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3300000032

第32章 紫气东来佛东渡

紫气东来带佛光,舍利定向宝塔藏。

道教欢迎佛来华,多教共存兴华章。

话说释迦牟尼,乃古印度国国王的传位王子。他生下时,整个王宫一片福光照耀。释迦牟迦尼直到八岁,不哭不乐,但学习聪明过人,梵文、印语一学就会。印度国王与王后,对释迦牟尼特别喜爱,小时给他金银财宝,长大给他最好的美女。可是释迦牟尼一不要金银财宝;二不要众多美女;三不要王子王位;他一心寻求往生极乐世界。在他看来,只有佛的世界,才是他的极乐世界,那个世界才是他想往的地方。

释迦牟尼来到雷音寺庙宇出家修行,创立了佛教。他修炼成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炼得金钢之身;第二阶段是炼得真魂出窍;第三阶段是炼得灵魂能现出人体、人形;释迦牟尼前后用了一千五百年,修炼成功,成为了佛祖。在第一阶段中,释迦牟尼用了五百年,分五个步骤修炼。前一百年炼不吃不喝;再一百年炼闭目静坐,心中如空;又一百年炼的是肉身不腐;第四百年炼的是坐身如石;第五百年炼的是身躯金钢如玉;这五百年过去,释伽迦牟尼已经炼成忘掉七情六欲与世隔绝。

修炼进入第二阶段,释迦牟尼又用了五百年炼得真魂能离开身体,随出随入,来去自由,灵魂离开身体的时间,可长可短。到了一千年的时间进入第三阶段,就是炼得用自己的灵魂显现自己原来的模样,可随有随无,随大随小,佛光普照,如去如来,炼得成为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修成正果后,开始著经立书,讲经传教,设立经堂。如来佛祖在设计传教去向时,曾有多方考虑:一上天,但世界只有三个天庭,三天均已满位。三天有:玉皇大帝为东天、安拉真主为南天、教皇天主为西天,他们站居了三天之主。在大地进入造人时期后,最先走出地府的有女娲、夏娲、英娲,因此上天也就有了掌握天空的位置。如来佛祖是晚到了一步。如来佛祖考虑的第二步是留在人间,但是他到人间哪里去呢?他不得不慎重思考。去西方,那边是政教合一,外来教旨插不进去。而东方则是政教分开,东土虽然已有儒教、道教,但宗教只管传教,不管政务。这样正合如来佛祖的心意,正是如来佛教传播的好去处。所以如来佛祖决定派使者来东方商谈,让佛教进入东土传播。

正当如来佛祖垫定要来东方之际,东方正在整顿三界,由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派太白金星去请如来佛祖,这正中如来佛祖的下怀。他高兴的来到东方帮助玉皇大帝,用五行山收压了孙悟空五百年。那次虽说如来应约来东方干预东方的所作所为,并不受东方人们的欢迎。因此这回如来佛祖想到东方来,他得先派人到东方,可说是投石问路来了。

有接引、准提两位教主他们作为佛教代表,遵如来佛祖的遣使来到东方。当两位教主驾祥云进入东方地界时,这里早有两位执法和南极仙翁前来迎接。南极仙翁在云头拱手呼曰:“两位教主尊驾一路辛苦了,我等迎接来迟,多请见谅。”接引、准提两位教主同拱手打揖说:“多谢贵方东主前来出迎,我等还礼了。”两位执法殷紫、殷飞也上前拱手说:“欢迎两位教主,初次光临我方。”

接引教主对南极仙翁说:“敢问仙翁,这两位道友就是南极冰穷山得道的,有老祖令、娃娲功符身的那两位执法吗?”南极仙翁笑着说:“正是我东土掌管三界的殷紫、殷飞两位执法。”准提教主对两位执法拱手说:“久仰,久仰!两位执法艺高盖世,我们有幸一饱眼福,我们再次礼过去了。”说着两位教主深躬揖礼。两位执法忙还礼,殷紫执法说:“两位前辈,此举严重了。”

南极仙翁对两位教主说:“老祖口诏,请两位教主到南海落伽山,与观世音辞航道人进行商谈,观音菩萨已在南海迎宾阁等候,两位教主请。”“请!请!”五人驾祥云奔南海落伽山而去。

话说南海落伽山,是辞航道人出家的落脚之地。辞航道人原名叫李正道,当年李正道曾在夏桀王朝任府尹,夏桀王的首都是夏都,在今郑州地界。李正道坐的府尹为洛驿,在今洛阳地界。李正道因看不惯夏桀王的腐败与残暴,对夏桀王提出上谏,得罪了夏桀王,因此被夏桀王推出法场砍头。多亏了恩师老子,令白虎神将他从法场叼出,救治在荒草原野保住了性命。李正道得救后,一心跟恩师老子出家学艺。在荒草原野之中师父老子骑牛,李正道步行,走呀,走呀,总也走不出大草原。一日,李正道对师父说:“我们何时才能走出大草原?”师父老子说:“心诚时,才能走出大草原。”他们又走了不知多少日,李正道饿得腹中乱叫,饿得难忍,他对师父说:“师父,我们该找些吃的了,我的腹中甚饿。”师父说:“你要成仙得道,哪有喊饿之礼。”李正道说:“徒弟实在是饿了。”老子说:“既是这样,我在此前方这个屋子里准备锅灶,你去找些可食之物来,如找得到你可以冲饥。”说着话老子手一指,点化出一间屋子。李正道遵命去找食物,找呀,找呀,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找到了一棵茄子树,树上面结有一只大茄子,李正道见它可食,就高高兴兴地把茄子带了回来。师父老子一见问道:“是有人种的,还是野生的?”李正道说:“独此一棵,是野生的。”师父说:“那你就放在锅里煮,煮熟了等我回来再吃。”说完师父老子骑牛走了,李正道一人煮茄子。等茄子煮熟了,盼着师父回来。左等他不回来,右等他不回来,总等总是不回来。李正道心说:“茄子煮的过火了,就不好吃了,师父回来定是不高兴。”心中想着他就掀开锅看一看,可是等他把锅掀开,锅中的茄子蹦出锅来就地滚跑,煮熟的茄子哪能让它跑掉?李正道随后就追,一追就追到南海,茄子滚落到大海之中。李正道向着茄子纵身一扑,茄子立刻变成了一座大山。李正道扑到了山上,立刻他就成了仙人,修得道号为辞航。这就是落伽山的来历,辞航出家的地方。辞航道人成仙后,常为老百姓做好事,保佑老百姓家家平安。后人有诗赞曰:“

西湖三月景,南海一枝香。

辞航何处去?百姓家中往。”

西方两位教主初到落伽山这大海之滨,觉得心旷神怡。认为这里是世外桃源,他们心想:“佛祖想来这样的地方传教,真乃是最佳选择。”几位落下祥云,早有辞航观世音菩萨在此等候。观音菩萨上前拱手说道:“两位教主一路辛苦,我等接驾来迟,还请多多海涵。”两位教主拱手说道:“多谢大仕菩萨相迎,多谢,多谢。”两位教主见了观世音,倍感亲热,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是兄弟?是教友?还是什么关系?一时难以断定。几位随观世音菩萨进了迎宾阁,观世音一一让坐,仙桌上早有仙童摆上了蟠桃、仙果,还有琼浆玉液等,一切按上等贵宾招待。双方排坐时,是按面对面排坐的。一面是:接引、准提两位教主,他们是佛方代表;一面是东方代表:观世音、南极子;殷紫、殷飞两位执法为记实刻写的执笔者。

一切停当,谈判开始,双方坦诚,有话必言,互敬互谦。通过一阵商论过后,排例出几项扼要。最后达成:

第一条:东方欢迎佛教传入东方。印方要求东方的道教、儒教、传入西方。

第二条:各自传教,互不干扰。互敬互协,共同抚正,教为民生。

第三条:政教分治,教政为友,拥政为民。

第四条:欢迎新来的教派,欢迎多教拥政,欢迎佛光普照,多洒甘露。

条文一列出,两位执法用娃娲功,将双方所订的条文一一刻录在迎宾阁堂的墙壁之上。刻录得一壁好字,使得观看者无人不叫好称赞。

谈判结束,接引、准提两位教主不作多的停留,他俩忙回印方向如来佛祖复旨回音。佛家印方教主走后,观音菩萨提出南极子多留几日,也好叙叙表兄表弟之情。南极子不敢多留,他要尽快向老祖复旨。观世音菩萨看着两位执法,对殷紫执法深感亲切,因为殷紫执法原来的魂魄是由善财童子的魂魄所供,故而看他亲近。观音菩萨说:“两位执法能否多留几日?”殷飞执法说:“我们也要同仙翁同行,向老祖复旨。”

观世音菩萨将几位送出落伽山,回洞修炼。但是他对刚才送两位佛方教主出山时,那种情节总是留在脑海里,一时又解不开缘由。观世音菩萨送准提、接引两位佛方教主出山时,出乎仙礼,竟是用了握手分别礼,就在握手的刹那间,双方如同电激一般,一时撒手不开。这一原因只有元始天尊知道,元始天尊所以让观世音接待佛方使者,因为观世音菩萨命中有东道西佛的两个教位。观世音不但有两个教位,他还有两个身位,两个名位。一是辞航道人,男人身位;一是观音菩萨,女人身位;他本是男人,但又是女人像。这是因为他作善事,作得又多又广的结果。

仙界佛界达成协议,人间自然就有了来往。大唐朝太宗李世民,派御弟唐三藏玄奘大和尚到西天去取经,如来佛祖甚为高兴,因为这正是他传教东方的大好机会。前后用了一十八年的艰难跋涉,唐三藏回朝,取来西天大量经书。李世民见到经书,有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李世民是降生在寺院中,这也是一种缘分吧!

不久,东天玉皇大帝又来搬请如来佛祖帮助通天教主共摆天河大阵,抵挡董开元救母,抵挡东天第二次大闹天宫。如来佛祖更是一搬即动,他来到东天,在天河阵中他把守南门。这次来东天,如来佛祖可吃了大亏,他的手指被董开元的喾帝天河刀给砍掉一节,多亏了女娲娘娘为他做了假指,才没被仙界传开。

如来佛祖两次亲临东方,对东方产生了好感。他一心让佛的光芒,照耀在东方。在他舍弃肉体火化时,他的手指留下了舍利,如来佛祖心中明白,这是女娲娘娘宝石所为,他决定将佛指舍利留在东方。在唐三藏第一次取经时,他将很多的经文、佛指舍利和佛祖足印等带回了大唐,这也是如来在造福东方。这样一来,不但在中国,就连整个东南亚,日本、朝鲜等也是一片佛光,佛教盛行。

佛指舍利留在东方,女娲娘娘下旨两位执法加强保护,不得有闪失。殷紫、殷飞两位执法接到女娲娘娘仙旨后,加强了对佛指舍利的保护。

如来佛祖身在雷音寺,加紧向东方派遣了佛门弟子,派喇嘛到西藏布达拉宫传教主持,派****到西藏大召寺传教主持。经准提教主的提议,如来佛祖又派迷勒陀佛到乐山,派普贤菩萨到九华山,后又派鉴真和尚到日本等,使佛教很快在东土生根发展。为东方带来了佛光和繁荣,给东方的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有诗为证:

紫气东来佛光照,香烟缭绕木鱼敲。

众徒虔诚拜佛尊,颂经如歌声声高。

庙宇座落半山腰,佛光灯火照通宵。

各方施主来香晋,殿里殿外人如潮。

佛祖舍利留东方,和尚僧人齐欢唱。

苦修空渡在佛场,七情六欲早忘光。

和尚头顶九支香,颂经木鱼更敲响。

古刹总有佛光照,一生求得有真章。

话说佛教,自大唐天子太宗李世民派玄奘西游取回佛经以后,渐渐地在中国形成了两个派系:一是以观世音菩萨为首的所谓大佛教派,也叫做汉佛教;一是以喇嘛、****为首的世袭藏传佛教派,也叫藏佛教。大佛教派除了和尚僧人以外,在民间为松散型,教于民,民不册教。

百姓中信教者多是以吃斋念佛,初一十五烧香祷告为之。而藏传佛教则不同,它曾一度是政教合一,教民所生子女即是教徒,教徒对佛的虔诚,远远超过大教信民。

在苦海空生的和尚们真有成功者,如普贤菩萨、大悲和尚,他们都向如来佛祖那样,圆寂火化时,留下真身舍利。而藏传佛教,一代喇嘛、****圆寂后,留下遗言,转世为神童,换体不换名,再来主教。

话说舍利它是信佛者的追求,人间之瑰宝。舍利当然属如来的佛指舍利为最,它曾得到女娲娘娘点化。佛指舍利自来到东方以后,引起了一些野仙、邪神的妄动。一日,东海九头虫化身小和尚模样,来到法门寺舍利宝塔,要盗取佛指舍利。说起法门寺舍利塔,自玄奘大和尚西天取经带回佛指舍利和佛祖足印以后,大唐各代皇帝对佛指舍利和佛祖足印(后被唐三藏亲手刻成拓石)都是视为瑰宝。都要严加保护,严加收藏,所以当时有佛指舍利在东方,执法护宝塔底藏的歌谣。

却说大唐天子太宗李世民,因出生时降在一寺院之内,因而对佛界有了不解之缘。他登基不久,便派御弟唐三藏到西方如来佛祖那里去取经。一路上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的护卫,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用时一十八年,才从雷音寺的如来佛祖那里,取回真经九九八十一本。

另外还有一件只有唐三藏和如来佛祖,两位佛家知道的宝物——如来真身佛指舍利,和一件佛祖足印也让唐三藏带到了大唐。如来佛祖所以传音暗地里交予唐三藏,怕的是一旦公开,路途中会被妖孽抢走了这些保密之物。就连孙悟空、猪八戒等几位徒弟也不让知道,怕的是人多嘴杂,但没有不透风的墙。

在当时天空中有三个天,人间有五教。三天:有玉皇大帝为代表的东天;由真主安拉为代表的南天;由天主教皇为代表的西天;南、西这两个天,又统称为西天。人间有五教:道教、儒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各教都有各教的功法。另外各地的游神、散仙、妖魔鬼怪,多有出没,也有各地孽畜肆意恶作,世态不益安然。所以如来佛祖对舍利和足印的东行之事,还是认为秘密的好。唐三藏回到长安城,见了大唐天子李世民才说出,佛祖真身的佛指舍利和佛祖足印的事情。

唐王李世民一听,甚为高兴,立刻下旨斋戒三日,更衣淋浴,接见佛指舍利和佛祖足印。仪式过后,李世民为了佛教在东土普及,下旨御弟唐三藏翻译佛经,把梵文译成中文,并下旨唐三藏将佛祖足印刻拓石,另外又下旨各地名山、古峰,修建佛塔,以视对佛祖的敬仰。这样一来,佛祖真身舍利和佛祖足印与足印拓石就落在东土大唐,时间长了这些事情已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仙界、教界更是一场轰动。幸亏大唐国势强盛,一些妖怪不敢冒然下手。可是不知深浅的东海九头虫,以为他会变换成人的身形,竟大胆的进了舍利塔,要盗取佛指舍利。

殷紫、殷飞两位执法明知九头虫出了东海,进了长安城转到法门寺,进了舍利塔,他是来盗取舍利的。九头虫在塔中的一切活动,两位执法故作不知,等九头虫带着盛佛指舍利的五套匣出舍利塔后,殷紫、殷飞两位执法突然发出红、绿两道光,把九头虫罩在光中。九头虫被烧得滚地大叫,口喊求饶。两位执法作法,搬来九头蛟。等两位执法向九头蛟说明情况后,九头蛟气的对两位执法说道:“两位执法,这是哥哥我护海不严,才出了这种败类,让我吃掉就算了。”九头虫一听巡海夜叉要吃掉自己,忙求饶说:“爷爷饶命,爷爷饶命。”殷紫执法对九头蛟说:“且饶他这一次,你把他带回东海,交给敖广龙王,让他严加看管。”九头蛟说:“难得两位执法小哥宽容,我谢过两位执法,我带他走也。”九头蛟把九头虫带走后,两位执法对佛指舍利更加严守,不敢有任何松懈。

仙界一眨眼,人间几十年。话说一代盛世大唐真龙天子李世民驾崩以后,大唐去向****。先是武则天篡唐兴周,接下来的是安禄山、史思明造反带来的“安史之乱”。到唐僖宗年间国势又有好转,但是两位执法经过推算得知:唐朝大将驸马朱温,很快就要篡夺大唐天下,改朝为大梁。大唐将结束李家皇位,世态又开始****,走向残唐五代。两位审时度势,决定趁唐僖宗年间尚有国力,将佛指舍利装入五套金匣在法门寺,建塔藏宝,以息逝各界对佛祖真身舍利的欲望。更要紧的是等千年以后,到了民主社会主义时代,将宝物还给人民。这是鸿钧老祖与女娲娘娘的最终旨意,也是两位执法整顿三界留给人民的礼物。

话说这日,大唐天子僖宗皇帝,来到落雁寺祭祀大雁塔建塔一百周年。寺院的主持高僧们早已准备了祭祀用具,在休息室准备了鲜桃鲜果。并有和尚们演作唱经会,僖宗作完祭祀仪式后,又在休息室喝了茶,吃了鲜果,看了和尚唱经。愉快的心情加上乏累,回宫后已是天晚,他靠在龙床不觉睡着。太监们知他一日劳累,一时不好叫醒他,由他睡去,一会儿皇上进入了梦乡。

就好像僖宗皇帝还在落雁寺,他听完和尚唱经,忽然大雁塔不见了,僖宗皇帝着急地大喊:“大雁塔哪里去?大雁塔为何不见了?”僖宗皇帝身体一晃动,醒来是个梦。太监们见皇上醒来,问道:“皇上是否传晚膳?”僖宗皇帝说:“朕自感乏累,先睡下,等候再说进膳。”太监们赶忙为皇上整床铺被,服侍皇上睡下。

僖宗皇帝刚一睡着,又是梦见身在落雁寺,但大雁塔不见了。皇上醒来时,心中郁闷。等快天亮时,皇上还是梦在落雁寺,大雁塔不见了。僖宗皇帝决定摆朝时,让大臣们破解一下此梦。摆朝时,皇上说道:“各位卿家,朕今夜连做三梦,同时都是梦到大雁塔不见了。昨日祭塔时并没发生异常现象,为何连做三梦,梦到大雁塔不见了。哪位卿家为朕破解出来?”

大臣们听说皇上连做三梦,大雁塔不见了,一时也是破解不出所以。但大家都知道这大雁塔是当年肃宗皇帝平定安史之乱以后,此处落下一群鸿雁,肃宗认为这是鸿雁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而来欢唱,故下旨修下这座大雁塔。如今皇上连做三梦大雁塔不见了,难道说这世态又要生乱了?想到这里,大臣们心惊肉跳,不敢多言。

僖宗皇帝见大臣们都不作声,心中很是气恼,皇帝说:“当年太宗皇祖,有魏征、徐茂公作臣,他们有问必答,都是知无不言。肃宗皇帝有郭子仪,也是危难救国。今日朕做出异梦无臣破解,朕今日就下旨,各位大臣,谁人为朕找来能人,能解朕的梦,朕必重用。”

这日,在长安城中出现两位算命的先生,口口声声称他们能前知三千年,后知四万月。大臣们将此事禀奏僖宗皇帝,僖宗高兴,忙下旨将两位先生请进宫来。皇上在保和殿召见两位先生,并让大臣们一起在殿上听事。

两位算命先生走进殿堂,若无其事,也不行大礼。僖宗皇帝不但不怪,反而让给两位先生看坐。两位先生坐定后,一位先生开口说道:“陛下可是为‘大雁塔不见了’而烦闷?”僖宗皇帝反问道:“是哪位大臣对先生言讲?”另一位先生说道:“是万岁自己说的。”僖宗皇帝心惊的忙说:“孤家何时对先生说过?”一位先生说:“陛下还正在说。”僖宗皇帝的心情又是一惊,目光懵然地说:“先生且莫打谜语,请一语道破。”另一位先生说:“是陛下挂在脸上的表情正在说出此事。”

此话一出,满殿的大臣,无一不惊讶,皇上更是一愣。另一位先生说:“陛下脸上说出陛下需要解梦,缘梦。”僖宗皇帝说:“正是,请先生指出迷津。”一位先生颂歌道:“

梦塔需建塔,塔底藏宝匣。

匣中有佛指,舍利护天下。”

另一位先生接着颂道:“

解梦应得门,寺外有军屯。

沙陀李存绪,太保十三人。”

两位先生颂歌罢,在殿中的所有人等一个愣神,忽然两位先生不见,君臣们一阵哗然。僖宗皇帝揉揉眼,往殿中上下左右寻视一番说:“奇也!奇也!各位卿家为朕解谜,快为朕拿个主意。”大臣们也是一时难解诗谜,个个低头不语。僖宗生气地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有了难处,臣子何为担忧?”这时一位大臣出班奏曰:“万岁,何不下旨请沙陀国李存绪入朝?”另有几个大臣齐声说:“对,对!诗中提到了李存绪。”这时僖宗皇帝也猛然想到,那两位先生在诗中提到了沙陀国大太保李存绪,僖宗皇帝下旨宣李存绪入朝。

几日后,有李存绪带弟弟十三太保李存孝来到长安晋见僖宗皇帝。僖宗见了李存绪如见亲人,竟称李存绪为御弟。大臣们山呼:“王爷。”李存绪问清情况后,说:“万岁不必担忧,那两位仙人只是让我们建塔藏宝,依臣看那佛指舍利也该隐藏起来,免得多生是非。”僖宗皇帝问道:“塔应建于何处?”李存绪反问道:“那两位仙人在诗中可曾提起到?”一位大臣插话说:“其中有一句是‘解梦应得门’。”李存绪一听说“应得门”,他说道:“塔应建在法门寺,在那里可得个门字。”

僖宗皇帝听了李存绪的话这才恍然大悟,僖宗皇帝正式下圣旨:“在法门寺建筑佛塔。”塔位座落在寺外的一小院中,建塔由李存绪监管,有李存孝带兵护守。

经过工匠们近一年的劳动,佛塔终于建成了,僖宗皇帝带大臣们观看后都说满意。塔身为九层,塔面为八面,塔底为地宫。地宫是藏佛指舍利的地方,对外是保密的,只有皇帝与大臣们才可以进入。僖宗又下旨让银匠打做金匣,金匣按九五之尊做成五套装,第一套为金棺合,纯金铸做;第二层为二套棺,打金做成莲花花纹;第三层为三套棺,打金做成,花纹有宝珠镶嵌;第四层为第四套棺,花纹有宝珠、钻石镶嵌;第五层最外一层为五套棺,打金做成,花纹有宝珠、宝石、钻石镶嵌。

金匣做好后,僖宗皇帝观看后很满意。随即下旨凡是参与埋藏佛指舍利的人等,一律斋戒三日,举行仪式,将佛指舍利放入金匣中。按五裹,将小匣放入大匣中,形成共为五椁,椁椁带锁,严丝合缝,待放入地宫与塔身形成九五之尊。僖宗皇上下旨择吉日举行藏礼,经大臣们商议,僖宗皇上同意定在本年四月十八日举行。

到了四月十八日这天,僖宗皇上与大臣们都把身穿的官服,改换成礼服。僖宗皇帝要亲自送驾到法门寺,按帝王出殡的方式,有殡车拉着佛祖亲身佛指舍利金椁,由长安出城到法门寺。一路上和尚颂经,道士鼓乐,很是隆重。队伍到了法门寺,这里也有和尚颂经队,并有官兵把守寺院,待殡车进入寺院后,一切人等退出寺院,后事全由官兵来完成。

僖宗皇上与大臣们同在休息室休息,寺院外和尚们仍是鼓乐经合,颂歌不断。待藏宝一切完毕后,官兵们退出塔门,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只见狂风接地连天,黑云遮日,围观的人群与和尚乐队都自顾散去,官兵们躲进寺院正院大殿,不敢外看。不多时狂风过去,当人们再看宝塔时,塔底地宫一切皆无,只有出土的塔身一尊。

僖宗皇上与大臣们怀疑佛指舍利被妖人掠走,正要下旨派兵捉妖时,忽听得寺外传来歌声:“

一代明君兴大唐,接驾佛祖佑东方。

路不失衣好年景,夜不闭户有佛光。

文人倍出诗兴旺,紧随晋字汉文章。

唐室大振多修塔,祈祷社稷万年长。

天数该着出女皇,牡丹花开改洛阳。

幸有佛光来普照,使得武周早灭亡。

李字家业再兴旺,梨园盛祖唐明皇。

李白杜甫诗又唱,贵妃醉酒伴月光。

大好美景总不长,安史之乱犯朝纲。

多亏福人郭子仪,平定安史保大唐。

肃宗坐稳李家王,修建雁塔唱胜章。

唐室社稷百年兴,僖宗接得好时光。

连得三梦恨夜长,诏来连绪建塔忙。

佛指舍利应隐遁,留住佛光照吉祥。”

这位歌声刚停,又有一位歌声唱道:“

期数已满佛难挡,仔细家用中山狼。

李氏基业终归尽,驸与篡唐改为梁。”

这是两位执法殷紫、殷飞完成了藏宝的重任,又留下大唐社稷之歌,然后他们驾起祥云,云游而去。

僖宗皇帝听罢歌声,好不伤心,大臣们都来劝解。回到长安皇城后,僖宗皇帝对李存绪说:“御弟回到沙陀国后,多加敬业,多为李家社稷着想,仔细家中有狼。”李存绪说:“万岁不必忧心,那只是一首疯歌,怎能当真,微臣多加注意就是。”

李存绪回到沙陀国后,对各家兄弟细说了长安城中之事,各位兄弟听了也有心疑,他们加强军备,准备打仗。不久,唐室驸马朱温篡夺了大唐天下,改国号为梁。后有李存绪起兵,夺了权,改为后唐。这些都是后话不提,回转头来再接着说第五龙基龙。

女娲娘娘又向两位执法下达仙旨曰:“第五龙转世的时期已到,令两位执法去作安排。”两位执法接旨向娲皇宫行了仙礼,然后安排第五龙的事宜。欲知事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三谅客栈..more

    三谅客栈..more

    本文在依家书院第一时间更新,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WWW<!!!!http://www.*****.com/?novel.php?bid=3020内容简介:江湖便是一个圈子,圈子里的人带着各种面具匆匆而过想要到达顶点,不料却在边缘之处来回迷茫。有些人想要拖下面具,从江湖这场龙卷风的中心逃脱。却没想到,自己便是江湖。有他在的地方,便是
  • 扶苏来啦

    扶苏来啦

    扶苏因为好奇而来到一个叫赫尔星球的地方,参与了安国的皇权斗争,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伴随着复杂的人物关系……事情并没有结束。
  • 九界仙尊

    九界仙尊

    他曾是仙门弃徒,遭人陷害,元神被封,诸神弃之。数千年后他重生醒来,凭借不灭神魂,令八方风云乱,夺天地造化,掌生死之权,叱咤九境,诸神为惧。
  • 花千骨之琉璃般若花

    花千骨之琉璃般若花

    瑶池初见,他是高高在上的长留上仙,而她偷偷混入,变作小虫趴在树上,却被风吹落于他的酒盏之中。她的爱,从一开始就注定只能是卑微的。像小虫子一样的,渺小如尘埃她最初的目的,只是想寻一个安身之所,过简单平静不被妖魔打扰的日子罢了可是一个白子画,把她改变了。为了他,她刻苦练习,夜以继日,在仙剑大会上九死一生终于拜在他门下她,终究还是爱了他一个人,恨了他一个人。她说,白子画,我身上这一百零三剑,十七个窟窿,满身疤痕,没有一处不是你赐我的。断念已残,宫铃已毁,从今往后,我与你师徒恩断义绝。
  • 万古羲皇

    万古羲皇

    神州浩土,神魔逐鹿,佛道争锋。天降浩劫,神州大地满目疮痍。万载之后,浩瀚神州再度焕发生机活力,而一位无名少年,在一隅之地的青阳城应运而生。传奇,就此开启。(已完本老书战天魔神,万世妖尊,共计九百万字,各位放心入坑。)
热门推荐
  • 爱你是我决定这一辈子要做的事

    爱你是我决定这一辈子要做的事

    本书以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个丑陋且年纪大了的农村姑娘再现实生活种如何逆袭,常生活到遭遇苦难到如何幸福生活的全过程。主人工从无知到明白无知带来的全部代价,到最后和生活和平相处,过上美好生活的全部过程。
  • 逆世傲妃好生妖艳

    逆世傲妃好生妖艳

    什么?她只不过是穿越了一回,一夜误闯,美男出浴。为什么却要她的命运,与一个腹黑无耻的男人此生紧紧拴在一起了?!碧落泉水里,他一把紧紧抓住她的肩膀,邪魅笑道:“放开你也可以,我有个条件。”她淡然问道:“我听听你的条件是什么?”谁知这腹黑男轻笑道:“但说无妨,条件是你亲我一下。”“……”她一瞬被这绝美男人给劈得外焦里嫩了。你若想拥江山,我便辅佐你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帝皇。你若想拥无拘无束的生活,我便放弃皇位,与你畅饮甘酒,万世婵娟。透支千年泪,祭奠你的美,谁的笑藏尽泪光,谁的妖娆舞遍江山,谁的伤痕在歌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殿下倒追一千次:绝世萌妃

    殿下倒追一千次:绝世萌妃

    被一个无赖的人死缠烂打的倒追怎么办?韩心的回答是:“一是坚持,二是揍他,三是坚持揍他!”而某个无赖的回答是:“一是坚持,二是不要脸,三是坚持不要脸!“
  • 最好的结局是从未开始

    最好的结局是从未开始

    结局的意义在于创造过程,并非完美与否,有时候最完美的结局,是从未开始的开始
  • 农村保险知识问答

    农村保险知识问答

    本书介绍了我国保险法方面的相关知识,尤其涉及了广大农民所关心的农民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内容。
  • 都市高手爱娇妻

    都市高手爱娇妻

    他是一个高手,但仅限于武术,在情场上却是一个新手。起先遇到的几份感情都是过眼云烟,最后都被抛弃了。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她——百里冰,感情生活才进入长久的甜蜜中。在经历过爱情失败的他,在百里冰的安慰中走出了阴影,重新相信爱情。......也正是因为她,他有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 静心故事

    静心故事

    笔下所写;心之所想;悲欢离合热血真情。在脑海中的心心念念,希望通过文字的形式,流传人间。
  • 一别那些年

    一别那些年

    本文以李一文为第一视角,描写了高中班级里的故事。李一文是一个多种性格的人,和不同人的人在一起有不同性格。和傻大个(马洋洋)就是班里公认的一对笑话各种傻,和胖哥(王坚)在一起各种搞怪,与忧郁痴情帅哥(李明哲)在一起各种真情流露。
  • 两界真武

    两界真武

    从小练武的姜真武突然得到了能穿梭到符文之地瓦罗兰大陆的能力,从此,他走上了两界强者的道路!这里是一片雪原,这里是一片冰霜,这里猛兽横行,这里是弗雷尔卓德,这里是瓦罗兰大陆!这里有正义之地,这里有战争学院,这里有上百英雄人物……而一开始,姜真武比这部落里的普通人还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