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15000000002

第2章 京江脐与开花馒头

朱自清1924年8月20日日记:

(星期三,晴)遇功一,购蛋糕及小面包,而没有开花馒头,甚怅!因日来颇思当年在唐大家吃油炸“京江脐”蘸鸡汤风味也。

上一篇文章里说过,朱自清还算是个容易因食物而心情舒畅的吃货。不过8月20日,朱自清本来心情就不好,这天的日记开篇就说“连日心绪甚烦,精神亦极不振”——虽然16****刚吃过一顿酥面萝卜丝饼,但是连续几日人事不顺、生活费无着也就罢了,19日晚他还被三弟“来信催信,词甚锋利”的行为气到“甚怒”的地步,20日心情处于低谷也可以理解。于是朱自清决定再次依靠吃来缓解自己的心情,这次他想到的是家乡的小吃京江脐。

朱自清的家乡是连云港,然而他自称“扬州人”。从对京江脐的描述上看,朱自清确实不愧为扬州子弟。京江脐这种点心,在盐城等苏中地区被称为金刚脐或金刚麒,在苏州和上海则被呼作老虎脚爪,只有镇江扬州南京一带,它才叫京江脐、京江脐儿。而且,用京江脐蘸鸡汤的吃法,也是扬州、镇江所独有的。

到底什么是京江脐?京江脐是一种烤出来的面点(烤炉类似烧饼炉,烤出来的样子类似面包),有甜脐、咸脐两种,均无馅,外形六瓣,干食或用开水泡食均可。朱自清所说的扬州名点“京江脐”是咸脐,讲究放入荤汤浸食,其味更美,吃法类似西北的泡馍。所谓甜脐,则是苏州、上海嗜甜如命者的改良品种,刷了糖,当然也就不能蘸鸡汤食用了。京江脐和泡馍一样,本身是没什么味道的,又是平民食品出身——据说该点心的出现是因为清明早上不得生火,故百姓食此充饥。今天扬州镇江民间仍有“清明不吃脐儿、撒子,死后阎王爷打屁股”的说法,可知此说不虚——所以口味上不见得多么吸引人,流行的范围也很小,朱自清只是从扬州去了宁波,就吃不到这脐儿了。

京江脐有盐城起源说和镇江起源说,个人认为镇江才是京江脐的发祥地。这不是出于身为南京人的一己私心,因为苏南方言“江”读“刚”——今天江苏城市论坛上不断出现的“刚拔拧”,就是江北人的意思——所以金刚脐其实是京江脐的误传(一说盐城人以为京江脐长得像佛主的肚脐眼,故称金刚脐。个人认为老虎爪子之名可以解释为象形,金刚脐作此解有点牵强)。镇江古称京口,故长江镇江段有京江之称。另外京江脐是公认的扬州名点,“京口瓜洲一水间”,盐城则离得远了。

不过镇江民间关于京江脐的传说也多有误,如称京江脐本为八角,因避讳八旗而改为六角。实际上晋代贵族就有“饼不坼作十字不食”(何曾语)的讲究,后来普通百姓不用笼蒸而用锅炉炕制这种十字饼,便成了橐驼脐,明弘治年间《宋氏养生部》即有记载,当初这个饼是四瓣的,改成六瓣才百余年,和满清对江南的高压政策毫无关系。不过传说之类,本就只是谈资,这里再录慈溪柴小梵《梵天庐丛录》里的一则轶事:

高宗南巡时,太后因渡江眩晕作恶,思得食物镇之。适某巡检小舟在御舟侧,以所携京江脐三枚进,太后食之而乐。晚宿金山行宫,高宗问安,太后告以渡江晕船,因京江脐而愈,遂以县令官巡检。下次又南巡,太后忆及京江脐之功,问高宗,某巡检至何官。高宗对日,命江苏巡抚查覆,则已卓异得知府矣。以奏太后,太后喟然日:“朝廷三品官乃如是之难耶?”高宗纯孝,遂承太后旨,进某巡检官为监司云。

除了传说,京江脐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早已深入扬州、镇江百姓生活中。这绝不是故意抬高这开花烤面包的地位——且举扬州弹词《审刁案》“顿把顿好哝啊,巷子头上烧饼店里买个京江脐子,带个脆烧饼,就吃京江脐子嚼脆烧饼”之句、扬州民间“六角整整”之俗语(以京江脐形状规整喻有理有据、头头是道之行为言辞)、剧作家梁冰回忆江蛰君“忆及儿时旧事,诸如瘦西湖上泛舟,翠堤春柳骑驴;富春赏菊,冶春品茶;大校场听书,辕门桥观灯;乃至共和春的饺面,大麒麟阁的京果粉泡京江脐”(《梁冰艺术文论集》)之辞,凡此种种,足见不理解京江脐也就难以读懂扬州文化。

提到京果粉(桂花炒面糊),不能不多说两句。凡善做京江脐的扬州、镇江老字号,往往也善做京果粉,盖京江脐泡京果粉,是扬镇人的家常吃法,可惜今天也已不多见了。除了梁冰和江蛰君,不少江南文人对大麒麟阁的京江脐泡京果粉都情有独钟,南京作家梁晴就有“路过辕门桥,务必要在麒麟阁买上一包京果粉,买几只刚熏烤出炉的金刚脐——那是父亲最爱吃的东西”之语。

京江脐今日被抬举为扬州名点,民国时无非扬州平贱布衣所食之物,当年扬泰一带的戏班子,若是发不出工钱,就发几个京江脐以充饥。梁冰文中提及冶春、富春、共和春、大麒麟阁,都是扬州老字号,朱自清就读扬州中学时可没少光顾,相信各种包子糕点干丝豆腐他也没少朵颐。然而在穷极无聊之时,他心中想到的,还是京江脐,还是在扬州友人家中所吃的最粗犷朴实的京江脐。可惜江浙虽然文化相连,浙江却没有京江脐可吃。万不得已,朱自清想到用开花馒头代替京江脐——虽然口味完全不同,好歹外形有相似之处。但天意从来未可知,恰好开花馒头也没有!心情不好又遇上故乡小吃不可得,故乡小吃不可得又遇上替代品不可得,朱自清此时的心情,怎一个“甚怅”了得!

附:有熟悉朱自清先生、田仲济先生掌故者,烦请赐教,邮箱xjcmlq@163.com,所赐请注明出处,一经采用必在文末书后列名表示感谢。

同类推荐
  •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现代作家废名评说梁遇春玲珑多态的散文,称他“酝酿了一个好气势”,“将有一树好花开”(《(泪与笑)序一》),讲得相当漂亮,相当贴切,不温不火。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多篇精美散文,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文艺杂话”、“随笔趣谈”、“大师小品”和“海外书话”四个部分。
  • 穗城旮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穗城旮旯(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外贸公司的小职员,低俗的陪酒小姐,进城务工的农民,低等的小商户……这些人,唯一的共同点就只是渺小而已。穗城即广州,这里有百余城中村,大大小小,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小人物,因为选择了同样的百分之一而终于有所交集。他们的喜怒哀乐纵横交错,一切,都始于那个夜深人静时……《穗城旮旯》以相遇和分离为基点,讲述人与人之间的奇妙羁绊。我们每天遇到那么多人,迎面走来,擦肩而过,不留痕迹。可总有些人,看似不经意介入,却日复一日激起波澜。相遇必定是开始,但分离却无法代表结束。它的存在凸显了生活的善意,让希望不灭。
  • 我的维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我的维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讲述了一名中国军人在西非利比里亚参与维和行动的难忘故事。2003年12月至2005年1月,作者成为中国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战士并经历了维和全过程。在“政局动荡,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人身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利比里亚,中国军人不辱使命、英勇无畏,他们穿山越林,风餐露宿,身经枪林弹雨,作者用心记录下一些故事,在此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那段特殊生活。当真正走进利比里亚,我看到了风景宜人的大西洋,可长年的动荡不安和无休止的派别纷争,早已使这个美丽富饶的国家变的满目疮痍、尸横遍野。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没有喧闹没有繁华,只有荒凉的土地夹杂着乱草,密密麻麻的弹孔一排排映在墙上,为了生活,人们拿起了枪,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本该在学校朗朗读书,也被迫加入战争;女人们甚至为了一盒牛奶,一块面包,弥灭灵魂,出卖自己的肉体。走在利比里亚街头,电线杆弹孔密集,广告牌形同筛子,随处可见没有房顶的空屋和被炮弹炸毁的车辆……一群头裹方巾的男子在街口举枪乱射,枪声过后,那一滩滩血渍,从老人、妇女和孩子的躯体里流出,他们还没来得及判断灭顶之灾从何而来就一命呜呼,罪恶的枪管其实没有收获一根稻草,却把他人一切的一切残暴而彻底的剥夺了。当我头戴蓝贝雷、肩披橄榄枝、身穿迷彩、手握钢枪作为一名优秀军人和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维和运输分队队员踏上远赴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维和的征程,我就知道,自己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战场,经历炮火硝烟的洗礼,接受生与死的考验。生命固然重要,但作为军人使命高于一切,同时,在人生的长河中,能有这么一段特殊的经历,我还是要为自己感到无比的骄傲和由衷的自豪。谭国瑞:男,祖籍山东,退役军人,青年作家。已出版《狼》(电视剧筹拍中)、《我是特种兵》(电影筹拍中)、《楼兰迷踪》、《职场不相信眼泪》等14部长篇小说,多部被国家图书馆馆藏。曾获得“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首届网络小说创作大赛二等奖”等多个国际荣誉和国内文学奖项。曾接受央视采访,个人报道在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1995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赴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04年10月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2005年1月圆满完成维和任务凯旋回国;2006年12月退役。
  • 凡人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凡人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小说贴身描写了一位普通中年妇女的生活:做家务、吃喜酒、调解邻里纠纷、张罗儿子的婚事。被几十年的人生智慧腌渍过,她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已经成为日常的一部分。胡兰成道:“鹊桥俯视,人世微波。”这样纯熟的人生境界何其难得,而且,再不写,她就老了。
  • 中间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中间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在某个时空中,早在二战之前,地球已经被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人类依赖电子脑,自由穿行于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不论网络空间还是现实世界,都即将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中国正处在漩涡的中心地带。派系割据,军阀混战,日本虎踞东北,一场空前的大战正处在爆发边缘。沈汉生自感金戈铁马的岁月早已过去,面对无尽的战争,他只想远远避开。但巨大的阴影笼罩之下,没有人可以永远逃脱。作为网络谍战专家,沈汉生的命运已经注定,等待他的只会是一次又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生命的终结。《中间人》就是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发生在中华民国的赛博朋克故事。
热门推荐
  • 笑傲巅峰,俯望浮尘

    笑傲巅峰,俯望浮尘

    帅冷的少年,低微的身份,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他只是一个孤儿,只有两只猫陪伴着他。可却不料在一次事件中成了班级男生的老大。他重生之后,有了怎样的变化?(本猫魔不想透剧,各位同志们想知道他的名字及剧情就来看《笑傲巅峰,俯望浮尘》)高耸巅峰,由你攀爬;四方大界,由你闯荡!
  • 40岁女人最应该注意的事

    40岁女人最应该注意的事

    本书总结了40岁女人从外表、内涵、职场、理财、婚姻、教子、友情、健康等10个方面介绍和指导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解析。
  • 兰亭不叙

    兰亭不叙

    人间一梦阴差阳错结下情缘一剑一铃两世缠绵守得云开见月明无需多言
  • 异能者的日常

    异能者的日常

    这个世界,我们所熟悉的世界,真的就如表面一般么?一个社团,一场危机,为秦牧打开了异世界的大门,为他揭示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又是如何?相对于普通人,他们的日常又是怎样的?
  • 生育者2047

    生育者2047

    公元2047年,中国面临人口增长率危机。北京、上海、香港三个大城市人声鼎沸,但少有人去结婚生子。在中国其他地区,则一片萧条,老人们互相扶持走向死亡。“生育者”是公众对坚持生育人群的代称,他们对生育子女抱有独特的热爱,成家族的在人迹稀少的荒废城市生活。本文讲述的就是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中国内蒙古“生存者”家族长老的最后故事。
  • 女人,别让细节毁了健康

    女人,别让细节毁了健康

    今天的女性,除了追求美丽,更追求健康和快乐。本书从女性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卫生习惯和美容细节入手,剖析了其中喑藏的不健康因素,提示女人呵护自己,令自己更健康,更充满活力。全书分五章,内容包括:都是爱美惹的祸;特别的时期,特别的脆弱;白领丽人的健康杀手;女人身体看不见的秘密;粗心女人的坏习惯,是一部关爱女性健康的贴心宝典。
  • 骗婚36计

    骗婚36计

    高考那年,萧町瑜问过陆如风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你说,我们两可能会发展处一段JQ么?”陆如风淡定的回答:“你不要担心,这么掉价的事情我做不出来!”萧町瑜听了甚是行为,夸陆如风是个明事理的好同志。工作那年,萧町瑜又问陆如风一个更加深奥的问题:“你说,两个B型血的人生出的孩子会不会是个2B?”陆如风继续淡定回答:“真理都是在实践中得到的。”萧町瑜听了若有所思,转身将陆如风扑到。陆如风大呼:“我又不是B型血,你扑个毛啊!”
  • 赤霄辗

    赤霄辗

    赤霄剑,因世而生;我乃霄,与灵因赤霄剑而生。当世间不再需要从刀光剑影中施展宏图霸业之时。赤霄剑何去何从,而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 综漫之寻找不知名之物

    综漫之寻找不知名之物

    呵,这样就完了吗?感觉怎么有点不对呢?喂喂!什么!我竟然还没出生!什么鬼?貌似。。。我还在‘娘’胎里T-T什么时候可以出去?出来了,为什么我是最小的?QAQ你们欺负‘人’我要去告诉爸爸!什么?他们去度蜜月了!我要离家出走!!!!“砰砰”“摔死了!这是哪?什么日本的地狱?你叫鬼灯?那么一起到人间玩玩吧!”“有什么好玩的?”“去看看吧!”“鬼灯,你看我捡到了一个小狐狸!他的脸上花的,好好笑”“魅夜!!!那明明是个狐妖!”“啊?那么小狐狸你叫什么?要是没有名字就叫‘斑’,好吗?不说话就是同意啦!”
  • 唯我独一

    唯我独一

    我叫林独一,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这是我父亲跟我说的。还有,他总是意味深长地对我说:“独一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个错误,存在,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不该存在的,总会被大道扼杀在摇篮里。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