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0900000013

第13章 明清家书(4)

夫虎豹生于深山,百物惧焉,一入槛阱之中,摇尾而乞怜者,自知其不足以制之也。夫凤凰翱翔于千仞之上,悠悠乎宇宙之间,任其纵横而所之者,超超然脱乎世俗之外者也。兄名闻华夷久矣,用兵老矣,岂有舍凤凰而就虎豹者哉!

惟吾弟善事父母,厥尽孝道。从此之后,勿以兄为念。噫!汉有子瑜而有孔明,楚有伍尚而有子胥;兄弟之间,各行其志,各尽其职焉。兄敢不勉?弟其勉之!因便赋别,不尽愿言。

【赏析】

郑成功作为一名英雄,可谓家喻户晓,这封书信不仅仅是一封家书,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清廷遣郑成功之四弟郑渡招降成功,成功婉拒不受,后并致书于渡,表明其坚贞不贰之志。值得后人学习的是郑成功那种令人叹服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而今要理解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爱国主义精神。

魏禧给子世侃书

【原文】

自出门后,三次大病,参药之费,计五十金。七月光福一病,仅存皮骨,揽镜以照,徒然心惊。当沉疴时,自念家死客死,要有前定,然汝母无依,汝尚未婚娶成立,不能不动心耳。吾垂六十无子,立汝为后,吾弟、吾弟妇阴驱显率,使汝为吾子。然吾兄弟如一身,视诸子不太异。古人于世父、叔父并称父子,不称叔侄。即今汝为吾子,与未为子一间耳,况吾兄弟乎?吾家杜忠厚,征君积德力善,为乡里望人。吾兄弟少好口语,舌锋钅舌利,颇以此贾怨谤。然未尝敢行一害人事,欺诈人财,败众以成私也。

汝资性略聪明,能晓事。夫聪明当用于正,亲师取友,迸归一路,则为圣贤,为豪杰,事半而功倍。若用于不正,则适足以长傲、饰非、助恶,归于杀身而败名。不然,即用于无益事。小若了了,稍长,锋颖消亡,一事无成,终归废物而已。吾以家贫负石田出游,自念老矣,欲为汝营婚娶,不以债负相遗。不能家居教汝,又去吾庐叔父远,少督责。汝母妇人,多姑息之爱。吾以此耿耿于心也。

吾先代来称素封者八世,至征君家声益大。吾兄弟以文学为当路所礼,又肯出气力为人,故门弟虽小,在僻邑中尝若气焰,族里姻友于汝兄弟辈多礼貌,优容其失。汝勿以此为得意。夫吾何德何能干姻族,而姻族乃折节包荒若此,吾惧乎有失而背督之者相倍蓰也。吾幼补诸生,长而有闻,今碌碌若此。汝辈不逮吾,不知几寻丈,敢长傲乎?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吾手所提抱人也,今为祖父者,不知凡几。汝童而长,壮而老,直旦暮间事。吾家五世无六十上人,他日思吾言始知之。父母爱子均然,妇人尤望其子之孝顺,汝事母大小节宜加意。溪水泛涨之时,当慎出入,守先生约束。花源亦可督之习字也。庚申八月朔日,力疾书于吴门之桃花坞。

【赏析】

从小受到家庭熏陶和父亲教诲的魏禧,在重病缠身,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也不忘对儿子的教诲,勉强支撑着病体,写下了这封动人心弦、感人肺腑且对儿子做人、侍亲颇有裨益的家信。

魏禧惟恐儿子自我约束不严,以至于自恃聪明而身染恶习贻误终身。客居在外而不能亲自教子的他,书信自然也就成了向儿子传授训谕的唯一选择。他严肃提出了聪明用于正与不正的问题,意在期盼儿子细心领悟,严格自律,能够成为一名学有所成的圣贤之人或受人仰慕的豪杰之士。告诫儿子“聪明当用于正”的道理在于“亲师取友,迸归一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亲君子,远小人”,这样才会使自己进步快,成就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字里行间,所表露的亲情父爱,可谓至真至纯。教人以诚,悔人至深,为子者怎能不毕生牢记,三思而后行?

全篇涉及内容丰富,叙事却简单明了,在语言上体现质朴无华、易晓易懂的特点。在结构安排上主次有序,层次分明。不管是书信的内容,还是书信文笔结构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李际阳母遗子弟书

【作者简介】

李际阳母,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

【原文】

行后不见一信,某多疑人也,这番我心甚挂牵,不比往时。昨闻人云:尔不好钱,只是以身借人,似乎不得时人欣羡。我心窃喜,但恐非尔所及也。

从古圣贤,哪个不以身借人?尧舜以身借洪荒者也。死呼渡河如宗泽,死守睢阳如巡、远,以身借宗社者也。荆轲、聂政,以身借受恩者也。孔孟,以身借万古长夜者也。释迦,以身借万世作慈航者也。从古圣贤,皆是以身借人。子果有是,更当勉力多为,无前进后退。只要认得真理,力所可为,虽天下非之而不顾,即害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切莫因人言而终止也。是嘱,是嘱!

大都世态炎凉,而宦途人多疑忌,议论间,常要小心打点,未可如居乡率心与宦途人应对也。莫视应对为末节,要知洒扫应对,便可精义入神。试味足以兴,足以容,皆是小心中做出事业。从古圣贤,没有一个不仔细小心。只有子路率尔对,夫子哂之。须慎哉!须慎哉!

【赏析】

李际阳的母亲是一个学识渊博、心胸广阔、远见卓识的非常难得的女性。她以“以身借人”为题,用了五个“……以身借……”排比句,列举了尧舜、孔孟这样的圣贤之人的事迹,为的是要儿子以救助苍生社稷为己任,赞扬儿子不贪图金钱,勉励儿子廉洁奉公,唯恐他不能做到。这五个排比句是语若贯珠,气势流畅。不独论证有力,而且由于“洪荒”、“宗社”、“万古长夜”、“慈航”等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具有一种历史的凝重感和文学的美感。她提醒儿子避免搅入一些无谓的、不必要的纷争中去,对官场中的一些“多疑忌”的人要有戒备感,提防着点,不能像对淳朴的乡里人那样率直。与那些只知道为自己儿子的前程和安危着想的人不同,李际阳的母亲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博爱之情。她劝诫儿子要“仕而多助人”,并要坚持真理,不惜牺牲一己之私利。相形之下,这位母亲的精神境界可谓高矣。

郑淑云示子朔

【作者简介】

郑淑云,晚明人,生平事迹不详。

【原文】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颜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赏析】

这是郑淑云给儿子的一封回信。因儿子在来信中诉说自己有三种困厄,郁郁不得志,作为母亲不免为儿子心焦。但她既不怨天尤人,也不作空泛的安慰和劝其消极对待,反而说“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困厄固然不好,非人所愿,但是它也可以锻炼人,磨砺人的意志,激励人做出一番事业。可见这位母亲的见识不同一般,令人敬佩。

顾若璞与弟书

【作者简介】

顾若璞,生卒年不详,字和知(和之),明末清初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丧夫,善教诸儿,兼以自学,治家治学,名闻一时。精于史乘,工诗,善为古文辞,书牍很有特色。有《卧月轩合集》传世。

【原文】

夫溘云逝,骨铄魂销,帷殡而哭,不和死之久矣。岂能视息人世,复有所谓缘情靡丽之作邪?徒以死节易,守节难,有藐诸孤在,不敢不学古丸熊画荻者,以俟其成。当是时,君舅方督学西江。余复远我父母兄弟,念不稍涉经史,奚以课藐诸孤而俟之成?余日惴惴,惧终负初志,以不得从夫子于九京也。于是酒浆殂纟壬之暇,陈发所藏书,自四子经传以及古史鉴、《皇朗通记》、《大政记》之属,日夜披览如不及。二子者,从外传入,辄令篝灯坐隅,为陈说吾所明,更相率咿唔,至丙夜乃罢。顾复乐之,诚不自知其瘁也。日月渐多,见闻与积,圣经贤传,育德洗心,旁及骚雅词赋,游焉息焉,冀以自发其哀思,舒其愤闷,幸不底于幽忧之疾。而春鸟秋虫,感时流响,率尔操觚,藏诸笥箧,虽然,亦不平鸣耳,讵敢方古班、左诸淑媛,取邯郸学步之诮耶?

【赏析】

这是顾若璞写给其弟顾若祥的一封家信。作者详述了自学成才的经历,通过刻苦学习,作者成了一名才华横溢、品格高尚、性格豁达的女学者。从信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具有丰富感情的女性,但表达的是既含蓄又热烈,极具性格魅力;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执迷和追求,足以深深感染她的弟弟及所有读过此信的人。

在这里,作者对亲人的无私奉献,对学识的执著追求,尤其是面临困境,表现出的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胸怀,确实令我们感佩至深。

郑日奎与弟侄

【作者简介】

郑日奎,生卒年不详,字次公,号静庵,清贵溪(今江西贵溪)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工部员外郎,升礼部主事。康熙年间,曾与王士祯同典乡试。著有《静庵集》、《格言录》。

【原文】

为蚕养桑,非为桑也。以桑饭蚕,非为蚕也。逮蚕茧而丝成,不特无桑,蚕亦亡矣。取其精,弃其粗;取其神,去其形,所谓罗万卷于胸中而不留一字者乎。

【赏析】

这是一封谈读书的家信。作者用了类比的艺术手法,用桑和蚕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地说明读书之道及其作用意义。在作者看来,读书的目的不在于读书,而在于通过读书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和才干。

陆进与九牧侄

【作者简介】

陆进,清初诗人,字荩思,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巢青阁集》、《巢青阁词》。

【原文】

古人云:问途于已经。而余过来人也。乐任意气,务泛览。近已头颅半白,兼有婚嫁累,何可复得少年如谢家儿佩紫罗囊耶?吾侄隽才异度,先要立念真诚,断此病根。盖任意气,德性便不能沉着;务泛览,举业便不能专工。惟虚心以择友,深心以读书,石乞石乞穷年。守兹二戒,出而科名,则为纯臣;处而衡泌,则为名儒。千里相思,书此以勖。

【赏析】

这是作者晚年写给侄儿的一封信,他以过来人的切身体会,向侄子讲述修身养性、勤奋学习的道理。作者告诫侄子要趁年轻养成良好的习气,努力学习知识,而不要再重蹈自己的覆辙;希望侄子无论进退,都能成为一个有前途有道德修养的人。

当然,由于受时代和思想的局限,作者在信中提到的“出而科名,则为纯臣;处而衡泌,则为名儒”的处世准则,不免有些偏颇。

梅文鼎送仲弟文鼐入城读书序

【作者简介】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他讲求经世致用之学,精研天文历数,制作测算仪器;治学不问中西古今,概以科学为准绳。他一生著书八十余种。

【原文】

境苦乐无常,人心为之也。适千里者百里跬步,适万里者千里门庭,闭户光生,瞻户外履,惊跋涉矣。夏日中天,行者望扶苏一木,趋而憩之,如清凉国;重檐广厦,铺簟当风,恃者交扇,喘若吴牛。夫一木不凉于广厦,户外不远于千里,心之所存,境从而变,天下事大抵然也。夫贵者方以冕组桎梏,或注意林下;富者方以多财为祸患,而朵颐灵龟。苟其地易,彼此交羡,若乐庸有定乎?童稚妇女子警咳,门以外之剥啄,偶接于耳而乱人心者,意相关也;号叫怒詈,鞭笞击斗之纷拿,杂然吾目而无所于动者,于意无涉也,故心有所忧,静乃成喧,及其既安,闹转成寂。存系者在远犹亲,专营者视物无睹。君子素位而行,无人不自得;若必待日用所需,种种具足,远离尘俗,遗世独立,乃始毕力为吾所欲为,自少逮老,安所得此闲旷之时与地而用之耶?吾观古人之著作,多出穷愁无聊之极,至有受书囹圄、执卷马上者,彼其人宁独异乎?昔伯牙学琴概成,其师引而之穷岛无人之境,天风海涛,呼吸震荡,伯牙顿叹其师之移我情也。吾弟此行,若能凝乃神,笃乃虑,寝食梦寐,惟书是求,则断简残编,无往非治境治心之要;发为文章,必光明雄骏,向来心境,日以变化。此郡城一席地,命曰“天风海涛”可矣!

【赏析】

在这篇书序中,作者强烈地表达了以读书为致要的思想。在作者看来,不论环境如何,只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专心致志,梦寐以求,都能读书有成,陶冶性情。现在的人们不论从哪方面来讲,读书的环境都是再好不过,加之一些现代化工具的辅助,读书变得越来越轻松,可还是会有一部分人读不好书,这与古人比起来,无疑是逊色了不少。

李光地谕儿

【作者简介】

李光地(1641~1718),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年间进士。历任内阁学士、兵部待郎、顺天学政、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宰相)。著有《榕村全集》。

【原文】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此文公自言读书事也。其要诀却在“纪事”、“纂言”两句。

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况必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玄,则思理不容不精。若此中更能考究同异,剖断是非,而自纪所疑,附以辨论,则浚心愈深,着心愈牢矣。

近代前辈当为诸生时,皆有经书讲旨及《纲鉴》、《性理》等钞略,尚是古人遗意,盖自为温习之功,非欲垂世也。

今日学者亦不复讲,其作为书、说、史、论等刊布流行者,乃是求名射利之故,不与为己相关,故亦卒无所得。盖有书成而了不省记者,此又可戒而不可效。

同类推荐
  • 走过就不会忘记

    走过就不会忘记

    泉涌自心底的咏叹,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结成了花蕾,饱含了天上的霜露,今天终于绽放了:时代专集情诗精选《走过就不会忘记》含白话诗与今人创作之古体诗词,合二百余首,由三十名当代国内与旅居海外的诗人执笔。多数诗人正当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感而发,发自至诚。他们的语言优美凝重,联想新颖,意象繁复,情感真实而饱满,迥别于无病呻吟之流、草莽呓语之作、低级顽劣之辈。当此现代诗创作陷入“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的窘状之时,这一本清新诗册恰如雪中梅花,笑傲枝头!
  • 中国十大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喜剧故事

    为了让广大读者增进对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艺术遗产的了解,我们从元明清杂剧中选取了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喜剧名篇,分别为关汉卿的《救风尘》、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郑廷玉的《看钱奴》、施惠的《拜月记》、高濂的《玉簪记》、康海的《中山狼》、李渔的《风筝误》、吴炳的《绿牡丹》等以飨读者。
  •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为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精选集,本书稿所收入的篇目大多广为流传,包括历来都被作为白话美文典范收入各类语文教材的一些篇目,例如《春》《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在语言运用上颇下功夫,朴实中见其生动,再加上对中国古典诗词十分熟悉,常常信手拈来,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富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本书共分四辑:揽胜记游的“屐痕处处”、抒情忆人的“荷塘月色”、感悟觉世的“雅俗共赏”、指摘时弊的“生命的价格”。除了朱自清为读者熟知的一些写景抒情或回忆故人的名篇外,还收入了朱自清相对不太为人所知的一些关注社会生活、针砭时弊、富有哲理的篇目,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位散文大家、民主战士的风骨。
  • 最晶莹的99颗父母心

    最晶莹的99颗父母心

    父母是子女最珍贵的人,爱他们,孝敬他们,是一个人幸福生活不可缺失的情感。珍惜和挚爱我们的父母,将使我们永远有一片心灵的绿地。本书汇聚了感人肺腑的经典之作。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一首爱的赞美诗,蕴藏着父母丝丝缕缕的爱意;每一页都是爱的港湾,泊满了父母的牵挂之帆;每个细节都凝结着父母的苦与乐、泪与笑、喜与悲。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着永恒的父母之情。不同的感动,源于不同的阅读。99个不同的故事,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启示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珍爱我们的父母:善待身边每一个爱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让人间多一点儿温情。
  •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本书是散文集。取材生活,以小见大是这本散文集的最大特色。颜夕溪文风清雅,善于捕捉美好的瞬间;禹鼎侯思维跳脱,敢于探索人性的本质。虽是合集,但风格差异化的互补恰好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默契。生活的点滴见闻,连缀成作者对生活的讴歌与赞美。恰如其名:玉兰花开,芬芳自来。贯穿全书的是对亲人、恋人、朋友的爱,是对生活与生命的爱,是对一草一木的爱,是一种直抵生命、人性和自然的探求。文风唯美灵动,在质感的文字里清香悠远,如兰似菊。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卷轴魔法师

    卷轴魔法师

    (事先声明,本书内容有点俗,喜欢魔法的朋友请进)魔法师?随便唱唱咒语,法杖乱挥一通,就能发出毁天灭地的力量吗?扯淡!温小六,一个从最低层的魔法师,用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一步一步成长,为了爱人,不惜洒热血,为了希望,不惜历尽艰苦。魔法师,需要付出最多的血和汗!
  • 倾世冷后:穿越之重生废柴大小姐

    倾世冷后:穿越之重生废柴大小姐

    她原是凌云大陆三大家族之首——凤族的千金大小姐凤倾月,但在这个以为尊的大陆她却不能习武,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废柴。她是21世纪的杀手之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在一次任务中遭到小人暗算。。。。。。来到了凌云大陆~~~~~
  • 独家霸恋:霸道校草,撩够没

    独家霸恋:霸道校草,撩够没

    第一次他要她负责任:“凭什么!”田岚岚望着眼前的某男,皱着小脸,气鼓鼓的问。“小懒懒,你看,我被你撞残疾了,站都站不起来了。”说着还指了指腿,“你难道不因该负责任吗?”“好吧!她.....”第二次他要她负责任:“老婆,我....”某男从田岚岚的背后搂住她的腰。“你怀孕了!”田岚岚条件反射..........
  • 慕雨景苍

    慕雨景苍

    槿儿,等我得胜归来,我一定会娶你做我唯一的妻子。”
  • 龙辰变

    龙辰变

    龙纪元14年,龙辰大陆大乱,群雄叛变围攻龙城,龙王王不忍天下生灵涂炭自刎朝上,天下为之默哀。不久后在一个小村庄里一个男娃出生。在这个混乱的时代看主人公如何一枪一人闯天下,笑傲人间。
  • 现实不可逆

    现实不可逆

    本是灿烂似夕阳的一生,就在那么一天,一切都化为了灰烬,开始认识到:这个社会就是如此
  • 三嫁未晚

    三嫁未晚

    看到陌溪的第一眼,三生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我要勾搭你!”陌溪神君,三界最可怕的战神,以冰冷无情闻名三界。这样的他,却对她说:“若是你能找到我,便来勾搭吧。”他给了她三生的时间,她却成了他三世的劫数——第一世,她是他的童养媳,但却为了他的前程,甘愿牺牲性命;第二世,她是他囚禁的妖物,但却为了他的弟子,被他亲手诛杀;第三世,她是他最想保护的人,但他却一次一次将她错失……三生石灵搅乱了他的三生劫,那就只好用她余生来补了……
  • 玄天九界

    玄天九界

    他逆天而生,更勇踏鬼界,力破九界天,仙女魔姬也挡不住他,且看他如何在命运旅途中生存转变!成就一界人皇之路!