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2700000053

第53章 梁纪(3)

这时,尔朱兆的一名亲信贺拔允恰好也在座,他不知道其中的曲折事由,竟连声说道:“高欢在晋州多年,在当地深得人心,如果让他去,一定可以胜此重任!”这话说到高欢的心坎上,顿时他满身轻松,但一琢磨,又觉得不妥。于是他忽然跳了起来,怒不可遏,一连几拳打在贺拔允的嘴上,贺的一个门牙都被打落下来,满嘴是血。高欢边打边骂道:“想当初天柱大将军活着,你我之流像鹰犬一样对待主人,总是匍伏在地听从他的指示。如今天下事全由大王做主,大王还没有说话,你倒越位发起言来!”又回过头来,对尔朱兆说:“这样不知上下的人,要他有什么用处?还不如早一点杀掉。”尔朱兆本来不放心高欢,打算另派人去,现在看他这样,以为是忠于自己,当即毫不犹豫地把军权交给了高欢,派遣他前往晋州收编葛荣的流散部队。

高欢大喜,又怕尔朱兆反悔,于是立即告别了尔朱兆,召集部将,宣布道:“受大王的委派,所有部队都听从我的指挥。请立即集合!”将土们向来不喜欢尔朱兆,愿意接受高欢的调遣,都按时到指定地点集合。尔朱兆的长史慕容绍宗劝尔朱兆说:“如今天下大乱,许多人心怀二心。高欢本来就雄才盖世,现在又手握强兵,远离大王,这好比蛟龙遇到了云雨,正是施展其本事的时候,以后就难控制了。”尔朱兆曾经和高欢拜为兄弟,因此说道:“我与他曾烧香发过誓,有什么可忧虑的?”绍宗说:“亲兄弟都有互相残杀不可信的,结拜兄弟又算什么!”高欢早已料到自己走后,一定会有人向尔朱兆进谗言,因此预先给尔朱兆左右的人好多金钱,请他们多加关照。

此时,他们都向尔朱兆说慕容绍宗与高欢原来不和,所以才说高欢的坏话。尔朱兆就信以为真,把绍宗监禁起来,督促高欢及早出发。

高欢求之不得,走到半路,碰见尔朱荣的妻子从洛阳来,带有良马三百匹,高欢全部夺为已有。听到消息后,尔朱兆才知道高欢另有他图,连忙把慕容绍宗从狱中放出来,询问计策。绍宗说:“现在还不晚,高欢仍掌握在大王手中。”他劝尔朱兆立即去追。尔朱兆追到漳水,适逢水涨,冲坏了桥梁,没有办法渡过河。就指着河对岸的高欢责备他不该夺取良马。高欢说道:“借三百匹良马,没有其他打算,只不过是为了作战的需要罢了。大王竟然听信谗言,亲自策马来追。如今我不过河向大王请罪,主要是因为这边的部队会发生叛乱。”

尔朱兆这时仍把高欢的话当真,怨自己听信谗言猜疑好人。于是把刀扔在地下,说:“将军如果能这样,我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当即杀了一匹白马,和高欢再次发誓,永结兄弟互不背叛。

原来,尔朱兆在河对岸听了高欢的一番话后,觉得有道理,他一再声称自己也没有其他的意思,并单独涉过漳水,向高欢解释误会。尔朱兆拔下佩刀,递给高欢,伸长脖子叫高欢砍。高欢不接刀,哭着说:“自从天柱大将军死后,除了大王,我高欢还能依赖谁呢?我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如今有人挑拨离间,大王竟忍心说出这样的话,我高欢以后还怎么做人呢!”当晚,尔朱兆就住在高欢营中,高欢的部下报怨他引狼入室,说:“将军既然不准备长久在他手下谋事,就应当趁他递刀之机一刀杀了他,免生后患!”同时在帐外埋伏了数百名壮士,打算夜间杀掉尔朱兆。

高欢制止了他们,解释说:“现在如果杀了他,其党羽肯定会聚结起来报仇的,而我们马瘦兵疲,鸡蛋碰石头。不是对手。如果有人乘机而入,则危害更大,不如暂且放过他。他虽然勇猛,但是毫无智谋,以后要除掉,问题不大。”至此,大家才知道了高欢不杀尔朱兆的原因,佩服他的卓识远见。

次日,尔朱兆返回到自己的军营,摆了酒宴,请高欢去。高欢也想去,他的心腹反复陈述其中利害。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最后,高欢接受了这个建议,派人婉言谢绝了尔朱兆的盛情邀请。尔朱兆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高欢和自己不是一路人呀。但他已无可奈何,只好回晋阳去了。

就这样,高欢运用智谋一步步摆脱了尔朱兆的控制,自己独立掌握兵权,兵精粮足后,反过来又吞掉了尔朱兆,把持了东魏政权。

高欢为人深沉,富于机谋;善用人,不问地位高低,唯才是举。他是东魏王朝的建立者之一,也是北齐王朝的奠基人。其远见卓识非常人所及。

高欢击尔朱氏之战

北魏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因不满太原王尔朱荣遥控朝政,将其诱杀。尔朱荣的侄子、汾州刺史尔朱兆占据晋阳造反,另立长广王元晔为帝。没多长时间,尔朱兆便攻下了京都洛阳,绞死元子攸。六月,北魏大都督、冀州刺史高欢在信都起兵,这时他还不敢公开反叛尔朱氏。

正在此时,李元忠起兵逼近殷州,尔朱羽生时任殷州刺史,高欢派高乾率军前去援救。高乾骑着马进城,找机会擒获了尔朱羽生并斩杀了他,带着人头去拜见高欢。高欢说:“现在不得不造反了!”于是任命李元忠为殷州刺史,并上表,列数尔朱氏的罪状。尔朱世隆偷偷地把奏表藏了起来,没有上奏。

十月,高欢立勃海太守元朗为皇帝,为安定王。元朗即位,任命高欢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大行台。高欢打算与尔朱兆交战,但还是比较畏惧尔朱兆兵力强盛,就向亲信都督段韶询问计策,段韶说:“所谓多,是得到大家效死的决心。所谓强,是得到天下的人心。尔朱氏谋害天子,屠杀公卿,欺凌百姓,大王以顺讨逆,就像用开水浇在雪上雪马上就融化那样容易。”经过段韶一分析,高欢更是没有什么顾虑了。

永熙元年(532年)三月,尔朱兆率二十万大军讨伐高欢。高欢攻打邺城,派人在城墙下挖掘地道,用木柱子支撑着。挖好以后,点火将柱子烧毁,地道坍塌,围墙陷入地下。不久,高欢顺利攻下邺城。闰三月,尔朱氏各路军队聚在邺城下,号称二十万,沿洹水两岸驻扎。高欢命吏部尚书封隆之镇守邺城,自己率军出城,在紫陌驻扎,大都督高敖曹率领家乡部曲三千人跟从。二十七日,尔朱兆率领三千轻骑夜袭邺城西门,没有成功,于是撤退。二十九日,高欢率领一千多骑兵、二万多步兵出战。士兵数量悬殊很大,就在韩陵布成圆阵,把牛驴等牲畜连在一起,阻挡退路,将士都有死战的决心。

尔朱兆看见高欢,斥骂他背叛自己。高欢说:“以前我与你齐心协力,是为了共同辅佐皇室,而现在皇帝在什么地方?”尔朱兆说:“孝庄帝杀死了天柱大将军,天柱大将军是无辜的,我不过是报仇而已。”高欢说:“以前天柱大将军的计划,难道不是造反吗?君主杀臣子,自古天经地义,有什么可报仇的?从今以后,你我恩断义绝!”

两军激战,高欢统领中军,高敖曹统领左军,高欢的堂弟高岳统领右军。高欢的军队失利,尔朱兆乘机进攻。高岳率领五百骑兵进攻尔朱兆的正面;别将斛律敦聚集起散落的士兵,进攻尔朱兆的后方;高敖曹率领一千骑兵从栗园出发,进攻尔朱兆的侧面。最后尔朱兆大败,逃奔晋阳。

这时,大都督斛斯椿等人在洛阳发动兵变,反叛尔朱氏,将尔朱世隆等抓起来,启奏节闵帝元恭说:“高欢的义举已经成功,请陛下诛杀尔朱氏。”尔朱世隆等被斩首,首级被送到高欢那里。

节闵帝元恭派中书舍人卢辩到邺城犒劳高欢,高欢让他去见安定王元朗,卢辩不愿意去,高欢见无法勉强他,只好作罢。

元朗皇族嫡系关系较远,高欢想另立新君,就派仆射魏兰根去洛阳慰问,顺便观察元恭的为人,想依旧奉立元恭。魏兰根回来报告,说元恭得意扬扬,恐怕将来不容易控制。高欢便将元恭囚禁起来。

当时,北魏各封王大多都躲藏起来,尚书左仆射平阳王元修藏在田舍。高欢想立元修为帝,便派斛斯椿去寻找元修。斛斯椿拜见元修的亲信员外散骑侍朗太原人王思政,打听元修的下落。王思政说:“这要看你们要找他干什么了。”斛斯椿说:“想立他为天子。”王思政于是告诉了他。斛斯椿跟随王思政见到了元修,元修神色大变,对王思政说:“莫非你出卖了我?”王思政说:“没有。”

斛斯椿骑马报告高欢,高欢派四百名骑兵迎接元修到毛毡大帐里,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元修听,表明自己的诚意,元修声称自己德行不够,几次谦让推辞,高欢拜了两拜,元修也拜了两拜。

二十五日,元修在洛阳东郊即位,即孝武帝,改年号为太昌,仍沿袭鲜卑以前的制度,用黑毡蒙在七个人身上,高欢就是其中一个。元修在毡上向西祭拜上天,然后进入太极殿,群臣朝拜庆贺。任命高欢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

七月,尔朱兆大肆掠夺晋阳,然后向北逃奔秀容。尔朱兆抵达秀容,分配兵力把守险要关口,到处抢掠。高欢率领军队进攻尔朱兆军队,出发后,又撤退,这样反复多次。尔朱兆有点习惯了,戒备渐渐松懈下来。次年正月,找准尔朱兆设宴的机会,窦泰率军突然冲进尔朱兆军营前庭。军士因为宴饮而放松警戒,忽然看见窦泰的军队,一时手足无措,一哄而散,却在赤谼岭被追上,士兵全都投降或者逃散了。

尔朱兆逃到荒山里,杀了自己的白马,然后在树上将自己吊死。高欢亲自到尔朱兆自杀的地方,将他厚葬。

尔朱氏迅速覆灭了,但其实战中培养出的军事人才宇文泰、高欢、侯景互相侵扰,加快了南北朝统一的进程。尔朱氏在政坛只是匆匆的一颗流星,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东魏与西魏

高欢当上北魏丞相后,功高权大,手握重兵,孝武帝元修非常忌惮他。543年五月,元修想讨伐在晋阳的高欢,就假称自己将讨伐南梁,并下诏让军队戒严。

六月,元修送去密诏给高欢,说自己觉察到国内宇文泰、贺拔胜有谋反的企图,因此假称南征,想发兵征讨他们,希望高欢派兵支援,元修想以此试探高欢。高欢回奏说,已经派遣部下率领大军出发。高欢是何等聪明之人,元修知道高欢已经觉察到了自己的图谋,就拿出高欢的奏折,让群臣商议想对策。

此时,高欢也聚集部下商议,然后上表说:“我受到陛下身边的奸臣离间,知道陛下对我有顾虑怀疑。我如果敢辜负陛下,就让我遭天谴,断子绝孙。陛下若相信我一片赤诚,使我不必动用军队,就请废黜身边的奸臣。”这样书信往来了几次,但并没有达成共识。中军将军王思政劝说元修:“高欢的居心十分明显,谁都能看出来。洛阳这个地方不适合打仗,宇文泰是向着皇室的,现在迁到他那里,以后再光复旧都,怎么会不成功呢?”

元修就派散骑侍郎柳庆到高平会见宇文泰,一起讨论当下情形。宇文泰请求去迎接元修,柳庆回京报告,元修私下里问柳庆说:“你有什么好建议?”柳庆说:“关中地形有利。宇文泰的才能谋略值得依靠。荆州不是要害之地,南面接近强敌梁,不能去。”元修又询问阁内都督宇文显和,宇文显和也认为不可去。

元修从各州郡召集兵马,东郡太守裴侠率领部属到达洛阳,王思政问他说:“当今朝廷掌握大权的官员专权,皇室日益衰微,怎么办?”裴侠回答说:“宇文泰在三国中的声望都非常高,并且他占据的是以二万人就可以抵挡百万人的险要地势。自己拿着戈矛,谁会愿意把手柄交给别人?想去投靠宇文泰,就像刚出虎口又入了狼窝一样。”王思政问该怎么办。裴侠说:“图谋高欢,忧患就在眼前,往西去则将来会有忧患。两害互相权衡一下,还是暂且去关西,再慢慢考虑更合适的。”王思政认为裴侠的观点非常正确,就把他推荐给孝武帝,元修任命他为左中郎将。元修询问群臣有何计策,有的说投奔南方的梁,有的说到南方依附贺拔胜,有的说西去关中,还有的说固守洛口决一死战,一时无法决定。

二十七日,元修派使者召回斛斯椿,然后率领南阳王元宝炬、清河王元直、广阳王元湛,带着五千骑兵宿营在浊水西边。寄居在南阳王门下的出家人惠臻,背着玉玺拿着千牛刀跟随。大家都知道元修准备去西边,当天夜里,就有一半以上的人逃走,清河王元直、广阳王元湛也逃走了。武卫将军独孤信骑马来追随元修,元修无比感叹地说:“乱世识忠臣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啊!”二十八日,元修逃至长安,李贤在崤县境内遇上了元修。二十九日,高欢进入洛阳,派遣领军娄昭等人追赶元修,请他东归。

长孙子彦没有守住陕城,弃城逃走。高敖曹率领精锐骑兵追赶元修,一直追到陕城以西,没有追上。

宇文泰派遣赵贵、梁御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迎接元修。元修沿着黄河西行,对梁御说:“河水向东流,朕却西上。如果有一天能重回洛阳,亲自祭祀宗庙,那都是你们的功劳啊。”左右侍从都感动得流下泪水。宇文泰准备好仪仗队与卫士,在东阳驿拜见元修。宇文泰脱下帽子,流着泪说:“我没能阻止敌人的侵犯,使得皇上颠沛流离,这都是我的罪过。”元修说:“你的忠心节义,远近闻名。都是因为朕没有德行,让贼寇横行,今天在这里与你见面,朕惭愧至极。现在就把国家的重任托付于你,你一定要努力!”将士们都高呼万岁。

元修进入长安,任命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军政国事都由他决定。这个政权,史称“西魏”。高欢见没有追上元修,就召集文武百官商议立谁为帝。最后,决定立清河王元亶的长子元善见为皇帝。十月十七日,元善见在洛阳城东北即位,是为孝静帝,这就是“东魏”政权。

在整个东魏统治时期,政权一直掌握在丞相高欢家族手中,其执政期间关东地区胡汉矛盾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东魏与西魏多次交战,互有胜负,从而奠定了北朝分裂的基调,历史也进入了南北朝末期的“后三国时代”。

苏绰脱颖而出

北魏末期,政治越来越腐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西魏的政权掌握在宇文泰手中。西魏地少人少,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时时都有被东魏吞并的可能。宇文泰为发展壮大西魏的力量,千方百计寻找能安邦济边的人才,极力加强与汉族地主的联系,任用汉人做官,推广汉族先进文化,着力于进行政治改革。

刚开始苏绰只是个行台郎中。一年多过去了,丞相宇文泰对苏绰还不了解,但是行台官署里的人却纷纷称他有才能,遇上麻烦事也都请他帮助解决。

同类推荐
  • 如何从奸臣做到良相

    如何从奸臣做到良相

    别人家穿越,要么是个小兵,要么是条杂鱼,再或者,就是个亡国之君。咱家穿越,直接反着来!穿越到一个遗臭万年的大奸臣身上!*********亚洲第一狠人——李然,经过69次尝试,终于成功穿越。在这个叫大夏的国度里,开局如神仙般潇洒,顺风顺水;可难度却好似地狱般艰险,无比惆怅。人言:由好变坏易,由坏变好难。且看一位奸臣,如何改弦更易,从万民鄙夷、遗臭万年的大坏蛋,蜕变成一位流芳百世的千古圣王。
  • 昏君

    昏君

    生活压力很大?那就来当昏君吧!找工作被白眼?那就来当昏君吧!老板剥削厉害?那就来当昏君吧!房价高买不起?那就来当昏君吧!谈女朋友没钱?那就来当昏君吧!股票一路大跌?那就来当昏君吧!老婆不让抽烟?那就来当昏君吧!我们的口号是,当皇帝,就要当一个想干啥就干啥的千古第一昏君。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有啥票就投啥票~~
  • 天下谋王

    天下谋王

    死即是生,生即是死,生生死死,世事生生。濒临死亡,重获新生,历史重演。
  •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甲午惨败后势在必行的戊戌变法,却以光绪皇帝在宫廷权斗中不敌慈禧太后,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收场;而慈禧太后和皇族权贵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受西方势力威胁,竟然利用民间势力义和团向十一国开战,却险些为大清招来了灭顶之灾;危亡之际,统治阶层不得不主动寻求变革,随着清末新政步步推进,变革进入了快车道:振兴商务、废除科举、兴办西学、改革官制、修订新律,乃至推行宪政、组建内阁……清政府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密集变革,几乎尝试了当时所能进行的所有变革方式后,然而却依然无法扭转大清急转直下的国运。
  • 回到三国打天下

    回到三国打天下

    已届不惑之年的老刘穿越回到了公元180年的真定,成为19岁的刘备。依靠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老刘在三国不断培养壮大自己的势力,开始了与群雄争霸天下的漫漫征程。
热门推荐
  • 骄宠

    骄宠

    秦王妃是朵奇葩,在男权盛行的大魏朝,愣是活成了女性中的最大赢家。庶女为妃,上无公婆,中无妯娌,相公宠溺无度,临了还站在了大魏朝权势的金字塔顶端。秦王妃用切身经历验证了一句话——穿越是门技术活!!
  • 末日绝恋之最强血脉逆袭

    末日绝恋之最强血脉逆袭

    洛轻言和楚司辰相恋六年,却因末世的到来导致两人失散。再相见,楚司辰已是四大世家的继承人之一。两人间因南雪灵的介入而误会重重………………
  • 做我老婆好吗

    做我老婆好吗

    张家顺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要这个叫李珊的女子一出现在他面前,他的视线就只能跟着她转。他想移也移不开,就算被她误会是坏蛋,可是听到她那软软的嗓音骂出来的话他竟然觉得全身舒畅。一看到她就满脑子的有色画面,他也不想的,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吗。大家都说他肯定是有病。他想也许真的是。他哈得要死的女人总是不理他,还对他恶言相向,真的令他好难过。该怎么样才能获得她的心呢?好想从她诱人的小嘴听到一些爱语。那样他就死而无憾了。
  • 娇妻的贴身高手

    娇妻的贴身高手

    天降娇妻,好运绵绵,敢欺负我老婆,先问我同不同意。
  • 重铸米兰王朝

    重铸米兰王朝

    米兰米兰只愿拥护你米兰米兰永远为了你我们走在英雄的旁边绿地上蓝天下你们又获得一颗星闪烁在我们之间我们齐声歌唱米兰在心中在灵魂深处你真正的朋友米兰米兰愿你远离暴力的污染……只要我们聚集在一起就是米兰历史的见证我们为米兰而生我们为米兰的悲欢喜泣而激励着……既然田径场上,中国出了个刘翔。篮球场上,中国出了个姚明。斯诺克台球场上,中国出了个丁俊晖。那么足球场上,中国为什么不能出个巨星呢?——————————————————————————《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本书QQ群号:20024403
  • 萌娘卡牌世界

    萌娘卡牌世界

    这是卡牌的世界。人们赖以生存的东西是那一张一张从自己灵魂深处唤醒出来的神秘卡牌,而每个人,一辈子也只能拥有一张卡牌,甚至有的人还无法觉醒卡牌之力。可以说,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前途都掌控在从自己灵魂深处唤醒出来的卡牌身上。这些从灵魂深处唤醒出来的卡牌或是使人拥有变身火炎的力量,或是使人变得坚硬如磐石,或是使人变得聪慧过人,或是使人召唤出千军万马。(卡牌世界读者群:544651796)
  • 鹰遥晴天

    鹰遥晴天

    “请你一定要娶我!不然你会很不幸、很悲惨,这辈子都得不到幸福!”啥?要他非娶她不可?啧啧,现在是在演哪一出啊?乍闻眼前这女孩无厘头的“命令”,鹰荻威真是觉得既好气、又好笑,他知道自己的外型极易吸引女人,所以艳遇多得不得了,但在初见面就揪住他的衣领,并以恐吓的语气向他逼婚,老实说,这种场面,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碰见呢!而且没想到她逼婚不成,接着居然还对他大喊“非礼”!没搞错吧?这位晴子小姐以为他胃口这么好吗?虽然她长得挺甜美可爱的,但却笨手笨脚、个性迷糊,再说他向来偏好“性感”冶艳、个性爽朗的美人儿,她那副发育不全的小学生身材,压根儿构不着边好不好?还非礼咧?亏她好意思说,该害怕的人是他吧!
  • 心花集

    心花集

    姜琍敏是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实力作家,著述甚丰,小说散文皆有突出成就。其文学底蕴深厚,思想沉郁不羁,文字则见性见情、生动活泼而可读性强。尤其其读禅笔记,看似说禅,实际上完全有别于一般就禅论禅的文章,而是别出心裁,纵情发挥,畅谈人生哲理及生活感悟,每每有其独到而发人深省的见解,故现实意味浓而特色尤为鲜明。
  • 团宠小妖精在娱乐圈爆红了

    团宠小妖精在娱乐圈爆红了

    软萌未婚妻找上门来,一出场就惊呆众人。看着散落一游泳池的鱼干儿,蘑菇,沈无言正要发怒,苏阮嘿嘿一笑。“这是我给你带的土特产。”清晨起来,睁开眼就看到一个人影在他的被子上揉来揉去,沈无言强忍着把人踹下去的怒气,苏阮眯着眼一脸陶醉。“别吵,踩奶呢。”看着软萌未婚妻和别的男人拍戏,光是拉拉小手,沈无言都觉得怒不可遏,企图通过小鱼干儿把苏阮哄骗回来。“沈总,我早就换口味了。”换口味了?沈无言总觉得,苏阮换的不仅是小鱼干儿,还有他!这是一个软萌猫妖扮猪吃老虎,霸道总裁追妻火葬场的故事。
  • 我的精神可能不正常了

    我的精神可能不正常了

    乱七八糟的事。可能是内心活动,也可能是真实故事,谁知道呢。你就当是虚假的自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