的礼数不够,他再次躬身揖手说:“王卿家,还要我跪下求你不成?”

王琚见此情节,忙跪倒在地说:“多谢殿下提协,臣从之,待日后由姚崇推荐入朝便是。”太子李隆基心情大悦,便与王琚分别,打马回朝。次日早晨,便令姚崇请王琚进太子东宫作门客,为太子的千秋大业出谋划策。

却说太平公主,畏忌李隆基的英明过人,她感觉到在太子李隆基面前总有些不得安宁。因为她的私事,不亚于韦后和那个女皇帝妈妈,她深知李隆基不会放过她的。有此心情的太平公主每次见到睿宗哥哥总是进谗于睿宗,说出太子许多不是之处,又说太子私结人心,图谋不轨。她的话,说得睿宗对太子产生了怀疑。一日,睿宗在内宫对侍臣韦安石说:“近闻太子私结朝臣,中外人等多倾心于太子,卿家应察之。”韦安石说:“陛下不可听信些亡国之言,此必是太平公主之谋也。太子仁明交友,有功社稷,请陛下不要听信谗言。”

听了韦安石的话,睿宗皇帝悚然醒悟说道:“朕明白了,是非清楚了。”从此打住了太平公主对太子的进攻。但是太平公主并没有就此罢手,太平公主派人散布流言说:“近期要有兵变。”睿宗皇帝听得此言对内臣张说等说道:“听闻五日内必有急兵入营,卿家应为朕作以防备。”张说奏道:“陛下且放宽心,这又是奸人在造谣言,又想离间太子与陛下的父子关系。陛下应让太子监国,则流言自然息灭。”

姚崇也奏道:“张说之言,是为大唐社稷着想,愿陛下以大唐社稷为重。”睿宗准了张说、姚崇的奏本,即日下诏命太子监理国事。这样一来,一些流言蜚语不破自灭。保住了皇上与太子的父子关系,也保住了第五龙转世的李隆基的正当发展。

太子李隆基受命监国,便在东宫召集好友商谈朝事。王琚说道:“太平公主擅权淫纵,所宠奸僧慧范仗势欺横行,公主凶狠无比,朝臣多为向之,公主把矛头直对殿下,殿下应早作防备。”姚崇说道:“王琚初出茅庐,即能进此忠言,乃太子之幸也,也是我大唐之幸也,太子应听之正言。”

太子李隆基说道:“卿言极是,但吾父皇只此一妹,若有伤残,恐损孝道。”王琚说道:“孝道之孝为大者,应以社稷、宗庙为重则进孝也。”太子道:“卿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本宫顿觉开朗。卿家暂为东宫侍班,与本宫左右,待以重任。”王琚忙施礼致辞谢,他越发觉得太子英明,决心一意的为太子献计献策。

话说到了延和元年(公元七一二年)七月,一日夜里,由殷紫、殷飞两位执法做法使空中出现慧星。慧星出现在西方天空,入太微,太平公主见此梭使术士们上奏睿宗皇帝,说慧星逼近帝座,此星有变,皇太子有野心,将危及天子,愿睿宗皇帝宜作防备。这时的太平公主,对侄儿李隆基已是水火不容。

睿宗皇帝正因朝事烦心,闻得术士所言,他欣然说道:“既是天象如此,天意可知,传德避灾,保住社稷,吾心慰也。”随后睿宗降诏传位给太子。太平公主大惊,极力上谏睿宗不可让位,太子李隆基也上表力辞,不愿接位。

睿宗心意已决,不可更改,择八月吉日命太子李隆基即承皇帝之位,称为玄宗皇帝。玄宗尊父皇为太上皇;尊生母王氏为皇太后;立王妃为皇后;立李瑛为太子;改延和元年为先天元年。重用姚崇、宋景等,封王琚为中书侍郎。玄宗从此推陈出新,天下欣然望治。但太平公主仍不死心,一心想着推倒玄宗皇帝。太平公主经常营私结伙,要对玄宗下手,逼得玄宗不得不像对付韦后那样,将太平公主一伙剿灭。从此大唐渐渐复现出侦观盛世,一显欣欣向荣。

李隆基坐大唐玄宗耀世,盛唐景侦观情渐渐复生。玄宗自剿灭了太平公主一伙以后,再无没敌意可疑,可以说是内无忧,外无患。玄宗开始了以文治国,国内大兴诗文。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的诗人们,将唐诗举到了最高的顶峰,达到史无前例的境界。然而李隆基的心情,也闯进了花花世界。

李隆基爱美人,喜新厌旧。因武惠妃进谗王皇后,李隆基听谗言废了王皇后,并将王皇后所生的太子瑛、鄂王、光王三个亲生儿子赐死。李隆基想封武惠妃为后,遭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大臣们生怕武惠妃走其姑祖母武则天的道路。李隆基想起祖母武则天也是心生怕意,只好立李亨为太子,李瑁为寿王。

李亨为杨氏所生,杨氏在朝中不为三宫六院,也不在七十二嫔妃之例,她只是一位宫环嫔女。因李隆基宫游时意外的见到了她,将她诏进宫中过夜一次,没想到杨氏竟怀了孕,宫班上奏玄宗,玄宗下旨杨氏打下胎儿,命高力士监办杨氏堕胎。高力士对杨氏贵人说明圣意,杨氏听后不知所措,只是哭泣。高力士起了侧隐之心,将宫中拿来的打胎药换成保胎药,杨氏吃药后不见堕胎,反而更加体健。玄宗追问高力士,高力士说:“这是天意,万岁应由杨贵人得龙子。”玄宗听是天意,不再追究,才有忠王李亨的降生。在玄宗二次立太子时,高力士又极力提出立忠王李亨为太子。

李隆基见自己的帝位一天比一天坐稳,宣旨各位大臣察选美女进宫,看中者即封妃。一日,高力士从南方选美回到长安,带回来江南兴化县人氏江仲逊和他的女儿江采苹入朝。这江采苹不但生得美貌无双,又是文才出众,今年方二八,发肓得更似月里嫦娥。

玄宗一见江采苹,喜动天颜即封为嫔妃随侍入宫。令高力士陪江仲逊到光禄寺饮宴,赐江仲逊黄金千两,彩缎百匹,后下旨江仲逊回家养老。赐封江仲逊为国丈,采苹之母为诰命夫人,采苹之弟、兄为国舅爷。江仲逊虽说得此厚待,但父女永别,不免老泪长流。

玄宗在内宫日日摆宴与江妃欢饮伺守,吃酒几杯,玄宗兴致大增,又是携着江妃退归寝室,共交鸾凤。有西江月一词为证:

嫦娥伴君共笑,云雨千般撒娇。

花开花落散幽香,龙凤魂飞魄绕。

看似梅花一朵,形如天贵打俏。

龙心欲望是貂婵,沉鱼落雁全到。

玄宗与江妃肆意交欢,任情取乐,真是恨夜短,不想起身听政。还是江妃顾全大局,劝君起身上朝。江采苹亲自为君王整衣、上冠,玄宗对她越发腻爱。一日,江妃出宫到御花园赏梅,她见了梅花格外亲心。玄宗问其为何?江妃说:“臣妾从小爱梅,奴曾自用号梅芬。”

玄宗听了高兴地对她说:“朕就封爱妃为梅贵妃,自以为何?”江采苹听罢跪地谢主龙恩。从此江妃变成了梅妃,玄宗又下旨为梅妃新开梅苑,满种梅花树,专供梅妃欣赏。有时玄宗下旨摆宴在梅苑,与梅妃共享赏梅品酒之乐,让梅妃尽情的心悦。梅妃得到万岁如此的宠爱,她已成为三宫六院之首。梅妃在玄宗面前更是大显身手,她不但能作出好诗,还能扶琴歌舞,又能吹笛品箫,美婉动听的歌曲,由如仙乐。喜得唐玄宗深得人间极乐,但是玄宗是个贪得无厌的美人狂,梅妃再好,他也有玩腻的时候。

唐玄宗的嫔妃已达三万多人,但他并不满足。他一直想着比梅妃更出色的女子,比嫦娥更奇,比西施、王嫱、貂婵更鲜艳的美貌仙子的到来,他真的狂到家了。一日,驸马杨回问玄宗:“陛下的宫中嫔妃多达三万余人,为何还让高力士选美?”玄宗说:“宫中嫔妃固然众多,但达到绝色者少,朕愿得到倾国之色,胜过所有的古人,以博一生快乐。”听了他的话,驸马杨回因与玄宗谈话随便,于是提醒玄宗说道:“据臣所知倾国倾城美貌者,莫如寿王妃子杨玉环,她姿容盖世,实为罕有。”玄宗问道:“比梅妃如何?”杨回说:“只有天在山上,更无山与天齐。”玄宗听了大喜,当即下旨命高力士快去宣寿王妃杨玉环来见圣驾。

高力士领旨来到寿王宫中宣诏杨玉环面圣,杨玉环问高力士:“圣上宣我为何?”高力士说:“奴才不知圣意为何,王妃见了圣驾,自然知晓。”杨玉环感到不对,她动身来见寿王,哭着说:“妾与殿下祈订白头,谁知圣上叫高力士宣妾面圣,妾料想到此去必与殿下永别,妾怎舍得与王爷分手。”她说着便哭,显得十分冤屈,她真心不想与寿王分手。寿王李瑁抱住爱妃杨玉环大哭说:“势已如此,料不可违。只盼爱妃此去不中圣意,我们尚能重逢。爱妃你多珍重吧!孤王只有认命了。”杨玉环只得拜别寿王,流着眼泪,跟着高力士去面圣。

却说寿王李瑁实为泛傻,他如果让杨玉环装疯、装病使个手段,或者给高力士一定的好处,请高力士瞒上不瞒下,即能躲过关口。哪有让她直去观圣之理,真是傻的过火。为后人留下了个傻瑁(帽)的口头语,并且也误了他后来当太子,即帝位的一生。当玄宗听信了武惠妃的谗言,废了王皇后,杀死太子李瑛、鄂王、光王三个亲生儿子。太子位一直空缺,玄宗得杨玉环后,想起立太子的事情,让大臣们推荐太子。时有张说奏本,立让寿王李瑁为太子,高力士主张立忠王李亨为太子。玄宗深知夺了李瑁之妃杨玉环,怕他有事后恨发,所以没有立李瑁为太子,立了李亨为太子,听了高力士之言,这是后话。

高力士带杨玉环进了皇宫,玉环含羞忍耻参拜了皇上。拜完她只俯伏在地上不敢抬起头来,玄宗赐她平身抬起头来。玉环慢慢抬起头来,玄宗定睛将杨玉环一看,但见她:

面随烛光泛红云,牡丹蝶裙裹柳身。

鬃发如云青拖碧,纤手似玉勾君魂。

谁说嫦娥在月宫?沉鱼落雁避月呈。

倾城倾国压三万,夺魂一笑上九重。

得此绝世美人,玄宗大喜。仿效祖宗,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赐号为太真道姑。改内寺为太真宫,让太真道姑居住。随后迫不急待的纳太真道姑于宫中,命百官于凤凰园欢庆。当场封太真道姑杨玉环为杨贵妃,当日陪王伴驾,当夜在百花亭与杨玉环设宴相欢。

当玄宗李隆基酒后看花丛中的百花时,只见那些花朵个个带着羞意,花朵委缩在叶间不敢露出。此乃杨贵妃“羞花”一典,为古今四典,即古今四大美人。唐玄宗得其一想其三,更想嫦娥来下凡。他是美人多得不厌,享尽人伦,大明宫成了美人宫。

话说杨玉环乃天上七色仙子之绿色,为绿牡的牡丹仙子转世。前三典有红色仙,红莲仙子转世西施。橙色仙,橙菊仙子转世王嫱。黄色仙,黄昙仙子转世貂婵。这四位仙子转世加之青色仙,青芍仙子转世梅妃江采苹。均为女娲娘娘所旨令。

杨玉环美不胜美,只是体形稍有肥胖,另外她的腋窝有狐臭,只因美得一绝,缺点全被压住。有诗为证:

一身富贵体,深得圣上心。

妃子含狐香,更为君削魂。

玄宗幸得羞花一典,喜得他酒过三旬,抱起杨玉环进入寝宫,共交鸾凤。有《西江月》一词为证:

龙心欲望嫦娥,沉鱼落雁闯到。

避月羞花最专情,梅花只恨春早。

夜销魂忘早朝,玉环幽香未消。

总是帝王出奇闻,若得世人好笑。

话说大唐王朝,虽有盛世,但笑柄不少。高宗李治纳了武则天是其小娘,而玄宗李隆基反纳了子妃杨玉环,前者无双,后者古有。不为人恨,而为人笑。爱美人是玄宗一特,为了美人,他可以杀妻灭子。玄宗最爱的美人有梅妃江采苹与杨贵妃杨玉环,两个美人互相争宠,互相吃醋。

玄宗夜寝梅院时,杨贵妃竟是醉酒伤情。洒泪唱曲词一歌为证: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

浩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

歌完含泪含怨,恨三郎别院成欢,这边冷落了痴心人。当玄宗夜寝杨院时,梅妃泪花长流,苦守宫门。有卜算子咏梅一词为证:

花开浓晚冬,懒雀栖身边。

总是夜来风声急,花落雪地间。

想春怕春归,牡丹来争艳。

懒雀离奴远飞去,天外更有天。

歌罢梅妃更是伤心落泪,玄宗留下多个宫庭妃子争宠、吃醋的故事。

唐玄宗又酷爱文艺,他不但亲自编出剧本,还亲自加入演出,在宫庭中养有一个一千多人的戏班子。因戏班子设在梨园,后人才将戏班子称为梨园世家,并尊称唐玄宗为梨园世家的祖师爷。可以说唐玄宗为人类的文艺兴起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为代表的唐诗,为中国之最,这与唐朝的兴盛和玄宗的热爱文艺分不开。李白酒中有诗,诗中有酒,称为醉酒诗仙;杜甫成为诗圣;唐朝有一群伟大的诗人将唐诗推到了顶峰。统有唐诗、晋字、汉文章的美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玄宗因酷爱杨贵妃,忘乎所以。玄宗封其家兄杨国忠为丞相,称杨玉环的姐妹为姨。封杨玉环的大姐为大姨“韩国夫人”;二姐为二姨“虢国夫人”;三姐为三姨“秦国夫人”。玄宗对这几位夫人们那是猫偷鱼吃与夫人们共欢。杨玉环并不吃醋,这叫肉烂在锅里。杨玉环情愿姐妹们将三郎栓住,栓在她们姐妹的身边。而杨国忠虽说与玉环姐妹不是亲兄妹,但他与虢国夫人兄妹乱常,外人极笑,玉环视而不怨,玄宗也不生气,一笑了之。

玄宗为了杨贵妃养奸为患,因玉环喜欢,收安禄山为义子。杨玉环与安禄山苟且偷生,玄宗并不在意。大臣们上奏朝庭说安禄山有反叛朝庭的心肠,玄宗皇帝不信,只听杨玉环保护安禄山这个野皇儿。有西江月一词为证:

心中只有美女,玉环说一是一。

江山社稷是何物?爱妃笑容为奇。

任由野藩进殿,只得爱妃心欢。

养患成奸竟不晓,大祸就在眼前。

这是唐玄宗爱美的写照。再说杨国忠因看不上安禄山,一个野藩将领在朝中的傲气。特别是安禄山与虢国夫人有苟且之事,这是杨国忠最不能接受的。但杨国忠上奏玄宗说安禄山图谋不轨时,玄宗只说是为情由虢国夫人引起。玄宗认为虢国夫人为朕所有,皇儿安禄山与她亲近,和你杨国忠兄妹乱常朕都不生气,你们不要因此互相打击。

杨国忠上奏不灵,只是心中不悦。在妹妹杨玉环那里,更不能说安禄山一个‘不’字,有气无处出。杨国忠一想到安禄山,就吓得出一身冷汗。因为在杨国忠看来安禄山是一只野兽,他必然要造反朝庭,一旦安禄山造反,他最不能放过的就是自己杨国忠,然而杨国忠也想到辞朝还乡,回到家乡蜀地躲避是非。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杨国忠已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只好在趟浑了的水中混下去。

直至安禄山公开扯旗造反,杨国忠趁机劝说玄宗逃往蜀地,回到杨的家乡,躲避战乱。这样真的去蜀地,杨国忠将要达到控制玄宗的目的。为此杨国忠又让妹妹杨玉环,吹玄宗的耳边风,劝玄宗去蜀地。以秦叔宝的玄孙秦国模、秦国桢为首的一批朝臣,主张皇上御驾亲征,讨伐安禄山,重整朝纲。但是玄宗还是听了杨玉环之言,要逃向蜀地躲避战乱。朝臣们心中有气,但皇帝就是皇帝,臣子只能服从,太子李亨也不敢不从。

玄宗问杨玉环:“可否将梅妃一起带走?”杨玉环生气地说:“皇上要带,只管带梅妃一起逃走,玉环留下等到安禄山来杀头。”玄宗见玉环生气忙说道:“不带就不带,何必着急,只带你一人便是。”玉环一笑,与玄宗慌忙上路。

当逃难的队伍至秦岭马嵬坡时,以陈玄礼为首的一些武将,架空了皇上,先诛杀了杨国忠,随之要求玄宗皇帝交出杨玉环,说杨贵妃养奸安禄山,给大唐带来后患。玄宗不舍杨贵妃,只是乱军呐喊不停,有冲进内帐连玄宗一起杀死之势。唐玄宗急得像热锅中的蚂蚁,坐立不安。

杨玉环见大势已去,为了保全玄宗性命,洒泪给玄宗叩了头说:“万岁保重,奴婢今生不能与陛下白头,愿来世变牛马伺候万岁一生。”杨玉环勇身走出帐外,被乱军捉住,用白绫勒死。杨玉环死时露出一丝微笑,她变成一股彩云腾空而去,完成了她绿牡仙子伴五龙的使命。有诗为证:

一任伴君讨君欢,一枕睡时总难眠。

虽说牡丹花为王,只恨群芳来争艳。

盛时醉酒百花亭,杨氏一族最为先。

甘心愿为三郎死,留得幽香在人间。

杨玉环一死,玄宗在马嵬坡停止了逃难。以郭子仪、陈玄礼为首的一批武将,保太子李亨御驾亲征,战败了安禄山,夺回了长安。请回逃亡的唐玄宗还朝,李隆基重做皇帝。在查找他的梨园戏班时,所剩无几,途中各别跑掉,大多被安禄山的蛮兵杀害。三万嫔妃多被安禄山的蛮兵掠走,尽由安禄山占用。各别逃走的因长期被冷宫,也不想再回来。只有梅妃的下落不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给玄宗留下了个想头。

却说梅妃江采苹乃是天上七色仙子第五色青色仙,青芍仙子的第二次转世。青芍仙子第一次转世是侍奉楚霸王项羽的妃子虞姬。虞姬在九里山战场上横刀自刎以后,她的鬼魂被五殿阎罗王阎五收留不放,阎王爷也起了爱美之心,想把青芍仙子留由已用。后来两位执法勘察阴曹地府时,被仙人罗公远揭发,五殿阎罗在两位执法的威慑下,不得不放她转世。青芍仙子第二次转世来侍奉唐玄宗,与第四绿色仙,绿牡仙子转世的杨玉环杨贵妃,同时侍奉唐玄宗,成为了一夫姐妹。因此后人把牡丹、芍药花称为姊妹花。

却说梅妃因玄宗皇上带杨贵妃逃走,不让她一起逃难,梅妃认为她与三郎恩义已绝,为保她的贞节,为了不落入安禄山手中,她只有自行了断。当她拿起白绫要上吊自缢时,仙人罗公远赶到,罗公远用佛尘掸掉她的白绫说道:“娘娘不可绝望,万岁爷还须娘娘伺候晚年,请娘娘多加保重。”梅妃说:“安贼大兵已进我皇城,吾今不死,就要落入安贼手中,与其落入安贼手中,倒不如一死了之。”罗公远说:“本仙能救娘娘躲过大难,请娘娘听我的安排。”罗公远作法,忽见宫中出现一农妇,罗公远对那一农妇说:“你快与娘娘对换衣装,救娘娘逃走。”那农妇拉梅妃娘娘进入内宫换了衣装,出来时梅妃已是农妇打扮,见那农妇穿着梅妃的凤衣,已死在宫中。罗公远作法,张果老牵着毛驴来到。罗公远说:“你将娘娘驮到白云山小蓬瀛修真观中暂住,不得有误。”张果老说:“小仙遵令!”他将梅妃驮走。

罗公远刚才说到要梅妃伺候万岁爷晚年,那唐玄宗的晚年是多少呢?要看两位执法勘察阴间而知。

话说殷紫、殷飞两位执法勘察阴曹地府时,上仙罗公远揭发五殿阎罗私藏美人虞姬鬼魂一事有功,两位执法特命罗公远为副察之职,与两位执法同察阴间。当查到生死簿时,发现所有转世的前五条龙,只有出生日,而没有寿终日。殷紫执法问阎罗王:“前面四条龙的寿终日没有,尔等是怎样作出寿终日的?”阎罗王说:“看当时的情况而临时做出的。”问其原因,阎罗王们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孙大圣在阴曹查找他的生死簿时,给一起撕毁的。也有的说是九头蛟在查看龙的生死簿时,把龙的寿终日给去掉了。所以真龙转世,只有出生日,没有寿终日。这样的现象,没有女娲娘娘旨令阎罗王是不敢擅自作主的。

殷紫、殷飞两位执法认为真龙转世,应该补上寿终日。罗公远提第五龙唐玄宗的寿命应在八十岁。阎王爷说:“我们也得有个活动时间。”两位执法同说道:“就定在七十至八十岁了。”阎王爷命判官将龙的生死簿添上寿终日,判官动笔添在生死薄上。

两位执法又命罗公远上仙,亲自送青芍仙子的魂魄转世人间,并让罗公远看护第五龙李隆基所为,如有大灾大难可随时保护。因上仙罗公远奉命左右在唐玄宗的身边,罗公远尽心敬职。在李隆基剿灭韦氏的当天夜间,突然有一只白色狐狸精冲到李隆基面前,用四爪要抓李隆基。在危急关头,是罗公远上仙赶到御林军大营,赶跑了白狐狸精,救了李隆基的性命。

安禄山造反兵进西宫的前一个时晨,又是上仙罗公远救了梅妃。罗公远让张果老用毛驴将梅妃娘娘救到小蓬瀛修真观中暂住。后又点化秦国桢与罗采二人进观与梅妃江采苹相见,让梅妃与皇上李隆基得到团圆,度过晚年。

梅妃回到李隆基身边,玄宗悲喜交加,与梅妃抱头痛哭。梅妃劝说玄宗传位给太子李亨,自己安享晚年,玄宗应允。当玄宗找传国玉玺给太子时,玉玺不见了,玄宗以为失落在逃亡路上,其实不然,这玉玺是传国之宝,是跟着真龙天子走的。这次玉玺一走,待三百年后第六位真龙转世时,才会出现。

唐玄宗于天宝十五年(公元七五六年)秋天七月吉日宣旨,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号称肃宗。肃宗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册封生母杨氏为太后;封张氏为皇后;立广平王李俶为太子;李俊为建宁王。

时到肃宗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李隆基崩逝。玄宗一生七旬开外,坐帝四十余年,享尽了人间所有的一切一切,创造了人间的荒唐。他坐帝拥有嫔妃三万余人,可算华下第一,唐玄宗爱美人是历史一绝。梅妃爱梅,他下旨兴建梅苑,供梅妃欣赏。杨贵妃爱吃荔枝,玄宗旨令专人从南方运来荔枝。为了使荔枝保持鲜艳和水份,官员们将荔枝树连根拔起,用泥土护住根须,运至长安城后,再将荔枝从树上摘下,供杨贵妃一人享用。为了让杨贵妃穿上合体的凤衣,拥有七百多人的队伍为杨贵妃量体做衣,伺候一个杨贵妃要有千人之多。唐玄宗所养的戏班子也有千人之多。唐玄宗的一生可说风流倜傥,绝古厚今。有西江月一词为证:

幼小神童盖世,英年文武齐扬。

女儿国中度春秋,龙行尽是荒唐。

梨园甘当小丑,戏子伴君无羔。

吃尽穿绝总是情,人间将有安享。

君王得陇望蜀,妃子争宠忧伤。

江山社稷无心顾,只要爱妃情长。

史记虽为盛唐,君称又是明皇。

养子为患熟无知,落得马嵬下场。

坐帝四十余载,享年七十有长。

前世女娲亲点龙,执法双送昭阳。

幸得梨园祖师,人间留有戏唱。

悲欢离合锣鼓响,人生何需奢望。

第五龙李隆基归龙坛以后,两位执法向女娲娘娘复了仙旨。女娲娘娘随后又下来仙旨:“由两位执法观察京娘姑娘要人类文明留下贞洁,观察完后复旨。”两位执法接旨后命罗公远上仙前去。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我突然无敌了啊

    我突然无敌了啊

    叮,无敌系统融合宿主。叮,传送宿主无敌修为。叮,恭喜宿主从此无敌世间。叮,从此少年就开启了一段无敌的咸鱼路。。
  • 逍遥武帝

    逍遥武帝

    这一路,我注定会沾染无数无辜之人的鲜血,这一路,注定会被人唾弃,这一生,尊严,生命,人性,我全都可以丢弃,不忠,不义之事也尽数做全,只为了,再见你一面,待我,站于这苍穹之上,寻得这复生之法,你我永生不分离,正逍遥,郑逍遥,逍遥疯子之名,响彻于天。何日寻得逍遥法,再见当年美娇娘。
  • 天峫神兵

    天峫神兵

    天劫将至,最后居然是一场阴谋!尚重天上,南宫家废物南宫诀羽之子--南宫林诺,被天邪附体,成为一代邪神,由于从小没有见过父母,所以天生寡言,为了在这个世界上能生存下去,所以学会了生存之道,在这个世界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征程!
  • 一元珠

    一元珠

    一个不该存在的少年,却被当成药材养成,从顺从命运到抵抗,生死机遇后如何在人修真界下踏上巅峰
  • 修仙禁事

    修仙禁事

    登临青城山的薛慈,偶然穿越迷雾,出现在了另一个世界。妖?魔?修仙者?且看一路彷徨的薛慈如何安身立命,在这魑魅魍魉的诸天傲立绝巅
热门推荐
  • 倾听细雨

    倾听细雨

    天空突然飘雨,有人欢喜有人愁。生活的不尽如意,倒也平平静静。这片刻宁静突然被打破,似真似假,如梦幻般。改变的不是两个人的命运,它是只青蛙啊,可是活得太久它成精了。坚强勇敢,向往美好爱情,因为一个人喜欢雨天,喜欢和恋人漫步在细雨中,就这样走着走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族之重生者归来

    龙族之重生者归来

    孤独是龙族的诅咒,丧钟是最后的悲鸣。不想再孤独的叶凡重生归来,可惜那个世界总是如影随形。“青铜与火之王出现了,叶凡大人,快去带领我们战斗。”“哦,是吗?把这串羊肉带上,帮我烤一下。”“大地与山之王出现了,叶凡大人,快去带领我们战斗。”“呐,我要赶快回家收拾一下防地震套装啦。”“天空与风之王出现了,叶凡大人,快去带领我们战斗。”“抱歉,风太大,我要回家收衣服了。”“不好了,叶凡大人,黑王和白王杀过来了。”(呲楞~刀出鞘声)目光冰冷的叶凡盯着这些恐怖的存在,发出了最后的警告:“嘿,我警告你们,不要碰我的普通世界。”
  • 北三国

    北三国

    就一章吧!发现的有点晚了!!董卓和貂蝉!!
  • 盛宠天下之倾世皇妃

    盛宠天下之倾世皇妃

    简介:她是西境女子,中原皇帝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特求亲西境,乃是当今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喜欢骑马射箭,不像中原女子那般温柔端庄,她任性,太子说,“她是太子妃有资格任性”,她喜欢一生一世一双人,不喜中原的三妻四妾,因此,太子为了她,不纳妾......
  • 倾城邪女

    倾城邪女

    我,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什么天下第一都得在我脚下!那个什么绝世妖孽都靠边站啊,我女王大人来了,还不快跪下,还要我动手么,哼!我就是绝世邪女!
  • 网恋馅饼

    网恋馅饼

    当网络刚刚普及的时候,上网对刘永还是一个陌生的事。刚刚离异的他,对女人和感情还处在排斥阶段。一次非常偶然的意外,国庆长假的他被锁在了与世隔绝的办公大楼里。万般无奈之下,朋友教会了他上网,也帮他注册了网上交友聊天软件。当他身处封闭的环境之中,却由神奇的网络为他打开了另一个精彩纷呈的虚拟世界。他通过网络,不但看到了真实世界的虚伪,也看到了虚拟世界的真诚。他不但通过网络修正了他对异性的偏见,也开始思考自身的不足。终于,他在网上深深地爱恋上了一个红颜知音。当他终于可以走出封闭他的大楼时,他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梦中情人。然而,虚拟与现实的错位,使他又一次痛失真爱!他发誓,用一生去寻找那份已经……
  • 修仙之武道神尊

    修仙之武道神尊

    穿越重生,武道修炼林飞被老爹安排去城里读书,可事情却并不简单......看林飞如何一步步雄霸武道,成神成尊!
  • 网游虚空掠夺者

    网游虚空掠夺者

    商人掠夺财富!贵族掠夺权势!王者掠夺领土!而神祗掠夺信仰!更有恶魔掠夺灵魂!成为被掠夺者?或是掠夺者!这从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对于重获新生的白炙而言,需要掠夺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
  • 我真的江郎才尽了

    我真的江郎才尽了

    多年以后,凌云已打下了一片偌大的娱乐帝国,站在了世界娱乐圈的巅峰。然而每当有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时候?凌云也是懵圈的,因为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但当你问他是如何开始踏入娱乐圈的时候,他总是会感叹道“那是在燕京的一个小烧烤店,我认识了一个东北大汉,两人相谈甚欢。然后,我就喝醉了,再然后,我就莫名其妙的丢了八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