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794100000018

第18章 得道:汉王得鹿 (5)

在天下政局即将突变的前夕,武涉、蒯彻分别去游说韩信这一关键人物,他们分析事理和人理,抒发长篇议论,引据历史事实;既有对天下百姓的关爱,又有对韩信个人命运的考虑。古训、谚语、相术、交情都成了说服的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希望韩信挟北方之重,脱离汉王,三分天下。武涉说服的动机大半在于保存项羽,蒯彻可能更多的是为制止楚汉恶战,防止刘邦一统,也是为了韩信的个人安危考虑。韩信拿不出什么反驳的道理,每每以个人交情的理由相辞绝。刘邦解衣让他穿,推食让他吃,划拨军队让他带领,在韩信看来,这就是一种无上的赐予。这位饱受贫困,长期为衣食煎熬的贫家子弟,对衣食之予始终是刻骨铭心的;同时,这位胸怀大志,多年不得伸张的奇士,把给自己提供了事业舞台的人视为终身之主。贫穷者易足,求功名者易使。韩信辞谢武、蒯的行为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人们总是善于抓住对他自己来之不易的东西。韩信的选择无疑是由他人生经历所形成的个性决定的。

前203年夏,楚汉以鸿沟划界,讲和罢兵,刘邦乘项羽退兵时追至固陵袭击,战而不胜。他把陈县以东至海滨的大片土地划给韩信,要求韩信前来会战。韩信率齐国几十万大军南下,与彭越、英布、刘贾、楚降将周殷等,会同刘邦之军,把项羽的十万军队包围于垓下。在正面战场,韩信统三十万军队担任主攻,他的部将孔熙、陈贺担任左右两翼,这为第一线;刘邦军队为第二线;周勃、柴武的军队为第三线。战斗开始后,韩信佯败,项羽追击,孔熙、陈贺从两侧出击,楚军不利,韩信回军复战,大败楚军。第二、三线的部队尚未参战,楚军便被击垮。项羽晚上在营帐听到四面楚歌,丧失了再战的信心,他泪别虞姬,率骑突围,未过江东,在乌江岸边自刎。

韩信拒绝了武涉和蒯彻的游说,最终未动摇他为汉立功的决心。他为刘邦消灭了最大的敌人,结束了楚汉战争,从而把整个天下奉送给刘邦,作为对其知遇之恩的回报。

五、贫中恩怨,功成图报

贫穷的少年生活对韩信一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因为贫穷,他饱受过别人的白眼与欺辱,也受到过他人的施舍,这一切,对自视甚高的韩信都形成强烈刺激。他自己一无所有,对这些恩怨寻求图报的惟一途径只能是猎取功名,对贫贱恩怨的图报心因而升华为强烈的功名心。因贫穷而敏感于恩怨,因恩怨而寻求图报,因图报而追求功名,构成韩信人生成长的基本思想轨迹。

韩信在家乡淮阴时因为贫穷和缺乏人们认可的品行,不能被推选做官,又不会做买卖谋生,常依靠他人寄食,人们大多厌烦他。他曾多次在本地一个乡上的南昌亭长家吃饭,一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了。有天早上,妇人清早做好饭,端到床上吃掉。开饭时间韩信前往,没有准备好饭食,韩信也明白其中的意思,很生气,最后断绝了和他们的关系。

韩信在城下水中钓鱼,有几位老妇人在旁漂洗衣物,其中一位大娘见韩信饥饿,送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韩信高兴地对她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大娘。”这位妇人怨怒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怜悯公子你才给饭,难道希望报答?”

淮阴一个做屠夫的年轻人欺侮韩信说:“你虽个头高大,喜带刀剑,但内心胆怯。你真的不怕死,就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仔细地打量了对方,当着众人的面伏地爬出胯下,引来满街市的嘲笑,大家都以为他胆怯怕事。

人们至今不能知道为什么韩信在年轻时常常沦落到无饭可吃的地步,是他不屑于做工口呢,还是他连做买卖以外的日常生存能力也不具备?人们也无法知道,当受到年轻屠夫当众侮辱时,是什么原因决定了韩信不能采取回避的方式,而必须在屠夫设定的“两不可”中作出选择?但从这些信息中,能看到他在家乡生活的艰难和舆论评价的低下。然而,人们从中也不难发现如下较奇特的地方:

其一,他身材高大,相貌惹人。喜好挑战为胜的屠夫把他作为征服的对象以作炫耀。不能没有他外表强壮的原因。后来项羽让他执戟守卫,汉将夏侯婴对他行刑时“壮其貌,释而不斩”亦是其相貌威武的明证。

其二,他喜欢佩带刀剑,对用兵作战有着比对商贾谋生更为浓厚的兴趣。虽然生活艰难,衣食无着,但刀剑却是他必带之物。年轻屠夫就是这样看他的;他投军项梁时也正是“仗剑从之”;在楚军常向项羽献策,一生熟知兵法,都佐证了他少年时的兴趣与爱好。

其三,韩信虽在贫贱之中,但对自己有着高度的期许和自信。这种自信在对洗衣大娘的报答之诺中已经显露,为人所知。另据史家司马迁讲,他到了淮阴,当地人对他说,韩信在家乡为平民时,其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后,家贫无法安葬,然而他寻找到高大宽敞的坟地,使坟旁能安置万户人家。司马迁亲自去看了韩信母亲的坟墓,果然是这样。在韩信的心目中,自己的贫贱是暂时的,只要自身才能得到发挥,必然会干出震惊天下,猎取侯王,光宗耀祖,世代受祭的大事业。他把母亲安葬于宽敞之地,实际是为后世的大规模祭祀准备了场所,他对自己一生获取功名看来有所准备,毫不怀疑。这也恐怕是他对年轻屠夫能屈辱忍让的原因。

其四,高度自信的青年韩信有着强烈的图报心理,这些都是他内心的秘密,他高兴之下对漂洗大娘吐露了心迹,可惜这位妇人当时未能理解和接受。他在南昌亭长家里吃饭,正是同样心存“必有以重报”的想法,才会心安理得地寄食数月,可惜这一依附被不能理解其心迹的亭长之妻所中断。韩信从军后离楚归汉,到了南郑后又以治粟都尉的身份私自逃亡,是因为无所重用的环境虽然衣食无忧,但却使他难取功名,从而阻塞了他的图报路径。当刘邦拜他为大将时,他的人生才闪亮出了光辉的前景。

韩信于前209年底离乡从军,前206年为汉军大将,前202年以齐王身份在垓下击破楚军,刘邦改封他为楚王,定都下邳。不到七年的时间,韩信从一位受人欺侮的流浪公子一变而成为威震家乡的诸侯,功名到手,祖宗光耀,达到了人生辉煌的极点。

韩信就国后,召来那位漂洗的大娘,赐以千金。又找到南昌亭长,送以百钱,告诉他:“你是位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韩信还召来淮阴街市上的那位屠夫,任命为楚国中尉,让负责巡城、捕盗等治安工作。他告诉楚国将相们说:“这是位壮士。当年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但杀他没有意义,所以忍了下来,才争取到今天的成就。”

韩信做了楚王,首先想到和所做的是对贫中恩怨的回报,这曾是他长期追求功名的动力,也是他所认定的人生成功的展现。他的回报明显有以德报怨的成分,但这正是大人物心境的展现和特殊的回报方式。韩信功成名就,了却恩怨,人生追求和个人心理至此得到了充分满足。

饱经艰难坎坷的韩信始终没有忘记,是刘邦为自己提供了成就功名的机会,按照他知恩图报的一贯心性和对刘邦心意的理解,他回报刘邦的惟一方式只能是战场胜敌,建功立业。武涉和蒯彻纵然有一百条理由劝说韩信脱汉自立,但改变不了韩信的固有心性和对刘邦刻骨铭心的感激,一切说服都没有用处。这位举世无双的军事奇才不用字号,以“信”为名,含有自信,信用之意,正是他对自己人格设定的特殊标记。

汉军集团的核心人物们对韩信的心性是有所了解的。如萧何在汉中追回韩信,向刘邦极力推荐时,刘邦起先对萧何说:“看在你的面上,封他为将军。”萧何坚持说:“封为将军,韩信一定不会留下来。”直到刘邦决定封其为大将,且准备仪式以礼相拜,萧何方才认可,因为萧何明白将军之位不足以打动韩信,他知道韩信的才能和自我期许的程度。刘邦追袭项羽于固陵,约会齐王韩信而未至,张良建议将陈县以东至沿海之地封给韩信,吸引其来会战。他对刘邦说:“韩信的家在楚国,他的心意是要得到家乡的封地。”张良掌握了韩信衣锦还乡、光耀故里,威报恩怨的心理需要,果然方剂对症,齐军骤至。刘邦曾对韩信拜将、犒赏和连续升爵,也正是对其于“兴奋点”投资的方式。刘邦看准了韩信的功名之“穴”而不断刺激,使韩信在心理满足中为自己建树奇功,韩信也在为刘邦横扫群敌中实现了自己人生的追求,他们在对楚战争中达到了合作双赢的极值。

陈平:择主而仕,在流动中升值的人才

陈平是汉军中几与张良相并列的谋士。他是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人,家在户牖乡(今河南兰考县东北)。陈胜反秦时,其部将周市攻下魏地,立魏咎为王,陈平与一伙年轻人赶往临济,投奔魏咎,被任为太仆(管理车马的官)。他向魏咎献策,不被信用,于是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破秦。被赐卿爵,不久立功被拜为都尉,后来因殷王司马印降汉一事受到牵连和追咎,他惧而逃亡,在武修(今河南获嘉县)投归刘邦,不断受到重用,从汉都尉一直升任丞相。陈平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扶持了汉军,使刘邦在多次危难中免于厄运,死里逃生,他是西汉立国不可缺少的功臣。

一、品行受非,谗言难毁

陈平在武修投奔汉军,通过刘邦的近臣魏无知求见刘邦,刘邦一并召见了陈平等七人,赐予酒食,说:“吃罢饭,就去客舍”陈平说:“我为要事而来,所说的话不能过了今天”刘邦与其交谈,非常喜欢,因而问道:“你在楚军担任什么官职?”当知道他为楚军都尉时,当即任他为汉军都尉,并让他做自己的骖乘,并典护军。都尉是比将军略低的武官,骖乘为车主的陪乘与护卫,护军的职责是监督和协调各将领的行动。陈平初见刘邦,不仅获得了与在楚军中同样的都尉之职,而且一下子成了君王的身边近臣,且负监督诸将之责。他的才华一开始就得到了刘邦的高度赏识。

陈平被任用后,汉军众将喧哗起来,大家说:“大王当天得到了楚军的逃兵,不知他的深浅,就与同车相坐,反而让他监督我们老资历的将领!”刘邦听后不为所动,更加亲信陈平,东击楚军,到达彭城,兵败退还荣阳后,任其为亚将,陈平成了次于主将的将领。

周勃、灌婴等汉军故旧部属对刘邦说:“陈平是个美男子,就像头冠上的美玉,只能做装饰,腹中未必有货。我们听说陈平过去在家里时,就与他的嫂子私通;侍奉魏王,与人不和,投奔楚军;到楚军又不中意,逃来降汉。大王器重他封给官职,让监督诸将领,听说他接受将领们的金钱,送钱多的人得到好处。这是个反复多变的乱臣,请大王审察。”周勃等人的言论除对陈平的实际才能表示怀疑外,着重于对其品行的诋毁,一是说他违背人伦之礼;二是说他事主不忠,反复无常;三是说他利用职权受贿营私。在人们特别看重忠贞不贰和男女之防等传统伦理的社会,对于初来汉军,不为人识的陈平,这些诋毁可谓击中死穴,刀刀滴血。事实上,陈平的哥哥陈伯曾为弟弟而逐妻,个中原因全属局外人的猜测;陈平自魏投楚,又远楚归汉,这是已有的事实;任职受贿之事亦非空穴来风。陈平初来乍到,却被任要职,后来居上,本来就招致了不少的忌妒,他身为刘邦近臣,大概我行我素,忽视了对一批故旧之臣的热捧与附和,终于被忌妒者揪住了辫子,新账老账一起算。陈平的个人命运在此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刘邦听到周勃等人的言论后,心中疑惑不定,他召来引荐人魏无知,加以责问。魏无知回答说:“我推举的是陈平的才能,陛下所问的是他的品行。假如有像尾生、孝已那样良好品行的人,而对战争的胜负起不到作用,您有闲工夫任用他吗?现今楚汉相持,臣推举奇谋之士,考虑的是他的计谋是否有利于国家,至于盗嫂受金又何必疑虑呢?”刘邦是放心不下陈平的品行而询问魏无知,魏无知对陈平的品行未置可否,但却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用人观。他认为战争时期的用人应该着眼于他的才能。只要有才者能为我所用,其个人品行是无足考虑的。历史传说中,战国时的鲁人尾生,与一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未来,河水上涨,他仍不离去,抱住桥柱被淹死,以坚守信约而知名。孝已是商高宗武丁的儿子,以孝顺知名。魏无知举此两人为例,是要说明品行不应是战时用人的尺度。传统的用人观主张德才兼备,甚而更看重德行的方面。魏无知实际上回避了刘邦的询问,转而阐述了一种切合眼前实际,突破传统,独树一帜的新型用人观。这一思想被后来三国时代的曹操发扬光大,曹操在公元210年的《求贤令》中表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其中明确肯定了魏无知对陈平的荐举,公开表明了不计品行,惟才是举的用人观。

刘邦当时可能并未完全认可魏无知提出的说辞,他又召来陈平,隐去私通家嫂一事,就事奉三主和收受金钱两事相责问。陈平回答说:“我事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纳我的建议,所以改事项王;项王所信用的都是项氏本家和妻之兄弟,即使奇谋之士也得不到重用,我因此离开楚军。听说汉王能够用人,故来归降。我赤身而来,不接受金钱就没有费用。如果我的计策有可取的您就采用,如果没有可采用的,所收的金钱都还在,请封存起来送交官府,我请求辞职。”

出乎刘邦意料,陈平并没有否认自己事奉魏楚和收受金钱之事,而是实实在在地承认,对刘邦表明了胸无所藏、心无所愧的坦荡。他在说明事奉三主一事时,公开表明了“贤臣择主而仕”的观念,说明自己以是否受人信用为择主的原则,暗衬出自己不是只为衣食所谋,会随便以身许主的庸碌之辈,也透露出了对刘邦的最终依附。事实也是,陈平在正受秦军围攻的临济投奔魏咎,不乏一片赤心,陈平献出的计策非但未被魏咎采纳,反而招致人们的谗言,心高气傲的陈平不得不离魏而去。在项羽的楚军中,陈平曾受命率魏军在楚国的旧部,以少量兵力击降了背楚联汉的殷王司马印,被项羽拜为都尉,并受赐重金,说明功劳不小,但不久司马印在刘邦出关东进的攻势下兵败附汉,项羽一怒之下,准备诛杀先前平定殷王的将吏,陈平无端受到追咎,他大概早已不满于项羽的用人方式,见自己被人怀疑,性命难保,于是封裹了所受的黄金和印信,派人送还项羽,只身逃走。陈平先前在鸿门宴上与刘邦有过一面之交,当时刘邦借口如厕,离席出逃,陈平曾受项羽之派外出寻召。在楚汉分争的大势下,他离楚投汉,不是没有原因。总之,事奉三主,跳槽两次,对于陈平事出有因,也是一位才志贤士迫不得已的选择。

在说明收受金钱一事时,他充满了对自己所献计谋的高度自信,认为自己将计谋献于汉军,在需要金钱之时得到金钱,受之无愧。陈平受金的途径自然是不正当的,也许是当时的人们做事情只考虑结果而不计较途径,或者是两人疏忽了这一问题,刘邦竟然认可了陈平的行为。陈平在对两件事情的说明中以自己的才能为立足点,这曾是他敢于反传统行事的基点,也是刘邦对他破格任用的基点。他的说明和魏无知的观念在本质上不谋而合,毫无二致,使刘邦听后大受感悟。

刘邦本是要责问陈平的,听了陈平的表白,他当面道歉,送给丰厚的赏赐,拜为护军中尉,爵位升高,监督所有将领,将领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陈平以他的才能立身行事,在受到众人诋毁的关键时刻,又以自己的才能销蚀谗言,出色地保护了自己。

二、屡出奇计,智克厄难

陈平归汉在刘邦还定三秦,出关与项羽开始争战的前205年。不久彭城战败,汉军在荣阳相持的形势中处于明显的下风,刘邦常常被困孤城,性命不保,依靠陈平的出奇计策,刘邦数度脱身而逃。

同类推荐
  • 战火重燃1937

    战火重燃1937

    难以忘记的那个年代,那个战火重燃的时代,那个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那个令无数中国人永生难忘的年代。1937,重新回到抗战时期,他究竟该怎么办,带着最为牛逼的系统,他能否力挽狂澜!让我们拭目以待!拥有系统的他能否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 三国乱世佳人

    三国乱世佳人

    我不想改变世界,我只想保护你。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的穿越者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
  • 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

    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

    《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资料翔实,文字精炼,内容上起古埃及文明,下至伊拉克战争,收录了埃及统一、文艺复兴、圈地运动、滑铁卢之战、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朝鲜战争、海湾战争等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每一件历史大事或开启了一个时代,或成为历史发展过程的转折点。阅读这些大事,即是在了解历史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从中品味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在历史的玄机中找到思考的方向与生存的智慧。
  • 三国之传承为王

    三国之传承为王

    一次意外让现代小青年刘渊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他拥有了之前让他无比向往的家人、朋友、甚至是爱人,为了自己的亲人,刘渊只能在这个乱世中努力活的更好,不过幸好这一切都有了它的帮助!
  • 三国卫郎君

    三国卫郎君

    穿越卫仲道,有妻蔡文姬,是安稳的红袖添香,还是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三国中,争雄一方呢,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匡扶汉室,可这条路更艰辛,到底何去何从呢?
热门推荐
  • 这颗青梅不太甜

    这颗青梅不太甜

    【1v1甜宠文】顾梦是一个热爱二次元胜于一切的少女,也因此一直在情场上十分失意。而京城有名的江来江公子,是顾梦的青梅竹马,和顾梦一样的宅,且爱玩游戏。回国后的顾梦不得不和江来同居,在和江来同居的一段日子里,顾梦感觉这同居生活……非!常!好!各玩各的,互不打扰。面对顾梦这颗情场失意的青梅,暗恋她多年的江来也迅速向她表白,在顾梦的深思熟虑下和江来正式交往……传说中的江公子是个有着冷酷的英俊面容,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顾梦得知这个传说以后,咬牙切齿道:“造谣可耻!你们看看旁边那个玩游戏的宅男真的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吗?!”热爱二次元少女vs沉迷于游戏宅男
  • 废材逆天:至尊庶女

    废材逆天:至尊庶女

    他是青木城一流家族蓝家二爷的私生子,却又是一个废材,最终仍逃不脱被迫害致死的命运。她是地球古武世家第一个女子少族长,天赋超群,背负着各种光环,却被同族的哥哥所害,最后魂落异世,重生在了蓝家废材私生子蓝瑶的身上。从此,废材不再是废材,掀起玄影大陆修炼界的狂潮!
  • 茹果

    茹果

    茹果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被花花公子吴昊所看中,原本平坦的生活被打扰了……
  • 无人直播间

    无人直播间

    因为被骗,我被迫参与了人生第一次恐怖直播。从那以后,各种恐怖的事情如影如随,背后始终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想要我的命……人与鬼斗,如何才能赢?
  • 早安徐先生

    早安徐先生

    “我希望,我是你想藏在口袋里的喜欢”那一年我18,他也18现在我20,而他还是18我所有的温柔,眷恋都是对他的灿若星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世界之Minecraft

    我的世界之Minecraft

    你好,我是史蒂夫,我来自(Minecraft)啊!你是?你是谁?你难道是H或者30?本作每2-3天更新一章
  • 神执仙念

    神执仙念

    这个故事只有两个字。。。。。。。。。。男人而已
  • 黑暗时代之诅咒

    黑暗时代之诅咒

    参加神战的黑龙,莫名其妙的死而复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这个世界旅行的黑龙,他的眼睛里看见了什么?
  • 诸天天武系统

    诸天天武系统

    我有一拳:分割阴阳!我有一枪:枪出寂灭!我有一剑:剑分天地!我苏杰无论活成什么模样,我都相信我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