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930700000009

第9章 少数民族山歌的发展(2)

山歌,满族人用热烈奔放的山歌,抒发其对家乡和劳动的热爱,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劳动歌。其中赞美富饶壮丽河山的山歌称为“夸山调”,满语山歌《巴音波罗》歌唱丰收,就属于这种山歌。另一类是对口喊唱的叫“爬山调”,多在放牧时赛唱。这类山歌,常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口喊唱,俗称“拉锯”“抬扛”。歌词即兴而编,多是触景生情开口就唱,节奏自由强烈,曲调高昂开阔,情绪奔放,酣畅。《靠山调》《爬山调》等曲调被八角鼓、单弦等曲艺广泛吸收。

满族风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亲路上的“官吹”,闹洞房时唱的喜歌“拉空齐”以及丧葬仪式中的哭丧调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动听。满族山歌在大部是五声音阶,结构简明,旋律流畅,感情真挚。

在东北广大农村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反映满族人民劳动、祭祀、游戏、出征和日常生活的山歌、儿歌。其中有渔民号子《跑南海》山歌《开山调》牧歌《溜响鞭》《挖人参》《蚕姑姑》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巴音波罗》《轱辘冰》《喜歌》等;反映爱情的有《伊勒哈穆克》《红绒线》《烟荷包》《十二月》等;游戏歌有《抓嘎拉哈》《拍手歌》;反映出征内容的有《出征歌》《八角鼓咚咚》;反映妇女生活的《丹查拉米》《酸枣颗棵》;儿歌有《干草垛插金刀》《风来咯》等。

(第五节)壮族山歌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新中国成立后称“僮”。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壮族山歌特别发达。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帮带习俗。在农村,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等,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吵架有时也以歌代言。唱歌几乎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人能歌,个个会唱。壮族山歌,就形式分,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排歌为壮族诗歌的自由体,每诗只咏一事,有时长达300多行。长篇叙事诗比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马骨胡之歌》《六丘和达七》《莫一大王》等。其中以《嘹歌》的表现形式较为特别。

壮族山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壮乡山歌多,但传唱之时都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能瞎唱乱唱。

壮族传统音乐主要是各种山歌调。

(第六节)傣族山歌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傣族山歌以优美抒情见长,它的特点是歌词长短不拘,多至野外演唱,旋律悠扬舒缓,表现的内容十分广泛。演唱场合及应用范围也灵动和自如,在歌舞活动中演唱的傣族山歌,可以大家载歌载,也可一人领唱,多人舞蹈等;在劳动之余的夜间歌唱,多是表达爱情的,它的曲调缠绵委婉,轻声吟唱,在各种传统习俗中或礼神佛活动中,傣族人都离不开歌唱,这种山歌多称调子。同时也有歌唱与朗诵相结合的特点。

山歌在形式上比较自由,韵律不很严格,曲调节奏也较灵活,各地唱腔多有不同。根据唱腔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城子山歌、坝子山歌、芒市山歌、瑞丽山歌、鹦鹉歌(以上德宏地区)以及情诗调、甩、索(以上西双版纳及孟连等地)等多种形式。德宏大部分地区曲调鲜明、重音突出,西双版纳一带滑音、装饰音较多。而瑞丽山歌则活泼、爽朗,各有特色。但总的说来,傣族山歌的风格都较为柔和优雅,抒情色彩比较浓厚。

长篇叙事诗都有固定的唱腔,在西双版纳一带被称为“章哈调”。“章哈调”与其他地区傣族歌手演唱的唱腔有很多共同特点,如旋律和语调密切联系,朗诵性和歌唱性结合紧密,它基本上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经常使用滑音、装饰音和颤音,使唱腔柔和抒情。西双版纳一带的歌手演唱时一般用傣族特有的竹笛(傣语叫“毕”)或近似二胡的“玎”伴奏,孟连一带多用类似三弦的“玎列”伴奏。傣族唱词每句字数不固定,衬词的使用频率高。长诗的押韵方式大体与山歌相同,其主要要求是韵母(包括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声调的高低则无严格规定。

总之傣族山歌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应用广泛,是傣族人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七节白)族山歌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的民间歌唱艺术也具有的水平。在白族民间,既流传着大量的山歌、小调,也有各种体裁、形式的叙事歌曲。歌词大都有较严格的句式、格律,尤以“山花诗”体歌词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

白族山歌的歌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生动活泼,诸如历史故事、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山川景物、爱情婚姻等等都融于歌词之中。歌词结构,突破了传统歌词的固定模式,歌词多是七句或八句一段。这些由非对称性七字、五字、三字句组成的歌词,改变了传统歌词的严整呆板,使格式变异的歌词焕发出青春的活动。

在白族山歌中,最受群众喜爱而又流传最广的当属“白族调”,其中又以大理、剑川和洱源西山“白族调”最有代表性。这类山歌多在山野、田间演唱,既可伴随栽秧、打柴、放牧等生产活动,亦可用于男女相互倾诉爱情,并大都节奏自由、曲调悠扬、气质粗放,有着浓郁的山野风味,故属山歌类山歌。而其中的剑川“白族调”,又常在三弦的伴奏下,用以演唱长篇叙事诗,故又具有叙事歌曲的特点。

主要流行于剑川的“泥鳅调”属于较古老的小调类白族山歌。全曲高吟低唱,起伏跌宕,再贯穿以紧迫急促的三弦伴奏,抒发了波翻浪滚、难以遏制的愤懑之情,流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反抗压迫的传统战斗精神。其他如“麻雀调”之类的白族小调,则活泼轻快,幽默风趣,亦颇受群众喜爱。

在白族民间,还流传着几种叙事性的演唱形式,一是洱源西山区和剑川东山区的《打歌调》,二是《青姑娘》,三是《大帛曲》,四是《本子曲》。《打歌调》虽在“打歌”这一歌舞活动中演唱,而演唱者只歌不舞。《青姑娘》则以组歌形式,咏唱了青姑娘的悲惨命运,是一首深深打动人心的反封建悲歌。《大帛曲》亦名《花柳曲》,专在白族传统风习“绕三灵”中演唱。《本子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流行于剑川,大都以单一的曲调演唱长篇叙事诗。这些演唱形式运用的曲调均属叙事性歌曲。而《本子曲》则初具曲艺形式的特点。

因白族接受汉文化较早,故白族山歌中亦有不少白族化了的汉族山歌,白族群众惯称这为“汉调”。如“邓川汉调”既属有一定白族特色的汉族山歌,而又在白族地区早已广为流传,深爱白族人民喜爱。

独具特色的白族山歌,在全国山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众多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白族地区搜集整理山歌。电影《五朵金花》中的音乐家就曾驾马车走遍苍山洱海采风。大理“三月街”千万人赶歌会的壮观景象,就是白族山歌活动的缩影。一首根据“白族调”改编的电影插曲《蝴蝶泉边》,唱响了大江南北,至今还在全国各地传唱,扎根于各族人民的心里。

近年来,一提到白族,大家就不能不想到著名白族女歌手杨洪英,她演唱的“大理白族调”悠扬婉转、热情奔放,她演唱的“麻雀调”活泼跳荡、妙趣横生,她演唱的“泥鳅调”深沉强烈、动人心弦。1978年在全国民族民间唱法会演中,她演唱的白族山歌,以那甜美的声音,清晰的吐字真挚的感情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博得首都观众和声乐界的热情赞扬。

(第八节)鄂温克族山歌

鄂温克族山歌的内容很广,涉及民族历史、生产劳动、社会交往、爱情婚姻、思念家乡、歌颂生活、抨击邪恶的内容。这些众多的山歌中,有的有固定的词曲,有的根据不同场景、不同心境即兴填词,也有一些山歌可用于伴集体舞,在欢聚的篝火晚会、喜庆节日民间舞会上,歌唱起到烘托气氛、统一舞蹈步调、交流情感的重要作用。鄂温克族山歌的歌词讲究押头韵,同样也是优美的诗,歌咏起来,十分上口。歌与诗、舞成为浑然一体,是鄂温克族山歌的一个特色。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

鄂温克族山歌具有宽广、抒情的特点,结构方整对称,多由上下句组成,或由单乐句的不断反复或变化重复构成。鄂温克族山歌既使用比较古老的三音音列,又使用五声音阶。鄂温克族山歌歌词多用头韵,衬词较多,唱抒情性长调时,常喜用带鼻音的唱法,使感情体现细致入微。

鄂温克族喜欢唱歌。他们的山歌曲调豪放,富有草原和森林气息。其特点是即景生情,即兴填词。有很多歌曲是他们用同个曲调,在不同场合填上不同的词,来吐露心中的喜怒哀乐。那悠扬奔放的旋律,表现了生活在森林中和草原上的鄂温克人宽阔的胸怀、质朴的性格。他们的山歌,既是歌,也是诗,都是通过唱来表达的,有长有短,有几行的,也有几十行的。短的大部分是抒情歌,较的叫故事歌。山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词。特别是牧歌和猎歌,表现了鄂温克族勇敢而质朴的性格。

同类推荐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书画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书画鉴赏及收藏

    每一个书法家都有来源,没有来源的书法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藏当代潜力书法家尽管注重的是“当代”,然而,当代也是从古代而来的。所以,了解中国古代书法历史,对于我们收藏投资当代潜力书法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
  • 表演兴趣观摩

    表演兴趣观摩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表演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舞台表演、舞蹈表演、曲艺表演、军事故事演唱表演、乐器表演等内容。
  •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本书关注中国近年电影的焦点问题,从新的理论视野展开整合与比较,对华语大片的本体特征、语境、功能、前景等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引发出对大众美学、主流意识、类型和超类型、明星制、数字美学等相关命题的思考。
  •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的这些古曲经历了由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上)

    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上)

    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
热门推荐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新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新兰

    【新兰序-第一部】青梅竹马不会有真爱吗?未然。彼岸花开,有花不见叶,有叶不见花。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生生眷恋,世世错过。即使是巧合,可以让他们遇见一次吗?那怕只有一次,我也会拼尽全力抓紧你的手。(包甜,不甜不要钱。喜欢青春文的可以进来看看。第二部预计16年八月中旬开坑,腻萌放心跳吧!新手更文请多多指教)
  • 景德小区今天依旧正常

    景德小区今天依旧正常

    “感情是什么?”“……你不具备。”“那将会得到吗?”“会的哦,也许下次就能成功了……”
  • 如果朝朝暮暮,只爱巴黎

    如果朝朝暮暮,只爱巴黎

    《朝朝暮暮》青春是什么,或许就是,考卷上的试题,栏目上的年级名次,班级后面的黑板报,舞台上的合唱表演,操场上奔跑的汗水以及呐喊声,课堂上的打闹,讲台上永远会说别吵了的老师,背着书包回家的背影,以及冬天吃冰棒的乐趣,还有你的夏天。总有人问幸福是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林巴黎从小就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有秘密,所以这个问题再她心中成了唯一最重要的秘密。直到后来,她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要走的人真的提前说了再见。
  • 重生辣妻是神医

    重生辣妻是神医

    大唐医女郑贵妃,重生到一千多年后的时代。医术已经妙手回春,奈何没有这个时代的文凭。行,那就参加高考!反正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本来只想当学霸、发家致富、打坏人。没想却遇到了冷面顾少。郑:“我怎么遇到你这种人呢?”顾少:“大概是你前世拯救了人类吧。”郑:“……”顾少:“噢,你这辈子是医生,也拯救着人类。那么,我们下辈子还得遇见。”郑:“……”欢迎加入QQ读者交流群互撩:455430529
  • 快穿之虐死那群渣渣

    快穿之虐死那群渣渣

    看了那么多电视剧小说,对于那些原来的三观尽毁的女主,我终于还是忍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出来代表月亮消灭你们了,什么白莲绿茶通通给我死一边去!老娘誓要掰正俊朗男主的世界观。
  • 恶魔少爷:Hi,小甜心!

    恶魔少爷:Hi,小甜心!

    一场订婚宴,一次帮忙,将两个毫无关系的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她是样貌平平、家世平平的苏氏小姐苏冉,他是高冷禁欲的卓氏未来总裁卓沐尘。当高冷禁欲的卓少遇上活泼可爱的苏冉,爱情的火焰一触即发。某晚,“冉冉,我们睡觉吧。”“不,我不要和你睡。”苏冉谨慎的看着他,说好的高冷呢?这简直是个不要脸的货。“乖,你睡觉,我睡你。”说好的她睡觉呢?整个晚上折腾的她欲哭无泪腰都快断了。怒!快把她的高冷男神还回来。这个恶魔每天壁咚,床咚不停歇……
  • 蛮荒纪

    蛮荒纪

    修真西北,物聩人乏,四周除了少数的丛林雨林以外,其余的地方都是戈壁荒野,一直以来都是各个修真者们禁忌的地方。云阳身患重病,为了就自己一命,他踏上了充满瘴气毒物的蛮荒之地,寻找传说中的术士……
  • 新编生活中来

    新编生活中来

    生,是人们存在的基础;活,是人们价值的实现;生活,是人们每时每刻经历的集合。在人们的生活中,会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而正是这样的经验能够给别人以启示,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学习着别人的生活经验,不断的改造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更加幸福。本书汇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经验和智慧,带给读者更多的启示,让读者在阅读之后,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 医本倾城

    医本倾城

    她是毒医,在现世杀手界医手遮天,却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异世。可睁开双眼,却是无尽的牢笼,被圈养在偌大的鸟笼中,供人观赏!姐妹嘲讽,家族陷害,皇族阴谋。哼,还真当她是笼中之鸟?华丽转身,一抹嗜血惊染天下,挣脱牢笼,她要在这个男人为尊的世界称霸群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