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76200000020

第20章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2)

在我们的内心,每天会出现各种心理,但能够得到重复乃至不断重复的,都是我们最在意的事。因为我们对内心缺乏观照,所以,这种重复往往是被动的,是不自觉地被串习推动。我们看到喜欢的人,不由自主就高兴了;看到讨厌的人,不由自主就起了嗔心。但从来不去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绪?这些情绪是否健康?是否会使心陷入贪著或对立中?如果不加观察,这些情绪就会随串习自动复制,就像电脑中善于自动复制的病毒那样,最后发展到难以控制的程度。有些人相恋后,一旦失去对方,会情绪失控到自寻短见。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他把所有心灵能量都投射到恋爱中,从而制造出力量无限之大的情绪,并作为全部精神支撑。因为这种错误强化,失恋就等同于失去精神依托,甚至丧失活着的兴趣。如果不是把这种对爱的依赖放大到病态程度,失恋不过是一个挫折,哪至于构成这样的悲剧。

佛法认为,心是无常、无我的,这一特征决定了我们可以对心进行改造。在生活中遭人排挤,若嗔心较重,不但当时会生气,事后还会越来越气。因为这种得到重视的嗔心不会轻易善罢甘休,而会继续搜索出种种“值得”生气的理由,为怒火不断添加燃料,最终使嗔心冲天而起。如果在逆境现前时保有智慧观照,怒火就不会被点燃。如果在怒火点燃后还有一点观照,就不会继续火上加油,使内心完全燃烧起来。

因此,我们在谨言慎行的同时,应着重培养智慧观照,这样才会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和扩大,避免负面心理的重复和增强。

3.心分真妄二种

佛法认为,心分真心和妄心两类。真心代表着心的本质,在根本上,人心是圆满、自足的,并不缺少什么。正如《六祖坛经》所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虽然心原本万法具足,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需求呢?那就是妄心的作用。现代人的需求几乎是古人的百千倍,是否因此比古代人活得开心呢?其实未必。在妄心的层面,往往会将需求被满足所产生快感当做快乐本身。当一种需求产生时,就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满足它。问题是,这种满足程度是变化的,就像身体会对经常使用的药物产生抗药性一样,必须不断增加剂量或更换药物。饥饿时,吃饱就能满足。吃饱后,又要吃好才能满足。吃好了,又要吃得新奇才能满足。满足的标准在不断提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生活空间的丰富,物质条件的发达,现代人可以用很多方式来满足或转移因需求产生的痛苦。在古代,恋人一旦离别,只有苦苦相思。而对现代人来说,想念时立刻可以电话传情,即使远隔重洋,买张机票也能很快相见。再或者,还有各种娱乐可以排遣。但我们要知道,虽然这种需求被转移,却又制造出另一种需求。

现代人制造了很多需求,并将需求纵容得越来越大。暂时的满足之后,新的需求立即产生或是升级。这也是现代人日益忙碌、不断追逐的原因所在。按目前的生产力水平,现代人应该过得远比古人轻松才是。事实上,人们普遍感觉很累,因为需求永无止境,操劳也就永无止境。在这些需求中,又有多少是生存真正的需求?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无明驱使下产生的需求。进而对需求产生依赖,而依赖就是痛苦之因。没有这种需求前,我们一样可以过得很好。但拥有并习惯之后再失去,痛苦就随之产生了。我们制造一种需求,就制造了一种苦因。

而那些生活在水边林下的禅者,已经体悟到生命中自足的层面,不再需要任何身外之物来支撑。正如他们在诗中写到的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两树松花食有余”。虽然一无所有,但荷叶可以当衣,松花可以充饥,何等怡然,何等自在。不仅禅者能安贫乐道,任何心灵自足的人,都不需要依靠对物欲的满足来安身立命,来寻找人生乐趣。当年,苏格拉底曾在集市上感慨:生活中居然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心本是自足、无限而开放的,本来就充满喜悦。佛法所说的明心见性,就是要我们透彻心的规律,了悟心的本质,以此化解不良需求,清除心灵垃圾,使生命真正找到归宿。否则,就会热衷于各种恶性或无谓的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把一生大部分时间用来挣钱。而时间就是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是在用生命换取这些生命中本不需要的东西。这种交换,难道值得吗?

二、如何改善心理

那么,佛法又是如何对心进行改善的呢?

1.皈依、发心

佛教所说的皈依,是对生命归属的寻找和选择。这个归属就是佛法僧三宝,代表高尚生命品质和建立这一品质的方法。人生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但我们往往只会选择职业、家庭等外在条件,只会选择每天吃什么、穿什么。但是佛法告诉我们,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内在需求进行选择。一个人只有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才知道不要什么。否则就会随波逐流。大家要什么也跟着去要,大家做什么也跟着去做,并不思考这些对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释迦牟尼佛成道时发现,每个众生都具有潜在的、和佛陀同样的智慧德相,这是人生真正的宝藏,也是我们在世间最大的财富。皈依佛,就是以这种高尚品质的成就作为生命目标;皈依法,就是以佛陀留下的三藏典籍为修行方法;皈依僧,则是以僧团为指导修学的老师。所以,皈依的意义就在于,在善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法的实践,开发生命潜能,从而成就佛陀那样的高尚品质。

佛教讲的发心,相当于儒家的立志。我们明确人生选择后,还应立志以成就这一品质为生命目标。同时,做每件事都要有良好的动机,才能向这个目标汇归。这个动机必须是为了利益他人而非自己。如果我们做每件事只是想着自己,往往会使私心得到张扬。即使行为本身没有问题,也会增长我执。反之,时时想着他人,慈悲心就会得到发展;当眼里完全没有自己只有众生时,就与佛菩萨无二无别了。

动机不同,在内心就会发展不同的心理。所以,用什么心做事很重要。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的结果,一是内在的结果。外在结果,就是事情本身,比如经商赚钱、比赛获奖等。内在结果,就是做事过程中形成的某种经验和心理。同样是经商,有些人为牟取暴利而变得贪婪且奸诈,也有些人以自利利他之心经营,因注重信誉,依法经营,不仅事业有成,也培养了诚实无欺的品格。遗憾的是,现代人多关注外在结果,为做事不择手段,最后把心做坏的比比皆是。如果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白心灵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就不会做出这种因小失大的无谓选择了。

2.戒律、忏悔

在有些人印象中,戒律似乎就是对人的种种束缚,甚至是不合理的束缚,因此望而生畏。其实,这是对戒律的误解。从本质上说,戒律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改善生命品质的行为规范。我们要成就高尚人格,在积极行善的同时,还要努力止恶,使不良心行停止延续。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是行为规范,只要照做即可,何必受戒?须知,受戒是通过在佛菩萨面前的宣誓,使这一规范成为人生誓言,从而具有防非止恶的力量。如果只是随便想一想,可能会做一些,但也可能不了了之。

在家居士所受的五戒,就是在佛菩萨面前表明从今往后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贪、不嗔、不痴的愿望,以此增强对不良心行的防范力和自制力。当不良心行得到控制,良好品质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否则,一旦被不良心行占据主导地位,就像杂草丛生的稻田,秧苗就会因缺乏空间而被排挤,甚至因为得不到养分而枯萎。

作为凡夫来说,在受持戒律的过程中,难免也会犯戒,这就需要以忏悔进行消除。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对心灵改善具有极大作用。我们的身体必须经常沐浴,衣服必须经常洗涤,这样才能保持外在整洁。而在我们的内心,因为不断被贪嗔痴三毒所染污,同样需要清洗,否则就会不断积淀垃圾。

所以佛教很重视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犯错后及时对治。一方面,要把曾经有过的不善行为发露出来;一方面,表示真诚悔过并发誓永不再造。有了强烈悔过之心,罪业就能得到相应化解,乃至彻底铲除,所谓“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这也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方法。

3.培养正念,修定修慧除戒律外,佛法中还有定、慧修行,为戒定慧三无漏学。修定,是培养专注、稳定的力量,并使内心变得纯净。我曾做过一个讲座,名为“清理心灵的泥潭”。在未经清理的内心深处,积淀无始以来的烦恼尘垢,仿佛厚厚的淤泥。如果没有定力,这些淤泥会时常泛起来,使心处于混沌状态。修定,就是选择一个善的所缘,将心安住其上。再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熟悉,使心变得专注而稳定,摆脱昏沉、掉举、散乱等状态。

若不去搅动泥潭,淤泥自会逐步沉淀,使池水恢复清澈,这样才能看水中杂物。同样,以禅定之力平息妄念,才能对自身具有观照力。所以说,必须在定的基础上修观。其实心本具自我检测及观照能力,只因长期搁置,使这一功能逐步丧失。修习禅定,就是为了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恢复并培养这种功能。一旦具备自我观照的能力,情绪或念头产生的影响自然就会变弱。

有了定之后,又该如何修观呢?这就必须具备正见。其中,缘起因果的正见能帮助我们认识心念形成及发展的规律,而无常、无我、无自性空的正见则能从根本上解除烦恼心理,获得空性智慧。

无我的观修,首先要认识到我们一向执以为我的五蕴中,并无不依赖条件而独存的我。五蕴本是无明产物,由因缘和合而成。众缘和合的五蕴,固然不是我;组成五蕴的任何一个因缘,同样不是我。具备这种认知后,进一步将五蕴的色、受、想、行、识,当作客体观察。这样才能看清每个念头的起落,看清漂浮不定的混乱情绪。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把内心作为客体观察时,不能介入自我。否则,心就会陷入某种情绪或感觉中,无法看清心念活动的真相。依然会随着串习活动,不由自主地去贪,不由自主地去嗔。所以说,观修无我能使我们从执著中摆脱出来,看清心念的起灭。

无自性空的观修,则是摧毁心念建立的基础。每个心念的产生都是有因缘的,或是因为某件事,或因为某个人。比如说爱的情绪、恨的情绪,必定是有对象的。不良心理的形成,就是因为对这些对象的错误设定及过分执著。无自性空的观修,就是认识到这些所设定的对象并不存在,如杯弓蛇影,纯粹是一场误解。有了这种确切认识后,执著自然松动,烦恼也将失去依托。最后,就能从观照般若契入实相般若。

以上,分别介绍了心的特点及佛法改善心理的途径,即消除不良心理,开发潜在的高尚品质。这也是佛教心理学的目标所在。

现在风行炒股。炒股,必须选择一个好股票才能盈利。在人生中,我们同样要有选择地培养心理力量。生命虽然生生不已,但在六道中,得到目前这种可以修学佛法的人身却很困难。而今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若能将这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利益中,最终成贤成圣,才不枉得人身。

同类推荐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另类的财富

    另类的财富

    本书为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该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清新,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作者此类短文集结出版后很受欢迎,在台湾地区成为众多读者的口袋书、床头书,在大陆也十分热销。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在古代,不管是君王还是庶民,只要遇到难以解开的疑惑和难题,他们往往会去深山古庙去寻找高僧大德,虔诚向他们求教,以求得问题的圆满解决。因为人们相信,只有生活在清静之中的人,才会有通天彻地的大智慧。如今,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房子问题、婚姻问题、工作问题、人生问题等等接踵而来,但是我们又去哪里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呢?事实上,高僧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却把智慧留给了后人。本书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热门推荐
  • 阴阳诡事杂文

    阴阳诡事杂文

    赖雄贤他家,祖传批八字,看风水,他从小就学会了家传静坐心里批四柱,看八字,他能精确排出人的大小流年,能断定人的吉凶祸福,能给他人转运,改命,逢凶化吉,他明阳间之事,通阴间之道,他精通符道,已符降鬼怪、黄仙、蛇精、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赖半仙,称得上是真正的阴阳先生。本书撰写了赖雄贤与鬼斗,黄仙斗,狐仙斗的故事,赖雄贤凭自己知阴阳的本事,能断阴阳不平事,最终和黄仙爷,狐仙爷言和,使得赖雄贤所住之地,阴阳和谐安宁,互不伤害,和睦相处。
  • 百媚千娇万年嫦

    百媚千娇万年嫦

    一名历史追溯者,跟随师父下到女帝墓后,因触发机关,穿越到了不同于历史的唐朝。才貌双全,卓尔不群,巾帼不让须眉,令男儿折腰,使须眉汗颜。孝悌忠信,有情有义,万爱千恩百宠,忠孝两不渝,万古慈孝心。这个女子不一般,天生丽质难自弃。且看此女子怎样立身扬名,鼎足而居。(PS:此书并非正史,各位看官莫要纠结正史事迹。)
  • 重生之中韩艺人

    重生之中韩艺人

    一个世界级的职业高手,被某种原因给绊倒了。从此他只能退出了竞技的职业圈。可是当他知道一切之后,就是他复出之日,就是他重归巅峰之时。
  • 北周公主

    北周公主

    从幸福的巅峰跌落至人生的谷底,只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再从谷底爬起,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经营。战火纷飞的南北朝末年,皇亲贵胄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且看从现代穿越而来的富二代如何战胜逆境,笑看风云。新书上传,请大家支持。已经有完结作品《城市作品之螳螂侠》,坑品保证。
  • 异界重生之废材要逆天

    异界重生之废材要逆天

    一代宗师受人暗杀,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并且发现自己前世的修为消失变成了一个小孩,
  • 神级妖孽狂医

    神级妖孽狂医

    女友的背叛,好友的陷害,使他含冤入狱,却意外得到奇遇,出来后,开始了他从前不敢想象的生活。
  • 无限宠爱:总裁轻轻爱

    无限宠爱:总裁轻轻爱

    "大雨滂沱之夜,凌雪落不仅被赶出了公司,也被父亲赶出了家门。而这一切都源于继母和妹妹的联手陷害。本以为这是最糟糕的,却不曾想还有最糟糕的劫难在等着自己:“你们……你们想干什么……”面对小巷中逼近自己的五个陌生男人,凌雪落害怕到了极点。“呵呵,我们想干什么?当然是想要好好疼爱你这个小美人了。”恶魔般的笑声让凌雪落变得绝望。然后就在她以为自己即将落入地狱的时候,一道低沉而又充满磁性的嗓音冷冷响起:“放开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抑郁不如当个拽姐

    抑郁不如当个拽姐

    神明没收了人类的胆怯,所以少年们的青春总是轰轰烈烈。教室里――“你多高啊?”“嗯?怎么了?”“没事,就报一下。”少年愣了愣:“那你站起来。”班里顿时响起了起哄的声音:“哇哦――”“笨蛋,是报一下身高。”在那个格外燥热的盛夏,两个“表里不一”的人都在对方的心里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印记
  • 我和爱豆互换身体啦

    我和爱豆互换身体啦

    和爱豆交换了身体怎么办?唐心淼还在悔恨还是不能亲到他那完美无缺的脸时,爱豆已经凭着才华让她的名字成为了校园里最闪光的少女。***唱跳不佳,毫无演技可言的女粉丝占据了自己的身体怎么办?顾一朝表示,只能亲自下场,对她好好“栽培”一番呗!(无指向无内涵,纯属瞎yy,不喜勿进,不喜勿喷!)
  • 炼妖女修:俘虏你别跑

    炼妖女修:俘虏你别跑

    收尽天下妖怪,俘虏天下帅哥,我的奴隶我做主。一朝穿越,成为夏家废柴旁系支脉。不能修炼真元?我有神器:空间、炼丹、功法。没有帮手?我有神器:妖神都来助阵。人人都来抢我的宝物?我有先知鼠,预测凶吉,天下第一。哎哟,那位哥哥,看不起我?不好意思,看不起我的都得做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