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76200000010

第10章 过这样的七天(2)

这样的生命现状,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选择心念的重要性。这就需要知道,在我们的种种心理活动中,究竟哪些属于正念,哪些属于妄念?《百法明门论》就是帮助我们了解内心的一部重要典籍,告诉我们,心理可分为遍行、别境、善、烦恼等类。其中,遍行包括作意、触、受、想、思;别境包括欲、胜解、念、定、慧。此外,还有善心所十一种,根本烦恼心所六种;这些心所代表着不同的心理力量,由此构成生命的延续,构成我们的心态和人格。

在这些心念中,我们往往是不知不觉的。因为缺乏观照,所以就不能自主,不知道未来去向。就像无根的浮萍,在轮回之流中盘旋往复,被激流冲向哪里,哪里就是随处的家。这样的生命,何其悲哀!

所以,我们应该赶紧培养正念,为正念而活——这不只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普天下的众生,令他们也能拥有正念,拥有健康的心灵。因为正念决定了一切,所以,我们要把所有修学都围绕这个目标进行。

不论是受持戒律、闻思正见,还是读诵经典、修习忏悔,都要和正念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些都是修行的辅助手段。真正的修行是一种见地、一种用心,所以禅宗有“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履”之说。见地达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才能真正进入实质的修行,否则还是在外围打转。如果不是把所学教理用于发展正念,不仅不能成为建立正念的增上缘,甚至会成为妄念,成为增长我慢的助缘。

在生活中,我们能否带着正念去做每件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什么叫“生活禅”?就是带着正念生活。否则就还是“生活”,所谓的“禅”,不过是装饰性的点缀,是徒有其表的。因为我们还是生活在串习中——吃饭的时候,遇到对味的,贪心就现起了,反之,烦恼就生起了;待人接物的时候,遇到投缘的,执著就生起了,反之,嗔心就出动了。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戴了一顶叫作“禅”的帽子就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是要从当下的每个念头用功,并把正念贯穿到一切行为中。

学过《百法》就知道,当我们接触外境后会有想象并安立名言,然后就会造作、取舍。在受想行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正念进行监督,很容易发展出贪嗔痴。

用十二因缘来说,受了之后是爱,爱了之后是取,取了之后是有,然后就是生、老、死,这就构成了轮回。每件事、每个行为,都能建立相应的轮回。这些行为之所以会构成轮回,正是因为我们缺乏觉察,所以就会不断地爱、不断地取、不断地有、不断地生老死。

正念的训练,就是把心带回当下,不让烦恼再有可乘之机。最高的正念,是无念之念,就像《坛经》所说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之体,就是般若。当然,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但也有我们可以修起来的正念,就是在做每件事的过程中培养觉知力。

有了止的基础,接着对当下所行保持观照并安住其中,不让心陷入贪嗔痴的状态。对于凡夫来说,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无贪无嗔。在觉知过程中,可能还有烦恼生起,但没关系,能对这些心理保持觉知力即可。修觉知的过程,就是在培养正念的力量。

所以,我们做每件事都要作为训练觉知力的增上缘——那就是为正念而活。只要时刻都能如救头燃般的,带着强烈的警觉心做每件事,正念之力将不断强大。相应地,妄念就会逐渐弱化。

现在,我们就在坐禅中训练正念。

四、正见

今天,禅修进入第四天,大家至少在外在形象上还过得去,不过也有个别不停在动着。打坐一方面是要降伏念头,一方面是要降伏身体,这两件事都不那么容易,但我们别无选择。如果不加改变,苦日子是没有尽头的。比起轮回之苦、生死之苦,现在这点不适真的算不了什么。就像治病也要忍受针扎甚至开刀的痛苦,但比起恢复健康来说,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忍受这种痛苦。因为一时之苦带来的,是长久的安乐、长久的自在。

所以,我们需要精进,需要忍辱。当然这个精进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已经找到正当的努力方法,已能安住于正念精进,而不是盲目用功,那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而忍辱主要指安受苦忍。开始打坐,都会面临腰酸、腿痛乃至全身不适,同样要接受它、观察它,同样把它作为训练觉察、强化正念的助缘。

前面说过,整个佛法都是为建立正念服务的。佛教虽然有种种法门,有种种修行方式,但每个宗派都是以见地为核心。像阿含法门讲述了苦、空、无我,这是解脱道的正见;唯识宗阐明了诸法唯识,中观宗论证了一切无自性空,这是大乘菩萨道的正见。这些见地是佛陀为不同根机者安立的用心方法,虽然契入点不同,但目标一致,那就是解脱。从修行来说,只要掌握并使用一宗正见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见地的作用,就像金刚宝剑那样,能斩断无明,破迷开悟。所以八正道就是以正见为首,其次是正思维,最后是正念和正定。可见,正念和正定必须以正见为前提,以正思维为基础。

我们要学会用正见观察人生,观察五蕴,观察世界。四念处就是对治性极强的一种认知方式,以身、受、心、法为所缘,由此建立正念——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身就是色身。在这个五蕴中,九孔常流不净。所谓的青春美貌,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缘起假象,在它的下面是同样的骨骼、血肉,同样令人作呕的污秽之物,有什么值得贪著和爱恋的呢?

受就是感受。在十二因缘中,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对受不能正确认识,就会产生爱、产生取、产生有,从而导致生和老死。如果了解受的本质,知道它是建立在惑业基础上,其本质都是痛苦的,我们就不会产生执著,进而发展出爱、取、有。

心就是念头。我们之所以被念头左右,主要是不了解心念真相,不知心念的缘起性和无常性。其实,每个念头都是众缘和合而成,也会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只要不再执取它、发展它,左右我们的不良情绪也会消失。又因为心是无常的,所以才能对它加以改变,加以引导。

法就是诸法实相。佛法是以缘起对五蕴和世界进行归纳,缘起的特点就是空、无我、无自性。这种无我的观察非常重要,如果认识到五蕴色身乃至每个起心动念都不是我,就能解除对“我”的执著;如果认识到世间种种乃至宇宙万有都没有自性,就能解除对“法”的执著。否则,我们是无法从我法二执中脱身的,这种执著会不断制造轮回的相续。

四念处的修行特点是入手容易且次第清晰,可以作为初期禅修的重要基础。

五、禅修的训练

举办禅七的目的,是通过集中式的训练,令大家在禅修上有所突破。未来的教学中,这将成为研究所定期举办的重要课程。

禅修,是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的重要修行方式。两千多年前,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通过禅修证道的。但在今天,如此重要的一种修行却被很多人所忽视,其结果就是使我们离解脱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以为那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境界、一种不再存在的传说。

长期以来,佛教界的修行更多是停留在一种表面形式,使所学和所修严重脱节。因为没有禅修,闻思经教成了理论研究,管理法务成了经营寺院。最后,虽然文章写了很多,但和学者没有区别;虽然寺院日益扩大,但和企业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些问题都是因为缺乏正见和禅修造成的。

虽然我们这里是研究所,但并不是学术机构。应该说,我们这里是修学机构——因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心而不是书本。而禅修正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和出家人对禅修的忽略相反,社会上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禅修。西园寺举办的“观自在禅修营”,每次报名者都非常踊跃。因为现代人活得太累,压力太大,所以需要解压,需要寻找调整身心的有效方法。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培养内在的觉察力,从而平息内心躁动,获得安心的能力。

对于禅修来说,正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这是我们生命中的无价之宝,但必须去训练,否则它的力量不会自动产生。更为重要的则是具足正念,这样才能通过禅修达到破迷开悟的目的。因为禅修并非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而是印度各种宗教的传统,佛陀之所以能够通过禅修证得究竟圆满的智慧,关键还是在于见。

我们可以先以南传禅观为基础,获得一定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把所学正见用来观照心念,观照世界。比如唯识正见,是帮助我们了知一切境界皆唯心所现;中观正见,是帮助我们认识念头本身了无自性,当体即空。此外,禅宗也有很多直接的用心方法,但起点较高,需要具备一定基础才能契入。

除了方法以外,我们还要端正对禅修的态度,不断练习。这个练习就是摆脱错误,重复正确。相对无始以来的串习力量,我们现在培养的正念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反复强化才能改变这种敌强我弱的现状。但仅仅数量上的重复还不够,更要全身心地投入,就像禅宗说的,要成为一个“活死人”。

在正念力量没有培养起来之前,随意性的禅修是不可能达到良好效果的。所以,下次禅修还要加大力度。这里平时每周都有禅修,大家也参加过禅七,方法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主要是勤于练习,使研究所逐步形成重视禅修的氛围。

通过禅修对空性有所领会之后,你们会发现,对教理的理解容易了很多,这就是教和禅相辅相成。我们要有一个够用的正见指导禅修,然后在禅修过程中印证教理。所以说,学修并重不是一句口号,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它变成一种现实、一种学风和道风。这个风气一旦形成,将成为研究所的一大特色。我相信,这种特色对当今的僧教育乃至汉传佛教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同类推荐
  • 今天天气不太好

    今天天气不太好

    打开这本书,就像走进繁花似锦的灵性花园,你可以从容散步,看看禅师对弟子的开示,看看禅师与人的对话,看看禅师如何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听听禅者浓缩毕生智慧体验的临终遗言,听听禅者被真理敲击心坎时精美莫名的感叹辞章……
  • 无声息的歌唱

    无声息的歌唱

    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在诵经时敲打呢?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是指哪一种法器?大钟、木鱼、蒲团、纸箔等,有何利众的功用?星云大师借物抒怀,以拟人化的手法,深情为佛教里二十种常见的法物器具代言,并搭配百余幅彩色人文照,并辅以法器简介,是一本富含文学之美的佛教普及读物。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佛教生死学

    佛教生死学

    广而言之,则社会、人类群体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解答,实为整个社会、人类文明创立的出发点和基石。揭开生死之谜,无疑成为人类智慧面临的要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生死之谜的破解,要比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工业新产品的发明等现实问题,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 苦才是人生

    苦才是人生

    人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这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与爱情捉迷藏

    与爱情捉迷藏

    从前,我时常在想:爱情到底是什么?我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我不由得想:或许,我的爱情是你,但是你的却不是我。相互交错,却又有缘无分。如果没有遇到你,我想我可能只是时间沙漏里的尘埃。因为遇到了你,我的人生变得多彩。虽然,过程并不完美,但遇到过你,无悔。
  • 菊与刀(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菊与刀(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是一本探讨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日本人到底遵循什么内部逻辑的书。是研究日本的经典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美国人类学家的这份“旁观者清”的研究报告,曾被翻译成二十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一千万册,被无数的读者一读再读。
  • 老子商学院

    老子商学院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时至今日它们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老子没有对企业问题做过具体明确的表达,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才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将老子思怨的精神实质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将东方传统文化与两方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去粗取精,走一条有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之路。
  • 太强了所以只能到宗门做杂役

    太强了所以只能到宗门做杂役

    小萝莉一拳打死身边的蛟龙,然后天真的转头问道:“师兄,你真的是世上最厉害人么?”“当然。”“那你为什么还在宗门做杂役啊。”“因为我太强了。”
  • 摘星追月

    摘星追月

    本是驴友,哪只为避雨一朝穿越,谁知到老天爷你是几个意思,我们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啊。古代大齐,一个历史都没有记载的古国,人家穿越都是女特工,女杀手,军医,特种兵的。我一个吃货驴友让我怎么变成外挂小公举啊。好吧,霸气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既然老天爷让我来了就一条道走到黑吧,谁让咱是东北大妞呢,虎啊。这是什么节奏啊,黑心皇子,可爱正太,霸道总裁,花式来袭,看来是撞大运了哦~
  • 天降娇妻陆少抱抱

    天降娇妻陆少抱抱

    他,是帝都第一太子爷,她不过是一个林家弃女。“是你!!”“怎么认识我?”一声妖媚的声音回答“你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我是谁不重要,不过,到了我这就别想走”………甜甜的恋爱就此发酵!“陆太太,别来无恙”“陆先生,余生请多指教”………
  • 才术

    才术

    宇宙浩瀚无垠,有着许多人类未知的生命星球x739星域,天龙系,雷星这是一个普通的生命星球,不同的文明,不同的世界且看一个运用高科技的少年,如何破解人类难解的奥秘穿梭于异次元,这是不同的时空,还是...
  • 幻梦绎

    幻梦绎

    我是谁......一个在神秘山洞中醒来的英俊青年,他的记忆却完全遗失。当恢复记忆的时刻,整个事件令他感到匪夷所思。只因一次意外,让他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从繁华都市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然而一切的一切由此发生了改变......
  • 2019收获文学排行榜·短篇小说集

    2019收获文学排行榜·短篇小说集

    【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短篇小说榜 电子书独家首发】12月24号,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举行颁奖典礼。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12月13日在上海发布。该排行榜由《收获》文学杂志社创办于2016年,以其权威、多元、公正与客观在海内外聚集起重要影响。榜单分为长篇小说榜、长篇非虚构榜、中篇小说榜、短篇小说榜四个榜,在每年岁末之前,将本年度最值得品读、最值得关注的华语原创文学作品呈现在公众面前。收获文学排行榜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份精神图谱,它从未错过王安忆《考工记》、李洱《应物兄》、徐则臣《北上》、贾平凹《山本》、苏童《玛多娜生意》等诸多名家力作,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班宇、林森、张忌、胡迁、王占黑、王梆等文坛新生力量脱颖而出。本书收录了2019收获文学排行榜中的短篇小说,分别是迟子建的《炖马靴》,黄锦树的《迟到的青年》,邵丽的《天台上的父亲》,李宏伟的《沙鲸》,弋舟的《核桃树下金银花》,双雪涛的《起夜》,蔡东的《伶仃》,宁肯的《火车》,张惠雯的《天使》,朱山坡的《荀滑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