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0900000014

第14章 明清家书(5)

【赏析】

在这篇家训中,李光地提出了自己的读书见地,认为“凡书,目过口过,不如手过”的主张。他教给儿子的学习方法,今人亦可从中受益。

郑板桥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扬州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尤其以善画著名,是“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他多画兰竹石,这既是他光明磊落、严正绝俗的人格象征,又是其虚心向上、倔强不屈的精神写照。他从小家境贫寒,先以卖画为生,44岁中进士后曾任山东范县令5年,后又任潍县令7年,最后因擅自开官仓赈济灾民而被罢官,后仍以卖画为生,著有《郑板桥集》。郑墨比板桥小24岁,为人谦实稳重,板桥在外做官,家事都托付堂弟。由于二人均自贫困中长大,故板桥对郑墨尤爱护备至,期望良深。

【原文】

谁非黄帝尧舜之子孙?而至于今日,其不幸而为臧获,为婢妾,为舆台、皂隶,窘穷迫逼,无可奈何。非其数十代以前即自臧获、婢妾、舆台、皂隶来也。一旦奋发有为,精勤不倦,有及身而富贵者矣,有及其子孙而富贵者矣,王侯将相岂有种乎!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辄曰:“彼何人也,反在霄汉;我何人也,反在泥涂。天道不可凭,人事不可问!”嗟乎!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天道福善祸淫,彼善而富贵;尔淫而贫贱,理也,庸何伤?天道循环倚伏,彼祖宗贫贱,今当富贵,尔祖宗富贵,今当贫贱,理也,又何伤?天道如此,人事即在其中矣。

信愚兄为秀才时,检家中旧书簏,得前代家奴契券,即于灯下焚去,并不返诸其人。恐明与之,反多一番形迹,增一番愧恧。自我用人,从不书券,合则留,不合则去。何苦存此一纸,使吾后世子孙,借为口实,以便苛求抑勒乎!如此存心,是为人处,即是为己处。若事事预留把柄,使入其网罗,无能逃脱,其穷愈速,其祸即来,其子孙即有不可问之事、不可测之忧。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可哀可叹,吾弟识之。

【赏析】

在这封信中,郑板桥跟堂弟探讨了一个关于人格平等的问题。他认为,人的出身无贵贱之分,大家同样都是“黄帝尧舜之子孙”,富贵贫贱只是天道循环翻覆的自然规律。穷苦贫贱之人要改变命运,富贵显达之辈要保住已有的生活,同样要发奋努力。对于人的命运而言,富贵与贫贱存在看辩证关系;对于行事而言,“为人处”与“为己处”亦存在着辩证关系。这种认识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思想。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郑板桥能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如此清醒的认识,并正确引导子弟,是难能可贵的。

陈宏谋示侄

【作者简介】

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桂林人。历任知府、巡抚、总督,后官至东阁大学士。

【原文】

京中浮华,须立定主意,不为所染。盖天下惟诚朴为可久耳!吾家世守寒素,岂可忘本?读书见客,事事检点,即学问也。

【赏析】

在这篇家训中陈宏谋要求侄儿保持清贫质朴的良好家风,不为“京中浮华”所染,谨守“诚朴”二字。这种观点,对现在的年青人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彭端淑劝学一首示子侄

【作者简介】

彭端淑(1700年~1780),清文学家。字仪一,又字乐斋。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颇有政声。后告老辞官,曾到成都锦江书院讲学。诗文皆名重一时,著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问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赏析】

这是彭端淑写给子侄的训示。开篇用两个设问句,点明了行文的宗旨,阐述了求学、做学问的道理。又通过四川两个和尚朝拜南海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分析难与易、聪敏与平庸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以勉励子侄刻苦学习,力求上进。文中介绍的“贫者”和尚那种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学习工作的好榜样。

作者以平易质朴的语言,通过对比论证,把事理阐发得非常透彻。全文闪耀着辩证思维的智慧之光。

袁枚与弟香亭书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人称随园先生,清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清朝诗人。曾任江宁知县。辞官后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又号随园。他的诗多用来抒发闲情逸致,主张抒写性情,对儒家的“诗教”表示不满,有些作品对汉儒和程朱理学进行了一定的抨击,并宣称“《六经》尽糟粕”。他还擅长作文,所写书信颇具特色,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传世。

【原文】

阿通年十七矣,饱食暖衣,读书懒惰。欲其知考试之难,故命考上元以劳苦之,非望其入学也。如果入学,便入江宁籍贯。祖宗邱墓之乡,一旦捐弃,揆之齐太公五世葬周之义,于我心有戚戚焉。两儿俱不与金陵人联姻,正为此也。不料此地诸生,竟以冒籍控官。我不以为怨,而以为德。何也?以其实获我心故也。不料弟与纾亭大为不平,引成例千言,赴诉于县。我以为真客气也。

夫才不才者本也,考不考者末也。儿果才,则试金陵可,试武林可,即不试亦可。儿果不才,则试金陵不可,试武林不可,必不试废业而后可。为父兄者,不教以读书学文,而徒与他人争闲气,何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哉!“知子莫若父”,阿通文理粗浮,与“秀才”二字相离尚远。若以为此地文风不如杭州,容易入学,此之谓“不与齐楚争强,而甘与江黄竞霸”,何其薄待儿孙,诒谋之可鄙哉!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非贪爵禄荣耀也。李鹤峰中丞之女叶夫人慰儿落第诗云:“当年蓬矢桑弧意,岂为科名始读书?”大哉言乎!闺阁中有此见解,今之士大夫都应羞死。要知此理不明,虽得科名作高官,必至误国,误民,并误其身而后已。无基而厚墉,虽高必颠,非所以爱之,实所以害之也。然而人所处之境,亦复不同,有不得不求科名者,如我与弟是也。家无立锥,不得科名,则此身衣食无着。陶渊明云:“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非得已也。有可以不求科名者,如阿通、阿长是也。我弟兄遭逢盛世,清俸之余,薄有田产,儿辈可以度日,倘能安分守己,无险情赘行,如马少游所云:“骑款段马,作乡党之善人”,是即吾家之佳子弟,老夫死亦暝目矣,尚何敢妄有所希冀哉。

不特此也。我阅历人世七十年,尝见天下多冤枉事。有刚悍之才,不为丈夫而偏作妇人者;有柔懦之性,不为女子而偏作丈夫者;有其才不过工匠、农夫,而枉作士大夫者;有其才可以为士大夫,而屈作工匠、村农者。偶然遭际,遂戕贼杞柳以为木否木寿,殊可浩叹!《中庸》有言“率性之谓道”,再言“修道之谓教”,盖言性之所无,虽教亦无益也。孔、孟深明此理,故孔教伯鱼不过学诗学礼,义方之训,轻描淡写,流水行云,绝无督责。倘使当时不趋庭,不独立,或伯鱼谬对以诗礼之已学,或貌应父命,退而不学诗,不学礼,夫人竞听其言而信其行耶?不视其所以察其所安耶?何严于他人,而宽于儿子耶?至孟子则云:“父子之间不责善”,且以责善为不祥。似乎孟子之子尚不如伯鱼,故不屑教诲,致伤和气,被公孙丑一问,不得不权词相答。而至今卒不知孟子之子为何人,岂非圣贤不甚望子之明效大验哉?善乎北齐颜之推曰:“子孙者不过天地间一苍生耳,与我何与,而世人过于珍惜爱护之。”此真达人之见,不可不知。

有门下士,因阿通不考为我怏怏者;又有为我再三画策者。余笑而应之曰:“许由能让天下,而其家人犹爱惜其皮冠;鹪鹩愁凤凰无处栖宿,为谋一瓦缝以居之。诸公爱我,何以异兹?韩、柳、欧、苏,谁个靠儿孙俎豆者?箕畴五篇,儿孙不与焉。”附及之以解弟与纾亭之惑。

【赏析】

袁枚在信中认为,子弟能不能成才,天资很重要,关键是要根据各人的天资来因材施教。要使他们懂得,做官是为了施行仁义道德,不是贪图荣华富贵的。读书主要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明白更多的事理,但同时也是由于生活的需要。如果读书的目的不明确,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即使中了科名,做了高官,也会误国误民,以致最后贻误自己。即使不会读书,也应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进而指出,不能像孔子教育他的儿子那样,只是“轻描淡写,流水行云,绝无督责。”

细细品味,这封家信,对我们今天如何教育子女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卢文绍与从子掌丝书

【作者简介】

卢文绍(1717~1795),字召弓,号抱经、檠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校勘学家、诗文作家。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三名进士。居官十余年,告归,讲学于江浙各书院。著有《抱经堂人集》及《钟山札记》、《龙城札记》。

【原文】

九月十六日得书,知眠食无恙,良慰余意。书中具言近日读书勤苦,尤吾之所乐闻也。但精神难支持亦不必勉强,以掌丝平日善病,恐过用难为继耳。所疏不知出处及疑义若干条具答在别纸。此士安所谓,遭人而问,少有宁日者也。掌丝之虚怀而勤力也至矣。虽然,吾窃以为更有进焉者。盖人之为言皆曰学问,将学焉而继之以问邪,抑问焉而即是为学也?夫寡闻寡见之蕲至于多闻多见也。有道焉:得其道则耳目可以不劳,思虑不至庞杂,而其为功也易。近世类书颇多,又诸文集亦多有注释笺解,然则读书之易宜莫如今日。然吾以为殚见洽闻之助,不在是也。盖已经翦截割裂于事之始末,语之原委必有不能通贯晓析者矣。今以掌丝之资性日力计之、吾不必讠术以高远难行之事,六经之外,如《尔雅》、《说文》、《史记》、《汉书》皆所当读也,然后博览群书,其不解者鲜矣。此言初听若迂,然吾为掌丝细审之,事无有捷于此者。且不必遽为程限,但日日读之一卷毕,则此一卷之事与言见于他书者,自一览而得也。推而数卷至数十卷莫不然。初可以省问之一二,继可以省问之五六,又继可以省问之八九矣。苟若是,则其用安有穷哉?然此犹为记诵言之也,若夫以之明理,以之处事,则所得者益不可以数计,此事逸而功倍之道也。不然,则掌丝数月以来所不知者,岂尽于此乎?吾所以缕析以答者,能一一记之后不复问乎?同一事也而出于人之所援引者又各不同,其能明乎此而既无惑于彼乎?吾是以深嘉掌丝之好问,而尤愿掌丝之好学也。掌丝果从事于吾言,则其于问也亦必有更进于此者矣。

【赏析】

这是一封教导子侄辈读书方法的书信。人们常说,学问学问,就是“学”和“问”,勤学多问就有了学问。那么“学”和“问”的位置应该怎么摆呢?对于这个问题,卢文绍有不同与一般人的见解,他认为应该先“学”,自己先认真去阅读基础性的典籍,然后再博览群书。他认为学习之书“无有捷于此者”,自己先自学,然后再去请教别人,这才是学习的最捷便的途径。

作者并没有全盘否定“寡闻寡见”者向“多闻多见”者请教。他对其侄子提出的问题逐一给予答复,不就是在“教”他的侄子吗?他主张求学得先要自己去学,在自己刻苦钻研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才会有质量。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闻多见”者加以点拨,求学者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这封给晚辈的信,不用居高临下横加责难的语言,而是循循善诱,有诲人不倦之风;充分肯定成绩,如实指出不足,有所批评,但也是建设性的;非常明确地指出解决办法,明晓独立系统研读的种种好处,谆谆教导,闻者如沐春风。

纪晓岚寄内子

【作者简介】

纪晓岚(1724~1805),名昀,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学者、文学家。以学问文章得天下重望,晚年领修《四库全书》,而所作《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俶诡奇谲,无所不备,又为脍炙人口。

同类推荐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如果爱……还有记忆

    如果爱……还有记忆

    看一对情侣是否真正爱过,不在于他们当初邂逅时如何沉醉,或爱到浓时怎样沉迷,而是分手之后的沉默。
  •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

    本书是著名旅日工程师、作家萨苏在2011年的最新力作。作者用中国人独有的乐天情怀和京味调侃,爆料自己初到日本的各种笑话,与妻子上演的国际文化“冷幽默”,以及自己经历过的各种趣事。用真实细腻的笔触,描述草根的动人生活情境,让日本再也没有隐私,展现日本从未有过的阳光面。
  • 发现米易

    发现米易

    《发现米易》是青年作家李吉顺2002年---2005年初,创作的散文集,2005年10月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共收录了李吉顺的20余篇精美散文,具有较高的艺艺术价值。
  • 苏轼文集2

    苏轼文集2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热门推荐
  • 公主是团宠

    公主是团宠

    金凌凌来到这个世界她要舒适的活下去金凌凌撑着脸说“好饿啊”旁边的管家拍拍手,过一会金凌凌桌前放着各种珍馐,山珍海味金凌凌看见别人好看的衣服“我也想要好看的衣服”管家拍拍手各种最新季的衣服一应俱全“对不起,这里的生活很美好,但是不适合我”金凌凌实在是应为他们是想先把她养肥再杀,她心里怕怕的于是她决定要离家出走,她再也忍不了这种生活了管家见此说“公主陛下回来了”金凌凌立马将行李放回去,转头就跑#团宠#公主的危险生活#咸鱼沙雕公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未知的青春有太多遗憾

    未知的青春有太多遗憾

    年少无知的我们面临太多考验,明明相爱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谁也阻止不了时间的流逝,我们都会长大青春很迷茫很短暂很温馨也很疯狂青春也会坠落却不会烟消云散每个人都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赋予了青春太多的意义[本文是以自身经历改编而成]
  • 如何成为小摄影家(快乐学习丛书)

    如何成为小摄影家(快乐学习丛书)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 梦离世

    梦离世

    一位对生活丧失信心的学生,开启自己在另外一个世界的美好
  • 巡天师

    巡天师

    步出宜阳何处留?回望玄天月如钩。山长应是前生约,水阔迎来此世流。过岭烟霞开画卷,穿林足迹写春秋。清风若解行人意,一路随君巡天游。
  • 你该知道的1200个理财常识

    你该知道的1200个理财常识

    本书是一本人人都需要的理财宝典。全书从夯实理财基础,全面了解理财工具,传授理财技能三个方面着手,知识简单容易理解,方法简便容易践行。理财基础:更新理财观念,普及理财知识,让我们从思想的转变开始,只有充分了解了理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将理财进行下去。理财工具:储蓄、炒股票、买基金、保险还是投资房地产……花样繁多的理财工具总有一种适合你。理财技能:量身定制理财方案,无论是居家、出国留学还是创业,每个人的理财之路都不尽相同,看看亿万富翁的理财之道,你是否会受到启发?
  • 银河圣宫纪

    银河圣宫纪

    《银河圣宫》是玄清修士玄幻修仙小说系列作品的第一部,意在传播正能量。
  • 陆医生的小妖精

    陆医生的小妖精

    第一次见面她招惹了他,然后消失了,再次见到她依然还是一个磨人的小妖精。“你居然不记得我了”陆修忽然间有点挫败自己心心念念几年,再次见到对方忘记自己了“陆医生这不能怪我,你以前不叫这个名字”陆修对苏黎是又爱又恨。当她问他要打电话码他就知道这辈子就这样了逃不掉了。她以为对方只是一个医生,谁曾想,还是个富二代啊!还好没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